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北大回忆》一书中的硬伤
《北大回忆》一书中的硬伤作者:刘运峰段煜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10期北大回忆,张曼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张曼菱的《北大回忆》是一本好书。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厚的感情,写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北大的人和事。
但遗憾的是,这本书也存在不少的差错,有的还是硬伤,给人以很不舒服的感觉。
本文就其明显的硬伤,分述于下。
一、引文的差错尽管散文的写作不像学术论文那样规范和严格,但是对于引用的主要诗文,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否则就会以讹传讹,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有一句著名的话:“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北大回忆》的作者对这句话也非常喜欢,因此多次引用,可惜的是,几次引用均和原文存在差异。
如第89页中作者写道:“…穷且不堕青云之志‟。
打开天地就不穷,广交师友就不穷。
”第388页,作者书中有“刘孚坤学长有一种…穷且不堕青云之志‟的狂气”。
第136页:“他在我的心目中可谓应了一句话:…穷且不坠青云之志‟”。
两处“不堕”均为“不坠”之误。
三处引文,都少了“益坚”两个字,这样一来,就不是王勃的原话了。
第102页作者曾引用了这样的话:“…望鹌鹚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
(《楚辞》)”。
“鹌鹚”应为“崦嵫”,“《楚辞》”应为“《离骚》”。
鲁迅早年,曾从《离骚》中的“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和“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集出一副对联,那就是“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
鲁迅请教育部的同事乔大壮(字曾劬)书写出来,挂在了他的“老虎尾巴”里,用来激励自己珍惜光阴。
上联中的“崦嵫”为山名,即今甘肃天水之齐寿山,传说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第112页引王力先生诗:“红羊溅汝绞绡泪,白药医吾铁杖伤。
”其中“绞绡”应为“鲛绡”。
鲛绡是传说中鲛人所织的薄纱。
鲛即鲛人,绡为丝质薄纱。
王力先生的这首诗,收录于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可参看。
季羡林六献墨宝至安徽
如香 波堡伯 爵的居室,陈列 当时国王 50 0 0多公 顷,相 当巴黎 市 区的面积 , 行 的美好记忆 ,也永远 留在 我的脑海 赐予的各种玩具 , 有剑 、 手枪 、 大炮、 战 是 当年 国王 的狩猎场。今天这里 已被 中。
季 羡 林 六 献 墨 宝 至 安 徽
惜 墨如金 的季 羡林 很 少 给人 题 老手录 的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 。
开辟为香波堡国家狩猎保 护区,是 欧 两个楼梯同时上下的人 ,可以通过 内 毯 , 使人 回想起 l 6世纪不 同方式的狩 洲 最大 的封 闭式森林 公 园 ,其 中约 芯的门窗看到彼此 ,但是永远不会相 猎活动,其他 区域则是古老神话 中有 8 0公顷 的面积 向公众 开放 。如果沿 0
京大学任教。 胡适对季 羡林非常赏识,
在季羡林被聘 为副教授十天后 ,就擢 升其为正教授 , 兼东语 系系主任 。 吴子 桐介 绍, 季羡林对胡适也很敬重 , 顶住
字, 但在晚年, 他却接连为 同属古微州
半年后的 20 0 7年春节前夕, 应休 压 力 为胡 适 的正名 做 了很 多工 作 。 的绩溪、 休宁两县六次题字。 随着季老 宁县之请, 季羡林先生再度挥毫, 为休 1 9 , 99年 季羡林不顾近 9 0岁 的高龄 , 的离世, 这六幅题 字显得更为珍贵。 而 宁写 下 了 “ 海阳纪事 ”、 状元 阁”、 专程远赴 台湾拜谒胡适墓,并撰 写了 “ 引来季羡林 六献墨 宝的人不是别 人 , “ 化塑 县 ”的 题词 , 委 托 回家 过 春 《 文 并 站在胡适 之先 生墓前 》 一文 , 文中写
道 :“ 中国古代有俞 伯牙在 钟 子期墓 休 宁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介 前摔琴的故事 ,又有许 多在 至友墓前 绍, 如今 , 季老 “ 阳书 院”和 “ 元 焚稿 的故事。 海 状 墨香 仍留存 按照这个 旧理 , 我应 当把 阁 ”的题 字 已经 被 制 作 成 匾 额 , 海 我那 新出齐 了的《文集 》 和 搬到适 之先 20 年 7月 9日上午 , 中 国第 06 “ 状 元县”黄 山市休 宁县状元博物馆 阳书院 、状元阁一起成 为 当地 一道 文 生墓 前焚掉 ,算是 向他 汇报我毕生科 举行 了一场特别 的捐赠仪式。受 国学 化 风 景 。 学研 究 的 成果 。”
我印象中的季羡林先生
我印象中的季羡林先生作者:江锡铨来源:《莫愁·时代人物》2021年第11期20世纪30年代初,四位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同在国立清华大学学习,由于共同的文学爱好走到了一起,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新星,时称“清华四剑客”。
“四剑客”中的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都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
改革开放之初,我在北大中文系求学时,有幸在“四剑客”中除李长之外其他三位先生门下奔走。
吴组缃、林庚两位先生都是中文系教授,老当益壮,自然时常在课堂上耳提面命;而季羡林先生长期执教于东语系,我虽在公开场合下面聆过先生的教诲,但并未登堂入室、传承衣钵,只能算是他广义的学生。
当然,“广义的学生”也还是学生,学生和老师总会有近距离的接触,但所有这些接触都是在季先生浑然不觉之时,所以,也即民间所谓“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式的接触,其中印象较深的有两次。
一次是在我进北大的第二年春季,美籍华裔学者欧阳祯教授来北大讲学,安排在北大当时最大的教室——第二教学楼203室。
大家热情高涨,203教室座无虚席,座位间的走道里都站满了人,还有更多的人在教室门口和楼道里张望。
欧阳教授来了,颀长,西装革履而略显拘谨。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教师忙着为欧阳教授开道,随后为讲座和欧阳教授做了简短的介绍,再看看已经爆满的教室,便很随意地在讲台边上坐了下来——203教室的讲台是一个离地约20厘米,五六平方米的水泥平台,也差不多等于席地而坐了。
周边的学生们则纷纷效尤敬陪末座,很快就把讲台也坐满了。
举步维艰的欧阳教授于是成了汪洋中的一棵树。
直至“一棵树”开讲前弯下腰来,毕恭毕敬地向老教师致敬和致谢时,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位席地而坐的老者竟是时任北大副校长、大名鼎鼎的比较文学前辈学者季羡林先生。
教室里有些轻微的骚动,但很快也就平静下来了。
我这才仔细地看了看季先生:面貌清癯,神情蔼然,着一件那个年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洗得有些褪色的蓝涤卡中山装,戴一顶同样颜色的解放帽,所有的纽扣,包括风纪扣都系得严严实实。
胡适生平轶事
胡适生平轶事胡适生平轶事羡林评语季羡林曾评价胡适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
