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
一方、二方、三方审核的区别
![一方、二方、三方审核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53fdac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3.png)
一方、二方、三方审核的区别精心整理一方、二方、三方审核的区别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对比5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区别我刚入行,工作中老听同事说一方、二方、三方审核,还有管理评审,都是审核为什么分这么多?他们之间有啥区别,又有何联系?为了更好滴解答这个问题,认证君用假期进行了整理。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如果你喜欢,也可以分享给身边的质量人。
管理体系内审应对所有过程和部门进行,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覆盖100%;过程审核应对所有关键过程(工序)和因素进行审核,确保关键过程(工序)和因素进入受控状态;产品质量审核应从适用性角度对最终产品按抽样标准进行定期审核,以期客观反映出产品质量水平及波动规律;服务质量审核应以顾客要求、投诉为主线,主要进行外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审核,不断适应、满足顾客要求,减少顾客投诉率。
审核客观审核人员应能保持相对独立性\公正性,并经组织管理者专门授权,具备足够资格。
审核人员的数量、素质应能满足内审需要。
审核资源组织管理者应提供审核时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近、设备、图表、经费、时间等),以实现审核工作目标。
审核结果质量审核的结果按要求整理、综合,形成报告,并按程序规定被及时有效地传递和充分利用。
审核文件审核工作的所有的文件(包括程序、标准、记录、报告、表格)齐全、适用,格式规划化,保管档案化。
纠正措施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与监督,保证纠正系统灵敏有效。
采购(签订合同)决策?经审核评定为合格的,可发出订单或签订采购合同;评定为待定的,经整改审核符合后再发出订单或签订采购合同;评定为不合格的,不发订单或不签订合同,但应说明理由,并向其提供审核报告。
确定控制类型?对合格的供方,第二方应确定控制类型,并实施跟踪审核或派人现场监控。
3第三方审核由第三方对组织进行的审核,通常也叫外部审核。
由具有第三方认证的机构对组织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即可颁发证书。
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二三方审核管理规定(3篇)
![二三方审核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3bc18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a.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审核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高审核质量和效率,保障审核工作的公正、公平和透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开展的二三方审核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认证审核等。
第三条二三方审核是指由认证机构或其认可的第三方审核机构(以下简称“审核机构”)对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或产品进行审核的活动。
其中,二方审核是指由受审核方自行选择审核机构进行的审核;三方审核是指由认证机构指定的审核机构进行的审核。
第四条二三方审核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公正性:审核工作应当客观、公正,不受任何不当影响。
2. 独立性:审核机构应当独立于受审核方,保持审核工作的独立性。
3. 专业性:审核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审核工作。
4. 保密性:审核机构及其审核人员应当对受审核方的信息保密。
5. 实用性:审核工作应当紧密结合受审核方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第二章审核机构第五条审核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2. 拥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审核人员;3. 具有完善的审核管理制度;4. 具有必要的审核设施和设备;5. 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社会责任感。
第六条审核机构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审核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 不得参与任何可能损害审核独立性的活动;3. 不得利用审核结果谋取不正当利益;4. 定期对审核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5. 对审核结果进行质量监控。
第三章审核人员第七条审核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国家认可的审核员资格证书;2. 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4. 能够熟练运用国家规定的审核方法和程序。
第八条审核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审核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 保守受审核方的商业秘密;3. 公正、客观、独立地开展审核工作;4.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5. 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二方与三方审核的区别
![二方与三方审核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9a47416c5da50e2524d7fff.png)
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的区别<p>第三方审核是全面的、展开性的审核;第二方审核是有侧重点的审核,如生产产量保证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生产及时性等,还有就是PP AP等重要文件的要求,对其他的要求就很松的。
第二方审核比第三方要严点,如果企业要迎接第二方审核,最好准备好本企业提供给第二审核方的产品生产资料,如:MSA、PPAP、FMEA、APQP、AAR、全尺寸检验报告、初始过程能力分析等。
</p><p>个人见解,不对别怪罪!!!</p>p>第二方审核通常是指顾客对组织或组织对供方的审核,如是顾客对组织的审核,主要看组织向顾客提供的是什么产品和顾客对产品的要求来确定审核的方法与重点;如是组织审核供方,那就更好说了,组织认为需要对供方的哪些方面进行重点控制,就审哪些方面。
</p><p>第二方审核是具有供求关系的顾客对供方的审核.</p><p>第三方审核是与组织没供求关系的第三方独立公证的单位(如认证公司)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组织的审核.</p><p>因此,其审核准则可能不同.</p><p>第三方审核往依据国际/国家标准进行全面的审核,</p><p>如果你全面符合该标准,就会发证给你证明你公司的运作是符合国际/国家标准的.</p><p>第二审核是依据顾客的要求进行的(该要可能会与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相同,但更有可能的是不相同).</p><p>因此要很好的应对第二方审核,最好提前与顾客沟通,取得顾客的审核准则(如供应准则\供方手册\审核检查表等).</p><p>这样你应对第二方审核就不会无的放矢了!</p>常见第二方审核的误解第二方审核是具有供求关系的顾客对供方的审核。
CCAA认证通用基础历年真题之简答题
