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合集下载

《森林狂想曲》大班音乐教案

《森林狂想曲》大班音乐教案

《森林狂想曲》大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引导幼儿观察森林中的动植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爱护大自然。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曲目:《森林狂想曲》2. 森林中的动植物:树木、花草、小鸟、蝴蝶、小兔等三、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图片卡片(森林中的动植物)3. 彩色笔、画纸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歌曲(5分钟)教师播放《森林狂想曲》,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向幼儿介绍歌曲中的动植物,如树木、花草、小鸟等。

3. 学习歌曲(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森林狂想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一起拍手、跺脚,以增强节奏感。

4. 创意活动(10分钟)教师发放图片卡片,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并用彩色笔在画纸上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让大家一起欣赏。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是否能跟上节奏、是否能正确唱出歌曲等。

2. 观察幼儿在创意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植物、是否能用彩色笔进行绘画等。

3. 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如是否能遵守纪律、是否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森林主题的角色扮演,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植物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进一步感受森林的魅力。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与幼儿一起制作森林主题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泥塑等,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

小学音乐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说课、试讲稿(1) 教案

小学音乐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说课、试讲稿(1) 教案

《森林狂想曲》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2、可以简单的用节奏,伴奏片段B。

3、能清晰的分辨出乐曲的三个主题。

教学难点:能清晰的分辨出乐曲的三个主题。

教学过程:一、聆听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师:那你觉得森林里会有什么声音?(播放音效)师:你听到了什么?师:嗯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都是大自然里真正的声音,这是由一群热爱自然的音乐家,花了五年的时间,亲自在我们中国台湾的热带雨林里悄悄录制下来的。

包含有各种动物、昆虫的声音和风声,雨声等100 种声音。

这些声音组合起来发出的音响效果我们简称为--音效。

我们再来听一遍。

二、整体聆听:师:我们听到的这些叫什么?对音效。

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乐曲就和音效有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森林狂想曲》。

大家听一听在这首乐曲中,音效出现了几次呢?(播放课件)师:对,音效一共出现了3 次。

你觉得音效在这首乐曲里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三、分段聆听:1、片段A:大家说的很好,那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一边哼着歌一边走进这个奇妙的森林吧。

我们一起来听一下片段A。

(出示课件片段一教师用“啦”哼唱在尾音加入柯尔文手势)非常优美的一段旋律。

你们会唱了吗?大家听(师弹琴教唱)那大家觉得我们应该带着怎么样的心情去唱这段旋律呢?一个安静的晚上,你变成了森林里的一只昆虫,青蛙。

作业也写完了,可以出去和你的各种动物朋友玩啦。

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那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一起哼唱一遍。

(边哼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表示尾音的不同)可不可以在发现不同以后,把尾音用3 和6 唱出来?2、片段B你们唱的太好了,越来越多的小动物加入到我们唱歌的队伍中来,我们的歌声越来越欢快了。

大家听,它们是怎么唱的?你们在这段音乐里听到了几种动物的叫声?请听片段B。

谁来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声音?(再听片段B)通过学生所说动物,主要引导青蛙和蝈蝈,进行节奏练习。

大班音乐活动《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大班音乐活动《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大班音乐活动《森林狂想曲》说课稿大班音乐活动《森林狂想曲》说课稿大班音乐活动:森林狂想曲花园浜幼儿园吕燕活动目标:1(了解乐曲ABA’的结构,感受A段音乐的轻松活泼,B段音乐的宁静自然,体验音乐带来的和谐意境。

2(积极参与活动,能创造性地用语言、动作、操作等方式大胆表现音乐。

3(感受小动物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和帮助,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之美。

活动准备:1(大幅森林场景图的制作,(树木、草地、鲜花、流水等景色),活动前放置于活动室四周。

2(音乐的剪辑,有完整音乐与分段音乐。

3(音乐图谱的设计、故事的创编及故事中一些小动物等角色的小图片。

4(操作材料的提供:活动前与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小材料,如皱纹纸、纱巾、小铃当、中国结、彩带等。

