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小学品德教案
一、教案名称:《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美丽与特色。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山、水、田园、植被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建筑、文化遗迹、民俗活动等。
3. 家乡的环境问题:污染、保护措施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发现家乡的美丽,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家乡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捡拾垃圾、种植绿植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活动心得,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使用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
八、教学内容:1. 家乡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等。
2. 家乡的水资源:河流、湖泊等。
3. 家乡的生物资源:植物、动物等。
九、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资源浪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十、教学方法:1. 调查法:让学生分组调查家乡的自然资源使用情况。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资源浪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节约资源的活动。
【教学环节】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全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地方,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家庭、学校和社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活环境的细节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教学进行引导和补充。
同时,学生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尚待培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学校、社区等生活环境,知道这些环境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学校、社区等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认识生活环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环境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道具和材料。
3.布置课堂环境,营造生活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回顾和分享家庭、学校、社区等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生活环境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生活环境的特点和功能。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生活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感知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环境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全部集体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全部集体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方》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
本课通过对学生生活环境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对生活环境的描述,对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阐述,以及如何保护环境的方法和建议。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保护环境,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等深层次的问题,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和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活环境的重要性,知道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生活环境的重要性,知道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从生活实际出发,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和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实物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我们的生活环境。
2.新课导入:介绍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从生活实际出发,保护环境,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环保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二上)大单元教学设计之《我们生活的地方》(任慧)
活动一: 《情景智能问答》
要求: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
示该课第一板块多个场 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 有心人,根据多媒体图 片展示,说说身边有哪 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为 家乡做贡献。并引导学 生回答:你从这些人上 看到了什么优点?他们 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并 引导学生对家乡劳动者 心怀感激之情。
9
10
活动二: 《感谢您:家乡人》
●针对学生对这些知识与德育目标的达成,
我们可以把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分为四个层 次或阶段:
1.观察了解层次; 2.体验感受层次; 3.调查探究层次; 培德育情的过程目标 4.思考认知层次; 5.合理表达层次; 6.改造实践层次;
(3)涉及家乡领域的各单元过程目标分配
其次,读各节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功能定位。
要求: 学生通过写祝福的
话,制作卡片等方式表 达对家乡劳动人民的感 恩之情,通过形式多样 的感谢后,说说你为什 么感谢他们。你有什么 话想对他们说?
11
活动三: 《家乡人了不起》
要求: 围绕“我”认为家
乡的什么人了不起,他 做了什么事让我们对他 产生崇敬之情。我们要 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闪 光点。分组讨论交流, 最后在班上汇报。或者 事先布置学生收集你认 为了不起的家乡人的照 片与事例,在班上与同 学分享。
5
6
活动二: 《我的最爱大讨论》 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分成 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讨 论“我”最喜欢家乡的 哪个或哪些物产,为什 么喜欢这些物产,这些 物产都是怎么生产出来 的,都经过了哪些农民 伯伯或工人叔叔的手。 并讨论如果我们没有这 些物产,会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什么不便。最后 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
要求:教师让学生事先
收集关于我与家乡的小
