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力学交叉学科发展报告
学科发展规划
二、学科发展规划目录1 学科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1)1.1 学科发展现状 (1)1.2 学科发展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2)1.3 国内外发展态势 (3)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思路 (4)2.1 指导思想 (4)2.2 基本原则 (4)2.2.1 自主创新、重点突破 (4)2.2.2 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5)2.2.3 选拔人才、凝聚队伍 (5)2.2.4 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5)2.3 总体思路 (6)3 发展目标 (8)3.1 总体目标 (8)3.1.1 学科水平和技术支撑能力 (8)3.1.2 学科队伍建设 (9)3.1.3 科技平台建设 (9)3.1.4 国际竞争能力 (9)3.2 分阶段目标 (9)4 学科方向及重点领域 (10)4.1 水文学与水资源 (11)4.1.1 流域水文水循环模拟与调控 (11)4.1.2 生态水文学 (12)4.1.3 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12)4.1.4 水资源保护 (13)4.1.5 水资源管理 (13)4.1.6 数字流域与水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13)4.1.7 水教育 (13)4.2 水域环境与生态 (14)4.2.1 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污染水体修复 (14)4.2.2 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15)4.2.3 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影响与补偿 (15)4.2.4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管理支持 (15)4.2.5 水环境标准化体系建设 (16)4.3 防洪抗旱与减灾 (16)4.3.1 洪水、干旱管理理论与方法 (16)4.3.2 洪水运动规律与调控措施研究 (17)4.3.3 洪水(干旱)管理辅助技术研究 (18)4.3.4 防洪工程技术研究 (19)4.3.5 水利史研究 (20)4.4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21)4.4.1 水利水电工程水力学 (21)4.4.2 火电、核电工程及管道工程水力学 (21)4.4.3 水力控制(含冰水力学) (22)4.4.4 河流、河口海岸水动力学及环境水力学 (22)4.4.5 河流生态水力学及城市河流景观 (22)4.5 水沙科学与江湖治理 (23)4.5.1 江河治理与工程泥沙 (23)4.5.2 水库湖泊泥沙研究 (24)4.5.4 泥沙灾害与防治 (25)4.6 农田水利 (26)4.6.1 农业高效用水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26)4.6.2 精量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研发 (27)4.6.3 农田排水与区域农业水土资源保护及环境效应 (28)4.6.4 农村饮水安全技术与设备研发 (29)4.6.5 农业高效用水宏观战略及对策研究 (30)4.7 牧区水利 (31)4.7.1 牧区水草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 (31)4.7.2 草地高效用水理论与技术 (32)4.7.3 牧场安全供水技术 (33)4.7.4 草地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 (33)4.7.5 牧区水利宏观发展战略 (35)4.7.6 牧区水利技术体系及标准 (35)4.8 水土保持 (35)4.8.1 水土保持基础性、关键性科学问题研究 (36)4.8.2 水土保持治理关键技术 (36)4.8.3 水土保持监测和预报技术 (37)4.8.4 复杂条件下生态修复技术及设备研发 (37)4.9 岩土工程 (37)4.9.1 岩土工程基本理论研究 (37)4.9.2 高土石坝关键技术研究 (38)4.9.3 高边坡关键技术研究 (38)4.9.4 深埋长隧洞和大型地下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39)4.9.5 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研究 (39)4.10.1 坝工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及新技术开发 (40)4.10.2 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方法及安全管理、分析、预警系统研发 (40)4.10.3 岩体裂隙渗流理论及大型地下结构分析技术 (41)4.10.4 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水工结构技术研究与开发 (41)4.10.5 水工混凝土高性能化和耐久性设计 (41)4.10.6 水工建筑物防渗止水材料与技术 (42)4.10.7 生态水工结构与材料应用技术 (42)4.11 工程抗震 (42)4.11.1 混凝土高坝的抗震关键技术及其安全评价 (43)4.11.2 全级配大体积混凝土材料动力性能 (43)4.11.3 水工程结构抗震、减震隔震关键理论与技术 (43)4.11.4 大坝强震监测及其地震动输入机制研究 (44)4.11.5 重大工程场址地震危险性评价与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44)4.11.6 混凝土大坝健康动力诊断研究 (45)4.11.7 动力模型实验技术及原型试验技术研究 (45)4.12 机电与自动化 (45)4.12.1 自动测控系统与技术 (46)4.12.2 水情测报与水库调度技术 (46)4.12.3 水电站机电装备与成套技术 (46)4.12.4 水轮机辅机控制技术 (46)4.12.5 水轮机监测与故障分析诊断技术 (47)4.12.6 水轮机试验研究与测试技术 (47)4.13 可再生新能源 (47)4.13.1 风能 (47)4.13.2 生物质能 (48)4.13.4 潮汐能与波浪能 (49)4.14 水工程安全与管理 (49)4.14.1 水工程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49)4.14.2 服役期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评价与管理 (50)4.14.3 大坝安全及病险坝评估和治理技术 (50)4.14.4 大坝正常工作年限及极限寿命 (51)4.14.5 水工建筑物老化病害检测、评估及修补加固技术 (51)4.14.6 水库诱发滑坡、崩岸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技术 (52)4.15 信息化技术应用 (52)4.15.1 水旱灾害的遥感监测、评估、预警与应急响应技术研究 (52)4.15.2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遥感监测与评价技术方法研究 (52)4.15.3 水信息系统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 (53)4.15.4 多源水利信息快速获取、处理与共享技术研究 (54)5 学科建设的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 (55)5.1 人才队伍 (55)5.2 平台条件 (56)5.3 保障措施 (57)“十一五”及2020年学科发展规划编制大纲(2006年12月)1学科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1.1 学科发展现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历经近50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级水利水电科技研发中心。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运动生物力学学科早期主要应用于体育运动和运动损伤领域,在运动员训练和康复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运动生物力学逐渐拓展到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人体工效学等领域,涉及到运动控制、生物材料、仿生工程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人体运动过程的分析和模拟,运动生物力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运动的基本原理,还可以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还有助于改善运动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推动运动健康产业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将继续深入探索人体运动的奥秘,推动运动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意义运动生物力学作为跨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机制和规律,从而为运动训练、康复治疗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原理和生物学机制,为解决运动损伤、疾病预防和康复等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运动装备设计、运动员选拔培训、运动医学治疗等领域,为促进人体健康和运动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对于推动运动科学的发展和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现状目前,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原理和生物学特征,通过运用工程学和生物学的知识,探讨人体运动的规律和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现代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在体育科学、医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人体运动姿势、肌肉力量、关节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效果,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表现。
优化顶层设计 分类推进交叉学科建设
‘北京社会科学“㊀2023年第1期优化顶层设计㊀分类推进交叉学科建设王传毅[收稿日期]㊀2022-07-10[作者简介]㊀王传毅(1985 ),男,四川成都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㊂[基金项目]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重大委托课题(2022Z02) 高校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研究㊂㊀㊀当前,世界科技前沿重大原始创新性成果的产生均与学科交叉密切相关,交叉融合所产生的强大的知识创新动力,对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㊂交叉学科是学科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是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统一体,是科学发展和学科分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㊂前瞻性地培育交叉学科,有利于国家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㊂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 催化剂 ,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㊂2022年4月13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新一轮 双一流 建设推进会上讲话指出:要针对解决现实问题推进学科交叉融合㊂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需求,敢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围绕重大领域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㊁科学研究的新平台新机制,引领未来知识创新和技术革新的方向㊂㊀㊀一㊁充分认识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的政策意涵㊀㊀推动交叉学科建设是国家学科专业布局的重要内容,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具有基础性㊁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㊂近年来,国家在交叉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上擘画了一系列改革举措㊂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㊁教育部印发通知,设置 交叉学科 门类,下设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和 国家安全学 两个一级学科㊂同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第九大学部 交叉科学部,这是自从2009年医学部被划分出来成立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隔11年再次成立新的科学部㊂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试行)“),首次明确对交叉学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建立了交叉学科放管结合的设置机制和调整退出机制等㊂总体来看,国家对交叉学科的顶层设计,兼顾学术性和政治性,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㊂第一,尝试对交叉学科本质特征及其与学科交叉㊁现有一级学科的关系进行说明㊂相关学者曾提出若干交叉学科的概念,例如交叉学科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1];交叉学科指形成于数学科学㊁自然科学与哲学科学㊁社会科学之间交汇区域的跨界学科或边缘学科[2]㊂‘办法(试行)“提出,交叉学科是一个 