幼儿自制的感恩卡若干。

活动过程: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音乐所表现的自然和谐的境界。

1(完整欣赏音乐,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欣赏森林美景。

可以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走在美丽的森林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幼儿再次完整欣赏音乐:森林里除了有鲜花、草地、大树、流水外还会有什么呢,你会听到哪些好听的声音呢,3(引出故事,设置疑问:故事中的小松树怎么啦,它的心情怎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你觉得谁会来帮助小松树呢,二、分段欣赏A、B、A’段音乐,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动作、语言表现音乐,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和谐之美。

(一)欣赏A段音乐,了解A段乐曲结构,能随音乐有节奏地用动作表现。

1(欣赏A段音乐:听一听是谁来了,2(出示图谱:教师随A段音乐有节奏地演示四种小动物出来的情景。

来了几个小动物,那这段音乐有几句话呢,3(它们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用动作学一学。

(在椅子上学)4(幼儿再次随A段音乐用动作完整表现。

(幼儿自由站立在活动室中间,鼓励幼儿用创造性地动作表现音乐。

)(二)欣赏B段音乐,了解小动物创意装扮小松树的情景,萌发与同伴合作装扮小松树的愿望。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森林狂想曲》。

一、说教材《森林狂想曲》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机的乐曲。

这首乐曲以其独特的旋律、丰富的音效和生动的节奏,展现了森林中各种生物的活动和大自然的美妙。

本曲旋律优美动听,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欣赏这首乐曲,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森林狂想曲》是音乐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首欣赏曲目。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但对于较为复杂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尝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听辨出乐曲中出现的各种乐器的音色,了解乐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和音色特点,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辨乐曲中各种乐器的音色,理解乐曲的结构和创作手法。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森林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乐曲,通过聆听来感受音乐的情感和特点。

3、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段落的音乐,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结构和变化。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是教材名称。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森林狂想曲》是一节以音乐欣赏为主的课程,通过对这首乐曲的欣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秘,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音乐的兴趣。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演奏乐器等相关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提升审美素养。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具体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2、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学生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但对于复杂的乐曲结构和乐器音色的辨别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让学生了解乐曲中所使用的乐器及其音色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理解其创作手法和表现意图。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根据乐曲进行自主的音乐表现。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乐曲的相关知识,如曲式结构、乐器等。

2、欣赏法:让学生聆听乐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4、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与乐曲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内涵。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录音,如鸟鸣、流水声等,引导学生进入自然的情境。

提问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森林狂想曲》。

2、欣赏乐曲初次聆听: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整体氛围和情绪。

分段聆听:将乐曲分为几个段落,逐段聆听并分析其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再次完整聆听:引导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乐曲的情感表达和曲式结构。

3、知识讲解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奥尔夫音乐活动《peepeepoopoo》说课稿

奥尔夫音乐活动《peepeepoopoo》说课稿

奥尔夫音乐活动《peepeepoopoo》说课稿第一篇:奥尔夫音乐活动《peepeepoopoo》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那么奥尔夫音乐活动《peepeepoopoo》说课稿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奥尔夫音乐活动《peepeepoopoo》说课稿,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的奥尔夫音乐活动《peepeepoopoo》,此活动选自台湾美育奥福音乐教育活动教材——小班的主题活动《云妖的宝贝》之中的《儿谣peepeepoopoo》。

(一)说教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 1895—1982)所创建。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

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我选的教材内容是关于幼儿生活卫生常识方面,音乐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2)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孩子年龄小,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3)说活动目标: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那就是节奏。

它是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且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

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

根据《新纲要》中指出:以幼儿为主体,制定相适宜的活动目标,结合音乐活动的特点及自身的思考,我制定了以下的两大目标:1、感受音乐,感应儿谣的语词节奏.2.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5《森林狂想曲》人音版(五线谱)(1)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5《森林狂想曲》人音版(五线谱)(1)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5 《森林狂想曲》人音版(五线谱)(1)一. 教材分析《森林狂想曲》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并通过音乐表现了它们的特征和情感。

