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总结复习(浸出制剂与液体制剂)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中药的制剂、配伍、加工和贮藏等方面的知识。

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中,中药药剂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制剂技术、配伍原则和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帮助读者复习中药药剂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的制剂、配伍、加工和贮藏等方面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药材,通过加工和制剂技术,将中药材转化为适合临床应用的中药制剂。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离不开中药学的基础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药性归类等。

二、中药药剂学的制剂技术制剂技术是中药药剂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中药的炮制、提取、浸泡、蒸馏等工艺。

其中,炮制是指将中药材进行烘干、研磨、炒制等处理,以改变其性能和用途。

提取是指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制成药液或药粉。

浸泡是指将中药材浸泡在适当的溶剂中,使其溶解或浸提出有效成分。

蒸馏是指利用蒸汽将中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蒸发出来,制成药液或药粉。

三、中药药剂学的配伍原则中药的配伍是指将不同的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组合,以增强药效或减少毒副作用。

中药的配伍原则主要包括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增强和相互抑制等。

相互补充是指一些中药材的性能、功能相互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互制约是指一些中药材的性能、功能相互制约,以减少不良反应。

相互增强是指一些中药材的性能、功能相互增强,以提高药效。

相互抑制是指一些中药材的性能、功能相互抑制,以减少毒副作用。

四、中药药剂学的贮藏方法中药的贮藏是指将中药制剂或中药材保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保持其药效和品质。

中药的贮藏方法主要包括避光、干燥、通风和防潮等。

避光是指将中药制剂或中药材放置在暗处,以防止光照对其产生影响。

干燥是指将中药制剂或中药材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以防止潮湿导致变质。

通风是指将中药制剂或中药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防止霉变和异味。

中药药剂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剂知识点总结

中药药剂知识点总结一、中药药剂概述中药药剂是中药制剂的一种,是将中药提取物或单味中药用药物辅料制成的成品药剂。

中药药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较高,主要包括丸剂、散剂、丹参、煎剂、口服液、滴丸、糊剂、散剂、片剂、颗粒剂等十几个剂型。

当前,中药药剂已经在国际上受到一定的关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药剂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中药药剂的制备方法中药药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煎煮法、浸泡法、烘干法、打粉法、研磨法、调制法、抽提法等。

1. 煎煮法将中药材用水煮沸,然后保持一定的时间,最后过滤药液,这就是煎煮法的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用于制备中药煎剂、糊剂等。

2. 浸泡法将中药材浸泡在酒精、水或其他溶剂中,然后过滤,蒸发溶剂,得到中药提取物。

这种方法用于制备中药丹参、酊剂等。

3. 烘干法将中药提取物或煎剂烘干,得到干燥的中药药剂。

这种方法用于制备中药干燥丸、散剂等。

4. 打粉法将中药材打成粉末,然后用药物辅料包衣,制成颗粒剂。

这种方法用于制备中药颗粒剂、片剂等。

5. 研磨法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然后用药物辅料包衣,制成滴丸或丸剂。

这种方法用于制备中药滴丸、丸剂等。

6. 调制法将中药材和药物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口服液、颗粒剂等。

这种方法用于制备中药口服液、颗粒剂等。

7. 抽提法将中药材放入萃取器中,用水、酒精或其他溶剂萃取有效成分,然后蒸发溶剂,得到中药提取物。

这种方法用于制备中药提取物、口服液等。

以上制备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不同的中药剂型需要使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因此掌握中药药剂的制备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三、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中药药剂的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观特征、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质量控制指标。

1. 外观特征中药药剂的外观特征是指其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

合格的中药药剂应该符合标准规定的外观特征,不得有异味、异物或变质现象。

2. 理化性质中药药剂的理化性质是指其溶解性、稳定性、含量测定等性质。

中药制剂复习重点

中药制剂复习重点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浸提与纯化(一)本章历年考题大约在2~4道题。

考试的重点一般在各种浸提方法、精制方法的特点等。

重点重点重点掌握,重点熟悉第一节浸提一、浸提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常考题型为A、X型题。

重点(一)浸提的基本原理1.溶剂的浸润与渗透阶段2.成分的解吸与溶解阶段3.浸出成分的扩散阶段浓度差是渗透或扩散的推动力。

生产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

加强搅拌、更换新溶剂和动态提取,都可使浸出溶剂或衡浸出液随时置换药材周围的浓浸出液,使浸提继续进行。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1.药材粒度2.药材成分3.药材浸润4.浸提温度5.浸提时间6.浓度梯度7.溶剂用量8.溶剂pH9.浸提压力10.新技术应用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常考题型为A、B型题。

(一)常用的浸提溶剂1.水2.乙醇溶解性能界于极性与非极性之间;90%乙醇适于浸提挥发油、树脂、叶绿素等;70%~90%乙醇适于浸提香豆素、内酯、一些苷元等;50%~70乙醇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50%以下的乙醇也可浸提一些极性较大的黄酮类、生物碱及其盐类、苷类等;乙醇含量达40%时,能延缓许多药物,如酯类、苷类等成分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乙醇含量达2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3.其他溶剂丙酮常用于新鲜动物药材的脱脂或脱水。

(二)浸提辅助剂1.酸浸提溶剂中加酸的目的是使碱成盐,促进生物碱的浸出,可以使用酸水,也可使用酸醇。

2.碱浸提溶剂中加碱的目的是增加偏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为防止有效成分酶解或水解破坏,浸提时加碳酸钙或饱和石灰水,用来抑制酶活性及中和有机酸酸性。

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常考题型为C、X型题。

(一)煎煮法应用: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特点:经济,浸提成分谱广,还可杀酶保苷,杀死微生物。

