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2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2

任务式教学法的特点



1.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中。试图把课内 的语言学系统课外的社会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2.意义优先。教学的重点是语言的内容含义,而不 是语言的形式结构,因此课堂活动更接近于自然的 习得。 3.以完成任务为评估标准。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 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教学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 是否成功完成。 4.重结果而不重形式,即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 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要求通过用目的 语交流来学会交际。
第二节 课堂教学
一、备课与编写教案 (一)备课 1.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 2.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 3.了解课程的基本信息和相关信息 4.了解课程使用的教材

(二)编写教案

1.教案形式 2.教案内容 3.教案编写步骤 (1)明确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内容 (3)设计内容结构 (4)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间 (5)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6)教学内容要让学生能够听懂,而不是看懂
七、功能法



又称为交际法,起源于欧洲,兴盛于美国。它吸收 了直接法、听说法的某些成分,从不同学科学派汲 取营养,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法流派。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即以语言用来叙述 诗情和表达思想的功能为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的交际能力,实行交际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法。 功能法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社 会语言学诸种语言的社会功能,功能语言学重点研 究语言的各种功能。



认知法的语言学依据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这种语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语言是有无限的句子构成,而无限的句子是由有 限的规则生成。 2.各种语言都有共性。 3.个人的语言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前者是内 画了的生成语言的规则系统,后者是运用这个系统 来生成新句子。在语言学习中,先有能力,才可能 表现。 4.生成语法的基本规则是人的智力组织的一部分。 这种智力组织是语言习得的先决条件,是先天的。 在语言学习中,应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避免不动 脑筋的机械模仿。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

(四)心理学。心理学是对外汉语教 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首先,心理学是研究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和发 展智能的心理规律和心理机制的科学。
其次,要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要分析第一语 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过程,研究儿童习得 母语和成人学习、习得第二语言的不同特点,这样 的研究离不开心理学的
内容
所谓学科建设体系,包括有关学科理论的 各个方面和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及学科 发展和建设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它由学科理 论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学科应用理论和学 科发展建设四个部分组成。
1、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理论基础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赖以 形成的基础,这是由对外汉语教学的跨学科性决定 的。主要包括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 化学。学科理论基础研究的发展是对外汉语教学可 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学科理论体系的概念
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问题,是第二 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第二语 言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问题,学界的看法不 尽相同,下面我们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进行 介绍。
(一)国内学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 科理论体系的认识
(三)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异同
异:观察角度不同,国内学者着眼学科理论体系 本身,理论色彩浓,工作流程色彩淡。国外学 者着眼教学过程,理论色彩淡,工作流程色彩 浓。
同:1、理论研究和理论体系的构建,着眼于教学 实际,紧密结合并服务于教学实践的需求,解 决教学过程中的理论问题。 2、强调不同层次上的理论“转化”,强调理 论家、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分工”。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
理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概说 (一)学科基本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核心 1、学科基本理论是学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学科存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2 第六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2 第六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1)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2)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3)理论基础和最终目的不同 (4)对待第二语言学习者所犯错误的态度不同 有错必纠 撒手不管 重视错误、容忍错误、具体分析
第三节 汉语学习者语言系统描写
一、汉语学习者语言偏误分析 1、语音偏误: 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汉语的语音偏 误分析》 中介语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 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广 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 偏误指的是中介语与目的语规律之间的差距。 中介语的顽固性:大脑灵活性减退;抽象思维; 心理阻力
3、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1)关于母语迁移的研究和应用 复合词、宾补共现、关联词语、“了”、“再”、 “又”、语音 (2)关于目的语知识迁移的研究和应用 过度泛化 (3)关于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回避、简化 (4)关于学习环境 (5)中介语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观念的影响 容忍错误、合理的教学设计
3、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心理语言学
个体特征(年龄、性别、情感、认知方式、学习策 略等)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4、学习者学习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等级 对习得的影响——教育学、社会语言学、文化 人类学 苏曼(J.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
(1)社会活动、心理 (2)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
二、语言习得环境
1、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言语输入环境、教学环境。
2、足够的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基础,言语输入环境在 第二语言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胡明扬 3、交互式的言语输入环境(儿向语言/教师语言)可为 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入,从而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 —李宇明 结论:充分发挥自然习得语言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的共 同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填空题:1.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或得体性。

2.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3.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语言习得机制。

4.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5.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6.从评分角度来看,作文属于主观性测试题。

7.区分度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8.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