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因此这首曲目既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技能,又能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如音符、节奏、音高等。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于生动有趣的音乐作品更容易产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能够识谱、唱谱;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森林狂想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五线谱的识谱和唱谱能力;2.教学难点:《森林狂想曲》的节奏变化和音乐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森林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3.采用视听结合法,让学生通过听、看、模仿等方式,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生动形象的森林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森林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森林狂想曲》;2.基本知识学习: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掌握识谱、唱谱的方法;3.歌曲学习:让学生听《森林狂想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然后分组讨论、模仿;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演唱《森林狂想曲》,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5.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学习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音乐的重要性。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4)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4)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4)一. 教材分析《欣赏森林狂想曲》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描绘了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和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曲目采用交响乐的形式,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并且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森林狂想曲》的背景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通过欣赏和学唱《森林狂想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森林狂想曲》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重难点: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环保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欣赏、学唱、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森林动物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3.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森林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森林的认识,引出《森林狂想曲》。

2.欣赏:让学生完整地欣赏《森林狂想曲》,边听边思考乐曲中所描绘的森林景象。

3.学唱:挑选乐曲中的片段,让学生学唱,感受音乐的美妙。

4.讨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5.实践活动:分组进行音乐创作,让学生将所学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森林狂想曲》1.乐曲背景2.艺术表现手法3.森林景象4.环保意识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音乐实践活动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环保意识和音乐素养进行评价。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森林狂想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森林狂想曲》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灵动旋律的乐曲。

这首曲子以其丰富的音效和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描绘了森林中各种生物的活动和声音,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该乐曲在音乐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这首乐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二、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感知能力,对于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而,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需要通过更多的引导和启发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思维活跃,能够在音乐的感染下产生各种联想和想象。

但他们在音乐的细节感知和情感体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森林狂想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熟悉乐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用简单的音乐术语描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欣赏、模仿、演奏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熟悉《森林狂想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地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2)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通过音乐元素的分析,深入理解乐曲的内涵和创作意图。

(2)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让学生能够根据乐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2篇)

小班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2篇)

小班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活动目标:1.倾听音乐,理解歌曲内容。

2.尝试根据音乐内容创编不同动物的动作。

3.体验创编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1.行进律动《动物王国》2.安静律动《小鸡小鸡》环节二:理解音乐1.初次播放音乐,幼儿倾听2.教师结合音乐提问,引导幼儿发现音乐中所表示的动物。

3.结合音乐顺序出示动物图片环节三:动作创编1. 幼儿尝试根据图片创编各种动作的造型。

2.交流分享自己的创编3.师幼共同提炼创编出的动作4.幼儿尝试根据图片提示进行表演5.幼儿独立表演。

环节四:活动延伸:在表演区投放多种小动物的表演服装,请幼儿穿服装、分角色结合音乐进行自主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2)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一首名曲《森林狂想曲》;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音乐《森林狂想曲》;3. 幼儿画纸和绘画工具;4. 幼儿园音乐室或教室。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 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音乐,告诉他们这是一首叫做《森林狂想曲》的曲子。

2. 教师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Step 2:欣赏和绘画1.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让幼儿放松身心,用心感受音乐。

2. 教师给幼儿提供画纸和绘画工具,让他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进行自由绘画。

3. 绘画完成后,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对音乐的感受。

Step 3:创作动作1.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音乐给人的感觉和形象,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森林里的动物。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每个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并根据音乐的感觉进行创作动作。

3. 教师与幼儿一起演示,鼓励幼儿尝试并表演自己的动作。

Step 4:合作创作1. 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形象,设计一段小故事。

2. 幼儿围坐在一起,故事开始时,每个小组的幼儿按照自己的角色表演动作,其他小组的幼儿则一起合唱《森林狂想曲》。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二单元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二单元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二单元森林狂想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二单元森林狂想曲》是一首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音乐作品。

本节课通过森林狂想曲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欣赏、演奏、创作等多种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乐理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

