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奎命门学说渊源浅析

合集下载

『名医经验』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浅析

『名医经验』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浅析

『名医经验』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浅析孙一奎(1522—1619年)安徽休宁人,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为汪石山的再传弟子。

汪石山虽然遥承朱丹溪之学,然又受到东垣学说的影响,而善用参、芪,注重营卫。

孙氏虽为丹溪之再传弟子,然其并不学习朱氏的“阳有余阴不足论”,而在学术上擅长温补。

其三焦命门学说充分发挥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且能自出机杼,并与临床辨证施治相结合,具有巨大的人研究价值。

故作此浅析,以资交流。

命门的位置命门一词,最早出自于《内经》。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日:“少阴之上……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日阴中之阳。

”《内经》中认为,命门的所在是精明穴,为目窍。

命门是生命之门,神明之户,目窍是精气所出之处,是谓“命门者,目也”。

然而,对于命门的位置,历来争议颇大,《难经》则认为命门的位置在于右肾,同时指出命门与肾的关系十分的密切,即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二者相通,密不可分。

孙一奎继承了《难经》的思想,并且同时引用了朱熹、邵雍等大师的观点,指出“命日动气,又日原气”,即肾间动气为人身之太极的结论。

他认为命门居于两肾之间,但并不是一个具有形质的脏器,所以既无动脉之形诊,又无经络之所指。

其次,他认为命门的位置,虽在于两肾之间,即命门穴所在之处,但仅仅是肾间动气之所在,是一种生生不息、造化之枢机而已。

命门动气之来源与作用孙一奎认为原气来源于先天,由父母之精相合而化生,在胎儿孕育期间即已经存在,人之所以生存,“赖此动气为生生不息之根,有是动则生,无是动则呼吸绝而物化矣”。

《医旨绪余》中指出:“盖人以气化而成形者,即阴阳而言之。

夫二五之精,结合而凝,男女未判,而先生二肾,如豆子果实,出土时瓣分开……名日动气,又日元气……”。

《赤水玄珠·肾无痘辨》中强调呼吸根于肾间动气,而呼吸之气对于生命来说,又是不可缺少的。

其与原气、宗气密不可分的。

《灵枢·邪客篇》日:“五谷人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行呼吸焉。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孙一奎(1506年-1555年),字铁壶,号析庵,明代新安(今安徽省)医家,被誉为“朴素医学的状元”,他的学说为新安医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在命门动气学说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受到了道家学说的影响。

命门动气学说是孙一奎提出的一个独特的医学理论,主张疾病的形成与“命门”之气息有关。

这一学说深受道家学说中的“命与气”的影响。

在道家学说中,命与气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道家认为,人的命运和气息息相关,命与气的协调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在这种影响下,孙一奎将命门视为人体内的重要关键区域,认为命门是人体气机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他说:“命门者,人藏之本,气机之腠理,气机之湿温,欲知全病多病少病之时,皆先视之命门者也。

”他坚信命门的气机运行状况与人体的健康程度直接相关。

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孙一奎将人体的命门与自然界的天地之气相对应。

他认为,人体的命门同样与天地之气相互依存,如果人体的命门气机失调,天地之气也会受到影响。

他主张通过调理命门的气机,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指出命门的气机运行状况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命门与天地之气相互关联的观点,为后来的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孙一奎的影响下,新安医家对命门动气学说加以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孙一奎先生医案研读:一波七折,终显神效

孙一奎先生医案研读:一波七折,终显神效

孙一奎先生医案研读:一波七折,终显神效名医简介: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又别号生生子,明朝嘉靖至万历时期的安徽名医,从小开始就酷爱学习,到处寻师访友,拜访名贤,著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等书,对命门,三焦有独到的论述。

(下一篇文章详述孙一奎先生)【案例】活血利湿解毒法治腰痛案孙东宿曰:吴东星冒暑应试,落第而怏怏,因成疟。

自中秋延至十月,疟虽止而腰痛甚,且白浊,咳嗽,肌肉大削。

药剂乱投,如大羌活汤、地黄汤,连、柏、桂、附、参、茸等皆用过,痛剧欲死,叫撼四邻。

予脉之,左弦细,右滑大,俱六至,口渴眼赤。

予知其昔患杨梅疮,馀毒尚伏经络。

适因疟后,气血不足,旧毒感动,故痛而暴也。

以归、芍、甘草、牛膝、苡仁、木通、自鲜皮、钩藤,用土茯苓四两,煎汤代水煎药。

数服而痛止嗽缓。

乃以酒后犯房,次日腰如束,足面亦痛,左眼赤,小水短,足底有火,从两胯直冲其上,痛不可予上方去木通、白鲜皮、土茯苓,加石斛、红花、生地、黄柏,调理三日,证无进退,时值祁寒,因大便燥结,误听人用元明粉,一日夜服至两许,便仍不行,而腰痛愈猛。

