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地球的结构 教案 教学设计

地球的结构 教案 教学设计

地球的结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2. 使学生理解地球各层的主要特点和组成。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概述2. 地壳的特点和组成3. 地幔的性质和作用4. 外核和内核的特点5. 地球各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的特点及组成。

2. 教学难点:地球各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地幔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结构和各层特点。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增强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外部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内部结构。

2. 探究地球的结构:提问学生关于地球结构的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

3. 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讲解地球的各层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地球各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

6.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地球结构的理解程度,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的组成和特点。

2. 评估学生对地球各层之间相互作用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动画等。

2. 教学素材:地球结构相关阅读材料、图片等。

3. 实验器材:地球模型、地壳和地幔样本等(如有条件)。

八、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提前至教学平台。

2. 准备实验器材,布置实验室或教室。

3. 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40分钟)完成。

2. 课前准备时间:10分钟。

3. 课后作业时间:30分钟。

十、课后作业1. 绘制地球结构示意图,标注各层名称和特点。

1.4《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1.4《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1.4《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1.4《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教材分析新课程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这一节教材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核、地幔、地壳,地幔又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还有介于内部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对内部圈层内容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分析教材21页图1.25,根据地震波在地下转播速度的变化划分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强调一级不连续面的位置,特别是莫霍面的位置与地壳厚度厚薄。

岩石圈概念的教学要据图讲授,划出范围,强调岩石圈与地壳的区别。

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重点讲明各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物质形态,知道外部圈层是同心圈层。

了解了地球圈层结构也就认识到了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四大圈层组成的,这为宏观把握必修一的内容体系和后续学习大气运动,地球上的水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而地球的内部圈层看不见、摸不着,并且在前面的学习中又没有涉及到,学生较难理解,所以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去探究地球的分层,多作比喻加深学生对地球内部的理解。

外部圈层学生较易掌握,而且讲解也不易过深,只是作为后面各个单元的铺垫。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3、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

4、通过归纳、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及内部与外部圈层特点的差异,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对比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学重点1、理解地震波的分类和特性。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书地理1》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需要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畴,是学生学习和将来走上社会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旨在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为后面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而其活动建议是“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节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课程标准:第一是地球的内部圈层,要求能够说出地球内部圈层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第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还有介于内部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结构的特点,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

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但是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在对这一部分自然环境学习的基础上,可知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也有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

由此得出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结论。

由于本章采用的是一个“由远及近”的思维过程,于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顺序作了很大的调整,先学习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再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二、学情分析在教材第一章前三节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已掌握了太阳辐射的有关知识,理解了地球运动所带来的地理意义;除此,同学们对地球圈层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而且具备一定的读图与分析能力,为学生理解本节知识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

高一学生由于刚进入高中校园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中已经对“地球的圈层”有了比较初步的认识,但是很多学生对基本的地理原理、基本的空间概念、读图认图能力依然很薄弱,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小学科学22《地球的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22《地球的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22《地球的结构》(教案)地球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结构组成和特点;2.认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3.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地震仪的功能;4.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科学教材;2.实验器材:地球仪模型、地震仪;3.教具:幻灯片或PPT。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将地球仪模型展示在黑板上或课堂中央,激发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颜色,并鼓励他们提出对地球的问题。

2.学习地球的组成(1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使用幻灯片,教师简要地介绍地球的组成。

提到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的,让学生理解地球的三层结构。

3.探索地震波与地震仪(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以学生熟悉的地震为例,解释地震波是如何从震中传播到全球各地的。

通过PPT展示地震波传播的示意图,让学生对地震波的传播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地震仪的作用和原理。

通过展示实物地震仪,让学生了解地震仪是如何通过感应地震波并记录信息的。

同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感受地震仪的工作原理。

4.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2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图示或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温度的高低和压力的巨大。

5.地壳、地幔和地核(40分钟)教师详细介绍地球的结构中的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通过幻灯片、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对每一层的特点和位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思考每一层的组成和特点。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课堂内容,让学生对地球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通过提问,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四、教学扩展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或小组讨论题目,激发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深入思考。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教育视频或上网搜索来进一步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地质现象。

地球结构教学设计(多篇)

地球结构教学设计(多篇)