但浸出杂质较多,给精制事业来不利,且煎出液易霉败变质。

一般水煎提过程是:①加料;②浸泡;③加热;④循环;⑤放液;⑥出渣。

2023年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表面活性剂

2023年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表面活性剂

药剂学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表面活性剂一、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1.浸出操作与设备药材的来源于品种的鉴定药材品质检查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的测定药材的预解决含水量测定(9%~16%)药材的粉碎: 药物规定有特别细度, 或有刺激性, 毒性较大者, 则宜用湿法粉碎浸润、渗透过程(含多量脂肪油或蜡质的药材, 须先行脱脂或脱蜡解决后方可用水或乙醇浸出)解吸、溶解过程扩散过程(浸出成分的扩散速度可用Ficks第一扩散公式来说明)置换过程(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浓度梯度)适当用酸, 可以促进生物碱的浸出适当用碱, 可以促进某些有机酸的浸出溶剂具有适宜的pH值也有助于增长制剂中某些成分的稳定性应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常能提高浸出溶剂的浸出性能药材的粉碎限度: 适宜的粉碎限度有助于浸出, 但过细粉末并不适于浸出浸出温度: 一般药材的浸出在溶剂沸点温度下或接近于沸点温度进行比较有利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越大浸出速度越快浸出压力: 提高浸出压力有助于加快浸润过程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速度加快, 能使扩散边界层变薄或边界层更新加快, 而有助于浸出过程新技术的应用煎煮法浸渍法浸出方法渗漉法大口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单级浸出工艺间歇式提取器多级浸出工艺连续逆流浸出工艺自然蒸发沸腾蒸发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2.常用的浸出制剂剂型概念特点浸出方法汤剂(煎剂)是用中药材加水煎煮, 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制剂煎煮法酒剂指药材用蒸馏酒浸取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浸渍法、渗漉法酊剂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或用浸膏溶解制成具有毒剧药品的酊剂, 每100ml相称于原药物10g, 其他酊剂, 每100ml相称于原药物20g稀释法、溶解法浸渍法、渗漉法流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 蒸去部分溶剂, 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流浸膏剂每1ml相称于原药材1g渗滤法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 蒸去所有溶剂, 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所制成的膏状或粉状的固体制剂浸膏剂每1ml相称于原药材2~5g煎煮法、渗漉法煎膏剂(膏滋)指中药材用水煎煮, 去渣浓缩后, 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煎煮法颗粒剂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内服制剂分为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三类二、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1.药用溶剂的种类与性质水醇与多元醇类: 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200(400、600)、丁醇、苯甲醇醚类: 四氢糠醛聚乙二醇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酰胺类: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酯类: 三醋酸甘油酯、乳酸乙酯、油酸乙酯、苯甲酸苄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植物油类: 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红花油亚砜类: 二甲基亚砜介电常数: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极性大, 介电常数小的极性小。

中药制剂学 7浸出药剂

中药制剂学 7浸出药剂

第四节 糖浆剂
一、概述 1.含义: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 水溶液。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45%( g/ml ); 西药糖浆剂应不低于65%( g/ml )。 2.分类: ①单糖浆 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85%(g/ml)或 64.72%(g/g)。不含药,用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润 湿剂、助悬剂及固体制剂的黏合剂。 ②药用糖浆 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 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③芳香糖浆 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 液。主要用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
例 小青龙合剂 [处方] 麻黄125g 桂枝125g 白芍125g 干姜125g 法半夏188g 细辛62g 五味子125g 甘草(蜜炙)125g [制法] ①以上8味,细辛、桂枝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 后的药液另器收集; ②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药液合并,浓缩至 约1000ml。 ③法半夏、干姜按照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 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液浓缩后,与上述药液合并,静 置,滤过,浓缩到1000 ml ,加入防腐剂适量与细辛 桂枝挥发油,搅匀,即得。
多数供内服,少数供外用。
制法 1.溶解法 2.稀释法 3.渗漉法 4.浸渍法 浓度:一般药材20%(g/ml) 毒剧药物为10%(g/ml)
矫味剂着色剂
可加糖或蜂蜜
矫味剂着色剂
不加
冷浸法制备酒剂
药材
上清液
規定量溶媒
残渣除去
上清液
澄明液
滤过
合并/静置
容器/攪拌 浸出方法:
搅拌1次/日、7日后搅拌1次/周, 浸渍30日至半年。
硬的中药应———;分解产物有效的中药 应———;气清味薄的中药应———;花粉、 附绒毛的应———;胶类或糖类中药应—— —; 贵重中药应———。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一、引言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中药的制剂和配伍原理、制剂工艺以及药物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本文将以中药药剂学为主题,详细介绍中药药剂学的相关知识和复习要点。

二、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1. 中药药剂学的定义: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性质、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2. 中药制剂的分类:中药制剂可分为汤剂、丸剂、散剂、浸膏剂、煎膏剂、酊剂、浸膏剂、贴剂、注射剂等多种类型。

3. 中药药剂学的重要性: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药的合理应用、药物疗效的提高以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药药剂学的基本原理1. 中药配伍原理:中药配伍原理是指中药在配伍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规律。

常见的中药配伍原理有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等。

2. 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包括炮制、研磨、浸泡、煎煮、过滤、干燥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对制剂的质量和药效有着重要影响。

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含量测定、溶出度、稳定性等多个方面。

质量控制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中药药剂学的复习要点1. 中药的基本炮制方法:中药的基本炮制方法有炙、炒、煅、炮、制、炖、炙、曝、炒等。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中药的性质和药效。

2. 中药的制剂工艺:不同类型的中药制剂有不同的制剂工艺,如丸剂的制备工艺包括研粉、调和、制丸、晾干等步骤。

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外观检查、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稳定性测定等。

掌握这些方法可以准确评估中药制剂的质量。

4. 中药的配伍原则:中药的配伍原则包括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等。

合理的配伍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5. 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不同类型的中药制剂在临床上有不同的应用,如汤剂常用于外感病证的治疗,丸剂常用于脾胃虚弱等。

五、结语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复习要点对于理解中药的制剂和配伍规律,提高中药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药剂学——浸出制剂与中药制剂