![CCAA认证通用基础历年真题之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e3cd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1.png)
CCAA认证通用基础历年真题之简答题一、什么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包括那些要素?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021.5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建立和执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所需要质量体系框架的总称。
包括法规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与交通、邮电、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一样,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要素包括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
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设谁的基础,标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依据,认证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溯源水平提升和标准实施的基本手段。
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有关资质和能力的证明和确认。
检验检测是对产品安全、功能等特性或参数进行分析与测试。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通过计量手段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二、什么是审核准则、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审核结论?2021.5审核准则:用于与审核证据比对的一组方针、程序和要求。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观察等其他信息。
审核发现:将收集的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对照进行评价的结果。
审核结论:考虑了审核目的和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
三、什么是合格评定?合格评定主要形式有那些?合格评定的对象有那些?2021.10合格评定:涉及产品、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的规定要求得到满足的证明。
合格评定主要形式有: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校准和供方符合声明。
合格评定的对象:产品、服务、管理体系、人员、过程、机构及其他(如:碳足迹、碳核查、温室气体、水足迹、新能源)。
四、审核通常分为哪个几个阶段?简述每个阶段主要包括的活动是那些?2021.10审核通常分为6个阶段:审核的启动、审核的准备、审核的实施、审核报告的编制与分发、审核完成、审核后续活动审核的启动:联系受审核方,确定审核的可行性;审核的准备:文件评审、编制审核计划、审核工作分配和审核工作文件的准备;审核的实施:首末次会议、实施阶段的文件评审、审核中的沟通、信息收集与验证、形成审核返现、输出审核结论;审核报告的编制与分发:审核报告的编制、审核报告的分发;审核完成:以上4个审核阶段完成,并发放审核报告,审核即告结束;审核后续活动:受审核方纠正、纠正措施的确定、实施与实施状态的报告,审核委托方对措施完成情况以及有效性的验证。
企业一方,二方,三方审核究竟指什么
![企业一方,二方,三方审核究竟指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0d59615bd64783e09122bb6.png)
1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有时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
它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其目的是证实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
1组织内审的原因a)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国际化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b)组织管理者自身的一种管理手段;c)组织履行国家相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一种方式;d)组织对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不断改进的一种途径;e) 组织进行内部审核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在外部审核之前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基本要求审核程序应建立并保持组织内部审核书面程序。
内部审核程序的内容包括:目的,范围,引用标准,定义,审核类别,审核的组织,审核的基本要求,审核人员的确定与责任,审核计划,审核的基本步骤、方法及要求,审核的分析与记录,审核报告的处理,跟踪审核等。
内审程序是组织内部审核各项活动总的指导和规定,可包含体系、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审核,具体操作宜另订细则执行。
内审重点内审的实施重点是验证活动和有关结果的符合性,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过程的可靠性、产品的适用性,评价达到预期目的的程度,确认质量改进(包括纠正和预防)的机会和措施。
审核计划根据标准、程序规定和所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及重要性,制定并实施内审年度计划和专项活动计划。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应对所有过程和部门进行,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覆盖100%;过程审核应对所有关键过程(工序)和因素进行审核,确保关键过程(工序)和因素进入受控状态;产品质量审核应从适用性角度对最终产品按抽样标准进行定期审核,以期客观反映出产品质量水平及波动规律;服务质量审核应以顾客要求、投诉为主线,主要进行外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审核,不断适应、满足顾客要求,减少顾客投诉率。
评估报告内部审核制度1
![评估报告内部审核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bac05fc3453610661fd9f4d5.png)
评估报告内部审核制度1评估报告内部审核制度估价报告审核实际上是对估价师已完成的估价报告进行检查并提出意见的行为或过程。
估价报告审核可以分为外部审核和内部审核两类。
外部审核是指由行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客户组织人员对已向委托方(或相关当事人)提供的估价报告进行的质量性审核。
内部审核是指估价机构组织内部人员对本机构已完成但尚未向委托方(或相关当事人)提供的估价报告进行的审查、核对,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以不断完善报告内容,提高报告质量。
内部审核已成为不断提高估价师执业水**提高估价报告质量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审核准则《估价规范》明确指出,估价应遵循预期收益原则、替代原则、最有效利用原则、供需原则、报酬递增递减原则、贡献原则和变动原则。
据此,在审核工作中必须坚持三个准则,即合法性准则,合理性准则和合规性准则。
1、合法性准则.合法性准则,实际上是从法律法规和现行策的角度,一项估价活动和一份估价报告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