9.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干扰。

10.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可懂输入假说等。

11.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12.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最佳教学方案的选择。

13.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14.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1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分的客观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16.认识法的理论性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

17.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级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11级。

18.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

19.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实际效果。

20.语言交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2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22.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3.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24.教材评估的基础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和科学性、(趣味性)。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复习要点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复习要点

重点:
语言的基本特征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各种语言学流派的观点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
学习内容与重点:
1.语言与文化(文化的特征)
2.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和 适应的四个阶段、“文化休克”)
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 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与非语言文化因素)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与心理学 1.语言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语言功能区、语言习得关键期)
2.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
(记忆的类型及编码、第二语言记忆的过程、遗忘的规律)
3.心理学理论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三章 语言习得理论
学习内容与重点: 1.学习与习得 2.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刺激-反应论、先
天论、认知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词汇、语法、汉字教学的原则及常用方法)
4.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环节 教案的设计 语言测试(种类、评析标准、HSK)
考试题型与分值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四、分析与写作题(30分)
复习要点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趋势
重点:
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的诸多“第一”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2.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3.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第一章绪论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第一章绪论
2020/7/27
3、作为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1)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加快汉语的国家化趋势
,使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热能更进一步地升温 ,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汉语学习而进一步了 解和热爱中国。 (2)狠抓学科建设。 (3)大力培养各种层次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提高 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升对外汉语 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 (4)增加科研投入……
2020/7/27
三、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阶段(1950年~1961年) (1)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
文专修班”(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 专门机构)。 (2)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 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 专修班”。 (3)1952-1955年,北京大学朱德熙教授被高教 部派往保加利亚教授汉语,朱先生是新中国第 一批派往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
(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的教学
①与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因素成为对外汉语 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他们将为瞎子和聋子盖一所学校。 ②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北京语言大学 ③文化教学要与时俱进
*吃了吗?*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
2020/7/27
★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 外语教学。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 学水平。
2020/7/27
2、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 (1)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
本体规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第二 语言的习得和认知规律;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 方法;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 (2)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学科性质、地位、任务、 结构体系、研究、人才培养、规划等。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复习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复习
22.对外汉语教学发展阶段:到60年代中期,代表性的,吕必松《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23.口头表达能力,一般划分为语音能力、用词造句能力、成段表达能力和语用能力。
24.口头表达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背诵、复述、围绕口头表达的语体改变、问答递话、按所列提示要素说话、按规定的程式说话、看图说话、讨论和辩论、转述、讲演比赛、模拟口语交际活动等等
18.《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主要内容由三方面的要素组成:话题内容、语言范围和言语能力。
19.听力的微技能训练:杨惠元认为听力训练的重点是听力的微技能训练,并归纳出听力的微技能主要有辨别分析能力、记忆储存能力、联想猜测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边听边记能力、听后模仿能力、检索监听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等8项内容。
8.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分广义、狭义两种。狭义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广义的,包括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范围是开放的,具体包括四大部分:一是语言教学,二是语言计划,三是广义的社会语言学,四是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的关系。
9.所谓音系教学,是从汉语语音体系出发进行的语音教学,也就是从单音教学开始,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声、韵、调和拼音等各单项的专门练习,直到基本掌握汉语语音系统。
10.所谓语流教学,是从汉语实际语言运用出发进行的语音教学,也就是把语音教学融入会话中,从会话入手,从会话中分解语音要素,把语音练习与会话练习结合起来,最终再归结到会话。
11.所谓功能,就是使用语言的目的;所谓意念,就是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所谓任务,是指教师在课堂布置的让学习者用目的语完成的语言活动,但这些活动不是以语言结构为中心的活动,而是根据学生将来使用语言的需要而设计的交际活动。
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与应用语言学。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汉语国际教育国家领导机构“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世界汉语教学》1、正确理解“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含义是有广狭之分的:狭义: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广义:对外国人或外族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教学“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最核心最本质意义,就是教师传授汉语知识汉语交际技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语言测试。

与教学相关的6个基本问题:谁(Who)教与学的主体;什么(What)教与学的内容;怎样(How)教与学的方法;何时(When)学习者年龄,关键期;哪里(Where)学习环境;为什么(Why)学习动机3、学科(1)学科的三个基本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教什么:选择哪些语言点教给学习者,需要教给学习者哪些语言点。

怎么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如何学: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顺序、过程和规律。

根据学习规律安排教学顺序。

(2)学科的四个层面(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工具论)本体论:汉语本体研究——语言学认识论: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心理学方法论: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学工具论: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研究——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前三个层面与前面的三个基本问题基本是重叠的。