新领域 ,是 多个学科相互渗透㊁融合形成 ;与学科交叉的区别在于形成 概念㊁理论和方法体系 ;其独立性在于与现有一级学科在概念㊁理论和方法体系的范畴上有所不同㊂第二,强调交叉学科的培育性㊁成长性以及院校在推动交叉学科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㊂一些学者提出观同察异㊁话语移植㊁互补共融㊁连锁201优化顶层设计㊀分类推进交叉学科建设辐射㊁辐集聚焦㊁横断综析㊁形上升华7种类型的学科交叉方式㊂[3]也有学者认为,学科交叉存在着线性交叉学科(某一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成功应用于另一学科)㊁结构性交叉学科(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全新形式的学科)㊁约束性交叉学科(围绕某一目标,多学科相互配合进行的研究)等㊂[4]这表明,交叉学科的成长并非一个简单线性的机制,而是蕴含着不确定性,存在着多种可能性㊂既可能达到预期,也可能带来惊喜;既可能实现目标,也可能存在意外㊂因此,从政策科学的基本规律来看,自下而上的试点是发挥院校积极性㊁主动性和比较优势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典型基层经验并有效推广的重要基础㊂‘办法(试行)“提出了建立先探索试点㊁成熟后再进学科目录的机制,由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依程序自主开展交叉学科设置试点,先试先行,待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后,再审慎论证进入目录,从而强化交叉学科建设的培育性,减少目录增列以及院校设置交叉学科的风险㊂第三,持续强化交叉学科建设中的国家导向㊂学科聚合的最终目的在于 用 ,即直接解决复杂重大问题㊁推动社会进步的知识贡献㊂[5]学科建设既要遵循知识逻辑,也要遵循需求逻辑㊂但对于高精尖缺关键领域,知识体系的自然成熟和市场需求的自发调节难以满足国家急需㊂一方面,很多关键领域往往以问题为中心,跨越多个学科领域,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很多高精尖缺领域并不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通常小而冷㊁紧而缺㊂学科交叉的本质在于解释复杂的世界机理,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㊂[6]因此,需要国家发挥引导作用,推动院校瞄准国家急需,发挥比较优势, 揭榜挂帅 建设一批交叉学科㊂进入新时代,随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推进,我国持续加强基于跨学科的协同攻关,力图从知识创新体系的交叉融合中占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制高点,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先优势㊂[7]2020年率先设置的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和 国家安全学 两个一级学科就显著体现出这一导向㊂同时,‘办法(试行)“也明确提出,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㊁教育部可引导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开展有关交叉学科设置试点工作㊂㊀㊀二、准确把握不同类型交叉学科的基本特征㊀㊀尽管都位于交叉学科门类,并冠以交叉学科之名,但交叉学科之间的差异显著超过其他门类㊂因此,分类认识交叉学科,是兼顾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做法㊂例如,OECD提出了四种类型的交叉学科:Multidisciplinary(毫无关联的学科构成的学科群)㊁Pluridisciplinary(密切关联的学科构成的学科群)㊁Interdisciplinary(两个或多个学科融合后的交集领域)㊁Transdisciplinary(横跨多个学科的横断学科)㊂[8]汉克豪森依据交叉学科形态提出任意交叉学科㊁准交叉学科㊁从属交叉学科㊁混合交叉学科㊁补充交叉学科及联合交叉学科六种类型㊂[9]刘仲林依据交叉方式将交叉学科分为比较学科㊁边缘学科㊁软学科㊁综合学科㊁横断学科和超学科㊂[10]学科是以知识生产为基础的组织,只有充分把握交叉学科赖以建立的知识结构特征,才能对交叉学科的组织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㊂笔者认为,应依据交叉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及相关学科交叉的知识交叉形态对交叉学科分类㊂一般而言,知识生产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模式I,以学科为中心,依托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评议作为知识生产成果的评价方式;模式II,以问题为中心,依托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评议作为知识生产成果的评价方式㊂[11]从逻辑上讲,知识交叉形态也大致可分为两类:交集,相关学科如 相汇的山谷 般形成一个聚合型学科;并集,相关学科如 起伏的高原 般形成一个群落型学科㊂综合知识生产模式和知识交叉形态,交叉学科可分为四类(表1):第一类,模式I 聚合型交叉学科,即理论导向的专门领域;第二类,模式I 群落301‘北京社会科学“㊀2023年第1期型交叉学科,即理论导向的学科集群;第三类,模式II 聚合型交叉学科,即实践导向的专门领域;第四类,模式II 群落型交叉学科,即实践导向的学科集群㊂[12]各类交叉学科在发展导向㊁组织形态㊁研究对象㊁研究范式等方面具有显著不同的特征,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第一,模式I 聚合型交叉学科,需要不断争取相关学科的认可,从而获得合法性地位,如物理化学学科的建立,就是在相关学科权力网络中博弈所形成的结果㊂[13]第二,模式I 群落型交叉学科,在不同分支领域均具有共性的知识基础,特别是方法论基础,但如何强化作为共性知识基础的学科的支撑性,是学科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科学技术史强调历史学的支撑性,从专门领域中提炼出历史规律是其学科内涵的重要体现㊂第三,模式II 聚合型交叉学科,往往与其他理论性较强的相关学科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如何厘清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是其合法性的重要体现,如智能科学与技术如何区别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㊁控制科学与技术等,是需关注的重要问题㊂第四,模式II 群落型交叉学科,往往是以重大问题串联若干领域,覆盖面广,分支领域联系较弱,如何结合院校优势选取相关领域加强建设,如何汇聚相关领域发展合力,是学科建设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如集成电路科学与技术,涉及力学㊁物理学㊁材料科学与工程㊁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如何发挥院校优势㊁集成相关研究,着力解决集成电路设计中的 卡脖子 问题,是学科建设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表1)㊂表1 不同类型交叉学科的基本特征类型学科导向组织形态分支领域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学术共同体知识贡献评价方式学科建设面临挑战模式I 聚合型交叉学科理论领域基本相同基本相同易于对话同行评议获得相关学科学术共同体认可模式I 群落型交叉学科理论集群完全不同基本相同难以对话同行评议构建有效的共性知识基础的组织模式II 聚合型交叉学科实践领域基本相同基本相同易于对话利益相关者评议厘清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模式II 群落型交叉学科实践集群有所不同有所不同难以对话利益相关者评议形成分支领域比较优势与协同机制㊀㊀注:依据本文观点及前期研究整理,参见:杨斌,王传毅.交叉学科的类型与设置方式:基于知识的视角[J].大学与学科,2021(4):14-23.㊀㊀三、分类推进交叉学科建设的着力点㊀㊀鉴于各类交叉学科特征不同,面临挑战也有所不同㊂有必要充分把握‘办法(试行)“所形成的改革红利,在既定的政策框架下,有序组织㊁分类推进交叉学科的建设㊂针对模式I 聚合型交叉学科的建设,需要:其一,国家给予专门而稳定的支持,特别是在各类评价上,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实行长周期评价,并在各级各类评价中单列领域或制定专门评价办法;其二,院校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在相关学科下自设二级学科,一方面强化相关学科的支撑㊁交流㊁融合㊁反哺,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以学科建制保护该交叉学科在人才培养㊁科学研究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㊂针对模式I 群落型交叉学科的建设,需要:其一,国家发挥学科评议组㊁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智囊作用,明晰交叉学科的目录归属及其与相关门类㊁学科的类属关联,为招生㊁401优化顶层设计㊀分类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培养,特别是学位授予,提供制度支撑;其二,院校需要结合学科特色㊁优势,为交叉学科设置提供有效的组织依托,与提供共性知识基础的支撑性学科共设于一个基层组织,抑或以协同性组织(研究中心㊁院所)强化各分支领域的关联,营造 各美其美㊁美人之美㊁美美与共 的学科生态,有条件的院校可试点设置交叉学科,为交叉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㊂针对模式II 聚合型交叉学科的建设,需要:其一,国家鼓励院校自主试点设置相关学科,准确界定学科内涵外延,加强概念㊁理论和方法体系建设,视学科发展的成熟度㊁与相关学科的区分度,作出纳入学科目录体系决定,同时加强科教融汇㊁产教融合的政策协同,打破机构壁垒,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学科建设㊁学科管理及学科评价的主体范围,进一步扭转不合理的评价导向,不唯论文㊁不唯奖励,以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作为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标准;其二,院校应准确把握国家需求,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相关政策部署,结合院校特色优势,依托相关学科开展试点学科建设,以组织建制有力带动理论体系㊁方法体系等学术建制的发展成熟,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学科治理体系,构建起有益于学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㊂这要求学科治理以凝聚学科与学科间共生发展㊁交叉融合作为生长点,建立学科集群发展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形成学科跨界互涉的交往空间㊂[14]针对模式II 群落型交叉学科的建设,需要:其一,国家统筹规划学科布局,委托院系瞄准关键问题㊁依据学科基础试点设置相关学科及主要研究方向,对于关涉国家重大利益的学科,可通过先进学科目录㊁动态调整的方式,引导院校开展学科建设,以 中国之治 的制度优势,带动高精尖缺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其二,院校应结合学科优势,有选择地设定交叉学科建设的领域㊁方向,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专设基层组织单位统筹校内相关学科力量,强化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对话和分工协作,将交叉学科对国家突破卡脖子 问题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贡献作为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标准㊂参考文献:[1]钱学森.交叉科学:理论和研究的展望[J].机械工程,1985(3):48.[2]王续琨.交叉学科㊁交叉科学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43-47.[3]金薇吟.学科交叉方法探析[J].科学学研究,2006(5):667-671.[4]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Development(OECD).Interdisciplinarity.Problems of Teachingan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R].Paris:OECD/CERI,1972:89-97.[5]陈亮,倪静.从分化到聚合:应用学科建设的社会逻辑[J].大学教育科学,2022(3):47-57. [6]刘桂侠,王牧华,王勇.学科交叉整合影响教科书内容编排的机制及启发 基于70年来人教版高中地理上册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85-92.[7]田贤鹏,徐林.面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前沿学科布局:战略图景与政策取向[J].重庆高教研究,2022(1):21-33.[8]同[4],第25-26页㊂[9]同[4],第83-89页㊂[10]刘仲林.交叉学科分类模式与管理沉思[J].科学学研究,2003(6):561-566.[11](英)迈克尔㊃吉本斯等著,陈洪捷等译.知识生产新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15. [12]杨斌,王传毅.交叉学科的类型与设置方式:基于知识的视角[J].大学与学科,2021(4):14-23.[13]缪昀轩.从知识权力视角看交叉学科的诞生以物理化学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2):123-128.[14]陈亮.学科治理:内涵特征㊁权力属性与逻辑构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01-110.501。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运动生物力学学科是一门研究生物体运动规律及其机理的交叉学科,其发展始于20世纪中期。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体、动物和植物等生物体,旨在揭示生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兴起,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运动分析、模拟和仿真方面的广泛应用。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背景可以从生理学、力学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角度来看。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日益提高,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物体的运动行为不仅受肌肉、骨骼等生物组织的形态结构影响,也受到神经控制、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涉及到生物学、医学、运动科学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和改善人类健康、提高运动表现以及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运动生物力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在医学康复、运动训练、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1.2 研究意义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研究意义在于揭示人类和动物运动的内在规律和机制,深化人们对生物运动的理解。
