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七大手法概要
品质七大手法(经典版)运用概要共141页文档

பைடு நூலகம்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品质七大手法(经典版)运用概要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品质七大手法(经典版)运用概要

SNC21
部位 检查项目 规 格
1孔
2孔 尺 3孔
径 φ16.5 +0.003
-0
径 φ27.5 +0.001
-0.002
径 120? 0.002
寸 4 平 行 度 0.06/1000
机 5 扭曲度(B 对 A) 0.06/1000
能6 7
8
9
10
外 观 表
1 2
孔之内面加工
外
观
6s 不可有 严重碰伤
记
事
空压调整请技术人员为之。
注意云母片相接长度使用气动 起子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碰到身 体。
锁紧各位置要适当 6m/m 扭力 6ft-1b 3/16in 扭力 3ft-1b
作 业 图
• 方法的运用
• 2)作业标准及其影响﹕
•
▪ 好的作业标准
a.现场人员看得懂 b.不懂的人会操作
检讨一下目前贵组织使用作业标准
一、最高主管的决心与承诺
企业优势竞争力之表现
优势竞争力
产品力 销售力 形象力
1.永续经营的理念与 远见善尽 对员工 、社会的责任
2.视员工 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并全力培育发展
3.重视品质,追求卓越 4.重视研究发展 5.建立“服务顾客,满足
顾客”的企业文化 6. 弹性与变革的经营策略
企业的优势竞争力
(J.M.Juran)提出;
•
品质成本:企业为稳定,提高产品品质进行品质
活动所支付的费用和由于品质故障造成损失的总和,
它是企业总成本的一部分。
•
1. 品质成本的构成:
预防成本 鉴别成本
品质成本
工作品质成本 外部品质保证成本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第一大手法:过程控制在品管领域中,过程控制是一项关键的手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节,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过程控制中,关键是要建立合适的指标和流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大手法: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品管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找到根本原因,为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可以识别问题的发生和规律,找到改进生产过程的关键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统计分析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竞争力。
第三大手法: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品管的核心理念之一,即不断地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执行改进措施、评估效果,循环往复,使产品和过程不断优化和完善。
持续改进需要全员参与,建立改进文化,不断挑战现状,追求卓越,持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大手法:质量管理工具质量管理工具是品管中常用的辅助手法,如排列图、直方图、散点图、因果图、流程图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合理地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可以提高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效率,帮助企业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提升品质管理水平。
第五大手法: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品管中重要的手法之一,通过建立明确、精确、操作规程规范标准,使生产过程和各种管理活动具有可度量性、可重复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管理可以减少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降低质量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水平。
第六大手法: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品管中不可忽视的手法之一,它延伸了品质管理的范围,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全过程。
优化供应链可以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第七大手法:团队合作与沟通团队合作与沟通是品控中至关重要的手法之一,只有团结协作、信息共享、心手相连,才能确保品控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

qc七大手法心得简写在QC(质量控制)过程中,七大手法是一种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
通过运用这些手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解决生产和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本文将从我的实际经验出发,对七大手法进行简要概述和心得总结。
第一,因果图是一种将问题与可能的原因进行关联的思维工具。
通过构建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发现构建因果图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避免片面和主观的推测。
此外,及时更新和调整因果图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问题的原因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第二,直方图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展示。
它可以将数据按照不同的范围划分为不同的柱状条,从而快速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在使用直方图时,我发现选择合适的划分间隔非常重要。
过小的间隔可能会导致数据分布不明显,而过大的间隔则可能掩盖了一些细节信息。
因此,在使用直方图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划分间隔,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
第三,散点图常用于查找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散点图,我们可以看出数据之间的分布特征,进而判断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在使用散点图时,我发现要注意异常值的处理。
异常值可能会对散点图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异常值进行识别和处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柏拉图是一种按照重要程度对问题进行排序和解决的方法。
通过柏拉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底哪些问题是最紧迫和最重要的,从而优先解决。
在应用柏拉图时,我发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问题的权重。
过分追求完美可能会导致一些紧迫的问题被忽视,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问题的权重,从而更好地进行问题解决。
第五,控制图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变化情况。
通过控制图,我们可以及时识别出生产过程中的变异和异常,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在使用控制图时,我发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参数和图形。
不同的生产过程可能适用不同的控制图,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参数和图形,以确保控制图的有效性。
班组长培训系列之七大手法