地球结构教学设计(多篇)第1篇: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课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另外,要求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但是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本条“标准”在活动建议中提出了“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的要求。

因此,对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分布到划分依据,从各层特点到学生理解、分析、判断和运用,都是本节的学习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知识基础:了解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外部是有不同的物质形态。

能力基础:基本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绘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对比分析能力。

心理特点:高中学生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可以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让学生尝试划分。

另外,学生喜欢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对横纵波速度不同的讲解中,可迁移到实际中如果发生地震,人体是先感受到上下晃动再到作用震动的。

在讲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具体划分时,可利用半熟的鸡蛋进行类比,强化记忆。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划分依据。

2、能区分和归纳各个圈层的特点。

3、学生能举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并且体会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过程与方法:1、尝试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重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是理解内部圈层结构和特点的基础)2、地球内外圈层的空间分布、组成和特点。

5上科学《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5上科学《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2.2地球的结构【名称与课时】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地球的结构》【课程标准】核心概念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10.4:地球内部圈层和地壳运动。

【教材简析】从本课开始,学生将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形成的原因。

学生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地壳的组成,丰富和完善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再通过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增强对地球结构的感知。

本课以及后面的第3、第4课,研究地球内部力量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本课研究“地球的结构”,而第3、第4课主要研究地球内力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地震和火山喷发。

地球内部力量的产生与地球内部构造有着紧密的关系,本课的学习为第3、4两课学习地震、火山喷发的形成原因奠定认知基础。

【学情分析】课前学生已经猜测地表形态会受到地球内部因素的影响,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球内部结构也并不是一无所知,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有时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但学生对于组成地球结构的三个圈层缺乏深入的了解,更没有认识到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与地表地形地貌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

同时学生对地壳由岩石组成有所了解,但具体到岩石的分类不是很清楚。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认识到地球是有结构的,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地球结构模型,能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

探究实践:通过了解地球内部构造,能制作一个实物模型模拟地球的结构。

态度责任: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难点: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视频资料。

学生:1.每组橡皮泥(三种颜色)、细绳等;2.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3.学习单。

【教学过程】课间: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特点(一)前置学习用示意图反映你认为的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的结构 教案 教学设计

地球的结构 教案 教学设计

地球的结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2. 使学生理解地球各层的组成、特点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结构。

2. 地球各层的组成、特点和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1. 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及特点。

2. 地球内部各层物质的组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地球结构。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3. 案例分析法,以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内部现象。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地球结构模型。

3. 相关案例资料。

六、教学内容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讲解地壳的厚度、成分和作用。

2. 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下方,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介绍地幔的岩石类型、构造和热量来源。

3. 外核:外核是由铁、镍等金属组成的液态层。

探讨外核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4. 内核:内核是地球最内层,主要由铁、镍等金属构成。

讲解内核的温度、压力和生长现象。

七、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及特点。

2. 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地球结构模型,讲解各层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以地震、火山等现象为例,阐述地球内部结构对自然现象的影响。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对地球结构的认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知识。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地质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地球结构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直观了解地球结构。

3. 开展地球科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地球结构的兴趣。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板块构造学说: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包括板块、板块边界和板块运动。

《地球的结构》(教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地球的结构》(教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地球的结构》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二课《地球的结构》,主要内容是介绍地球的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以及地球表面的变化。

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地幔和地壳又可以分为多个层次。

(2)地球的外部形态:地球的表面有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不均衡。

(3)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表面的变化主要有地震、火山、地貌变化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

2. 知道地球表面的变化有哪些,能够简单描述地震、火山、地貌变化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表面变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地球表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地球的内部结构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讲解和展示;地球表面的变化需要进行实验和观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学情分析本课程是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课程,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在本课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表面变化。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环节1. 展示地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什么?地球有哪些部分?地球表面有哪些变化?第二环节:讲解地球的内部结构1. 展示地球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探究。

2. 讲解地球的内部结构:(1)地核: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温度高达5000℃。

(2)地幔:由硅、镁、铁等物质组成,温度高达3000℃。

(3)地壳:由岩石、矿物质等物质组成,厚度不均,陆地上较厚,海洋中较薄。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内部的结构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地球模型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特点。

第三环节:讲解地球的外部形态1. 展示地球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和探究。

示范教案(地球的结构)