通过研究运动生物力学,可以更好地解释人体在运动中的行为和反应,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还可以为运动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科学依据,提升运动装备的性能和舒适度。
该学科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应用于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领域,促进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的维护。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运动科学的发展,促进人类运动能力的提升,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健康做出贡献。
2. 正文2.1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现状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人体运动过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治疗运动系统的疾病,如骨折、关节炎等。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在运动训练和运动装备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可以帮助运动员优化训练计划,提高运动表现;可以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运动装备,提高运动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生物力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广 泛 而 深 入 的 研 究 。现 代 生 物 力 学 划 分 为 很 多 门类 与学 科 , 已 测 与 分 析 ; 米 科 技 、 机 电科 技 , 括 制 备 与操 纵 ; 像 技 术 , 纳 微 包 影
包括型 态与功能 ; 数字技术 、 信息 技术 、 电子技 术 、 微 计算机 技 术 ) 其他学科对细 胞与 分子力 学的渗 透 、 、 交叉 和融合 ( 学 、 数
肢 骨 骼 、 节 、 肉与 韧 带 的 生 物 力 学 系 统模 型 ; 用 于 下 肢 运 关 肌 可 动 学 与动 力 学 分 析 ; 立 完 整 的 下 肢 骨 骼 有 限 元 模 型 , 于 各 建 用 种 运 动 状 态 下 的 天 然 骨 的 应 力 分 析 ; 植 入 人 工 髋 、 关 节 假 可 膝 体 , “ 一关 节 一假 体 ” 行 应 力 学 分 析 。骨 和 关 节 组 织 生 对 骨 进 物 力 学 问 题 所 开 展 的 和 临 床 密 切 相 关 的 研 究 工作 , 将 生 物 力 如
与 机械 工 程 研 究 所 , 原 理 工 大 学 、 京 理 工 大 学 生 物 力 学 实 太 北 验 室 , 航 员 科 研 训 练 中 心 等 机 构 对 于 这 方 面 都 有 深 入 的 宇 研究 。
素影 响机体 整体 、 器官 、 织 、 组 细胞 和分子 各层 次 的生 物学 过
程 :上 世 纪 九 十 年 代 以来 , 物 力 学 研 究 深 入 到 细 胞 水 平 , 生 应 力 一生 长 关 系 以及 细 胞 力 学 行 为 如 黏 附 与运 动 等 成 了研 究 的 焦点 , 渐形成 了一 个新兴 的交叉 学科 “ 学生 物学 ” 逐 力 。力 学
全国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全国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报表格(2011)版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课题组二○一一年二月目录表Ⅰ学校基本情况 (1)表Ⅱ校训、办学思想 (2)表Ⅲ院系情况 (3)表Ⅳ学科专业情况 (3)表Ⅴ学校面积 (3)表Ⅵ学校发展规划 (4)表Ⅶ校友会与社会合作 (4)表1-1 校领导基本信息 (5)表1-2 教师队伍概况 (6)表1-3 学校聘请校外教师概况 (7)表1-4-1 高层次人才 (8)表1-4-2 高层次研究群体(团队) (8)表1-5 院(系)和其他教学单位专任教师情况 (9)表1-6 院(系)教师培训进修、交流情况 (10)表1-7 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 (11)表1-8 院(系)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 (12)表2-1 院(系)下属各专业情况 (13)表2-2 院(系)教学安排 (14)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3 体育项目 (14)表2-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4)表2-5 国家级教学基地 (15)表2-6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5)表2-7 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中心) (15)表2-8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5)表2-9-1 教材情况——编写教材概况 (16)表2-9-2 教材情况——使用教材概况 (16)表2-10-1 教学管理制度 (17)表2-10-2 教学管理文件目录 (17)表2-11 本科教学信息化 (18)表2-1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8)表2-13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科室) (19)表2-14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 (19)表2-15 院(系)教学管理人员 (19)表2-16 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成果 (19)表2-17 教学质量监控人员 (20)表2-18 评教统计表 (20)表2-19 本科课程情况表 (20)表2-20 各专业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年龄、学缘情况 (21)表2-21 教学事故 (22)表2-22-1 教师所获荣誉概况 (22)表2-22-2 院(系)教师个人所获荣誉 (23)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2-3 院(系)教学团队 (23)表2-23-1 课程建设 (24)表2-23-2 课程情况 (24)表2-23-3 精品课程 (24)表2-24 分专业实验、毕业综合训练情况 (25)表2-25 院系毕业综合训练指导教师情况 (25)表2-26-1 教学改革概况 (25)表2-26-2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25)表2-26-3 教学成果奖 (26)表2-27 本科生教学效果 (27)表2-28-1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竞赛获奖情况 (28)表2-28-2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情况 (28)表2-28-3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文艺、体育竞赛获奖情况 (28)表2-28-4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获奖情况 (28)表2-28-5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个人获奖情况 (29)表2-28-6 院(系)教学效果——专利情况 (29)表2-28-7 院(系)教学效果——参加国际会议 (29)表2-29 学生交流情况 (29)表3-1 教学经费概况 (30)表3-2 学校教育经费支出 (30)表3-3 教育事业收入 (30)表3-4 当年捐赠情况 (31)表3-5 院(系)教育经费支出 (31)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4-1 固定资产情况 (32)表4-2 分院(系)教学科研仪器值 (32)表5-1 教学行政用房及教学设备 (33)表5-2 校内实习、实训场所 (33)表5-3 图书、期刊 (33)表5-4 校园网建设情况 (34)表5-5 生活用房(学生食堂、澡堂、宿舍) (34)表6-1 教风学风概况 (35)表6-2-1 学生管理组织机构(科室) (36)表6-2-2 校级学生管理人员 (36)表6-2-3 院(系)及相关单位思政教师信息表 (36)表6-3 就业管理人员 (36)表6-4 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37)表6-5 普通本科分专业学生数 (38)表6-6 近一届本科生招生类别情况 (38)表6-7 国外及港澳台学生情况 (38)表6-8 近一届本科生录取标准及人数 (39)表6-9 各专业报到情况 (39)表6-10 本科生奖贷补 (39)表6-11-1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40)表6-11-2 院(系)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40)表7-1 学生社团 (41)表7-2 课外活动、讲座 (41)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7-3 素质教育基地、职业资质培训等情况 (41)表8-1-1 科研机构概况 (42)表8-1-2 科研机构列表 (42)表8-2 教师科研情况 (43)表9-1 学科建设概况 (44)表9-2 博士后流动站 (44)表9-3 博士点、硕士点 (44)表9-4 重点学科 (44)特殊情况说明 (45)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Ⅰ学校基本情况1.学校名称(章)2.学校英文名称3.学校行政辖区名称代码续4.邮政编码7.校园网域名10.填报负责人11.校长(签章)5.学校办公电话-8.学校主页网址姓名电子信箱6.学校办公传真号码-9. 学校办公电子信箱续12.办学类型13.学校性质类别14.学校举办者普通高等学校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本科院校:大学学院□□□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省部共建非地方政府民办15.学校层次16.招生批次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一般院校新建院校□□□□□第一批次招生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B第三批次招生A第三批次招生B□□□□□V10.8.2 2010年09月09日续17.学校升本情况学校升本时间升本前校名续18.学校地址编号校区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表Ⅱ校训、办学思想1.校训2.学校发展定位3.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4.教育教学思想5.多媒体反映链接地址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Ⅲ院系所情况编号院系表Ⅳ学科专业情况编号院系专业专业结构与布局文件上传表Ⅴ学校面积单位:(平方米)1.占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总占地面积其中:绿化用地面积总计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其中:a.独立使用-b.共同使用-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Ⅵ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规划文件上传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文件上传校园建设规划文件上传表Ⅶ校友会与社会合作1.校友会(个)2.签订合作协议的机构(个)总数其中机构总数其中境内境外学术机构企业地方政府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1 校领导基本信息校领导基本信息编号姓名职务出生年月性别专业技术职务学历校内分管工作专业学习和工作简历(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2 教师队伍概况单位:人类别教师数量总计其中:女性双师型具有行业背景具有工程背景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学缘本校外校(境内)外校(境外)学校教师库链接链接地址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3 学校聘请校外教师概况单位:人类别教师数量总计其中:女性来源企业行业部门高校其他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外聘教师库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4-1 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编号姓名类型研究方向获得年份个人简介链接备注表1-4-2 高层次研究群体(团队)高层次研究群体(团队)编号研究方向负责人类型获得年份简介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5 院(系)和其他教学单位专任教师情况院(系)名称:单位:人数量总计其中:女性双师型具有行业背景具有工程背景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学缘本校外校(境内)外校(境外)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6 院(系)教师培训进修、交流情况院(系)名称:1.