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资料(全)一绪论0.1.1.“文化”名称的来源。
1.“文”: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文先天素质的“质”相对。
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
②《论语雍也》曾说:“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化”的本义:改易。
①易学著作《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里指的是自然的生成演化。
3.文化:①最早合成一《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②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③翻译: culture。
0.1.2.广义文化与狭的定义。
1. (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①《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
②《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2.理解广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0.1.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例如农具。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观念:诸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中国文化的界定与语言文字文化1.文化的定义与来源2.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二、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特点1.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2.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三、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汉语言文字2.中国古代文学3.中国哲学思想4.中国艺术5.中国风俗习惯正文一、中国文化的界定与语言文字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探讨中国文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化的定义与来源。
“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文”,指的是错画,即花纹。
在人类认知领域里,花纹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
因此,“文化”便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汉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文明的承载,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
首先,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代码,它通过发音、书写、意义等方面,传递着文化信息。
其次,语言文字对语言的记录,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使得文化得以传承。
再次,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它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特点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从夏商西周的礼乐文明,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再到汉唐盛世、宋明理学等,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
中国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2.包容性强,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3.重视道德修养,强调人文精神。
4.注重和谐,追求平衡与统一。
5.强调家国情怀,倡导爱国主义。
三、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承载,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
它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
2.中国古代文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重点)
广义文化: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文化产品: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是指人类创造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狭义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文化思潮:指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和背景下,对社会生产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而形成的一种潮流。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它的传播一般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文化内涵:指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筷子文化、扇子文化)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经验性、个别的、具体的)文化事象:某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具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性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方志时期——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中国气候的总体变化分为四大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称为“方志时期”。
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地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
仪器观测时期——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中国气候的总体变化分为四大时期,其中第四个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时期”。
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
2024《中 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2024《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旨在帮助自学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培养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欣赏和传承能力。
本课程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使自学者能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人文素养,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弘扬中国文化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1、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认识地理环境在塑造中国文化的独特性、经济模式、政治格局和民族性格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中国文化的起源掌握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文化特征,探讨中国文化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2、先秦时期的文化熟悉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传承,重点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3、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文化了解秦汉大一统文化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宋元明清时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1、儒家思想深入理解儒家的核心概念,如仁、义、礼、智、信,以及儒家的道德伦理、政治思想和教育观念。
2、道家思想领会道家的道、无为、自然等核心思想,以及道家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独特看法。
3、佛教思想掌握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的文学艺术1、古代文学熟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体裁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体会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书法绘画了解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脉络、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欣赏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3、音乐舞蹈认识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的形式、风格和文化内涵。
(五)中国的科技成就1、古代科技掌握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等领域的重要科技成就。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文化通过贸易、宗教、教育等方式传入 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冲击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得中国文化面 临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传入,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 也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经对世界文化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如造纸术、火药、 印刷术等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
