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护理.ppt

合集下载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查房PPT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查房PPT

对患者及家属的建议和指导
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 惯,如戒 烟、限酒、 控制体重 等
定期进行 心电图、 血压、血 脂等检查, 以便及时 发现病情 变化
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 态,避免 过度紧张 和焦虑
遵医嘱按 时服药, 避免擅自 停药或减 量
保持良好 的饮食习 惯,如低 盐、低脂、 高纤维饮 食等
适当进行 运动,如 散步、慢 跑等,以 增强心肺 功能
疾病知识普及
稳定型心绞痛的 定义和症状
稳定型心绞痛的 病因和危险因素
稳定型心绞痛的 治疗方法和药物 选择
稳定型心绞痛的 预防和自我管理 方法
日常生活习惯改善建议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心绞痛风险,适量饮酒有助于改善心脏健 康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控制盐和糖的摄入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心理教育:进行 心理教育,提高 患者心理素质, 增强心理承受能 力
药物治疗及观察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副作用: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头痛、头晕、恶心等,及时处理 药物疗效:观察药物疗效,如胸痛缓解程度、心电图变化等,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预防:控制血压、血糖、 血脂等危险因素,避免 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诱发因素
早期发现:监测心率、 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早 期症状
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 物进行治疗
紧急处理:出现心力 衰竭症状时,应立即 采取吸氧、平卧、静 脉注射等紧急处理措 施,并尽快送医救治。
适当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提高 心肺功能

稳定型心绞痛健康教育

稳定型心绞痛健康教育

稳定型心绞痛健康宣教一、概述稳定型心绞痛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二、治疗原则1、发作时的治疗(1)休息: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一般病人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2)药物治疗:①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1~2分钟内显效,约30分钟作用消失;一般连用不超过3次,每次相隔5分钟。

2、缓解期的治疗(1)药物治疗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使血栓A2合成减少,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氯吡格雷:是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活的GP II b/III a复合无,有效地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主要用于支架植入以后及阿司匹林有禁忌证的病人。

3)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和增加运动耐量,降低心绞痛病人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

4)调血脂药物:常选用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延缓斑块进展,使斑块稳定。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病人应该使用ACEI,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6)硝酸酯制剂:为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能减少心肌需氧和改善心肌灌溉注,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

硝酸酯制剂会反射性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使心力加快。

联合用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独用药。

常用药物有硝酸异山梨酯、5-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

7)钙通道阻滞剂: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抑制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藕联合中钙离子的利用,因而抑制心肌收缩,减少氧耗;并通过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的供血;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从而缓解心绞痛;还可以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的微循环。