两足挛缩,气息奄奄,面色青惨,自觉危急。

诊之,六脉俱伏,痛使然也。

子曰:君证虽热,便虽燥,但病不在肠胃,而在经络筋骨间,徒泻肠胃何益?且闭藏之月,误泻则阳气亏乏,来春无发生根本矣。

今四肢拘缩、腰胯痛极者,由天寒而经络凝涩也,寒主收斂,法当温散寒邪之标,使痛定然后复治其本。

乃用桂心、杜仲、炙甘草、苍术、破故纸、五加皮,连与二剂,痛定而四肢柔和,饮食始进。

予曰:标病已去,顾今严寒不可治本,须待春和,为君拔去病根。

渠不信,任他医用滋阴降火。

久而无效。

至次年三月,予乃以煨肾散2进,大泻五六度,四肢冰冷,举家大恐。

予曰:病从此去矣。

改进理牌药数帖,神气始转,腰胯柔和,可下床举步矣。

盖此系杨梅疮余毒伏于经络,岂补剂所能去哉。

予故先为疏通湿热,方用补剂收功也。

后仍以威灵仙末了二钱,人猪腰子内煨熟食之,又泻一二度,病根尽拔。

浅析命门

浅析命门

浅析命门张敏(河南省医药高级技工学校,河南开封475003)文化艺术瞄商要]时命门的舍义、命门指眼睛、“命门”贵于“心”、命门两肾之间说、命门右肾说、命门为肾间动气说、命门两肾说、命门指腧穴、命门在男为精关,女为产户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命门;舍义;眼睛;责于“心”;肾;腧穴“命门学说”作为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理论,发端于傩§势。

不可否认,“命门学说”是中医理论中论争最多的问题之一。

论争最多的内容包括命门的形态、位置、功能以及命门与肾的关系等等理论问题,本文就“命门学说”的一些理论问题做一探讨,望有益于有关理论认识的最终统一。

一、命门整体含义的诠释在中医学术用语中,“命”字不但有产生生命、维持生命之义,而且还具有生命之天性,也就是自然性的内涵:而“门”宇多取其引申义,有人体内在的本源、根本及枢机之意。

“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

正所谓众妙之门,俱从命门拓出。

二、命门指眼睛“命门”—词在纳2鸯中出现三次,其义为目,如《灵枢根!营篇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为什么古人认为眼睛是命门,而不是认为鼻子或耳朵是命门?那是因为黑眼睛,与黄皮肤反差最大,容易产生视觉效应:眼睛眨动与其它老实巴交的器官(如耳、鼻常静)不同。