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
我们生活地方主题教案
我们生活地方主题教案教案标题:我们生活的地方教案目标:1. 了解不同地方的特点和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地图向学生展示不同地方的景观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地方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如:“你们觉得你们所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们想了解吗?”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问题。
主体活动:3.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方作为调研对象,如自己的家乡、国内外的名胜古迹等。
4. 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关于所选地方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5.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并制作展示海报或幻灯片,展示所选地方的特点和文化。
6. 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展示,了解其他地方的特点和文化,并提出问题和意见。
巩固活动:7.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不同地方的特点和文化,并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进行比较。
同时,学生也可以提出对自己所居住地方的改进建议。
8. 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的总结和建议,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拓展活动:9. 学生以个人形式,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居住地方的文章,描述地方的特点和文化,并表达自己对地方的喜爱和认同。
10.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学校的校报或网站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师评估学生制作的展示海报或幻灯片,以及他们在小组间的交流和展示中的表现。
3. 教师评估学生写的文章,包括描述地方的准确性、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可以邀请当地的文化专家或者有关地方的知名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所居住的地方。
2.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风景名胜等地方,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方的特点和文化。
道德与法治(二上)大单元教学设计之《我们生活的地方》(任慧)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摘要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六大领域《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概括为六大生活领域,这六大生活领域从小到大依次为:1.我的健康成长2.我的家庭生活3.我们的学校生活4.我们的社区生活5.我们的国家6.我们共同的世界二、整套教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的七大教育主题展开1.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素养教育2.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教育3.爱国爱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爱自然(生态伦理)教育6.国家领土主权教育7.开放的国家视野教育因此,六大领域乘以七大教育主题产生了约47个教学单元,十二本教科书,每本包括4个教学单元,十六节课。
道德与法治教材延循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编写特点,同一内容在不同主题(领域)、不同年级循环出现,但学习要求、难度逐步提高。
47个单元在整套教材中的分布如下图:基于以上宏观认识,我们在备课时要把握课程特点,从三个大处着眼:1、超越单课时的教学设计。
2、厘清同一领域的内容在全套教材纵向上的衔接和分工,把握其内容上的逻辑联系及由低到高内容上的拓展。
3、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内容、组织学习活动、设计总结与评价任务。
三、确定了单元整体设计备课程序。
1.深入解读教材2.精准设计教学目标3.适切选择教学内容4.智慧开展课堂教学活动5.合理制定估测评价系统四、具体步骤(一)深入解读教材(四读)(1)一读同一主题内容在全套教材纵向上的衔接和分工,把握其内容上的逻辑联系及由低到高内容上的拓展,即一读同一主题在整套教材中的功能定位。
(2)二读单元内的逻辑结构,了解单元中每一课所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和要求,即二读各节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功能定位。
(3)三读每一课的话题及板块之间的逻辑联系,即三读各话题与板块在一课中的功能定位。
(4)四渎每一课的图文表意,文中关键词所指向的教学目标点和本课的核心价值。
即四读图文、栏目、关键词在一个话题或板块中的核心价值指向。
二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优秀教学案例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创建文明、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社区生活设施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社区的便利和丰富多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创设“社区生活一日”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社区生活的点滴,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知和情感投入。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选择一个社区生活设施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功能和作用。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搜集相关信息,并整理成报告。
3.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生活设施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社区生活设施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区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哪些便利设施?”“这些设施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帮助?”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问题意识。
2.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社区生活场景,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社区生活的热爱,认识到社区是我们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
2.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社区内的不同人群,学会与人为善,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义务为社区的美好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年级下册道法第二单元知识点
道法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1.我们的家乡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这里有我们的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2.我最熟悉家乡,熟悉这里的环境,熟态这里的人和事,对它有待改进的地方了如指掌。