心绞痛的护理(心内科) ppt课件

心绞痛的护理(心内科)  ppt课件
心绞痛的护理
武进人民医院心内科 蒋铁娟
2014.5.12
ppt课件
1
概述
定义: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因狭窄或痉挛而引
起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 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 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 前区和左上肢内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 持续数分钟,休息或服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意义:
管腔直径狭窄70%~75%以上会
严重影响血供;50%~70%也有
一定意义。
ppt课件
10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4、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等。
ppt课件
11
治疗
原则:改善冠状动脉的血和减轻 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ppt课件
12
治疗
一、预防并发症: 预防发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酒。
ppt课件
22
护理措施
3、疼痛、胸闷发作时护理:
立即就地休息,停止活动。吸氧2~4升/分。
遵医嘱给硝酸酯类药物舌下含服,监测血压、心率变化,直至
缓解。心绞痛严重时遵医嘱静滴硝酸酯类药物,注意滴速及血
压、心率/脉率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肌注杜冷丁。
必要时心电监护。
疑为心肌梗死前兆者,绝对卧床休息并严密观察。
(3)诱因 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 心动过速、休克等。
(4)持续时间 阵发性,3~5分钟,小于15min。
(5)缓解方式 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或舌下含用 硝酸酯制剂,如硝酸甘油ppt课,件然后疼痛能很快好转。 7
临床表现
2 体征
➢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
➢ 心绞痛发作时常见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 高、面色苍白、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 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 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可有逆分 裂或出现交替脉等非特异性体征。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二、护 理 评 估
1
健康史
2
身体状况
3
心理-社会状况
4
辅助检查
5
治疗要点
4
ppt课件
(一) 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 及肥胖等危险因素。
有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 过速以及休克等诱发因素。
了解病人的年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工作性 质及性格等。
22
ppt课件
(五)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教会病人及家属心绞痛发作时的缓解
方法。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学会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嘱病人随身携带硝酸酯类药物以备发作时急救。警惕心肌 梗死。
生活指导 嘱病人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
息。指导病人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减轻精神压力。
(二) 身心状况
缓解方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
甘油后几分钟内缓解。
10
ppt课件
(二) 身心状况
体征:发作时常有心率加快、血压升
高、面色苍白、冷汗,部分病人有暂时性 心尖部收缩期杂音、舒张期奔马律及交替 脉。
11
ppt课件
(三)心理-社会状况
紧张、焦虑、恐惧或抑郁。
12
ppt课件
(四)辅助检查
23
ppt课件
ppt课件
24
7
ppt课件
(二) 身心状况
诱因:常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
食、寒冷、吸烟及心动过速等诱发。 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 是在劳累之后。
8
ppt课件
(二) 身心状况
持续时间:疼痛出
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 在3~5min内逐渐消失, 可数日或数周发作1次, 或一日内发作多次。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PPT课件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PPT课件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 紧张和焦虑。
听从医生建议,配合 治疗。
谢谢
健康饮食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 增加全谷物和纤维的摄入 保持健康的体重
适量运动
运动方式:选择
1 适合自己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
运动强度:根据 个人身体状况,
2 选择适当的运动 强度,避免过度 运动
运动时间:每次 运动时间控制在
3 30-60分钟,每 周至少运动3-5 次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PPT课件
x
目录
01 稳定型心绞痛的概述 02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要点 03 稳定型心绞痛的预防措施 04 稳定型心绞痛的紧急处理
稳定型心绞痛的概述
病因和病理
病因: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血管狭窄
01
症状:胸痛、胸闷、 心悸、气短
03
缓解方式:休息或服 05 用硝酸甘油可缓解
02
运动环境:选择 空气清新、环境
4 舒适的运动场所, 避免高温、寒冷 等极端环境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热身,运
5 动后拉伸,注意 运动安全,避免 受伤
定期体检
1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身体状况 2 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功能变化
04
停止活动,休息并 保持安静
05
保持呼吸顺畅,避 免用力呼吸
06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如无效可重复使用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呼吸、脉搏等
保持患者温暖,避 免受凉
及时就医
出现胸痛症状时,应立 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
2
一、疾病概述 Disease overview
(一) 、心绞痛的定义(Definition of angina pectoris)
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
起的心肌急剧的、暂时
的缺血与缺氧综合症。
其临床表现为胸骨后部
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
左肩、左上肢等左侧肢
体- 。
3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4.梗塞后心绞痛:心梗后1m内出现
(三)混合性心绞痛( Mixed angin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6
(四)、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1、部位: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放射
发 2、性质:压迫性不适、紧缩、发闷、烧灼感
作 3、诱因:负荷↑3E:Exercise、Exciting、 性 Eating(劳累性心绞痛)
①、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 ②、心理护理:安慰病人。 ③、用药护理: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必要时 给予适量镇静药物。 ④、给予吸氧 ⑤、减少或避免诱因 :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 烟、便秘等等 ⑥、饮食护理:给予高维生素、低热量、低胆固 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饮食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
O2 required
需氧
angina pectoris
供氧
O2 supplied
-
5
(三)、临床类型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心绞痛的护理PPT课件

心绞痛的护理PPT课件
因素引发
05
心绞痛可能伴随 其他症状,如呼 吸困难、头晕、
恶心等
心绞痛的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脂肪和胶原 沉积,导致血管狭
窄,血流受阻
冠状动脉痉挛:血 管突然收缩,导致
血流受阻
主动脉瓣狭窄:主 动脉瓣膜狭窄,导
致血流受阻
心肌缺血:心肌供 血不足,导致心肌
缺氧和代谢紊乱
冠状动脉栓塞:血 栓堵塞血管,导致
x
目录
01. 心绞痛的概述 02. 心绞痛的护理措施 03. 心绞痛的预防 04. 心绞痛的紧急处理
心绞痛的定义
01
心绞痛是一种由 于心肌缺血、缺 氧导致的胸痛或
不适感
02
心绞痛通常发生 在胸部中央或左
胸部
03
心绞痛可能持续 几分钟,也可能
持续数小时
04
心绞痛可能由体 力活动、情绪激 动或寒冷刺激等
B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 降低心肌耗氧量
C
钙通道阻滞剂:扩张冠状 动脉,减轻心肌缺血
D
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E
抗凝血药物:预防血栓形 成,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F 降脂药物:降低血脂水平,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
0 50
40 30 20 1
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05
听从急救人员指示,配合 救援工作
01
02
03
04
05
06
紧急情况识别
01
胸痛持续时 间:超过15 分钟
02