药剂学——浸出制剂与中药制剂

药剂学——浸出制剂与中药制剂1.药材的预处理2.浸出过程3.影响浸出的因素4.浸出方法与设备5.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6.汤剂、酒剂、酊剂7.浸膏剂、流浸膏剂与煎膏剂8.中药成方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一、浸出制剂用适宜的浸出溶剂和方法,浸提药材中有效成分,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二、药材的预处理1.药材品质检查>>药材的来源与品种的鉴定>>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含水量测定2.药材的粉碎方法适用范围串研:含糖黏性混合串油:脂肪油- 桃仁 / 杏仁干法粉碎>>贵重细料药:减少损耗单独>>毒性、刺激性大:便于劳动保护,防止中毒和交叉污染水飞法:矿物药、贝壳,可得到极细粉湿法粉碎加液研磨法:非极性晶形药物樟脑(+乙醇)低温粉碎非晶形药物树脂、树胶三、浸出过程四、影响浸出的因素1.浸出溶剂2.药材的粉碎粒度3.浸出温度4.浓度梯度:越大越快!5.浸出压力6.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7.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波、流化、电磁、脉冲、超临界浸出溶剂——乙醇浸提> 90%:挥发油、有机酸、内酯、树脂50%~ 70%:生物碱、苷类< 50%:蒽醌类化合物40%:延缓某些苷、酯的水解作用20%:防腐浸出辅助剂酸促碱,碱促酸,表面活性剂提高浸出效能五、浸出方法与设备1.煎煮法:有效成分溶于水、遇湿热稳定2.浸渍法适于:黏性、无组织结构、新鲜易于膨胀药材不适于:贵、毒剧、有效成分含量低药材3.渗漉法和浸渍相反,可制备高浓度制剂!4.工艺和设备单级浸出、多级浸出、连续逆流浸出六、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1.蒸发——提高溶液浓度加热除去部分溶剂:自然、沸腾(多)2.干燥——获得干燥物品利用热能除去湿分(水分或其他溶剂)方法:常压、减压、喷雾、冷冻七、酒剂 PK 酊剂酒剂(药酒)酊剂原料饮片饮片、流浸膏、浸膏溶剂蒸馏酒(糖、蜂蜜)乙醇浓度毒性药: 100ml →10g 其他: 100ml → 20g制法浸渍、渗漉渗漉、浸渍、溶解、稀释给药途径多内服,少外用内服、外用八、流浸膏剂 PK浸膏剂流浸膏剂浸膏剂溶剂多为乙醇,少数为水浓度1ml → 1g1g→ 2~ 5g(蒸去部分溶剂)(蒸去全部溶剂)制法渗漉煎煮、渗漉九、煎膏剂(膏滋)中药材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后,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中药的加工制备方法和药物剂型的设计与优化。

在中药药剂学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中药的制剂方法、药材特性以及药物剂型的制备原理等知识。

下面将从中药的制剂方法和药材特性两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一、中药的制剂方法1. 煎煮法:煎煮法是中药最常见的制剂方法之一,它是将中药材加入水中煮沸,使药物成分溶解于水中。

煎煮法适用于制备药材含水量较高的中药,如鲜草药、藻类药材等。

2. 蒸馏法:蒸馏法是通过蒸馏设备将中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蒸馏出来,然后冷凝成液体。

蒸馏法适用于制备芳香类中药,如薄荷、丁香等。

3. 浸泡法:浸泡法是将中药材放入溶剂中浸泡一段时间,使药物成分溶解于溶剂中。

浸泡法适用于制备硬质、脆性的中药材,如龙骨、牛黄等。

4. 粉碎法:粉碎法是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然后与其他药材或辅料混合制成制剂。

粉碎法适用于制备颗粒剂、胶囊剂等。

5. 蒸发法:蒸发法是将中药材制成浓缩液,然后通过蒸发使溶剂蒸发掉,留下药物成分。

蒸发法适用于制备浓缩丸、浓缩丹等。

二、药材特性1. 药材的性味:中药药剂学中,药材的性味是指药材的性质和味道。

性味是中药药材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可以反映药材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如苦寒的黄连适用于热病、疮疡等。

2. 药材的归经:中药药剂学中,药材的归经是指药材所属的经络和脏腑。

药材的归经可以指导临床应用,如归肺经的麻黄适用于治疗感冒、哮喘等。

3. 药材的药理作用:中药药剂学中,药材的药理作用是指药材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药材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制剂设计和应用的重要依据。

4. 药材的药效:中药药剂学中,药材的药效是指药材的疗效和作用。

药效是中药制剂设计和应用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药材的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中药的加工制备方法和药物剂型的设计与优化。

在复习中药药剂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中药的制剂方法和药材特性等知识。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之浸出制剂、液体制剂、无菌制剂(上)考点复习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之浸出制剂、液体制剂、无菌制剂(上)考点复习

七、浸出制剂七、浸出制剂 考点1——浸出药剂的分类 浸出制剂 1.水浸出:汤剂、合剂 2.含醇:药酒、酊剂、流浸膏剂 3.含糖:煎膏剂、糖浆剂 4.无菌:注射剂、滴眼剂 5.颗粒剂、片剂、软膏剂、丸剂 考点2——浸出药剂数据大总结 合剂:若加蔗糖,含糖量≤20%(g/ml) 糖浆剂:含糖量不低于45%(g/ml) 单糖浆:85%(g/ml)或64.71%(g/g) 煎膏剂:炼糖(炼蜜/转化糖)的用量≤清膏的3倍 酊剂:毒性药:100ml→10g,其他:100ml→20g 流浸膏剂: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ml相当于原饮片1g 浸膏剂: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g相当于原饮片2~5g 茶剂:含糖水分含量≤3.0%,不含糖水分≤ 12.0% QIAN浸出数据总结 合剂含糖小20 糖浆含糖大45 蜜糖小3备受煎熬 酊剂毒1无2 一流大学有溶剂 蒸干浸膏是25 考点3——浸出药剂质量要求 合糖太酸加点密 煎膏不溶也加密 酒是固体酊流醇 茶剂溶化水分重 酒酊合煎流阴凉 避糖遮住浸流酊八、液体制剂 八、液体制剂 考点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阴-肥皂硫酸磺酸刺激强,外用更放心 阳-新、旧洁尔灭扎你 两-卵磷脂注射用、制备脂质体 非-司盘亲油油包水,吐温卖泽水包油 吐温更安全,沙姆普朗注射用 考点2——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QIAN 亲水亲油平衡值 数大亲水小亲油 15以上可增溶 7到9做润湿剂 8前8后各不同 油包水来水包油 考点3——液体药剂分散体系液体药剂分类粒径特征低分子溶液剂<1nm分子/离子澄明,热力学稳定胶体高分子溶液剂1~100nm分子/离子澄明,热力学稳定溶胶剂(疏水胶体)1~100nm胶粒多相,热力学不稳定乳浊液>100nm小液滴多相,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混悬液>500nm固体微粒多相,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 考点4——乳剂不稳定现象及主要原因! ①分层(乳析):密度差——可逆 ②絮凝:电解质、离子型乳化剂 ③转相(转型):乳化剂性质转变 ④破裂:乳滴大小不均一 ⑤酸败:油相、乳化剂变质 有什么?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考点5——混悬剂常用附加剂 ①润湿剂——吐温、司盘 ②助悬剂:↑h,降低微粒沉降,形成保护膜防止微粒聚集或晶型转变,使之具有触变性 低分子(甘油、糖浆) 高分子(阿黄白果琼海,MC、CMC-Na、HEC、PVP、PVA) 硅酸类(二氧化硅、硅皂土、硅酸铝) ③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电解质用量不同 絮凝:降低ζ,微粒聚集;反絮凝:升高ζ,阻碍聚集 枸橼酸/酒石酸(氢)盐,磷酸盐,AlCl3。

