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第二课时
劝学(第二课时)
练习巩固 1、下列划线词的古今意义基本一致的 一项是( D )
A.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也。
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正面 设喻 反面 设喻 反面 正面 反面
学习 要积累 方法
(对比)
学习 的方 法、 态度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习
要有恒心 (对比) 态度
正面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正面 学习 要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反面 (对比)
学习了文言文基础 知识 了解了学习的方法 和态度
总结
掌握了论 证方法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提高了对于学习的认识
劝
荀 子
学
一、学习目标
1、积累第四段文言文知识,重点是古今异 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熟读成诵 2、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3、了解荀子有关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论述 4、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明确学习必须 “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二、自学检测
• 请同学们朗读第四段, 结合课文注释,在翻译本段 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归纳基 础知识
古今异义
1、用心一也 古:因为心思 今:集中注意力 2、蟹六跪而二螯 古:脚 今:跪下 3 、爪牙 古:爪子和牙齿 今:坏人的帮凶
《劝学》第二课时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圣心备焉。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 8、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表转折关系,“但,却”
表并列关系,“又”
2、词类活用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形容词使动,使……快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3、特殊句式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宾短语后置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③輮以为轮 省略句 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
•
• 而 • • •
1、连词
表递进关系,“并且,而 且” 表修饰关系,“…地”
表因果关系,“因而”
表假设关系,“如果,假 如”
2、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表承接关系,“然后,就”
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再一次;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③輮使之然也 “輮”通“煣”,使...弯曲。 ④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天赋,资质。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 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 “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 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 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劝学(第二课时)(用)
仲尼适①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②蜩(tiá o蝉), 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③邪?” 曰: “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二丸而不坠,则失者淄(zī ) 铢(zhū);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 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jué ④)株拘⑤ ;吾执臂 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 之知。吾不反不侧 ,不以万物易⑥蜩之翼,何为而不 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⑦不分,乃凝于神’, 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登高而招
见者远 绝江河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至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善 假 于 物 的 结 果
君 子 生 非 异
学 习 的 结 果
提高改变 自身
学 不 可 以 已
退
弥补不足
积土成山,风雨兴 积水成渊,蛟龙生
积
不 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朽木不折
可咬 以成 充几 饥句 ;有 用 书 ,
文章 结构
论点
论证 过程 论证 手法
退
练 习 指 导
课 文 分 析
文章 结构 为什么学
论点
论证 过程
怎么学
论证 手法
退
蓝
青
青 于 蓝
寒 于 水
水
冰 煣 虽槁暴
不 复 挺
利
就砺
青于蓝
寒于水
不复挺
就砺则利
外 物 加 工 结 果
君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博学
日参省乎己
君子
知 明 而 行 无 过
顺风而呼 闻者彰
至千里
日辍 有学 所如 亏磨 刀 之 石 , 不 陶 见 渊 其 明 损
《劝学》课件第二课时实用
课 后 作业
背诵全文 收集古人的“劝学”诗,进行
交流。 仿写练习:运用对举设喻的手 法,写一段文字,阐述“学习 要谦虚或勤奋”。
《荀子》
1
复 习 检 测
重 点 实 词 释 义
劝学 木直中绳 善假于物 声非加疾也 风雨兴焉 不积跬步 功在不舍 而绝江河 非利足也 金就砺则利 筋骨之强 用心一也
劝:勉励 中:合乎、符合 假:借助 疾:宏亮 兴:兴起 跬:半步 功:成功 绝:横渡 利:敏捷 金:金属刀剑 靠近 强:健壮 一:专一
其辍 损学 日如 有磨 所刀 亏之 石 陶 , 渊 不 明 见
其勤 增学 日如 有春 所起 长之 苗 , 不 见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 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 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 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 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公曰: “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 旷为瞽者,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昏暗中行走。
顺风而呼
假舆马 假舟楫
弥补不足
第四段
积 累
4 喻
学习 的方 法和 态度
10喻
坚 持 4 喻 专 心 2 喻
结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正面 论 : 设喻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对比 积 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反面 成 德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设喻 , 而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对比 神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明 自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得 对比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圣 心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对比 备 焉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