4、基础学科一、语言学二、心理学(1)研究内容: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研究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包括个性倾向和特征;研究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等。

(2)记忆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外界信息经过初步加工达到短时记忆水平,但信息量有限,保持时间短,必须经过再加工,达到长时记忆水平。

(3)迁移和概括迁移指学得的经验对后来学习的影响,起促进作用的是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是负迁移。

与儿童相比,成人更易受第一语言的干扰。

要利用正迁移,减少或避免负迁移。

概括指由特殊事例推论出规律、规则或结论,概括过度叫泛化。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一、学科的名称一个学科的名称应该是该学科的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目前在国内,教授外国人学汉语的学科一般称为“对外汉语教学”,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名称和看法。

1、对外汉语教学2、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对外汉语教育(学)5、对外汉语二、学科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由“对外”、“汉语”、“教学”三个关键词组成的。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的教学再次,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最后,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也充分说明了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应该属于应用语言学。

三、学科的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研究如何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规律、原则、方法,包括研究“教什么”、“怎样教”、“用什么技术手段教”、“如何学”等内容,如“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研究”、“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现代技术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之应用研究”等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2、具有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基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文化理论、教育理论等;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教学结构及其各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类型和课程设计,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各教学环节的理论,有关课程的特点和规律,不同语言要素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特点和规律等。

3、具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已成为对外汉语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

(赵金铭,2001)4、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二)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赵金铭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在业内基本形成共识: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期末试卷2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期末试卷2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一般模式”是斯特恩于1983年提出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和学科研究方法学。

与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积极、促进作用的迁移叫正迁移。

如果说语言学和文化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那么教育学和心理学则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功能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这一理论影响了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法。

在教育发展史上,代表性的教学过程模式有四种,即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发展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者经历了从文化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

以认知为基础的教学法主要有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

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视听法。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有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具体备课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对象、确定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即语言要素教学,是教授汉语的基础知识。

语法教学是对目的语的词组、句子以及话语的组织规律的教学,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3 第七章语言测试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3 第七章语言测试
统计研究施测结果(信度、效度的定量定性分析)
第四节 题目编写和分析方法
一、客观题的类型 (一)多项选择题 基本原则: 1、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类问题。 A.现在 B.最近 C.看来 D.在眼睛前面 (2)我们两家住斜对门,关系很好。 A.隔壁 B.邻居 C.门有些斜 D.门靠门
第七章 语言测试
❖ 第一节 概说:发展、作用、学科特点 ❖ 第二节 语言测试基本类型 ❖ 第三节 语言测验开发过程 ❖ 第四节 题目编写和分析方法 ❖ 第五节 质量评估:信度和效度
2、中国的语言测试:
(1)中国是最早使用考试(西周)。
(2)科举是一个标准化程度很高的测试体系。
(3)70年代末受TOEFL等影响开始第二语言测试, 出现“英语水平考试(EPT)”“大学英语考试 (CET)”。
划分标准:根据评分时是否需要凭主观判断。 形式:作文、口试、问答、简述、完成句子、完 成会话、造句、翻译 优点:考查有深度和层次;命题容易;很难猜测 缺点:评分不易做到完全一致;评分费时费力
2、 客观性测试 划分标准:根据评分时是否需要凭主观判断。 形式:选择题、是非判断题、配伍题(如连线) ★听写、填空是不是客观题 优点:题量大,内容覆盖面广;评分简单、客观;
目的:了解学习者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以便 调整教学。不一定需要打分,非正式的测验。
5、安置性测验 目的: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程度分班或编组。
最好以本单位教学大纲或可能开设的课程内容 为依据。
※各种用途测验又互相联系:水平测验也可以安 置学习者,成绩测验可以诊断教学问题。但各 种测验用途有区别,基本特性也有区别。
2、只测一个语言要素
他们都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A.意思 B.办法 C.态度 D.建设

对外汉语通论

对外汉语通论

怎样认识汉语的特点汉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语法,语音和词汇。

在语法方面,汉语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每次不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来变位。

在多数情况下,汉语只要把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就行,形式结构简明,与印欧语言那么多曲折变化相比,应该说汉语的语法规则是比较简便的。

语音方面,汉语只有400多个基本音节,加上四声的区别一共也只有1000多个音节,这就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全部音节。

