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七章 德育(60道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心理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心理[单选题]1.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江南博哥)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众多因素中,学校教育具有主导作用。
[单选题]2.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人们将采取的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
道德意志就是意志在道德行为活动中的运用,题中该学生的道德意志需要提高。
[单选题]3.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单选题]4.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道德认识在学生的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单选题]5.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单选题]6.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情感异常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由道德的常识可知,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
[单选题]7.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B.想像的C.行为的D.伦理的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的()。
A. 知识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技能教育答案:C2.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A. 学习能力B. 创新能力C. 道德品质D. 专业技能答案:C3. 德育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身作则D. 强制灌输答案:D4. 德育的实施方式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所有选项答案:D5.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道德规范B. 法律知识C. 社会公德D. 个人修养答案:B6. 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B.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C.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D.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答案:B7. 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是()。
A. 成绩考试B. 行为观察C. 心理测试D. 问卷调查答案:B8.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
A. 严格要求学生B. 放松对学生的管理C. 以身作则D. 只关注学生的成绩答案:C9.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
A. 被动接受B. 主动参与C. 抵制教育D. 忽视道德规范答案:B10.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家长应该()。
A. 完全依赖学校教育B. 积极参与C. 忽视家庭教育D.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
A. 课堂教学B. 课外活动C. 社会实践D. 家庭教育E. 所有选项答案:E2.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以身作则D. 强制灌输E. 寓教于乐答案:ABCE3.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包括()。
A. 道德规范B. 法律知识C. 社会公德D. 个人修养E. 所有选项答案:E4. 德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B.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C. 促进学生情感发展D.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E. 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答案:BCE5. 德育评价的方式包括()。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 道德观念B. 法律意识C. 社会责任感D. 爱国情怀答案:D2.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A.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B. 以学生为中心C. 德育与智育相结合D. 所有选项答案:D3. 德育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德育方法?A. 榜样示范B. 情感教育C. 强制灌输D. 社会实践答案:C二、填空题1.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2. 德育教育的实施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原则。
答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与智育相结合三、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德育教育应如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答案:德育教育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环境。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德育原则,使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辅相成。
四、论述题1. 论述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有道德底线的公民。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等,这要求德育教育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学校在德育教育中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请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育学德育练习题

教育学德育练习题一、选择题A. 说服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制度教育法D. 知识竞赛法2.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A. 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B.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C.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教育D. 民主主义教育二、填空题1. 德育的途径包括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______、______、劳动、共青团活动等。
2.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______、______、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三、判断题1. 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过程。
()2. 德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者进行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能达到预期效果。
()3. 德育内容的选择只需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
2. 简述德育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原则。
3. 简述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1. 某中学举行了一次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德育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听革命故事、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请分析这次德育活动的意义。
2.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平时学习认真,但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他因为害怕出错,不敢参与集体讨论。
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帮助小明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六、论述题1. 论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2. 论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关系及其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七、设计题1. 请设计一个以“绿色环保,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步骤和活动评价。
2. 请设计一个针对高中生的人生规划教育活动方案,要求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八、名词解释1. 德育方法2. 德育原则3. 德育评价九、连线题A. 说服教育法 1. 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B. 榜样示范法 2. 尊重学生,讲求民主C. 实践锻炼法 3. 以理服人,启发自觉D. 制度教育法 4. 提出要求,反复训练十、综合分析题1. 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育学-德育练习题

教育学“德育”训练题一、单选1.没有英雄的一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
A.教师的权威B.榜样的作用C.领导的权威D.社会的作用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A.启示教育B.榜样示范C.陶冶教育D.品德评价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6.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智育过程B.德育过程C.心理咨询D.教育学生7.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智育过程B.心理辅导C.德育过程D.美育过程8.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个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9.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0.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11.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教育,是指()上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A.伦理学B.哲学C.教育学D.社会学13.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 加 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 教 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 会的 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同时它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构成社会大系 统,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四、知行统一原则
1. 基本涵义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 行 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要求 (1)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 程
1.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 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德育原理考试试题和答案