荀子《劝学》第二课时
《劝学》第二课时编写:李歆刘珍荣〔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知识线索〕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分前后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方法。
课文节选自前一部分。
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
〔知识建构〕青、冰提高修养学习木……輮……改变才智意义(正面设喻)博学、参省修身养性劝学借助学习思不如学善学作用学不可以已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善假(反复设喻)“积”与“不积”对比积不可以已“不舍”与“舍”对比持态度(正反对比)“一”与“躁”对比专〔课文研读〕1、荀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的?提示:荀子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学不可以已”的。
(1)、学习的意义。
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学不可以已”。
(2)、从学习的作用。
作者用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并得出结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而“学不可以已”。
(3)、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作者用了多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因而“学不可以已”。
2、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提示: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第二课时
3、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 征。
4、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写一个句子,阐述学习 要勤奋或谦虚
1、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 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 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2、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 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五、作业
课 论证方法 文 设喻论证 小 结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 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本文的设喻特点:
①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作为喻体。 ②本文的设喻方式多样。 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
四、迁移练习
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1、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 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2、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 使它能恢复生气。
三 、 课 文 小 结
内容方面
本文着重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以 及学习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 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 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 者, 輮 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 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 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 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学习 方法 和态 度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正面 设喻 反面 设喻
积累 (对比)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反喻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正喻
《劝学》第二课时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性”,资质、禀赋 善:擅长 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生资质跟 一般人没什么不 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第三段是围绕哪句论述了?
随堂练习
2.下列标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
B.声非加疾也
快速的
C.假舟辑者
船只
D.而绝江河
横渡
随堂练习
2.下列标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
B.声非加疾也
强 ,这里指声音宏大
C.假舟辑者
船只
D.而绝江河
横渡
3、金就砺则利:
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检查/参加、加入
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尝:曾经 而:表修饰关系 须臾:片刻 跂:提起脚后跟 博见:见得广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荀 子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回顾旧知,熟读课文; 2.掌握第3自然段重点字词; 3.理解第3段的主要内容和论证结构。
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 义思想集大成者,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朴素 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 生。
《劝学》公开课 第二课时
古乐府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 学
劝学 《荀子》
教学目标
一、梳理、归纳文中的重要 文言知识。 二、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 篇文章的论证方法。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 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作者列举了生活中哪些常见的事物来说明善假于物的?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至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臂非加长
登高招 见者远
声非加疾
顺风呼 闻者彰
非利足
假舆马 致千里
非能水
假舟楫 绝江河
假学习
人
君子
弥补不足
分析论证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四段:
学习的方法、态度
•思考:第四段又运用了几个比喻?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 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的?本段还 运用了什么手法?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④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功在不舍。 ⑤用心一也。
分析论证方法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知明而行无过矣
学习的意义
这个观点很抽象,为了让我们接受
这个观点,荀子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说
理?说明了什么道理?引出了 什么结
论?
