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第15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6、特殊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1)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定义:密闭空间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 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性作业的有 限空间。
• 分类:无需许可密闭空间、需许可密闭空间
• 密闭空间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问题:缺氧窒息,急性职业中 毒
第6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3)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4)自然环境因素 (5)环境污染因素
• 第四大类: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 • 随着社会和近代预防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在
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劳动者在保护自己的健康时,培养、保持健全的 心理、精神状态,非常重要。
项目检测过程是就是对监测对象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 “定量”识别的过程。
第10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4)职业健康监护方面 • 健康监护结果是验证与判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重要指标 • (5)职业病诊断方面
先决条件,职业接触史的判断 • (6)职业卫生监督方面
首要问题,只有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后, 才可依法作出正确的监督结论
第11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及原则 •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从因到果的原理、类推原理、从量变到
质变的原理。 •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则:全面识别的原则、主次分明的原则、定
性与定量的原则。
第12页/共38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事求是地向主管行政部门申报,接受主管行政部门的监督。

各岗位工种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方法

各岗位工种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方法

各岗位工种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方法一、物理因素1.噪音:可以通过佩戴耳塞、设置隔音设备、加强室内隔音等方法进行控制。

2.振动:可以选择降低振动工具的振动水平、加装防振装备、更换降振措施等方法来控制。

3.温度: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通风、降温、加装空调等措施,确保温度舒适。

4.光照:可以进行合理的灯光布置,配备护眼设备,避免眩光等产生过大的光照刺激。

二、化学因素1.有毒气体:可以通过加强通风设备、佩戴呼吸保护装备、更换有毒气体替代品等方法进行控制。

2.有害粉尘:可以建立密闭排尘系统、加装防尘设备、佩戴防尘口罩等措施来控制。

3.有害液体:可以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加装排风设备等方法进行控制。

4.爆炸、火灾:可以设置防火设备、佩戴防火服装、加强火灾应对演练等控制方法。

三、生物因素1.细菌、病毒:可以进行工作场所卫生的定期清洁,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设备进行控制。

2.动物、昆虫等:可以设置防护网、加强卫生管理、佩戴防护服装等措施进行控制。

3.植物过敏原:可以进行职工健康检查,提供防护设备,加强工作场所清洁等方法进行控制。

四、人为因素1.工伤事故:可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设置安全警告标志,进行安全演习等控制措施。

2.不良工作姿势:可以进行人机工效学评价,调整工作台面、座椅等设备,教育员工正确工作姿势等方法进行控制。

3.工作场所紧张:可以进行心理危害评估,加强员工心理辅导与疏导等方法进行控制。

4.电气设备故障:可以定期检查设备安全状况,设置安全防护装备,加强维修与保养等方式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各岗位工种的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岗位的特点和工作环境来制定。

通过建立科学的危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机制,可以有效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评价与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评价与控制

3
危害因素评估
评估危害因素的暴露水平和潜在风险,确定健康影响和必要的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目的和 意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旨在评估员工的暴露水平和潜在风险,以识别可能的健 康问题,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常用方法
工作场所调查
调查员工的工作环境、作业方式、暴露时间等,收集 相关数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评 价与控制
本演示将为您介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并解释其定义、分 类以及重要性。我们还将分享辨识方法、评价的目的和常用方法,以及控制 的原则和措施。让我们开始吧!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是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精神因素或人因因素,对工作场 所内员工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危害因素多种多样,但它们可以归类为不同类型,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作用机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的重要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是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的关键步骤。通过准确辨识危害因素,我们能够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降低或消除潜在的健康风险。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和步骤
1
信息收集
收集与工作环境和任务相关的信息,包括工艺流程、材料使用、作业条件等。
2
危害因素识别
通过检查、测量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如噪音、化学物质、议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控制危害因素。 • 提供员工培训和教育,增强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持续改进控制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和新技术的发展,不断优化工作环
境和作业方式。
生物监测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1. 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辐射等,如在制造业中,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长期暴露于高噪音和振动环境中易患聋等疾病。

2. 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粉尘、毒物等,例如化工企业生产中,接触或吸入有害化学品可能导致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等。

3. 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例如医疗机构中,接触病原微生物可能使医护人员感染疾病。

4. 精神心理因素:如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领导方式不当、工作安排不合理等,这些因素易导致员工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5. 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工作、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等,这些因素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患上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等。

1. 适当选择工艺和设备,降低物理因素对员工的危害。

在建筑施工中,使用隔音设备、减振装置,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传递,保护工人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2. 加强化学品管理,采取防护措施来减少有害化学因素的危害。