德育原理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来塑造学生心灵的教育活动。
A. 教育目标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教育环境答案:B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
A.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D.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答案:A3. 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
A. 权威与服从B. 指导与被指导C. 教育与被教育D. 合作与互动答案:D4. 德育目标的确定必须依据()。
A. 社会需要B. 学生需要C. 教师需要D. 家长需要答案:A5. 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包括()。
A. 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B. 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C. 道德知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D. 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答案:A6. 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主要强调的是()。
A. 道德知识的传授B. 道德情感的培养C. 道德行为的模仿D. 道德意志的锻炼答案:C7. 德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优秀学生B. 检查教学效果C. 促进学生发展D. 提高教师水平答案:C8. 德育过程中,学生是()。
A. 知识的接受者B. 道德的实践者C. 教育的旁观者D. 道德的旁观者答案:B9. 德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B.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C.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D.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答案:B10. 德育的实施途径不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个人修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德育的功能包括()。
A. 社会功能B. 个体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答案:A, B, D12. 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包括()。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 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答案:A, C13. 德育方法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德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德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德育的定义,正确的是:A.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B. 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C.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D. 培养学生艺术欣赏和创作能力答案:A.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2.以下哪个是德育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B.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D.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答案:C.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德育的过程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知识的传授和教育B. 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教育C. 艺术和美育的培养和教育D. 心理健康的培养和教育E. 心理健康的培养和教育答案:B. 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教育D. 心理健康的培养和教育二、简答题1. 请简述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答:德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德育是在培养学生的智力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智育是指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技能,使其具备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德育和智育相互促进,德育可以培养出有道德操守和良好品质的智育人才,而智育可以为德育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使德育更具体、更有效地体现出来。
2. 简述您的理解中德育的目标和意义。
答: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行为习惯。
德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的目标和意义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为社会和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同时,德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公民。
三、论述题请根据上述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内容,综合论述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德育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首先,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德育教育,学校能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德育考试试卷和答案大全

德育考试试卷和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A. 道德品质B. 学习成绩C. 身体素质D. 艺术修养答案:A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理论联系实际B. 尊重学生主体性C.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D. 以上都是答案:D4.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 社会要求与学生现有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D.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答案:B5. 德育的途径不包括()。
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教育D. 体育活动答案:D6. 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是指()。
A. 通过讲解道德规范来教育学生B. 通过讨论道德问题来教育学生C. 通过树立榜样来影响和教育学生D. 通过批评和惩罚来教育学生答案:C7.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A. 良好的道德品质B. 丰富的专业知识C. 强烈的个人主义D. 良好的沟通能力答案:C8. 德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优秀学生B. 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C. 惩罚表现不好的学生D. 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答案:B9. 德育目标的确定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时代性B. 针对性C. 随意性D. 实用性答案:C10.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教育者应采取的策略?()A. 因材施教B. 以身作则C. 忽视学生个性D.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德育的内容包括()。
A. 政治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法制教育答案:ABCD12. 德育的功能包括()。
A. 个体发展功能B. 社会整合功能C. 政治功能D. 文化传承功能答案:ABCD13. 德育的实施过程中,以下哪些是教育者应采取的策略?()A. 因材施教B. 以身作则C. 忽视学生个性D.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答案:ABD14. 德育评价的方式包括()。
教育学德育论部分题库

德育论部分练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思想品德是由、、、和四个要素构成的,其中是基础。
2、德育的基本途径有、、、等。
3、说服教育可采取、、等方式进行。
4、德育常用的方法有、、、、等。
5、学生思想品德的动力是。
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之间的矛盾。
7、在德育中,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建立在基础之上。
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实质就是把转化为的过程。
9、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又是教育的10、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教育的,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当他接受影响时是教育过程的,在自我教育中是教育的。
1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和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它们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基础。
二、选择题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结构是()。
①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构成的②由学校、家庭、社会和年轻一代相互作用构成的③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按一定关系构成的④由教师、家长和学生构成的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开端是()。
①晓之以理②动之以情③导之以行④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最有效的因素为开端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①思想品德课②各门文化课③课外和校外活动④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4、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叫()。
①榜样示范②实际锻炼③陶冶教育④自我教育5、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是()。
①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②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交往③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的矛盾④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情感的感化作用6、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①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③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②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④品德的教育7、德育的主要方法是()。
①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外课外活动等②说服、榜样、锻炼、陶冶和自我教育等③正面教育、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等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等8、自我教育能力是指()。
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自学能力③自我修养的能力④道德评价能力9、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是因为品德的形成是()。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第七章 德育

第七章德育1、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途径B.方式C.出发点D.关键环节【答案】C【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
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答案】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A【解析】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4、(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A【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5、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主要是德育内容。
A.礼B.射C.御D.书【答案】A【解析】礼,指的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
6、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因素构成。
7、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答案】C【解析】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答案】D【解析】德育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相互统一的过程,对其进行的提高过程不一定要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培养顺序,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最后达到四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德育测试题目答案及解析