并且,汉语音调的变化都有严格的规律可循,没有不发音的哑音节,易于掌握。

绝大多数的汉语词又是由单音节或双音节组成。

词汇方面,汉语的词音节少,便于记忆,汉语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具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速组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也便于记忆。

而其他语言则没有汉语的这一特点。

语法可以说是很神奇的东西,各国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语法,语法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稳定的一部分。

千百年来,各国人民都遵循着古人流传下来的大同小异的语法规则,也正因为如此,语法吸引了一大批人对其进行研究,试图解开它千年不变的奥秘。

语法作为语言学习重要的一环,虽然名词东西之类的词语听起来很枯燥,但要学会一门语言却也离不开它,离开了语法的学习,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就如同缺了地基的建筑物,即使砌得再高,也抵挡不住一阵飓风。

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使学习者更深入地学习语法,又不感到乏味,并将所学到的语法应用自如呢?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汉语的语言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所以在教授学生语法时,我们可以先收集体现这类语法的句子,数日为5—10句,然后将这些句子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观察句子的结构,让他们自己找出句子的语法特征,最后每组派个代表回答问题,也许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与中国思维在哪方面不同,我们才可对症下药,纠正他们在思维上对中国语法的误解。

在每组发表了他们见解之后,我们可以对这些观点进行一一点评,鼓励他们,从心理上激起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即使他们回答错了,教学工作者也不应该批评,而是通过侧面点评,正面鼓励的方式让学习者有学习汉语的信心,毕竟汉语、朝语、日语、阿拉伯语是公认的世界最难学的四门语言,最后,教学者展示出这几个句子所包含的语法,在很多情况下,汉语只要把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就行,无需添加任何附加成分,形式结构简明,并让学生用己学的汉语词汇拼接这些语法,这样,学习汉语语法既不枯燥。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专题) 学位公共课 6学分
学分 2
外语(俄、英、西)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4 4 2 2 2
核心课程 (必修) 18学分
第二语言习得 核心课程 12学分 汉语教学研究 中华文化与传播
跨文化交际
汉语教学测试与评估
2
1
训练课程 (必修) 4学分
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何东昌(1984):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一门专门的学科。 王怀(1984):如果教外语是一门学科,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 教,自然也是一门学科。
陆俭明(2000):对外汉语教学已逐渐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成为一
个独立的学科。
(一)衡量学科独立资格的标准 1、独特的研究对象(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2、独特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偏误分析)
学习心理学 学生个人因素的研究 年龄性别 国别语种 智力类型 语言学能 认知方式 学习策略 学习风格 性格态度 动机目的
语言测试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汉语教学实践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概念和内容:
1、课型与课程
2、课程设计与课程设置
3、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4、大纲制定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大纲 汉语水平考试等级大纲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大纲
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教学活动+习得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研究与习得研究。
四个层面的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第二层面——认识论: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为心理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为教育学。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34章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34章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流和讨论。
A 学术期刊发表
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国 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以促进学术
交流和共同进步。
B
C
D
教学实践展示
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展示研究成果,将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术著作出版
对外汉语教学的专家和学者可以撰写相关 的学术著作,系统地总结和呈现自己的研 究成果。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管理课堂纪律,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03
评估与反馈能力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
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的教学技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能够运用多种 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
主题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技巧等
主题目的
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指导,提高教学 质量和效果。
章节概述
章节结构
本章节共分为34章,每章都围绕 对外汉语教学的某个方面展开详
细论述。
章节内容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课 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法、 课堂管理、评估与反馈等方面进 行全面阐述,为对外汉语教师提
视听法的缺点是过于依赖视觉和听觉材料,容易 忽视语法知识的学习,导致语言知识不系统、不 扎实。
交际法
交际法是一种强调通过实际交际来学习语言的方法, 它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输标02入题
交际法通过组织各种交际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 演、模拟真实场景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 用语言进行交流,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
2021/1/15
研制原则:(P34-35) – 综合性原则(综合语言要素等) – 针对性原则(针对对象、内容等) – 限定性原则(定性描写和定量限定) – 系列性原则(纵向循序渐进,横向相互协调) – 导向性原则(引导对外汉语教学)
2021/1/15
评价:《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①它对各水平等级的语言内容作出的明确规定与汉语词汇大 纲、汉字大纲、汉语语法大纲基本上是对应的,对教学内容 的选择具有可操作性;②它注重了与对外汉语教学年纪的对 应关系,可以直接对学生的专业前、进入专业、专业内的汉 语学习提供水平等级的参考;③它与汉语水平考试有完整的 对应关系,使得教学和教学测评紧密连接,可以较好地监控 和反馈我们的教学效果。
6.教学大纲设计的现行趋势(胡壮麟《语言学教程》,2011) (1)新旧并存:虽然过去三十年里提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教
学大纲,但是目前传统的教学大纲还没有完全被摈弃,较新 的模式还没有被普遍接受。 (2)强调学习过程: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新的模式更 关注语言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语言学习的结果。
2021/1/15
2021/1/15
(3)任务大纲 产生背景:70年代交际语言教学的倡导者提出在真实的语境
下表达意思是语言学习最有效的途径。 交际语言教学思想提倡:
— 以实际的学习任务为主要学习形式 — 以真实的日常语言为主要学习内容 — 以真实的交际目的为学习活动目的
2021/1/15
• 任务:指教师在课堂布置的让学习者用目的语完成的语言活 动,但这些活动不是以语言结构为中心的活动,二是根据学 生将来使用语言的需要而设计的交际活动。
• 评价:这种大纲以描述学习者将要参加的任务和活动为焦点 ,注重交际目的,注重刺激教学过程,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 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大 纲模式。同时,这种大纲在选择任务和活动时很难确定令人 信服的依据或标准,而且在注重过程的同时要与注重结果很 好地结合起来。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3,4章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3,4章

