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及测试
人教版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
人教版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熟记)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一、填空题;1. 按食物的来源可分为( 动物类食物) 和( 植物类食物)。
2. 米饭是怎样来到餐桌上的:(育秧--插秧--稻谷成熟--收割稻谷--晒赛稻谷--加工成大米--做成米饭。
)3. 人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4.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气味。
5. 可以按营养成分对食物分类,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
(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铁)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6. 食物中肥肉、花生、芝麻、鸡皮、鸭皮等动物皮含(脂肪)较多;米饭、面条、馒头、蛋糕、面包、土豆、红薯等含(淀粉)较多;牛奶、牛羊猪肉、鸡鸭肉、鸡蛋鸭蛋鹌鹑蛋、鱼虾蟹、黄豆等含(蛋白质)较多;蔬菜、水果含(维生素)较多;牛奶、大豆、虾米、海带等含(钙)较多;猪肝、瘦肉、菠菜含(铁)较多;海带、紫菜含(碘)较多。
7.. 食物进入(口腔、食道、胃、小肠),营养被消化吸收,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随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8. 将下面的消化器官与对应功能联系起来:口腔------嚼碎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食道------能蠕动,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进一步消化食物肝------分泌胆汁,帮助消化食物小肠------产生肠液,帮助消化、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大肠------吸收结肠内食物残渣中的水分9. 人体不同的消化器官能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口腔分泌(唾液),胃分泌(胃液),肝分泌(胆汁),小肠分泌(肠液),这些消化液能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新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新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套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一、填空题:1.人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要营养物质。
2.含有的脂肪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气味。
3.①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②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③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④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4.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必需的物质;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
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5.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牛奶、大豆、虾米海带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猪肝、瘦肉、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海带、紫菜等许多产品中含碘量较高。
6.大块食物在口腔经过咀嚼被磨碎。
7.营养搭配要平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8.人体的不同消化器官能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口腔分泌唾液,胃分泌胃酸,肝脏分泌胆汁,小肠分泌肠液……这些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二、选择题:1.下面食物中,不是主食的是(C )。
A.米饭B.馒头C.米酒D.面条2.下面食物中,滴了碘酒可以变蓝的是(C )。
A.胡萝卜B.黄瓜C.土豆D.白菜3.下面食物中,不是同类的是(D )。
A.牛肉B.五花肉C.鸡肉D.豆浆三、判断题:1.按食物的来源分类,豆腐属于动物类食物。
(×)2.给食物分类可能加深我们对食物的认识。
(√)3.食物有很多分类标准,我们可按不同的标准将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
(√)4.按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主食和副食。
(×)5.油炸的食品很好吃,所以我们要经常吃。
(×)6.点燃酒精灯,没有火柴时可以用另一只酒精灯来引燃。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3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3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15―22课)1、给物品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材料、声音等。
分类就是要找出对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同一个对象的分类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2、常见的磁铁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等。
3、磁铁有哪些特点?答:磁铁能吸铁;磁铁能指南北;磁铁有两个磁极,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磁铁的两极分别叫南极和北极,南极用S表示,北极用N表示。
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吸铁的能力最大。
5、磁铁断了仍然有南北极。
6、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就是历史上最早的指南针。
指南针通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7、磁铁为什么能指南北?答:因为磁铁上有两极,且两极磁性最强,而地球也是个大磁体,也有着南北磁极。
8、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是上海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
9、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
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10、小车的运动需要力,力可以使小车从静止到运动,从慢到快,可以使小车前进、后退、拐弯。
11、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得越慢,载重量越小,小车运动得越快12、实际生活中,因为道路弯曲且不平,车辆运动较慢,道路笔直且平坦,车辆运动较快;车辆载重量大时运动较慢,车辆载重量小或空车时运动较快。
13、鸡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羽毛,有喙,有爪,繁殖方式是卵生。
14、鸭与鸡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如:鸭的喙是扁平的,且很长,脚有蹼;鸭的羽毛不会被水打湿,鸭适应在水中生活等。
15、鸭与鸡的相同点是:全身长满羽毛,有喙,有翅膀,卵生等。
16、鸭和鸡是我们熟悉的家禽。
我们把所有像鸡、鸭这样的动物归为一类,叫鸟类。
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鸽子、麻雀、天鹅、丹顶鹤、海鸥等是鸟类,蝙蝠是哺乳动物,不是鸟类。
鄂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总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复习要点(1-7课)1. 我们一天天在长大,身体悄悄发生着变化。
