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总结:专题二三-中国近代史
二轮复习中国近代:1840-1895
1.五四运动到建党初期(1919-1921-1923)
2.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3.国共十年对峙与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
4.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考情导航
近3年全国新课标Ⅰ、Ⅱ、Ⅲ卷高考试卷的考点分布情况
政治: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
晚晴时期
1912
1949
民国 初期
①(1840-1842) ③(1894-1895)
②(1856-1860) ④(1900-1901) ① (1851-1864) ③ (1895-1898) ② (1861-1895) ④ (1894-1912)
⑤(1937-1945)
阶段特征(1840-1949):
政治:在列强侵略下,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 层开始救亡图存的探索。(侵略与抗争)
经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缓慢的近代化。(近代化) 思想: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思潮,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 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西学东渐)
5. 社会史观:随着列强的侵华,西方的社会习俗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 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 对晚清经济结构变动认识的几个问题 • 1. 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变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 2.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直到新 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 3. 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产生的。 • 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近代”主要从生产力角度理解, 主要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 作坊而言的,在近代中国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 义企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等。“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 主要指由中国资本投资兴建的工厂制工业。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 业的含义就是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 工业。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知识点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知识点在高三历史学习的二轮专题中,我们将深入学习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的历史考试非常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并给出相关的例子和案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中国近代史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提倡“三民主义”,追求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富强。
例如,辛亥革命期间爆发了南京光复,南京成为辛亥革命的政治中心。
2. 中共成立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并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例如,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
二、世界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一场全球冲突。
它的爆发导致了全球各大国之间的战争,同时也为一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军事失败和国内政治动荡为纳粹党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2. 冷战与美苏两极格局二战后的世界分为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种对抗关系被称为冷战。
冷战导致了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紧张局势。
例如,在冷战期间,古巴导弹危机几乎导致了美苏之间的全面核战争。
三、思想文化史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一场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瓦解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重要的艺术家、科学家和学者涌现出来。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创作了《蒙娜丽莎》等众多杰作。
2. 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发生在16世纪到17世纪,是一场对传统科学观念的革命性突破。
科学革命的先驱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理论,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概况:一、含义: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二、中国近代化的两大历史任务:①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础),②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的、要求)。
三、中国经济近代化(重大历史事件):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等。
经济近代化,即从封建自然经济走向工业化。
在生产力上:从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五、中国政治近代化(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建国初三大政治民主制度、“文革”期间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重大发展等。
政治近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发展到民主政治。
六、中国思想观念近代化的重大历程:(1)中国近代各阶级或阶级派别所在时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实践、作用与局限(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农民阶级洪秀全、洪仁玕,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无产阶级中共)。
(2)中国思想近代化特征:①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②认识不断深化(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③道路选择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走别人路到走自己路);④体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七、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原因、特点、实质、影响、变化的表现、趋势。
1.原因:根本原因:的冲击。
政治:的推动,的推动,改革的影响。
思想:传播。
经济:和的发展2.特点:⑴与向有关。
⑵地域差距大、不平衡性(农村—城市,沿海—内地)⑶虽变化,但始终保持特色。
⑷中西合璧,土洋并存⑸变化随民主进程而不断加深3.实质:碰撞、融合。
4.趋势:封闭—开放、被动—主动、封建传统—近代化5.影响:⑴政治:有利于中国革命斗争的开展,促进的发展。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高三历史课程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高三的复习阶段,学生需要回顾并巩固历史知识点,为高考做好准备。
下面将介绍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 战争爆发: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包括希特勒的侵略行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美国参战的导火索。
2. 主要战役:介绍波兰战役、法国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和诺曼底登陆等主要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3. 战争结果:分析盟军最终获胜的原因和纳粹德国、日本的战败原因,并探讨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二、中国现代史1. 辛亥革命:回顾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重点关注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主要事件和取得的成果。
2. 抗日战争: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发展和胜利,突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精神和付出的巨大牺牲。
3. 解放战争:学习解放战争的战略部署、主要战役和取得的胜利,包括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介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的诞生和毛泽东的重要角色,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意义。
三、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解体: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挑战,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2. 东欧剧变和柏林墙倒塌:介绍东欧剧变的起因和过程,重点关注柏林墙倒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3.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探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产业结构和社会福利政策,了解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四、冷战和冷战后的世界格局1. 冷战的起因和特点:回顾冷战的起因,包括意识形态的对立、核武器的威胁和军备竞赛的加剧。
2. 联合国的建立和作用:学习联合国的成立背景和宗旨,了解其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促进全球合作发展方面的作用。
3. 冷战局势的演变:分析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和苏联入侵阿富汗等,理解冷战局势的动态变化。
高考文综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中国近代史阶段分期
