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一课时、第三课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2024秋统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13《 ɑn en in un ün》课件PPT

2024秋统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13《 ɑn en in un ün》课件PPT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13an en in un ün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aoe i
开始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今天要
学习的韵母就藏在图中ü的n 故事里,
白云 快来说一说,找一找吧!
an
天安门
un
条纹
in
饮料
en
摁遥控
an en in un ün
看图组词我会读 喷泉 fěn
粉色
pēn en bēn
mén 开门
奔跑
练读in与声母组成的音节
pīn
mín in nín
qīn
jìn
xīn
看图组词我会读 pǐn 品尝
阴天 yīn in lín 树林
jīn 金黄
练读un与声母组成的音节
rùn
chūn
tūn
un
lún
hūn
zhǔn
看图组词我会读
a,n相抱说平安,an an an。 e,n搀手说感恩,en en en。 i,n见面心相印,in in in。 u,n相会来讨论,un un un。 ü,n紧靠飘彩云,ün ün ün。
整体认读音节
y
in
yin
yīn yín yǐn yìn
小ü见到j、q、x还有y,两点要省略。
y
ün
yun
yūn yún yǔn yùn
学认字
lán

蓝天 蓝鲸 蓝色 蓝牙
yún

云朵 云彩 云层 乌云
cǎo

小草 花草 草莓 草原
yuán

原野 原因 平原 原始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植物妈妈有办法3初读感知学习字词当堂检测当堂第一课时你认识下面的植物吗?蒲公英苍耳豌豆油菜花“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植物妈妈有办法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寻答案吧!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的14个认读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植物植树四海为家zhíwéi我会认木头旁直立识字巧方法出两点力识字巧方法植为旅行旅游准备备好lǚbèiǚ我会认仿佛此方人氏识字巧方法田中内阁识字巧方法旅备纷纷纷飞带刺尖刺fēn cìfē我会认分开丝线识字巧方法一刀切枣识字巧方法纷刺dǐ zhà底下垫底炸开炸弹dǐ我会认广场一人低头识字巧方法昨夜灯前见识字巧方法炸底chá离开分离观察警察lí我会认漓江水干枯识字巧方法用手擦掉识字巧方法离察cūdé粗心粗壮得到ū我会认且将米放一起识字巧方法一寸日光照两人识字巧方法粗得为wéi (为难)wèi (因为)多音字读一读:•你们不要为难他了。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因为下雨,所以我们不去公园了。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加点的字是多音字!降jiàng (下降)xióng (投降)多音字读一读:•敌人被我军包围了,投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飞机快到机场,正在缓缓下降。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加点的字是多音字!植为旅粗察纷得离备刺炸底【四海为家】【旅行】【纷纷】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

指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①多而杂乱。

②接二连三地。

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创意音乐教学——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第一课时《打花巴掌》教案

创意音乐教学——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第一课时《打花巴掌》教案

创意音乐教学——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第一课时《打花巴掌》教案在音乐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创新和想象力。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创造出一种新颖有趣的音乐教学方式,我设计了一堂创意音乐教学课程——《打花巴掌》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奏花巴掌,掌握节奏型,并学会运用手拍、口唱等方式打出花巴掌节奏。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传统节奏花巴掌,让学生通过动手尝试打出节奏,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觉和理解,提高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花巴掌的节奏型和运用手拍、口唱等方式打出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说、唱、弹、拍、舞等,让学生在动态的节奏中感受音乐,学习花巴掌的节奏型和打法。

五、教学步骤:1、引入播放一段花巴掌的音乐,进行感性认识,介绍花巴掌的历史和传统意义。

2、讲授节奏型通过说唱的方式,教学花巴掌的节奏型,让学生逐句模仿,并进行手拍、口唱练习。

3、打花巴掌通过课堂演示和手把手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打出花巴掌的节奏,加深对花巴掌节奏韵律的认识。

4、巩固练习让学生逐句唱出花巴掌的节奏,掌握节奏型并且运用手拍、口唱等方式打出节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

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动手实践和创新教学,学生们对花巴掌节奏型有了较好的掌握,并且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创意中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七、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认真体验节奏,深入地理解节奏原理和表现形式。

同时,老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错误做出指正和帮助,不让错误成为压抑学生积极性的绊脚石,而是激励学生进一步克服错误,获取更大的音乐收获。

《大自然的声音》课件ppt(共41张PPT)