心绞痛课件欣赏PPT

心绞痛课件欣赏PPT

2、避免诱因
发作时安慰病人,缓解焦虑情绪。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兴奋及紧张。 生活有规律,避免饱餐、剧烈运动、过度劳 累、受寒冷、潮湿刺激。 保持大便通畅。

3、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饮食,素 食为主,少食多餐。 戒烟限酒(少量饮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 气血调和)。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维 持理想体重。
(6)心肾阴虚证 证候:胸闷痛或灼痛,心悸盗汗,虚烦不 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பைடு நூலகம்舌红少苔,脉 沉细数。 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左归丸加减。
(7)心肾阳虚证
证候:心悸而痛,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 心悸汗出,畏寒,肢冷,下肢浮 肿,腰酸无力, 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 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治法:益气壮阳,温络止痛。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丸加减。

2 体征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 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 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或出现交 替脉等非特异性体征。
心绞痛的分型诊断
(1)稳定型心绞痛:即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2)不稳定型心绞痛: ①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②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③静息心绞痛 ④梗死后心绞痛 ⑤变异型心绞痛
心 绞 痛



定义: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
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 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 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内侧, 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 服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一、定义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疼痛发作的程度、频率、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至数月内无明显变化。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存在固定狭窄或部分闭塞的基础上发生需氧量的增加。

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血流量具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对氧的需求增加时,冠状动脉适当扩张,血流量增加(可增加6~7倍),达到供求平衡。

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当心肌的血供减少到尚能应付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无症状。

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心力衰竭等使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冠脉的供血已不能相应增加,则可引起心绞痛。

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

这种痛觉反映在与自主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区域,即胸骨后及两臂的前内侧与小指,尤其是在左侧。

有人认为,在缺血区内富有神经供应的冠状血管的异常牵拉或收缩,可以直接产生疼痛冲动。

三、治疗要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是避免诱发因素;改善冠脉血供和降低心肌耗氧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治疗冠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以延长生存期。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脏缺血引起的胸痛症状,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硬化造成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

稳定型心绞痛通常是由于心脏负荷增加(如体力活动、情绪波动等)引起,但可以通过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来缓解。

本文将介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措施。

1.监测病情: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2.疼痛缓解:患者在发作期间常感到剧烈的胸痛,因此护士应使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对疼痛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缓解措施,如口服或静脉给予硝酸甘油。

3.保持休息:休息是稳定型心绞痛的关键,因为任何身体活动都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增加心脏缺血发生的风险。

因此,护士应鼓励患者保持床位休息,并避免激烈的体力活动。

4.提供情绪支持:情绪波动是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见诱因之一、护士应给予患者情绪支持,并帮助他们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5.提供合理的饮食:饮食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护士应指导患者选择低脂、低胆固醇和低盐的饮食,鼓励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6.定期复查和药物管理:护士要确保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抗血小板药物等,并帮助患者建立定期的复查机制,以便及时监测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7.营养与运动指导:护士应与患者一起制定适合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并提供营养指导,如减轻体重、戒烟、饮酒适度等,以促进心血管健康。

8.教育患者和家属: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知识,如病因、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等,并告知他们如何监测病情变化和如何应对急性发作。

总之,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监测病情、疼痛缓解、保持休息、提供情绪支持、提供合理的饮食、定期复查和药物管理、营养与运动指导、教育患者和家属等。