但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尚待提高,对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乐器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森林狂想曲的创作背景,感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音色的辨识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3.通过学习森林狂想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森林狂想曲的音乐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辨识不同乐器的音色,理解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欣赏法:通过播放森林狂想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美妙之处。

2.讲授法:教师讲解森林狂想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等相关知识。

3.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演奏、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森林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森林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森林狂想曲的兴趣。

2.欣赏:播放森林狂想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作品的特点。

3.讲解:教师讲解森林狂想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等相关知识。

4.辨识乐器:引导学生聆听不同乐器的音色,辨识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5.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演奏、创作等活动,体验音乐的魅力。

6.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7.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突出森林狂想曲的主题,包含创作背景、音乐特点、乐器辨识等内容。

《森林狂想曲》教案(优秀3篇)

《森林狂想曲》教案(优秀3篇)

《森林狂想曲》教案(优秀3篇)《森林狂想曲》教案篇一森林狂想曲课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森林狂想曲》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节欣赏内容。

该作品流传非常,表现了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奇异而和谐的呜叫声,“奏”出了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这首乐曲中有竖笛、电声乐器,还有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呜叫声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音响效果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森林狂想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充分的体验与合作探究,感受作品独特的风格,并培养学生用生活中的声音为音乐作品配音效的创编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记忆乐曲主题,了解乐曲结构。

教学重点:欣赏《森林狂想曲》,并记忆其中的主旋律。

教学难点:听辨不同的主奏乐器。

教学准备:课件、小提琴、吉他、竹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呈现热带雨林的图片,学生聆听《森林狂想曲》中的结尾部分,说说听到了热带雨林中都有哪些动、植物。

二、欣赏《森林狂想曲》(一)初听,感受乐曲表达的意境1、聆听乐曲中的特色声音,学生想象乐曲表达的意境。

2、让学生给乐曲命名,然后揭示题目。

(二)复听,熟悉乐曲旋律1、带领学生学习三条主题旋律。

2、复听的同时,为乐曲的旋律排列顺序。

3、总结曲式结构:引子+第一部分AABABCA+间奏+第二部分ABABCA+尾声(三)听A旋律1、听辨第一部分A旋律每一次出现的演奏乐器。

(竖琴+笛子+小提琴+笛子)2、再听时模仿相应的乐器演奏动作。

3、打击乐器伴奏第一、二遍:三角铁或碰钟,节奏型:X ---|第三、四遍,鼓或木鱼,节奏型:0 X 0X |(四)听B旋律1、思考:和A旋律相比,B旋律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情绪略高涨)2、模唱曲谱,体会大小调交错(五)听C旋律1、思考:和前两个主题旋律相比,旋律C在速度、节奏、音区等方面有什么变化?(由原来的稍快变为中速;稀疏与密集的节奏相间;音区提高;鸟鸣声更丰富、热闹,情绪更加热烈;演奏乐器增多)2、用自制打击乐器模仿森林里的声音三、综合表演完整聆听作品,第一部分用刚才学习的方式表现,第二部分自由选择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

小学音乐《森林狂想曲》教案

小学音乐《森林狂想曲》教案

小学音乐《森林狂想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旋律和节拍的基本概念。

2.能够在节奏、语调和节拍方面与跟读。

3.能够听懂整首曲子,并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曲目介绍,包括创作背景和作品意义。

2.歌曲节拍、节奏和曲调的介绍。

3.小组学生合作,熟悉曲子的旋律和节拍。

4.让学生跟读和模仿曲调。

5.听懂并感知曲子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步骤1. 曲目介绍首先,介绍曲子的背景和作品意义:《森林狂想曲》是由美国作曲家温德尔·琼斯创作的。

曲子的灵感来源于他在旅行途中看到的美丽的森林和自然风光。

这首曲子是针对那些想象力丰富且喜欢探索大自然的人们而写的。

2. 节拍和节奏介绍在介绍完曲子的背景和意义之后,我们需要将注意力放在曲子的节奏和节拍上。

老师可以使用鼓或者击打乐器来演示曲子的节奏和节拍,让学生们了解和识别这些元素。

3. 小组学生合作接下来,学生们将分成小组来学习《森林狂想曲》。

每个小组将分配一部分乐曲,学生们可以一起合作,熟悉曲子的旋律和节奏,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和演唱。