流程图法
总结词
通过绘制流程图,将复杂流程或问题分解为 简单步骤的方法。
详细描述
流程图法是一种将复杂流程或问题分解为简 单步骤的思考方法。通过绘制流程图,将整 个流程或问题拆分成若干个步骤或环节,并 清晰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方 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流程或问题 的本质,理清各个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
实施方案
总结词
实施方案并监控执行情况
详细描述
在选择最优方案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按 照计划逐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方案 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以确保方案的顺 利实施。
效果评估
总结词
评估实施效果并进行改进
详细描述
在实施方案后,需要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可以采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如KPI、BSC等,对 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根据评估结果 ,对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提高 工作效率。
水平思考法
总结词
通过横向思考和逆向思考,打破思维定势, 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的方法。
详细描述
水平思考法是一种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思考 方法,通过横向思考和逆向思考来寻找新的 解决方案。这种方法鼓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 看待问题,尝试从其他领域寻找启示,并勇 于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水平思考法可以帮 助人们拓展思路,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从而 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快速换模
通过优化换模流程和减少换模时 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
生产节拍管理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 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节拍的
平衡和稳定。
作业优化
通过对作业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 ,消除浪费和瓶颈,提高作业效
最全七大手法介绍

最全七大手法介绍引言在各个领域中,人们经常使用各种手法来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或增强表达力。
本文将介绍七大常用手法,包括:错位手法、对比手法、排比手法、夸张手法、比喻手法、反面手法和修辞手法。
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些手法,我们可以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中更加灵活地使用语言,使得我们的文字和语言更具魅力和说服力。
一、错位手法错位手法是指在表达中有意突出一部分内容并引起注意,从而达到强调的目的。
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跳跃式描述:在叙述中跳过某些细节,突出重点。
例如:“他前半生平庸无奇,但在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逆向思维:引起思维的反向弯曲,让读者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这个小小的杯子装满了整个世界。
”•反常表达:用非常规或反常的表达方式来产生震撼效果,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只有在黑暗中,才能看到星光的美丽。
”•反问句:通过提出一个反问,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并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如:“你们有没有真正理解爱的含义?”二、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是指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矛盾的事物或概念,产生强烈的反差效果。
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正反对比:通过描述两个相对立的概念,突出其中一个的重要性。
例如:“真理在懵懂中成长,在迷茫中升华。
”•时间对比:通过描述不同时期的事物或人物,突出他们之间的差异。
例如:“过去的她是个胆小怕事的姑娘,而如今的她变得坚强无畏。
”•空间对比:通过描述不同地域或环境中的事物,突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例如:“在繁华的城市里,孤独感更加强烈。
”•大小对比:通过描述大小相差悬殊的事物,突出其中一个的重要性或影响力。
例如:“一滴水可以滋润一片沙漠。
”三、排比手法排比手法是指通过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使句子结构平衡且有节奏感。
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修饰语排比:通过一系列修饰语对同一个名词进行修饰,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例如:“红色的花、鲜艳的花、五彩斑斓的花,在春天中绽放。
”•动作排比:通过一系列动作的描述,强调行为的连续性或重复性。
七大手法培训资料