合法性准则在审核报告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产权审核,估价对象的产权应以权属证书或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合法依据;利用条件审核,应以城市规划、用途管制等为合法依据;权益处分审核,应以国家法律法规或有效合同等允许的处分方式为合法依据;估价结果审核,应以符合当地市场行情或符合当地府有关价格策规定为合法依据。
此外,为保证委托方身份的合法性,也要审核委托方是否具有符合有关规定的合份;同时,对报告中是否正确表述估价目的、估价时点、估价作业时间和估价报告应用的有效期等内容,也要进行审核。
在实务工作中,一旦发现产权资料不全,或者产权证记载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应要求估价师进一步做好调查核实工作。
如抵押评估,必须掌握其权利人和委托人的关系,以及当地府主管部门书面出具的他项权利状况信息等情况.2、合理性准则。
合理性准则主要是指,在、客观、公正地进行估价活动的基础上,得出合理的估价结果。
估价工作属于中介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服务,绝对不能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
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标准和审核过程的异同
![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标准和审核过程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41a55244336c1eb91a375dd9.png)
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标准和审核过程的异同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目的比较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包括:1、证实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符合委托方合法性评价标准的要求;2、是委托方选择、评价、认可供应商的依据;一、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目的比较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包括:1、证实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符合委托方合法性评价标准的要求;2、是委托方选择、评价、认可供应商的依据;3、促进供应商改进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4、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及相互间对质量等的共识。
第三方审核的目的主要包括:1、得到符合标准的注册;2、减少重复审核和不必要的开支;3、提高组织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4、促进组织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标准及过程的相似点零售商的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的标准存在以下相似点:1、零售商审核标准中在文件审核部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基本沿用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2、零售商审核标准中提出了对HACCP风险评估的控制要求,强调了对前提方案的应用和HACCP的七大原理,但与ISO22000:2005食品安全体系标准相比缺乏系统化的要求。
3、在前提方案的应用要求上,零售商审核标准提出了与ISO22000:2005食品安全体系标准的7.2条款“前提方案”基本一致的前提方案的要求。
如,提出了“维护保养和设备的控制”、“水的安全控制”、“异物控制”、“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和消毒”、“人员卫生和健康”、“虫害控制”等要求。
另外,从审核过程看,零售商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的过程存在以下相似点:1、审核实施都是一个抽样的过程。
不管是二方审核还是三方审核,由于审核可利用的资源和时间有限,审核发现不可避免地只能建立在对获得信息的抽样基础上。
这就导致了审核过程只能在某一时刻进行,不能跟踪全过程;只能涉及体系的主要活动和过程,不可能遍及整个体系;只能调查到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不可能审核体系所有环节。
所以,不管是二方审核还是三方审核,审核结论均基于抽样的发现。
各大主机厂供应商审核要求一览行业必备宝典
![各大主机厂供应商审核要求一览行业必备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f795c0d9e009581b6ad9eb03.png)
在汽车行业的朋友,相信你一定听说过“审核”,今天莱茵公司刚审核好,明天大众的审核员又要过来了,福特的Q1审核近期又要开始准备了!这些“审核”搞晕你了吗?汽车上的零部件太多了,一辆汽车上有上万个零件,除了动力总成和少部分零件外,绝大部分的零件都是由供应商来制造甚至是设计的。
要知道,除了极少数的零件,主机厂是没有入库检验的,想想如果这么多零件都要检验的话,这会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景。
很多人可能在想,那主机厂是如何保证这么多零件的质量的呢?主机厂的思路不再局限在零件质量上了,过程和体系质量也成为其关注的一部分。
如何去理解零件、过程和体系的关系?我们以快餐品牌KFC (肯德基)举个例子。
KFC 这么多家门店,我们去吃的时候,味道、感受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的人员接受的培训是一样的;所使用的设备(锅)品牌型号是一致的;原材料(鸡、土豆)是统一配送的;奶油挤多少,油几度,炸几分钟这些方法都是标准化的;整个店面、厨房环境也是统一装潢的;如果说味道、感受是零件(产品)质量。
上面提到的人、机、料、法、环就是过程质量。
过程质量是如何保证的呢?靠体系质量,经常我们会调换个顺序,就是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有这么牛?竟然保证了过程,而过程又保证了产品。
作为爷爷辈的它到底有哪些呢?早期的时候比较混乱,美国有QS 9000、意大利有AVSQ、法国有EAQF、德国有 VDA6.1。
后来将要求统一了,形成ISO/TS 16949(现为IATF 16949),当然,之前的认证大多都还保留着。
比如VDA6.1,现在的大众公司需要过ISO/TS 16949和VDA6.1两个体系的认证。
这些体系的认证多为第三方进行。
什么叫第三方?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叫作第三方,比如你给大众供货,你自己叫自己第一方,你叫大众第二方,没有直接供货的机构(比如莱茵认证机构)叫第三方。
第三方的(体系)审核讲完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第二方(各大主机厂)在审核方面的要求。
一方二方、三方审核区别
![一方二方、三方审核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4fcfc4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a.png)
⼀⽅⼆⽅、三⽅审核区别⼀⽅、⼆⽅、三⽅审核区别⼀、第⼀⽅、第⼆⽅、第三⽅审核对⽐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区别⼆、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有时也称为第⼀⽅审核,由组织⾃⼰或以组织的名义进⾏,审核的对象是组织⾃⼰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
它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其⽬的是证实组织的管理体系运⾏是否有效,可作为组织⾃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责任关系的⼈员进⾏,以证实独⽴性。