(干货)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点“外用制剂、无菌制剂、其他制剂、液体制剂、浸出制剂、中药制剂与剂”

(干货)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点“外用制剂、无菌制剂、其他制剂、液体制剂、浸出制剂、中药制剂与剂”

(干货)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点“外用制剂、无菌制剂、其他制剂、液体制剂、浸出制剂、中药制剂与剂型、眼用液体制剂的附加剂”外用制剂1、油脂性基质的分类为:(1)油脂类,如动、植物油,氢化植物油;(2)类脂类,如羊毛脂、蜂蜡;(4)烃类,如凡士林、石蜡与液状石蜡;(5)硅酮类,如二甲硅油。

2、水溶性基质包括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

3、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相近,可提高软膏中药物的渗透性的基质是羊毛脂。

4、常与凡士林合用,调节凡士林渗透性和吸水性的是羊毛脂。

5、对眼睛有刺激,不宜作为眼膏基质的是二甲硅油。

6、外用膏剂的检查项目有:(1)膏药检查软化点;(2)软膏、乳膏检查黏稠度;(3)橡胶贴膏检查耐热性;(4)凝胶贴膏检查赋形性;(5)贴剂检查释放度。

7、除另有规定外,糊剂应避光密闭贮存;置25℃以下贮存,不得冷冻。

8、除另有规定外,涂剂应避光、密闭贮存。

对热敏感的品种,应在2℃~8℃保存和运输,涂剂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9、涂膜剂应避光、密闭贮存,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无菌制剂1、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有:(1)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2)生物半衰期(t1/2)很短(小于1h)或很长(大于24h)的药物;(3)需在肠道中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4)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

2、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靠扩散、溶蚀或扩散与溶蚀共同作用而释放药物。

3、胃滞留型缓、控释制剂可提高在胃内及十二指肠部位吸收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缓释膜剂为将药物包裹在多聚物薄膜隔室内或溶解分散在多聚物膜片中而制成缓释膜状制剂。

5、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的释药速度与pH无关,在胃与在小肠释药速度相等。

6、靶向制剂按靶向部位分类为:(1)一级靶向制剂,进入靶部位的毛细血管床释药;(2)二级靶向制剂,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3)三级靶向制剂,作用于细胞内某些特定靶点的靶向制剂。

中药药剂学重点

中药药剂学重点

中药药剂学重点一、名词解释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制剂: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有效部位:系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中提取的一类或者数类有效成分,其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

有效成分:系指起主要药效的物质,一般指化学上的单体化合物,纯度应在90%以上,能用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

喷雾干燥法:系直接将浸出液喷雾于干燥器内使之在与通入干燥器的热空气接触过程中,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获得粉末或颗粒的方法。

泡腾干燥:又称流床干燥,系指利用热空气流使湿颗粒悬浮,呈流态化,试“泡腾状”,热空气在湿颗粒间通过,在动态下进行热交换,带走水汽而达到干燥的一种方法。

冷冻干燥法:系将浸出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后预先冻结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将水分直接升华除去的干燥方法。

表面活性剂: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成为表面活性剂。

HLB值:即亲水亲油平衡值,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的强弱。

昙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大,达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

这个使溶液由澄明变混浊的温度点称为昙点。

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征象称为增溶。

具有增溶感化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

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氯化钠等渗当量:指1g药物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于氯化钠的克数,用E表示。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经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松片:片剂硬度不够,将压成的片剂置中指和食指之间,用拇指轻轻加压就能碎裂的现象称为松片。

裂片:片剂感受到震动或经放置后从腰间开裂或从顶部脱落一层称为裂片。

气雾剂:系指药物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定阀门装置的耐压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

《药学专业知识一》液体制剂内容总结

《药学专业知识一》液体制剂内容总结

《药学专业知识一》液体制剂内容总结药剂学是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中的重要考试科目。

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杂容易记混。

学习药剂学有一定难度。

以下是帮大家总结液体制剂题目中出现比较多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理解有帮助。

一、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因制备各种类型液体制剂的需要,需选择各类附加剂,起到增溶、助溶、乳化、助悬、润湿,以及矫味(嗅)、着色等作用。

(1)增溶剂:增溶是指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常用增溶剂为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等。

(2)助溶剂: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助溶剂多为某些有机酸及其盐类如苯甲酸、碘化钾等,酰胺或胺类化合物如乙二胺等,一些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助溶剂可溶于水,多为低分子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多为大分子。

(3)潜溶剂:潜溶剂系指能形成氢键以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能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

(4)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山梨酸与山梨酸钾、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其他防腐剂:乙醇、苯酚、甲酸、三氯叔丁醇、苯甲醇、硝酸苯汞、硫柳汞、甘油、氯仿、桉油、桂皮油、薄荷油等均可作防腐剂使用。