七大手法培训资料七大手法是一种提高沟通技巧和影响力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和影响。
下面是关于七大手法的培训资料。
一、七大手法的定义七大手法是指情感化、描述化、形象化、关联化、行动化、支持化和认可化这七种沟通方式。
1.情感化:注重情感表达,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来引起对方的共鸣和关注。
2.描述化:以具体的事实、细节或场景描述来让对方更好地理解。
3.形象化:通过讲故事、使用比喻和隐喻等方式来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4.关联化:将自己的观点与对方的需求、价值观或利益相连接,以增加对方的认同感和共鸣。
5.行动化: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鼓励对方采取行动,增加行动的可行性和效果。
6.支持化:给予对方鼓励、支持或者提供帮助,让对方感到被理解、被关心,从而增加合作的意愿。
7.认可化:承认和赞赏对方的观点、行为或成就,以增加对方的自信和积极性。
二、七大手法的应用场景七大手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沟通场景,如工作中的团队会议、演讲、销售谈判、人际关系等。
1.情感化:在表达关心、感谢、鼓励等情感时使用,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2.描述化:在描述自己的观点、经历或想法时使用,可以让对方更直观地理解与接受你的观点。
3.形象化:在说明概念、阐述观点或说明原理时使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且易于理解。
4.关联化:在说服他人、推销产品或解决问题时使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与对方关心的事物相关联,增加说服力和共鸣。
5.行动化:在提出建议、解决问题或安排工作时使用,可以激发对方的行动欲望,增加行动的效果。
6.支持化:在沟通过程中给予对方支持、鼓励或帮助时使用,可以增加对方的安全感和合作意愿。
7.认可化:在赞扬、表扬他人或肯定对方的成就时使用,可以提升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士气。
三、如何运用七大手法进行有效沟通1.理解对方的需求和关注点:了解对方最关心的问题,然后根据对方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手法。
2.注意形式和语言:使用具体的语言和图像来描述自己的观点,避免抽象和模棱两可的表达。
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1)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七大手法)。
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七工具而得到解决。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2)中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功能检查方法、实验计划法、方法研究等。
这些方法不一定要企业全体人员都掌握,主要是有关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人使用。
(3)高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高级实验计划法、多变量解析法。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的工程解析和质量解析,而且要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通常只是专业人员使用这些方法。
这里就概要介绍常用的初级统计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即所谓的“QC七工具”,供网友们参考。
(一)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二)数据分层法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
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
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数据分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七大手法口诀

七大手法口诀
七大手法口诀是指在写作或表演中可以使用的七种基本手法,用于吸引读者或观众的注意力,增加作品的吸引力。
这些手法分别是意象、比喻、夸张、对比、排比、反问和双关语。
意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或观众能够感受到文字或演出中所描绘的情景、人物或事物。
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传达出某种含义或感觉。
夸张:通过夸大某个情节、形象或事件的描述,以吸引读者或观众的注意力,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对比:通过将两个相互对立或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凸显它们之间的差异或共同点,达到强调的效果。
排比:通过在句子或段落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语法结构,以增加句子的韵律感和语言的节奏感。
反问:通过提出一个问题,但不期望得到直接的回答,以引发读者或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双关语:通过使用一个词或短语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思,以产生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7大手法简介

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
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 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七大手法

品管的七大手法“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老七种”:1、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质量问题的原因多方面,来源于不同条件(4M1E)。
为真实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须将大量综合性统计数据按数据的不同来源(需要进行追溯)进行分类,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2、调查表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3、排列图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简单图示技术。
4、直方图直方图也叫质量分布图、矩形图、柱形图、频数图。
它是一种用于工序质量控制的质量数据分布图形,是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直方图适用于对大量计量数值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也就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整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5、因果图(Causeand effectdiagram)——石川图、特色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将原因和结果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6、控制图也叫质量管理图或监控图。
它是通过把质量波动的数据绘制在图上,观察它是否超过控制界限来判断工序质量能否处于稳定状态。
这种方法是在1924年由美国的休哈特首创,应用简单、效果较佳、极易掌握,能直接监视控制生产过程,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
控制图的一般格式如图8-7所示。
7、相关图法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简易相关分析法。
它是通过运用相关图研究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中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
相关图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图表,它根据影响质量特性因素的各对数据,用小点表示填列在直角坐标图上,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新七种”:1、系统图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的树状图形(倒立逻辑关系因果图)2、关联图把几个问题及涉及这些问题的关系极为复杂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的图形。
七大手法与八大浪费