4. 跟读和模仿曲调在学生们熟悉曲子的旋律和节奏之后,老师可以让他们跟着曲子的节拍和曲调模仿唱,以加深学生们对曲子的印象。

此外,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创造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以增强学生们的音乐感。

5. 听懂曲子的情感表达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仔细聆听曲子,并分析其中表达的情感。

可以问学生们这首曲子让他们想起了什么,以及曲子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这有助于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生们的测试,可以检测他们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老师出示乐谱,要求学生们在旋律和节奏上能够正确认识出各个部分。

2.点播曲子并让学生们跟读唱,以检验学生能力。

3.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以发现自身和小组内的问题,并为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制定计划。

五、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和步骤,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欣赏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欣赏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欣赏森林狂想曲说课稿关键信息项:1、说课目的2、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点4、教学方法5、教学过程6、教学资源7、教学效果预期11 说课目的本说课旨在阐述《欣赏森林狂想曲》这一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清晰的指导和规划。

111 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12 为同行提供交流和借鉴的机会,促进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森林狂想曲》的音乐特点和创作背景,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

1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13 教学重难点13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森林狂想曲》中丰富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13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复杂的和声变化和曲式结构,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综合素养。

14 教学方法141 聆听法让学生通过反复聆听音乐作品,感受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142 讲授法教师讲解音乐知识和作品背景,为学生的欣赏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14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144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展示与音乐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与大自然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森林狂想曲》的欣赏。

152 初听音乐让学生完整聆听作品,初步感受音乐的整体风格和情绪。

153 分段欣赏将音乐作品分为若干段落,引导学生逐段欣赏,分析其音乐特点,如旋律的走向、节奏的变化、乐器的运用等。

15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对各段落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155 知识讲解结合作品,讲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如曲式结构、和声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接力版三下音乐六森林狂想曲1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接力版三下音乐六森林狂想曲1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接力版三下音乐六森林狂想曲1森林狂想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森林狂想曲》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一首经典曲目,它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和生活场景。

这首曲目旋律优美,节奏变化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森林狂想曲》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

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善于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学生在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奏《森林狂想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想象力的发挥。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熟练地演奏《森林狂想曲》。

2.难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演奏示范,然后引导学生模仿。

2.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和合作。

3.采用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4.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森林动物的声音和图像,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播放《森林狂想曲》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氛围。

2.讲解:教师讲解《森林狂想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意义。

3.示范:教师进行演奏示范,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和节奏。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每个小组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5.展示:每个小组进行演奏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交流。

6.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的建议和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曲目标题:《森林狂想曲》2.教学目标:熟练演奏,培养表现力与创造力3.教学重难点:熟练演奏,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培养4.教学方法与手段:示范法、分组合作法、问题引导法、多媒体手段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以下方面:1.对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的评价。

2.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能力的评价。

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第六单元森林狂想曲∣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第六单元森林狂想曲∣人教新课标(2023秋)
4.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我也注意到在课堂时间安排上,讲授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分配还有待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调整时间,确保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和讨论。
反思这次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
2.加强音乐创作方法的教授,提高学生们的创作能力。
3.优化课堂时间安排,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六单元“森林狂想曲”|人教新课标(2023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森林狂想曲:引导学生聆听并学唱这首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描绘森林景象的歌曲,感受歌曲中不同的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
2.歌曲分析: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理解作曲家如何运用这些要素表现森林的神奇与神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森林狂想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森林,感受过大自然的神奇?”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森林狂想曲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分组讨论和乐器体验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大家积极交流,互相启发。但从成果分享来看,部分小组的作品创作还不够完善,这说明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时,我还需要进一步教授创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小组合作,创作一首以森林为主题的音乐作品,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欣赏《森林狂想曲》说课稿各位老师,同学好大家下午好!大家有人去过台湾吗?说到台湾你们会想到什么,可能会想到台湾的热带水果——菠萝,番石榴,释伽果等;台湾的标志性景区——日月潭,蝴蝶谷等;台湾是蒋介石战败后逃亡的地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台湾,这是一首音乐作品,取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欣赏《森林狂想曲》,是一首台湾有名的名曲,富有台湾地理特色,表现了热带雨林中各种小动物,昆虫,丰富,和谐的鸣叫出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也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上好一节课重在于对教材的深入分析。