3.尽管我们最熟悉家乡,但还是会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4.我热爱我的家乡,当然希望家长变的更美好。
5.主动跟邻居打招呼,多去公共场所找小伙伴聊天,一起玩耍,认识邻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邻居。
6.去邻居家玩耍时行为要适当,邻居来自己家玩要时态度要热情。
7.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
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常常会伸出援助之手。
8..邻里互助,生活和睦。
为增进邻里友谊,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9.与邻居相处,我们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但是如果自家受到了伤害,也应该寻找方法去沟通。
10.在行政区划图上能找到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的邻省有哪些,还要了解家乡电话号码的区号、简称等。
1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让我们来当小导游,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家乡吧!12.我们的家乡不仅景色优美,还有很多远近闻名的特产。
特产就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
13.家乡的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
14.由于环境和历史的原因,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甚至在体形外貌、性格特征上也会有所差异。
15.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一填空1.我生活的家乡有我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的(欢声笑语)。
2.我最熟悉家乡,对它(有待改进)的地方了如指掌,但还是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3.在你生活的地方你最喜欢的是(家乡的大山)、(家乡的小河)。
4.保洁阿姨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在小区里维护(环境卫生)。
二选择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城市社区的典型特征是村前村后有田野B.城市社区的居民习惯住在楼房中C.农村社区比城市社区居民多6.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下面行为正确的是(A )。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小学品德教案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小学品德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家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家乡,知道家乡的基本情况。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位置、面积、人口等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乡的图片或实物,进行分享和展示。
教师通过地图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家乡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1.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介绍自己喜欢的家乡景点或特色。
第二章:家乡的变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迁。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分析家乡的发展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变迁的观察和感受。
邀请家乡的老一辈人,向学生讲述家乡的发展故事。
2.4 作业让学生采访家乡的老一辈人,了解家乡的变迁过程,并写成采访记录。
第三章:保护我们的家园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3.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3 教学活动观看环保宣传片,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3.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提出自己保护家园的具体行动。
第四章:家乡的美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美景,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家乡的自然美景,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行动。
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欣赏家乡的自然美景。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自己喜欢的家乡美景及其特点。
邀请环保专家,向学生讲解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第十二课我们生活的地方(1)
4、我们之所以要考察社区、关注社区、感觉社区、 建设社区,是因为社区是我们( D) ①休息、 娱乐的场所 ②交往和生活的地方 ③社会的一 个部分 ④社会的一个细胞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有的同学可能对自己生活的社区不甚了解, 或者了解不全面、不深入;有的同学对于社区的 人和事缺乏深切的感受和体验;有的甚至没有了 解和关心社区的意识和心愿,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要认识到( C ) A.我们的身份、任务和责任决定了我们不必感 受社区 B.社区和社区生活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无关 C.作为社区成员,我们有权利也有责任关注我 们的社区和社区中的人和事 D.作为社区成员,我们还是学生、未成年人, 只需要关注社区中发生的大事就行了
• 县以下的多数乡(镇)政府所在 地及重要集镇属于( D ) • A.城市社区 • B.农村社区 • C.商业社区 • D.兼具农村和城市特点的城镇 社区
3.无论生长在都市、小镇,还是乡村,我
们都生活在自己的社区里。关于社区,下列 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所组成 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②社区是社会的一个区 C 域或者一个部分,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或缩影 ③社区里有专门的管理和组织机构 ④社区 有一定特色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④
一、什么是社区?
社区: 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地域的 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是社会的一个区域或者一个 部分,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或缩影。
农 村 社 区
城镇社区是指县以下的多数乡(镇)政府 所在地 行政管理中心,还有某些重要集镇, 通常被称为城镇,城镇社区是兼具农村社区 和城市社区某些特征的社区类型。