从小到大,我们的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指纹、血型、DNA等没有变化。
2. 我们不仅喜欢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更需要营养搭配合理的食物。
我们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色”(“色”是指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香”(“香”是指气味);通过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味”是指味道)。
3.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
4.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认为是解决21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5.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
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蔬菜、水果中有丰富的维生素,牛奶、大豆、虾米、海带中有丰富的钙,猪肝、瘦肉、菠菜有丰富的铁,海带、紫菜含碘量较高。
6.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臭味。
⒎消化器官是人类重要的器官。
食物进入口腔、食道、胃、小肠、营养被消化吸收,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随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我们应该这样爱护:饭前便后洗手,吃饭定时细嚼慢咽,不吃不干净过保质期的食物,不暴饮暴食。
⒏很多时候仅用一种感官观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是不够的。
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
人们采取很多办法延长保质时间:冷冻冷藏,烘干或者晾晒干,抽成真空,做出食品罐头,用盐腌制。
二、判断对错。
1.牛奶是植物类食物。
(×)2.小明体重27厘米。
(×)3.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4.小学生每天可以摄入肥肉150克(×)5.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6.瓜果用水洗后存放容易变质。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锦集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姓名一、填空题。
1、我们见过的磁铁有、、、几种形状。
2、通过动手做,我们发现了:磁铁能吸,具有磁力,还发现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用字母、、表示。
3、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4、给物品分类,首先要确定,如、、、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5、、、具佳的食物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6、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很多,除了脂肪、淀粉和蛋白质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7、一个小学生一天的合理膳食组成为:稻米、小麦或玉米等,约____克;豆蛋奶肉类,约____克;菜瓜果等,约____克;油脂类,主要是植物油,约____克。
8、食物进入______和______搅拌,与______混合,开始消化。
9、不同的食物中含有______的营养成分,合理安排____________,可以使我们从食物中获得____________。
10、使浑浊的谁变清醉常见的方法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11、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______摄氏度。
12、水是人体的____________部分,通常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为其体重的______左右。
13、给烧杯中的水加温,水位就会______,说明水的体积______。
停止加热后,水温慢慢______,水位也随之______,说明这时水的体积在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
14.通过动手做,我们发现了:磁铁能吸引,具有磁力,还发现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用字母、表示二、判断对错。
1.牛奶是植物类食物。
()2.小明体重27厘米。
()3.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4.小学生每天可以摄入肥肉150克。
()5.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6.瓜果用水洗后存放容易变质。
()⒎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⒏既含有动物性成分又含有植物性成分的食物我们称之为混合性食物。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学期考试题
三年级《科学》上学期考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50 分)1. 食物的色香味指的是( )、( )、( ).2.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 )类食物和( )类食物两类.3. 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 ),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 ).4. 像砂糖、盐在水中不见了,所发生的现象是( )现象.5. ( )是生命的源泉,人的生存离不开( ),动植物也离不开( ).6. 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用"点香"的办法来测量( ).7. 属于固体的物体有( )、( )、( )。
8、磁铁有南北两极:指向南方的一端叫( ),用字母(" ")表示,指向北方的一端叫( )。
用字母(" ")表示。
9. 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成( )色。
10、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1、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变大,受冷时体积变小,这种现象叫物体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3 分,共15 分)1、磁铁的特征是同极互相吸引,异极互相排斥。
()2. 自然界中的水必须经过净化等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3. 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 )4. 蜡烛的粗细不一样, 但燃烧的时间是一样的。
( )5. 含有脂肪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 会产生像头发那样的气味。
()三、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15 分)1.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
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2. 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的消化器官的名称填写正确的是( )。
A、食物->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B、食物->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C、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3. 水烧开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 )。
A、100 摄氏度B、80 摄氏度C、1000 摄氏度4. 下列物体放在水中不能溶解的是( )。
湖北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综合复习1、古代人们用了看太阳、月亮、星星,日晷计时,水计时,沙漏计时,等计时。