森林狂想曲是吴金黛曲,歌曲中收集了100多种大自然中小动物的声音,有蛙声,鸟声,风声,水声等等,其中还采用了小提琴和陶笛,鼓作为主奏乐器演奏。

歌曲采用4/4拍的节奏,旋律稍快,分为A、B、C、三个旋律乐段轮番演奏,首尾和中间穿插实地录音的“音效”。

三个乐段均为五声性羽调式,B,C相比于A乐段,多了一个弱拍小节,因此B,C是A的变奏乐段。

全曲活泼,充满灵动,A段欢快跳跃,B段优美抒情,C段热闹欢腾。

教学对象:我所教授的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对新鲜知识和有趣的旋律很感兴趣,有一定的探索和创造想象,模仿能力。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我创设了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音效”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分为四个能,能分辨三段乐段,能知道三个乐段的排列顺序,能模仿曲中动物的叫声,能哼唱旋律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学会保护大自然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重点设定为:体会乐曲带给你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分辨每段旋律的节奏变化难点设定为:1.小组为单位哼唱一段旋律,2.并自己用一种动物声音为三段旋律伴奏教学方法:五年级学生已经属于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制力,学生这一阶段喜欢展示自我,想要得到肯定,针对这一些特点,我使用多媒体,电钢等教具,使用实践音乐法,知识讲授法,奥尔夫教学法,创设情境法,提问发,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作品的情感,理解和学习音乐,并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欣赏《森林狂想曲》说课稿各位评审专家、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欣赏《森林狂想曲》。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表现了在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奇异而和谐的鸣叫声奏出的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其中既有小提琴,又有陶笛演奏,更有在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鸣叫声的录音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起来犹如身临其境。

乐曲由A、B、C三个乐段轮番演奏,首尾和中间穿插实地录音的“音效”。

三个乐段均为五声性羽调式,B、C段是A段的变奏。

教学对象:我所教授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从身心两个方面都在快速的成长,对各种知识和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喜欢模仿、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基于此我创设了教学目标::能够理解“音效”的意义。

2.能力目标:聆听音乐,能分辨、记忆主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乐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教学难点:听辨三个乐段主题旋律,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三、教学方法采用创设情景法、创编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从各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聆听音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听、看、想、动等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感悟能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五、下面主要来讲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森林战士》视频片段,引用白板中视屏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通过不同方式,突破难点。

1、知识点的解释——音效,用白板中幕布的形式出现,重复在现各种声音效果,让学生理解音效是用真实声音所录制的。

2、复听音乐,用多种形式进行加强记忆,突破难点。

(1)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下,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欣赏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欣赏森林狂想曲》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曲子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森林中的各种生物,以及他们在森林中的生活。

通过这首曲子,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音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森林狂想曲》的音乐形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森林狂想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森林狂想曲》的音乐形象。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森林的世界,感受音乐中的大自然。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解音乐中的各种生物形象。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森林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森林的世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教学基本内容:让学生听《森林狂想曲》,并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形象。

3.拓展内容:让学生欣赏其他与大自然相关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总结: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森林狂想曲》的理解和感受,总结课堂教学。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森林狂想曲》为主题,突出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设计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

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评价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的提高,以及对《森林狂想曲》的理解和感受。

九.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将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森林狂想曲说课稿

欣赏《森林狂想曲》说课
说教材:这是一首人教版五年级级音乐欣赏课,音乐充满了灵气。

亲切动人,仿佛呼吸到了最清新的空气,模仿鸟的叫声充满童趣,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