0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重视伦理与道德
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占据重要地位,强调个人对家庭
、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儒家思想主张仁、义、礼、智、 信等美德,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
音乐与舞蹈
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歌、曲艺、戏曲等多种形式,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著称。乐器如琴、筝、笛、 鼓等,风格各异,反映了中国各地的音乐文化特色。
舞蹈
中国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包括民族舞、古典舞、民间舞等。舞蹈动作注重身姿、手势和眼神的 表达,通过舞蹈形象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戏曲与曲艺
THANKS
感谢观看
自清末开始,中国进行了多次教 育改革,逐步建立了现代教育体 系。
02
现代教育体系构成
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 教育等多个层次,注重科学知识 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03
教育发展现状与展 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教育 体系不断完善,但仍面临诸多挑 战和机遇。
06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传承
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冲击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华文化的统一期,秦始 皇统一六国,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 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 立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的重点包括:
1. 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如文化的内涵、外延、特性等。
2. 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如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对外影响、内部定位等。
3.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内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等。
4.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5. 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等。
6. 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和谐、诚信、孝道等。
7. 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外文化的互动等。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如文化建设的目标、文化政策的制定等。
9. 当代中国文化问题与挑战:如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等。
10. 中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管理与利用等。
以上是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的一些重点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学习和备考。
自考必过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自考必过中国文化概论重点一.名词解释。
1.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2.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就称为文化事象。
3.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
4.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5.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划为第三个气候时期,为寒冷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明清现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故而得名。
6.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7.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年),匈奴贵族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
8.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9.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
10.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11.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12.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13.赌胜:实质是打赌,碰运气,刺激人们从感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的愿望。
如触摸某寺庙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一种定向的神赐。
14.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一、引言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礼仪、习俗、节日等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对于自考本科的学生来说,掌握中国文化概论的重点内容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的全貌,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的重点内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中国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中国文化的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广义的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体系,包括思想、道德、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狭义的中国文化则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艺术、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文化的特点包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并存、融合创新等。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同时,中国文化也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
三、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高峰期和转型期。
萌芽期是指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发展期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发展,形成了诸子百家的局面;高峰期是指唐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达到了巅峰状态,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化成果;转型期是指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中国文化逐渐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四、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忠诚、孝顺等道德观念,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墨家提倡平等、博爱、互助,法家则主张以法治国、公正平等。
这些学派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特质。
五、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词、绘画、音乐、戏曲等多种形式。
中国传统艺术强调意境和气韵生动,注重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中国文化概论(00321适用全国)速记宝典一、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2)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理解广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
答:(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考点2:简述“狭义文化”的特征。
答:(1)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2)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考点3:简述国别文化形成的原因。
答:(1)有着共同的文化源;(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
考点4: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1)广大地域影响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文化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地缘: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考点5: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答:1)自然环境。
注意: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兴起。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重点汇总)
传统语文教育包括哪几项主要内容?1) 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2) 传统的语言教育包括句了训练和作文训练。