3、任务大纲/程序大纲:不是规定教学结果而是规定 教学过程,以学习任务为基础,任务指教师在课 堂布置的让学习者用目的语完成的语言交际活动。
信息差活动: ① 信息差活动:用目的语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活动。 活动。 推理差活动:通过已知信息进行推理、概括、 ② 推理差活动:通过已知信息进行推理、概括、演 绎,以获得新的信息。 以获得新的信息。 意见差活动:辨别和表达个人的爱好、 ③ 意见差活动:辨别和表达个人的爱好、感觉和态 度。
第一节 总体设计和大纲制定
一、相关概念 1、教学设计:涉及教和学全部内容,包含了大纲制定、教学类型划分、 教学模式的确认、课程设置。 2、课程设计:只与课程相关。第二语言教学中,“课程”包含了所 课程设计:只与课程相关。第二语言教学中, 课程”
有教学内容,所以“课程设计”实际上等于“教学设计” 有教学内容,所以“课程设计”实际上等于“教学设计”。
四、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
分为基础、初中等、高等三种。 分为基础、初中等、高等三种。
基础分 C 、B、 A三级。A级最高,相当于HSK初等C 级,可作为进入中国高等院校理工农西医类本科学 习所达到的汉语水平证明。 初中等考试,初等C( )、 )、B( )、 )、A( ) 初中等考试,初等 (3)、 (4)、 (5)级,中 )、B( )、 )、A( ) 等C(6)、 (7)、 (8)级,6级是进入中国 ( )、 级是进入中国 文史中医类本科学习的最低汉语能力标准。 文史中医类本科学习的最低汉语能力标准。 高等分C(9)、B(10)、A(11)级,9级是研究生 学习和从事以汉语为交际工具的一般性工作的最低 汉语能力标准。
3)言语能力,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 言语能力, 分为“初步的(一级)、基本的(二级)、一 般的(三级)、较高的(四级五级)”等层 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或得体性。

2.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3.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语言习得机制。

4.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5.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6.从评分角度来看,作文属于主观性测试题。

7.区分度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8.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

9.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干扰。

10.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可懂输入假说等。

11.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12.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最佳教学方案的选择。

13.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14.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1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分的客观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16.认识法的理论性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

17.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级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11级。

18.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

19.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实际效果。

20.语言交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2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22.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3.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24.教材评估的基础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和科学性、(趣味性)。

25.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26.记忆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

27.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两部分。

28.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知识文化或知识性文化。

29.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

30.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31.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32.赛林格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

它是由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

33.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4.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性试题。

35.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36.第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儿童汉语》、《大学英语》等是按学习对象/教学对象分出来的;《旅游口语》、《商务汉语》是按学习目的/教学目的分出来的。

术语解释:1.学习风格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与场依附性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两种方式。

场依附性具体表现为:看待事物往往倾向于从客观上着眼、从整体上审视,即使对个别信息,也容易受到整体背景的影响和事物明显的特征的影响,知觉往往比较集中场独立性具体表现为: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作出分析和辨认,而较少地受到整体背景的影响。