七大手法与八大浪费IE七大手法,八大浪费。
指的是什么?IE七大手法:程序分析、时间分析、动作分析、流水线分析、稼动分析、物料分析、环境分析。
其中最常用的IE七大手法为:防错法、动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机法、双手法和抽样法。
八大浪费分别是:不良、修理的浪费,过分加工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等待的浪费和管理的浪费。
01七大手法1. 防错法:防错法主要探讨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能够实现。
防错法又称防呆法、防愚法,其意义为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
也就是说,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对。
想要做错也不可能,因为不同形状根本放不进去。
2.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在改善时可以借用5W1H来进行质问。
改善的前提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则全在于怀疑的态度。
然而怀疑并非仅是笼统的抽象思维,应是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而且是有具体的方向。
如果没有采用系统化的技巧,往往疏漏了某些值得去改善的地方。
5W1H是一种找寻问题之根源及寻找系统化的质问技巧。
依照5W1H的方法进行质问,那么,改善工作所需要的数据,将从这些质问的答案中获得。
3.动改法: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
4.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借以发掘出可改善之地方。
5.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借以发掘出可资改善之地方。
6.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7.流程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借以发掘出可改善的地方。
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的流动关系,借以发掘出可改善的地方。
02八大浪费1.不良、修理的浪费所谓不良、修理的浪费,指的是由于工厂内出现不良品,需要进行处置的时间、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以及由此造成的相关损失。
这类浪费具体包括:材料的损失,不良品变成废品;设备、人员和工时的损失;额外的修复、鉴别、追加检查的损失;有时需要降价处理产品,或者由于耽误出货而导致工厂信誉的下降。
七大手法定义

1.防呆法 是通过设计工具或方法防止人因对要做的事情不了解,不熟悉或其他原因把事情做错,从而使做错事的概率 防呆法 是通过设计工具或方法防止人因对要做的事情不了解,不熟悉或其他原因把事情做错, 降到最低的一种方法. 降到最低的一种方法.
2.双手法 是以操作人员双手为对象,运用双手操作图记录作业动作,对记录的双手作业顺序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 双手法 是以操作人员双手为对象,运用双手操作图记录作业动作, 究,改善其中不合理,不平衡,不经济的动作,用于指导操作者有效运用双手从事生产工作的一种方法. 改善其中不合理,不平衡,不经济的动作,用于指导操作者有效运用双手从事生产工作的一种方法.
6.人机法 是研究人与机器的共同工作过程 使操作者 操作对象 操作工具三者科学组合 合理布置和安排 从而达到工序结 人机法 是研究人与机器的共同工作过程,使操作者 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组合 合理布置和安排,从而达到工序结 使操作者,操作对象 操作工具三者科学组合,合理布置和安排 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 减少作业工时消耗,提高人和机器操作效率及利用率的一种方法 构合理 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工时消耗 提高人和机器操作效率及利用率的一种方法. 减轻劳动强度 减少作业工时消耗 提高人和机器操作效率及利用率的一种方法
4.五五法, 即5W1H法,它是针对 五五法, 连续发问五次或五次以上,把握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寻找相应的对策,从而解决问 五五法 法 它是针对5W1H连续发问五次或五次以上 把握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寻找相应的对策 从而寻找相应的对策 首个英文字母的组合. 题.( 5W1H 是 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 首个英文字母的组合.
3.抽查法 是指对操作人员和机器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瞬时观测,调查各种作业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进行工 抽查法 是指对操作人员和机器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瞬时观测,调查各种作业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 作研究,并用统计方法推断各观测项目的时间构成及变化情况, 作研究,并用统计方法推断各观测项目的时间构成及变化情况,用于作业改善和制定标准时间的一种方法
七大手法改善案例