(5)矫味剂:甜味剂(蔗糖、单糖浆、阿司帕坦等)、芳香剂(香料与香精)、胶浆剂、泡腾剂等。

(6)着色剂:着色剂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

①天然色素:常用的植物性色素中:黄色的有胡萝卜素、姜黄等;绿色的有叶绿酸铜钠盐;红色的有胭脂红、苏木等;棕色的有焦糖;蓝色的有乌饭树叶、松叶兰等。

常用的矿物性色素是棕红色的氧化铁。

②合成色素: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等。

二、表面活性剂分类类别乳化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盐(通式为(RCOO-)nMn+)碱金属皂、有机胺皂作O/W型乳化剂碱土金属皂W/O型乳化剂硫酸化物(通式为ROSO3-M+)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磺酸化物(通式为RSO3-M+)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商品名为阿洛索-OT)、二己基琥珀酸磺酸钠(商品名为阿洛索-18)、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氯铵(商品名为洁尔灭)、苯扎溴铵(商品名为新洁尔灭)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山梨坦类(司盘)、聚山梨酯(吐温)、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三、混悬剂 1、质量要求(1)沉降容积比:沉降容积比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液的容积之比。

中药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药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药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1. 概述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的配伍、制剂和贮藏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药药剂学的重点知识。

2. 中药配伍原则中药配伍是指将不同的中草药按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使用,以发挥协同作用或减少毒性。

根据传统经验和现代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中药配伍原则,包括:•归经相须:归经相须是指将具有相同归经(即具有类似功效)的中草药进行配伍。

例如,治疗肝胆疾病时常用黄芩与柴胡配伍。

•相互制约:相互制约是指将具有相反作用或毒性的中草药进行配伍,以达到平衡作用。

例如,治疗感冒时常用麻黄与杏仁配伍。

•补充益气:补充益气是指将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中草药进行配伍。

例如,治疗贫血时常用当归与黄芪配伍。

•祛风散寒:祛风散寒是指将具有祛风散寒作用的中草药进行配伍。

例如,治疗风寒感冒时常用葱白与生姜配伍。

3. 中药制剂分类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草药加工成适合临床应用的形式,便于患者服用和吸收。

根据不同的制剂方法和应用形式,中药制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膏方:膏方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蜜糖或其他黏稠物质制成的。

常见的膏方有川贝膏、枇杷膏等。

•散剂:散剂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细粉后装入小包装袋或容器中的制剂。

常见的散剂有板蓝根颗粒、银黄颗粒等。

•丸剂:丸剂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后与其他辅料混合,制成丸状的制剂。

常见的丸剂有桂枝汤丸、四季感冒丸等。

•煎剂:煎剂是将中草药加水煮沸后浓缩制成的液体制剂。

常见的煎剂有麻黄汤、桃红四物汤等。

•注射剂:注射剂是将中草药提取物或浓缩液体注射制成的制剂。

常见的注射剂有青蒿素注射液、人参注射液等。

4. 中药贮藏方法中药贮藏是指将中草药保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保持其有效成分和质量稳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贮藏方法:•干燥贮藏:将中草药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霉变和有效成分流失。

•密闭贮藏:将中草药放置在密闭容器中,以防止空气进入和湿气侵入,保持其干燥和新鲜。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的性质、功效、作用机制、质量标准、加工制剂及制剂质量控制的学科。

对于中药制剂的制备、加工及质量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中药药剂学相关的复习资料:
一、中药的制剂形式
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水剂、酒剂、浓缩剂、散剂、胶囊剂、丸剂、茶剂、糖浆剂、膏剂、外用贴敷剂等多种形式。

二、中药的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的控制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控制。

内在质量是指药物本身所含的有活性成分的数量和质量;外在质量是指药物在生产过程中所遵循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包括制备、加工、存储、运输等环节。

三、中药的溶出度测定
中药制剂中,溶出度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溶出的量。

对于中药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都需要进行溶出度测定。

溶出度测定的方法主要有释放度法、颗粒度分析法、晶体度测定法、电导度法等。

四、中药制剂稳定性测试
在制剂生产过程中,制剂应该具有稳定性,保证其质量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中药制剂稳定性测试的方法主要有加速稳定性测试法、真空高温法、高湿高温法等。

总之,掌握中药药剂学的相关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从而更好地应用中药进行药物疗效评估和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

中药剂学:浸出制剂

中药剂学:浸出制剂

中药剂学:浸出制剂(1)概述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当的溶媒与方法,取药材或饮片,经浸提得到的提取液或经浓缩制成膏状、干膏状的一类制剂称为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的类型,按所用的洛媒来分,一般可两类:一类为用水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汤剂、浸剂、浓煎剂、煎膏剂等;另一类为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等。

此外,中药的糖浆剂常采用水浸煮、浓缩后加入蔗糖的制备方法,与煎膏剂排在一起叙述;汤剂、浓煎剂列入调剂部分;中药注射剂虽亦先经浸提,但因需特殊处理,故专门论述。

浸出制剂的特点:①此类制剂能保持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故符合中医药理论。

②因经去粗取精的过程,故与原药材相比可减少服用剂量。

③部分浸出制剂如浸膏、流浸膏等常作为胶囊剂、片剂、冲剂、浓缩丸剂、软膏剂、栓剂等的原料。

浸出制剂的缺点:部分浸出制剂不适于贮存,久贮后易污染细菌、霉菌等,如汤剂、糖浆剂;又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具有流动性,久贮后虽不易发生染菌发霉,但运输、携带时玻璃容器易损,瓶塞若封闭不严溶媒易挥发,有时产生浑浊或沉淀;浸膏剂若存放的环境或场所不当可迅速吸潮、结块,不利于制备或包装,制备其他制剂时,可影响粉碎、制粒、成型、包衣等一系列的质量不稳定,应特别加以注意。

(2)酒剂与酊剂:酒剂又名药酒,系用白酒浸提药材而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

(白酒含乙醇量约为50~60%)。

酒剂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醪醴"为指治病的药酒。

酒剂,为了矫味,常酌加适量的冰糖或蜂蜜。

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酒剂通常主用于风寒湿,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瘀的功能。

但小儿、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病人不宜服用。

酊剂系指药材用不同浓度的药用乙醇,经浸提或溶解药物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多数的酊剂供内服,少数供外用。