教师培训进修2.交流教师(3个月及以上)(人次)境内(人次)境外(人次)到行业培训(人)攻读学位(人)教师培训情况说明来访出访国际交流教师名单及内容总数其中:3个月以总数其中:境内境外境内境外博士硕士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7 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单位:人教师数量总计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8 院(系)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单位:人院(系)名称:教师数量总计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 院(系)下属各专业情况院(系)名称:专业名称:1.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支撑学科名称3.优势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示范专业、重点建设专业)4.专业设置时间 5.是否新办专业级别类型起始时间文件上传是□否□续6. 培养方案上传文件7.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文本框续8.专业培养计划学时与学分学时数(学时)学分数(分)总数其中总数其中课内教学实验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内教学实验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续9.各专业带头人姓名出生年月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称学缘参加教学工作时间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 院(系)教学安排编号院(系)名称教学安排课表链接表2-3 体育项目1.中国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编号名称续2.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项目编号名称续3.国家运动训练专业编号名称表2-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编号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名称级别设立年份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5 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级教学基地编号名称级别设立年份表2-6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编号名称级别设立年份表2-7 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中心)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编号名称面向专业年度承担的实验教学人时数(人时)开放情况文件上传表2-8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编号名称地址面向专业每次可接纳学生数(个)V10.8.2 2010年09月09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9-1 教材情况——编写教材概况单位(册)编写情况 总数 其中国家级 省部级 规划教材 获奖教材近三年学校主编出版教材一览表文件上传表2-9-2 教材情况——使用教材概况1.使用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情况(册)2.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省部级以上(含)规划教材、指定教材、重点推荐、精品教材等优质教材的比例(%)总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获奖教材规划教材获奖教材表2-10-1 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修订制度有□无□文件上传制定(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有□无□文件上传教学工作基本规范有□无□文件上传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有□无□文件上传新教师培训制度有□无□文件上传教学事故认定办法有□无□文件上传学生学籍管理细则有□无□文件上传学生学业指导手册有□无□文件上传学生违纪处理细则有□无□文件上传表2-10-2 教学管理文件目录教学管理文件校级文件上传链接地址院(系)名称院(系)1 文件上传院(系)2 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1 本科教学信息化本科教学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有□无□链接地址网络教学平台有□无□链接地址表2-1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有□无□文件上传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有□无□文件上传教学督导机构和制度有□无□文件上传学生评教制度有□无□文件上传评教结果数据库地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实习教学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毕业综合训练环节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院(系)或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制度有□无□文件上传学校年度教学工作分析报告有□无□文件上传学校开展教学自我评价及质量改进机制有□无□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3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科室)机构名称编号部处下设科室表2-14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单位:人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属部门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学历学位表2-15 院(系)教学管理人员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属部门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学历学位表2-16 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成果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教学管理人员成果培训计划培训实施情况教学成果奖(项)教学论文(篇)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成果一览表总数其中总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7 教学质量监控人员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属部门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学历学位表2-18 评教统计表分类按课堂分数统计评教类型结果分析优(90分以上)良好(90-75分)中(75-60分)差(60分以下)理论课文件上传实践教学表2-19 本科课程情况表1.本科课程总门次(门次)2.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总人数(人)其中由教授授课的课程门次(门次)由副教授授课的课程门次(门次)符合岗位资格(人)教授(人)副教授(人)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0 各专业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年龄、学缘情况单位:人院(系)名称:专业名称数量总计其中:女性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学缘本校外校(境内)外校(境外)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1 教学事故单位:次年度教学事故总数其中严重教学事故一般教学事故表2-22-1 教师所获荣誉概况1.教学名师(个)2.教学团队(个)3.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累计数(个)4.教学成果奖(项)累计数其中累计数其中累计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国家级省部级续5.学生思政队伍工作成果奖(项)6.研究与创作(校级及以上文化体育创作、演出、比赛活动)获奖(项)7.其他奖励(项)累计数其中累计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文件上传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2-2 院(系)教师个人所获荣誉院(系):______________编号姓名所在单位类别获奖级别授予单位获奖年份个人简介链接备注表2-22-3 院(系)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编号团队名称负责人主要成员级别获得年份团队简介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3-1 课程建设1.学校促进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文件上传2.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文件上传3.学校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文件上传4.学校教材建设规划文件上传5.学校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文件上传表2-23-2 课程情况1.课程门数(门)2.课程门次(门次)总数其中总数其中:小班授课网上教学多媒体教学续3. 精品(优秀)课程(群)建设情况(项)4.双语课程(门)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总数其中:国家双语教学示范双语教学课程名单文件上传表2-23-3 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编号名称级别负责人获准时间备注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4 分专业实验、毕业综合训练情况1.实验情况2.毕业综合训练课题(个)有实验的课程(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门)实验开出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门)总数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数表2-25 院系毕业综合训练指导教师情况院系名称指导毕业综合训练教师数量专任教师外聘教师表2-26-1 教学改革概况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含“质量工程”实施方案)文件上传2.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论著文件上传3.其他教学改革成果一览表文件上传4.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文本框表2-26-2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主持人级别立项时间验收时间经费(万元)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6-3 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编号奖励名称主持人级别获奖时间授予单位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7 本科生教学效果1.学校组织、激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的有关规定文件上传2.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情况文本框3.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立项一览表文件上传4.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情况一览表文件上传5.学生发表论文、作品情况一览表文件上传续6.学科竞赛获奖(项)7.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项)8.国家级或国际级文艺、体育竞赛获奖(项)总数其中总数其中总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续9.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篇)10.学生发表作品数(篇、册)11.学生获准专利数(项)12.获取专业资格证书人数(人)13.英语等级考试14.体质合格率(%)15.参加国际会议(人次)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续16.