中国近代史(1840—1949)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考查:28、29、30题★中国近代史的阶段分期:1、按照中国革命的性质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1840-1894: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2)1894-1919: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3)1919-194: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2、按照政权更迭顺序划分:(1)晚晴时期:1840—1912,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近代中国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一、晚清时期(1840—1912)一、时空坐标二、阶段特征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政治上:(1)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列强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不断抗争与探索: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抗争: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甲午战后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义和团运动。
探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1859)、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地主阶级清末新政、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结束。
2.经济上:经济结构发生变动:(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外企,在华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资本输出);(3)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4)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5)“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二轮复习之中国近现代史
①民族资本主义 ①资产阶级维新
对 思想(早期维 帝 新—康梁) 国 ②资产阶级革命 主 思想(三民主义)义 ③新文化运动 抱 (民主与科学) 有 ④“实业救国” 幻 ⑤社会生活:西 想 方化程度加深, 对传统抨击猛烈
总况: 两半程度大大加深至形成;两大矛盾汇流;近代化推进
同时期的西方: 二工后,垄断组织出现,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和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经 ②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济 ③社会生活的政治色彩强烈,生活必需品
主要按计划供应
①毛泽东思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思想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文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科技成就:“两弹一星”、杂交水稻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8年至今)
总况: 从全民族抗战,国际援助到中国人民推翻美支持的蒋介石集团
同时期的西方: 从反法西斯战争到雅尔塔体制
经
1、抗战时期:
济 2、国统区:经济崩溃
思
想
日占区:殖民掠夺,以战养 背景: 战
1、抗战(持久
战)
国统区:遭破坏,战时经济; 美在华势力强大 民族工业内迁(影响)
中共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建 官僚资本膨胀 设(减租减息运动) 2、内战时期: 解放区:土改(反封建, “耕者有其田”
反帝反封建 文明转型
走向近代化 融入世界
关于近代史复习的分期: 一、19世纪40至70年代:外敌入侵、近代化起步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民族危机深化、近代化推进 三、1919至1927:救国道路的新探索 四、1927至1936:由两党对抗转向抵御外侮 五、1937至1949:中国人民的浴血新生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整合及特征 全部知识点
内容总论 1、近代中华民族在列强侵略的屈辱中,在 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为挽救民族危亡,向西 方学习。前80年(1840~1919)以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主要内 容,后30年(1919~1949)又增加新的内涵, 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实 现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 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 础),二是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 的、要求)
革命史观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丁说: “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 。
社会史观
例: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评价: ①革命史观: 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②现代化史观: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 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③整体史观: 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 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文明史史观: 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 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 业文明的地方。 ⑤社会史观: 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 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 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
一个形态
两个时期 两对矛盾
两大任务 四条线索
一个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鸦片战争爆发——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①清朝后期(1840-1912) ②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8) ③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1949)
两个时期——
高考二轮复习之中国近代史
5、小农经济的瓦解
•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主要原 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 2、过程:
• 3、表现:①传统的手工业遭到严重的打击,尤其是棉纺织业;
•
②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开始受国际市场影响;
•
③对华贸易的洋行增加,买办阶层出现;
•
④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 4、影响:①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
•
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
•
③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政府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8、西学东渐的表现、特点与影响
• 表现 • 第一次高潮 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 术 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
学技术知识 但在思 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 第二次高潮 19世纪中叶前后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 洋务 运动的兴起 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
• 3、晚清统治阶级内部满汉力量对比变化——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 1)原因:
•
①汉族地主武装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力,并得到外国列强
的支持。
•
②满族官僚、贵族、八旗军堕落,慈禧太后为巩固统治倚
重汉族官僚。
• 2)表现:
•
①掌握武装,形成独立军事体系。其中曾国藩的湘军、
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在汉族地主武装中势力最大。
• 2.不平等条约体系:
•
(1)内涵: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
•
(2)特点: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深渊。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史提纲
中国近代史【历史阶段特征】1.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①政治:列强的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②经济:自然经济的瓦解,洋务运动近代企业的诞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③思想:西方科学、民主思想、文化的传播,人们思想的启迪。
④文化: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⑤对外: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期:社会的转型时期①政治: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封建制度的解体,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推动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②经济:自然经济的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封建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冲击,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传播,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文化: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习俗礼仪的西化。
〒同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①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广泛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②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③思想: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文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文学、美术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主线】两个时期: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两条主线:1.西方列强的侵略(详见下)2.中国各阶层人民反抗列强的斗争和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详见下)【历史主体】1.外国列强的侵略:①政治(军事):鸦片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八国联军侵华(原因、条约―内容、影响)→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陆。