汉语的主要特点1) 从语音来看,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2) 从词汇来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3) 从语法来看,汉语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4) 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
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家天下”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
1) 所谓“家天下”,是指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2) 秦始皇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位;汉代,刘邦与臣僚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3) 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4) 从秦始皇到清朝帝制结束达2000年之外,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
简述“十恶”的内容。
“十恶”是古代社会中很严重的犯罪。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 维护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
2) 维护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家族制度。
简述“天人合一”的含义。
+1“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要包括两层意义:1) 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2) 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的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简述“中庸之道”价值观。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
“中”是“中和”,即“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庸”即“用”,“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即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
“中庸”含有深沉广远的价值观念,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简述19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现代趋势。
1) “中体西用论”;2) “全盘西化论”;3) “儒学复兴论”与“综合创新论”。
简述禅宗的传播。
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后分为北、南两宗。
后来南宗成为禅宗正宗。
中晚唐时期禅宗开始流传域外。
简述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全部知识点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全部知识点绪论一、“文化”界定1、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2、文化一系列的定义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1、民族文化的定义2、国别文化的定义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1、传统文化的定义2、文化传统的定义绪论一、文化界定1、广义文化:以人类和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人类的长期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存在的总合三个要点:(1)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历史发展的会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历史概念(3)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文化创造的全部2、狭义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着重人的心态部分三个要点:(1)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2)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的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不只关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关注不同阶层,民族,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不只观察共同点)二、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1、文化产品: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的社会的可见成品,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只有可见、可感的艺术作品才能称为文化产品,存在于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观念不能称为文化产品2、文化内涵: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筷子文化”、“扇子文化”,是针对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3、文化现象: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某种外部联系和状态。
律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是一个文化现象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方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有文化发展中的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如: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属于文化事象5、文化思潮: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或某一文化事象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称为文化观念。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复习重点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二,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三,封建制度(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对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的继承与创造.中国古代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份,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它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今天,古代教育所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包括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是一笔丰厚的宝贵遗产,对于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1. 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很早就有了"尊师重教"的传统.《孟子・滕文公》:"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远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并相当重视寓教于乐,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三代之前的传说时代,就已经有了教育的起源.如《尚书・舜典》载,虞时设学官,管理教育事务,如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命夔典乐.2. 商周时期;3. 两汉时期(学制及选士制度);4.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制及选士制度);5. 隋唐宋元明清(学制,选士制度及书院;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和影响);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和影响: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分科考试形式选择人才的一种选士选官制度.它自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立"进士科"始,至清代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止,前后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隋代为科举制的初创期,唐宋渐趋成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逐渐僵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桎梏.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官制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教育封建制度的延续影响深远.对教育而言,大力促进了封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它为寒门庶士创造了学优从政的条件和可能,为他们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梦想和个人价值,参与政治参与社会提供了机会,由此深刻影响到 士人的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士人的性格,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对政治而言,官员的选拔,任用,升迁,均服或从属于科举,选择人才与培育人才的标准和要求统一起来它使文官在政府行政结构中职能得以加强,造就了具有文官特色的官僚阶层.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封建政治的革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有效地抑制腐败因素的滋长,极大地缓和社会矛盾,加强了封建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有力地维持封建大一统政权的巩固,令家天下的封建制长期延续.并且,科举考试以儒经为主要内容,亦有利于儒家文化的薪火相传.在这些方面,科举制有其正负面的影响.科举制作为一种选士选官制度,它受制于封建官方的教育思想与统治思想.它不可能根除封建政体的弊端,相反亦有可能养成新的食利阶层,由此加强民众的负担和社会发展的凝重性.