德育测试题目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德育工作的核心是()A.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D.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答案:C解析:德育工作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即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A. 传授道德知识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D.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答案:A解析:德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授道德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3. 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校园文化D. 家庭教育答案:A解析:课堂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系统的课程和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价值观。
4.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A. 尊重学生B. 因材施教C. 知行合一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和知行合一,这些原则共同指导德育工作的实施。
5. 德育的主要方法包括()A. 说服教育B. 榜样示范C. 实践锻炼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德育的主要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和实践锻炼,这些方法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1. 德育目标包括()A.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D.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答案:ABCD解析:德育目标全面覆盖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旨在促进学生全面道德发展。
2. 德育内容主要包括()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 法制教育解析:德育内容广泛,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道德素质。
3. 德育的实施主体包括()A. 教师B. 家长C. 学校D. 社会答案:ABCD解析:德育的实施主体多元,包括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和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德育的定义是什么?A.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过程B. 仅指传授学生道德知识C. 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教育D.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德育的主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B. 培养学生的个人成就感C.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D.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答案:B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尊重学生的个性B. 以身作则C. 强调惩罚D. 注重实践答案:A, B, D4.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A. 严格的规则执行者B. 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C. 学生行为的批评者D. 学生道德发展的旁观者答案:B5. 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不包括:A.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B. 强化学生的考试成绩C. 创设有利于德育的环境D. 与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答案:B二、填空题1. 德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答案:道德情感、道德行为2. 德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法制教育、环保教育3. 德育的实施策略应当注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
答案:知识传授、情感培养、行为训练4. 德育评价应当以________为基础,结合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
答案: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三、简答题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通过德育,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处、遵守社会规则,这些都是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基础。
2. 阐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的关系。
答案:德育与智育、体育是相辅相成的。
智育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而德育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情感培养。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A. 思想品德B. 政治理论C. 科学文化D. 专业技能答案:A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
A.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B.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答案:C3. 德育的基本原则是()。
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A4. 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A. 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B. 课堂教学、家庭作业、校园文化C. 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家庭教育D. 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答案:A5. 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是()。
A. 考试B. 问卷调查C. 观察记录D. 学生自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德育的目标包括()。
A.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B.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C.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D.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E.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答案:ABCDE2.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 心理健康教育E. 劳动教育答案:ABCDE3. 德育的方法有()。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角色扮演法E. 情景模拟法答案:ABCDE4. 德育的实施主体包括()。
A. 教师B. 家长C. 学生D. 社会E. 政府答案:ABCDE5. 德育评价的原则是()。
A. 客观性B. 公正性C. 科学性D. 人文性E. 动态性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思想成熟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2. 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德育与智育相辅相成。
智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德育则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第七章德育……VIP第一节德育概述一、概念(一)含义:学校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名词解释Ps:德育包括:社会德育……;学校……;社区……;家庭……。
(二)性质……简答题1.德育具有社会性,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历史性,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3.…………继承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
4.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德育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二、意义……简答题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国家层面)。
2.………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学生层面)。
3.………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三、目标1.概念: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确立依据:(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3.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简答题小学:a.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b.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c.…………的道德思维和评价能力;d.……………自我教育能力。
初中:a.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b.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道德概念、法制观念;c.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和文明行为习惯;d.遵纪守法,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e.讲科学,不迷信;f.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第七章 教育学德育习题集

第七章德育1.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2.从个体的素质构成出发,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A.政治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B.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C.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D.政治教育、伦理教育、道德教育1.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
A.知、情B.知、行C.意、行D.知、意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E.德育原则4.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5.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6.【判断题】德育必须从提高首先认识开始。
()1.“夫子循循然善诱也,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B.导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疏导原则2.【判断题】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3.某学生是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但不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老师在班会上请他向全班同学讲解篮球竞赛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以此为例,讨论如何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促进该生发生了转正。
这种做法体现了德育的()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D.个别教育原则4.【论述题】某初中三年级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德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
A. 知识教育B. 思想教育C. 道德教育D. 技能教育2. 德育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习惯C. 塑造人格D. 增强能力3. 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尊重学生B. 因材施教C. 循序渐进D. 所有选项都是4. 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
A. 课堂教学B. 日常生活C. 社会实践D. 所有选项都是5.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水平B. 道德品质C. 学术成就D. 艺术修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德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_________的培养。
7. 德育的过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8.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公德教育。
9. 德育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实践锻炼等。
10. 德育评价应注重学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12. 阐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
13. 描述德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如何将德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15. 论述德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16. 阅读以下案例:某学校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决定开展“文明礼仪月”活动。
请分析该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D4. D5. B二、填空题6. 思想品德7. 知识传授品德培养8. 个人品德家庭美德9. 言传身教情感陶冶10. 品德表现行为习惯三、简答题11. 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4年《德育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年《德育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德育范畴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
A.古代学校德育B.习俗性德育C.近代学校德育D.现当代学校德育标准答案:B2、所谓(),是指教育者的德育意图并不直接和明显,受教育者通过间接途径接受道德教育的德育形态。
A.直接德育B.间接德育C.隐形课程意义上的德育D.近代学校德育标准答案:B3、()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型哲学思考,它主要反映人们对德育的应然与必需所产生的主观判断和选择。
A.德育论B.德育学C.德育思想D.德育科学标准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德育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B.德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C.德育应该是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构建的统一D.德育只是一种由外而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E.德育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的头脑的标准答案:ABC2、近代学校德育的主要变化有()A.学校德育的世俗化B.学校德育的民主化C.学校德育的组织化D.学校德育的神秘化E.学校德育的科学化标准答案:ABCE3、以德育活动发挥作用的形式为标准,可以将日常德育实践分为()A.现代德育B.直接德育C.间接德育D.习俗性德育E.隐形课程意义上的德育标准答案:BCE4、德育现实形态分析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A.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认同自己的德育使命B.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明确自己的德育使命C.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开阔德育思路D.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依据德育形态的实际开展更有成效的德育E.德育形态的分析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全方位开展德育活动标准答案:ABCDE5、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A.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B.德育对象、德育目的C.德育过程、德育内容D.德育课程、德育方法E.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标准答案:ABCDE三、判断题1、讲德育即道德教育绝对不是要否定思想、政治、法制教育等。
有关德育试题及答案