2、从小到大,我的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指纹、性别、血型、DNA等没有变化。
3、我们用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我们用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我们用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我们用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我们用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
4、按食物的来源将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动物类食物:如肉类(瘦肉片、火腿肠等)、乳制品类(牛奶、奶粉)、鱼类、鸡类等;植物类食物:如各种蔬菜、瓜果、粮食类及粮食制等。
5、瘦肉、鸡蛋等在火上烧过有烧头发的气味,这是因为食物里面主要含有蛋白质,它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材料。
在食物上面滴上碘酒变成深蓝色是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按压后有油迹,是因为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
脂肪和淀粉为人们提供能量。
6、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7、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要狼吞虎咽;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8、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
9、食物的变质与与食物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与温度的高低、食物中的水分的多少、食物外表的损坏等等因素有关系。
10、食物的保质方法有冷冻冷藏;晒干;用盐腌制;做成罐头食品;隔绝食品与空气接触等等。
不同的食物要用不同的方法。
1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像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像木块、玻璃珠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
12、能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有过滤、沉淀、消毒、蒸馏等。
1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2)眼睛要平视;(3)液泡不能接触杯壁或杯底。
14、烧开水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有: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等等。
鄂教版(新)三年级科学上册全部知识点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1多种多样的食物1一天中我们吃了儿种食物?吃的比较多的是什么食物?答:我们吃了米饭、馒头、青菜肉类等多种食物,吃的比较多的米饭、青菜和肉类。
2按食物的来源给它们分分类。
答:按食物的来源可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3米饭是怎样来到餐桌上的?答:米饭经过育秧、插秧、稻谷成熟、收割稻谷、晒稻谷、加工成大米、做成米饭7个步骤来到餐桌上的。
4大米还可以加工成什么食物?答:大米还可以加工成雪饼、米粉、米糕。
2食物的营养1人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把食物放在纸上按压,有什么现象?答: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
3在食物上滴上碘酒,有什么现象?答: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
4把食物放在火上烧,有什么现象?答:含有蛋口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气味。
5说一说,我们研究的食物有哪些主要营养成分?答:食物中主要有脂肪、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糖铁钙等营养成分。
6营养物质的作用。
答: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蛋口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牛奶、大豆、虾米、海带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猪肝、瘦肉、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海带、紫菜等许多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
7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答:1•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绝对静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2.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3.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最去吹。
4.不要碰到酒精灯。
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3食物的消化1吃一口馒头,慢慢咀嚼,馒头在嘴里发生什么变化?答:嘴巴里有唾液产生,馒头被磨成小碎块,嘴里有甜味。
2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后,还会经过哪些消化器官?答: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后,还会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这些消化器官。
3消化器官的功能。
口腔:大块食物在口腔中经过咀嚼被磨碎。
鄂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总复习资料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凤仙花是用种子繁殖的。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黑色、状似桃形。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触觉器官(皮肤) 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
五、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1、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答: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米饭会变蓝。这说明米饭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
2、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注意什么?
答: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按如下方式操作: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火机,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7.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8.凤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的环境;播种后每隔8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以后每隔5天左右浇一次水。在凤仙花的整个生长期间施1~2次肥。??
9.凤仙花的种子从播种到发出芽来一般需要5~7天的时间。凤仙花不断地生长,?它的茎和叶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3、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
答: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应细嚼慢咽;?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④不暴饮暴食⑤饭后不宜马上做剧烈运动。
4、食物的保质方法有哪些?