它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变成科举的附庸,不利于教育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就考试而言,它偏重经籍文辞,忽略德行才能,把受教育与仕进,利禄直接挂钩,知识分子思想的自由发展受到极大束缚,由此加强了对士子思想的牢笼与禁锢.同时,考试合格者不乏思想僵化,无真才实学的庸才和利禄之辈.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1. 综合观(大教育观);2. 辩证观(对立统一观);3. 内在观.三,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1.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2. 温故知新,学思并重;3. 循序渐进,由博返约;4.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5. 言传身教,尊师爱生.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经历了长达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是全人类文化宝库的瑰宝.除了审美价值而外,中国古代文学也有着它突出的认识价值.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的一个部份,深刻,生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它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所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中国文学在文字发明和使用前就已产生了.其源头可上溯至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在每个时代中,"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明清之小说.概而言之,其文学成就体现在诗歌(诗,词,曲),散文,叙事文学(戏曲,小说)三个大的领域.中国是一个抒情诗的王国,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是诗歌.现实主义诗歌源头可上溯及至迟在公元前六世纪编定的诗歌总集《诗经》,它收录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则是《楚辞》.诗的形式有四言诗,杂言诗,五七言诗,古体诗与近体诗.唐以后又有词,曲等诗歌样式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古代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卜辞与稍后的钟鼎铜器铭文.《尚书》的问世,标志着散文的形成.此后出现了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秦汉后散文在形式上发展为古文与骈文两大类.中唐古文运动确定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统地位.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可上溯至上古神话传说与史传文学,而真正的文学创作则始于魏晋小说,影响到后代的笔记小说.到了唐代,作家有意创作小说,传奇小说代表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在宋元说话艺术基础上,产生了白话长篇与短篇小说.明清是我国古典小说大发展的时期.中国古典戏曲形成于宋金时代,成熟于元代,元有杂剧与南戏,元代是杂剧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明清传奇戏曲大力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思 考 题黄宗羲《诗历匙辞》说:"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情性,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试举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体会和认识.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伦理道德和法律一样,是一种社会规范,对对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的设计.不过,伦理道德是一种内在的规范,它以追求人的道德自觉为最高目的,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提炼出来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中国社会生活中,道德的影响是大的.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突显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尤为重要和深远.早在孔子之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三不朽"思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孔子也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认为人类应有三种伟大德性,即知,仁,勇"三达德":"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以知,仁,勇为核心的道德论,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几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三德之中,以仁为根本,仁在《论语》中出现109次,其基本意思是"爱人".三达德后来衍为仁,义,礼,智,信,汉董仲舒称为"五常",唐韩愈称"五德",宋代程朱理学称为"五性","五伦".在今天,经过扬弃和创造发展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人类社会的价值提升依然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五常":仁,义,礼,智,信,尽管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也含有普遍性和超时代性的意义.在今天,爱人民(仁),明正义(义),有礼节(礼),辨是非(智),守信用(信),还是必要的(见张岱年《文化与价值》).儒家思想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重大,其中尤以孔孟"仁"学为基础.仁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也是儒家伦理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其本意是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内省),提倡忠恕之道.孔孟仁说是其主体和基础.孔子仁学内容主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孝,弟等,"爱人"是其基本思想.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仁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与爱心,又是一种忠恕之道,具有宽容忠恕的精神.并且,孔子的仁学是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上的,故他认为爱有等第与差等("爱有差等").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他的仁说中,认为"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即仁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仁人志士"自当具备所谓"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性善是天赋予人的本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离娄上》),主张要"扩充善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即把仁爱的精神,由亲人推广于社会,推广于宇宙万物(爱自己的亲人,进而爱人类,爱草木鸟兽,爱自然万物,把自己和天地万物看成一体,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时代都有具体不同的道德规范,但同时每个时代都有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传统美德即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具有延续性的道德.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实现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 十大传统美德:1.仁爱孝悌:仁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各种道德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是各种伦理道德的总原则.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而"仁"的核心是"爱人",仁爱的起点和根本是亲亲,即孝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2.谦和好礼:礼是仁德推衍到社会,并在各种人伦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一系列规范的总称.3.诚信知报;4.精忠爱国;5.克己奉公;6.修己慎独:慎独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旨在启发培养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道德实践中的自觉性,能动性.语出《中庸》,即要求每个人在道德修养和实践中严于律己,坚持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戒慎恐惧,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以提升自我的道德境界.7.见利思义:义利关系处理的原则.8.勤俭廉正;9.笃实宽厚;10.勇毅力行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为什么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远古宗教: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在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间风俗习惯的联系尤为紧密,从而成为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门径.1.道教的形成,有三大来源:其一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神崇拜与鬼魂崇拜.中华民族的远祖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宗教观念.在原始宗教理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自然神的崇拜及对鬼魂的敬畏到公元前15至前11世纪的殷商时代,逐渐形成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天神崇拜,对上帝和天命的信仰取代了自然神崇拜,原始的鬼魂崇拜演变为以血缘为纽带,结合宗法体制的祖先崇拜.周朝时鬼神崇拜更为系统,出现了天神,地祗,人鬼三大支系.自然神崇拜与鬼神崇拜是道教神系的主要来源.其二是战国至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庄子》,《列子》等对神仙生活,仙家世界有着动人的描绘:服气辟谷,长生久视,白日飞升.