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常依赖于个人的内部标准或利用个人的内部参照来进行。

进行信息加工时,能较快地从整体中抽出部分来加以认识。

2.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LAD假说是内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提出来的,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这种能力受遗传因素决定,与智力没有直接关系,在12岁以前发挥作用。

3.失误与偏误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造成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

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

4.文化休克即“文化震荡症”或“文化休克”。

这是一种由于对文化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深度焦虑感,表现为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思乡、浑身不适应乃至生病。

5.测试的反馈作用反馈作用是指测试对教学产生的影响。

反馈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能对教学做良好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和促进作用的是积极的反馈;而将教学引向错误方向,甚至出现教学为考试的消极的反馈。

要使测试本身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测试项目、内容和试题题型的选择与确定要有利于指导课程教学;二是测试标准和试题深浅都要适度,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6.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交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对策,他关注的是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包括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性格及社会心理等。

在两种文化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往往缺乏对对方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而容易造成交际的困难,故与交际有关的文化知识就必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之一。

7.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8.表达能力用语言、文字等表达情感的能力。

9.负迁移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会对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叫做迁移。

迁移分正迁移和负迁移。

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

当两种语言用不同形式表达同一意思时,学习者将第一语言的形式迁移到第二种语言中,就会产生偏误。

语言迁移一定会发生。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不同点会出现负迁移并导致偏误。

例如:英语母语者受英语状语(I want to the school yesterday)的影响,学汉语时就会说“我去了学校昨天”。

学习第二语言,必须克服负迁移,减少偏误的发生。

10.语境练习处于语言环境中的练习。

11.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就是感知和储存特殊类目以备以后回忆的方法;是输入策略,它包括迁移、干扰、概括或简化等。

(或: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发展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中,促进学习进步而使用的具体的行为、步骤或技巧,它被认为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存贮、提取或使用。

)12.迁移迁移一般指学生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

学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其中起促进作用的影响是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是负迁移。

学得的经验如果恰当地运用,其效果是正迁移,反之是负迁移(干扰)。

13.测试的效度效度即有效性,指测试的内容应符合测试的意图。

一份试题所测的是不是它要测的东西?如果是,就是有效的;如果不是,就是无效的。

在选择试题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这份试题究竟要测什么;二是这份试题究竟有没有测出要测的东西。

14.教学技巧教学技巧是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也可以叫做课堂教学技巧,由任课教师个人掌握。

它爱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制约,但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充分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教学技巧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组织中,熟练而得当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15.中介语是指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地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论述题1.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

①学习的主体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与环境不同。

④学习的动力不同。

⑤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⑥语言习得的过程不同。

从总体上看,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条件优于儿童,只有可塑性逊于儿童,所以不容易学习到地道的外语发音。

2.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性质:课堂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也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

地位:是语言教学环节的中心环节,其他环节都要以课堂教学的需要为出发点,适应和满足教学的需要。

方法:①先认读,后书写②先教独体字,后教合体字③由易到难,由简到繁④教学时要一笔一划展示新部件的笔画、笔顺及笔画和笔画、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正确位臵和布局。

⑤对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字适当说明⑥区分同音字的不同字义⑦对比练习易混淆的字⑧对学过的部件要及时总结⑨用字组词,学会通过字义理解词义⑩汉字练习法:描写、临写、抄写、根据拼音写、组词3.简述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汉字教学的任务是:以汉字形、音、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

汉字教学的原则:①语和文先分后和,初期汉字应按自身规律教学②强化汉字教学,字与词教学相结合③把握汉字的构成规律和基本理论,利用汉字的表意和表音功能识别汉字④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汉字教学⑤重视对比,加强复习,通过书写认识汉字。

4.为什么许多口语教材都以会话为基本形式?会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交互式口语语言交际。

它是口语交际的主要形式,也是最能表现口语水平的形式。

特点:①双向性(互教性)②情景的具体性和活动性③即时性④应变性⑤副语言具有特殊意义5.功能教学法的优点是什么?①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接的能力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学习目标③教学过程交际化④发展“专用语言”教学6.课堂上怎样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服从教师。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服从于“教”。

所以,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却处在被动的地位。

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取决于教师本人对语言的认识和教学的经验。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于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重点,“教”服从于“学”,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教”的依据是“学”。

“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

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辅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放任自流,而是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辅助、促进、引起学生学习比以教师为中心的“精彩表演”要难的多。

正因为以学生为中心了,教学理论的研究也从单单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转到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讨论上来了。

7.为什么要区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学习与习得的关系:学习和习得是两种获得语言的途径,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