并举一小事称,胡适一次会议前声明要提前退席,会上忽而有人谈到《水经注》,胡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起来,乃至忘了提早退席这件事(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百年潮》,1999年第7期,第14页)。
理性抗议1915年,在抗议《二十一条》卖国条约的爱国学生中,出现了很多要与日本决一死战的言论。
胡适发表《致留学界公函》,劝学生切不可鲁莽,乱了分寸……此时言及作战……不仅于国无所改观,而且所得只是任人蹂躏(《胡适全集》第28卷第89-90页)。
赞扬张謇1929年,胡适赞扬民族实业家张謇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近代中国史上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寄托国联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后,胡适一度天真地认为国联可以调停战争,并取消满洲国,到了1933年日本拒绝国联的调解并且退出国联之后,他才不主张与日本交涉。
可是,当他看到中日实力差距过大,预想到战争对国家的破坏后,又说我自己的理智与训练都不许我主张作战。
(《胡适全集》第21卷第600-601页)错误立场九一八事件发生一年后,胡适发表《日本人应该醒醒了!》。
他说中国民族还是不会屈服的,日本的暴行只会让中国变成日本永久的敌人,日本人彻底忏悔侵略中国,是征服中国的唯一的办法(《胡适全集》第21卷第586-588页)。
鲁迅先生在用何家干笔名发表的《出卖灵魂的秘诀》中痛斥他出卖灵魂,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
对于鲁迅杀向胡适的言论和文章,胡适一贯都是采取不理,不驳。
不仅如此,胡适在鲁迅逝世后,反而为他辩护,阻止别人骂鲁迅。
胡适主张东三省问题我们可以等候五十年再说。
他情愿以东三省几千万同胞被日本侵略者蹂躏,资源被日本掠夺50年为代价,来支持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继续剿共50年。
(《胡适全集》第21卷第605页)1935年,胡适主张放弃东北三省,致信政府,建议承认伪满洲国。
季羡林文集(全13册)
02
中国佛教史 上的《六祖 坛经》
03
《列子》与 佛典
04
佛典中的 “黑”与 “白”
06
佛教的倒流
05
佛教对于宋 代理学影响 之一例
因梦集
燕南集
枸杞树 黄昏 回忆 寂寞 兔子 母与子 老人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寻梦
忆日内瓦 歌唱塔什干 换了人间——北戴河杂感 处处花开夹竹桃 五色梅 战斗吧,非洲! 野火 爽朗的笑声 春城忆广田
第四辑语言学 家篇没有语言
的生活
第五辑入世知 识分子篇在离 世中永生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回忆梁实秋先生 悼念沈从文先生 悼巴老 西谛先生 哭冯至先生 悼组缃 忆念胡也频先生 追忆李长之
回忆陈寅恪先生 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点新认识 寅恪先生二三事 纪念陈寅恪先生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为胡适说几句话 吴雨僧(宓)先生 回忆汤用彤先生 我眼中的张中行
小山集
楔子 初抵德里 在德里大学和尼赫鲁大学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难忘的一家人 孟买,历史的见证 一个抱小孩子的印度人 佛教圣迹巡礼 回到历史中去
洛阳牡丹 记周培源先生 我和北大图书馆 老猫 到达印度 寿作人 火车上观日出 延边行 园花寂寞红
第一辑:故乡和亲人 第二辑:北京记忆
第三辑:流年感悟
还乡记 临清县招待所 聊城师范学院 五样松抒情
歌唱塔什干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重过仰光 到达印度 德里风光 难忘的一家人 天雨曼陀罗 同声相求——参加印度蚁垤国际诗歌节有感 尼泊尔随笔
去故国——欧游散记之一 表的喜剧——欧游散记之一 听诗——欧游散记之一 哥廷根 重返哥廷根 章用一家 我的老师们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迈耶(Meyer)一家
作者介绍
季羡林(字希逋、齐奘,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临清人,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教育 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是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 饶北季”。他早年留学国外,精通多国语言(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 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其著作汇编成《季 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季羡林于2009年7月11日逝世,享年 98岁。
季羡林:几代人的镜子
王树英 : 文革” “ 这个悲剧 , 他认为 很多
一3Leabharlann — 9 维普资讯 文 化・ 大家
人是受 害者 , 自己也 是受 害者 , 他 真正的坏 人是少 数。 “ 文革”中 , 季先 生虽 然大名 鼎 鼎, 但是 , 比他 “ 资格 ” 老的 , 还大有人在 , 学 术成就或社 会影响更 大的 , 有他的老 师或 前 辈 , 陈寅恪 、 如 朱光潜 、 俞平伯等 , 以, 历 昕 在 次运 动中 , “ 他 被批 , 被斗 ” 并不严 重 , 运 在 动中做 “ 检查 ” 也是必 然的 , 自己也 承认 , 他 “ 老年反思 , 我在政治上 是个蠢 材。 对这一系 列的批与斗 , 我是心 悦诚 服的 , 一点没有 想 到其 中有什么问题。 我虽然没有 明确地认识 到, 在我 灵魂 深处 , 我真 认为 中国老知识 分 子就是 ‘ 原罪 ’ 的化身 , 是天经地 义的。” 批 他对 时势的判断有 时也有不清楚 的地 方 , 但 至少不会乱来 。 季先生对恩师特别重情谊 问:我看 到季 先生有文章 回忆 胡适 、 陈 寅恪 等老师- 辈的人物 , 一 在季 先生 和你们 的 接触 、 述 中,他讲到 哪位 老师 比较 多一 讲 点? 王树英 : 有时他 提到 胡适 , 也小 是顶着 风头 , 也不像当时的极端看法 那样认为胡适 “ 反动” 该 肯定的还是肯定 的。 先生还 回 , 季 忆过他的老师陈寅恪 先生 , 他说 : 旦批到 “一 陈寅恪先生头上 ,我心里就感 到不是味 , 虽 然经 人再三动员 , 我却始终 没有参J 到这一 J u 场闹剧式 的大 合唱 中去 。我 不愿 意厚 着脸 皮 , 当事后诸 葛亮 , 当时的认识 也是 十 充 我 分模糊的。 但是 , 毕竟没 有行 动: 我 现在时过 境迁 , 四十年 之后 , 在 想到我 没有 出卖 自己 的 良心 , 差堪 自慰 , 够对得 起老 帅的在 天 能 之灵 了 ” 李玉 洁: 些年 前零先生写 过 为胡适 好 说 几句话 》 当时还很敏感 , , 我劝 他别写 , 写 了也没地方发 但他坚持要 写 , i这是 他 他 兑 的真实想法 , 对人不能 主观 、 面, 片 他还说 当 时与胡适在一起工作 的人剩 下的不多 j, 我 要不写出来就不舒 服。 从这件事 -以看出季 T 先生对恩师特别重情谊 19 9 9年 ,季 先生 8 8岁高龄时 还去了台 湾 。 说, 我 你不是不轻易出门吗? 他说这次对 方邀请 , 会的主题 “ 的素质教 育” 很 开 人 他 感兴趣 , 台湾第二 个 E的就是想给胡适 先 去 l 生、 梁实秋先生扫墓。我问他 , 合适吗 ?他 这 说 : 有什 么不合适 的? 到 台湾后他高烧 3 “ ” 9 度多, 他还是 坚持去 给胡适 扫墓 , 写下 了 还 《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 。 他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人 问: 您书中的第 10页提到季 先生 的封 2 建包办婚姻时写道 : ( “ 夫人德华 ) 天资确实 不是 太高 , 过小学 。