为时人所乐道.秦皇帝曾几度巡视天下,专为寻求不死药,还不断遣方士入海寻找仙山.汉武帝亦好神仙,慕长生.统治者的好尚和追求对当时社会风气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后来的道教也从中补充了自己的法术成份,宗教宗旨也受到影响.道教与其它宗教不同,是一种乐生,重生的宗教,以追求长生不老为最高目标.其三是产生于战国,盛行于西汉的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先秦道家思想的变种,初为讲求"君人南面之术"的政治哲学派别.齐宣王时稷下先生假托黄帝之名,杂糅老子学说而倡言"黄老",传习"黄老道德之术"者"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故称.战国末,黄老学相当流行,西汉开国将相及最商统治者多受其影响黄老学为后世道教奠定了哲理基础两汉之交,佛学始传入中国,客观上对道教形成有刺激作用最终道家创始人老聃被神圣化,宗教化,黄老之学的学术气息荡然无存,演变为宗教性质的"黄老道".成帝时甘忠撰《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宣传黄老道术.顺帝时山东有于吉得"神书"170卷,实际上是于吉整理各类黄老道书而成,号《太平清领书》,后世称为《太平经》.后为张角所得,据之创立了最早的道教派别"太平道".2.道教的形成:原始道教有三支,其一是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其二是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其三是以魏伯阳为代表的金丹道.道教在魏晋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东晋时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创立了道教中的丹鼎派.他将玄学与道教纳为一体,将方术与神学纳为一体,将道教丹鼎,符水从理论上纳为一体,从而确定了神仙理论体系.北魏道士寇谦之和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在整顿和重建道教组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寇谦之调整改善了道教与皇权的关系,使道教由原来的民间宗教变成官方宗教,他改革后而成的"新天师道"一度成为北魏国教,称北天师道;陆修静广集道书,总括道教义理,倡导斋仪科范,其倡导的以斋仪为修道本的天师道,称南天师道.道教在唐代地位最高,皇帝认老子为先祖,加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极力扶持和利用道教,使之成为皇族宗教.唐宋时,南,北天师道等道教派别合流形成以讲究符0为主的"正一道".唐宋之后,道教又出现了一大派系"全真道".全真道兴起于金朝统治的北方,传说始于"五祖",即东华子,正阳子,纯阳子,海蟾子,重阳子,实际为咸阳王重阳(重阳名中孚,0,曾中武举,40岁于终南县南时村建"活死人墓"穴居修道.门下有马钰,孙不二,郝大通,谭处端,王处一,刘处玄,丘处机等七真子).他主张三教平等,注重清修,是对唐宋以来道教的一大改革,后来丘处机嗣教,成吉思汗令其掌天下道教,故元代全真道盛极一时,与正一道为当时两大派别之一.3.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为"道",它源于先秦老子,不过其涵义已不是老子原意,已宗教化,神学化.道教认为它是宇宙主宰,是生成万物,主宰万物的造物主,是至高无上的具有神秘力量的人格化的神.道教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因其无名无形,故早期道教不搞偶像崇拜.道教所尊奉的祖师太上老君为"道"的化身.道教的最高目标是"得道成仙"认为通过修道而人可返本还原,与道合一,修炼成仙方法因不同派别而不同,概而言之,以内外金丹为主要,外丹即以铅汞为原料炼丹药,服之以求长生,内丹不假外药,以人体之精,气,神为三宝,进行内部修炼而实现不老.此外,符0派,正一道则认为符0咒语,科仪羰醮可以禳灾求福,祛病延年.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化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自从传入中土以后,佛教逐渐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最终与中国传统相融合而成为中国化的宗教.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经过数百年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整合,南北朝开始迅猛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期我国内地佛教进入极盛时期,印度佛教于公元十三世纪时绝灭,而中国佛教则如日中天,辉煌一时.1.佛教的创立与流传: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485),其生活年代大致与孔子同时.据传他创立佛教,是有见于世间的苦难与社会的黑暗,他于菩提树下静思49日,终觉悟成佛.从此,人们称他为佛陀(简称佛),即真理的觉悟者,又称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信徒们称他为世尊,佛祖.中国农历四月初八为佛之诞生日,十二月初八为佛之成道日,二月十五日为佛之涅般日.佛祖在世和去世后的一百年佛教处于原始阶段,教内团结,教徒对教义的理解和修持的戒律基本一致.后来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个发展阶段,至十三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侵入和密教自身的粗浅,佛教在印度基本上绝灭了.传入我国内地的为大乘佛教,传入西藏的是密教,称藏密.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一般以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国的使节伊存向博十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为佛教传中国最早的确切文献记载佛教最早在上层社会传播汉明帝夜梦天降金人,遂遣使西域,抄回佛经42章,名《四十二章经》,延请西僧到洛阳,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东晋南北朝时,佛教进入高速发展期.佛教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化进程加快,从而增强了生存能力,动荡的局势又给佛教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尤其是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佛教迅猛发展.其主要体现在朝廷扶持,寺庙广建,僧尼巨增,高僧辈出等方面.南北朝时都有皇帝倡导信佛.如后赵石勒请西僧佛图 澄,后秦姚兴请西僧鸠摩什,梁武帝萧衍还狂热信佛,不仅著书立说,阐释经律,而且还四次舍身同泰寺 .北朝北齐时僧尼竟达400万人之多,寺院200万所,是见于中国古代史记载的最高僧尼数.隋唐是中国汉语系佛教的鼎盛期.隋朝二帝致力于佛教的发展,尤其是炀帝自称"菩萨弟子",自度僧人1620个.唐朝国力强盛,三教并重,利用国家财力,物力,人力进行译经,求法,建寺等活动,不仅使汉地佛教极盛一时,而且推动了佛教向朝鲜,日本,越南的传播.尤其是武则天统治时期全国有寺院数千所,僧尼50余万,寺院经济实力雄厚.当时高僧辈出,派别林立.当时汉地佛教出现了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密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这八宗的兴盛正是中国佛教极盛的体现.其中,禅宗是中国僧人独创,中土产生的佛教宗派.2.佛教的基本教义:基本教义由"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组成."四谛"为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为佛教全部教义的总纲.谛,为真实不虚之义.四谛由苦,集,灭,道组成.苦,即"人生皆苦",除了生,老,病,死诸苦外,还有"求不得苦"(人生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痛苦),"爱别离苦"(与亲爱的人生离死别之苦),"怨憎会苦"(由怨憎引起的种种痛苦),"五取蕴苦"(因执着于把五蕴和合之虚空当成真实存在所造成的种种痛苦.五蕴指色,受,想,行,识).灭,即"入灭","涅般",指脱离人生苦海而达到的超脱彼岸.集,本义为"招集","集合",指招致苦难的原因.道,即脱离苦海的方法."八正道"是八种通往涅般境界的正确途径与方法,实为道谛之发挥,称为"八船","八筏".后来高僧佛学家把"八正道"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为戒律,定即禅定,专注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慧即智慧,是洞察宇宙人生一切实相,断绝无名烦恼的智慧.戒,定,慧三学概括了学佛修行的全部内容,三者扩展为具有丰富社会内容的"菩萨行",即六度.十二因缘,又叫十二缘起,是佛教宇宙观,人生观和宗教实践的基本理论.因,即原因,缘是关系和条件.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都由一定原因和条件结合而成,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佛教原先比较重视个人的解脱,后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由注重个人修行发展为强调"慈悲普度",故后来的佛教称大乘,贬抑地称原先的佛教为小乘.大乘,小乘的区别反映在教义教理和持戒修行上如在对待佛陀上,小乘虽有神化倾向,但保留了佛祖身上的历史痕迹,而大乘则把佛陀神化,甚至提出佛有三世十方的说法.又如在追求理想的境界和目标,小乘重视自度(自觉),即自我解脱,以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理想,而大乘则重视度他(觉他),即普渡众生,以修持成佛为终极目标.儒学与儒教儒学并不是宗教,但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因承载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较强的宗教功能,故人们称之为儒教,尤其是魏晋以来,因儒学以礼教为核心,故称儒学为名教或儒教.1. 儒学的天道观具有宗教色彩:从思想渊源来说,儒家学说是夏,商,周三代以来思想的延续和总结,三代占统治地位的天神观也影响到了原始儒学.孔子伦理思想中极力强调"人为",注重"人事",但也主张"听天命,敬人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表明他并没有全然抛弃"天命"(孔子的天命也含有自然和人伦社会关系的必然性),也承认天命的存在,只不过在人神关系,人鬼关系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到了汉代,从儒学被作为意识形态正统以来,天神观被进一步发挥,董仲。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复习重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选择题归纳1.“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2.“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即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