《大自然的声音》课件ppt(共41张PPT)
——宋 林逋《山园小梅》
21 大自然的声音
课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 了大自然中__风__的__声__音__、___水__的_ _声__音___和__动__物___的__声__音_,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的_____热_爱之情。
21 大自然的声音
二、连一连。
风, 水, 动物
21 大自然的声音
互动课堂
风的乐曲
男女生对读第二自然段:
1.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描写风的? 2.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1 大自然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 奏他的手风琴。

拟人
“音乐家”
森林
风的声音
“手风琴”
21 大自然的声音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
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 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 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 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 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 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是大自然的歌手。
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1 大自然的声音
三、你还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 几句话和同学交流。
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
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你在哪听到过这 样的风声?他在 对谁,说些什么?
21 大自然的声音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先思考,每一段围绕第一句话写了哪些内 容;然后列出相关词语,以关键词的形式进行背 诵。
21 大自然的声音
动物的乐曲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1.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描写了哪些动物的声音?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新课标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课童年教学目标: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

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教学重点、难点:1、聆听、欣赏。

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划分:二课时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三、新授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

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

《醉翁亭记》教案(1、2、3课时)

《醉翁亭记》教案(1、2、3课时)

《醉翁亭记》教案一、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文言文都是记游散文,文章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

与七八年级所选写景抒情类散文相比,本单元的教学在继续训练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要教会学生感悟文中作者政治理想、志趣抱负的方法。

同时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还需继续进行文言诵读,引导学生形成文言语感,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句和名言警句。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公元 1046 年被贬滁州时创作的散文佳作。

文章在文辞运用上独具特色,大量运用“也” “而”等虚词,给人以余音绕梁、气韵回旋的阅读美感,句式上骈散结合,摇曳多姿,给人一唱三叹之美。

这种文辞运用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审美效果,也更真切自然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因此,可通过本文训练学生分析文辞之美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

《醉翁亭记》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展现了琅琊山、醉翁亭之乐景,记叙了滁人游山宴饮之乐事,抒发了欧阳修寄情山水、醉心百姓和乐之乐情,表达了作者勤政爱民、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和忧思内藏、心怀天下的博大胸怀。

其中“乐”的情感比较外显的,学生体会起来较直观,抓住“乐”进行联文整合阅读,分析各种“乐”之间的关系,结合一定背景资料,能够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而对于“醉”的理解,自古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可见对于“醉” 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在细读文本和研读文献的基础上较认可“醉态藏忧” 这一观点。

被贬谪的醉翁虽然忧愁、孤独却并未消沉,他始终是勤政爱民、与民同乐的太守。

“醉能同其乐”,将“醉”与“乐”结合起来分析,我们能感悟到欧阳修忧也心怀天下、困也坚守抱负的大气度和大胸怀。

因此,教学可根据教师的研读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给学生联文悟怀的阅读方法,即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结合创作背景、同期创作等资料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了七八年级的文言阅读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能够通过猜读、组词、结合上下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等方法大致疏通文意,因此本课教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情景想象,文白转换的方式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能力提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PPT
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谁美?
梅花和雪到底谁更美呢?我们看一看 诗人是怎么说的。
诗人 gē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服输
同“搁”, 放下。
评议。这里 指评议梅与 雪的高下。
诗意: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 谁也不肯服输。这可难坏了诗人,不知道如 何用文章来评判它们的高下。
多音字