酊剂的浓度一般随药物的性质或用途而异,用普通药物制成的酊剂浓度为20%(g/ml),含毒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g/ml),如属已知有效成分者,可用含量测定或生物测定的方法,标定其规格标准;也有少数按照历来的成方规定或医疗习惯,制成适宜的程度。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一、中药制剂的种类和特点1.中药制剂的种类: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浓缩剂、膏剂、糖浆剂、酒剂和贴剂等。

2.中药制剂的特点:中药制剂具有成分复杂、药效稳定、疗效高、用法灵活、剂型多样等特点。

二、中药的溶出速度和渗透性1.溶出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药物的颗粒度、浸泡时间、温度、溶剂的选择和浸泡次数等因素。

2.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药物的溶解度、离子度、脂溶性和分子量等因素。

三、中药制剂的加工工艺和制剂方法1.加工工艺:包括药材的初加工、后加工和粉碎等工艺过程。

2.制剂方法:包括单味药制剂、复方制剂和嵌合制剂等方法。

四、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1.质量标准: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状、含量测定、溶出度和理化指标等。

2.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等。

五、中药制剂的储藏和使用1.储藏要求:中药制剂的储藏要求包括避光、防潮、通风和防虫等措施。

2.使用注意事项:包括使用剂量控制、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方面的事项。

六、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和评价1.不良反应: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2.评价方法:包括毒理学评价、药效学评价和药代动力学评价等。

七、中药制剂的新药研发1.新药筛选:包括药效筛选、药代动力学筛选和物理化学筛选等。

2.新药评价:包括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疗效评价和药物稳定性评价等。

八、中药制剂的国家标准和注册要求2.注册要求:包括临床试验要求、稳定性试验和质量控制要求等。

以上是中药药剂学复习的重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六章 浸出药剂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六章 浸出药剂

第六章浸出药剂1-3分 9大考点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6100000001★考点回顾★按制法分类:(1)浸出药剂:如汤剂、合剂、酊剂、酒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2)灭菌制剂:如注射剂、滴眼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6100000002第一节概述学习要点:1.浸出药剂的特点2.浸出药剂的分类一、浸出药剂的含义与特点1.含义:浸出药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提取饮片中有效部位(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6100000101常用的浸提溶剂:水、乙醇、其他溶剂(丙酮、三氯甲烷、乙醚、苯、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

浸提6大法宝:煎煮(以水为溶剂)、浸渍、渗漉、回流、蒸馏、超临界。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61000001022.特点优点:①体现方药复合成分的综合疗效,符合中医药理论,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②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③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④部分浸出药剂可用作其他制剂的原料。

缺点:部分稳定性较差。

复合成分起效、副作用小、剂量小、可做原料。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6100000103二、浸出药剂的分类①水:汤剂、合剂。

②乙醇/酒: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

③含糖:糖浆剂、煎膏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6100000104第二节汤剂学习要点:汤剂的主要特点与制备。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6100000201一、汤剂的含义与特点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6100000202优点:①组方灵活,适应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用药的需要。

②中药复方多种活性成分组成的复合分散体系(药物以离子、分子或液滴、不溶性固体微粒等多种形式存在于汤液中)充分发挥复方综合疗效。

③以水为溶剂,制法简便,吸收、奏效较为迅速,目前仍为中医临床广泛应用的剂型。

缺点:①味苦量大,服用不便;②不宜久置,必须临时制备,多有不便;③挥发性及难溶性成分提取率或保留率低,可能影响疗效。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导语:常用的浸出制剂可分以下四类:水浸出剂型,如汤剂、合剂等,含醇浸出剂型,如酊剂、酒剂,流浸膏剂等,含糖浸出剂型,如冲剂、内服膏剂等,精制浸出剂型,如安瓿口服液、滴剂、注射剂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考试内容吧。

一、最佳选择题1.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或以流浸膏稀释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为()A.药酒B.酊剂C.糖浆剂D.浸膏剂E.煎膏剂2.下列关于酒剂与酊剂质量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酒剂不要求乙醇含量测定B.酒剂的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C.普通药物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ml相当于原饮片lgD.酒剂、酊剂不需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E.含剧毒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10g3.下列需要做不溶物检查的制剂是()A.合剂B.口服液C.糖浆剂D.煎膏剂E.浸膏剂4.下列浸出制剂需进行含醇量测定的是()A.杞菊地黄口服液B.金银花糖浆C.益母草膏D.舒筋活络酒E.颠茄浸膏5.最能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的剂型是()A.散剂B.浸出制剂C.半固体制剂D.肢体制剂E.液体制剂6.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分类,流浸膏属于()A.水浸出剂型B.含醇浸出剂型C.含糖浸出剂型D.无菌浸出剂型E.其他浸出剂型7.下列属于含糖浸出剂型的是()A.浸膏剂B.煎膏剂C.汤剂D.合剂E.流浸膏剂8.煎膏剂中加人炼蜜或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A.2倍B.3倍C.4倍D.5倍E.6倍9.流浸膏剂常用的制备方法是()A.浸渍法B.回流法D.蒸馏法E.渗漉法10.合剂与口服液的区别是()A.合剂不需要灭菌B.合剂不需要浓缩C.口服液为单剂量包装D.口服液不需要添加防腐剂E.口服液需注明“用前摇匀”11.下列关于流浸膏与浸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流浸膏剂多用渗漉法制备B.浸膏剂的制备可采用渗漉法、煎煮法C.可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D.流浸膏可用浸膏剂稀释制成E.流浸膏每lg相当于原饮片2~5g二、配伍选择题[1~3]1.制备煎膏剂常用()A.稀释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E.水蒸气蒸馏法2.以中药流浸膏为原料制备酊剂应采用()A.稀释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E.水蒸气蒸馏法3.制备流浸膏剂,饮片提取常用()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E.水蒸气蒸馏法[4-7]4.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lml相当于原饮片lg标准的液体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5.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6.药材用适宜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lg相当于原饮片2~5g标准的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7.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8-11]8.除另有规定外,普通药物酊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9.除另有规定外,毒性药物酊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10.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11.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浓度为()A.1ml相当于0.2g饮片B.1ml相当于0.lg饮片C.1ml相当于lg饮片D.lg相当于2~5g原饮片E.lg含有药材量尚无统一规定一、最佳选择题1.B2.E3.D4.D5.B6.B7.B8.B9.E10.C11.E【执业药师中药制剂《浸出制剂》复习题】。