②经济:鸦片战争后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输出为主→抗日战争日本经济掠夺→解放战争美国经济掠夺。
③文化:传教士传教,日本同化政策。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一、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 的变革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 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社会生活 上
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1.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 .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 到法治 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 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 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18世纪 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 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 世纪 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 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 手工工具的 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 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 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 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 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 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 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社会关系的变革 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 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 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 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 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 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 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 自耕农阶级消失了 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 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 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形成和壮大起来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背知识清单专题02 中国近代史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要点一、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变革与转型【阶段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在屈辱中逐步向近代化迈进。
【通史要点】政治(1)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2)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经济(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思想(1)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2)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社会生活(1)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服、西餐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2)社会习俗受到冲击,婚俗、社交礼仪等发生重大变化二、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阶段特征】: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时期,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异常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史要点】政治(1)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运动(2)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3)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经济(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思想(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2)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3)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社会生活(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2)报纸等大众传媒在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阶段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通史要点】政治(1)1919年五四运动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国民革命、十年内战、全民族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济(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3)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思想(1)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2)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3)毛泽东思想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社会生活(1)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和通讯、影视事业都得到较快发展(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生活进步缓慢中外对比·横向贯通一、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的嬗变项目西方中国特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中国近代化孕育和起步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拓展和完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清政府也适当调整了统治政策经济人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小农经济由非常稳固到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在这一时期自然经济仍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文化科技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文学艺术出现批判现实主义思潮;进化论使人类思想发生飞跃西学的传入,使传统思想受到冲击;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社会生活开始近代化社会近代社会秩序逐渐确立;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在西学的冲击下,中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变;出现海外移民、留学现象;法治思想、公民意识逐渐增强;等【典题训练】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 ppt课件
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01年)
任务:
反封建和反侵略; 追求社会民主和民 族独立; 实现民族振兴和国 家富强;
五四运动(1919年)与中共成立(1921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2 ppt课件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ppt课件
18
文化史
考试说明 1840 1842 1851
太平天 国运动
1856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六十 年代
洋务近 代企业 及影响
六、七 十年代
民族资 本主义 的产生
鸦片战 中英 争、三 《南京 元里人 条约》 民抗英
魏源与《海国图志》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ppt课件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 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
)
C. 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ppt课件 16
课堂练习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 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 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 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 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考试说明 1840
鸦片战 争、三 元里人 民抗英
1842
中英《南 京条约》
1851
太平天国运动
1856
六十 年代
六、七 十年代 民族资 本主义 的产生