课堂练习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三年级下册5《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5. 我的家在这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教学难点: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学会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了解自己居住的环境,可以收集居住地的照片,找一找村委会或居委会和小区物业,了解村名或社区名的由来。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帮动物找家(1)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小鸟、青蛙、小鸭子、小蜜蜂等,说一说它们的家在哪里?(2)根据学生的汇报,给这些不动物找家。
2.师:小动物们都有家,孩子们,你们有家吗?你们的家又在哪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家。
3.揭示课题:5.我的家在这里二、新知探究活动一: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我的家在这里1.利用课本28页的孩子们的农村的家和小区的家的介绍方法,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居住的地方。
(1)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2)我们小区很大,有二十多栋楼房。
到了傍晚,很多人在小区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2.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哪个地方的村庄还是在小区?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或者特色的风景?(1)学生在小组内介绍。
(2)让准备充分,又介绍清楚的同学在全班作介绍。
准备了图片的同学,可以将图片投影到课件上介绍,这样更清晰。
3.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你们都很爱你的家。
那你对你的家及家里的人和事又都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家里的人和事1.师:在你生活的地方,一定有独特的地方和迷人的风景,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吗?(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家的周围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2)选择介绍得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2.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024年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课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负责审判案件和法律监督。
2024/3/23
25
培养爱国情怀与责任感
爱国情怀
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
责任感
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履行自 己的职责和义务。
实践行动
通过参加升国旗仪式、学习国家历史和文化、关 注国家大事等方式,培养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介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概念、要素和培养途径,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更好地 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2024/3/23
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如模拟联合国会议、国际文化节等,通过案例分析 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资源
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 各种教育资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
设施维护
学校会定期对各种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 确保设施的完好和可用性。
节约使用
学生应该珍惜学校资源,节约使用水电等 资源,避免浪费和破坏公共设施。
21
2024/3/23
05
第四单元:我们的国家
22
国家的构成与象征
国家的构成
10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2024/3/23
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候、礼让老弱病残 孕。 爱护公共设施和文物古迹,不乱涂乱画、 不损坏公物。 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维 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11
2024/3/23
03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12
社区的构成与功能
主题活动《我们生活的地方》
主题活动:我们生活的地方【主题说明】除了家和幼儿园之外,社区及周围的环境是孩子们最为重要的生活环境了。
他们张开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一家家商店,一条条街道。
社区及周围的环境是孩子们与之共同呼吸的空间,是他们学会与人交往的环境,也是孩子们游戏和认识事物的小小世界。
为了拉近孩子与社区及周围环境的距离,我将开展“我们生活的地方”主题活动。
希望通过实地探索与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对社区多一份熟悉,感受周围生活环境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体验自己也是社区一分子的感觉,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初步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社区,而且能自然而然地培养起对家园和文化的感情。
【主题网络】【主题活动预设目标】1.感受生活环境的美。
2.在自己居住的地方有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3.学习清楚描述小区(或村庄)里的服务机构、公共设施。
4.初步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感谢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
5.愿意为小区(或村庄)做力所能及的事。
6.尝试用美工、建构等形式表现对周围事物的认知。
7.愿意扮演“为我们服务的人”的快递员、送奶工,在情境游戏中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主题总反思】:这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我们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围绕着生活地方的“吃、穿、住、行”四个方面来展开,从孩子们最贴近的生活实际去开展。
让孩子们通过这次的主题活动更进一步的去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其实一开始开展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们老师也迷茫过,不知道对于预设的分主题要如何开展。
我们会担心很多怕孩子不同,或是怕孩子们难理解。
但是随着主题的开展我们发现其实孩子们真的不能怕他们不懂,只要让孩子们亲身去体验、参观、调查过他们的兴趣就会特别高,会有很多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分享的。
而且是围绕着身边常见的地方、场景贴近幼儿的生活,就是孩子们熟悉喜欢的。
当然这次班级的主题能这么顺利地开展还要得益于家长的积极配合。
班级的这次主题很多是需要家长带孩子一起去参观、调查、实践的。
所以家园有效配合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保障。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单元备课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单元备课教案第一章:我们生活的地方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地方,了解社区的设施和环境,讨论如何爱护社区环境。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观察社区的设施和环境,回来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二章:我们的学校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校意识。