她到了晚年 , 只念 连早年 能认 的 于八 百字也 都大 半还 给了老 师。 因 此, 她对 季先 生一辈 子搞 的 什么研究 , 什 有 么意 义 , 根本 不知道 , 似乎从 来 也没有想 她 知道过”。 种 “ 这 夫妻二人 毫无共 同语 言” 的 婚姻是不是一个悲剧? 王树英 :留学 生的婚姻状 况 比较复杂 。 据我 了解 , 留学生后来离婚 、 再婚的不少。季 先生 的包办婚 姻是 既成事实 , 他是尊重既 成 事实 的。恐怕 有很多人不理 解他们的婚 姻 , 但他对老伴儿还是肯定的方 面多。 季先生 说 ,在 道德上 , 她却 是超 一流 “ 的, 上对公 婆 , 真正尽 了孝道 , 她 下对 子女 , 她真正做到 了慈母做的一 切 ,中对丈 夫 , 她 绝对 忠减 , 对 爱护 . 绝 她是一 个极 为难得 的 孝顺媳妇 , 贤妻 良母 。” 季 先生 的老伴儿确实 很贤惠 , 他们 老俩 门几十年没 拌过嘴 , 为对 方: 虑 。季先生 都 号 不会做饭 , 到家就吃老伴 儿做的现成饭 季 先生 的老伴 儿把婶母 t接过来 养着 。 i = l 现在年 轻人 可能难 以理解他们 的婚姻 , 他毕竟 是耶 个叫- 的人。 f t “ 三十年河 东。 三十年河西 ” 问 : 2 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 三 “�
季羡林与胡适、吴作人
季羡林与胡适、吴作人作者:张昌华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年第08期季羡林先生,世人称其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
那是大家对他的尊崇。
先生本人不认同,自谦“是一个平凡的人”。
但这个“平凡的人”一生与数以百计的不平凡的人有过或深或浅的过从,他们的点滴形象都镌刻在先生的心田上。
季先生一向认为“感恩图报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一”,因此,在同辈学人中,他写的怀念师友的文字最多,所怀念的师友先后达五六十位之多,其中就有皖籍的胡适、吴作人。
“毕竟一书生”——与胡适如果说陈寅恪当年写八行书向北大推荐季羡林是伯乐的话,那么胡适便是善纳千里马的老板。
季羡林自然不能忘怀,晚年专写两篇文章回忆胡适,“报知遇之恩于万一”。
季羡林1946年到北大后,10天即由副教授擢升为正教授,并兼东语系主任。
尽管与胡适的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但仍有较为密切的接触。
作为系主任,他要经常向校长请示工作,此外他们还同是北大教授会成员,同是文研所的导师,同是北平图书馆的评议员。
胡适那时在编一学术副刊,季羡林又是撰稿人。
因此,季羡林是校长办公室的常客。
他们共事三年,令季羡林印象最深的是胡适的为人特别亲切和蔼。
不论是对教授、职员、学生,还是工友,都是笑容满面,谁在他面前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季羡林也成了“泰斗”“大师”级人物,虽不苟言笑,但待人和蔼可亲,不乏先师之遗风。
从季羡林到北大后所受的礼遇,即可见胡适对他的信任和厚爱。
当时印度总理尼赫鲁派印度著名学者师觉月博士到北大当访问教授,随来的还有一批留学生。
接待、照管印度老、少学者的任务,胡适全权委托给了季羡林。
师觉月第一次讲演时,胡适还亲自出席致辞欢迎。
在学术上,胡适与季羡林亦有交往。
季羡林自云,新中国成立前三年,他只写过两篇比较像样的学术论文,其一是《浮屠与佛》,此文是读《胡适论学近著》而受的启发。
探索汉译“浮屠”与“佛”谁先谁后的问题,皆因当时胡适与陈援庵(陈垣)各持一端,争到了面红耳赤的地步。
胡适父亲墓中无头尸之谜
5“文革”初期的一天,“头号反动学者”胡适的故居,安徽绩溪县上庄村突然空气紧张起来,原来从北京专程赶来一大帮“红卫兵小将”,气势汹汹地要挖掘胡适之父胡传的坟墓,以彻底肃清胡适的反动流毒。
挖人家祖坟,在农村人看来可是件丧德的骇人之举,但对于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将”们这一“革命”行动,谁又能出面过问一二?胡传的坟墓很快被掘开,可是墓中的情景却让所有在场的人大吃一惊,眼前竟是具无头之骸,这是怎么回事?众人顿时如坠烟雾。
作为名人的胡适,不少人都曾为他写过传记,其中包括张经甫、罗尔纲、李敖、唐德刚等知名学者。
在这众多的胡适传记中,都提及胡适之父胡传之死,又都称其是病逝,特别是张经甫所撰的《胡铁花(传)先生家传》对此记叙得更为详细。
然而,在胡传死后七十多年,被人掘开坟墓,竟然是具无头之尸,这就不能不令世人怀疑他的死因了。
胡传,字守三,一字铁花,号钝夫,家乡人都称其“珊先生”或“铁花公”。
胡传有兄弟五人,传为老大,自小淳朴,且聪明颖悟。
胡传长大后,刚直不阿,遇事敢为,乡里一些二流子都敬畏他,后五次赴南京应试,却屡试不果,便在家乡过着亦耕亦读的生活。
光绪八年(1882),由在京任兵部主事的族中至亲胡宝铎介绍,投奔驻防宁古塔的吴大澂,胡传千里迢迢赴东北,吴大澂一见大为惊叹说:“绝寒数千里无人烟,孑孤身何以能至?”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吴非常赏识胡传的人品和才识,称其“实为国家干济之才”。
但不久因母亲病逝,复归家守孝。
守孝期满,适逢吴大澂调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要胡传赴郑州工地管理治河工程,胡传整天奔走于河堤之上,结果,治理黄河的经费,只花费了原来预算的一半。
自此,吴大澂对他更加器重,全力奏保,先后任知州、知府。
光绪十六年(1890),胡传调职赴台湾,任台东直隶州知州,兼领台东镇海后山军务,历任三年,军民大治。
次年(1891)胡适的母亲率领儿子们也赴台湾,同行的还有胡传的同宗至交兼家庭教师胡宣铎,及其幕友胡郎山,此外还有胡传的书童胡景全等人,胡景全专门负责跟随左右,照料胡传生活。
重视“那个人”,不要忽略“我”
重视“那个人”,不要忽略“我”作者:张兰芳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2年第12期【摘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所占篇幅不少。
在阅读教学中,这类散文理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文中写作的“那个人”,即写作对象、客体;一是“我”,即作者、写作主体。
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少老师把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写作对象身上,而忽略了“我”。
本文以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探讨这类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教学的几个要素。
【关键词】写人散文“那个人” “我”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所占篇幅不少,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杨绛的《老王》、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胡适的《我的母亲》等。
在阅读教学中,这类散文理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文中写作的“那个人”,即写作对象、客体;一是“我”,即作者、写作主体。
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少老师把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写作对象身上,而忽略了“我”。
下面,以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探讨这类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教学的几个要素。