另外眼晴在面部,又最容易被看到。

从动静、颜色之不同、之方便,可以判断古人最易从眼睛来认识生命。

所以眼晴是心灵的窗口,是体察生命内在的外在门户。

因此,在寻找生命本质时,首先想到了“且”。

三、‘愉门”贵于‘~O一命门在五行属火,位于心的旁边。

铺崖尊生书>说:“木、火、土、金、水,肝、心命门、脾、肺、肾。

”“命门”为人一身之主宰,“命门”贵于“心”是“命门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

如赵献可云:“……命门,是为真君真主。

惟命门先具,有命门,然后生,b“。

又傩纽-云:“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孙一奎的命门三焦说及其临床意义

孙一奎的命门三焦说及其临床意义

维普资讯
医 史 文 献
_ … … … … … … … … … … 一 一
孙 一奎的命门三焦说及其临床意义
王 晓鹤

( 西 中 医学 院 , 山 山西 太 原 0 0 2 ) 3 0 4
反 徒 而重视 理论研 究, 不仅沉 酣《 、 难》 精各 家医著 , 以融会 贯通。 他 内》 《 , 加 而且 学 一摘要 孙一奎 治学 , 对“ 以方书为捷 径” 主张读 古人 书 , 须研 究其 立言之 意 , 进行 全面分析, 学验俱 丰 , 故 名噪 当时。 别是 他对命 门、 特 三焦的论述 , 颇有见地 , 以
因屡 经科 场 未举 , 郁 不 乐 , 怏 以致 身患 赢 疾 。 一 奎 孙
自幼 在 床边 奉 视 父 亲 , 有 学 医 愿 望 。 长 , 兄 外 便 及 随
出经 商 , 遇 一 道 士 , 之 阳 庆 公 所 传 《 色 》 《 偶 授 五 、奇 赅》 之术 , 放弃 科举 , 而学 医 。 有 《 遂 转 著 赤水 玄 珠 }0 3
属 坎 卦 , 阳陷 于 二 阴之 中 , “ 中 之 阳 ” 为生 命 一 是 坎 , 之 本 。 说 : 两 肾 中 间 动气 , 脏 六 腑 之 本 , 他 “ 五 十二 经
“ 门乃 两 肾之 动 气 … …造 化 之 枢 纽 , 阳 之根 蒂 , 命 阴 即先天 之 太极 , 五行 由此而 生 , 腑 以继 而 成 。 ( 医 脏 ”《 旨绪 余 ・ 命 门图说 》 续 ) 关 于命 门 的部 位 , 历 来 有 争 议 的 问 题 。 太 素 是 《

不 以攻击 蒙 讥 , 东垣 不 专 以 内伤 树绩 , 阳有 余 阴不 足
日 :脊 有 三 七 二 十 一 节 , 在 下 七 节 之 旁 , 神 日 “ 肾 肾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道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涵盖了丰富的哲学、宗教、医学等内容。

新安医家孙一奎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在医学理论和实践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提出的“命门动气”学说,在中医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道家学说对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命门动气”学说认为命门是人体的根本,所有的脏腑经络都由命门而起。

命门有神气存在,这种神气可以通过命门向人体的各个部位调配气血,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但是,当人体受到外界刺激或内部失调时,命门神气就会消散,导致气血不畅或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为了治疗这些病症,孙一奎提出了许多针灸疗法和方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孙氏艾法”。

这种疗法利用艾绒进行灸治,可以刺激命门神气,从而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与道家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道家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微宇宙,在人体内部有着各种元素和能量的流动,这种流动类似于天地万物的变化和运动。

人体内的元素和能量运动与自然界的变化和运动密切相关,因此,调整人体内部的元素和能量运动可以调节自然界的变化和运动。

这个理念体现了道家学说对人体与自然的整体观念。

此外,道家学说中还涉及到锻炼身体的方法,例如太极拳、气功等。

这些身体锻炼方法也可以帮助改善人体内部元素和能量的运动,从而促进治疗疾病。

在孙一奎的针灸疗法中,也包含了一些体位调整的方法,例如俯卧位、侧卧位等,这些体位调整也可以改善人体内部元素和能量的运动,促进治疗疾病。

因此,道家学说的身体锻炼方法对孙一奎的针灸疗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医学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

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是中医学史上的一大贡献,这种学说与道家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受到了道家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的整体观念和身体锻炼方法都对孙一奎的针灸疗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促进了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新安医家孙一奎、郑梅涧命门学说发微

新安医家孙一奎、郑梅涧命门学说发微

理论研究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安医学郑氏喉科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9]62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8]134号)。

作者简介:鲁建(1993-),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新安医学治疗鼻病研究。

E-mail:1097084589@qq com通信作者:屠彦红(1978-),男,汉族,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新安医学治疗耳鼻咽喉疾病。

E-mail:tu_yanhong@126 com新安医家孙一奎、郑梅涧命门学说发微鲁 建1 孙 泰2 祝 福1 屠彦红2 宋若会2 高士秀2 郑日新2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摘 要】 新安医家孙一奎、郑梅涧在全面分析、理解了先贤对于命门位置、形态、属性、肾命关系、功能及临证应用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临床实践,提出独到见解,各自在传承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进行创新与发微,赋予命门学说新的内涵,影响了同时代及后世的诸多医家,值得进一步学习研究。