比喻论证
关于设喻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 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 的“比喻论证”。设喻的基 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 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 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 理。比喻论证能把抽象的道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系之以苕( tiáo芦苇顶端的花穗)。风至苕折,卵 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 名曰射干( yè gàn香木),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 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蓬草)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土) ,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香艾);其渐 (浸 入)之滫( 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 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交 友)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才能够防微 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第六单元第10课《劝学》第二课时(课件)
分析课文,把握论证方法
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 是论述什么观点的? (用课文原句回答) 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 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分析课文,把握论证方法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为什 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形容词作名词 其曲中规(弯度,弧度) 积善成德(善行) 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变直) 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文言知识——文言句式
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用心一也 用心躁也 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 寒于水。
文言知识——文言句式
布置作业
学习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篇 有关学习或加强修养的短文。
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用“轮
”“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胜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 化过程,可以有所改变、有所提高,比喻任何人都能通过发愤学习,取 得进步,甚至超越自我。“木” 为“轮”,强调后天的影响能够改 变事物的本性,即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对于后天成长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思考。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引 出结论,说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五个比喻句论 述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在于能提高人的水平、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 慧明达,不犯过错。
这就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 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体质的改变,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 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相吻合,有力地 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劝学》第二课时
——湖南高考优秀作文《踮起脚尖》
《劝学》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完成句子 “《劝学》告诉我___________”。 (可以引用,可以设喻,可以自拟。)
参考答案: 《劝学》告诉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 道”。 《劝学》告诉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要 “善假于物”。 《劝学》告诉我生有涯而知无涯,要活到老学到老, “学不可以已” 。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分析问题 为什么 学习的作用 解决问题 怎样做
弥补自己不足
积累、坚持、 专心
学习的方法态度
比喻说理 对比论证
铺锦列绣 气盛言宜
学习可以怡情,可以博彩,可以长 才。它能够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充实人 的灵魂世界,成就人的道德学问,提升 人的人生境界。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高考链接点——成功需要积累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成大事者都是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 起,从小理推大理。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地球引 力问题…… 很多伟人的成功范例,都告诉了我们这 个道理。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由小见大》
2、高考链接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是“踮起脚尖”还 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 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 见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的《劝 学》篇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 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 们看的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 而小天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 的“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 千秋万代。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教学方案】劝学第二课时示范教案
《劝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重点词语:多义词——绝、假;通假字:“生”同“性”。
2.理解重点语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探讨本文的中心观点和结构。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教学难点探讨本文的中心观点和结构。
教学方法深入探讨文本时,采取谈话法,讨论法,师生合作,运用比较、联想和拓展补充等手段。
辅助手段:PPT插入。
教学过程▍流程一:琢磨关键字句关键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问:现在人们常用的一个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简称“青出于蓝”)就是源于此处。
但是意思与这里已经有了变化。
青出于蓝,我们现在常常用在学生胜过老师或者后人超过了前人。
大家可以造个句子试试。
那么这里荀子是想借此来说明什么呢?我们来看荀子论述的对象,是如何成为君子。
古代君子是与众人相对的一个概念,韩愈《师说》认为“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里的圣人即是由君子修炼而成的人。
如何由一般人修炼而成君子,其途径就是学习,学习能够改变人的心性气质。
然而这个道理比较抽象深奥,作者就借用比喻来阐明它。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可是却比蓝草更青。
两者的相似点在于,都经历了一个过程,都有积极的变化,都从一般变成了出众。
这样,把深刻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阐明,就是比喻论证,这是荀子的智慧,也是本文说理的一大特色。
学生自主研读以下比喻,阐明其分别证明了什么道理。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荀子以制作轮子的过程来阐明君子修炼品行的艰苦过程,生动形象,富有说服力。
木料要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进行加工,用墨绳使之笔直,然后用火烘烤,使之弯曲,并且用圆规来加以度量,符合圆的标准,即便经历风吹日晒也不变形。
荀子这是想表明,君子要为社会发挥作用,也必须经过磨炼,使自己的想法行为符合君子的要求,面对诱惑压力也不做出有违规范的事来。
《劝学》第二课时
发 奋 识 遍 天 下 字
养 培 数 竿 新 生 竹 , 郑 直 板 似 桥 儿 孙 。
咬 成 几 句 有 用 书 , 可 以 充 饥 ;
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楹 联 欣 赏
辍 学 如 磨 刀 之 石 , 不 见 其 损 陶 日 渊 有 明 所 亏
勤 学 如 春 起 之 苗 , 不 见 其 增 日 有 所 长
一 窗 昏 晓 送 陆 流 游 年
万 卷 古 今 消 永 日
立 志 读 尽 人 苏 间 东 书 坡
坚 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对比论证的作用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正 反对照,从而揭示“积累与不 积” 、“不舍和舍弃” 、“用 心一和用心躁” 的本质区别, 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 有说服力。
排比和对偶
排比的运用,使文章条理分
明,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有极强的说服力,增强文章的 气势和表达效果。
对比论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 累
4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正 面 设 喻
反 面 设 喻
对 比
你还能在文中找出其他的对比论证的句子来吗?