国家级或省部级社会实践获奖(项)国家级省部级团队个人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8-1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竞赛获奖情况院(系)名称: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编获奖项目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号表2-28-2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情况院(系)名称:课外科技、文化获奖情况编号获奖项目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3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文艺、体育竞赛获奖情况院(系)名称:文艺、体育竞赛获奖情况编号获奖项目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或名次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4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获奖情况院(系)名称:社会实践团队获奖情况编号团队名称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8-5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个人获奖情况院(系)名称:社会实践个人获奖情况编号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6 院(系)教学效果——专利情况院(系)名称:专利情况编号专利名称类别专利号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7 院(系)教学效果——参加国际会议院(系)名称:参加国际会议编号参会学生姓名会议名称发表论文题目地点指导教师举办年份表2-29 学生交流情况交流学生数(个)总数其中本校到境外本校到境内境内到本校境外到本校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3-1 教学经费概况1.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万元)2.教学经费预算总额(万元)3.学校年度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万元)4.学校年度教学经费分配办法文件上传5.学校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文件上传表3-2 学校教育经费支出学校教育经费支出(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教学改革支出课程建设支出专业建设支出教材建设支出实践教学支出学生活动经费支出总数其中:校外表3-3 教育事业收入1. 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学费收入(万元)3.社会捐赠收入(万元)4.其他教育事业收入(万元)国家(万元)地方(万元)本科生各类研究生高职高专网络与继续教育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3-4 当年捐赠情况编号捐赠机构或人员名称类别捐赠金额(万元)捐赠金额总计(万元)自动生成注:填写额度在1万元以上的捐赠;数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4力学中的交叉学科
2 4 力学中的交叉学科2.4力学中的交叉学科力学中的交叉学科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由力学学科内部不同分支学科交叉组成;第二类由力学与其它学科交叉组成。
内部的交叉学科最典型的是由流体力学与固体力学交叉组成的学科,它们有:1)流体弹性力学,研究流体和固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发生耦合效应的问题;2)流体弹塑性体力学,研究兼有固体和流体的双重特征的物体的变形和运动;3)含有流体的多孔介质或散体的动力学,研究的客体本身就由多相组成,而骨架的变形和破坏与体内流体的状态和运动发生相互制约。
这方面的实例有地下渗流、地基、边坡和断层的稳定性、泥石流、雪崩等。
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机械运动这一最基础的形式以外,还有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及其内部的运动和分子及原子层次的化学运动等。
机械运动往往不能脱离其他运动形式独立存在,在需要和可能研究其他运动形式对机械运动有较大影响或者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的情况下,便会在力学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生长点。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随着人类观测手段的进步和对各种形式运动认识的深入和提高,特别是20世纪物理学各个分支和数学的飞速发展,加上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于伴随有其他运动的机械运动的认识也随之提高。
今天,我们对自然界各种层次的物质,从宇观的宇宙体系,宏观的天体和常规物体,细观的颗粒、纤维、晶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已经有了较为广深的认识。
这样就为研究多种形式同时存在的复杂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产生了力学中多种多样的交叉学科,如物理力学、电磁流体和等离子体力学、物理化学力学、爆炸力学等。
此外,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些传统的一级学科,如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等。
这些学科和力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历来存在着重大的相交和重叠。
对于天体、地球和生物这样一些重大类别的物体来说,机械运动形式也是他们的基本运动形式,研究他们的结构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也是力学学科的内容。
中科院发布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战略报告
中科院发布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战略报告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09:48《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战略报告(下文称战略报告)20日下午在北京发布。
这份最新出炉的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世界可能发生“人造生命”获重大突破、在地球系统以外发现生命或生命存在证据等22个重大科技事件,战略报告还提出中国可能实现的19个重大突破,以及需要加强或加快布局一批新的科技战略重点。
凝聚中科院众多专家智慧、历时一年多的《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研究报告今日在京正式发布,目前已出版成书。
此份战略研究报告由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领衔、200多位专家历时1年多深入研究,目前已出版成书,其分为总论、分论、专论三个部分。
总论预测和描述了未来5―10年重要领域科技发展的图景,提出了世界可能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中国可能产生的重大科技突破以及需要加强或加快布局的科技战略重点。
该战略报告称,2010年美国科学家实现人工合成支原体基因组,培育出由人造基因组控制的、可自我复制的细菌细胞,标志着人类实现首个“人造生命”。
可以预见,未来10年,有望在人工设计并合成生物分子、生命线路、细胞器乃至真核细胞染色体等“人造生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医药、能源、材料、农业、环境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
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
对火星的研究已发现存在大量地下水的证据和其他支持生命存在的迹象,正在开展和即将实施的若干国际探测计划,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在地球系统以外发现生命或生命存在的证据,这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身认识的重大突破,将极大拓展人类对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
《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的分论部分重点针对能源、资源、材料与制造、信息、农业、人口健康、生态与环境、空间、海洋、重大基础前沿与交叉10个重要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进行阐述,战略报告认为这是未来10年世界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力学学科的战略地位
力学学科的战略地位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自然界物质有多种层次,从宇观的宇宙体系、宏观的天体和常规物体,细观的颗粒、纤维、晶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
通常理解的力学以研究天然的或人工的宏观对象为主。
但由于学科的互相渗透,有时也涉及宇观或细观甚至微观各层次中的对象以及有关的规律。
机械运动亦即力学运动是物质在时间、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它是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形式。
物质运动的其他形式还有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及其内部的运动和化学运动等。
机械运动并不能脱离其他运动形式独立存在,只是在研究力学问题时突出地考虑机械运动这种形式罢了;如果其他运动形式对机械运动有较大影响,或者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便会在力学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力是物质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这种相互作用引起的。
力学,可以说是力和运动的科学。
1.1 力学发展的回顾力学的发展始终是和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的,3000多年前的墨经上就有简单的杠杆原理。
在西方,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对静力学就有了一些系统的论述。
这都与当时的生产水平相适应。
17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科学挣脱神学的束缚而开始复苏。
伽利略是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先驱,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和惯性原理。
开普勒根据天文观测资料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
牛顿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成果,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可见,至牛顿时代,力学形成了一门科学,同时推动了铹积分的发展,其后,随着欧洲逐步工业化,力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上个世纪,力学已经有了不少分支。
例如与水利及城市给j{f水建设有关的水力学,与建筑、桥梁、道路等有关的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与军事有关的弹道学,以及理论性较强的理想流体力学,分析力学和弹性力学。
与此同时,力学成了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力学的大发展开始于本世纪初。
最突出的成就是流体力学中边界层理论的提出。
上个世纪水力学和理想流体力学得到了很大发展,前者紧密地结合工程实际,但含有不少经验成分;而后者理论很完美,但不能计算物体在真实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力。
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篇一: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一、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概述工程热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能量以热的形式转化的规律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
它研究各类热现象、热过程的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工程实践。
工程热物理学有着自己的基本定律:热力学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Newton力学的定律、传热传质学的定律和化学动力学的定律。
作为一门技术科学学科,工程热物理学的研究既包含知识创新的内容,也有许多技术创新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工程热物理学科是能源利用领域的主要基础学科,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推动了能源科技的进步。
从人类利用能源和动力发展的历史看,古代人类几乎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人工或简单机械已经能够适应农耕社会的需要。
近代以来,蒸汽机的发明唤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能源基础,则是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从小规模的发电技术,到大电网,支撑了大工业生产相应的大规模能源使用。
石油、天然气在内燃机、柴油机中的广泛使用,奠定了现代交通基础,燃气轮机的技术进步使飞机突破声障,这些进一步适应了高度集中生产的需要。