答:食物的保质可采取以下做法:?冷冻冷藏;?晒干;?用盐腌制;④做成罐头食品;⑤窖地;⑥将食品包装袋抽成真空等等。不同的食物要用不同的方法。
鄂教版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课多种多样的食物1.人们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根据食物来源,可以吧食物分成植物类和动物类两大类。
3.油条的主要成分来自小麦,豆腐的主要成分来自黄豆,粽子的主要成分来自水稻。
第二课食物的营养1.人体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绝对禁止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3.含有脂肪的食物按压后会有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燃烧后会有烧头发的味道。
4.碘是人体不可缺的微量元素之一。
5.钙是人体不可缺的常量元素之一。
6铁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
7.淀粉和脂肪为我们身体提供能量。
8.维生素支持我们身体的发育成长和调节生理功能。
9.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
10.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11.牛奶、大豆、虾米、海带含有丰富的钙。
12.猪肝、瘦肉、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
13.海带、紫菜中含碘量较高。
第三课食物的消化1.口腔、食道、肝、胃、大肠、小肠是人体的消化器官。
2.口腔:嚼碎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
3.食道:能蠕动,帮助食物进入胃中。
4.胃:通过蠕动绞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进一步消化食物。
5.肝:分泌胆汁,帮助消化食物。
6.小肠:吸收结肠内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7.大肠:产生肠液,帮助消化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
第四课饮食与健康1.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2.吃饭要定时,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3.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
4.不挑食、不偏食。
5.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应该饮食多样化。
第五课盐和糖的溶解1.食盐和糖都能溶解在水中。
相同的水溶解的糖比食盐要多。
2.加快溶解的办法有:压碎、搅拌、加热。
3.搅拌时玻璃棒不能触碰烧杯壁。
第六课把盐析出来1.根据食盐的来源,食盐可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
2.把含有食盐的水加热,直至把水蒸干,就可以把盐析出来。
3.析出的食盐和原来加入水中的食盐颗粒大小不同,颜色相同。
第七课把它们分离1.用磁铁分离杂质中的铁屑。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及测试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1. 从小到大,我们的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更;指纹、血型、DNA等没有变更。
2.我们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色〞〔“色〞是指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香〞〔“香〞是指气味〕;通过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味〞是指味道〕。
3. 依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
4.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5.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供应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
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行缺少的养分成分。
6.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臭味。
⒎食物进入口腔、食道、胃、小肠、养分被消化汲取,汲取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随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⒏很多时候仅用一种感官视察推断食物是否变质是不够的。
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
二、推断对错。
1.牛奶是植物类食物。
〔×〕2.小明体重27厘米。
〔×〕3.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创建〞之后的“第五大创建〞。
〔√〕4.小学生每天可以摄入肥肉150克。
〔×〕5.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6.瓜果用水洗后存放简单变质。
〔√〕⒎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⒏既含有动物性成分又含有植物性成分的食物我们称之为混合性食物。
〔√〕⒐我们吃东西可以偏食。
〔×〕⒑应用感觉器官视察推断食物是否变质时可以用口尝。
〔×〕⒒食物变质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危害我们的安康。
〔√〕三、依据养分成分的不同,把你常常吃的食物分类填写在空线上。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肥肉、花生、芝麻、鸡皮鸭皮等动物皮含淀粉较多的食物:米饭、面条、馒头、蛋糕、面包、土豆、红薯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牛奶、牛羊猪肉、鸡鸭肉、鸡蛋鸭蛋鹌鹑蛋、鱼虾蟹、黄豆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蔬菜、水果含钙较多的食物:牛奶、大豆、虾米、海带含铁较多的食物:猪肝、瘦肉、菠菜含碘较多的食物:海带、紫菜四、连线题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大小、形态、颜色、远近听觉器官〔耳朵〕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嗅觉器官〔鼻子〕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区分声音的大小、上下、强弱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五、视察现象答复以下问题。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7课)一、填空题1、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许多事物在变化,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
2、我们一天天在(长大),身体悄悄发生着(变化)。
3、我现在与三年前比,我的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身体长(高)了、手脚长(大)了、胳膊腿长(粗)了、体重也(增加)了。