一、重点是“那个人”——写作对象、客体上,忽略“我”——作者、写作主体多数老师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将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放在母亲身上。
这种视角的设计比比皆是,从网络上随意找两份教学案例:案例一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案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诵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概内容;(2)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了解母亲形象;(3)品读重点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听故事,走近母亲;(2)学生读课文,了解母亲形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学生看图片,体会母爱的伟大,表达自己的感情。
大学语文散文-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季羡林
一、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聊 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 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 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 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 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 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 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四、写作背景
季羡林做学问扎实,也得到了胡适的赏识,二人经常就学 术问题相互探讨。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胡适是在1948年12月 ,北大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典。仪式完毕后,胡适和大家辞别, 登上飞机,飞赴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他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为胡适之说几句话》体现了他 的学术勇气与人格良知。到了新世纪,季羡林更是多次提到胡 适对他的帮助,他还担任了《胡适全集》的主编,并为此写了一 万七千字的总序。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 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 《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 等书。
二、胡适简介
胡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海上花列传》、《儿女英 雄传》、《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十二部小说的研 究皆卓然有成,著述六十万言,结集为《中国旧小说考证》 出版。胡适是新红学考据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 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
四、写作背景
民国时期,作为学生的季羡林,同大多数青年学生 一样,非常崇拜胡适。季羡林第一次见到胡适,是 1932年10月13日。那是听胡适关于“文化冲突” 的演讲。两人真正认识,源于陈寅恪的推荐。陈寅 恪将季羡林推荐给了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胡适欣 然接受了这个三十岁出头、籍籍无名的留学生。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3)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3)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适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满士林。
我觉得,他一生处在一个矛盾中,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
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偬奔波,作为一个“过河卒子”,勇往直前。
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身陷怪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认为,这个怪圈确实存在,而且十分严重。
那么,我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我觉得,不管适之先生自己如何定位,他一生毕竟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
我也举一件小事。
有一次,在北京图书馆开评议会,会议开始时,适之先生匆匆赶到,首先声明,还有一个重要会议,他要早退席,会议开着开着就走了题,有人忽然谈到《水经注》。
一听到《水经注》,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口若悬河。
一直到散会,他也没有退席,而且兴致极高,大有挑灯夜战之势。
从这样一个小例子中不也可以小中见大吗?我在上面谈到了适之先生的许多德行,现在笼统称之为“优点”。
我认为,其中最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却是他毕生奖掖后进。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他正是这样一个人。
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一方面有我上面讲到的只此一家的“恩师”;另一方面却又有老虎拜猫为师学艺,猫留下了爬树一招没教给老虎,幸免为徒弟吃掉的民间故事。
二者显然是有点矛盾的。
适之先生对青年人一向鼓励提挈。
四十年代,他在美国哈佛大学遇到当时还是青年的学者周一良和杨联升等,对他们的天才和成就大为赞赏。
后来周一良回到中国,倾向进步,参加革命,其结果是众所周知的。
杨联升留在美国,在二三十年的长时间内,同适之先生通信论学,互相唱和,在学术成就上也是硕果累累,名扬海外。
周的天才与功力,只能说是高于杨,虽然在学术上也有所表现,但是,格于形势,不免令人有未尽其才之感。
季羡林,被放大的公共知识分子(精)
季羡林,被放大的公共知识分子季羡林先生的这些意见,尽管并非妄语或谀辞,但是没有以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独立姿态和批判精神,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全面的思考,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也就谈不上什么真知灼见。
他为自己在历次运动中“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而感到欣慰,固然良知未泯,却也容易鼓励犬儒主义。
涉及公共利益的真话不能全讲,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态度不应该是欣慰,而应该是耻辱和愤怒。