示范教案(地球的结构)

示范教案(地球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2. 使学生理解地球各层的主要特征和组成。

3. 培养学生的地球科学兴趣,提高其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地球的结构分层。

2. 各层的主要特征和组成。

三、教学难点:1. 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及识别。

2. 各层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地震案例,使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对地震的影响。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地球结构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地震案例资料。

3. 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全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结构。

2. 讲解:介绍地球的结构分层,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并详细讲解各层的主要特征和组成。

3. 案例分析:以实际地震案例为例,讲解地震与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并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对地球的结构进行总结,强调各层的特点和组成。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地球的结构示意图,填写各层的名字和主要特征。

2. 分析地震案例,说明地震与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

八、拓展活动:1. 让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加深对地球结构的理解。

九、课后作业:1. 绘制地球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层的名字和主要特征。

十、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地球结构的理解程度。

2. 拓展活动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地球结构的应用能力。

3.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十一、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3最新-《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优秀5篇)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5篇《《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分析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一般可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

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由于各圈层在后面的教材中还有详细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得较简略。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是本节课的课标要求。

所以.根据课标要求与教材、教学实际,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3)绘制地球圈层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4)运用图表及相关资料,认识并探究地球表层,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本课内容由两个目来完成。

第一目: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纵波,横渡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因此教材首先给出了纵波、横渡的基本特点。

图l。

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意在指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推测原因,划分出内部圈层。

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解析。

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

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渡波速随之变化。

尤其是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地震波的不连续面。

科学《地球的结构》教案教学设计2篇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科学《地球的结构》教案教学设计2篇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篇)2.2地球的结构(第一篇)与研讨探索与研讨【设计意图】让小组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自主探究4个活动,帮助学生对地球结构建立整体认识的同时聚焦地壳运动,为后面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做好充分准备。

3.展示:课件展示研讨主题。

4.研讨汇报:指导学生分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探索与研讨【设计意图】3个研讨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主要研究的几个内容。

当学生能够运用前面了解到的现象来支持自己的答案或观点时,说明他们对地壳运动有了充分的理解。

拓展与小结1.小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地壳在不断地运动。

2.拓展:地壳运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那么,它们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板书设计2.2地球的结构教学反思本课在前后课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在教学时,首先展示了一个岩浆涌动的火山口图片,引起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无限猜测与遐想,此时提问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并且与前面的学习内容建立起联系,体现了单元内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奥秘的强烈好奇心。

然后,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安排了4个活动,分别是整体认识地球结构、具体了解地壳的组成、了解地壳的运动和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帮助学生对地球结构建立整体认识的同时聚焦地壳运动,为后面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做好了充分准备。

最后,通过对3个问题的研讨,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主要研究的几个内容,既丰富和完善了学生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实践能力。

第二篇课题地球的结构教学目标1.说出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结构教案

地球的结构教案

地球的结构教案教案名称:地球的结构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2. 掌握地球的不同地质层次及其特征;3. 知道地球内部的构成物质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内部结构;2. 地球的不同地质层次。

教学难点:1. 地球内部的构造与特征;2. 控制地球内部结构的因素。

教学准备:1. 地球模型;2. 地球内部结构的图表或幻灯片;3. 半球体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一些地球的常识,引起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兴趣,例如地震、火山等。

Step 2:地球内部的结构(15分钟)使用地球模型或地球内部结构图表,解释地球的不同地质层次,如地核、地幔和地壳,并解释每个层次的特征。

Step 3:地球内部的构成物质(15分钟)解释地球内部的构成物质以及它们的特性。

例如,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幔主要由硅、镁、铁和氧组成,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等元素组成。

Step 4:地球内部的热力学过程(10分钟)讲解地球内部的热力学过程,如地核的热传导、地幔的对流等,以及它们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Step 5:地球内部的构造与地壳运动(10分钟)介绍地球内部的构造与地壳运动,如板块构造理论,讲解板块运动和地震、火山的关系。

Step 6:综合讨论(15分钟)与学生讨论地球内部结构与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总结地球内部的构造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Step 7:展示活动(10分钟)分发半球体模型给学生,让他们模拟地球的内部结构,同时理解地球不同地质层次的存在。