4、(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5、我通过(用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色”;我通过(用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香”;我通过(用口尝),知道了食物的“味”。
6、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大类。
7、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五大发明”。
8、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象烧头发哪样的气味)。
9、食物在我们的体内经过的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10、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
11、食物变质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划√,错的划×) 1、我已经10岁了,我的身体不会再长高了(×) 2、与我小时候比我的相貌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3、比较一杯白水和一杯糖水,可以用舌头去尝一尝(√) 4、中国人口多,耕地面积也多,解决吃饭不成问题(×)5、我们平时吃东西要作到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这样对我们生长有利(√)6、食物买回来放到冰箱中永远不会变质(×)7、为了让食物不变质,应该向食物中加入大量的防腐剂(×) 8、我长地很瘦,我应该粲粲吃大肉大鱼,不吃别的食物(×)三、问答题1、与小时候比较,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度、重量、四肢、躯干等部位)2、我们一般用哪些器官观察、了解物体?(眼睛、口、鼻子、耳朵、手等)3、我们能不能长期只吃几种食物?为什么?(不能,因为长期只吃几种食物营养单一,对我们身体发育不利)4、吃一口大米饭,在口中慢慢咀嚼,有什么发现?(你会感到口中的米饭变甜了)5、食物为什么会变质?(食物与空气接触,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的条件下,细菌会大两繁殖,食物就变质了)四、实践技能题1、可以用什么办法测量时间?(钟表、太阳的影子、某些植物开花的时间等)2、怎样观察课本P11下图中的物体?(闻气味、听声音、看颜色形状、尝味道) 3、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洗嚼慢咽、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哦期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的食物等)4、要让馒头保存时间更长一些,有哪些办法?(放在冰箱中、晒干、用真空袋密封、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等)第二单元(8――14课)一、填空题1、象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象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象木块、玻璃珠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2、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3、自然界的水一般不能(直接饮用)必须经过(净化)等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4、将(明矾)加入浑浊的水中,可以使水中的泥沙沉降而使水变清5、在自来水中加入(漂白粉)可以给水消毒6、能直接饮用的水,最好的办法是将水(烧开)后再饮用7、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了,这时的温度叫(沸点),通常情况下是(100)摄氏度8、科学研究重要的是能全面细致地(观察现象),善于(提出问题) 9、在做热胀冷缩的实验时,不能(触摸烧热的金属球),以免被(烫伤) 10、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变大),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胀冷缩)11、砂糖和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溶解)现象12、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的生存(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113、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为其体重的(三分之二)左右,人不吃食物只喝水,生命还可以(维持20余天),但是不喝水,则(不过几天)便会死亡14、当你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千万(不要去尝)二、问答题1、水是什么样子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2、使水变成可以直接饮用的方法有哪些?(过滤、消毒、烧开)3、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眼睛要平视、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4、水受热时水位升高,这是什么原因?(水未烧开时,烧瓶底部产生的气泡慢慢上升、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由小到大、到水面破裂形成泡沫;水烧开后,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水上下翻腾、水面产生大量气泡、听到气泡的破裂声)5、温度计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6、火在壶加热,壶底是怎样传递热的?(壶底是利用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热的) 7、用壶烧水时,壶内上部的水是怎样变热的?(热通过壶底传导给壶底部的水,壶底部的水受热后变轻上升,壶上部的冷水向下流来补充,这样就形成了壶中上下水的对流,热量就传给了上部的水,壶中整个水都变热了)8、用什么办法能让方糖尽快溶解?(通过把方糖研碎、用热水、加上用小棒搅拌,可以使方糖尽快溶解)9、把高锰酸钾颗粒放到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把高锰酸钾颗粒放到水中会看到它在水中慢慢地“化”了,最后变成了均匀的透明的混合液体)10、植物和人喝的水到哪里去了?(植物和人喝的水一部分被身体吸收了,一部分被排出了体外) 11、在寒冷的冬天,有时自来水管会被胀破,这是为什么?(水在结冰时体积会增大,水管内的水不能流动,所以水管就会被胀破)三、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划√,错的划×) 1、水放时间长了就变清了,就能直接饮用了(×) 2、汽油、牛奶、醋等物体是液体(√)3、比较一杯白水和一杯糖水,可以用舌头去尝一尝(√)4、烧开水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直接传给水使水变热(×) 5、动、植物的身体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水(√) 6、水在摄氏零度以下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用铁做炒菜的锅,是因为铁是最容易传热的金属(×) 8、为了让方糖尽快的在水中溶解,可以加大量的水(×)四、实践技能题1、你可以用哪些办法水浑浊的水变清?(沉淀、过滤、加明矾沉降、用木炭吸附)2、说一说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见课本P31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1. 从小到大,我们的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指纹、血型、DNA等没有变化。