在化工企业中,应进行封闭操作,戴好防护面具、手套等,避免有害物质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3. 建立健全的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在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在接触病原微生物时进行有效防护。

4. 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和心理咨询服务。

企业可以提供员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员工正确处理工作压力,增强抵抗力。

5.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健康促进活动。

企业应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组织员工参与体育活动等,鼓励员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

6.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

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掌握防护方法,加强职业病防治的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提高员工的工作安全和生活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产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也需要面临着职业病危害的风险。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特定工作而引起的职工健康问题,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在生产企业中,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这些因素对职工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物理因素是生产企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如噪音、振动、高温等,长期暴露于这些物理因素下容易引发职业病。

化学因素也是生产企业中的重要危害因素,如有毒气体、粉尘等,对职工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控制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对物理因素的控制、化学因素的控制,以及加强生产作业的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只有通过全面防控,才能保障职工健康。

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建立完善的职业病危害防控体系、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是生产企业应当重视的问题。

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和有效控制,才能为职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旨在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以及针对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产作业管理和个体防护措施的控制方法,旨在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本文旨在呼吁企业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体系,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共同维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各界对职业病问题的关注,促进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推动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是对生产企业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便有效地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保障职工健康。

我们需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排查,包括工作场所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产作业的管理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物理因素是造成职业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噪音、振动、辐射和高温等都会对职工的健康造成影响。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是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旨在保护职工免受职业病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1. 识别危险源: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危险源,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危险。

2. 工作台阶:采取工作台阶措施,防止或减少职工接触到危险源,如隔离、封闭和包装危险物质。

3. 靶向管理:针对各类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化学品管理、噪音控制、尘埃防护等。

4. 个人防护装备:为职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对危险源的直接接触。

5. 健康监测: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6. 培训与宣教:对职工进行相关的危害防护知识培训和宣教,提高其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7.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实施。

8. 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危害控制措施的贯彻执行和有效性。

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和工作场所特点,具体制定合适的控制措施,并配以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1. 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高温、低温、高湿度等。

可导致听力损害、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控制措施包括通过加装隔音设备、进行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耳塞、护目镜等。

2. 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毒性物质、粉尘、有害物质等。

可导致中毒、损害肝脏、肺部等。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通风换气、隔离有害物质、佩戴防护装备等。

3. 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霉菌等。

可导致传染病。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卫生管理、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做好职业暴露监测等。

4. 人体姿势和劳动强度:如长时间站立、坐姿不当、高度重复工作等。

可导致骨骼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控制措施包括改善工作姿势、配备辅助设备、定期休息等。

5. 精神压力和工作环境因素:如工作压力大、工作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

可导致心理疾病、身心疲惫等。

控制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心理辅导、提供健康的员工关系等。

在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方面,生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使他们了解职业病的危害、防护知识和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强化个人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佩戴并正确使用。

3. 加强作业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噪音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定期体检和职业危害监测: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职业危害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治职业病。

5. 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引进先进设备,减少职工长时间高强度的重复劳动,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6. 加强职业病预防控制: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包括职业病的诊断、治疗与监测等。

7. 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对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某化工企业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该企业存在着一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导致身体产生异常反应,出现一系列的疾病。

以下就该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1. 有害物质:该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一些有害物质,如甲醛、苯、氨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控制措施:(1)加强通风排气系统,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2)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面具、防护服等;(3)对有害物质使用和储存进行合理管理,减少泄露和挥发的风险;(4)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有害物质造成的职业疾病。

2. 高温和高湿度:在化工生产中,由于工艺原因,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较高,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会给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控制措施:(1)加强通风和空调系统,确保工作场所的温度和湿度在合理范围内;(2)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和地点,让工作人员适时地休息和恢复体力;(3)提供清凉饮料和营养补给,保持工作人员体内水分和能量的平衡;(4)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应对措施的认识和意识。

3. 噪音和振动:在化工生产中,机械设备和工艺过程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工作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损害他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控制措施:(1)采用噪音和振动控制设备,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产生;(2)提供防噪音耳塞和防振动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3)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噪音和振动检测,确保环境噪音和振动水平在安全范围内;(4)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噪音和振动造成的职业疾病。

4. 粉尘和毒性气体: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和毒性气体,如石棉、铅等,这些物质对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和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某化工企业存在着一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如有害物质、高温高湿度、噪音振动、粉尘毒性气体等。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针对这些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一、化学因素:1. 防毒用品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减少对化学物质的接触。