xiáng
梅雪争春未肯降。
jiàng
降落伞、下降
我会写
xiáng gé fèi
降阁费
xū xùn shū
须逊输
生字归类
降阁 费须逊 输
上下 结构
左右 结构
半包围 结构
整体感知
读完了这首诗,我们知道了梅和 雪的长处分别是: 香 和 白 。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
半江( 瑟瑟 )半江( 红 )。 ( 可怜 )九月初三夜,
露似( 真珠 )月似( 弓 )。
二、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 一道残阳铺水中 ),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
第二课时
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事物的 样子也是不同的。我们领略过李白 笔下庐山瀑布的壮观,今天我们再 来欣赏苏轼诗中描写的庐山。
3.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哪两句诗说明 了这个道理。并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诗句:___不__识__庐__山__真__面__目__,__只__缘__身__在__此__山__中__。_______ 意思是:__我__之__所__以__认__不__清__庐__山__真__正__的__面__目___,__是__因__为_ _我__人__身__处__在__庐__山__之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共100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共100张PPT)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 是西湖盛夏时节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骤来骤去的奇丽景 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时间
地点 [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豪 放派词人。在文学上,他与苏 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 称“济南二安”。作品有《清 平乐·村居》《青玉案》等。
点了诗题,而且点明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 点,为后面写景抒情做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 诗眼
这句诗中的“客”指的是—— 诗人
这句诗中的关键字是—— 愁
你觉得诗中是怎样的一种“愁”呢?
羁旅之愁
孤独之愁
一种前途渺茫之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拟人
这两句诗写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宁静 空旷 清远 孤寂
讨论:“江清月近人”一句中,“近”字 该如何理解?仅仅指实际距离的“近”吗?
说丰年 。 感受到的: 闲居乡村的宁静、喜悦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景物: 星星 雨滴 茅店 溪桥
流露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的惊喜之情。
对比阅读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 道中》这两首诗词中描绘的情景有何异同?
相同:都写了月夜的景色 不同:情感不同
《宿建德江》内心孤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喜悦欢快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月夜乡村美景 躲避即来山雨
声色兼备 感受细腻
丰静 收谧 的的 喜夏 悦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描写 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所见所闻,写出了乡 村夏夜的宁静优美,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 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2023最新-高三上册语文第二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7篇

2023最新-高三上册语文第二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7篇

高三上册语文第二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7篇穿着雨鞋,带着雨伞。

总是把脸藏在衣领后面,他就以这样古怪的打扮,封闭的形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他歌颂过去,歌颂从来不存在的东西。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高三上册语文第二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装在套子里的人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2.幽默讽刺手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小说,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媚上欺下、卑鄙无耻的走狗形象——奥楚蔑洛夫,这篇小说是《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法·莫泊桑、俄·契诃夫、美·欧·亨利)之一。

鲁迅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无以伦比的艺术家。

今天我们就再学他的一篇小说。

二、教学新课1.学习目标学习这篇小说我们学习什么呢?★展示目标,见上。

2.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创作背景人物都是社会中的人,我们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又是什么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呢?★小说发表于1898年。

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

沙皇政府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固守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

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也出现在知识界。

★人物形象,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是这样的人呢?因为他不但外表打扮、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外在的套子,而且思想认识也限定在一定的范围里面,成为他精神的枷锁;他不但自愿入套,而且也给别人以套子,试图套住别人。

三年级国学第2课 《无违为孝》教案

三年级国学第2课 《无违为孝》教案

第2课:无违为孝(第一课时)一、教材内容:第2课.无违为孝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原文大意。

3.体察孔子对四人“问孝”回答的异同,理解“孝”的丰富含义,做到在现实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原文大意。

教学难点:1.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原文大意。

2.体察孔子对四人“问孝”回答的异同,理解“孝”的丰富含义,做到在现实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从第 1 课《孝为根本》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孝悌”是“为仁之本” 。

那么孔子在教学中是怎样把自己对“孝”的理解教给学生的呢?学了第 2 课后我们就会了解孝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并能借此对孔子的教学风格有所了解。

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慢速或中速)2.生自由读课文。

(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

评价(正音)。

4.学生齐读。

男女生分读。

(男生读引号外面的,女生读引号里面的,反之再读)5.男生独立读一遍,女生评价。

6.女生独立读一遍,男生评价。

7.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吧。

(至少 3 遍)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8.小组比赛读。

9.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

鼓励性评价。

第2课:无违为孝(第二课时)一、教材内容:第2课.无违为孝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原文大意。

3.体察孔子对四人“问孝”回答的异同,理解“孝”的丰富含义,做到在现实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湘艺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湘艺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课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新东北风》教材分析:《东北风》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东北民歌,歌曲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风味,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弱起节奏,旋律热情奔放,简单朴实的东北方言配以衬词,表现了东北人欢庆胜利、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东北风》,掌握歌曲中弱起节奏演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话东北、唱东北、演东北、创编东北民歌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模仿、探究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喜爱东北民歌。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东北风》,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了解东北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弱起小节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鼓、饭、扇子、手绢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二、感知部分:欣赏《家在东北》提问:(1)是哪个地区的歌曲?(东北地区)(2)我们就是家在东北的孩子,你对东北有哪些了解?(学生们一起话东北,谈到东北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四季变化。