4.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而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5.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6.我们可以把文化归纳为两个层次:上层文化和地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7.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煤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8.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分发(物质,制度,精神);四分发(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9.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10.云贵高原是古代所谓“西南夷”。
11.典型的体现就是各国思想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三晋之地多法家人物,齐,鲁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
12.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晋的道家及楚词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13.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14.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15.“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
16.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皇帝,疑项,高辛,尧,舜。
1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18.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育超自然神,天地神氏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全盘继承。
19.春秋战国是文化观念的原闯时代。
20.白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
21.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留十家”之说,有儒家,到家,发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派别。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实用版)目录一、中国文化的界定与背景1.文化的来源及定义2.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特点二、中国语言文字文化1.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三、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哲学思想2.文学艺术3.社会风俗与信仰四、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传承1.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2.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文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厚的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了解中国文化,首先要对其进行界定。
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我们首先探讨了文化的来源及定义,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在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夏、商、周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化、包容性和持续性,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文化,而又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中国语言文字文化是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文字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在中国文化中,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社会风俗与信仰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哲学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个学派的理论,它们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各种形式,它们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美学价值。
社会风俗与信仰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世俗性和宗教性,它们是民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我们关注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其传承与发展。
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文化也开始对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在传承与发展方面,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涵盖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学科,它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经典著作、历史人物、传统文化特点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远古时代。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中国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当时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农业文明,发展了文字、礼仪、宗教等方面的传统文化要素。
在战国时期,儒家学说逐渐兴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流派。
随后,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经典著作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是人们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依据。
其中,《四书五经》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些经典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三、历史人物中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极为深远。
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世。
在政治领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汉武帝开创了汉武帝的独特文化和科技;唐太宗则创造了盛唐文化的黄金时代。
这些历史人物及其所代表的时代文化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关键。
四、传统文化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封建礼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强调孝道、纲常、忠诚等美德。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呼吁君主和臣民、父亲和子女、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和和睦相处。
再次,中国古代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先贤的教化和经典著作的研读,使文化智慧代代相传。
除了以上几个重点内容,中国文化概论考试还包括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0032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1、文义文化应把握的三种要点?答:(1)文工团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的历史的全过程式是一个传达室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是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隘文化应握的三个要点?答:(1)狭义文化不但发为为中心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农场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枋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加紧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因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公是全人类的普遍的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文化事象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称作文化事象的功能。
3、中国文化形成的统一文化的原因?答: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第二多地了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丰促进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流器个中华文化中起死回生放导作作,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务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答:(1)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民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拭目以待特色(2)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式中积演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3)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式,只有在各阶文化纵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合文化发民兵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5、文化传统的物点和作用?答:(1)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务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2)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文化传统即有对社会发展的专心致志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起负面作用的。