Step 8:课堂小结(5分钟)向学生强调地球内部结构不仅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的基础,同时希望学生能够对地球的内部结构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Step 9: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以地球内部结构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或设计一份海报,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其相应的地质现象。

教学延伸: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调查探究地球内部的热力学过程以及地球内部的构造与地壳运动之间的关系。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球的结构”这一内容是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部分。

本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以及地球的外部结构如大气层等。

这一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地球的认知有一定联系,但又更为深入和科学,是构建学生地球科学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也为后续学习地球的运动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球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比如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等。

但是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他们的认知还非常模糊,可能仅仅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概念或者想象层面。

2、学习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也能通过小组讨论来总结发现。

不过,在理解较为抽象的科学概念时,可能还需要借助更多直观的手段。

3、兴趣爱好大多数学生对自然科学类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关于地球这种神秘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

像很多孩子可能会好奇地震是怎么发生的,这就与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关系。

4、学习风格学生们比较喜欢直观、有趣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地图、地球仪等直观教具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他们也更容易从实际的案例或者故事中去理解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及其特点。

(2)能简单描述地球的外部结构,如大气层的分层等。

(3)会制作简单的地球结构模型来展示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结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球结构的图片、模型以及观看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小组合作制作地球结构模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将地球结构与生活中的物体结构进行类比,加深对地球结构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对科学学习的热情。

地球的结构 教案 教学设计

地球的结构 教案 教学设计

地球的结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部分。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球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利用地球仪,让学生学会查找地理位置,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增强其探究自然的热情。

2. 教育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地球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特点。

2. 地球各层之间的分界线及地球的大小。

难点:1. 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及各层之间的分界线。

2. 地球的大小及与太阳、月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

四、教学准备:1. 地球模型、地球仪、图片等教学道具。

2. PPT课件。

3. 分组讨论的问题及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外观,激发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好奇心。

2. 讲授新课:介绍地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部分,讲解各层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3. 演示地球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内部结构,加深对各层的理解。

4. 分组讨论:设置讨论题目,如“地球各层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实践活动:使用地球仪,让学生学会查找地理位置,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结构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如绘制地球结构图,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球结构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地球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地球结构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球科学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地球结构及其研究的专业认识。

2023最新-《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最新5篇】

2023最新-《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最新5篇】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最新5篇】以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大家收集的《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最新5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组成;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的密切关系及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内部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明确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层的位置;运用比较法学习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通过地震波的应用认识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

2学情分析高一年的学生还没形成完整的地理的空间概念和良好的读图能力,也没有具备地理分析的思维,但是他们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图像和视频的配合下学生也应该能较好地认识各圈层及其特点,但是对于圈层结构这个全新的内容吗,要求他们将课本上的知识理解并在脑中形成圈层结构的模型可能有一定难度。

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图像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3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图表说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及地壳、地幔、地核的特征;用图归纳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难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地球内部圈层划分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自古以来,人们对生活的这个地球就充满了探知的渴望。

只有了解了我们生活的地球,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

《西游记》我们都熟悉吧?还记得孙悟空上天入地吧?不仅在我国,1864年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也反映了人类想进入地心一探究竟的愿望,2003年美国的科幻片《The cord》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那真实的地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活动2【讲授】新课学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怎么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

中班科学教案地球的结构

中班科学教案地球的结构

中班科学教案地球的结构中班科学教案:地球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地球结构的概念。

3.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探索和科学思维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2. 地球模型、魔芋筷子、沙土、石头、泥土等教具。

3. 图片或卡片,用于展示地球的不同层次。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地球有关的视频,或者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地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探究地球的结构:a. 地球模型展示:将地球模型放在教室的中央,并向学生展示。

介绍地球模型的三个主要部分:地核、地幔和地壳。

向学生解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b. 观察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可以进行一些观察实验。

例如,给学生准备一些代表地核、地幔和地壳的材料,如魔芋筷子、沙土、石头和泥土。

学生可以观察这些材料的特点,并与地球模型进行对比。

c.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地球结构的不同层次,并找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每个小组可以通过制作海报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他们的发现。

3. 整理和总结:a. 整理观察结果:让每个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将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展示给全班。

可以在黑板上或白板上绘制图示,标明地核、地幔和地壳的位置和特点。

b. 总结地球结构:引导学生从观察和实验中总结地球的结构特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地球的结构,并帮助他们理解地球结构与地球的地震、火山和大陆漂移等现象之间的关系。