有关改善案例的“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是指QC七大工具,包括层别法、检查表、柏拉图、因果图、管制图、散布图和直方图,是质量管理及改善运用的有效工具。
有关改善案例的“七大手法”如下:1.层别法: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的质量不稳定,波动较大。
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公司采用了层别法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分析。
通过层别法的运用,公司发现原材料的品质问题是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于是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提高了原材料的质量标准,从而稳定了产品的质量。
2.检查表:某制造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采用检查表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记录。
通过检查表的运用,企业发现生产线上存在一些小问题,如螺丝松动、零件破损等。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避免了小问题积累导致的重大故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柏拉图:某医院为了找出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采用柏拉图对医疗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通过柏拉图的运用,医院发现医疗质量的关键问题在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针对这一问题,医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手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医疗质量。
4.因果图: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了解决发动机漏油问题,采用因果图对发动机漏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通过因果图的运用,企业发现发动机漏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密封件老化、装配不良、油封损坏等。
针对这些原因,企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维修,避免了发动机漏油问题的发生,提高了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
5.管制图: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管制图对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进行了监控和管理。
通过管制图的运用,企业及时发现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波动,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终,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6.散布图:某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散布图对不同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通过散布图的运用,企业发现某些工艺参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当一个参数增加时,另一个参数会相应减少。
IE七大手法是指什么

IE七大手法是指什么
IE(工业工程)的七大手法也称为IE七大基本工具或IE七巧板,是工业工程领域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这七大手法是:
1. 工艺图。
将工艺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和操作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分析和优化。
2. 流程图。
展示工艺流程和生产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帮助分析和改进。
3. 查核表。
使用表格来帮助统计和分析每个环节或工序的数据和指标,方便改进。
4. 直线图。
用于显示一个或多个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关系,方便对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
5. 条形图。
将数据按照数量大小用条形来展示,方便比较和分析。
6. 散点图。
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展示数据
之间的相关性。
7. 控制图。
用于监控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指标,帮助保持过程的稳定性和在规定范围内控制变化。
七大手法简介

旧七大手法─柏拉图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 2 3 4 5 6 40% 20% 0% 100% 80% 60%
旧七大手法─直方图
直方图的定义: 直方图的定义: 将所收集的测定值,分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 内所测定值依所出现的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起来 的图形。 直方图的应用: 直方图的应用: •测知制程能力,作为改善制程的依据 •计算产品不良率 •测知分配型态 •订定规格界限 •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 •研判设计时的管制界限可否用于制程管制
新七大手法─关连图
管理不確實 人力運用欠佳 事 人事費高 財 人 間接成本高 人才不足 物 不良率高 獲利降低 資金管理欠佳 週轉率低 應收帳款期長
機器效率差 招募困難 人為疏失造成
新七大手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矩阵数据解析法: 矩阵数据解析法: 将一堆数据解析,找出其中含意的方法,是多变量解析法之一 矩阵数据解析法的运用: 矩阵数据解析法的运用: 1. 品质上的官能特性(外观、形状、气味、色泽等),做比较分析。 2. 商品开发设积极市场调查之资料解析(预测)。 3. 现场不良现象及数据之解析。 4. 工程上二元多要素之大量数据解析 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 1. 将需要的要素数据详细搜集 2. 要素与数据排成L型矩阵 3. 计算同项目数据之相关系数,将之转换成可以放入坐标图的 数字 4. 选择带解析的要素作成图表 5. 利用图上位置显示解析情报(雷达图)
旧七大手法─散布图
10 8 6 4 2 0 0 5 10 15 20 25
旧七大手法─散布图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5 10 15 20 25
旧七大手法─管制图
七大手法培训完整版