2. 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选择对人体无害或对人体危害较小的替代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3.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合理布置车间,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二、物理因素:1. 噪声控制方面,可以采取声源治理、隔声措施、个人防护等措施,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危害。

2. 粉尘和颗粒物控制方面,可以采取源头治理、通风设备改造、防护设备使用等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对工人的影响。

3. 粉尘爆炸和毒性气体控制方面,可以采取爆炸安全设施的使用、通风设备的改造、有害气体的排放管道等措施,降低爆炸和中毒的风险。

三、生物因素:1. 建立卫生防护设施,如空气净化器、紫外线灭菌器等,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的卫生。

3. 健康教育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四、心理因素:1.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加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2. 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工作压力,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3. 加强管理者的沟通和领导技能,及时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但通过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也要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监测,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特定职业工作中接触和暴露于有害物质或作业环境中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应采取以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1. 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明确工作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有毒物质、粉尘、放射线、噪音等。

了解这些危害因素可以帮助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2. 预防控制:采取预防性措施,包括在源头上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例如改变工作流程、使用替代品、进行工程控制等。

3. 工程控制: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物质的接触,如安装通风设备、防护罩、隔离装置等。

4. 个体防护:对于无法通过工程控制消除危害的情况下,应提供并确保职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防护眼镜等。

5. 健康监测: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物质的职工,应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筛查等。

6. 健康宣教:加强对职工的职业病危害宣教,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知识,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避免不良工作习惯。

7. 急救和紧急处理: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包括急救措施、应急预案等,以保障发生意外时的及时有效处置。

8.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职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病相关信息,便于监测职工健康情况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实施需要结合具体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作业环境进行,工作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也逐渐得到了提升,但是工业生产中也存在着许多职业病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控制。

本文将对生产企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电磁辐射、高温、低温等。

这些因素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出现耳鸣、视觉疲劳、皮肤炎等症状。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包括有害化学物质、有害气体等。

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化学物质会被释放出来,引起中毒、过敏等症状,长期暴露还会引起癌症等疾病。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因素会通过工作环境、工作场所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感染性疾病。

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沮丧感、焦虑等。

长期暴露于这些因素下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情绪障碍等。

二、控制措施采用隔离措施、降噪设备、隔热设备等来控制物理因素。

在工作场所中增加隔离屏障,减少噪音、电磁辐射等对工人的危害。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增加隔热设备,保证工人的生产环境适合。

采用替代品、防护措施、采用环保技术等来控制化学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替代品,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

在必要时,使用防护设备,减少有害化学物质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采用环保技术,降低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3.生物因素控制采用卫生管理、防护措施等来控制生物因素。

在工作场所中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在必要时,使用防护设备,减少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对工人的心理健康进行重视,采取心理疏导措施,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工人的职业技能,提高工作积极性。

建立健全的工作心理咨询机制,为工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总之,生产企业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企业应该采取全面的控制措施,从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方面对工人的健康进行保护。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02
电磁辐射
识别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电磁辐射源,如微波炉、 计算机等,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
02

化学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01
02
03
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化学 物质可能导致急性中毒, 如呼吸困难、抽搐、昏迷 等。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低浓度化学物质 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如肝 肾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 。
案例四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办公楼内可能存在空气污染、电磁辐射、长时间坐姿等职 业病危害因素。
02 03
控制措施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空气污染。同时 ,采用低辐射办公设备,减少电磁辐射的危害。为工作人 员提供可调节的座椅和电脑支架,减轻长时间坐姿带来的 身体疲劳。
效果评估
办公楼内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得到保 障,工作效率提高。
健康宣传
通过宣传栏、海报、微信 等渠道,向劳动者宣传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影响 和预防方法。
健康检查
鼓励劳动者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 业病问题。
心理疏导
为受到职业病影响的劳动 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 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压力。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
04
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制造企业的噪声危害控制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 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 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 手套、防护眼镜等。
培训和教育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 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职业 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 意识。
监督检查
对劳动者的个人防护用品 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健康促进控制措施
健康教育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生产企业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健康。

一、化学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化学品是不可避免的。

而化学品的接触可能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有些化学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有些化学品对呼吸系统有害,有些对神经系统有害,有些对生殖系统有害等。