药品生产技术《知识点总结~浸出制剂》

药品生产技术《知识点总结~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一、名词术语1汤剂:药材饮片或粗末加水煎煮,或用沸水浸泡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亦称“汤液〞2合剂: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单剂量灌装者称“口服液〞〕。

3糖浆剂:系指含有原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4酊剂:药物用规定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5流浸膏: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局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ml 相当于原药材1g的液体制剂。

6煎膏剂:系指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7浸出制剂:采用适当浸出溶媒和方法,从饮片中提出有效成分,直接制得或再经一定得制备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制剂的总称。

8茶剂:系指饮片或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可分为块状茶剂、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

二、知识点串联1浸出制剂的特点优点:1〕复方成分综合疗效2〕作用缓和持久、副作用小3〕剂量小,使用方便4〕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缺点:稳定性差。

2浸出制剂的分类1〕水:汤剂、合剂2〕含醇浸出制剂〔乙醇、酒〕:酒剂、酊剂、流浸膏3〕含糖浸出制剂:糖浆剂、煎膏剂3汤剂〔无质量标准〕特点:三大优点:组方灵活。

随症加减;复方成分综合疗效;制法简单,奏效迅速三大缺点:味苦量大服用不便;不宜久置临时制备;挥发难溶保存率低。

4汤剂的制备方法:煎煮法强化记忆特殊处理的药物〔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5合剂的特点:1〕综合疗效、奏效快2〕大量生产、免煎药3〕浓缩减量,矫口感4〕防腐灭菌质量稳5〕假设单剂包装,方便多6〕组方固定,不能随症加减。

6 合剂的工艺流程〔制备要点〕:药材准备——浸提——净化——浓缩——分装——灭菌等7糖浆剂的特点:味甜量少,服用方便;单糖浆能防腐;药用糖浆须防腐。

8糖浆剂的种类:1〕单糖浆:单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

85%〔g/ml〕或%g/g用途:配制药用糖浆的原料、矫味剂、助悬剂、包衣的黏合剂2〕芳香糖浆:矫味剂3〕药用糖浆:治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第八章浸出制剂一、浸出制剂的主要特点:①具有中药各浸出成分的综合作用,符合中医药理论;②作用缓和持久,毒副作用降低;③有效成分的浓度提高;④浸出制剂可作为其他制剂的原料;⑤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比纯化学药品为原料的制剂要复杂。

第二节合剂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

(单剂量灌装者也称口服液)1.合剂在生产和储存期间:①含挥发油成分的宜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药渣再与其他药材一起煎煮;②加入防腐剂: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宜超过0.3%;③含蔗糖量应不高于20%(g/ml);④合剂应澄清,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2.合剂制备过程:浸提→净化→浓缩→分装→灭菌→成品注:浓缩至每日服用量30-60ml;经醇沉化处理的,先回收乙醇,再浓缩至每日服用量20-40ml。

第三节糖浆剂和煎膏剂一、糖浆剂1.系指含有原料药物的弄蔗糖水溶液。

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2.分类:①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或64.72%;②药用糖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如急支糖浆)③芳香糖浆3.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浸提→净化→浓缩→配制→滤过→分装→成品注:①蔗糖在加热且酸性条件下,可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称为转化糖,其甜度比蔗糖高;具有氧化性,可以延缓某些易氧化药物的变质。

②需加入防腐剂: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超过0.3%,羟苯酯类不应超过0.05%。

4.配制方法:①热溶法:将蔗糖加入沸蒸馏水或热药液中。

适用于单糖浆、不含挥发性成分、受热稳定、有色糖浆。

②冷溶法:适用于单糖浆、含挥发性成分、受热不稳定的糖浆。

③混合法5.糖浆剂易出现的问题(1)霉败问题:易被微生物污染,导致长霉和发酵。

由于原料不洁净,用具处理不当,车间空气中的霉菌和微生物。

可加适宜的防腐剂。

(2)沉淀问题:①中药中的细小颗粒或杂质净化处理不够;②提取液中所含高分子物质,在贮存过程中胶态粒子”陈化”聚集沉淀析出;③提取液中有些成分在加热时溶于水,但冷却后逐渐沉淀析出;④糖浆剂的pH值发生改变,某些物质沉淀析出。

6.煎膏剂的制备:煎煮→浓缩→收膏→分装→成品注:练糖的目的在于使糖的晶粒熔融,去除杂质,杀死微生物,减少水分,控制糖的转化率,防止“返砂”糖浓度在85%。

应尽量缩短加热时间,降低加热温度,适当提高pH值。

第三节酒剂与酊剂1.酒剂:系指饮片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可加糖或着色剂;2.酊剂:系指原料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溶解。

3.异同点酒剂酊剂相同点均为含醇制剂,一定防腐作用溶剂蒸馏酒一定浓度乙醇浓度无规定有规定制法多数用浸渍法、少数用渗漉法浸渍法、渗漉法、溶解、稀释矫味可加不加注:含毒性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10g;一般的,100ml相当于原饮片20g。

4.质量检查:总固体量、乙醇、甲醇、装量、微生物限度。

第三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1.含义:系指用适宜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

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饮片1g水为溶剂,应加20-25%乙醇防腐。

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饮片2-5g3.质量检查:乙醇、甲醇、装量、微生物限度。

第九章液体制剂第一节概述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1.液体制剂的优点:①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较迅速。

②给药途径广泛;③易于分散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及老年患者;④减少药物的刺激性;⑤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液体制剂的不足:①药物分散度较大,且受分散介质的影响,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药效降低甚至失效;②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③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3.按分散系统分类:类型微粒大小(nm)特征低分子溶液剂<1均相,热力学稳定体系高分子溶液剂1-100均相,热力学稳定体系溶胶剂1-100非均相,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乳状液剂>100非均相,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混悬液剂>500非均相,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4.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极性溶剂水最常用(纯化水)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任意比例互溶,易发生霉变甘油无色黏性液体,味甜,毒性小,能与水、乙醇、丙二醇互溶吸水性强(保湿作用)含30%以上有防腐作用。