七大手法培训完整版尊敬的读者:欢迎来到本次培训文章,我们将为您介绍七大手法,帮助您提升技能和技巧。
下面,我们将会逐一为您介绍这些手法,并提供相关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1. 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是提升文章表达力和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以及多样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格,来丰富文章的语言魅力。
2. 演讲手法演讲是一项重要的沟通技巧。
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演讲家,我们需要掌握好口才、肢体语言、情感表达和声音运用等方面的技巧。
在演讲过程中,请确保清晰、流畅、生动传神的表达,来争取听众的共鸣和理解。
3. 演示手法演示手法是指在展示和讲解产品、技术或理论时的技巧。
在演示过程中,我们应该事先准备好详细的讲解内容和清晰的演示步骤,同时还要注意与观众进行互动,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参与度。
4. 推销手法推销手法是在销售和营销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技巧。
成功的推销需要我们了解客户需求,并能够清晰而有说服力地呈现产品或服务的优势。
重点在于有效地沟通,建立信任,并提供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5. 解决问题的手法解决问题的手法是指在处理难题和矛盾时采取的方法。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全面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
同时,也需要主动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以便拿出最佳的解决办法。
6. 团队合作的手法团队合作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而和谐的团队,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同时,也要注重协调和合理的分工,以实现团队目标。
7. 规划和时间管理的手法规划和时间管理是有效安排和利用时间的关键。
要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正确地设定目标,合理地安排任务,并在工作中遵循良好的时间管理原则。
同时,也要学会优先处理重要和紧急的事务,以充分利用时间和资源。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介绍的七大手法。
通过加强培训和实践,相信您能够在相关领域中不断进步并取得优秀的成绩。
七大手法是指什么