1组织内审的原因a)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国际化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b)组织管理者⾃⾝的⼀种管理⼿段;c)组织履⾏国家相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种⽅式;d)组织对⼀体化管理体系运⾏不断改进的⼀种途径;e) 组织进⾏内部审核的另⼀⽅⾯原因是在外部审核之前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基本要求审核程序应建⽴并保持组织内部审核书⾯程序。
内部审核程序的内容包括:⽬的,范围,引⽤标准,定义,审核类别,审核的组织,审核的基本要求,审核⼈员的确定与责任,审核计划,审核的基本步骤、⽅法及要求,审核的分析与记录,审核报告的处理,跟踪审核等。
内审程序是组织内部审核各项活动总的指导和规定,可包含体系、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审核,具体操作宜另订细则执⾏。
内审重点内审的实施重点是验证活动和有关结果的符合性,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过程的可靠性、产品的适⽤性,评价达到预期⽬的的程度,确认质量改进(包括纠正和预防)的机会和措施。
审核计划根据标准、程序规定和所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及重要性,制定并实施内审年度计划和专项活动计划。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应对所有过程和部门进⾏,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年)覆盖100%;过程审核应对所有关键过程(⼯序)和因素进⾏审核,确保关键过程(⼯序)和因素进⼊受控状态;产品质量审核应从适⽤性⾓度对最终产品按抽样标准进⾏定期审核,以期客观反映出产品质量⽔平及波动规律;服务质量审核应以顾客要求、投诉为主线,主要进⾏外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审核,不断适应、满⾜顾客要求,减少顾客投诉率。
二方审核应审总结
![二方审核应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8f0bb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c.png)
【2021审厂】闲话二方审核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人在工厂混,哪有不验厂。
食品工厂验厂(二方审核)主要目的在于顾客通过审核验证供应商/工厂是否具备符合自身要求的食品质量安全管控能力,以及能否持续的提供符合法规、满足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产品。
作为一名被审核员煎、烤、烹、炸多年的工厂咸鱼,今天俺来唠唠如何应对二方审核。
部分客户还会进行社会责任审核,关注点在劳工权益,工作条件以及环境保护三方面,在此不提。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对于三方审核必过,二方审核被KO的概率还是蛮高的,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工厂与客户体量不对等,工厂(这个地方主要是老板和销售)未认知到自身与顾客要求之间的差距。
以下常见的二方审核难度划分,建议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对手,不要越级挑战,基本以被顾客KO收场。
KO的结果是既劳民伤财,又给客户看到自身诸多不足,增加下次审核的难度。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抓不住liumang。
舍不得工厂软硬件提升,拿不来订单。
老板负责下定决定花钱,专业人员负责具体咋样花钱,好钢用在刀刃上,拿起金刚钻,再揽瓷器活。
二方审核的基础是三方认证,有的客户就会明确要求供应商通过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基本头部企业都会要求工厂通过GFSI认可的标准认证。
虽说现在体系认证证书有点烂大街,但至少通过三方认证基本可以确定两点:1.现场硬件基本符合GB14881要求,合规性基本没有问题;2.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架构,具备了升级的基础。
通过前文对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审核满分100分计,基本就能拿50分了。
做好体系的日常维护,基本还可以拿到10分左右,这样60分就差不多到手了。
剩余的分数怎么拿?这个就要研究客户的审核标准了,针对性的进行日常管控,必要时进行硬件、软件升级,从细节上拿分不丢分,拿下剩余的10-30分,基本就能通过。
二、安全管控,避坑避雷对于验厂、审核的恐惧来源与两个方面,一是不知道客户要求,无从下手;二是知道客户要求与工厂自身现状,更是没的下手。
二方审核重点关注
![二方审核重点关注](https://img.taocdn.com/s3/m/729a458fe53a580216fcfe93.png)
二审核顾客关怀/顾客满意度(服务)
要素/子要素 - ISO9000体系认证 - 质量保证协议 - 试验计划和报告 - 质量目标协议 是否满足顾客对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过 程的要求? - 发货检查 - 和规定相一致的检验方法 - 合适的检验、试验设备 - 试验方法/规范的最新状态 - 外部实验室资质 - 顾客服务系统 - 顾客访问的纪要,必要时制订出措施 - 信息系统接口和内部资源调动的规定 - 与产品用途的信息 是否对客户支持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 产品故障的问题、运输方面的信息 - 落实新的要求 - 通报改进措施 - 通报产品和过程更改 - 出现与要求偏差时的信息(也包括包装和运输) - 应急计划(例如:其他可选择的生产过程、分供方、包装、运输方案) 对顾客抱怨是否快速做出反应并确保产品 供应? - 筛选的能力和反应时间 - 设备、特种设备和工装、模具的更改可能性 - 企业内进行基本分析 / 检验的可能性(实验室、检验 / 试验设施、人员) - 试验室的认可 - 对缺陷特性的分析 与质量要求有偏差时,是否对缺陷进行了 分析并实施改进措施? - 修订技术规范 - 有效性检查 - 售后问题改进 - 退货分析 - 对失效件开展评估的检验技术规范 是否设计了一个能够有效的开展失效分析 的过程? - 有开展故障分析的检验装置和专业人员 - 不良件分析的特征参数 - 质量报告(如柏拉图分析等) - 产品、规范、顾客的特殊要求 执行各种任务的员工是否具备了顾客的要 求? - 标准、法规 - 评价方法(例如:审核、统计) - 质量技术(例如:8D 方法、因果图) 是否通过了定期内部对其他法律要求履行 存档责任进行了评价? - 禁用/限用物质的要求 - 顾客的标准、技术规范、样件认可资料 关注点
二方审核的技巧及应用
![二方审核的技巧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d007da03d8ce2f01662334.png)
◆不符合的陈述: ◆对应的TS/CSR条款: ◆对应组织质量体系的要求(如果有): ◆支持不符合项的客观证据:
三、制造过程审核技巧
6.审核报告
A.使用规定的报告格式 B.本次审核覆盖的内容 C.公司的强势 D.公司的弱势 E.需要整改的区域
四、案例研究
案例-曲轴的机加工
●产品的特性及重要特性的别 : . 凸轮尺寸 . 轴颈尺寸 . 硬度 . 跳动 (动平衡 )
过程绩效
合格的产品 满意的服务 符合的文件
2、过程方法 1/4
过程方法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 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具有需求的顾客 输入
管理过程 过程(活动)
支持过程
期望需求被 满足的顾客
输出
顾客满意
步骤
步骤
步骤
步骤
步骤
步骤
输
1
2
3
4
5
N
输
入
出
2、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2/4 过程(Process)
二方审核的技巧及应用 输出
输入
组织
二方审核的技巧及应用 过程相互关系与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顾
5.0管理职责
顾
客
客
要
满
求
意
6.0资源管理
8.0 测量、分 析和改进
输入
7.0产品实现
产品
输出
COP在哪里?