二轮复习 历史笔记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一、概况1. 三条线索1.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①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双半社会开始形成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双半程度进一步的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双半程度大大加深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双半社会最终形成⑤1901-1949 中国双半社会性质不断深化2. 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②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④无产阶级: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3. 走进近代社会2. 分期1.前期: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后期: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2.晚清:1840-1912 封建君主专制民国:1912-1949 南京临时政府(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1919-1927 (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官僚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3. 近代化内容①1840-1919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②1919-1949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4. 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①民族独立——是前提和基础②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保障和目的5. 近代化特点①发展缓慢,艰难曲折(原因:双半社会,受多种势力阻挠,三座大山为主要代表)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互交叉,同步进行③地区上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城市④集中在工业领域——轻工业,农村农业没发生深刻变化,⑤欧风美雨的产物,受外来因素影响6. 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不利条件①先天不利:资金不足——没有资本原始积累技术不足——缺乏科学技术人才不足——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培养封建官僚思想准备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②三大障碍: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③缺乏安定的环境(客观)7. 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阶段性特征及后果①1840以前特征:走私鸦片后果:白银外流,银贵钱贱,清政府腐败②1840-1895特征: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手段:开放通商口岸,控制中国海关后果: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1895-1931特征: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手段:设厂、开矿、筑路、向中国提供开款后果: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大在华政治势力④1931-1945特征: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相结合手段:控制中国工矿业,掠夺中国劳动力,掠夺农产品,控制金融后果:使我国经济遭巨大灾难,破坏民族工业⑤1945-1949特征:美国对总过大肆商品输出后果:给民族工业以毁灭性打击8.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特征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孙中山辛亥革命开始)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器物——制度——思想)③向西方学习:以欧美为师到以俄为师④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9.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A和清末民初西学东渐B不同①背景:A欧洲资本主义处于萌芽时期,新航路开辟,扩张能力有限B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发展,扩张能力增强②地位:A双方地位平等B中国受侵略,是殖民国家与半殖民地的关系③内容:A科技B除科技外,还有制度,思想④影响:A在少数读书人中传播,未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B传播范围广,社会各阶层都受影响,引发了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10. 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及影响①自然经济:近代占主导地位,但一直在瓦解1840-1956年底②洋务经济:19C60—90年代③外资经济:1840-1949 新中国成立后,接收外国资本主义企业④民族资本主义:19C60.70年代-1956 新中国成立后对其进行赎买⑤官僚资本主义:1927-1949 新中国成立后对其没收⑥新民主主义经济:1927-1956影响:①使中国社会社会性质复杂化,双半社会性质②使中国主要矛盾复杂化:地主与农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主要矛盾:民族矛盾——中国与外国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1840-1949④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11. 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制度的探索①早期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无实践②维新变法,康梁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失败③孙中山20C初提出三民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⑤1912《临时约法》提出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的组织原则⑥1912 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筹划国民党组阁限制袁世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后被刺杀⑦1914 袁世凯废《临时约法》立《约法》主张总统制,民国名存实亡第一阶段1840-1860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化的孕育时期政治1. 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原因:①根本: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在全世界抢占原料和市场②清政府的腐败落后③直接: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提供了借口结果: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允许英国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特权、居住及租借地特权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双半社会开始形成。
二轮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5.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
1)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中国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任务,近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任务,近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由此可见,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前提。 由此可见,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前提。 2) 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愚昧落后,而中国近代化历程实际上 明清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愚昧落后, 是在敞开国门、不断向西方学习, 是在敞开国门、不断向西方学习,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进行 由此可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文化, 的。由此可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文化,是世 界历史发展潮流,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保证。 界历史发展潮流,是中国实现近代化的保证。 3) 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中国近代化的启动和发展过程,充满 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中国近代化的启动和发展过程, 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 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清除封建思想对近代化的 消极影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此可见,解放思想、 消极影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此可见,解放思想、更新观 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4) 英美等国近代化历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为工业化 英美等国近代化历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 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发达的教育为近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发达的教育为近代化提供人才保障。由 此可见,科教兴国,是实现近代化的科学决策。 此可见,科教兴国,是实现近代化的科学决策。
三、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
思考题: 思考题:结合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关 知识,说明制约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知识,说明制约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1、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 缺乏资金、 缺乏资金 人才、技术: 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历史原因。 2、传统思想的束缚: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 传统思想的束缚: 传统思想的束缚 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3、三座大山的压迫: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 三座大山的压迫: 三座大山的压迫 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4、决策失误:发达国家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而后延伸到重工 决策失误: 决策失误 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中国 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后腿。 5、缺乏政治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缺乏政治前提: 缺乏政治前提 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 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 速度。 6、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 客观环境的制约: 客观环境的制约 安,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板块综合检测(二)中国近代史(含解析)
板块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1.(2020·广东深圳二模)1841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
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三元里抗英说明(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解析:材料“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击退来犯英军”,体现出民众团结抗击外来侵略,故选D项;A项是1842年《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民众的抗争精神,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关,排除B项;战斗的意志影响战争成败,实力才是取胜的关键,排除C项。