七大手法是指什么:
1、七大手法分别是: 关系图、系统图法、KJ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PAPC 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关系图,又称关联图,是用来分析事物之间“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等复杂关系的一种图表,它能够帮助人们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品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与原来的“日”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品管手法概要概要:统计是采取“数据与事实发言”的管理方法,除了客观判定事实外,亦应具有相当合理的说服力,而在QC活动中所采取的统计手法,均极为简易。
重要性:94年版ISO9001 4.20中,特别规定应将各项品质改善,用统计的手法来分析,2000版ISO9001中8.1策划中谈到使用统计技术的要求,并且条文8.4资料分析万万离不计分析。
常用品管手法1.根据数据、事实发言-图表(GRAPH),查检表(CHECK LIST),散布图(Scatter diagram);2.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 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rgram);3.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数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数与变异数来考虑- 直方图(Histogram)、管制图(Control Chart)。
4.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之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曾别法(Stratification)。
5.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措施,而是先从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 排列图(柏拉图)(Pareto Diagram).ISO中应使用统计技术的场合推移图:1、品质目标达成情况控制;2、各阶层不良率控制;查检表:1、内部审核结果不符合点分布判断;2、5S执行情况点检;特性要因图:1、显著问题原因分析;2、潜在问题分析;3、客户抱怨分析;曾别图:1、作业条件之曾别;2、制品之曾别;3、班别等;排列图:1、不良项目排列;2、供应商别合格率排列;3、客户别不良率;直方图:1、制程常态分布情况;管制图:1、制程稳定情况。
在近日ISO旋风席卷全球之际,各企业应依实绩的情况,积极的在各阶层全面事实QC 教育训练,提升品质意思,熟用各种品管手法/技术,及以提升系统的品质,在近日ISODE 洪流冲击下,必将成为明日企业的佼佼者。
目录第一章:查检表---------------------3 第二章:散布图--------------------16 第三章:层别图--------------------19 第四章:直方图--------------------26 第五章:柏拉图--------------------45 第六章:特性要因图----------------55 第七章:管制图--------------------59第一章:查检表(Check Sheet;Check list)一.定义:查检表是使用简单易于了解的标准化表格或图形,人员只需填入规定之查检记号,再加以统计完整其数据,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对检查用者谓之,亦称为点检表或查核表。
二.查检表的分类:一般而言查检表可依其工作的目的或种类分为下述两种。
1.点检表用查检表:在设计时即已定义使用时,只做是非或选择的注记,其主要功用在于确认作业执行、设备仪器保养维护的实施状况或为预防事故发生,以确保使用时安全用,此类查检表主要是确认检核作业过程中的状况,以防止作业疏忽或遗漏,例如教育训练查检表、设备保养查检表内部稽核查检表,行车前车况查检表……等等均属之。
2.记录用点检表:此类查检表是用来搜集计划资料,应用于不良原因和不良项目的记录,作法是将数据分类为数个项目别,以符号、划记或数字记录的表格或图形。
由于常用于作业缺失,品质良莠等记录,故亦称为改善用查检表。
三.查检测表制作应注意的事项1.明了制作查检表的目的。
2.决定查检的项目。
3.决定查检的频率。
4.决定查检的人员及方法。
5.相关条件之记录方式,如作业场所、日期、工程等。
6.决定查检表格式(图形或表格)。
7.决定查检记录的方式。
如:正、++、△、√、⊙。
四.查检表的制作方法1.点检用查检表之制作方法:A.列出每一需要点检的项目。
B.非点检不可的项目是什么?如:非执行不可的作业,非检查不可的事项……等。
C.有顺序需求时,应注明序号,依序排队列。
D.如可行尽可能将机械别、机种别、人员、工程别……等加以层别,利于解析。
E.先用看看,如有不符需求处,加以改善后,才正式复印。
2.记录用查检表制作方法:A.决定希望把握的项目和及所要搜集的数据。
B.在执行此一步骤时,应该由相关人员以过去累积的经验及知识来决定!最佳的方法是召集部门内所有人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以免遗漏某些重要项目。
C.决定查检表的格式,格式的决定,应依据欲层别分析的程度,设计一种记录与整理都很容易及适合自己使用的格式。
D.决定记录的方式:a.“正”字记号,运用频率极高,一般较常采用;b.“|||| ”棒记号,多应用于品质管理,如:次数分配表。
c.决定搜集数据的方法:由何人搜集、期间多久、检查方法等均应事先决定。