生产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化学因素对工人的危害。

控制措施:1. 替换有害化学品。

优先选用对人体无害的替代品,减少有害化学品的使用。

2. 封闭系统。

建立封闭的生产系统,减少有害化学品的挥发和散发。

3. 隔离操作。

对使用有害化学品的工序进行隔离,避免有害化学品直接接触工人。

4. 排风设备。

增加排风系统,及时排除有害化学品。

5. 个人防护。

对需要接触有害化学品的工人提供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护服、手套、面具等。

二、物理因素生产企业中存在多种物理因素,比如噪音、振动、辐射等,这些物理因素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1. 噪声控制。

对生产中产生的噪音进行控制,可以采用隔音设备或隔音屏障,也可对机器进行防噪处理。

2. 振动控制。

对振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振动对工人的影响。

3. 辐射控制。

对产生辐射的设备进行防护设施的设置,保证工人安全。

4. 照明控制。

保证生产场所的良好照明,避免照明不足对工人视力造成损害。

1. 清洁卫生。

保持生产场所的清洁,定期进行卫生消毒。

2. 空气过滤。

安装空气过滤设备,减少尘螨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工作中的心理压力也是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1. 合理安排工作。

合理分配工作量,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

2. 培训和辅导。

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员工有效应对工作中的压力。

3. 疏导拓展。

提供员工合理的疏导拓展机会,让员工在工作之外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保持身心健康。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关键控制点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关键控制点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关键控制点分析摘要:如今,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持续的上升,离不开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

化工行业的整体发展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这个行业的特质,会对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是当代最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以及职业卫生等多方面。

本文主要围绕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以及关键控制点进行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点化工行业与我国的其他行业之间相比较,它所包含的危险因素种类更多,其中主要表现在化学物质的特殊性质,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害化学物质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包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多方面。

在化工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具体的施工环境是高温、高压且有大量噪音的。

并且现阶段化工生产当中有许多不合理的制度,也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以及安全,因此在生产的期间,一定要严格地规范其操作,防护一些不当的安全事故,不能够轻易的忽视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否则极其容易引起职业中毒,甚至有最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产生,直接让相关工作人员患有职业病,这样不但不能够促进化工生产的持续性发展,反而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化工行业职业卫生防护与管理重要性化工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之一,其中还与建筑企业、电力企业、交通基础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化工企业的本质与这些企业的本质之间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在进行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运输以及加工时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难度,其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易燃易爆的产品,甚至还包含了许多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且小心地去处理这些物质,避免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损害。

一旦发生任何操作不当的现象,必然会引起到爆炸等严重事故的产生,这样就会影响到化工企业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特别是化工企业产品当中还包含了涉及甲醛硫化氢等多种材料,而这些材料的本身特质就是包含了有害性质。

而在生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都会接触到这些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必然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影响到后期员工的日常生活。

职业病危害分类、因素辨识、防治

职业病危害分类、因素辨识、防治
安全生产法
规定作业场所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并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
1 教育培训
提供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防护意识。
2 宣传资料
制作宣传资料,向员工提供关于职业病防治的信息和指导。
3 健康促进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员工身心健康水平。
企业责任和职工权益
1
职工权益
2
职工有权获得相关职业病防治知识、防
职业病危害分类、因素辨 识、防治
职业病危害分类:了解职业病的不同类型及其特征,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 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1
了解工作环境
分析工作场所内的有害因素以及与职业病相关的危险源。
2
评估职业病风险
识别工作岗位上潜在的职业病风险和可能导致的危害。
3
制定防护措施
基于评估结果选择、实施和监督相关的预防措施。
护设施和医疗保障。
3
企业责任
雇主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培训和职 业病防护设施。
合法维权
职工可以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的职业 病防治权益。
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
1 定期监测
建立职业病监测系统,定 期检测工作场所的危害物 质浓度。
2 疫情报告
及时报告职业病的发病情 况和相关数据,提供依据 进行防控。
3 信息共享
职业病防治措施
个人防护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 套、口罩和安全鞋等。
通风设施
工作卫生
确保工作场所拥有良好的通风系 统,减少职业病危害物质的浓度。
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卫生,定 期清理和处理有害物质。
相关法律法规
劳动法
规定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生产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着很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机械因素、物理因素、粉尘、噪音等。

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影响着工人的身体健康,为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企业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增强生产安全。

1、化学物质化学物质是企业中存在的最危害人体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企业中很多生产过程都需要用到化学物质,例如:氨气、酸碱物质、铅等,如果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过多且时间较长,就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癌性、毒性等,如果不得当的使用和存放,就会产生很大的隐患。

因此,生产企业应该做好化学物质的管理,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包括:1) 采用安全防护设施:如戴防护面罩、手套、穿防护服等,减少职工接触化学品的机会。