季羡林先生的辞世,在社会公众中掀起一股悼念的热潮。
有学者不无遗憾地说,其实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季先生的成就。
这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不了解,悼念之情从何而来?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自不待言。
他留学德国回来时,年方36岁,就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及东方语言学系系主任,也是该系的创建人。
他的学术功底扎实,治学方法严谨,据称深得时任校长的胡适先生的欣赏。
但是,跟同辈学人相比,季先生在社会公众中并没有那么大的名气。
我想原因有这样几点:一,当时的北大人才济济,群星闪耀,以才情论,他并非最亮的那几颗之一;二,他的专业为印度语言学,他研究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文字,对于一般人来说如同天书;三,他为人谦逊,作风素朴,不沽名钓誉。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的晚年。
十多年前,季先生突然在媒体上走红起来。
原因比较复杂,大抵有以下几种:一,经过几十年的斗争之后,治学严谨的学者所剩无多,都兀然耸立起来,被尊为大师;二,中国社会有敬老的传统,他年岁已高,著述颇丰,仍笔耕不辍,又平易近人,尤其令人尊敬;三,最重要的是,他被人误解或者利用,幻化为时代思潮中公众所渴望的大师。
人们对季先生至少有两大误会或者利用。
一是他的专业是印度学,却被误指为“国学”,符合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学被压制、国学被弘扬的社会环境,也满足了社会公众的虚骄之气。
因为“国学大师”的头衔,他受到了更多的尊敬和礼遇。
显然,凭着那代学人的学术良知,他为此感到不安。
在两年前出版的《病榻杂记》中,他要求摘去“国学大师”、“国宝”、“学术泰斗”三顶帽子。
冰心写景散文摘抄赏析(文档6篇)
冰心写景散文摘抄赏析(文档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冰心写景散文摘抄赏析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这个季节,没有百花争艳,没有杜鹃泣血,只有霏霏的淫雨,只有簌簌的落花……尔后,带着浅浅的缤纷的落花随着徘徊的匆匆的流水从我心间淌过,并且将永远的流向远方……又是一个流火的夏日,又是一个有雨的日子,一切变得那么熟悉,却又是那么的陌生。
转眼间,三年的初中生活已经结束了,并且将慢慢地成为历史。
一切都只有等她远逝的时候,才会觉得亲近,觉得她弥足的珍贵。
四季无休止地在轮回,而我最美好、最宝贵的三年初中生活已经在谈笑间过去了。
不管我曾爱过还是恨过,不管我曾欢乐过还是郁闷过,但在冥冥中早已注定,我要与这初中校园有着深深、深深的缘分,因为这里,永远地记载了我最宝贵的三年青春,这里有太多的记忆会让我莫名的感动,这里留有我最鲜活的生活和最跃动的人生。
雨依旧在下,不曾停过。
一不小心,耳畔忽然响起了辛晓琪的那首《领悟》:如果可能,我还想说,被爱也爱过,我生活、我摸索,曾得到、曾失落,我珍惜、我付托,无论什么结果。
我曾爱过也恨过,曾欢乐过也郁闷过。
曾被许多人爱过的我已记不清了,只有我爱过的永远在心底保有一丝甜美;曾恨过许多人我已记不清了,只有被恨过的总让我感到一份愧疚;曾经历的无数坎坷我已记不清了,只有一次次的帮助、感动、泪水及欢乐还历历在目。
从前都是一群赶路的人,都争先恐后的在跳动的故事里烙上了脚印。
从前的日子我从不曾仔细看过,但当她随水东流之后我细细品味,才蓦然的发现原来你我竟是如此的纯真、如此的亲近、如此的可爱!雨停了,但落花却远逝了。
太阳开始初露笑脸,我望望前路,心中一阵暖流涌过,使我充满了无限的信心;当我再一次回首,想起这落花的心事,猛然间,眼前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心中又充满了所有的伤楚和柔情……第2篇二月尽了,春天才姗姗地来,没有阳光的天空,氤氲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渐渐地凝结成看不见的水珠,润湿了蓬松的地面。
影响学术大师一生的师友
龙源期刊网 影响学术大师一生的师友作者: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07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受到各种各样人物的影响。
一个学术大师的成长更是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师友的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泰斗一级的学术大师的身上也是适用的。
季羡林先生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的长篇回忆文章中说:“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文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
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的。
我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机遇,就是我一生碰到了六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者知遇之恩的恩师。
我不一定都听过他们的课,但是,只读他们的书也是一种教导。
”这六位恩师季羡林指出的是陈寅恪先生、瓦尔德施密特先生、西克先生、胡适之先生、傅斯年先生、汤用彤先生。
事实上,对季羡林起过重大影响的恩师远不止这六位。
季羡林的老师给他的影响是关键性的。
正是由于所有这些恩师的培养和影响,造就了季羡林,成就了一个学术大师。
在季羡林的成才之路上,师友的作用大矣。
《荀子·大略》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清代诗人唐甄有言:“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师者,犹行路之有导也;友者,犹涉险之有助也。
”(《潜书·讲学》)清代大学士李惺有言:“师以质疑,友以析疑。
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西沤外集·冰言补》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告诫世人:“为学莫贵于尊师。
”在他们看来,从师是解答疑难,交友是辨析疑难,成才离不开师友。
以文会友、师友辅仁,这些用在季羡林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
“人生而蒙,长无师友则愚。
是道义由师友有之,而得贵且尊,其义不亦重乎!其聚不亦乐乎!”柳宗元更认为所谓师生关系可以成为一种朋友关系;提出“交以为师”的主张,即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友并称,将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友关系。
(《柳河东集》卷十九《师友箴》)宋代妙喜普觉、竹庵士硅二禅师于江西云门寺所辑录的《禅林宝训》有:“父母养汝身,师友成汝志。
新时期下的“我的朋友胡适之”
新时期下的“我的朋友胡适之”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11年第1期◎文_秦德君“我的朋友胡适之”是句很有分量的话。
胡适除了博学,就是平和而极有睿智。
他有“一多一少”。
“一多”,是他获得世界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多,有35个;“一少”,是身后财物少,除了102 箱的书籍,身后别无长物。
林语堂说:“胡适之先生在道德文章上,在人品学问上,都足为我辈师表。
一时的毁誉,他全不在乎。
”1962 年,胡适猝然逝世,季羡林后来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的文中,叹惜“仁者不寿”。