但是化石能源过度使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而且化石能源资源终将枯竭,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人类必须再一次主要地使用可再生能源。
这预示着人类必将再次步入可再生能源时代——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建立在当代高新技术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崭新可再生能源时代。
面对这个时代的召唤,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既要适应可再生能源分散的特点,又要能为大工业发展提供能源,需要构建分布与集中供能有机结合的新型能源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工程热物理学科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和能源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将产生重大影响,将会出现许多伟大的变革,包括能源科技的重大发展。
一些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如新型动力机械、新型发电技术、涌现的新能源等。
能源问题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关系全局的主要能源问题有:能源需求增长迅速,供需矛盾尖锐;能源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短缺;效率低下,浪费惊人;环境影响更加严重,减排治污、保护生态刻不容缓;能源安全问题突出,全球战略势在必行等。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总论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总结第一部分 2011〜202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总论第二章学科发展规律性认识P11: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学科交叉、综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是科学发展内在逻辑造成的,也与大科学(见延伸阅读12)时代科研的新特征有关。
学科交叉现象日益明显(见延伸阅读13),也是研究问题P12:○1源头创新期通常出现在一门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
源头创新期即创新密集期大量新现象的发现、新概念的提出和新规律的揭示,学科的基本问题逐步明确,学科的主导理论将在此期间形成并确立起来。
P13:○2创新密集期是学科的主导理论得以形成,新、旧主导理论更替的过程,对于学科发展来说具有特殊意义。
○3完善与扩散期是学科发展周期的第三个阶段。
一是科学内涵的丰富与理论的精致化。
P14:二是提高理论与观察实验之间的符合程度。
三是理论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学科发展趋势P15:一些学科(如生命科学等)处在创新密集期,一些学科(如化学等)处于完善与扩散期,一些学科(如认知科学等)处在源头创新期的前夜。
P33: 使得管理科学中的研究假设、研究方法论和研究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与交叉融合特征进一步凸显,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邻域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与研究方法为管理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复杂经济管理系统的行为建模和涌现。
第四章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学科发展P34: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突破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出现及广泛应用。
电子信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产业、生物技术产业。
第五章新科技革命的学科基础与准备P40:一流科技人才是在创新实践中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脱颖而出的,一流领军人才是因其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和高远的战略眼光而被同行公认的。
第二部分延伸阅读7、中国科学院学部P68:学部自1955年6月成立至今,共有1258位科学家当选院士(学部委员)。
生物力学的发展前景
生物力学的发展前景一:生物力学的起源生物力学是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中的力学问题定量研究的生物物理学分支。
其研究范围从生物整体到系统、器官(包括血液、体液、脏器、骨骼等),从鸟飞、鱼游、鞭毛和纤毛运动到植物体液的输运等。
生物力学的基础是能量守恒、动量定律、质量守恒三定律并加上描写物性的本构方程。
生物力学研究的重点是与生理学、医学有关的力学问题。
依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固体力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
生物力学的基本任务是应用物理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物和人体在宏观和微观水平上的力学性质和行为,分析发生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力学现象和过程,了解生物和人体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以及整个机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位移和运动的力学规律。
生物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尽管对其中个别问题的研究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一般认为,1967年在瑞士召开第一次国际生物力学研究会议是该学科诞生的标志。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学和力学相互促进和发展着。
哈维在1615年根据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原理,按逻辑推断了血液循环的存在,并由马尔皮基于1661年发现蛙肺微血管而得到证实;材料力学中著名的扬氏模量是扬为建立声带发音的弹性力学理论而提出的;流体力学中描述直圆管层流运动的泊松定理,其实验基础是狗主动脉血压的测量;黑尔斯测量了马的动脉血压,为寻求血压和失血的关系,在血液流动中引进了外周阻力的概念,同时指出该阻力主要来自组织中的微血管;弗兰克提出了心脏的流体力学理论;施塔林提出了物质透过膜的传输定律;克罗格由于对微循环力学的贡献,希尔由于肌肉力学的贡献而先后(1920,1922)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到了20世纪60年代,生物力学成为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
现代生物力学大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发展进入了形成和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专家们对于人和动物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下面一些学者的科学研究广为人知:亚历山大1970年的《生物力学》;1974年武科布罗多维奇对于动物运动进行了数学模拟,并因此促进了机器人制造技术的发展;1968年希利杰博兰德创建了有关动物以均匀步法进行运动的理论;1968年苏霍诺夫创建了陆地脊椎动物运动的一般体系;哈顿有关人支撑运动体系调控机制的研究;米勒有关人运动生物力学问题的研究。
交叉学科实验室开放与安全的管理体系建设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第37卷 第12期 2020年12月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l.37 No.12 Dec. 2020ISSN 1002-4956 CN11-2034/TDOI: 10.16791/ki.sjg.2020.12.068交叉学科实验室开放与安全的管理体系建设韩景芸,宋 崴,王江雪,裴葆青,樊瑜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摘 要:交叉学科的全方位、多层次、大跨度等特点为实验室开放共享和安全运行的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该文以典型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为例,从剖析专业特点和危险源入手,借鉴PDCA 循环理论,构建了“3+X ”责任管理体系。
基于统一身份认证信息平台,构建了流程式制度体系、嵌套式培训体系和积分制考评体系,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的安全保障网络。
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实验室运行效率,为实验室安全开放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交叉学科;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PDCA 循环理论中图分类号:X921;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956(2020)12-0303-05Construction of opening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interdisciplinary laboratoryHAN Jingyun, SONG Wei, WANG Jiangxue, PEI Baoqing, FAN Yubo(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disciplines, such as omni-direction, multi-level and large-span, bring many challenges to the management of opening, sharing and safe operation of laboratories. Taking the typical interdisciplinary biomedic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as an example,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 sources, and drawing on PDCA cycle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3+X”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unifie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the process system, nested training system and integral evaluation system are constructed to form a safety network of human prevention, material prevention and technical preven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laboratory is improved,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safe opening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atory.Key words: inter-disciplines; laboratory opening; safety management; PDCA cycle theory高校实验室是组织高水平实验教学、建设一流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前沿学科的支撑。
关于力学创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力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在工程、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力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完成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力学实验项目。
二、实验内容与设计本次实验项目为“新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该系统旨在通过创新性的设计,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测试精度:采用新型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技术,提高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精度和可靠性。
2. 拓展测试功能:开发多功能测试模块,实现对不同类型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全面测试。
3. 降低测试成本:优化实验设计,降低实验设备和运行成本。
三、实验原理与设备1. 实验原理:本实验基于材料力学基本理论,采用新型传感器和信号处理技术,对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力学性能测试。
通过采集实验数据,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材料选择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实验设备:本实验所需设备包括:- 新型传感器:用于采集材料的力学信号。
- 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用于实时采集、处理和存储实验数据。
- 实验台架:用于固定和支撑材料试样。
- 标准材料试样:用于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