对 比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对 4 专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比 心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对 2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比
拓展探究
学不可以已。“学”的内容
是什么?
考考你
1.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锲而不舍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虽有槁暴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使之然也
④君子生非异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清镇一中 李明静
全文结构:
学习的意义
中 心 论 点
学
不 可
学习的作用
以
已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本课时目标:
1、理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论证思路,学习荀子在 论证所使用的手法,并能运用于自 己的日常写作中;
2、联系所学知识和社会现实,表达 自己对于荀子观点的看法。
找出本文的比喻句, 分析这些比喻之间是 怎样的关系,说明了 几层意思。
专一
古人的“劝学”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
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 首方悔读书迟。”
《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庸》:“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
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子思)
朱熹“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习作展示
有一种叮咛叫滴酒莫沾,有一种感觉 叫望眼欲穿,有一种期盼叫一生平安,有 一种温馨叫合家团圆,有一种精彩叫笑傲 人生。
——赵薇
昨夜细雨春风,与李太白公赏庐山美景,与 姜太公同坐垂钓;与关羽共进杯酒,与项羽共叙 豪情;桃花林内归田园,五柳先生谈文章;梦回 千年旧事,独叹人生苦短。光阴似箭,望此生不 再空度一瞬。顿悟——空空如也,白白如也;心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 喻体,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
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 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 “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 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劝学第二课时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①生:xì ng,通“性”,资质,禀赋 ②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译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资质(和一般人)没有不同,
(可是聪明能干差异很大,这是因为他们)善于凭借和利 用外物啊。
假: (1)善假于物也 (2)乃悟前狼假 寐 (3)是以时人多 以书假余
译文: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增加长度,但远处的人也
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增大,但听的人听得清楚。
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3、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4、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5、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
闻: (1)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博闻强志 (3)不能称前时之闻
凭借、借助 假装 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 于 物也。
跂而望 学习的 作 用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弥 补 不 足 假 舟楫 假 舆马
劝学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 • • • • •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yú ,车 ③利:形容词使动,使„快 ④而:二个均为表转折连词 ⑤致:达到,到达 ⑥楫:jí ,船桨,代船。 ⑦水:游水,名词作动词 ⑧绝:横渡,横穿,渡过
译文: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使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
《劝学》第二课时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分论点
比喻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学习的 方法和 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
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泉水,因为它心思 专一啊。
劝 学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 心躁也。 ①六跪:跪,蟹脚;蟹实际上是八条腿。一说, 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 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 ②而:表并列
译文: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没有蛇鳝的
第四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①兴:起 ②焉:前二个为兼词,意为“于此”、“于是”; 第三个为语气助词,“了” ③渊:深水 ④蛟:jiāo,一种龙 ⑤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⑥而:表顺承,“就” ⑦神明:指人的高度智慧 ⑧得:获得 ⑨备:具备
④十驾:马拉车一天走的路叫“一驾”
译文:所以不积累每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
不积聚细小河流,就无法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 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 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劝 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①锲:二个“锲”均意为“雕刻” ②而:二个“而”均表假设关系,如果 ③舍:二个“舍”均为动词,放弃 ④镂:雕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2.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养成良好学习观。
二.知识链接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写作训练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
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的字样。
有一天,一位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
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
”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道:“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她。
”
你对诗人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请用200字左右写一则简评,评论这句话的含义及效果,并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