答案:D2.(2020·山东青岛二模)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全部财政收额为1 387万元,所借内外债占81.3%,其中外债就占61.3%。
这导致了( )A.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B.列强承认新生的南京临时政府C.动摇了封建经济的根基D.对外政策方面表现软弱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所借外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61.3%,过多地受制于外国,难以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对外政策具有软弱性,故选D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由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决定的,外债比例过高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并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外债本身不会动摇封建小农经济的根基,排除C项。
答案:D3.(2020·重庆二模)五四前,人们还在争论白话与文言之优劣,白话应有的规范以及白话能否成为诗的语言等;五四后,白话竟不需任何形式的批准与认可,直接成为参与运动的人的共同语言工具。
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是白话取代文言的文学革命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解析:材料中“争论白话与文言之优劣”到“直接成为参与运动的人的共同语言工具”的变化可知通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在白话文普及上有了重大进步,故选D项;五四运动在白话文上的影响是客观作用,而非主要目的,五四运动主要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排除A项;五四运动确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但是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其在白话文上的国内影响,不涉及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故材料与五四运动的本质没有关系,排除B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文字形式的转变,与民族意识是否觉醒无关,排除C项。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
(3)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斗争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反专 制求民主的斗争。如建立红色政权,在抗日根据地用“三三制”原则建 立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初期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等。民主党派 成立,逐渐走上了与中共联合进行民主斗争之路。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与 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这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政协组织的正 式建立。
6.抗美援朝战争 (1)原因:美国侵朝,威胁新中国利益。 (2)结果: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3)影响:打击了美帝侵略,维护了东亚和平,保卫了中国主权。
二、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阶级 纲领(主张)
实践活动
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 ①革命性: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
农民 《资政新篇》
第二模块
中国近代史
专题总结
政治专题
专题线索
一、近现代列强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 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 20世纪90年
项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世纪90年代初
代以来
表现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由建国初的多种经济结
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
构并存到单一的社会主
中国近代史二轮专题总结1
一、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主权但不完整。 1919~1949五四运动——新中国建立(近代后期,新民 主主义革命)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运动。 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主要矛盾: 1、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四、新旧民主革命分期界标:五四运动; 1、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三民主义为指导思 想;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前途。
三、经济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史上经济成分主要包括封建自然经济、外 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 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等。
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表现和结果, 其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与冲突,结果是中西文化逐 渐融合,并保留了中华文明的特色。
1840
1860
1894
1912 1914 1919 1927
1945 1949
一、近代列强侵华史实 (一)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阶 名称(时间) 段 自 由 竞 争 阶 段 垄 断 资 本 主 义 阶 段 第一次鸦片战 争1840—1842 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后 需求广阔的市场 和原料产地 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 (割地赔款开 五口协关税) 影响 开始沦为 开始卷入 商品输出 进一步加 为主,资 深,近代 本输出为 化起步 辅 大大加深 侵华新阶 资本输出 段 为主,商 品输出为 彻底沦为 辅 侵略方式 的演变
向欧美 学习
甲午中日战 争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列强侵华的影响
(1)对西方: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 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促进了西 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国在侵 华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联系。
(2)对中国: 对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提示:从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
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抗争史 1、三元里人民抗英
场
枣宜会战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协
同
1937年8月 开辟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作 敌后战场 洛川会议后 成立陕甘宁边区 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战 (共产党) 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团大战
(全面)
各种形式的游击战
反扫荡斗争 少数民族抗日 蒙古抗日游击队
武装的壮大 回民支队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⑵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⑶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
差,扩急大需:打从原因、影响、发动者施来对看外。扩张 利益。
开中国市场
政策
导火线 虎门销烟
(开始标 志)
“亚罗号事件”朝鲜爆发东 救护驻华使
和“马神甫事 学党起义 馆,助中国
件”
剿匪
结果
中国战败, 开始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中 英《南京条 约》等)
中国战败,进 中国战败, 一步被卷入资 列强进行资 本主义世界市 本输出,掀 场(《天津条 起瓜分中国 约》、《北京 狂潮(《马 条约》等) 关条约》)
法“公车上书”、五四运动 3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晚清统治危机
问答1道,15分
[政治·40]清末新政教育改革
2012年 选择1道, 4 31 中共早期革命道路选择 问答1道,
15 分 41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2013年Ⅰ卷选择2道,8分 29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晚清现代
化 30 中共早期革命道路选择
2、概况:
名称
时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 甲午中日战 八国联军侵
争
争
华战争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
目的
完成为工什业么革 说进第一二步次扩鸦大片侵 战摆争脱是经济危 镇压中国人
命的鸦英片国战为 争华的权继益续和扩大机?,转嫁社 民的斗争,
扭转继贸续易:逆从原因、手段、结果、会发矛动盾者,来看实; 维护其在华
自强”、“求富”。 (2) 实践: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洋务运动。
2.农民阶级 (1)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二者主张是不同
的 (2) 实践:太平天国运动
3.资产阶级 (1)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发展资本主义。 (2)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912—1949:中华民国
军阀割据
1927—1949:国民党新军阀统治
3、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的涵义:国家主权受到破坏,但本国政权依 然存在。 半封建的涵义: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但小 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近五年考点考题
2011年 选择3道,12 29太平天国运动与儒家思想 30戊戌变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列强对中国历次侵略的原因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19世纪末期 二次工革 20世纪30年代 经济危机 二战结束后 美国膨胀
市场原料 资本输出 转嫁危机 全球扩张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日本侵华 扶蒋反共
世界市场初成 世界殖民体系 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两极格局
结论: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工业文明 与农业文明冲击的必然结果。
(二)、近代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阶段特征?