【关键词】 命门学说;新安医家;孙一奎;郑梅涧【中图分类号】R249 2/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6-0001-03SUNYikuiandZHENGMeijianofXin anMedicalExpertsExpoundedontheTheoryofLife-gateLUJian2 SUNTai2 ZHUFu1 TUYanhong2 SONGRuohui2 GAOShixiu2 ZHENGRixin21.Anhu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fei230038,China;2.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Anhu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fei230031,ChinaAbstract:SunYikuiandZhengMeijianareXin andoctors,analyzedandunderstoodthefunction,applicationofkidneyliferelationofthepositionandshapeattributeoflifegate.Combinedwiththeirownunderstandingandclinicalpractice,comeupwiththeirownideas.Onthebasisofinheritance,theycarryoutinnovationanddevelopmentwithgoodreason.Atthesametime,endowsthelifegatetheorywithnewconnotation.Ithasinfluencedmanycontemporaryandlatergenerationsofdoctors,whichisworthyoffurtherstudy.Keywords:Life-gateTheory;Xin anDoctor;SUNYikui;ZHENGMeijian “命门”最早出现于《灵枢·根结》:“命门者,目也”。

介绍一下“命门”学说

介绍一下“命门”学说

介绍⼀下“命门”学说命门⼀词,始见于《内经》,谓“命门者,⽬也”(《灵枢·根结》)。

⾃《难经》始,命门被赋予“⽣命之门”的含义,它是先天之⽓蕴藏之所在,⼈体⽣化的来源,⽣命的根本。

于是命门就成了脏象学说的内容之⼀,遂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命门的位置关于命门的位置,历来有不少争论,归纳起来有以下⼏种。

1.左肾右命门说:肾有⼆枚,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之说,始⾃《难经》。

“肾两者,⾮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难经·三⼗六难》)。

⾃此以后,晋·王叔和《脉经》,宋·陈⽆择《三因⽅》、严⽤和《济⽣⽅》,明·李梃《医学⼈门》等均遵此说。

2.两肾总号命门说:明·虞抟否定左为肾右为命门之说,明确指出“两肾总号为命门”,谓:“夫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脏,⽽实为相⽕寓乎其中,愚意当以两肾总号命门”(《医学正传》)。

明·张景岳认为:“肾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者,坎中之奇也。

以⼀统两,两⽽包⼀。

是命门总乎两肾,⽽两肾皆属于命门。

故命门者,为⽔⽕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之海,为死⽣之窦”(《类经附翼·求正录》)。

这⼀学说认为两肾俱为命门,并⾮在肾之外另有⼀个命门。

相关推荐:景岳学说与经验3.两肾之间为命门说:以命门独⽴于两肾之外,位于两肾之间,实以明·赵献可为⾸倡。

他根据《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认为“此处两肾所寄,左边⼀肾属阴⽔,右边⼀肾属阳⽔,各开⼀⼨五分,中间是命门所居之官,其右旁即相⽕也,其左旁即天⼀之真⽔也”(《医贯》)。

这种论点⼀直影响到清代,如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林佩琴《类证治裁》、张路⽟《本经逢原》、黄宫绣《本草求真》等均宗此说。

相关推荐:赵献可学说与经验4.命门为肾间动⽓说:此说虽然认为两肾中间为命门,但其间⾮⽔⾮⽕,⽽只是存在⼀种原⽓发动之机,同时⼜认为命门并不是具有形质的脏器。

揭秘“命门”之谜

揭秘“命门”之谜

揭秘“命门”之谜导读:“命门”似乎成为了中医学里的“悬案”,千古之迷说不明道不清。

“命门”究竟是阴是阳?是否存在?位置在哪?本文参考陈根成教授的《命门精解与临床应用》,再次一起从源头揭秘“命门”之迷。

“命门”是中医界里其中一个富有悬疑色彩的概念。

命门,命门,性命出入之门户,开阖于生死存亡之间。

这个概念如此重要,以致于从《内经》《难经》开始一直到今日仍然争论不休。

而其中的关键迷点有两个:1、命门的位置在哪?2、命门的性用是什么?如果把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那么在临床从养生防病到祛病保身,岂不是无往而不利?那么现在,我们一起从源头来探寻吧。

一、《内》《难》争论之始关于命门,《内经》仅仅简单描述了一句话:“命门者,目也”,对命门的作用并没有过多的论述。

而《难经》则拉开了千年争端的序幕。

《难经》不仅将命门定位在“右肾”,并且明确指出了命门的作用:《三十六难》有“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为肾,右者为命门。

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

”《三十九难》说:“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也。

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

”《难经》把命门定位在右肾,把连系着命门的“原气”--即“肾间动气”揭示为人之生命,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守邪之神:《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故名曰原。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府。

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

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八难》:“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

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很明显,《难经》所谓右肾即命门,与《内经》所指“命门者,目也”不同。

