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程序
宁波市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申报资料
![宁波市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申报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3b5d007de80d4d8d15a4fef.png)
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甬科高[2011]89号发文单位:宁波市科技局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波市财政局发文日期:2011年08月02日主题词: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推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宁波“十二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根据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省科技厅和省经信委有关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认定管理的相关政策,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滚动支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我市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三条市科技局会同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我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认定和推荐申报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应结合本办法,加强对当地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培育和扶持。
第五条“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名称应规范使用,采用“宁波+依托企业字号+核心研究开发方向+工程(技术)中心”的形式。
第六条申报“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属于我市培育壮大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和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企业;或者在全市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有较强技术实力和较好社会经济效益的企业。
(二)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申报上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企业规模(万元) 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研究开发费用金额(万元)备注500≤销售收入<20005% 销售收入×5%2000≤销售收入<15000 相对比例3%(销售收入-2000)×3%+100100万元为累进基数销售收入≥15000相对比例2%(销售收入-15000)×2%+490490万元为累进基数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范围应参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执行,主要包括:①人员人工、②直接投入、③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④设计费用、⑤装备调试费、⑥无形资产摊销、⑦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⑧其他费用;其中其他费用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
郑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郑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abd8357e21af45b207a84f.png)
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和规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精神,参照《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对技术创新能力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
第三条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局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
市工信委牵头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指导,并牵头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具体组织和评价工作。
第二章认定第四条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
第五条申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企业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并已纳入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库。
2.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市经济各主要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3.企业领导层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4.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我市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5.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科技人员队伍结构合理,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6.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完善,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7.企业两年(指申请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行为的;(2)涉嫌涉税正在接受审查的;(3)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等事故的。
8.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等三项指标不低于最低标准(见附件5)。
第六条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程序:1.企业向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工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要求上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市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表》(见附件1)、《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见附件2)和《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见附件3)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管理办法
![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e29dbbc850ad02df804131.png)
附件: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创新驱动和科技引领发展格局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规范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及管理,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参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技术依托。
其主要职能包括: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组织开展技术开发、转让、管理和服务;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对外交流;培育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等。
第四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信委)会同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国税、地税等有关部门,联合成立本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指导小组(以下简称指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实施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推荐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工作。
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具体负责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或推荐工作,并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指导、扶持、评价和管理。
第二章认定第五条本市建立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制度,对经过认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创新业绩成效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给予相应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六条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企业对照认定条件和要求,自愿申报。
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4 月30日。
第七条申请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申报企业为在本市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且连续纳税两年以上,所处行业为北京市重点发展行业,具有较完善的研发、试验条件,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较高的研发经费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企业主营业务销售收入总额、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等指标按不同行业类别(分为三类:一、制造业;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三、建筑业。
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560db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9.png)
成都会企业技术中心打点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充实阐扬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在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成立和尺度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依据四川省企业技术创新条例,并参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打点方法和四川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打点方法,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技术中心是企业设立的具有较高层次和程度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其主要本能机能:1、开展支撑企业中持久开展需要的战略技术、财产开展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2、新产物、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与在本企业的推广应用工作;3、行业相关技术信息的获取、阐发和判断工作,本企业技术改造、科研与关键出产设备购置、重大产物构思等重要出产经营活动的技术咨询、阐发工作;4、负责与国表里高校、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负责骨干科技人才的引进、使用、工作撑持与培训等;5、核心技术的常识产权打点、专利申报、维护等工作;6、企业科技活动打点与科技资源整合、操纵等工作。
第三条为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不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对我市国民经济主要财产中经济实力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赐与相应的政策优惠。
第四条成都会经委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不雅指导,并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和评价工作以及国家级、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保举工作。