2.2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的设施和环境,讨论如何爱护学校环境。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学校,观察学校的设施和环境,回来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三章:我们的家庭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家庭,了解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讨论如何和家人相处。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回家一份关于家庭的调查表,填写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四章:我们的身体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结构和功能,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回来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五章:我们的学习5.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学习,了解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5.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和分享,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第六章:我们的朋友6.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和合作精神。
6.2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朋友,了解朋友的性格和特点,讨论如何和朋友相处。
6.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游戏和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第七章:我们的权利和义务7.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二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1_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1_北师大版活动目标1、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生活地点的整洁与漂亮。
2、引导学生注意观看,了解、关怀自己生活地点的进展变化。
3、培养学生对自己生活地点的热爱之情。
活动预备1、学生预备:利用国庆长假时刻去观赏、游玩天津的一处或几处美景(社区、公园、都市建筑、海河、街道、夜景及都市周边风景区),用图片、照片、DV或实物记录下来。
2、教师预备:天津全景的录像、游玩海河的课件、图片、歌曲活动步骤一、图片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伙儿看几幅图(天塔、水滴、世纪钟、食品街),我看谁的小眼睛最尖,认不认得这是那座都市。
师:大伙儿都认得这些地点,那你们说这是哪座都市呀?生(异口同声):天津师:对!这确实是我们的家乡天津,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说说我们生活的地点。
(板书:我们生活的地点)二、主题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6个方面感受生活的地点美。
(顺序可依学生的真实感受为准)(一)家园美师:我们从哪儿说起呢?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点了,(板书:家园)就让我们先从家说起好吗?师:那谁情愿给大伙儿介绍介绍你家住哪儿,你觉得你家周围哪儿美。
(几个学生有的用照片有的口头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最美的地点)师小结:看得出,大伙儿生活的家园都专门美,确实这几年我们都市建设的脚步加快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我们生活的家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二)、校园美(包括两部分)师:事实上不光我们生活的小家美,我们还有一个共同学习的大伙儿,是哪儿呀?生:学校⒈感受校园美师:(板书:校园)这确实是我们的学校,是我们每天学习的地点,老师用DV把四座校区全拍了下来,想不想看看?师:播放学校短片加解说——(我们学校共有四座校区,这是昆明路校区我们平常上课的地点,这是岳阳道校区也是我们现在上课的地点,这是常德道校区,那儿有三年级的老老大、大姐姐,这是成都道校区是我们的高年级部。
)看过之后你想说什么?(学生会说:“我们的学校真是太美了”“我在昆明路小学上学专门自豪”等。
二年级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教学设计
二年级《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教学设计环市西路小学程思华一、课标解读:课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我的家乡(社区)》中指出: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上册教材《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单元的第一个主题,其学习内容是能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广州优美的环境、悠久的历史、优秀的城市精神,以生活在广州为骄傲,并为本单元的其它主题《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活动作铺垫。
由于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在本课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补充了大量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资源:从广州的地理位置、行政划分入手,联系“五羊城”的传说,认识市花木棉及从中蕴含的团结向上的精神;结合学生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感性认识“羊城八景”,感受广州的“景色美”;通过了解广州正在迎接广州亚运,以游戏的形式,从乐羊羊家族成员的象征意义中,对广州的标识物进行检测;从广州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娱乐文化等方面,让学生感受广州的文化之趣;从让学生感性认识广州城市精神,为本单元的其它主题埋下铺垫。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一年的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最基础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交际能力。
学校周边的教师新村、环市西苑、富力桃园、富力半岛、南源花园等生活小区也是学生的家,是学生认识广州的有效资源。
更有一些学生已经养成阅读报纸、收看新闻等习惯,他们对广州的现况比较了解。
但由于孩子们“家——学校——家”的两点一线生活,不少学生对广州的认识明显不足。
因此,课前要指导学生分好小组,定好观察点,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尝一尝,使学生获得直接体验和亲身感受。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方》是鄂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一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地方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关心社会,懂得保护环境,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二年级下学期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