2 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4/4
二方审核的技巧及应用
顾客/ 相关方 要求
6. 如何做? 标准?
7. 哪些接口关系? 支持和管理过程
ABB第二方审核标准 (全套)
![ABB第二方审核标准 (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2ab4a08002d276a200292e8c.png)
七 、 测 量 和 监 视 装 置 的
的 控 制 1 0 0 分
7.4.1对所有量具、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员工和ABB公司提供的所有设备)都应提供校准/验 证活动的记录。 7.4.2完整的校准/检验记录应包括:设备标识、校准设备所依据的测量标准、由工程变更所引 发的修订、在校准/验时获得的任何超出规范的读数、超出规范条件下影响的评估、有关符合 规范的说明以及在可疑产品已发运的情况下,及时反馈ABB公司。 8.1.1 制订并严格执行进料检验计划,认同由合格的检实验单位实施的零组件检定(包括在分 8.1制定并实 包商处执行的双箱或者合格的检实验单位的检测和分析记录)以及显示可接收的品质记录或报 施进货检验 告。 8.1.2对于因紧急生产而在进料检验之前放行进入生产流程的产品,必须明确的加以标识和记 与测试管理 录,保障事后检验如发现不符合规定需求事宜时,能立即回收和更换。 标准 8.1.3检验记录应完整、真实、结论明确,对采购物资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未经检验和试验 (25分) 合格的产品不被使用或加工生产。 8.2.1利用工业工程知识结合统计方法制定并实施过程品质检实验标准,将制造条件充分标准 化,并控制其变动在受控状态下,保障产品品质符合要求,如过程有异常现象时可以有效找出 异常原因,并加以消除预防其再发生。 8.2制定并实 8.2.2制订工序检验和试验规定,合理设置工序检验和试验点,并严格执行,保证上道工序不 施过程检验 合格的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 。 与测试管理 8.2.3制定并推行 、中、 件检验 制度,有效控制过程生产品质 效 。 标准 8.2.4实施 回检验 制度,由品管员 检验标准 定检验数量,发现品质异常品管员有 (4 分) 要求生产者 生产, 异常得到 品质 后再与生产。 8.2.5所有生产活动必须采用, 如统计过程控制、防 施、 管理 对 点预防的方 法而不 采用 点检 的方法进行制程检验的。 8.3制定并实 施 品检验 与测试管理 标准 (25分) 8.3.1依据品质计划制定并实施 检验与测试标准,以 到 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8.3.2 检验与试验的质量计划与标准所规定的检验与测试,包括进料检验、过程检验 已 实施而 结果符合规定要求。 8.3.3产品在 检验与测试标准所规定的 工 有 完 时,及 关数据和 件 有 备 并 准之前,不得放行出货。 ABB规定 ( ABB 或 定要求)对所有产品实施 检验与 能测试 8.4制定并实 8.4.1 验证(依据 用的ABB工程 料和 能标准),ABB要求时,检 结果应及时提供 ABB, 施 检验与 能 并有提供记录。 测试以及 8.4.2 立并实施 产品 制度,对已包 到ABB或 方物流的产品必须每 产品 入 。以验证 如产品种 、包 、标 方 符合所规定的要求。出货 的 制度 可依据实 状况 时 整。 (1 分) 9.1.1制定并实施包括不合格品控制及处置的有关 和 的控制标准,标准中必须同时包 .1制定并实 对不合格产品的识 、记 、评估、 处置以及和有关单位 的方法 ,确保不符合产 施不合格品 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 和控制,以防 其 预 的使用和 。 控制程序
二方审核规范
![二方审核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1bf2ea60c22590103029d20.png)
1目的规范对供应商审核的方式和准则,明确对供应商审核活动要求,审查潜在供应商进入供应体系前的质量保证能力,新供应商批量供货前的质量稳定性,监控供应商批量供货后的质量体系的运行与保持情况,通过审核促使供应商产品质量提升。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潜在供供应商前期的考察和合格供应商定期体系符合性的审核活动。
3职责3.1物资采供部负责供应商年度审核的策划、计划编制与组织实施,并负责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验证,同时归档审核相关文件。
3.2公司领导负责对供应商年度审核计划和审核结果的审批工作。
3.2质量管理部负责提出因供应商质量问题需进行的二方审核委托,并参与供应商审核,评价受审供放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3.3技术部门(研究所、创新中心、工艺管理部等)负责配合供应商审核计划的实施,参与供应商审核,完成公司供应商审核计划。
4审核分类4.1常规质量体系审核对于已批产供应的合格供应商,物资采供部需定期对其进行质量体系周期性审核,原则上是依据体系年度覆盖要求,以及供方质量表现情况进行开展。
4.2潜在供应商的审核对拟进入公司供应体系的新供方及其生产的零部件,需进行供方能力现场审核;对现有合格供方进行扩供或新开发零部件,需组织评审确认是否对其进行体系审核。
4.3专项审核1.新供应商在产品批量供货前或成熟产品生产线停产1年以上复产、场地变更、重大工程变更等需进行PPAP提交现场审核,以确认产品、过程质量稳定有效,可批量生产。
2.当供应商零部件在入库、装配过程中或售后出现重大、批量性质量问题,或着供应商内部出现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严重问题,而决定临时对供应商进行的及时、有针对性的现场审核。
4工作流程4.1审核计划编制4.1.1物资采供部每年初梳理公司内部对供应商的审核需求,要求基于风险分析:包括产品安全/法规要求、供应商绩效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水平,如法律、法规、产品或过程的重大变更,上年度审核措施验证,财务、交付等风险,对常规供应商体系审核需求,潜在供应商审核需求及专项审核需求,制定年度审核计划。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f9af7edc1c708a1294a4432.png)