2) 提高科技含量:选择无毒性、低毒性的化学品,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3) 建立安全操作系统: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如禁止单独操作,实行双人作业等,以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空气中化学物质含量,避免超标现象的出现。

2、机械因素机械因素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包括机械碰撞、机械挤压、机器卡死等。

这些危害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工人的身体健康。

针对机械因素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 完善机械安全设施:在机器设备上设置各种保护装置,如安全防护罩、自动停机、急停装置等。

2) 安全培训: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操作培训,教育工人如何利用机械设备,并告诉工人如何正确使用机械,减少机械危害。

3) 处理故障及时:当机器出现故障时,工人应该立即停机,进行维修或更换,防止危害蔓延。

3、物理因素1) 控制辐射源:针对含有辐射的设备,可以使用屏蔽领导和透析法等方法减少辐射的范围。

2) 健康检查:针对长期接触静电等职业病因素工人的身体健康进行定期检查。

3) 调整工作环境:合理调整工作环境,尽量避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产企业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带来了职业病危害的问题。

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工人患上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密切的关系。

生产企业因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文将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分析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物理因素1. 噪音在生产企业中,机械设备的运转、车间内机械作业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环境下,工人容易患上噪声职业病,如听力下降、耳鸣等。

生产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比如采用隔音设备、降低设备噪音、设置隔音屏障、佩戴耳塞等措施来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危害。

2. 粉尘在一些生产企业中,如建筑、木材加工、化工等行业,粉尘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下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如尘肺病、支气管炎等。

生产企业应该采取措施进行粉尘的控制,比如加强通风设备、使用吸尘器、佩戴口罩等。

3. 辐射二、化学因素1. 有害气体在生产企业中,一些化工、矿山、石油等行业中,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

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环境下,工人容易患上中毒性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氰化物中毒等。

生产企业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有害气体的控制,比如加强通风换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实施预防性医疗检查等。

2. 化学品在生产企业中,许多化工、制药、印染等行业使用大量的化学品。

长期暴露在这些化学品环境下,工人容易患上化学中毒、过敏性疾病等。

生产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对化学品进行合理存放、加强化学品管理、提供化学品安全操作培训等。

在一些生产企业中,如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等行业,存在着一定的生物因素危害。

在养殖场、食品加工厂、植物种植基地等工作场所,工人容易受到微生物、病毒、真菌的侵害导致感染性疾病。

生产企业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生物因素的控制,比如加强卫生管理、提供个人防护用具、进行职业健康监测等。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职业危害因素指的是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职业病危害和心理危害。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下面将介绍职业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1.物理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湿度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听觉损伤、眼睛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声音控制:使用降噪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中。

-振动控制:采用减振装置和缓冲材料,减少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控制:采用辐射屏蔽设备,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温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2.化学危害因素:化学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有毒气体、有害物质、粉尘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引发中毒、过敏、皮肤病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佩戴适当的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设备。

-隔离措施:将有害物质储存在密封容器中,减少与员工接触的可能性。

-通风控制:采用良好的通风系统,将有毒气体和粉尘排出室外,降低室内浓度。

-健康监护: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3.生物危害因素:生物危害因素包括病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适当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避免接触到生物危害因素。

-消毒措施: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杀灭潜在的生物危害因素。

-健康宣教: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

4.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有毒物质、放射线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粉尘控制:采用局部排风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有毒物质控制:替代有毒物质,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十大类115 种,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慢性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的职业病潜伏期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一旦发病往往很难治疗,病死率较高。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防治职业病是项目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对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提出建议。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是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基础,辨识的准确与否决定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是否全面,并为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等手段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支撑。

一、职业病危害的特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复杂、种类繁多,项目轨道施工工程,作业方式有土方开挖、盾构掘进、电焊、油漆、防水、拆除等。

施工工程和施工地点的多样化,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多样性。

既存在粉尘、噪声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危害,也存在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温作业等产生的职业危害,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不同施工过程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地铁施工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等)、噪声(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高温、振动、紫外线作业、电离辐射作业、化学毒物等。

其中化学毒物又分为: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沥青烟、煤焦油、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石棉、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为全面、准确、有效的识别职业危害,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的辨识可划分为施工前辨识和施工过程辨识两个部分。

(一)施工前辨识:项目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现场卫生状况调查,明确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排污管道、历史化学废弃物填埋、垃圾填埋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情况。

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现场的自然条件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