他们对于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培养地方认同感。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责任感,懂得保护环境,关爱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2.培养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理解教学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图片。
2.准备教学PPT,设计好每一课的教学内容。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场地。
4.布置好教室,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和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环境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点评,总结教学内容。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1-6年级)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1.开开心心上学去2.拉拉手,交朋友3.我认识您了4.上学路上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5.我们的校园6.校园的号令7.课间十分钟8.上课了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9.玩得真开心10.吃饭有讲究11.别伤着自己12.早睡早起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13.美丽的冬天14.健康过冬天15.快乐过新年16.新年的礼物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1.我们爱整洁2.我们有精神3.我不拖拉4.不做“小马虎”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5.风儿轻轻吹6.花儿草儿真美丽7.可爱的动物8.大自然,谢谢您第三单元我爱我家9.我和我的家10.家人的爱11.让我自己来整理12.干点家务活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14.请帮我一下吧15.分享真快乐16.大家一起来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1.假期有收获2.周末巧安排3.欢欢喜喜庆国庆4.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5.我爱我们班6.班级生活有规则7.我是班级值日生8.装扮我们的教室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9.这些是大家的10.我们不乱扔11.大家排好队12.我们小点儿声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3.我爱家乡的山和水14.家乡物产养育我15.可爱可敬的家乡人16.家乡新变化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1. 挑战第一次2. 学做“快乐鸟”3. 做个“开心果”4.试种一粒籽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5.健康游戏我常玩6.传统游戏我会玩7.我们有新玩法8. 安全地玩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9.小水滴的诉说10.清新空气是个宝11.我是一张纸12.我的环保小搭档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13.我能行14.学习有方法15.坚持才会有收获16.奖励一下自己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学习1. 学习伴我成长2. 我学习,我快乐3. 做学习的主人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4. 说说我们的学校5. 走近我们的老师6.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7. 生命最宝贵8. 安全记心中9. 心中的“110””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0. 父母多爱我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12. 家庭的记忆学校生活:文化、机构与人的相互建构安全:生命高度的安全家庭:亲情与群体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学相伴1. 我是独特的2. 不一样的你我他3. 我很诚实4. 我们在一起第二单元我从小生活的地方5. 我的家在这里6. 我家的好邻居7. 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8. 大家的“朋友”9. 生活离不开规则10. 爱心的传递者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11. 四通八达的交通12. 慧眼看交通13. 万里一线牵关系中的自我从社区到家乡公共生活:设施、规则、关爱交通与通信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1. 我们班四岁了2.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3. 我们班他们班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4.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5. 这些事我来做6.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7. 健康看电视8. 互联网新世界9. 正确认识广告元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11. 变废为宝有妙招12. 低碳生活每一天班级:归属、自治、群体家庭:付出、能力、责任信息媒介素养环保:意识、能力、生活方式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1. 我们的好朋友2. 说话要算数3. 当冲突发生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4. 买东西的学问5. 我想要我能要6.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7. 我们的衣食之源8. 这些东西哪里来9. 生活离不开他们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0. 我们当地的风俗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12. 家乡的喜与忧同伴:友谊与相处消费:能力、品质行业与劳动者家乡:文化与发展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1.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2. 学会沟通交流3. 烟酒有危害毒品更危险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4. 选举产生班委会5. 共同商定班级事务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6. 我们神圣的国土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8. 美丽文字民族瑰宝9.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10. 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成长遇到的新问题班级民主生活祖国:空间与民族认同祖国:文化认同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1. 读懂彼此的心2.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3. 弘扬优秀家风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4. 认识公共生活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6. 我参与我奉献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8. 推翻帝制民族觉醒9. 中国有了共产党10. 抗战胜利人民解放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12. 