时期
阶段特征
19C40-60年代
(1)侵略方式:以战争打开中国大门 为手段;经济:以商品输出为主 (2)侵华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
19C末20C初
(1)侵略方式:政治: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经济: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2)侵华国家:英、法、美、俄、德、意、 日、奥八国
2、近代后期:
特点:从20世纪初开始,反帝反封建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 但以反封建为主。
(表现为反清、反北洋军阀统治;中共建立后,高举反 帝反封建大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原因:侵略主要是扶植代理人,近代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
三、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主张和实践
1.地主阶级 (1)主张: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
持久抗日战略
Ⅱ卷 选择1道,4 29戊戌变法康有为托古改制 30]抗日战
争时期日本金融侵略
专题线索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或者无产阶 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或者是反帝的革命)
两大矛盾: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 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
两大任务: 反帝反封建 (反侵略、求独立;反专制、求民主)
尊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是中华民 族由衰落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归纳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概况,并分析抗争的 阶段性特点及成因?
1、近代前期:
特点:反封建与反侵略基本分开进行,以反侵略为主; 而战为主。 对华侵略方式主要是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
2016年高考·历史学科 二轮复习课件
中国近代史部分
綦江中学 陈富华
近代中国的含义:
1、起止时间: 1840—1949 2、重要分期: 旧、新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1949
1840—1912:晚清政府
1912—1916:
1912—1928: 袁世凯统治
北洋军阀统治 1917—1928: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它显示了中国人民 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也沉重打 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5、抗日战争——第一次完胜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日本既定的侵华政策 (根本原因);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陷入极 端困难的局面,为了摆脱危机(直接原因);中国国民 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趁之机。国际因素: 欧美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3、认识: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经历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 的变化,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而到向其两侧转 移的变化。 (3)从失败根源看:反映了落后的农业文明无法对抗新兴的工 业文明。 (4)从影响看: 对世界而言,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 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商品销 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 对中国而言,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但我们看 到西方的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抗日义勇军;
1932,淞沪抗战;1933,长城抗战; 1936,西安事变;
关内 爱国 民众
工人罢工、募捐; 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爱国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等
特点:
自发性、多样性、局部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1)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 主要矛盾。 (2)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日本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 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5)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
(1)侵华主要方式从“以华治华”到独占 20C20-30年代 中国(2)侵华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侵
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
(三)、列强侵华阶段特征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 间有何关系?
阶段 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9世纪 40至60
年代
工业革命后,列强急需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 业 革 命打 ,开 资中 本国 主市 义场 发 展
侵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华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史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三元里抗英、反侵略中的爱国官兵的斗争
抗 争
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史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抗日战争
地主阶级: 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 探 索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史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侵华日军的罪行
不断扩大侵略战争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南京大屠杀)
进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中华民族 的抗战
局部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
抗日救亡运动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战的历史地位意义
爱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
东北人民和 未撤走的东
北军 国民党 爱国官兵
抗日救亡的史实
1931,抗日宣言; 1935,“八一宣言” 1935,瓦窑堡会议;1936,抗日联军;
发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2、黄海海战
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大规模海战,涌现出邓世昌等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显示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 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斗争口号是:“扶清灭洋”,积极性与局限性:带有笼统 排外性质,但体现了爱国精神。
(6)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两 正面战场 太原会战 个 (国民党) 徐州会战 战 (片面) 武汉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平型关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