有关德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什么?A. 知识传授B. 技能训练C. 价值观培养D. 情感交流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德育教育的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B.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C.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D.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答案:C3. 德育教育通常采用哪些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德育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包括哪些?A. 情景模拟B. 角色扮演C. 竞赛活动D. 团队合作答案:ABD2. 德育教育中,以下哪些是有效的激励手段?A. 表扬B. 奖励C. 惩罚D. 批评答案:ABD三、判断题1. 德育教育只在学校进行,家庭和社会不承担任何责任。
答案:错误2.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答案:正确3. 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是相互独立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答案: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它不仅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为成为合格的公民打下基础。
2. 德育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答案: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以促进他们对道德行为的理解和内化。
五、论述题1.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答案: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日常教学中穿插道德教育的内容,如在语文课中分析文学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在历史课中讨论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其次,利用班会、团队活动等机会,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讨论和实践活动;最后,教师自身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60道题)1单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单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3单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智育过程B.德育过程C.心理咨询D.教育学生4单选:“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个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5单选:“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6单选: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7单选: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A.德育的政治功能B.德育的生存功能C.德育的发展功能D.德育的享用功能8单选: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A.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9单选: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0单选: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11单选: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12单选: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13单选:德育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所以()。
A.只用说服法就可以了B.适当体罚也可以C.要以说服教育为主,辅以纪律约束D.要以纪律为主,说服为辅14单选: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15单选:关于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直线提高的过程16单选: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7单选: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18单选: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属于()。
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19单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叫()。
A.智育B.德育C.教学D.美育20单选: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21单选: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22单选: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23单选: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24单选:孔子的弟子颜回评价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C.疏导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25单选:李明经常随地吐痰,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问道:“李明,你为什么常常随地吐痰?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吗?”李明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
”教师应从()入手对李明进行教育。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6单选: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D.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27单选: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C.指导实践D.陶冶教育28单选: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9单选: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0单选: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叫做()。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1单选: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32单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33单选: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4单选: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是指()。
A.言行一致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集体教育原则35单选: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学生的(),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A.自我评价能力B.自我调控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自我学习能力36单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锻炼法37单选: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38单选:通过谈话、讨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属于()。
A.情感陶冶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39单选: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以培养良好品质的方法是()。
A.说理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40单选:我国学校德育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A.评价法B.榜样法C.说服法D.锻炼法41单选:我们经常所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
A.一致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导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42单选: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高度发展的“合金”,就构成了()。
A.道德信念B.道德情操C.道德品质D.道德行为43单选:学生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A.德、智、体、美B.知、情、意、行C.德、才、个性D.胸襟、见地44单选: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过程中形成的。
A.知识学习B.劳动教育C.活动和交往D.课外活动45单选: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46单选: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47单选: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8单选: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基础和关键分别是()。
A.知、意B.知、行C.意、行D.知、情49单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50多选:德育对智育、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A.动机作用B.方向作用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D.提升智慧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51判断: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52判断: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53判断: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知开始。
()54判断: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55判断: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56判断: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的过程。
()57判断: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58判断: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59判断: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60判断: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应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参考答案1-5、DBBBC6-10、DDACD11-15、ACCAD16-20、DBBC21-25、BBDCC26-30、ABABC31-35、BCCDC36-40、BBDDC41-45、BABCD46-50、BABAC51-55、√××√√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