四、拓展延伸:1. 地球的四大层次: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四大层次,即地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并简要解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地球的运动: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地壳运动等基本概念,并进行适当的探究活动。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地球的结构》教案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地球的结构》教案

五年级教科版科学《地球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圈层。

能够说出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学会用简单的模型表示地球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模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组织学生制作地球结构模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圈层。

理解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用模型表示地球的结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制作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地球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地球的美丽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地球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引出课题。

2.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介绍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每个圈层的特点,如厚度、组成物质等。

教师进行讲解,补充学生的描述,重点介绍地壳、地幔和地核的主要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三个圈层的异同。

3.认识地球的外部圈层展示地球外部圈层的图片,介绍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每个圈层的范围和作用。

教师进行讲解,强调三个外部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举例说明地球外部圈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模拟实验:地球的内部结构材料准备: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塑料球等。

实验步骤: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地壳、地幔和地核,将它们包裹在塑料球外面,制作成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用小刀切开模型,观察各圈层的比例和位置关系。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总结实验结果。

5.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材料准备:泡沫球、颜料、彩笔、牙签等。

制作步骤:用泡沫球代表地球,用颜料将其涂成蓝色和绿色,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

示范教案地球的结构

示范教案地球的结构

示范教案地球的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2. 掌握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组成;3. 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形特点;4. 培养学生的地球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组成;2. 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1. 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2. 地球地质构造和地形特点的形成机制。

教学准备:1. 地球结构示意图;2. 地质构造和地形特点的图片或视频;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你们知道地球的结构吗?2. 学生分享已知信息,教师总结并板书地球的基本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结构示意图,讲解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及特点;2. 举例说明地球内部圈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结构示意图,讲解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组成及特点;2. 举例说明地球外部圈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地球的地质构造(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质构造和地形特点的图片或视频,讲解板块构造学说;2. 分析地质构造和地形特点的形成机制。

五、地球的地形特点(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特点的图片或视频,讲解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地形特点的形成;2. 举例说明地形特点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基本结构,掌握了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组成,认识了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形特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践和探究,进一步了解地球,爱护地球。

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结构示意图;2. 搜集有关地球地质构造和地形特点的资料,进行分组讨论。

六、地球的板块运动(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地质构造知识,讲解板块运动的原理;2. 举例说明板块运动对地球地形和地震的影响。

七、地球的气候变化(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因素;2. 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地球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掌握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基本特征。

3.明确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

4.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解、图片分析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及特点,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

2.通过观察动画演示和动手绘制圈层图,加深对地球圈层结构特点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强烈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软流层的位置及岩石圈的范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以上我们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非常普通而又特殊的星球,特殊之处在于地球在漫长的形成演化中形成了独特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那么构成这种适合地球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内部和外部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获得问题的答案。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推进新课师地球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如下问题:什么叫地震波?地震波一般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师回答得很好。

出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并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呢?投影: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生合作小组结合教材内容,讨论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

师结合各小组回答情况精讲总结:(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2)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3)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

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这个不连续面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

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所以地球的内部圈层是依据地震波传播的突然变化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来划分的。

以上我们了解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那么,各圈层有何特点呢?板书: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一)地壳师提问:什么叫地壳?地壳的厚度怎样?主要由什么组成?生对照“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阅读教材,画出要点。

投影:师利用地球仪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指出: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一层很薄的固体外壳,叫做地壳。

师出示“地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在空间分布和厚度上各有何特点?投影:生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平均约6千米。

师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吗?生(总结回答)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师地壳主要是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这些化学元素组成了多样的矿物并最终形成了三大类岩石。

那么,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在地壳中的分布有何特点?生阅读教材“组成地壳的元素”及“地壳结构示意图”,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回答问题。

①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多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8种元素的质量总数占地壳总质量的9804%,其中氧几乎占1/2,硅占1/4强,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②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衡,除氧之外,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较大些,密度相对较小些,被称为硅铝层;其下地壳中铝的成分减少,镁和铁的比重相对增加,密度也较硅铝层增大,被称为硅镁层。

③通过读图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地壳的厚度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是地壳结构的突出特点。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地壳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回答有关地幔和地核的相关问题。