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内科学 稳定型心绞痛总护理课件

内科学 稳定型心绞痛总护理课件

沟通交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 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 题。
生活护理
01
饮食指导
02 运动锻炼
03 生活习惯
病情观察与评估
症状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评估与反馈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 育
疾病认知教育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生活方式调整
总结词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详细描述
建议患者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 菜、水果等。同时,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此 外,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用药指导与随访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自我管 理与预防
自我监测与记录
监测症状
监测体征 记录生活事件
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健康饮食 规律运动 控制危险因素
就医指导与紧急处理
就医指导 紧急处理
内科学 稳定型心绞痛总护理课件
目录
• 稳定型心绞痛概述 •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自我管理与预防
稳定型心绞痛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病理生理
心肌缺血缺氧是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 生理基础。当心肌需氧量超过冠状动 脉血供时,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绞 痛发作。
心理治疗
03
物理治疗
04
中医治疗
康复治 疗
运动康复

生活技能训练
心理支持 长期监测
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
心理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ppt课件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ppt课件
2.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 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损害和心肌病。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措施
减少、避免诱因
疼痛缓解后,与病人一起分析引起心绞痛发作 的诱因。保持排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以免 诱发心绞痛。调节饮食,禁烟酒。保持心境平 和,改变焦躁易怒、争强好胜的性格等。
稳定型心绞痛
心血管内科一区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1
心绞痛的分类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2
稳定型心绞痛
定义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治疗要点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3
定义
稳定型心绞痛亦称为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 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 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15
护理措施
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制定活动计划 观察与处理活动中不良反应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16
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
1.合理膳食:宜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量 多餐。
2.戒烟戒酒。 3.适量运动:运动方式应有氧运动为主,注意运动的强度和
2.给予氧气吸入。
3.心理护理:安慰病人,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 肌耗氧量。
4.疼痛观察: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 时间,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记录疼痛发作时心电图,严密 监测心率、心率、血压变化,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大 汗、恶心、呕吐等。
稳定型心绞痛护理
13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亦称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本病的临床重要特征是在数周至数月内,疼痛发作的程度、频率、性质和诱因无明显变化。

【病因与发病机制】本病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血流量具有很大的储备力量, 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有显著的变化。

机体在剧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对氧的需求增加时,冠状动脉适当扩张,血流量增加(可增加6〜7倍),达到供求平衡。

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当心肌的血供减少到尚能应付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无症状。

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心力衰竭、饱餐、寒冷等情况下使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冠状动脉的供血已不能相应增加,即可引起心绞痛。

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

这种痛觉反映在与自主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区域,即胸骨后及两臂的前内侧与小指,尤其是在左侧,产生相应部位放射痛。

【临床表现】1.症状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疼痛的特点为:(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上段之后,或心前区,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常为压迫样、憋闷感或紧缩样感,也可有烧灼感,但与针刺或刀割样锐性痛不同,偶伴濒死感。

有些病人仅觉胸闷而非胸痛。

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3)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

其疼痛的发生往往是在劳力或情绪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其之后。

(4)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持续3〜5分钟,一般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心绞痛的护理PPT课件