第二章认定第五条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企业自愿申请认定。
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5月30日。
第六条申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底子条件:1、企业年发卖额在8000万元以上。
2、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内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3、企业带领层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缔造良好的条件。
太原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太原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99ac7258f5f61fb636662d.png)
太原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太原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及管理,发挥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功能与示范作用,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技术中心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技术中心是指:在全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中建立的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以及行业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企业技术经济组织。
第四条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对全市国民经济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五条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重要依托。
技术中心的运行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方面应考虑技术发展的规律与特征,有利于技术人才能力的发挥及技术成果的实现。
另一方面应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把技术中心建设成为能够对市场的信息进行快速反应的组织。
同时应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决策作用,发挥技术中心在制定企业长远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使企业真正走上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的道路。
第二章认定第六条太原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由太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同级相关部门进行认定,每年认定1次。
受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的时间为每年3月30日前。
第七条申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及技术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2 •企业主要领导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工作的投入,为技术中心的建设及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3.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同行业中具备明显优势和重要地位,产品技术附加值高,技术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4.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健全,规划目标明确,产学研合作稳定,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青岛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青岛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4b58d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2.png)
青岛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篇1:青岛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材料8青岛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本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管理,充分发挥已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技术中心,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组织结构和发展规模等特点设立的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其主要职能是:(一)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增强企业主营业务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撑企业中长期发展。
(二)收集、分析和判断技术、市场信息,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咨询,并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三)代表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有效集聚社会创新资源,加强国内外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四)吸引和凝聚技术创新人才,不断完善研究开发条件和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创新型团队。
(五)指导和带动企业其他部门,推动技术创新全面实施,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工作:(一)市经贸委负责对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并具体负责本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和日常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根据国家和山东省主管部门的要求,负责国家认定和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有关推荐和管理工作。
(二)市财政局主要负责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财务管理,会同市经贸委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等。
(三)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主要负责企业技术创新有关税收政策的指导和落实工作。
各区市技术创新主管部门和市直有关单位(以下统称相关主管部门)负责所辖范围内本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有关的推荐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的相关工作,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和专家组承担。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条件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696a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f.png)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条件近年来,科技创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各地的企业技术中心的繁荣发展。
为此,全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地方政府认定更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条件1.经营期限:企业自成立企业以来,应存续3年以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划;2.研发投入:在一定年度内,企业的研发投入为企业年营业收入的不低于5%;3.技术改进:企业应拥有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实施技术改进和研发开发,能够持续改善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4.产品市场:企业应积极开拓市场,实现产品全国市场覆盖,实现产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全国普及;5.综合素质:企业应建立严谨完善的管理体系,经营规范,具备良好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和商誉,拥有良好的行业社会责任感;6.科技活动:企业应参与和开展各种科技活动,拥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加行业内的技术交流;7.技术力量:企业应有良好的技术团队,技术人员数量需达到一定的数量,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流程1.申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需由被申请单位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申请材料应包括:企业介绍、技术团队介绍、研发投资、生产经营情况、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安全管理报告等;2.审查:提交完申请材料后,由政府相关部门审查审批,并逐项对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资质条件、技术力量和技术配置进行审核;3.现场考察:经审查通过后,由相关部门对被申请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以确保申请企业符合条件,实名实地验证;4.评审:经过现场考察后,评审组进行评审,以检验申请企业是否符合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要求,并根据认定结果发放认定证书;5.培训考核:获得认定之后,由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技术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培训考核,以评估被认定企业的真实实力和技能水平;6.续认定:每隔三年,政府部门对被认定企业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企业仍具备认定条件,维持认定状态。
济南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济南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54bf90551810a6f52486d0.png)
济南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济南市企业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功能与示范作用,规范和加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工作,参照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能力,推动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
本办法适用于济南区域内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
第三条企业是技术中心建设的主体。
技术中心的首要任务是为本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工作目标是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
技术中心建设经费应由本企业提供。
技术中心在服务本企业的同时,可通过承担国家、地方和其它企业的研究项目,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技术活动,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研究开发水平。
第四条鼓励专业对口的独立科研院所、高校和社会的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第五条由市经信委牵头,会同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及年度考核评价工作。
第二章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职能第六条技术中心的职能:(一)技术开发职能。
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不断研究开发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积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
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和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共性、关键性应用技术的开发,发挥技术辐射和技术服务作用,带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信息资源整合职能。