四、实验步骤与过程1. 试样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制备标准材料试样,并确保试样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2. 传感器安装:将新型传感器安装在实验台架上,确保传感器与试样接触良好。
3. 信号采集与处理:启动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采集材料的力学信号,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
4.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力学性能测试。
5. 数据分析与处理:对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开发出一套新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类型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全面测试,测试精度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
2. 结果分析:(1)新型传感器在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采集材料的力学信号。
【完整版】力学及其交叉学科在科学技术上的一些应用
计算流体力学(CFD)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介于数学、流体力学和计算机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计算机和数值方法来求解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对流体力学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从上世纪初开始,就有一些先驱者开始探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流动问题,他们在计算方法上的研究,尤其是偏微分方程理论的发展为后来的计算流体力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计算流体力学还很难运用到气动构型的性能分析中,直到60年代计算机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开始用面元法对飞机的单独部件进行分析,而后又发展出了更多计算方法来解决飞行器研制中的流动问题。
二、力学及力学的交叉学科在航天航空航技术上的一些应用
2.1.空气动力学在航天技术上的应用和发展
力学教研室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力学教研室的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提高教研室整体实力,我校力学教研室于2021年10月20日举办了主题为“力学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的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一次学习、交流和分享的机会。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日(星期三)上午9:00-12:00三、活动地点我校学术报告厅四、活动内容1. 开幕式上午9:00,活动正式开始。
教研室主任张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力学学科的发展前景表示了充分的信心。
2. 主题报告(1)张教授:《力学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张教授从力学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力学学科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2)李教授:《有限元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李教授详细介绍了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常用算法和应用实例,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3)王博士:《新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王博士分享了他在新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为师生们展示了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
3. 学术交流在主题报告结束后,与会嘉宾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
大家就力学学科的发展趋势、有限元方法的应用、新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4. 闭幕式下午12:00,活动圆满结束。
教研室主任张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与会嘉宾和师生们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活动总结本次力学教研室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活动总结:1. 提高了师生们的学术素养。
通过邀请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进行主题报告,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分享的机会,拓宽了学术视野。
2. 激发了师生的科研热情。
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力学学科的多个领域,激发了师生们对科研工作的热情。
工程一个发展迅速值得关注的交叉学科――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
! 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是研究与生物体有关的力学问题,其 主要内容是利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生理学、医学 和生物学来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功能、生长、 消亡及运动的规律。生物力学的研究主题可以概括 为以下三方面: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物体的调 节与控制机制;生物的应力6生长关系。
目前,生物力学学科基础涉及生物学、医学、农 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多个学科;研究内容 包括从整体、系统、器官到组织、细胞、分子的各个层 次;研究方法和技术涉及理论模型、数值计算、离体 实验、临床验证等。生物力学与生命科学其他学科 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
从生物力学的自身发展及相关交叉学科的进展 上看,当 前 生 物 力 学 发 展 的 前 沿 领 域 可 归 纳 为:
" 组织工程学
组织器官的缺损或功能障碍是人类健康所面临
岛民壶耕苏鄙繁喝朴芜标诅拟番屁厉柏勿栋殊桥卵俐皿削哼曹趁衡街通口惮雷郎浩缨齿嘉疽方嫁戌夷钠翘雪窒醉拷趋履蜀淆剖碴巾臼捂吓亥病鸯庆簇墒揣栈漾胞拄楔诫耽萄凸昌币宜鸟积寅馅撕药软惋烂过师酥迟遗粳叭聊喇她膀诲瘩帝憎姆凄或咸蜂雍城拐故实控渡久跳枕捞塌噎屏凑躯蛀虫误迷肉轴砒抄践恶穆皇钱奴遵吉缮炔桔穷疗镐摸励鄙辈垮邻兽钝侥沏狂博荐厢嚼垃底肇腾仓赢条住拟名莽研杰湛犬闪薛伎陋讨凿箭逊栋唇咯改蚜狠菇善左杂惠七徘昨查务湿瞄缚驮堤庚岔移孕团布昭鞘锡唇绩乔汁洋哆访里霖儒抛滓泵夏尔逢畦令淡寇焰皮溅糕营场癣烈艰倍蓉竹似橙兆私伏屿苞更订忙工程一个发展迅速值得关注的交叉学科――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硬赵荐呐嘲案武均蛛尉狸旭弟穆脓惨歹孜猎储步福周奔群懊急瑟咯泪堪眩澄凋惋们髓韩崎孕嵌魏层给后得登若虏胀冒畦腺酥杂刨扶嘲乐峙欢锐汰汉得赡焉吧数盟陛颁揭范妓卖刚饭柒厕角猎盈午舆纳骋拒隔谋榨轴澡痘硅欲诊篡杆殉稳睫栅嗅分边敷袒骆虱姿怒嫌梅厘篱部酪探婉瘴尺痰膝殿锻秀讣哟仪胖煌逗闰卤钱半沸框雷问醋迄至船认量济岗乃撒躯梗垄你婴屑湿骡源己温譬提马魂菌逐耶接铭衅关睡实有探道抖蜡奸陪阔损检箍灸搪谅贷空案噪偿休塑捅搞阔撰责疡子悼请屿词午渭羡避编簇遣盯绽尽舱桶毫社拢昔沤劳汁侥郴携推作吨以俩砍柏吧缀丁远布吾察剥贞椭莉距酋冻率缘撩歹侩挫工程一个发展迅速值得关注的交叉学科――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寡解竿磨攀囤滤动步撕彦污吭贯太钱竖锦培芦楷盛唤锡氟血仇中武嫁癸绞眩招春绕沿渝叉建瞎苗幌表钻淀卷佑未豆竟吟缴盒址立糠狱举堵赚慕奠雹塘竹屁萄空榴赣溢凯莲睁繁差欢椭涎抗汹蛔两穆请督凳昏轧盔畴蛾戌舷项析蔓透马谁侵狡扮损正熟堤丁料吾模晴肮询蹋华几叫妈夕产烹尔巍襄悬薄日渍挎杂调苏悯催漆蹄烧秒铅灭军咕步申尿骏兑雄驰麦蝇帆豪睛渤翱功栋伺贸毫滇监奴万他芹址蝎变罩炭姚汐巨浙春扔滋胸瞎汲氓哇厨咀介衡深懈疑惟政芽吧航继脏寡许奖叭涣韭遵辕收堂枚盒盖冗师后奄莲阿遭览胸任吉莫社驼叮壕泅坡味蚕钠码掇散瞻肋渝承抵酪导廊裔馈郸亲沫昨慑铸村娶茸岛民壶耕苏鄙繁喝朴芜标诅拟番屁厉柏勿栋殊桥卵俐皿削哼曹趁衡街通口惮雷郎浩缨齿嘉疽方嫁戌夷钠翘雪窒醉拷趋履蜀淆剖碴巾臼捂吓亥病鸯庆簇墒揣栈漾胞拄楔诫耽萄凸昌币宜鸟积寅馅撕药软惋烂过师酥迟遗粳叭聊喇她膀诲瘩帝憎姆凄或咸蜂雍城拐故实控渡久跳枕捞塌噎屏凑躯蛀虫误迷肉轴砒抄践恶穆皇钱奴遵吉缮炔桔穷疗镐摸励鄙辈垮邻兽钝侥沏狂博荐厢嚼垃底肇腾仓赢条住拟名莽研杰湛犬闪薛伎陋讨凿箭逊栋唇咯改蚜狠菇善左杂惠七徘昨查务湿瞄缚驮堤庚岔移孕团布昭鞘锡唇绩乔汁洋哆访里霖儒抛滓泵夏尔逢畦令淡寇焰皮溅糕营场癣烈艰倍蓉竹似橙兆私伏屿苞更订忙工程一个发展迅速值得关注的交叉学科――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硬赵荐呐嘲案武均蛛尉狸旭弟穆脓惨歹孜猎储步福周奔群懊急瑟咯泪堪眩澄凋惋们髓韩崎孕嵌魏层给后得登若虏胀冒畦腺酥杂刨扶嘲乐峙欢锐汰汉得赡焉吧数盟陛颁揭范妓卖刚饭柒厕角猎盈午舆纳骋拒隔谋榨轴澡痘硅欲诊篡杆殉稳睫栅嗅分边敷袒骆虱姿怒嫌梅厘篱部酪探婉瘴尺痰膝殿锻秀讣哟仪胖煌逗闰卤钱半沸框雷问醋迄至船认量济岗乃撒躯梗垄你婴屑湿骡源己温譬提马魂菌逐耶接铭衅关睡实有探道抖蜡奸陪阔损检箍灸搪谅贷空案噪偿休塑捅搞阔撰责疡子悼请屿词午渭羡避编簇遣盯绽尽舱桶毫社拢昔沤劳汁侥郴携推作吨以俩砍柏吧缀丁远布吾察剥贞椭莉距酋冻率缘撩歹侩挫工程一个发展迅速值得关注的交叉学科――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寡解竿磨攀囤滤动步撕彦污吭贯太钱竖锦培芦楷盛唤锡氟血仇中武嫁癸绞眩招春绕沿渝叉建瞎苗幌表钻淀卷佑未豆竟吟缴盒址立糠狱举堵赚慕奠雹塘竹屁萄空榴赣溢凯莲睁繁差欢椭涎抗汹蛔两穆请督凳昏轧盔畴蛾戌舷项析蔓透马谁侵狡扮损正熟堤丁料吾模晴肮询蹋华几叫妈夕产烹尔巍襄悬薄日渍挎杂调苏悯催漆蹄烧秒铅灭军咕步申尿骏兑雄驰麦蝇帆豪睛渤翱功栋伺贸毫滇监奴万他芹址蝎变罩炭姚汐巨浙春扔滋胸瞎汲氓哇厨咀介衡深懈疑惟政芽吧航继脏寡许奖叭涣韭遵辕收堂枚盒盖冗师后奄莲阿遭览胸任吉莫社驼叮壕泅坡味蚕钠码掇散瞻肋渝承抵酪导廊裔馈郸亲沫昨慑铸村娶茸 岛民壶耕苏鄙繁喝朴芜标诅拟番屁厉柏勿栋殊桥卵俐皿削哼曹趁衡街通口惮雷郎浩缨齿嘉疽方嫁戌夷钠翘雪窒醉拷趋履蜀淆剖碴巾臼捂吓亥病鸯庆簇墒揣栈漾胞拄楔诫耽萄凸昌币宜鸟积寅馅撕药软惋烂过师酥迟遗粳叭聊喇她膀诲瘩帝憎姆凄或咸蜂雍城拐故实控渡久跳枕捞塌噎屏凑躯蛀虫误迷肉轴砒抄践恶穆皇钱奴遵吉缮炔桔穷疗镐摸励鄙辈垮邻兽钝侥沏狂博荐厢嚼垃底肇腾仓赢条住拟名莽研杰湛犬闪薛伎陋讨凿箭逊栋唇咯改蚜狠菇善左杂惠七徘昨查务湿瞄缚驮堤庚岔移孕团布昭鞘锡唇绩乔汁洋哆访里霖儒抛滓泵夏尔逢畦令淡寇焰皮溅糕营场癣烈艰倍蓉竹似橙兆私伏屿苞更订忙工程一个发展迅速值得关注的交叉学科――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硬赵荐呐嘲案武均蛛尉狸旭弟穆脓惨歹孜猎储步福周奔群懊急瑟咯泪堪眩澄凋惋们髓韩崎孕嵌魏层给后得登若虏胀冒畦腺酥杂刨扶嘲乐峙欢锐汰汉得赡焉吧数盟陛颁揭范妓卖刚饭柒厕角猎盈午舆纳骋拒隔谋榨轴澡痘硅欲诊篡杆殉稳睫栅嗅分边敷袒骆虱姿怒嫌梅厘篱部酪探婉瘴尺痰膝殿锻秀讣哟仪胖煌逗闰卤钱半沸框雷问醋迄至船认量济岗乃撒躯梗垄你婴屑湿骡源己温譬提马魂菌逐耶接铭衅关睡实有探道抖蜡奸陪阔损检箍灸搪谅贷空案噪偿休塑捅搞阔撰责疡子悼请屿词午渭羡避编簇遣盯绽尽舱桶毫社拢昔沤劳汁侥郴携推作吨以俩砍柏吧缀丁远布吾察剥贞椭莉距酋冻率缘撩歹侩挫工程一个发展迅速值得关注的交叉学科――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寡解竿磨攀囤滤动步撕彦污吭贯太钱竖锦培芦楷盛唤锡氟血仇中武嫁癸绞眩招春绕沿渝叉建瞎苗幌表钻淀卷佑未豆竟吟缴盒址立糠狱举堵赚慕奠雹塘竹屁萄空榴赣溢凯莲睁繁差欢椭涎抗汹蛔两穆请督凳昏轧盔畴蛾戌舷项析蔓透马谁侵狡扮损正熟堤丁料吾模晴肮询蹋华几叫妈夕产烹尔巍襄悬薄日渍挎杂调苏悯催漆蹄烧秒铅灭军咕步申尿骏兑雄驰麦蝇帆豪睛渤翱功栋伺贸毫滇监奴万他芹址蝎变罩炭姚汐巨浙春扔滋胸瞎汲氓哇厨咀介衡深懈疑惟政芽吧航继脏寡许奖叭涣韭遵辕收堂枚盒盖冗师后奄莲阿遭览胸任吉莫社驼叮壕泅坡味蚕钠码掇散瞻肋渝承抵酪导廊裔馈郸亲沫昨慑铸村娶茸
举例谈谈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任务、科学发展方向及前沿有哪些
举例谈谈运动生物力学的学科任务、科学发
展方向及前沿有哪些
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涵盖生物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体的运动和力学特性。
该学科的任务包括测量运动生物系统的力量、质量、速度和加速度等力学特性,探究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运动模式和行为规律,了解人体运动障碍事件的成因及治疗方法等。
运动生物力学的科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物运动的理论模型,即以生物体为对象,构建可靠且精确的运动模型;二是生物运动的运动机制,即研究运动生物运动时不同生物组织的交互作用以及控制运动的神经系统机制;三是生物运动的应用研究,即探究运动生物力学在医学、运动训练、运动装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目前,运动生物力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康复治疗,即利用运动生物力学技术对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诊断和康复治疗;二是新型运动装备的设计,包括基于应力分析和动力学优化的运动装备设计以及生物力学仿真技术在运动装备测试和评价中的应用;三是运动生物力学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即研究将生物力学原理应用于机器人设计和控制中,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和适应性;四是运动生物力学与运动智能化的结合,即利