蒋介石对这位向自己提出过尖锐“不同意见”的文化巨擘,亲笔写下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当年,凡文人士子、贤达名流,皆以结识胡适为荣。
“我的朋友胡适之”,一时成为社会流行语,是一种社会“荣耀”。
胡适先生仙逝久矣,但有趣的是,“我的朋友胡适之”这个语式,今天似仍在进行着。
当然,它有了一些演化,与时俱进嘛。
试举几例——句式一:“我的朋友×××”(或“×××是我好朋友”)。
如:“上周,××部长(或主任、主席、书记)请我吃饭——他是我的好朋友,席间我们相谈甚欢,他给我敬了酒,我们喝的是人头马,饭后我们单独谈了好几分钟……”如:“本山是我好朋友……”,“老谋子(张艺谋)打电话来,要我出席酒会……”。
句式二:“我刚从××回来”(如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
“我刚从法国回来,参加了法国总统的一个私人聚会。
××与我聊了很长时间,我们谈了萨达姆喜欢吃的食品……”再如,“我在英国访问期间,××与我聊了很长时间——我们关系很好,属于无话不谈的那种,本来计划20 分钟,后来谈了2 个小时30 分钟零4 秒,秘书进来好几次……”句式三:“ 我被邀请参加××重要会议”。
如“最近被邀请参加一个内部高层会议,本来不想参加,但他们打电话来催了8 次,发伊妹儿来催了5 次,××亲自打电话来,一定要我参加,小范围的。
季羡林散文《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通用一篇
季羡林散文《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通用一篇季羡林散文《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1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
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1948年12月中旬,是__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
此时,__已经包围了北平城,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
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们的内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都在期望着迎接__。
适逢北大校庆大喜的日子,许多教授都满面春风,聚集在沙滩孑民堂中,举行庆典。
记得作为校长的适之先生,作了简短的讲话,满面含笑,只有喜庆的内容,没有愁苦的调子。
正在这个时候,城外忽然响起了隆隆的炮声。
大家相互开玩笑说:"__给北大放礼炮哩!"简短的仪式完毕后,适之先生就辞别了大家,登上飞机,飞往南京去了。
我忽然想到了李后主的几句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我想改写一下,描绘当时适之先生的情景:"最是仓皇辞校日,城外礼炮声隆隆,含笑辞友朋。
"我哪里知道,我们这一次会面竟是最后一次。
如果我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的话,这是含笑不起来的。
从此以后,我同适之先生便天各一方,分道扬镳,"世事两茫茫"了。
听说,他离开北平后,曾从南京派来一架专机,点名接走几位老朋友,他亲自在南京机场恭候。
飞机返回以后,机舱门开,他满怀希望地同老友会面。
然而,除了一两位以外,所有他想接的人都没有走出机舱。
据说__只是据说,他当时大哭一场,心中的滋味恐怕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适之先生在南京也没有能呆多久,"百万雄师过大江"以后,他也逃往__。
后来又到__去住了几年,并不得志,往日的辉煌犹如春梦一场,它不复存在。
后来又回到__,最初也不为__所礼重。
往日"总统候选人"的迷梦,也只留下了一个话柄,日子过得并不顺心。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散文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散文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散文
我在上面谈了一些琐事和非琐事,俱往矣,只留下了一些可贵的记忆。
我可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到了望九之年,居然还能来到宝岛,这是以前连想都没敢想的事。
到了台北以后,才发现,五十年前在北平结识的老朋友,比如梁实秋、袁同礼、傅斯年、毛子水、姚从吾等等,全已作古。
我真是“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了。
天地之悠悠是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抗御的。
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心中浮想联翩,上下五十年,纵横数千里,往事如云如烟,又历历如在目前。
中国古代有俞伯牙在钟子期墓前摔琴的故事,又有许多在挚友墓前焚稿的故事。
按照这个旧理,我应当把我那新出齐了的.《文集》搬到适之先生墓前焚掉,算是向他汇报我毕生科学研究的成果。
但是,我此时虽思绪混乱,但神智还是清楚的,我没有这样做。
我环顾陵园,只见石阶整洁,盘旋而上,陵墓极雄伟,上覆巨石,墓志铭为毛子水亲笔书写,墓后石墙上嵌有“德艺双隆”四个大字,连同墓志铭,都金光闪闪,炫人双目。
我站在那里,蓦抬头,适之先生那有魅力的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突然显现在眼前,五十年依稀缩为一刹那,历史仿佛没有移动。
但是,一定神儿,忽然想到自己的年龄,历史毕竟是动了,可我一点也没有颓唐之感。
我现在大有“老骥伏枥,志在万里”之感。
我相信,有朝一日,我还会有机会,重来宝岛,再一次站在适之先生的墓前。
季承继承不了父亲季羡林的人文精神
季承继承不了父亲季羡林的人文精神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乳。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在我们的心目中,季老季羡林先生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头上的官衔诸如会长、所长、馆长乃至校长等,都是过眼云烟;他肩上的桂冠诸如古文学家、梵文和巴利文专家、文学翻译家、思想家、教育家、精通12国语言等,不过是一种符号。
至于后人为之加冕的“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等三项桂冠,先生自己都极其反感并坚辞,我们更没有必要在“大师”成堆的今日随帮唱影了。
然而季羡林先生的治学精神和书生品格却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季老,著作等身,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知识财富;书生情怀,其人文精神感染我们努力奋斗。
“术业有专攻”,季老的许多学术著作,我只是慕名猎奇而已。
唯独一部《佛教十五题》认真读过了,但也没读得十分明白,可是记住了一个结论,“我从来没有信任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不例外”。
“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
这个结论是唯物主义者的基本观点,影响我“闻思修”佛的后半生。
可是季老的休闲之笔散文,诸如《牛棚杂忆》、《病榻杂记》、《忆往述怀》、《人生絮语》和《贤行润身》等,我辈却百读不厌。
借用张瑾先生的评语――“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把心汇入传统,把根留在东方的精神感动了中国,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还是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并笔耕不辍……”――表达我们对季老的爱戴。
