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版 教育学 第七章 德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德育
第一节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及其意义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二)德育的性质
德育的性质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1)社会性: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德育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3)阶级性和民族性。
(4)继承性:德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与那里、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
(三)德育的意义(二级简答题)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2.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是吸纳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证
二、德育目标
(一)概念: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二)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简答与多选)
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民族文化和道德传统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第二节德育内容
一、德育内容的概念
学校德育的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学校教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德育目标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德育内容的选择和依据(多选)
德育目标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
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文化传统
学校德育的内容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
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各方面的辅导)
我国德育的内容:(了解就好)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集体主义教育、
三是社会主义教育、
四是理想教育、
五是道德教育、
六是劳动教育
七是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
八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第三节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内涵及基本矛盾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
德育过程——外
品德形成过程——内
(三)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结构)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活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教育者:主导
受教育者:主体、客体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重要的选择题)
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十分重要,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1.各个内涵:
知,即道德认识: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基础和核心
情,即道德情感:内部动力、催化剂
意,即道德意志,精神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关键;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又具有多端性。
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道德行为开始,或从陶冶道德情感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多方面影响。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一、学生思想品德的达成过程是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学生品德正是在不断产生与解决其主体品德内部矛盾与斗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三、在德育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能动的进行道德活动,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因此,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案例分析)
1、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是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这种长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是德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
2、人的任何一种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四节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准则)。
二、我国中小学常见的德育原则:(案例分析)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考试非常多)
3、因材施教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集体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6、尊重信任学生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1、导向性原则:政治方向;
2、疏导原则(考试非常多)
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贯彻要求: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主义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判断:不同年代、不同学生、年龄段的特别性)
4、知行统一原则:加强理论,参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