五.查检表记载的项目1.标题:目的何在?--------------------------------------What2.对象、项目:为什么?--------------------------------Why3.人员:由谁做?-----------------------------------------Who4.方法:何种方法?--------------------------------------How5.时间:什么时间?期间间隔多久?-----------------When6.制程别、检验站:在什么地方?什么场所?-----Where7.结果之整理:合计、平均、统计分析8.传送途径:谁需要了解?要报告给谁?六.查检表制作要点:查检表的制作,可任意配合需求目的而作更改,故没有特定格式,但仍有几项重点是制作时特别留意的:1.并非一开始,即要求完美,可先行参考他人的例,模仿出新的,使用时如有不理想,再行改善。
2.愈简单愈好,容易记录、看图,以最短的时间将现场的资料记录下来。
3.一目了然,查检的事项应清楚陈述,使记录者在记录问题的同时,即能明了所登记的内容。
4.以Team work的方式,大家集思广益,切记不可遗漏重要项目。
5.设计不会令使用者记录错误的查检表,以免影响日后统计分析作业的真实性。
七.查检表的作用查检表制作完成后,要让工作场所中的人员(使用者)了解,并且做在职训练,而在使用查检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并适时反映。
1.搜集完成之数据应立即使用,并观察整体数据是否代表某些事实?2.数据是否集中在某些项目,而各项目间之差异为何?3.某些事项是否因时间的经过而有所变化?4.如有异常,应马上追究原因,并采取必要之措施。
5.查检的项目应随着作业的改善而改变。
6.事实现物的观察要细心、客观。
7.由使用的记录即能迅速判断,采取行动。
8.查检责任者,明确指定谁来做,并使其了解收集目的及方法。
9.搜集的数据应能获得层别的情报。
10.数据搜集后,若发现并非当初所设想的,应重新检讨再搜集之。
11.查检之项目,期间计算单位等基准,应一致方能进行统计分析。
12.尽快将结果呈报您要报告的人,并使相关人员亦能知晓。
13.数据的搜集应注意样本取得之随机性与代表性。
14.对于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查检记录,应适当保管,并比较其差异性。
15.查检表完成后可利用柏拉图加以整理,以便掌握问题重心。
八.范围1.点检用查检表例1-1.汽车驾驶前之查检表汽车驾驶前查检表例1-2.上班前服饰的查检表防止不小心失误的查检表例1-3.顾问公司或一般企业教育训练时班主任之查检表班主任查检表例1-4.教育训练前查核用之查检表例训练准备的查检表下列查检表可以帮助你查核训练教室是否已经准备妥当。
一.资料准备☐学员签到簿?☐意见调查表?☐讲义是否已摆在教室里?☐讲义是否以使用的顺序排列?☐讲义将如何分发?☐所有的教学资料都已经在教室里了吗?二.文具☐纸笔供应品是否备妥?☐油性笔是否备妥(以供在抽影片上书写)?☐黑板是否干净?☐是否备有白板笔与板擦?☐如果学员将绘制图表,是否备有足够的纸和笔?☐是否需要测验,测验卷准备否?三.服饰☐是否需准备小礼物?☐餐宿事宜连络否?☐是否需准备交通车?☐茶水是否备妥?☐讲师事前连络否?☐学员事前连络否?四.辅助设备☐教室确定否?☐桌椅是否已安排妥当?☐讲台是否已摆好?☐你知道如何操作该型录影机吗?☐是否已熟练操作各项设备?☐幻灯片是否已备妥,幻灯片是否已依照顺序排好?☐投影片是否已备妥,投影片是否已依照顺序排好?☐影片放映机是否已就位?☐影片是否已上机调好?☐荧幕是否已就位?☐录影机与显示器是否已就位?☐录影机是否备妥?☐是否检查所有的视听设备?☐海报与支架是否就位?☐灯光开关在那里?☐灯光可以调暗吗?☐恒温器设在那里(含冷、暖气设备)?☐你会调整空调吗?☐指挥棒是否需要准备?例1-5.产品品质检验判定用查检表例生产成品外观品质判基准表例1-6.堆高机年度保养查检表例堆高机每年自动检查记录表日负责人:各级主管:检查表:例1-7.汽车定期保养查检表例例1-8.合成树脂加工品外观表示事项查检表例合成树脂加工品的表示事项2.录用查检表例2-1.5S活动评分用查检表例5S现场诊断表现场区分(号栋楼区)诊断日:年月日例2-2.制程分布用查检表例例2-3.应用于直方图之次数分配查检表例子例2-4.某检验状况记录查检表例例2-5.收集数据用查检表例例2-6.缺点记录查检表例例2-7.电视机故障诉原状况查检表例例2-8.研讨改进用查检表例课程问卷调查表九.实例演讲1.某一生产单位,欲知某零件尺寸其制程的变异情形,故收集多组数据加以分析,已知该零件规格为5±解(1)依据题目所给予之条件(尺寸与量测个数),为查检表之纵座标题与横座标。
如:(25为间隔单位及小计或合计等栏位。
、||||”方式填入,亦可将横轴量测个数之间隔再细分以“|”为单位,并记入表单名称,制作日期作成者,等相关资料,如:外径尺寸量测记录(4)这类型之查检表,可由所收集之数据资料,获得与直方图类似之效果,可据以了解制和之变异与偏态(左偏、右偏)情形,同时亦可避免数据重复抄录或统计错误之结果,故不失为相当实用,易用之查检表。
第二章:散布图(Scatter Diagram)一.前言散布图有以下的功用:1.能大概掌握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相关及相关的程度如何。
2.能检视离岛现象是否存在。
3.原因与结果相关性高时,二者可互为替代变数。
对于制程参数或产品特性的掌握,可从原因或结果中择一较经济性的变数予以监测。
并可藉观察一变数之变化而知另一变数的变化。
二.散布图的定义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大概可以了解工程上的要因会影响产品的品质特性,散布图也是以这种因果关系的方式来表示其关连性。
并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点绘在X-Y轴座标的象限上,以观察其中的相关性是否存在。
三.散布图的制作方法以横轴(X轴)表示原因,纵轴(Y轴)表示结果,作法如下:1.收集成对的数据(x1,y1),(x2,y2)……整理成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