共同走向新时代家庭:理解、文化公共生活:参与民族复兴法治教育专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2. 宪法是根本法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3. 公民意味着什么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5. 国家机构有哪些6. 人大代表为人民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8. 我们受特殊保护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整体感知公民意识国家观念回到儿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1. 学会尊重2. 学会宽容3. 学会反思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4. 地球—我们的家园5. 应对自然灾害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6. 文明古国探访7. 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8. 科技发展造福人类9.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10. 我们爱和平。
我们生活的地方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目标:1、在家乡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服务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教材分析:本单元共两课,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构件活动主体。
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亲切的。
在此基础上安排了两个活动。
两个活动主体分别是“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的探究内容均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家乡的变化、优秀人物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进行探究活动。
课时安排:欢迎到我家乡来三课时家乡的故事三课时(课题)欢迎到我家乡来(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家乡地图,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材分析:“欢迎到我们家乡来”为本单元第一个活动主题,包括两个主题活动——“看地图着家乡”和“我做小导游”。
学情分析: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查找地图,了解有关地图的一些常识。
2、教师准备一张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一、看地图着家乡1、出示一张一张中国地图,提问:这是一张地图,它能告诉我们什么?2、让学生说说对地图的了解。
3、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4、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提出自己的问题。
5、小组内交流6、集体交流7、教师简介地图的作用。
二、了解行政管理区域的划分1、出示家乡省政区图、市、县地图。
2、说说家乡的地理位置3、写一写,填一填4、小组交流5、集体交流三、我做小导游1、小组内交流,选一名代表介绍家乡。
2、代表介绍家乡,用地图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特点:1、以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构建活动主题。
家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是熟悉、亲切的。
”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的两个活动主题”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的探究内容均来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家乡的变化、优秀人物等。
2、学习过程活动化。
活动以探究为核心。
”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两个活动主题都需要学生亲自去看地图或地球仪,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来获取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起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注重活动过程完整化。
例如,”家乡的故事”活动主题下的”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家乡山水美如画”“家乡风情更迷人”“可爱的家乡人”“家乡的历史名人”,每个主题活动结束都强调以一定的形式,如画家乡、写小作文、编情景剧等反映活动结果,同时使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得以升华。
4、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教科书版式设计灵活,形式多样,具有教强的可读性。
5、活动呈现方式范例性。
教科书中学生的活动呈现方式只是起到范例引路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
6、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强调学生品德形成的自主生成,而不是灌输。
单元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知识与技能:1、在家乡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分析:1、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去了解家乡。
2、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学习中升华情感。
3、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要以家乡优秀人物为榜样,以鲜活的实例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爱乡之情,使其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志向。
单元课时建议:8-10课时第一课:欢迎到我家乡来教学目标:1、结合家乡地图,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方法:观察、讲解。
教学准备:中国政区图、山东省政区图或市级地图、社区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我们都有一个家》。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地图,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找出山东省。
1、交流怎样确定地图的方向。
一般情况下,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相当于实地距离的长度。
比例尺一般有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3、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说明称为图例。
我们可以借助图例,知道地图上都有什么。
三、了解行政管理区域的划分,写一写,填一填。
我的家乡在()省,()县(市区),()乡(镇)。
家乡的省会是(),与家乡相邻的省有()、()、()、()、()。
四、出示山东省地图,说说家乡的地理位置。
出示30页写一写,填一填。
五、巩固练习:查看地图找家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
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家乡的各种地图。
二、学习新课:1、观察地图:将搜集到的地图悬挂在教室墙壁上,让学生分组选择地图,仔细观察,在组内交流怎样介绍家乡。
2、介绍家乡:请各组选派一至两名代表,用地图介绍家乡情况,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整理信息:听完各组的介绍后,综合信息,整理成“我的家乡”解说词,要求表达清楚,语句流畅。