板书:(二)地幔师(提问)(1)什么叫地幔?厚度怎样?地幔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其含量从上到下怎样变化?(2)地幔可分为哪两部分?下地幔的物质性状有何特点?(3)上地幔顶部还存在一个什么层?是如何形成的?(4)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哪些?生对照教材“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自学课文,画出要点。

投影:“圈层剖面图”(结合图示总结精讲)地球内部的分层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示意图(1)地幔是国内外科学界十分注意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国际上召开过多次有关地幔问题的科学讨论会,对地幔的物理性状和分层结构问题等进行探讨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最新的科学成果。

(2)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处在地壳与地核之间,又叫中间层。

深度从5~70千米以下到2900千米。

它仍是固体,主要物质成分是铁镁的硅酸盐类,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

(3)以地下1000千米深处为界,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

在地下50~250千米范围内的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是地震波不连续的低速带,根据推理,它可能是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而形成的高温异常、局部是熔融状态的圈层,称为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幔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增大,温度约为3500~4000 ℃,压力约为150万大气压,平均密度约为5.6,物质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呈现可塑性固体状态。

(4)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板书:(三)地核师提问:什么叫地核?地核可分为哪两部分?各自的厚度和物质性状怎样?生对照教材插图“地球内部圈层图”,自学课文。

(学生总结回答)(1)从古登堡面到地球核心,为地核。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2)地核的情况是推断性的。

在地下2900~5000千米深处的外核范围内,地震波的横波消失,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所以外核物质接近液体。

在地下5000千米以下的内核,地震波的纵波速度增加,横波又产生,则为固体。

(3)为什么地球的外核接近液体面内核为固体呢?这是因为在地核里,由于压力随深度而增加,物质的熔点随深度而增加,温度随深度而稍有增加,比较起来,地核物质熔点的增加较快,而温度的增加较慢。

在地球外核,物质的熔点较低,温度稍高于熔点,物质就熔化了。

在地球内核,物质的熔点已经显著升高,而温度的升高是很有限的,温度就相对低于熔点,物质就以固体存在了。

(4)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据推测,地核的物质成分主要是铁和镍,与铁镍陨石相类似,所以称为“铁镍核心”。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具有同心圈层的特征,这种同心圈层不仅表现在地球的内部,同样也出现在地球的外部,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地壳表层以外,可划分为哪些圈层?生(阅读总结)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层。

板书:二、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大气圈师地球上大气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生命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大气的厚度有多大呢?生阅读教材,明确范围: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平均只有1个气体分子,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接近,一般把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即大气的厚度约为2000~3000千米。

板书:(二)水圈师水圈由哪些水体组成?可按哪些方式进行分类?生(讨论回答)①按形态可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三类;②按空间分布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又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③按水的性质可分为咸水和淡水。

师总结评价,并转入生物圈。

板书:(三)生物圈师提问:什么是生物圈?其范围包括哪些部分?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什么?生(合作讨论回答)①生物圈不仅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

即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②生物圈的界线不像大气圈、水圈、地壳那么分明,它同大气圈、水圈、地壳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③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生物绝大部分集中分布的区域,即地面以上100米,相当于木本乔木植物的大致高度;海面以下200米,相当于阳光能透射到的水深,因为这一部分能获得充足的太阳光能,具备最适宜生物生命活动的温度、水、氧、二氧化碳及营养条件。

总之,生命的产生是在地球漫长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然而,它的出现却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堂小结地球在结构上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圈层构造。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突然变化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在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上地幔的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是岩浆活动的物质来源,下地幔为可塑性固体。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一般认为外核近于液体,内核是固体,地核的物质成分主要是铁镍,称为“铁镍核心”。

地球的外部也呈圈层结构,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正是因为地球上有了生命,才能够说四大圈层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是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板书设计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一)地壳(二)地幔:软流层岩石圈(三)地核二、地球的外部圈层(一)大气圈(二)水圈(三)生物圈活动与探究探究课题:地震波的利用探究内容:1.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附近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3.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探究过程、方法:观察、分析、推理、讨论。

探究结果:1.说明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

2.地幔物质状态是固态,地核(外核)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3.还可以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钻探得到的岩芯,来了解地球内部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