说目标
1.感受乐曲中A B C 三个音乐主题的变化, 听辨各段主题曲调的出现顺序,提高音乐记忆能力。

2.听辨每段旋律的主奏乐器,区别三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启发学生想象各自代表的音乐形象。

说重点
1.听辨三段旋律出现的顺序。

2.感受三种乐器(笛子、小提琴、吉他)不同的音色说难点
乐曲中三段旋律的主奏乐器依次出现的顺序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吉他、小提琴、笛子、录音机、卡片若干
说教法学法:本课主要运用教法是:师生互动法,情景感化法,趣味节奏法本课主要运用的学法是:自主体验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课前反复播放乐曲)
师生音乐问好(播放森林图片)情景感化法自主体验法
在美丽的宝岛台湾南部的热带雨林中,树木茂盛,气候湿润,森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树蛙、飞鼠、猫头鹰等,更有经常出现的风声、雨声和终年不断的流水声。

如果能让我们亲身感受大森林的神奇,亲身聆听来自大自然的音响的话,那该有多好啊!可是我想我们当中大多数人包括老师在内这样的机会都不多,那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呢,老师特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欣赏《森林狂想曲》说课稿各位评审专家、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欣赏《森林狂想曲》。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表现了在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奇异而和谐的鸣叫声奏出的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其中既有小提琴,又有陶笛演奏,更有在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鸣叫声的录音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起来犹如身临其境。

乐曲由A、B、C三个乐段轮番演奏,首尾和中间穿插实地录音的“音效”。

三个乐段均为五声性羽调式,B、C段是A段的变奏。

教学对象:我所教授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从身心两个方面都在快速的成长,对各种知识和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喜欢模仿、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基于此我创设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音效”的意义。

2.能力目标:聆听音乐,能分辨、记忆主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乐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教学难点:听辨三个乐段主题旋律,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三、教学方法采用创设情景法、创编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从各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聆听音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听、看、想、动等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感悟能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五、下面主要来讲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森林战士》视频片段,引用白板中视屏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通过不同方式,突破难点。

1、知识点的解释——音效,用白板中幕布的形式出现,重复在现各种声音效果,让学生理解音效是用真实声音所录制的。

2、复听音乐,用多种形式进行加强记忆,突破难点。

(1)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下,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课件。

可以边听边介绍乐器)生回答(小提琴,笛子),用刮刮卡揭示答案。

(2)通过听、哼唱分辨主题。

用白板遮挡板功能出示乐谱。

(3)通过听、画聆听音乐。

用白板功能画笔请学生画出情绪线条。

如;A主题轻快跳跃B主题优美清新,C主题热烈欢腾仿佛把乐曲推向了高潮。

(4)将学生分三组进行,用手影动物来表现音乐。

(学生分成三组做手影模仿动物,三组同学表现不同的三个主题。

)(教师可适当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调哼唱)【设计意图】让学生唱出旋律,直接增进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手影模仿动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三、创编活动师: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用乐器演奏这首乐曲,但是我们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演奏。

比方说模仿动物的叫声,用打击乐器给乐曲伴奏。

(教师可以先教学生打节奏型)现在我们大家先试一下,出现哪个主题,代表那个主题的一组同学就开始演绎。

看哪一组反应比较灵敏,听的比较准确。

(播放完整乐曲)(分组发下打击乐器,没有的同学可做手影也可以拍腿打节奏。

教师可指挥学生打节奏型也可课件展示)【设计意图】表现美是审美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变被动为主动,变旁观为参与,是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

通过表现美可以强化对美的感受。

在这一环节中表演的活动形式,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动觉感受。

同时,学生的节奏、情绪、情感体验、音乐协调性也由此得到强化。

四、通过游戏闯关,完成目标。

师:同学们的乐感非常不错哦,离美丽的森林又近了一步。

还有最后一关,我们必须要把这些空缺之处填补完整才能进入到美丽的大森林里,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呢。