心绞痛的护理PPT课件

03 心绞痛的护理
药物治疗护理
总结词
遵医嘱,定时记录
详细描述
心绞痛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定时记录服药情况,确保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的准 确性。同时,应留意药物副作用,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饮食护理
总结词
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
详细描述
心绞痛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以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 险。同时,应保持适量饮水,促进血液循环。
感谢您的观看
心脏X线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形态和位置,有助于诊断心包炎、心包积液等疾病。
其他相关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心肌酶、血脂、 血糖等指标,有助于判断心肌损 伤程度和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运动负荷试验可以评估心脏的储 备功能和运动耐量,有助于诊断
心绞痛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和心 绞痛的“金标准”,可以了解冠
详细描述
向患者介绍心绞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 优缺点和效果。
生活方式调整教育
总结词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详细描述
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鼓励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建议戒烟限 酒,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
总结词
控制体重和降低血脂
状。
总结词
掌握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详细描述
向患者介绍心绞痛的急救措施,如立即停 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以及在紧 急情况下的求助方式。
总结词
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评估治疗 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强调在出现不适症 状时及时就医。
THANKS FOR WATCH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症状 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疼痛特点为: ①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上段之后,或心前区,界限不是很清楚,常
放射至左肩、左臂尺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偶有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②性质:胸痛常为压迫样、憋闷感或紧缩样感,也可有烧灼感,偶伴濒
死感。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③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 ④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持续 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
稳定型心绞痛
心血管内科一区 王小娟
心绞痛的分类
? 稳定型心绞痛 ?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 定义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治疗要点
定义
? 稳定型心绞痛亦称为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
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
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
治疗分为 发作时的治疗和缓解期的治疗
治疗要点
? 发作时的治疗
⑴休息: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一般病人停止活动后 症状即可消除。
⑵药物治疗:宜选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制剂,这类 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外,还 可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从而缓解心绞 痛。如硝酸甘油片或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化。
治疗要点
护理措施
? 疼痛的护理
1. 休息与活动: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 动,就地休息。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应卧床休息,并密切 观察。
2.给予氧气吸入。 3.心理护理:安慰病人,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 肌耗氧量。
4.疼痛观察: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 时间,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记录疼痛发作时心电图,严密 监测心率、心率、血压变化,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大 汗、恶心、呕吐等。
? 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 制定活动计划 ? 观察与处理活动中不良反应
健康指导
? 疾病知识指导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
1.合理膳食:宜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量 多餐。
2.戒烟戒酒。 3.适量运动:运动方式应有氧运动为主,注意运动的强度和
? X线检查 心脏X线检查可无异常发现,若已伴发缺血性 心肌病可见心影增大、肺充血等。
? 放射性核素检查 对心肌缺血诊断较有价值。 ? 冠状动脉造影 具有确诊价值 ? 其他检查 多排螺旋CT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二维超声心
动图可探测到缺血区心室壁的运动异常。
治疗要点
?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原则:
避免诱发因素;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降低心 肌的耗氧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治疗动脉粥样硬 化,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提高生活 质量。
健康指导
? 病情监测指导
教会病人及家属心绞痛发作时的缓解方法, 胸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如连续含服硝酸甘油 3次仍不能缓解,或心绞痛发 作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疼痛时间延长,应及 时就医,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不典型心绞痛发 作时可能表现为牙痛、肩周炎、上腹痛等,为防 止误诊,可先按心绞痛发作处理并及时就医。告 知病人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 肝功能等。
2. 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 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损害和心肌病。
护理措施
? 减少、避免诱因
疼痛缓解后,与病人一起分析引起心绞痛发作 的诱因。保持排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以免 诱发心绞痛。调节饮食,禁烟酒。保持心境平 和,改变焦躁易怒、争强好胜的性格等。
护理措施
油可迅速缓解,可数天或数周发作1次,亦可1天内发作多次。
临床表现
? 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血 压升高。心尖部听诊有时出现“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 尖部收缩期杂音,时乳头肌缺血以致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 关闭不全所致。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心电图 是发现心机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见的检查方法。 运动负荷试验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缺血性心电 图的检出率。
护理措施
? 用药护理
1.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用药后注 意观察病人胸痛变化情况,如服药后 3~5分钟仍不缓解可 重复使用,每隔 5分钟1次,连续 3次仍未能缓解者,应考 虑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可能。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 者,可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静滴,但应控制滴速,并告知 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以防低血压发生。
时间因病情和个体差异而不同,必要时需要在监测下进行。 4.自我心理调适:调整心态,减轻精神压力,逐渐改变急躁
易怒性格,保持心理平衡。
健康指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药指导
指导病人出院后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药 量,自我监测药物的 不良反应。外出时随身携带 硝酸甘油以备急需。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该 在棕色瓶内存放于干燥处,以免潮解失败。药瓶 开封后每 6个月更换一次,以确保疗效。
预后
大多数心绞痛病人发病之后仍能从事一般性体力工作, 且能存活很多年。部分心绞痛病人有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 的危险,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控制冠心病进展的 重要方面是防治冠心病。
? 缓解期的治疗 缓解期一般不需卧床休息。应尽量 避免各种已知的可以改变的诱因。药物治疗以改 善预后的药物和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为主。 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锻炼疗法、血管重建治疗、 增强型体外反博等。
心绞痛病人的护理
? 护理诊断/问题 ? 护理措施 ? 健康指导 ? 预后
护理诊断 /问题
? 疼痛:胸痛 与心机缺血、缺氧有关。 ? 活动无耐力 与心机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 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 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