)三、新授部分:1、导入: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东北三省不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还有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了一方的艺术形式:幽默的东北小品、火爆的东北二人转,都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东北民歌《东北风》。

2、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范唱,并提出问题:A、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B、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师小结东北民歌的特点。

3、学唱歌曲:(1)读歌词,体会歌曲内容。

(2)出示歌谱,讲解曲谱节奏:强拍弱起(3)随琴视唱曲谱。

4、猜一猜:有一种乐器,只要一吹响它,喜庆的气氛就油然而生?(哽呐)5、模仿顷呐的声音模唱旋律。

6、学生尝试着随琴填唱第一段歌词。

7、用自学、生生互教等方式自己学习歌曲第二段。

师:“你觉得这首歌哪最不好唱?你哪里唱不好?"8、启发、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热烈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区别

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区别
声望:86
经验:1008
发帖数:181
注册:2005年7月16日
资料 短消息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96楼
以下是引用鱼鱼看海在2006-2-27 19:09:00的发言:
生字怎么划?是老师出示词语划呢,还是学生按照一类字,二类字自己划出来呢?
词语需要老师出示,然后理解意思,还是在课文中直接理解?
特别是现在已经到四年级了,有很多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没养成,我认为在读的时候注重学生的姿势。我在教学时,读、写要求“头抬起,肩放平,脚并齐”,如果有学生姿势不标准了,我会去他身边帮他做正,其它学生看到了自然也坐好了,久而久之,习惯也养成了!
我刚试着上了一节第一课时的公开课,效果还可以。我就让学生多读文章,读准、读通、读顺、初读感知、精读感悟,读出层次,读出系列,读出滋味来。
提出一个总领性问题,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主要内容。或者学生自由说说,通过读文知道了怎样的故事。
精讲课文第一段(可不讲)
写字
1、出示生字,齐读。
2、指名说记忆方式。
3、教师范写,生仿写。
4、《习字册》练习。
第一课时研究室/dispbbs.asp?BoardID=66&ID=42821
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区别很难分得十分清楚,但两节课肯定有不同;
第一课时任务应该是:激发兴趣、强化初读、读中识字、整体感知、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任务应该是:设置情境、选准基点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书理解、感悟、升华……
第一课时是引领学生接触文本然后再跳出文本把握“庐山”整体概貌……
第二课时是再次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庐山”中赏玩品味……
/rainbow/blog/teacher/Templates/template17/main.asp?uid=1050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美教学课件(全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美教学课件(全册)
空竹:一种靠线绳抖动使其高 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
再来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 味儿”语言的特点。(课后第三题)
这是用孩花子生们、准胶备枣过、年榛,子第、一栗件子大等事干就果是与买蜜·杂饯·拌掺·儿和。 成 是的买。爆孩竹子,们特喜别欢是吃男这孩些子·零们·七。·八恐·碎怕·儿第。三第件二事件才大是事买 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拓展延伸 过年的味道
周友斌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灶糖甜 滋滋的味道。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 间的说法是,灶王爷这一天要向玉帝 “汇报工作”,这天晚上,要给灶王爷献 灶糖,为的就是让灶王爷甜甜嘴,好“上天言好事”。 当然,名义上是甜灶王爷,实际上都甜了孩子们的嘴。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煎 炒烹炸的浓香味。我们这里是二 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 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 十九蒸馒头。除夕一早,又要张 罗包饺子,蒸年糕、炸油食、煮 白肉的香味和着剁肉馅的声音不 断从各家各户传出来……
三、询问亲戚和朋友,看看你的家乡 春节有哪些习俗。和老北京的春节一样吗? 有哪些不同?和同学分享交流。
逛庙会: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于起源
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 到烧香拜佛者多,就在庙外摆起了各式小摊。渐渐 地就成为了定期的活动。
守岁
俗名“熬年”。就是在旧年的 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 年到来的习俗。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
出来,并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时间顺序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默读 课文,完成这张表格。
日期
腊月初九—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初一腊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思考: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家庭和社会带来哪 些负面影响?
1、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降低资源与产品的人均占有量。 2、加重了国民经济的负担,影响积累、生产发展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社会问题:给社会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带来较 大的压力。
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选必须合理 控制人口规模。
一、我国的人口特点及其影响
2、造成的影响
请思考: 人我国人口素质低带来那些负面影响?
1)人口素质低,环境意识薄弱,不仅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程度 很低,还会破坏它们;
2)人口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会接受传统生育观念的限制,不利于计划生育的政策,等等。
二、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
说明“人口”与“人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你是如如何看待我国目前形势下的“人口”与“人 手”问题的?
人口的多少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发展的 和辩证的观点来看:人口多并不全然是“负担”,也并不必然 是“负担”,重要的是人口数量应与社会的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法措施
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人口形象地说明了人是消费者, 人手形象地说明了人是生产者。
2)、“人口越多,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所以人越多越好” 和“人口越多,消耗的社会财富也就越多,所以人越少越 好”,这两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因为 第一观点片面地强调了人作为生产者的功能; 第二种观点片面地强调了人作为消费者的功能, 所以说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第二课 第一课时:人口警钟须长鸣 第三课 第一课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一、我国人口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 三、解决我国的人口方法措施
一、我国的人口特点及其影响
1、人口特点:数量大、增长快
一、我国的人口特点及其影响
601% 、人口特点:素质不高 高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
50% 600 554
提高人口素质
生 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
提高人口素质(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PRED协调
发展的关键)
成果:
人口出生率下降;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了
人口文化素质。
归纳总结
三、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法措施
1、计划生育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取得了哪些成绩? (1)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2)节省了大量资源和资金; (3)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提高了人口素质
广加东重人家口庭老负龄担化,加另快外老60人岁得以不上到人应口有已的达照88顾0多;万,占人口总数 的11.在14我%,国其经中济5不6岁发以达上的老情年况人下口,5老70龄多化万会,给占社人会口进总步数带的来7.很22大%。
的压力等等;
阅读上述材料,从下列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人口”、“人手”分别有什么涵义?说明了 什么?
500
40%
与40其0 他国家相比,我国高文化素质的人口比例
比素30较质% 低低2300,。00 文盲率2却17很高。由此说明我国人口人口的文化
20%
100
54 18
10% (人0 )美国
日本
印度
中国
0四% 国中每国万人中美大国 学生人加拿数大 比较(1990年)
一、我国的人口特点及其影响
2、造成的影响
从国家角度来看,首先,晚婚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其次,晚婚晚 育使可能在当前出生的人口,推后几年出生,将本来要用于消费的资金,转为 建设资金积累,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了时间。 从个人来说,坚持晚婚晚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发育成长,将有助于提高整个社 会的人口素质。
三、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法措施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人口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2、人口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人口+教育=丰富的资源”和“人口-教育=沉重 的包袱”,这两种观点又说明了“人口”与“人手”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前者是指如果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成为创造社会财富 的人力资源;
后者是指如果人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成为社会发展 的负担。
计划生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1、在经济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家里的子女越多,个人的消费支出 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会减少,整个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将上涨。 2、对国家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人口越多,整个国家的消费支 出将增多,使个人的平均消费水平将降低。
三、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法措施
晚婚晚育政策实施的意义
• 一是控制人口数量 • 二是提高人口素质 • 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好处。