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下吧。

(播放完整乐曲,听辨乐曲顺序填补空缺)利用白板进行填充。

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我们闯过了最后一关进入到了森林里。

可是越走越发现森林不是我们之前见到的那么茂密了。

我们美丽的森林发生了变化。

四、拓展延伸制作为视屏,(播放森林被破坏的课件,教师讲解)师:看到这些,你觉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回答(环保知识)【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五、总结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动植物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大家园,让我们从现在起,做一个环保小使者,努力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好不好?那么今天的森林之旅就到这里了。

大家再见!六、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途径,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做课堂的主人。

充分利用了白板的拖拽,聚光灯,遮挡等功能,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体现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

五年级的内容更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任。

在此基础上,课程标准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确定了相应的要求和规定。

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们意在通过音乐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1、体验,通过充分地聆听音乐,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2、模仿,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音乐活动等艺术实践活动,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3、探究与合作,重视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作,在此过程中与同学密切合作,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通过学习,我们意在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1、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基础知识。

2、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3、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欣赏国内外的代表音乐,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

课堂小结如果我们人类能每天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大森林里,那该多好呀!可是,如今,森林被乱砍乱伐的现象很严重,我们美丽的地球逐年被破坏。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动植物更是我们的朋友。

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大家园,音乐工作者以他们的方式赞颂着自然、呼吁着人类保护自然,而我们能够为地球母亲做点什么呢?(不伤害小动物、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摘花、不打鸟)同学们说的真好,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片绿,珍爱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小生灵,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人类就能生活在这样美丽、神奇的大森林里;我们的的地球将会变得越来越美丽、和谐。

我们共同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英语学习兴趣浓厚,模仿力强,好奇心强,喜欢表现自己。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ing形式:drawing pictures, doing the dishes, cooking dinner,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

2.能力目标:能运用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 I’m doing thedishes/….”询问别人正在做什么并作答。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时需要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ing形式,能够理解下一课时的主要句型“What are you doing?”并能用“I am doing the dishes/…”作答。

教学难点:动词短语ing形式的读音。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法、直观法、多媒体辅助法、TPR全身反映法等教学方法。

坚持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结构为主线,以任务型活动安排本课教学。

四、学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教学原则,注重自我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创设氛围。

1.播放 Let’s sing的歌曲视频,师生共同演唱,为新授做铺垫。

2.free talk由旧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引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变课堂为生活,句中学词。

出示老师的照片创设情境,用刮刮卡功能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猜测,教授动词短语。

同时词不离句,进行拓展。

如学习cooking dinner 让学生互相问答;学习drawing pictures让学生和我一起画,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会了语言。

2.巧妙承接新词组的呈现与操练。

我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的巧妙呈现与操练,创设情境。

如:由我洗碗的照片,自然引出 doing the dishes, 由问学生What are you doing? I’m doing the dishes. Can you cook dinner?引出cooking dinner.由课件看姚明接电话引出answeringthe phone.又通过互相打电话的练习,既复习了answering the phone这个词组,又将新学的五个词组结合起来,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交流,这既是练习,又是小结。

3.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前两个词组时,我突出了现在分词的构成和读音的教学示范。

先教读,再出示几个词学生练读,从第三个短语开始,我注重启发学生加上-ing,且尝试自己读出加-ing后的读音,白板的注释功能得到充分利用。

(三)以游戏的方式,突破难点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游戏。

1.说说唱唱既让学生放松了,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的短语和句型。

2.快速反应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在课本上边指边跟读,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3.看课件猜词教师用探照灯功能先出示课件的一部分,让学生猜:学生猜对了,再整体呈现课件,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发散了思维,培养了学生听说的能力。

4.小调查通过小组的形式做小调查,充分留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开口说,积极交流,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四)以巩固为窗口,拓展知识。

在拓展环节,我不只让学生着眼于今天学的五个词组,而是整理学过的词组,请学生上前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归类,让他们自编对话,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五)变生活为课堂,自主学习。

课堂的终点我想应该在生活中。

因此,我以本课为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已学语言给朋友打电话交流正在做什么,这也是本课的家庭作业。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途径,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做课堂的主人。

充分利用了白板的拖拽,聚光灯,注释等功能,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体现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