不断提高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判断能力,从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相结合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咨询参考,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承担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及年度开发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三)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职能。
台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台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034e8e7f1922791688e875.png)
台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第53号令)、《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产品开发和研究的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活动场所和主要依托。
第三条加强和规范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工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学技术,加快我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是经过台州市有关部门的认定,以企业为主体,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能力,创新业绩显著,在行业或区域起重要导向作用的示范体。
有关部门予以市级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以此引导和推动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工作。
台州市经济委员会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具体负责组织认定和评价工作。
第二章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能第五条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结合市场分析,重点从事中长期的新产品开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和商品的中间试验和工业性试验。
开展以产品为龙头带动相关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的研究开发,负责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
第六条产品和技术的决策咨询。
使企业对本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有较强的获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进步规划的制定,组织技术创新重大项目的评估和论证,对企业重大问题提出建议意见。
第七条产学研联合创新和对外合作交流。
提高企业多渠道运用技术资源的能力。
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办法
![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3876385ef7ba0d4b733b87.png)
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05]153号)精神,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规范和加强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核心,具有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科技活动组织与管理、新产品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产学研合作与交流、管理与制造信息化等主要功能。
企业技术中心的机构设置可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而定,应设立技术中心办公室、专门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工程中心、产品设计开发室、实验室、中小试基地、工艺标准室及计算机信息中心等机构。
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的科学性,企业技术中心应设立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为企业进行技术发展战略决策提供权威咨询和顾问。
技术委员会主要由企业内部有关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组成,对产品开发方向、技术创新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进行评定,对产品开发立项、方案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产品开发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等;专家委员会主要由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组成,为企业重大科技开发项目认可、评审、评定提供技术支持。
第三条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对全市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南京市予以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并给予重点扶持,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条南京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委)对全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负责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条件第五条申请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较强的经济规模基础,在全市同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企业年营业收入总额原则上在1亿元以上。
2、具有较好的创新装备基础,有进行研究、开发和中间试验所需要的较完备的仪器和设备,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
南昌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
![南昌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a36dfce702768e9951e738f1.png)
南昌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南昌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依据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2007第53号令,及省经贸委等四厅局联合下发的《江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赣经贸技术发[2007]15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鼓励和支持我市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突出、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由市经贸委予以认定~旨在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章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第三条技术中心是企业遵循科技与市场发展规律~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组建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托。
第四条企业是技术中心建设的主体~技术中心的建设经费主要由本企业提供。
鼓励技术中心在为本企业服务的同时~通过承担国家、地方和其它企业的研究项目~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技术活动~拓宽资金渠道~增加技术开发经费投入~提高研究开发水平。
1第五条技术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为本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其主要职能是:,一,与企业规划、信息、生产、营销、财务等部门紧密配合~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二,负责企业重大、关键性技术、工艺、装备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和商品的中间试验和工业性试验~负责企业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
,三,组织协调企业内外科技资源的整合与互动~建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同行企业稳定的合作关系。
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https://img.taocdn.com/s3/m/7366b5daaa00b52acfc7cac3.png)
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针对不同产业、领域,在申请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有不同的要求,大家若准备申请,可对号入座。
而在资助金额上,不同的区也有不同的标准。
详情如下:
一、申报对象
(一)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2年以上的独立法人资格,且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以下标准:
1、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不低于5000万元(其中软件类企业不低于2000万元)。
2、其他制造业企业不低于8000万元。
3、建筑业企业不低于5亿元。
(二)已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或专门的研发机构)并正常运行1年以上。
(三)近两年内未因技术原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质量事故、严重环境污染事件,未发生税收违法或犯罪行为。
(四)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研究与试验发展设备原值3项指标,不低于限定性指标的最低标准。
二、申报时间
每年1-3月
三、补助措施
新都、成都高新区、双流县补助20万,郫都区补助10万,武侯区补助5万。
四、相关业务
1、四省科技计划高新技术及产业化面上项目
2、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计划
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4.成都市战略新兴产品研发补贴
你是否符合申报条件?还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西安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
![西安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068dda3c1ec5da50e2709c.png)
西安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和加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根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陕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体地位,对我市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突出,创新管理规范,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且已经开展企业技术中心工作的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条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工信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共同负责西安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
市工信委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具体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日常管理及认定评价的具体组织工作和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等工作。
第四条各区县政府、开发区(基地、港务区)管委会(简称“开发区”)应当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各区县、开发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所属企业开展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申报,评价,并按照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要求,做好监督、督促和企业技术中心快报等工作。
第二章认定第五条西安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实行企业自愿申请原则,每年组织认定一次。
受理认定申请截止日期为每年的4月30日。
第六条申请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基本条件:(一)在西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设立2年以上、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包括传统制造业、新兴产业、软件业和建筑业。
(二)企业已建立技术中心(或专门的创新管理研发机构)并正常运转1年以上(见附件1)。