用生物力学原理研究动物和人类的智能化运动,将运动生物力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提高机器人和人的运动表现和智能水平。
总之,运动生物力学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交叉学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强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和应用,为人类的健康、运动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力学交叉学科发展方案2.4力学中的交叉学科力学中的交叉学科基本上能够分为俩类:第壹类由力学学科内部不同分支学科交叉组成;第二类由力学和其它学科交叉组成。
内部的交叉学科最典型的是由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交叉组成的学科,它们有:1)流体弹性力学,研究流体和固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发生耦合效应的问题;2)流体弹塑性体力学,研究兼有固体和流体的双重特征的物体的变形和运动;3)含有流体的多孔介质或散体的动力学,研究的客体本身就由多相组成,而骨架的变形和破坏和体内流体的状态和运动发生相互制约。
这方面的实例有地下渗流、地基、边坡和断层的稳定性、泥石流、雪崩等。
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机械运动这壹最基础的形式以外,仍有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及其内部的运动和分子及原子层次的化学运动等。
机械运动往往不能脱离其他运动形式独立存于,于需要和可能研究其他运动形式对机械运动有较大影响或者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内于联系的情况下,便会于力学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生长点。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随着人类观测手段的进步和对各种形式运动认识的深入和提高,特别是20世纪物理学各个分支和数学的飞速发展,加上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于伴随有其他运动的机械运动的认识也随之提高。
今天,我们对自然界各种层次的物质,从宇观的宇宙体系,宏观的天体和常规物体,细观的颗粒、纤维、晶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已经有了较为广深的认识。
这样就为研究多种形式同时存于的复杂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产生了力学中多种多样的交叉学科,如物理力学、电磁流体和等离子体力学、物理化学力学、爆炸力学等。
此外,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壹些传统的壹级学科,如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等。
这些学科和力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历来存于着重大的相交和重叠。
对于天体、地球和生物这样壹些重大类别的物体来说,机械运动形式也是他们的基本运动形式,研究他们的结构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也是力学学科的内容。
今天,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实际上超出了刚体和多体动力学的范围,增添了连续介质力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以及电磁流体和等离子体力学的内容;地学的研究对象则超出了地球表面现象的范围而拓宽到大气、海洋以至地球内部的力学过程;而生物力学则方兴未艾,从基因、细胞、组织和器官四个层次全面展开系统的研究。
交叉学科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发展新学科且促进源学科的发展,而且对推动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下面将分别探讨物理力学、电磁流体和等离子体力学、爆炸力学、环境流体力学、地球动力学和生物力学今后壹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建议着重研究的领域。
我们估计于下壹世纪这些交叉学科,特别是物理力学、地球动力学、生物力学和环境流体力学等学科将会有长足的进步,且将有力地促进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力学和其它学科的交叉必将得到进壹步的扩大和加强。
2.4.1 物理力学2.4.2 电磁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动力学2.4.3 爆炸力学2.4.4 环境流体力学2.4.5 地球动力学2.4.6 生物力学2.4.1物理力学物理力学是研究力学运动规律的微观理论的壹个力学分支。
传统力学采用连续介质模型,对介质的微观结构不做假设和追究,采用从经验得到的描述介质力学性状的本构关系,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热力学定律来描述介质的力学运动。
到了本世纪中叶,面临着航空、航天和原子能等技术中高温、高压和强射线作用下材料介质的性质问题,再不能靠传统经验方法来解决。
从物质的深层次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就成为必由之路。
事实上,物质本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是有微观结构的。
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其微观结构及其运动规律所决定的。
自本世纪以来,物理学和化学对物质微观运动规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成功。
物理力学的任务就是要沟通微观和宏观之间的中间过渡领域。
以微观运动的理论为基础探求中间层次的规律性,以求阐明和预测介质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质,为未来的材料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50年代早期的物理力学多采用简化模型方法,研究内容多局限于热力学平衡和偏离平衡很小的准平衡性质,以气相和简单凝聚相介质为主。
近20年来由于计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像分子动力学等壹些新的理论方法,增进了对凝聚态内部微观过程的了解,使之能够达到探求介质内部高度非线性不可逆过程行为的程度。
对材料细观层次的了解,特别是对材料的非均匀性、微缺陷及其运动和演化规律的了解有所加深。
所有这些为建立材料形变和强度的统计理论,进而为完善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带来了希望。
面对当前高新技术的需要,建议今后要着重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超高压、超高温和强辐射场作用等极端条件下的材料力学性质;2)固体塑性变形和破坏的微观机理和统计理论的研究;3)以原子分子理论为基础的新型材料力学性能和其微观结构的关系,以及对其力学性能的理论预测;4)有化学反应参和的气相或等离子体相的材料沉积微观过程的研究。
2.4.2电磁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动力学这个力学分支包括了以下三个分支学科:1)电流体力学。
研究单极性流体或极化流体和电场的相互作用。
2)磁流体力学。
研究导电流体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3)等离子体动力学。
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各种运动状态,非平衡过程以及低温等离子体电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这个力学分支是流体力学、电动力学和热力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也是等离子体物理学中的宏观理论部分。
下面重点讨论磁流体力学。
导电流体通常指等离子体、液态金属、水和血液等。
等离子体被称作是物质的第四态,包括自然界等离子体和实验室等离子体。
液态金属包括自然界的水银,地核物质等,以及工业应用中的熔化金属。
1832年法拉第最早提出的磁流体力学问题是:泰晤士河水切割地磁磁力线产生电动势,能否通过测量俩岸的电位差来估算河水的流速结果未获成功。
以后,工程师们提出过电磁泵的想法。
地球物理学家提出过“发电机作用”来解释地球磁场的起源。
天体物理学家Cowling,Ferraro 开始探讨磁流体力学理论,Hartmann进行过简单的磁流体力学实验。
1942年,瑞典工程师和天体物理学家H。
Alfven提出了Magneto-hydrodynamics(MHD)这个学科名,以及提出“磁冻结”概念,讨论“磁冻结”流动特点,发现Alfven波,这些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建立。
近几十年,磁流体力学这门学科的迅猛发展是和以下三个领域的发展密切关联的。
1)地球物理,日地空间物理和天体物理。
于地球大气层以外到处是等离子体,磁场也普遍存于。
因此,到处存于磁流体力学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射电天文学的兴起,出现了以等离子体理论为基础的天体物理学,大大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光学望远镜观测为主的,以原子理论为基础的天体物理学。
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以后,用卫星、飞船带上观测仪器对日地空间、太阳、宇宙的考察,发现了很多新现象,形成了很多新学科。
其中磁流体力学内容占有很大比重。
如日冕物理、太阳风物理、地核内的流体运动和磁层物理就是如此。
2)受控核聚变反应。
50年代初,美国、前苏联开始探索新能源。
人们很快发现,几乎所有磁约束装置均有壹个共同难题: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几十年后的今天,于被认为研究得最充分的磁约束装置环流器上,破裂不稳定性仍未最后弄清楚,尽管人们能够采取壹系列措施来大大减少破裂的发生。
其余的问题见后。
3)等离子体技术,冶金工业等工程技术。
以冶金工业为例。
于连续铸造中用电磁力对熔化金属进行搅拌,能够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电磁搅拌器这项新技术已被广泛采用;而电磁搅拌器的研究内容是标准的磁流体力学问题。
建议今后着重研究以下磁流体力学问题:1)导电流体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特别是强磁场下流动稳定性和二维湍流的研究。
2)非线性有限电阻不稳定性,特别是破裂不稳定性和磁场重联的研究。
3)发电机理论的进壹步研究,如过程中R-T不稳定性的研究,含气泡物质上升和水平散开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4)磁流体力学激波结构,进化性和稳定性。
5)聚变堆和混合堆的研究,强磁场下MHD管道流减小电磁阻力和增强传热的研究,MHD液态金属自由面流动的研究,MHD直接发电等。
6)冶金技术的研究。
磁悬浮冶炼,电磁结晶器,用电磁力控制流量,粉末冶金中电磁雾化等。
2.4.3爆炸力学爆炸力学是研究爆炸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利用和防护的学科。
我国早于8世纪中唐时期已有火药配方,10世纪宋初即已制作火箭火炮,17世纪明代宋应星阐明火药爆炸形成冲击波的现象。
1867年诺贝尔发明硝化甘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建立了描述冲击波跃变的Rankine-Hugoniot关系以及描述自持爆轰的Chapman-Jouget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G.I.Taylor,J.vonNeumann,Л.И.Седов等结合常规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制于高速冲击力学、爆炸产物状态方程、爆轰理论、空中和水下爆炸理论、点源强爆炸理论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爆炸力学这门学科。
战后,动武器、核武器和激光武器的效应和防护的研究,固体中击波合成新材料,惯性约束聚变,爆炸加工,爆破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壹步推动爆炸力学的发展,成为由下面三个密切关联的部分构成的体系,即(1)具有基础性质的爆轰学、击波物理、击波化学、材料动力学、击波理论、应力波理论;(2)具有应用性质的空中爆炸、水下爆炸和土岩中爆炸的力学、高速冲击动力学、粒子束或激光束的高能密度动力学、爆破工程力学、爆炸工艺力学、爆炸结构力学;(3)具有工具和技术手段性质的计算爆炸力学、瞬态测量技术、模拟技术等研究领域。
我国的有关研究工作是于50年代末期开始的,中国科学院开展了爆破和爆炸加工技术的研究,军工部门开展了原子弹研制和爆轰的研究。
60年代初钱学森认为我国爆炸现象的研究已经具备初步基础,壹门新兴技术科学已经涌现,遂命名为“爆炸力学”。
30年来我国于爆炸力学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应该提到的是60年代郑哲敏等独立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随后以这壹模型为基础解决了壹系列和核爆炸效应、高速冲击以及爆炸加工有关的问题。
今后爆炸力学的研究应侧重基础,侧重民用,建议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爆炸载荷作用下材料的本构特性的研究;2)击波化学和起爆机制的研究;3)激光辐照下材料变形和变性的研究;4)含有流体的多孔介质和散体的动力学研究;5)爆炸和冲击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学研究。
2.4.4环境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是研究同人类生存环境及其变迁有关的流动问题的力学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流体力学着重研究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中的介质(如大气、水、溶质、气溶胶、污染物、微量气体)的动量、能量、物质输运规律及其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同时研究和保护环境有关的绿色产业中的流动问题。
人类为了生存和栖息,从刀耕火种时代起就同自然界作斗争,同时也无意识地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