然而,蓦地一声响雷,有那么一个人,就是季羡林先生的独子――季承先生,在季老谢世不到9个月的时候,即2010年4月,竟然急不可待地抛出《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
洋洋洒洒20万字,图文并茂,还有作者手笔影印件……不难看出是“多少事,从来急”,下了些真功夫的。
用一位帮闲的评论家的广告语说,就是“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无情的文人”。
更有甚者,这位评论家赤裸裸地把季承难以直白的话,装作为“指点江山”――“作者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还原了一幕幕诗意后面的血泪。
“散文热”原因解析.
“散文热”原因解析论文关键词:散文热原因解析时代环境公民文化素质消费市场文体特征论文摘要:“散文热”是世纪之交的文坛盛事,散文热的原因何在?首先,改革开放的时代为散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散文培养了众多作者和读者;再次,文化消费方式的改变为散文提供了广阔市场;最后,散文的特征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最合适的文体。
世纪之交的散文热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面对如此的文坛胜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很多。
但是最首要的问题是,散文热发生在当今之世,有什么必然性和偶然性?使它“热”起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文学体裁的“热”与“冷”与众多的因素有关,不仅有文学的因素,更多的是非文学的因素。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述之。
一、改革开放的时代为散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九十年代的散文之所以兴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时代的大环境。
宽松自由民主的政治环境,对文学的发展,对散文的兴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任何一个文化现象的形成,它背后毫无例外地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依存于错综复杂的文化背景。
世纪之交的散文热也是如此。
新时期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实现了政治上的拨乱反正,进行了重大理论问题上的正本清源。
其中最主要的事件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真理标准的讨论。
这些都给长期思想禁锢中的人们以二次解放之感,获得了思想上的如沐春风之感。
既然大家生活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思想自由和民主的空气大大加强,大家便产生了倾听和倾诉的欲望,产生了直抒胸臆的激情,自由环境允许大家自由地倾吐;有了感慨,可以自由地抒发;有了不平和意见,可以自由地表达;有了思想的火花,可以自由地点燃。
我们应该感激这个时代。
这是一个叙事的时代,上一个世纪的很多年份,苦难的中华民族是在战火中度过的。
历经战争之后的人们分外珍惜宁静和安详,大家享受着和平,享受着丰衣足食。
因此振臂高呼、痛心疾首已经不是我们经常需要的表情。
在表达时也不再以呐喊为倾吐的唯一方式或主要方式。
季羡林散文集好段_季羡林散文集好句摘抄
季羡林散文集好段_季羡林散文集好句摘抄季羡林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你们看过季羡林的作品吗?哪些优美的句段吸引到你们了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季羡林散文的好词以及好句好段,希望大家喜欢。
季羡林散文优美句子1)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
2) 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
3) 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
4) 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5) 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 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
8) 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
9) 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
10) 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
11) 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
12) 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13)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14)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5) 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季羡林散文集好句摘抄1) 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
2)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3)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4) 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5) 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6) 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
7) 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
8) 我忽听卜通一声。
9) 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它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季羡林书法
八、季羡林作品
二、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任北京大学校 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 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 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 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 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白话 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
胡适纪念馆位于台 北市南港区“中央研究 院”院内,纪念馆由故 居、陈列室和墓园三部 分组成。