识别范围覆盖施工过程中所有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以及所有物料、设备和设施(包括自有的、租赁的、借用的)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5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a
12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及原则 ❖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理:从因到果的原理、类推原
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原则:全面识别的原则、主次分
明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的原则。
a
13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
关因素 ❖ (1)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 ❖ (2)防护措施缺乏、不完善或效果不好
a
7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3)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4)自然环境因素 (5)环境污染因素
❖ 第四大类: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 ❖ 随着社会和近代预防医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社会和经济
环境因素在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劳动者在保护自己的健 康时,培养、保持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非常重要。
地带。
❖ 岗位:是生产中由一个或若干个劳动者组成的,使用一定的 技术装备,完成一定的具体工作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和位置, 是最基本的劳动组织管理环节。职业病危害岗位是指存在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
❖ 监测点:指在职业病危害场所中根据测定目的和现场调查的 结果,选出的作为长期或定期测定的有代表性的作业点。
❖ 第三大类:化学物质类——铅、苯、汞等,行业涉及200多 个行业
❖ 第四大类:物理因素类——包括高温、低压、高压、噪声、 局部振动等。
a
9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五大类:生物因素类——包括炭疽杆菌、森林性

脑炎病毒、布氏杆菌等。
❖ 第六大类: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因素。
❖ 第七大类: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a
10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作用
❖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面
❖ 灵魂,识别不准确轻则可使评价报告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受到 局限,重则评价报告质量严重失误。
❖ (2)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面
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是由因查果和由果找因的研究。
❖ (3)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方面
2
(一)基本概念
❖ 1、职业病危害
❖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 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 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的劳动者可能造成 健康损害的各种化学、物理、放射、生物因素以及 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a
3
(一)基本概念
❖ 2、职业病危害场所、岗位、监测点 ❖ 职业病危害场所: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源的工人作业
❖ -------控制效果评价及日常监督监测
❖ (1)收集资料:建设项目概况、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和中间 产物等以及生产工艺、设备情况生产情况,所用化学品的毒 性指标以及建设项目安评、环评、职评报告等。
❖ (2)现场调查:重点关注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范围及作业 人员接触关系。
❖ (3)工程分析: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以及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站 2013年4月
a
1
一、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职业病危害 2、职业病危害场所、岗位、监测点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划分、监测点设置 1、作业场所划分原则 2、监测点设置原则
a
❖ 第八大类: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 第九大类: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第十大类: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 上述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随着产品种类、生产工艺过程和 生产设备的不同,有时单独存在,有时几种有害因素联合存
在。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工业部门、不同生产车间的
不同的劳动条件。
a
8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按法规、规章的规定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分为十大类,涉及具体行业1000多个。
❖ 第一大类:粉尘类——包括矽尘、煤尘、石墨尘、碳黑尘、 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铝尘、电焊烟 尘、铸造尘以及其它尘。
❖ 第 子二、大β粒类子:、放γ射射性线物、质中类子(射电线离等辐。射)——包括x射线、α粒
职业病危害因素 交叉污染情况。
a
14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4)危害筛选:找出定量识别的依据:有害因素对人体危 害大毒性有多高;现场高浓度(强度)出现机会有多大;作 业人员接触人数的机会多有多少;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 有采样检测国家标准。
❖ (5)对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监测与评价还要特 别注意查阅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询问劳动者接触职业病 危害因素后自我感觉,从中发现可能遗漏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新线索。
项目检测过程是就是对监测对象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量”
识别的过程。
a
11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4)职业健康监护方面 ❖ 健康监护结果是验证与判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重要指标 ❖ (5)职业病诊断方面
先决条件,职业接触史的判断 ❖ (6)职业卫生监督方面
首要问题,只有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识别和 定量分析后,才可依法作出正确的监督结论
a
4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是职业病防治工
作中最基本的技能,是确定职业病危害场所和岗位、
Hale Waihona Puke 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
价、职业健康监护等工作的基础。
a
5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 ——按照来源分类
❖ 第一大类: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者在从事物质资料 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的、由生产工艺过程或劳动操作过程 中产生的,对劳动者健康有害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称职业危害 因素。
❖ (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
❖ (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等。
❖ (3)生物因素:微生物、昆虫和尾蚴、水生动物的体液、
植物等。
a
6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二大类: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 (1)劳动组织不合理 ❖ (2)劳动精神过度紧张 ❖ (3)劳动强度过大或安排不当 ❖ (4)个别器宫、系统过度疲劳 ❖ 第三大类:与一般工业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