二甲基亚砜大蒜臭味,最强吸湿性,能与水、乙醇、丙二醇互溶“万能溶解剂”半极性溶剂乙醇常用,可与水、、甘油、丙二醇任一比例互溶20%以上有防腐作用丙二醇毒性小,无刺激可做内服及肌内注射的溶剂聚乙二醇PEG常用,PEG300-600,与水任意比例互溶。

非极性溶剂脂肪油常用,麻油、花生油、橄榄油、豆油易酸败,与碱性物质发生皂化反应液状石蜡从石油产品中分离得到,化学性质稳定,能与非极性溶剂混溶,能溶解生物碱、挥发油及非极性药物油酸乙酯脂肪油的代用品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色,需加入抗氧剂。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系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使溶液的表活活性显著降低的物质。

二、表面活性剂的组成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类)硬脂酸、油酸、月桂酸具良好的乳化性能,易被酸破坏硫酸化物硫酸化油(硫酸化蓖麻油)、十二烷基硫酸钠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主要作为软膏剂的乳化剂磺酸化物脂肪族磺酸化合物和烷基芳香族磺酸化物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常用品种有苯扎氯铵(洁尔灭)和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特点是水溶性大,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和杀菌作用,主要作为抑菌剂。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天然的两性离子型主要有卵磷脂、合成的两性离子型氨基酸型(铵盐)和甜菜碱(季铵盐)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甘油酯类单硬脂酸甘油酯(GMS )HLB 值为3-4W/O 型乳化剂多元醇类脂肪酸山梨坦(司盘),亲油性较强HLB 值为4-8.6常用W/O 型聚氧乙烯类聚山梨酯(吐温),亲水性HLB 值为10.5-16.7,主要做增溶剂O/W 型、分散剂、润湿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水溶性较强,乳化能力强O/W 型乳化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做增溶剂及O/W 型泊洛沙姆O/W 型目前用于静脉乳剂的极少数合成乳化剂之一。

O/W 型三、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1.临界胶束浓度(CMC ):系指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开始缔合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

亲油基团越大,亲油基团越易缔合形成胶束,则CMC 越小。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系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亲和力。

3.HLB 值的意义: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越高,其亲水性越强;HLB 值越低,则亲油性越强。

4.HLB 值的应用:HLB 值应用1-3消泡剂3-6W/O 型乳化剂7-9润湿剂8-18O/W 型乳化剂13-16去污剂13-18增溶剂5.HLB 值的计算:不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后的HLB 值具有加和性。

注:W A、WB 为A 、B 的重量。

6.克氏点: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温度上升主要是增加增溶剂在胶束中的溶解度以及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

克氏点相对应的溶解度即为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7.昙点:对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当温度上升到某一程度时,聚氧乙烯链HLB AB =HLB A W A +HLB B W BW A +W B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发生强烈的脱水和收缩,使增溶空间减小。

增溶能力下降,溶解度急剧下降和析出,溶液出现浑浊的现象称为起昙或起浊,此时的温度称为昙点或浊点。

8.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毒性大小: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型9.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①起泡剂和消泡剂②去污剂③抑菌剂或消毒剂第三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一、增溶1.增溶剂:能使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在胶束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作用的表面活性剂。

2.HLB值为15-18,常用的有肥皂类、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等。

3.最大增溶浓度: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g时,增溶药物达到饱和的浓度为最大增溶浓度。

CMC越低、缔合数越大,最大增溶浓度就越高。

4.增溶剂的加入顺序:先将药物与增溶剂混合,然后加水稀释。

二、助溶1.助溶剂: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能与其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第三种物质。

2.种类: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不是表面活性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尿素、碘化钾等。

三、制成盐类难溶性弱酸和弱碱性药物,可制成盐而增加其溶解度。

四、使用潜溶剂1.难溶性药物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当使用多种混合溶剂,且混合溶剂中达到某一比例时,溶解度出现最大值。

2.潜溶剂的种类: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第四节溶液型液体制剂一、溶液剂1.系指原料药物溶解于适宜的溶剂中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不得有沉淀、浑浊、异物。

2.溶液剂的制备:一般有溶解法、稀释法、化学反应法。

溶解法的制备流程:药物称量→+溶剂→溶解→过滤→+溶剂→成品→质检→包装。

注:①易容但溶解缓慢的,可粉碎、搅拌、加热等措施加速溶解;②溶解度小的药物,先将其溶解再加到其他药物;③难溶性药物可加入适宜的增溶剂或助溶剂;④为避免药物损失,易氧化药物溶解时,应将溶剂放冷后再溶解药物,并加适宜抗氧剂。

第五节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一、概述1.系指质点大小在1-100nm范围的分散相分散在适宜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制剂。

二、高分子溶液剂1.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2.稳定性:与高分子的水化膜和荷电性有关。

3.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一般采用溶解法(1)有限溶胀:系指水分子渗入到哦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空隙中,与高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而使其体积膨胀,使高分子的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

(2)无限溶胀:空隙间的水分子使高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降低,溶胀过程继续进行,最后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而形成高分子溶液。

三、溶胶剂1.系指固体药物以多分子聚集体分散于水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第六节乳状液型液体制剂一概述1.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2.组成:水相、油相、乳化剂3.特点:①液滴分散度很大,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很快,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②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使用方便;③O/W型型乳剂能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并可加入矫味剂;④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⑤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药效高、有靶向性;⑥静脉营养乳剂,是高能营养输液的重要组成各部分。

4.乳剂的鉴别项目O/W型乳化剂W/O型乳化剂外观通常为乳白色接近油的颜色稀释可用水稀释可用油稀释导电性导电几乎不导电油相染料油相被染色(内相)油相被染色(外相)水性染料水相被染色(外相)水相被染色(内相)二、乳剂的形成理论(一)降低界面张力(二)形成牢固的乳化膜1.乳化膜:乳化剂被吸附于乳滴的表面上,在乳滴上排列越整齐,乳化膜就越牢固,乳剂也就越稳定;其重要作用之一是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与此同时可阻止乳滴的合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