四、写作背景
1999年,应圣严法师之邀,赴台访问,并祭拜 胡适墓园,撰写《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一文。对 季羡林先生而言,胡适先生既是“有知遇之恩的恩 师”,也是足可引为知己的良友。但自61年前一别, 两人再未相见。等到季先生终于可以跨过海峡造访 台湾,与胡先生已是天人之隔。季羡林先生以望九 之年,站在长他20岁的胡适先生墓前,表达一个后 辈的理解与敬意。
五、内容评述
作者深情追忆了在其人生旅途中,六位学者、 恩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读 书时的陈寅恪,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时的瓦尔德施 密特、西克,执教于北京大学时的胡适之、傅斯年 、汤用彤先生,作者对六位恩师无比的敬重、感激 之心跃然于笔端,游弋于字里行间。
五、内容评述
但作者在对六位恩师的怀念中,并没有平均用 墨,其中用墨最多的是胡适。对季羡林先生而言, 胡适先生既是“有知遇之恩的恩师”,也是足可引 为知己的良友。
二、胡适简介
胡适之先生的了不起之处,便是他原是中国新文 化运动的开山宗师,但是经过五十年之考验,他既未 流于偏激,亦未落伍。始终一贯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 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开风气之先,据杏坛之首;实 事求是,表率群伦,把古老的文明,导向现代化之路 。——唐德刚评
三、胡适纪念馆
胡适墓园内的胡适雕像
胡适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举一小 事称,胡适一次会议前声明要提前退席,会上忽而有人谈到《水 经注》,胡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起来, 乃至忘了提早退席这件事。——季羡林评 对于这样一个启蒙式的人物,既不能用中国传统经师的标准 去衡量他,也不能用西方近代专业哲学家的水平去测度他。他在 西方哲学和哲学史两方面都具有基本训练则是不可否认的。这一 点训练终于使他在中国哲学史领域中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人。—— 余英时评
一、季羡林简介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 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 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 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 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 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 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 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二、胡适简介
1942年,胡适卸任驻美大使后开始关注《水经注》 研究,此后的20年间,在《水经注》版本研究上花费 了巨大的精力。在十几年内,胡适搜集了四十多种 《水经注》的版本,抄写了一百多篇长篇文章和一些 考证文字,用了千百个证据,为了推翻几成定谳的所 谓戴震抄袭赵一清《水经注》校本的冤案。
二、胡适简介
四、写作背景
季羡林做学问扎实,也得到了胡适的赏识,二人经常就 学术问题相互探讨。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胡适是在1948年12 月,北大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典。仪式完毕后,胡适和大家辞 别,登上飞机,飞赴南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他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为胡适之说几句话》体现了他 的学术勇气与人格良知。到了新世纪,季羡林更是多次提到胡 适对他的帮助,他还担任了《胡适全集》的主编,并为此写了 一万七千字的总序。
四、写作背景
民国时期,作为学生的季羡林,同大多数青年学 生一样,非常崇拜胡适。季羡林第一次见到胡适,是 1932年10月13日。那是听胡适关于“文化冲突”的 演讲。两人真正认识,源于陈寅恪的推荐。陈寅恪 将季羡林推荐给了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胡适欣然 接受了这个三十岁出头、籍籍无名的留学生。 1946年,季羡林回国赴北大任教,仅十天,胡适 就将季羡林由副教授擢升为正教授,并让其担任东 语系主任。
二、胡适简介
胡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海上花列传》、《儿女英雄 传》、《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十二部小说的研究皆卓 然有成,著述六十万言,结集为《中国旧小说考证》出版。胡适 是新红学考据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了学术研究正轨 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季羡林
一、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聊 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 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 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 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 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 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 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五、内容评述
这篇散文取材典型,详略有致,情真意浓,催 人泪下。语言朴素自然,如行云流水,活用古代诗 词,足见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学术素养。
六、季羡林挽诗摘录
饶宗颐 遥睇燕云十六州,商量旧学几经秋。 榜加糖法成专史,弥勒奇书释佉楼。 史诗全译骇鲁迅,释老渊源正魏收。 南北齐名真忝窃,乍闻乘化重悲忧。 周汝昌 大师霄际顾人寰,五月风悲夏骤寒。 砥柱中华文与道,渠通天竺梵和禅。 淡交我敬先生久,学契谁开译述关。 手泽犹新存尺素,莫教流涕染珍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走进北 大校园。有一个新生背着沉重的行李已累得疲惫不堪。他把行李 放在路边。“怎么能不背行李去办理入学手续呢?实在背不动 了。”他心里正想着,正好一位看上去像校工的“老师傅”经过, 他便想让“老师傅”替他看包,“老师傅”很爽快地答应了。一 个小时后,他办完手续回来了,“老师傅”很尽职地仍在为他看 守。后来,在开学典礼上,那位新生惊讶地发现:帮他看包的那 位“老师傅”也在主席台上就座。原来,那位“老师傅”是北大 副校长、被称为我国学界泰斗的季羡林先生。 受尊敬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教授,更不是因为他是北大的教 授,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术权威、渊博学识和横溢的才华,而 是因为他所拥有的那种朴素而又伟大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