(三)企业领导层重视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意识,为技术中心的建设及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企业在同行业或者同领域中具备明显优势和重要地位,技术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作用明显。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申报的经验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申报的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ada5dc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9.png)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申报的经验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是指市级以上的企业为了推进技术创新和发展而设立的一种技术研发机构,目的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申报成功,以下是几点经验供参考。
一、准确评估企业技术实力
在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前,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技术实力进行准确评估,包括技术人才和研发能力等。
评估的结果将决定技术中心的建设方向和规模。
同时,企业也需要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技术中心的研发方向和目标。
二、认真编制项目申报书
项目申报书是企业向相关部门提交的重要材料,内容需要准确、详细、有说服力。
要注重描述企业的技术实力、研发能力、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突出技术中心的建设方向和目标,并详细描述建设计划和预期效益,同时注重附加材料的准备和完善。
三、精心组织项目申报过程
项目申报过程需要企业认真组织,各项工作要分工明确、协作配合,确保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要注意申报期限和各项要求,确保材料提交的及时性和规范性。
四、积极参加相关政策解读和培训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企业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掌握建设的要求和标准。
企业可以参加相关政策解读和培训,了解各项要求和评估标准,为申报成功提供更有力的保
障。
总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需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并注重申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以确保申报成功。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cd17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e.png)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1. 简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是一个由政府认定的技术研发机构,旨在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提供一个详细的步骤指南,以帮助企业完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申请报告。
2. 准备工作在开始撰写申请报告之前,企业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收集企业的基本信息,如名称、注册资金、组织架构等;•分析企业的发展需求与目标,明确申请市级技术中心的目的;•对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实力进行评估,确定自身的优势和短板;•确定申请市级技术中心所需的人员和资源,包括研发人员、设备设施等。
3. 文章结构一个完整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3.1 申请摘要申请摘要是整篇报告的概括,应包含企业名称、申请目的、研发领域等关键信息。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的兴趣,让其对报告的内容产生兴趣。
3.2 企业背景在这一部分,应对企业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包括企业名称、注册资金、经营范围等。
同时,还应对企业的发展历程、组织结构等进行介绍,以便读者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
3.3 申请依据在这一部分,需要列出与申请市级技术中心相关的法规、政策文件,以及其他支持材料。
这些材料将作为申请的依据,证明企业符合相关要求,有资格获得市级技术中心的认定。
3.4 研发能力分析这一部分应对企业的研发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包括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
可以列举企业的研发团队、关键技术人员的资质和经验,以及企业过去的研发项目和成果。
同时,还应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预算进行说明。
3.5 研发计划在这一部分,应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研发计划进行详细描述。
包括研发目标、研发项目、预期成果等方面。
需要说明企业的研发重点、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时间表和预算。
3.6 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这一部分应对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进行说明。
需要描述企业的研发部门设置、人员配备等,以及研发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机制。
同时,还需说明企业的研发管理体系,包括研发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
关于印发《滁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滁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0bdda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5.png)
关于印发《滁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经贸委、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市直有关企业: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与规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与发展,着力培育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在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示范与引导作用,依据《安徽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条例》和《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管理办法,现将《滁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 滁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暂行)办法附件2.《滁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附件3.滁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附件4.《滁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总结报告》编写提纲附件5.滁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二○○八年四月七日附件1滁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重点产业领域企业的技术创新,着力培育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安徽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条例》,参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结合滁州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滁州市委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加快滁州工业技术创新步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第三条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与平台。
加强技术中心建设,旨在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滁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市级技术中心)工作。
芜湖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
![芜湖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238980caaedd3382c4d382.png)
1.2
1.4
1.4
纺织
1.0
1.0
1.0.0
1.4
1.4
铁道
1.2
0.6
0.4
石化
3.0
1.2
1.2
其他
3.0
注:1、轻工Ⅰ为家电、轻工机械行业,轻工Ⅱ为轻工的其他行业;2、其他行业指烟草、煤炭、交通、建筑、石油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利润占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两项指标按满分的60%计算。
第十三条技术中心应建立开放的运行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和高水平科技人才,注重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提高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
第三章技术中心认定
第十四条市级技术中心一般每年认定一批。企业对照市级技术中心条件和要求,自愿申报。
第十五条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称市经委)组织全市市级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并负责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的推荐工作。
>10%
人才激励机制
4
技术中心年人均收入与企业年人均收入之比
4
>1.2
科技人才培养
3
中心人员国内外培训费占中心人员总收入比例
3
>2%
外部资源利用
5
技术中心在省外或海外建立开发设计机构情况
当年来技术中心从事开发工作的海内外专家数(人月)
其中:海外专家数(人月)
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办开发机构情况
其中:合办开发机构当年完成并应用的开发项目数
(五)根据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水平,适时调整评价指标的基本要求和最低标准。
二、评价指标
二级
指标
权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评价材料:评价材料由定性材料、定量材料和证明材料三部分组成。材料按A4幅面装订成册,封面加盖企业公章。
(1)定性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企业概况及近三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技术中心建设与运行;企业及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核心能力建设、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情况;研究开发、检测试验条件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国际化以及对行业和地区的贡献;存在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发展计划;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认定
受理单位
市经信委
联系电话
办理
3、组织专家评审;
4、审批;
5、窗口发放办理结果。
申报材料
1.申报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须提交的材料:
(1)按照《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价指标》)编写申报材料;
(2)提供以下情况:近三年技术开发费支出明细情况;近三年购置的研究开发、检测试验仪器设备情况;近三年完成的新产品、技术创新项目情况;近三年申报及授权的专利证书,国家和省科技奖证书情况;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标准;近三年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及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报表情况。
承诺时限
5个工作日上报
收费标准
免费
(2)定量材料统一按《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格式填写。
(3)证明材料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技术中心外聘专家;技术中心在省外或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当年技术开发费支出明细;当年购置的研究开发、检测试验仪器设备;当年完成的新产品、技术创新项目;当年申报及授权的专利证书,国家和省科技奖证书;当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标准;当年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及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