严 峻
制定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使人 口增长 与经济

和社会

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相 适应)

三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法措施
1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是惟一正确的选择:是由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决定的。(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

计 划
基本要求:“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控制人口数量
预测我国65岁以上人口 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000年 7%
2010年 11.7%
2020年 15.5%
2030年 21.9%
2040年 25.1%
2050年 27.4%
我国老龄化问题在未来几年将会怎样?
还会更突出。
二、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
思考: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说明了 什么问题?
青少年人口越来越少,老龄人口越来越多;说 明老龄化越来越明显。
0岁——15岁——60岁——
消费阶段 消费、生产阶段 消费阶段
二、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
1年结会1人.合带7,亿据生来而,联活哪中而合中些国中国的不每国预5就测实利个占,例影人1到/,响当42,0说?中2那5说就年时有,我,全1国个世世界老人界平年6口0均人岁的每。以老7上个龄老人化年当人会中口给就将有家达1庭个到老和社
三、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法措施
1、计划生育
除此之外,说说计划生育对社会其他方面的积极贡献 人民的生活水平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婴儿死亡率▁▁▁▁越▁来越▁低▁▁▁▁▁▁ 贫困人口▁▁▁▁▁越来▁越▁少▁▁▁▁▁▁ 人均拥有病床位数▁▁▁不▁断▁增多▁▁▁▁ ……
三、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法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