然而,如果认真阅读并参透两书中关于“神”的概念,就会发现两者并无背道而驰,反而相得益彰,只是二者对命门的论述的侧重点不同或者说观察的方向不同,《内经》把命门与神的关系描述更简妙,《难经》则表述得更清晰,将命门的位置在五脏中更具象化、作用更具体化。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道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影响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哲学、医学等。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新安医家孙一奎提出的命门动气学说就受到了道家学说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从道家学说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对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新安医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道”和“德”的概念,提倡“无为而治”、“自然而然”的理念。

其核心思想包括阴阳平衡、五行调和、自然界与人体的共通性等。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于新安医家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尤为显著。

道家学说对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体现在其对于阴阳平衡的重视。

道家学说强调阴阳相辅相成,平衡是一切的基础。

在新安医家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中,他认为命门是人体生命的核心之处,动气则是生命的基本运动形式。

而这种动气的运动是在阴阳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动气的异常,从而出现疾病。

可以看出,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中融入了道家学说中的阴阳平衡理念,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解释。

道家学说对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还表现在对五行调和的重视。

道家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孙一奎在命门动气学说中也深入研究了五行在人体内的作用以及运行规律。

他指出,五脏与五行相应,通过命门传输动气,从而维持了五脏功能的正常运作。

这种观点充分体现了道家学说对于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强调了自然界与人体的共通性,即宇宙万物同出一源。

孙一奎在命门动气学说中也提出了“宇宙人体一气”的理念,认为宇宙的阴阳五行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息息相关的。

这种观点深受道家学说的影响,反映了道家学说在命门动气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道家学说对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还体现在临床实践中。

具体而言,孙一奎根据道家学说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手段。

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形成与影响

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形成与影响

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形成与影响
刘志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13(033)009
【摘要】命门概念自《内经》提出之后,一直备受争议,主要有双目、两肾、右肾、肾间动气、君主命门等观点.孙一奎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观点,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他运用理学太极加以解释,将命门从两肾分离出来,提出命门动气学说.这一学说的提出纠正了当时妄用寒凉治疗虚损的时弊,临床治病注重培补元气以及灵活运用温补与滋阴,明确了温补肾阳的重要性,对“命门”的概念以及温补学派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世医家在其基础上,提出不同的观点及认识,继承、发扬、间出新意的同时,也推动了命门动气以及温补学派的壮大.
【总页数】3页(P954-956)
【作者】刘志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合肥23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9
【相关文献】
1.宋元理学对孙一奎命门动气说的影响 [J], 王鹏;洪靖;王炜;
2.《太极图说》对孙一奎命门学说的影响 [J], 刘德胜;储全根;董妍妍;盛明旭
3.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J], FU Shufan;GUO
Jinchen;ZONG Yanping;SUN Yujie
4.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说"与治法有所冲突的原因探析 [J], 朱万鸿;叶倩倩;左烨;刘颖洁;邹金金;黄辉
5.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浅析 [J], 方莉;李达;童佳兵;季乔雪;李泽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引言:中国古代哲学学派繁多,其中道家学说是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学派之一。

道家学说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我超越和和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医学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从而反映出道家学说对古代医学的影响。

一、新安医家孙一奎和命门动气学说孙一奎(1347年-1427年),字端古,号太菴,明代医圣孙思邈之后,被后世誉为新安医派代表人物。

孙一奎在医学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开创了新安医派,提出了独特的命门动气学说。

命门动气学说是新安医学派的核心理论之一。

孙一奎认为,人体命门为生命之门户,动气是并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命门动气是人体的生命力量。

他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主张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促进健康与长寿。

在治疗疾病方面,他注重调理人体气血,提倡顺应人体自然特性,运用天地之间的气场进行治疗。

二、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的影响1. 追求自然道家学说追求自然,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道家学说认为“道”是宇宙规律的本源,只有顺应道的自然规律,才能达到和谐与超越的境界。

这与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中的强调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相契合的。

孙一奎通过命门动气学说,主张调理人体气血,以达到人与自然相融的目的。

2. 强调自我超越道家学说提倡人的自我超越和修炼,追求内在的精神境界。

道家学说认为,通过修炼和修道,人可以达到超越个体存在的境界,实现自身的完善。

在命门动气学说中,孙一奎也强调调理人体气血,以达到健康和长寿的目的,这也是对自我完善和修炼的一种体现。

3. 注重气的运用道家学说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万物都有气,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之一。

气的运动和变化是万事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治疗疾病方面,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中注重调理人体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他运用天地之间的气场来治疗疾病,这与道家学说中强调气的运用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1. 引言1.1 道家学说的概述道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