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答:(1)首先是从多的河流如血脉一样将大主席大的专区连系在一起(2)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均力敌,大自然总会留给人们以交通的便利。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实用版】目录一、中国文化的概念与特征1.文化的定义与性质2.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二、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中国文化的起源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三、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1.语言文字文化2.思想道德文化3.艺术文化4.科技文化四、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中国文化的传承2.中国文化的创新正文一、中国文化的概念与特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遗产。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概念和特征。
文化的定义与性质:文化是一种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传统等诸多方面的复杂体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共享性、传承性和创新性。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二、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距今约 5000 年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夏、商、周的古代文化,到秦、汉、唐、宋、明、清的历史文化,再到近现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
三、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文化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语言文字文化、思想道德文化、艺术文化和科技文化等方面。
语言文字文化:汉语言文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语言文字体系,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传递了悠久的历史传统。
思想道德文化:中国思想道德文化源远流长,以儒家、道家、佛家等为主体,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艺术文化:中国艺术文化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体现了中国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科技文化:中国科技文化在古代曾领先世界,如四大发明等,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摘要:一、前言1.自考本科重点简介2.中国文化概论的重要性二、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1.古代文化的起源2.封建时期的文化发展3.近现代文化的变革与创新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汉字与汉语2.思想体系3.艺术表现形式四、中国文化的分区概述1.北方文化2.南方文化3.少数民族文化五、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1.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3.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六、总结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的意义2.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正文:【前言】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本科重点是为了帮助考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以及当代价值与意义。
本文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考生提供参考。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1.古代文化的起源中国古代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东周等时期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化成果丰富多样,如甲骨文、青铜器、礼乐制度等。
2.封建时期的文化发展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国文化进入封建社会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佛教的传入与融合,以及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近现代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
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近现代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汉字与汉语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丰富的形态和内涵。
汉语则是一种声调语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
2.思想体系中国文化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
这些学派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
3.艺术表现形式中国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
这些艺术形式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变迁。
【中国文化的分区概述】1.北方文化北方文化以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代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绪论一,文化的定义今天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学人在翻译解释西方相关词语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文化,并加以锻炼,再创造而成的。
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是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即天文相对称,叫做“人文”,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叫做“文”,即文与质,文与野相对,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
文化和西方对应的词,拉丁文和英文都叫culture.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活里所得一切能力与习惯。
冯天瑜(武汉大学),何晓明等认为凡是超与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地人话”,即是文化。
1989年出版的《辞海》把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隘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明有光明,文德彰显的含义,其文明部分与文化相交叉,后来文明也只文明的进步状态,而与野蛮相对,因此,近代以来,学术界用文明一词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其本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文雅之意,二是有政治文明方面的含义,与国家的概念相适应。
从现在意义上讲,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是指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文化成果,他通常与国家的概念相对应即通常指国家文明。
二,文化的分类和内部结构文化概论有两个概念,一是中国文化史,二是文化学。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别。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的文化:1.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等各种物态实体,以及制造这些物态实体的技术。
这些物态实体不仅渗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还包括着技术和科学技术知识。
如四大发明2.文学艺术3.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也可以叫风俗文化,是一种以礼俗,习惯,风尚及各种社会组织(婚姻,家庭,社团,聚落)形态出现的,见之于行动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指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等各种制度及运行机构,以及社会,民众对这些制度产生的文化回应。
5.心态文化,又叫观念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中长期孕育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三,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一)中国文化是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在中国文化中,曾累的堆积着中华名族的高度智慧,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反思,明确他的形成,中国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它在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方面的优势和缺陷,自觉有效地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在饮食文化中,中国人是植物性,吃热食。
(三)利用文化是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将文化史的内容和研究成果作为重铸现代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下,为职业道德的转型建设提供文化资源。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了解中国的国情,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走出世俗偏见的俗区,以文化的眼观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与能力。