C大部分不符合或全部不符合0
12、特殊过程质
量(5)
特殊过程清单,运行办法,运行记录,参数控制,记录,监控实施跟踪
(适用时):
A设立要求并运行非常良好5
B设立要求并运行一般2
C没有建立相关要求控制0
13、产品外协
(5)
对外协产品,有无验证办法并实施(提供记录、监控文件规定)
是否可以根据**公司的要求维持一定的库存:
A是10;B否0
库存管理是否执行先进先出原则:
A是5;B否0
7、预警系统(10)
是否有良好的预警措施保证在交货延误时能够尽早通知用
C占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在5%以下0
5、产品供货覆盖能
力(10)
A具备全系列供货能力10
B具备部分产品的供货能力5
C仅具备少量产品的供货能力0
6、同行供货经验
(主要客户)
(10)
A相关产品有向国内外知名企业供货10
B相关产品没有向国内外知名企业供货0
7、管理层稳定性
(10)
A非常稳定(2年内无大的变动或权有1次变动)10
A是(10);B否(0)
初始得分:
单项加权得分(R技术)=初始得分×300/(300-不适合分)=
审核评估项目
审核评估标准机权重
评估
得分
一
企业总
体情况
(80)
1、行业知名度
(10)
A相关行业的国际知名企业10
B相关行业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的合资企业5
C相关行业的国内知名企业5
D以上都不是0
2、资质证照(10)
四
产品质
量及评
价
(30)
供应商二方审核管理办法(修订)
![供应商二方审核管理办法(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4e90142b551810a6f424865a.png)
供应商二方审核管理办法(修订)-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供应商二方审核管理办法文件编号: FTGD071103-C-1发布日期:2010.11.19实施日期:2010.11.1北京福田环保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1 目的1、本办法规定了环保动力对供应商二方审核的标准和方法。
为首次进入供应商体系的厂家审核、正常供货的供应商过程审核提供依据,并为供应商分类、体系规划及供应商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通过审核促使供应商能力提升,保持与环保动力同步发展。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环保动力供应商的二方审核或对拟纳入体系的资源进行考察。
3 引用文件无4 术语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5 职责5.1采购部对供应商评定归口管理。
5.2质控部、技术中心协助采购部进行供应商评定。
6 内容及要求17 附录附表1年度供应商二方审核计划附表2月度供应商二方审核实施策划附表3 供应商资源调查表附表4 供应商资源评定表附表5 供应商选择评分矩阵附表6 全尺寸检验试验记录表附表7 供应商产品和过程要素审核表附表8二方审核不符合项报告附表9 关于对XXXX公司的审核(考察)报告(参考模板)附加说明:本办法归口部门:采购部本办法起草部门:采购部本办法起草人:王传杰本办法审核人:杜秀敏本办法会签人:王越本办法批准人:周敢3。
第二方质量审核实施办法
![第二方质量审核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0cfff684254b35eefd342c.png)
受控编号:Q/XCMG01343—2006第二方质量审核实施办法B 版文件说明第二方质量审核实施办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通过第二方质量体系认证,对供方产品相关主要过程的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符合性进行现场审核或评价,以期达到为我公司供货产品的实物质量得到提高,并对供方的选择和评价提供依据。
1.1适用新选择的供方,通过现场评价,对其选择做出判断。
1.2适用供方产品近期在配套厂的内、外部质量反馈出现异常波动时,以期寻求最佳质量改进方法或有效的纠正措施。
1.3适用必要时的供方产品现场评价,以便对实物质量进行认可或评定。
2 职责2.1供方管理处负责按要求组织对供应商的质量审核,审核人员在公司人才库内随机抽取。
2.2供方管理处根据对供应商的评价情况,对需第二方质量审核的供方提交供方发展委员会质量业绩考评组。
3 过程方法及要求3.1认证的依据及主要审核文件①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②供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它支撑性现行有效的文件及清单。
③供货产品相关的产品标准、图纸、工艺、工装等技术文件。
④供货产品相关的技术协议、质量保证协议、合同(协议)及订单。
⑤供货产品相关的产品认证证书及产品检测报告。
3.2 审核内容3.1企业简况见《供方基本情况表》3.2组织机构3.3文件控制3.4采购控制3.5基础设施及测量装置3.6过程控制及过程检验3.7不合格品控制3.8质量分析与改进3.9 交付提供控制4 审核程序4.1 审核人员应事前通知供方做好审核前的准备工作,以明确本组织的要求,必要时可提供简要的审核评定资料。
4.2 召开认证(审核)首次会向供方提供《第二方质量审核实施办法》及《供方基本情况表》,并通报本次审核的目的、内容、工作要求及具体审核办法或程序。
4.3 现场审核4.3.1现场审核的原则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推理或猜想。
②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排除一切外来干扰。
③实行该说的是否说道?说道的是否做到?做到的是否能够提供证据的原则。
二方及三方审核流程
![二方及三方审核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de67de0a58da0116d174901.png)