4、说说收获: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用地图介绍家乡的情况。
四、课堂练写“我的家乡”解说词。
板书设计:家乡风土人情设计未来教学反思:2、家乡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传说故事。
3.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4.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教学方法:观察、讲解、讨论。
教学准备:让家长协助找反映家乡的”老照片”、”新景观”(将学生组:分别搜集城市建设方面、工业方面、农业方面、饮食方面等)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家乡的变化可真大课上活动:1、激情导入:由几十年的变化导入……2、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照片,选代表参照照片讲变化。
①分类展示②组织学生讨论,家乡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城市建设方面:高楼鳞次栉比,道路越来越宽……工业方面:发展迅速,工厂多,效益高……农业方面:机械化,科学种田,产量高……饮食方面:生活条件好,生活丰富多彩……③学生讨论,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3、布置练习与作业:”我与爸爸比童年”小调查①让学生与父母交流,了解以前家乡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状况,进行归纳整理。
②以”小作文”的形式把调查情况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抒发对家乡变化而感到自豪的心情,树立长大后为家乡建设服务的志向。
第二课时家乡山水美如画活动方式:主要采用考察、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
课前准备:一、家乡传说故事会:布置学生通过访问老人、查阅资料去搜集一些有关家乡的传说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二、家乡美景一日游活动过程:一、情景激趣:上一节讨论了”家乡的变化可真大”的主题,同学们表现都很积极,大家通过课后的调查,一定对家乡山水、家乡风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节课大家就把调查的结果、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二、讨论分析:1、小组交流展示,分享讨论各自的收获。
2、交流展示,输理情感体验。
①各组竟相发言,交流展示组内的收获(可展示图片、也可讲听到的故事)②学生谈到的美景有桓台少海公园、张店公园、桓台新城‘四世宫保’坊、乡镇的美丽建筑附近的现代化工厂、家乡近年来的巨大变化等。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培养学生从小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激情。
三、教师引导进行汇报辨析:家乡这么美,变化这么大,说明了什么?(党的富民政策好)变化这么大,和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乡劳动人民)提示:建设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长大后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四、模拟活动,升华认识:走出教室,融入校园,向全校同学宣传关于”家乡山水、家乡风情”的知识,倡议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建设家乡作贡献。
第三课时可爱的家乡人、家乡的历史名人课前准备:调查了解家乡人为家乡的建设做了哪些贡献,了解他们的可敬之处;查找家乡古代名人的事迹,准备课上发言。
一、情景激趣:家乡美如画,家乡的变化大,家乡劳动人民功不可没,今节我们研究一下家乡的人,作调查,查资料,了解家乡人为家乡做了哪些贡献,学习他们的可敬之处。
二、讨论分析:1、夸夸可爱的家乡人:①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夸夸可爱的家乡人,赞美家乡人的奉献精神。
②开展”学习榜样”的活动,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志向。
2、老师提供《地方志》,让学生自己查找家乡的历史名人,有选择的在班上交流,以名人的精神激励自我。
三、汇报辨析:学生已经搜集了不少的关于家乡人、历史名人的事迹、资料等,老师选择最好的资料,让学生讲、老师进一步补充。
四、模拟活动:以”小作文”或”日记”的形式,说说家乡人或家乡历史名人对自己的影响,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板书设计:家乡特产家乡名人教学反思: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单元内容:一、垃圾带来的烦恼1、垃圾哪里来2、垃圾的危害3、垃圾的处理二、节约用水1、生活中的水2、水被污染了3、科学用水三、环境好我快乐1、其他环境问题2、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情感目标、单元目标: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知识目标:1、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有关问题,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方法。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5、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并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身边的生活环境,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调查垃圾的来源,了解我国目前垃圾的状况。
2、故事(教参书)。
《垃圾的危害调查表》。
3、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一份小组《课题研究计划表》。
表中栏目可设:研究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
4、教师克前搜集有关周围环境的图片和校园的全景图等。
课时安排:9课时1、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来源。
2、通过交流、讨论、调查等方式,了解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了解垃圾处理的几种方式,知道有些垃圾可重复使用。
4、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知道要尽量减少垃圾,分类堆放,使之能够回收利用教学重点:了解垃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垃圾处理的几种方式,知道有些垃圾可重复使用。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调查等方式。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准备:公园里的录像片、课件或公共场所的图片。
通过查、看、听、问,调查垃圾从哪里来。
填写调查表,了解我国目前垃圾的现状。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谈话:同学们,大家喜欢到公园或公共场所去玩吗?今天我们一起到公园或公共场所去。
教师播放录像片、课件或出示几幅图片。
引导学生观看,并做简要的介绍。
然后让学生说说,从观察中发现什么?(垃圾)。
教师小结:大家看了心里一定都不舒服,乱扔垃圾太不应该,这是不讲卫生的行为。
那你们居住的周围有垃圾吗?下面,请大家来汇报。
二、讨论分析:垃圾从哪里来:1、小组内交流展示调查表,并介绍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2、小组内交流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
依据调查表按垃圾来源分类。
如,家庭垃圾:方便袋、菜叶、果皮等;校园垃圾:废纸、尘土、杂草、落叶等。
3、教师出示投影片或小黑板。
介绍我国目前垃圾的现状。
(具体现状参考教参书)三、汇报辨析:针对上述介绍以及大家了解到的现状,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为了使大家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人人生活在清洁美好的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