1.要做好社会工作,首先要了解社会,也就是了解中国的国情。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关社会救济,救助,福利的社会工作思想,它们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继承创新的前提。
3.由中国文化概论转变出的应变能力,创意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4.社工专业的本土化是源于西方社工专业理论与中国社会需求的一个适应过程和消化过程。
四.中国文化概论的参考书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史著作是梁启超的《中国文化史稿》第二章中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挑战。
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基本有两种策略方案:一是排斥,一是学习引进,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了后一种,从师夷长技开办洋务到维新改制,共和革命,再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学习与引进的内容不断深化,成为中国进步的主线。
一.五四运动前的文化讨论当时主要有两派观点:以陈独秀,李大钊代表的“新青年”派,主要舆论阵地是《新青年》;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主要舆论阵地是《东方杂志》。
1以陈独秀代表的“新青年”派,.新青年派的陈独秀,在东西文化的比较上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队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强烈批判。
他们认识到西方文化对于完成中国的启蒙任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积极引进西方文化,倡导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2. 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杜亚泉1911年任《东方杂志》的主编,历时八年,曾积极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在大量论文中发表关于东西文化应该调和折中,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间接,但在更深层文化观上却是维护旧文化。
他主张以儒家文化为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统整”因西学输入而造成的“人心之迷失”“国是之迷失”“精神之破产”。
使中国固有的文明发扬光大。
二.现代新儒学和30年代“本位的文化建设”与“全盘西化”之争(一)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派现代新儒学当代社会中持续时间较长的思想流派,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创新。
它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宋明理学的道德心性之学和内圣外王的思维模式。
强调由儒家,尤其宋明理学的道德心性之内圣,开出现代西方民主与科学之外王,以期在现代化浪潮的激荡中得以延续与复活,并重新居于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
“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思想之精华所在,梁启超说:“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部,其旨归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内圣外王之道”最早见于《庄子。
天下篇》道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就是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新儒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五四到4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冯友兰等梁漱溟(1893——1988),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西洋是“身的文化”“个性本性”;中国是“心的文化”“伦理本位”。
他强调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普遍意义,中国文化复兴必将成为世界文化,当然也要吸取西洋文化,或日援洋如儒。
第二阶段是50年代左右的新儒学,主要有唐君毅,钱穆等钱穆(1895——1990),自学成才第三阶段即现在的海外新儒学,代表人物有牟宗三(1909——1995)等牟宗三被人称为当代港台新儒家的重镇。
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他提出了“开出说”,即本儒家的“内圣之学”而开出“新外王”,由“道统”开出“正统”和“学统”。
也就是从道德主体转出民主和科学,他认为儒道佛的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归宿,德行,道心,佛性是宋明新儒学的三维结构。
由“内圣而开出新外王”“返本开新”就是伦理和科学民主的统一。
(二)“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与“全盘西化”的讨论高潮五四运动后的30年代中期,曾形成一次“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与“全盘西化”的讨论高潮全盘西化也称自由主义西化派,以胡适,陈序经为代表。
陈序经在1934年发表的《中国文化之出路》中指出,中国文化有三条出路,文化界也分成三派:其一主张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其二是主张调和的方法;其三是主张全盘接受西洋的西方化。
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允许走第一与第二条路,唯一可行的道路是第三条道路:全盘西化1935年1月,王新命等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主张文化建设应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判态度,既不守旧,也不盲从。
不守旧是淘汰旧文化,去其渣滓,存其精华,努力开拓出新的道路。
不盲从,是取长舍短,择善而从,在从善如流之中,仍不眛其自我的认识。
胡适的文学主张先是全盘西化,后来在于“中国本位文化论”者的论战中改为充分世界性,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要将其连根拔去,让西方文化取而代之,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不必为中国文化本位“担忧”。
只有努力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全盘接受了,旧文化的惰性自然会把我们拖向折中调和上去的。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讨论(一)讨论的概括与趋势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再次启动现代化运动,许多人喜欢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来概括这个时代。
邹广义《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将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概括为六大方面:(1)产品经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转型(2)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3)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4)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5)同质的单一型社会向多样性社会转型(6)伦理性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变80年代,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现代化运动的启动,现代东西方文虎再度激烈碰撞,它促使一代文化人再度思索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前景。
此时,人们多着眼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在相当程度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翻版,反传统是要轮的基调,学者一般称为文化热。
进入90年代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的主流地位被二者的协进关系取代,从传统文化中为现代化寻求支持成为关注的中心,弘扬探寻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成为讨论的主调,学界一般称为国学热。
(二)什么是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主要有六种看法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积淀,是由历史凝聚沿传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动态总和,,具有十分多样且庞杂的内容和宽广的外延,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积淀的文化因素(三)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有以下几种说法;1.儒家核心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是一线贯穿的精神主宰,始终局核心地位。
2.道家主干说。
中国传统文化从表层看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政治伦理学说,从深层结构看,则是道家的哲学框架。
其次,道家的认识方法也构成了中国不同与西方的重直觉的传统思维特色。
3.儒道互补说。
中国文化有南北之别,北方以儒家为代表,南方文化以道教为代表。
儒道学说的对应和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4.儒释道三位一体说。
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释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
5.多元演进说。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古老的华夏族为主,也包括域内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长期积累形成的综合体,其中也融合了周边民族以及中亚,印度,甚至西方的某些成分。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一)1.伦理政治性特征2.顽强的再生力,延续性3.有多元化到大一统4.入世思想构成社会主导思想,避免全民宗教化5.重政务,轻自然,反技艺6.朴素的整体观念,注重直觉体悟思维方式(二)礼的特征。
礼是中国文化世代相沿的主要形态。
兼有生活方式,伦理结构,社会制度的一体化内容,成为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模式。
(三)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不同,中国的人文就是文德教化,与天文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