第二、三方审核标准作业流程1.目的为确保第二、三方审核工作有序进行,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特制订该标准作业流程。
2.定义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如xxx对我公司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
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GB/T1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
如xxx对我公司的xxxx审核。
3.职责为确保审核工作的有序开展,责权明确,特成立第二、三方审核工作小组,该小组为兼职工作小组,若有审核工作时,该小组立即启动相应工作程序。
小组名单具体如下:组长:xxx副组长:xxx技术组:xxxx品质组:xxxx生产组:xxxxx物控组:xxxx采购组:xxx营销组:xxx后勤组:xxxx4.工作内容及流程4.1审核前准备4.1.1审核内容:a)公司的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程度,如质量、环境、安全健康、综合管理等;b)公司的生产线工序能力,包括关键工艺参数、设备、工装能力是否达到要求;c)从采购、物流、生产计划、生产实施、检验、包装仓储到出货的全过程或部份过程审核;d)公司执行采购方工程技术和管理要求的能力和满足程度;e)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4.1.2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a)销售部负责第二方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至各相关部门/人员;b)品质部负责第三方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至各相关部门/人员。
4.1.3审核准备会议由副组长组织召开审核准备会议,并按照审核细则要求,做相关工作部署,同时销售部(第二方审核)、品质部(第三方审核)做好会议签到及会议纪要。
(详见附件:《现场审核表》。
)4.1.4按照审核准备会议要求,于现场审核前三个工作日,由副组长牵头对各部门准备工作进行验收。
4.2 现场审核各部门工作内容4.3不符合项改进4.3.1根据现场审核提出的不符合项,制订限期整改措施,由副组长负责督查各相关责任部门的完成情况。
4.3.2销售部(第二方审核)、品质部(第三方审核)负责整理不符合项报告,交于审核方,并予以跟进。
关于食品企业第二方第三方年监督审核时的一些要求-食品伙伴网
![关于食品企业第二方第三方年监督审核时的一些要求-食品伙伴网](https://img.taocdn.com/s3/m/a773d3ded5bbfd0a795673d7.png)
谈谈农产品加工企业顾客验厂的一些要求与体会陈亦辉(海通食品集团余姚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出于食品安全、质量保证及供应方分等定级考核的需要,一些客户需要对向其提供产品的国内供应方进行阶段性的品质、安全验证,顾客验厂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选取并介绍YUM!STAR、AIB、BRC验厂标准,并结合实地验厂的一些经验,谈一些要求和体会。
关键词:农产品企业顾客验厂要求体会Talk about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factory inspections required by the customer regulation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Abstract For needs of food safety, quality assurance ,supplier grading and assessment, some customers need to provide products for the domestic supplier stage of the quality, safety verification, customer audits have become a trend. This paper selects and describes YUM! STAR, AIB, BRC standards for audits ,combined a number of customer audit in factory ,say some of the requirements and experience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customer experience audits required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升、农产品源头安全保障的提高以及工厂管理水平的进步,大量经加工后的中国农产品直接摆上国内外的商超,或成为快餐业巨头的定点供应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环境适宜,符合要求,建立恰当的管理机制(超出范围适当解决措施):(静电保护,温度、照明、湿度等---车间、库房)
A是(5);B否(0)
6、顾客质量管理(10)
顾客需求方法及实施所知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客户需求、评审、顾客沟通:
A完全按要求进行(10);B否(0)
9、采购物资质量控制(15)
进货质量程序的建立和应用检查和测试数据单,样品表格,记录,拒收批次,标识,可追溯性、不合格处理…
A 100%落实良好5;B 70%以上落实2
B管理混乱,落实程度很差0
原材料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否具备检测手段
A完全具备10
B部分具备(80~99%)3
C不完备(小于< 80%)0
2、客户投诉(10)
客户投诉处理机制、流程建立并应用,发生质量问题后,是否能按用户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
A是(提供整改记录)5;B否0
客户投诉次数为?