2.我们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色”(“色”是指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香”(“香”是指气味);通过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味”是指味道)。
3.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
4.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5.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
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6.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臭味。
⒎食物进入口腔、食道、胃、小肠、营养被消化吸收,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随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⒏很多时候仅用一种感官观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是不够的。
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
二、判断对错。
1.牛奶是植物类食物。
(×)2.小明体重27厘米。
(×)3.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4.小学生每天可以摄入肥肉150克。
(×)5.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6.瓜果用水洗后存放容易变质。
(√)⒎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⒏既含有动物性成分又含有植物性成分的食物我们称之为混合性食物。
(√)⒐我们吃东西可以偏食。
(×)⒑应用感觉器官观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时可以用口尝。
(×)⒒食物变质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三、根据营养成分的不同,把你经常吃的食物分类填写在空线上。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肥肉、花生、芝麻、鸡皮鸭皮等动物皮含淀粉较多的食物:米饭、面条、馒头、蛋糕、面包、土豆、红薯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牛奶、牛羊猪肉、鸡鸭肉、鸡蛋鸭蛋鹌鹑蛋、鱼虾蟹、黄豆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蔬菜、水果含钙较多的食物:牛奶、大豆、虾米、海带含铁较多的食物:猪肝、瘦肉、菠菜含碘较多的食物:海带、紫菜四、连线题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听觉器官(耳朵)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嗅觉器官(鼻子)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五、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1、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答: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米饭会变蓝。
这说明米饭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
2、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注意什么?答: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按如下方式操作: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火机,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答: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应细嚼慢咽;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④不暴饮暴食⑤饭后不宜马上做剧烈运动。
4、食物的保质方法有哪些?答:食物的保质可采取以下做法:①冷冻冷藏;②晒干;③用盐腌制;④做成罐头食品;⑤窖地;⑥将食品包装袋抽成真空等等。
不同的食物要用不同的方法。
5、食物的变质与哪些因素有关?答:食物的变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可能与食物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②与温度的高低有关;③与食物中的水分含量有关;④与食物外表的损坏等等因素有关。
第二单元1、水是生命的源泉。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
2、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水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3、像水、油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像木块、玻璃珠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
4、液体与固体比较:液体没有固定形状,固体具有固定形状。
液体与气体比较:液体的体积不易改变,气体的体积易改变。
5、自然界的水一般不能直接饮用,必须经过净化等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6、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有过滤、沉淀、蒸馏等。
7、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②眼睛要平视,③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
8、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到下列现象:①水温逐渐升高,当温度升高到100℃时就固定不变了;②水面略有上升;③水底渐渐冒泡;④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会冒“白气”;⑤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
9、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100摄氏度(100℃)。
10、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变大,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胀冷缩。
11、液体、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生产生活中很多时候应用了物体热胀冷缩的特点。
如踩瘪了的乒乓球用开水泡一泡就复原了;硬化水泥路面上锯伸缩缝;电力部门架设电线时要考虑到电线的热胀冷缩等。
12、在固体中,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逐渐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人们把这种传热方式叫传导。
金属材料的传热方式就是传导。
13、不同的材料传热能力不一样,塑料、木料等传热很慢,金属材料传递热特别快,厨房里的炊具大都是用金属材料制作的,但手接触炊具的那一部分一般是用塑料或木料制作的。
14、水是怎样变热的?用壶烧水时,火的热传给壶底,壶将热传递到壶内底部的水,壶底的水不断受热上升,壶上面的冷水不断下降,壶内的水不停循环,逐步使水变热。