A从来没有5;B1-4次/年2;
C 10以内次/年1;D 10以上次/年0。
四
产品质量及评价(30)
1、实物质量(15)
连续一年以上每月成品质量合格率水平连续上升:
A能(5);B否(0)
4、评价分析(5)
产品失效及效果分析(试验、生产及市场过程反应的典型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报告)
A是(5);B否(0)
五
环境表现(30)
1、体系、产品环境认证(5)
获得第三方环境管理体系或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A是(5);B否(0)
2、环境因素及其运行控制(20)
7、设计控制(பைடு நூலகம்0)
设计开发质量控制程序建立应用:
A100%符合流程(20) B60%以上符合流程要求(10)
C完全不按流程进行(0)
二
质量管理(220)
8、供方管理(15)
是否有对供方进行评估(请提供供方评估的标准和主要记录)
A是10;B否0
供方的信息系统是否完备(供方主要数据的存储、管理)
A是5;B否0
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及更改是否进行台帐登记管理,更改按照要求执行:
A是(5);B否0
2、人员资格及培训(10)
检验人员和关键/特殊工序的人员是否经过操作、质量培训,能提供培训记录
A是,且能提供培训记录5;
B是,但不能提供培训记录2;C否0
三年内是否有质量培训计划(提供培训内容)
A有5;B否0
3、生产设备(10)
A是(5);B否(0)
现场抽测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和标准(技术协议)的符合程度:
A各项全部合格(10);B非全部项目合格(0)
2、周期试验(5)
能否按照技术协议的要求,按期进行周期试验并提供记录:
A能(5);B否(0)
3、可靠性测试(5)
建立产品可靠性试验的流程、可靠性质量目标明确、试验结果得到妥善保存:
C大部分不符合或全部不符合0
12、特殊过程质量(5)
特殊过程清单,运行办法,运行记录,参数控制,记录,监控实施跟踪(适用时):
A设立要求并运行非常良好5
B设立要求并运行一般2
C没有建立相关要求控制0
13、产品外协(5)
对外协产品,有无验证办法并实施(提供记录、监控文件规定)
A是(5);B否(0)
14、顾客财产(5)
A能(5)B否(0)
17、质量改进(5)
未来有没有质量改进计划(提供计划书):
A是(5);B否(0)
18、内部审核(5)
建立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并按照规定进行,能提供有效的审核记录:
A是(5);B否(0)
三
客户
管理
(20)
1、协议签订(10)
是否愿意与公司签定质量维持协议和质量赔偿协议:
A是(10);B否(0)
是否建立顾客财产(图纸、样品等)管理流程,并按照要求实施管理:
A建立管理流程并严格实施5;
B未建立流程,但进行了管理且有效。3;
C未建立流程,且未进行管理0。
产成品包装、发运、仓储明确需要的标识,并在包装上落实,严格执行先入先出(FIFO),保质期、定期检查…:
A 100%落实,良好10;B 70%以上落实5
A是(5);B否(0)
二
质量管理(220)
1、文件管理(25)
A是(5);B否(0)
适用标准(国际标准、国家/行业产品标准)得到识别、管理:
A是(5);B否(0)
质量目标(年度质量工作计划、质量目标分解情况)制订并监测、分析:
A是(5);B否(0)
所有检验工艺文件是否完备,能指导关键工艺的检验:
A是(5);B否0
原材料和零件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A标识明晰,追溯性较好10;
B标识混乱,无法实现追溯0
是否有文件确保不使用过期的原材料
A有10;B否0
现场考察是否存在过期的原材料
A不存在10;B否0
11、人员操作(10)
检验人员和关键/特殊工序人员在现场检查中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A全部符合规范10;B大部分符合规范5;
不具备检测手段的原材料是否规定验证办法并执行,或能提供供方的质保书(当上评估项为B时,继续评估本项。)
A是(5);B否(0)
10、工序质量控制(40)
明确制造和控制流程,并设立关键的工序质控点并能提供控制记录,进行过程能力指数测量和管理:
A设立了质控点且记录非常完备10
B设立了质控点但记录不完备5
C没有全部设立质控点0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质量)
审核评估项目
审核评估标准及权重
评估得分
一
质量认证及资质(20)
1、质量体系认证(5)
是否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A是(5);B否(0)
2、产品质量认证(10)
是否有国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或检测(提供证书、报告)
A是(10);B否(0)
3、国家质量许可(5)
能否提供国家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明:
B标识、管理混乱0
二、质量管理(220)
16、出厂检验(15)
出厂检验项目覆盖技术协议规定常规项目的程度:
A完全覆盖(100%) 5
B部分覆盖(80~99%) 3
C覆盖率较低(< 80%) 0
出厂检验常规参数的AQL值和技术协议要求的比较:
A更小(5);B等于(3);C低(0)
能否按照技术协议的要求,按期进行周期试验并提供记录:
设备资源充足、设备及工装的日常点检、一级维护(操作者)、二级维护(维护部门),储存、仓库、物流是否使用合适的设备(发现不符一处扣1分):
得分=10×(执行维护设备数量/设备总数量)-扣分
4、检测设备(10)
建立计量仪器、仪表及设备管理程序,检测设备并得到妥善保管:
A是(5);B否(0)
检验用仪器、仪表及设备是否定期检定并在合格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