15、从水的底部加热,热的不断上升,冷的不断下降,最后达到整体均匀受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对流。
(水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
)16、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叫溶解现象。
食盐、味精也能溶解在水中。
17、如何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①用热水来溶解;②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③不停地用玻璃棒或筷子进行搅拌;④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溶解速度更快。
18、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为其体重的2/3左右。
水母身体约含95℅的水,水果约含90℅的水,蔬菜约含80℅-90℅的水,动植物如果缺了水,也就不能生存。
19、植物“喝”的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
我们人喝的水一部分通过汗液和尿液等形式排出体外,一部分还保留在身体内。
20、怎样保护水资源?①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②合理安排生活用水;③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第三单元1、给物品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材料、声音等。
分类就是要找出对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同一个对象的分类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2、常见的磁铁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等。
3、磁铁有哪些特点?答:磁铁能吸铁;磁铁能指南北;磁铁有两个磁极,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磁铁的两极分别叫南极和北极,南极用S表示,北极用N表示。
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吸铁的能力最大。
5、磁铁断了仍然有南北极。
6、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就是历史上最早的指南针。
指南针通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7、磁铁为什么能指南北?答:因为磁铁上有两极,且两极磁性最强,而地球也是个大磁体,也有着南北磁极。
8、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是上海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
9、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
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10、小车的运动需要力,力可以使小车从静止到运动,从慢到快,可以使小车前进、后退、拐弯。
11、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得越慢,载重量越小,小车运动得越快12、实际生活中,因为道路弯曲且不平,车辆运动较慢,道路笔直且平坦,车辆运动较快;车辆载重量大时运动较慢,车辆载重量小或空车时运动较快。
第四单元1、鸡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羽毛,有喙,有爪,繁殖方式是卵生。
2、鸭与鸡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如:鸭的喙是扁平的,且很长,脚有蹼;鸭的羽毛不会被水打湿,鸭适应在水中生活等。
3、鸭与鸡的相同点是:全身长满羽毛,有喙,有翅膀,卵生等。
4、鸭和鸡是我们熟悉的家禽。
我们把所有像鸡、鸭这样的动物归为一类,叫鸟类。
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鸽子、麻雀、天鹅、丹顶鹤、海鸥等是鸟类,蝙蝠是哺乳动物,不是鸟类。
)5、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毛,胎生,小猫吃奶长大。
6、猫爪尖齿利,它善于爬树,会抓老鼠,保护粮食,是我们的好朋友。
7、猫和兔是常见的家养小动物。
像猫和兔这样的动物归为一类,叫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毛,胎生,吃奶长大。
(如:猪、狗、牛、羊、虎、鹿、马)8、鸟类和哺乳动物相比,主要的不同之处有:①身体上长的毛不一样,②鸟类的繁殖方式是卵生,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看,用摸,用听,用闻,还可以用工具仪器来测量。
2、写出三种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等。
3、人体的消化器官有、、、、。
4、我们检测过的含有淀粉的食物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用、、、等来测量时间。
6、要准确知道我们身体的情况的办法有、等。
7、三年级了,我现在的身高为厘米,体重有千克,臂长厘米。
二、我来辨一辨: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0分)1、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相同的。
()2、我们身体的一些特点,有些是能够看到的,有些是能够听到、摸到的。
()3、眼、耳、鼻、舌、手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当我们能综合利用它们去观察时,我们就能获得对事物更全面的了解。
()4、淀粉遇到碘酒就会变成红色。
()5、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水果代替蔬菜。
()三、我来连一连:(共35分)1、食物中营养很充分,你能知道下面这些食物中主要含有什么营养吗?(20分)鸡蛋海带蛋白质芝麻油牛奶碘米饭脂肪青菜钙肥肉淀粉核桃菠菜铁虾维生素2、眼、耳、鼻、舌、手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你知道它们的分工吗(10分)眼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耳物体的气味鼻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舌食物的味道手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四、我来观察一下:(31分)1、给自己设计一份“一日食谱”。
(5分)2、学了《食物的营养》一课后,谈谈自己有哪些饮食习惯需要改进?(6分)3、你知道食物进入人体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吗?并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4、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食物是否变质的?(10分)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21分)1、水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透明的。
2、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3、水沸腾的温度叫。
4、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受冷时,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胀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