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道”,认为宇宙万物皆从道生,万事万物皆有其道。

而人应该追随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存,追求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

道家学说注重观察自然现象,倡导顺应自然,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势而为,保持心灵平和,不逞强做作。

在道家学说中,强调了平等、谦逊、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这样生活的人才是真正追求道的人。

道家学说的思想对医学领域也有深远影响。

道家认为,身体和心灵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健康应从心灵调和开始,重视内在平衡。

在医学治疗中,道家倡导平和的心态和调理身心合一。

道家学说对医学的影响在中国古代非常深远,也对后世的医学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启示和影响。

.1.2 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介绍新安医家孙一奎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提出了命门动气学说,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命门动气学说主要强调人体命门穴与气血循环的重要性,认为命门穴是人体的重要气门,贯通气血之气,掌握着人体生命力的关键。

孙一奎认为命门动气是气血循环的中心,调节命门动气可以调和气血运行,保持人体的健康。

他指出,如果命门动气畅通,那么人体的气血就能顺畅运行,疾病就不易发生。

命门动气学说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医诊断与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调节命门穴,可以平衡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在当时备受推崇,被视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突破,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道家学说对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理论启发在理论上,道家学说强调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思想,对于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体系构建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道家学说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人体内部的经络、气血运行等与自然界的阴阳五行规律相对应,从而可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

这一观念为孙一奎的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使其命门动气学说更加系统和完整。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道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贯穿于中国哲学、医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医学领域,道家学说对于医家的思想观念和医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一奎是明代医学大家,其命门动气学说是在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本文将探讨道家学说对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1. 道家学说在医学领域的渗透2. 道家学说对孙一奎思想观念的影响孙一奎在《古今医道秘要》中提到:“人身诸经络与八脉者,自都元冲平原护括至也。

”这一论断中,明显体现了孙一奎对于人体经络脉络系统的理解。

道家学说中关于气血循环、经络系统的观念对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道家学说认为,人体的贯通脉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阴阳的流动也是通过经络进行的。

孙一奎综合道家学说,提出了命门动气学说,强调命门为脉络之源,动气促进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

道家学说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观念,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孙一奎在医学实践中,继承并发展了道家学说的思想,将其融入到医学理论之中。

他在治疗疾病时,注重疾病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等问题,提出了以补虚、清实、通经络、调气血为主要治疗原则。

这些治疗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家学说的影响,体现了孙一奎对于道家哲学的借鉴和发展。

二、命门动气学说的意义和影响1. 对医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命门动气学说是孙一奎在继承道家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医学实践而形成的。

这一学说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思想精髓,加强了对人体经络脉络系统的理解。

命门动气学说的提出,丰富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2.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和促进命门动气学说强调动气调畅,对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可以根据该学说,运用针灸、推拿等手段,促进气血运行,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命门动气学说的提出,对于医学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浅谈《难经》之命门理论

浅谈《难经》之命门理论

浅谈《难经》之命门理论命门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藏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难经》为命门学说的奠基之作,对后世命门学说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了《难经》中命门的名称、位置、功能等问题。

标签:难经;命门;藏象学说;中医理论命门学说是藏象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它完善了中医的脏腑理论,拓展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构架。

命门学说是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并推动了中医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

几千年来,众多医家对命门的研究与讨论一直没有停止,直至今天仍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大家公认《难经》中对命门的论述开创了命门学说之先河。

通过深入研究《难经》中的命门理论,包括命门的名称、位置、生理功能及其与其它脏腑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命门实质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的将命门理论应用于临床。

1《难经》命门名称的由来依据现存的中医史料记载,命门这一名称最早出自《内经》,书中有三处关于命门的论述,都认为命门指眼睛,其的位置在睛明穴。

如《灵枢·跟结》与《灵枢·卫气》都提到“命门者目也。

”《素问·阴阳离舍论》:“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命门可理解为生命之门,《内经》从经络腧穴学和诊断学的角度,认为眼睛是脏腑精气凝聚的部位,也是反映生命精神活动状况的窗口,故目为命门。

而《难经》则将命门赋予了藏象意义的内涵,最早提出了“右肾命门说”。

如《难经·三十六难》有云:“肾两者,非皆肾也。

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这与《内经》中之命门相差甚远。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有医家[1]认为《内经》的“目为命门说”是受到了主火论哲学思想的渗透,而《难经》的“右肾命门说”则是受当时主水论哲学思想的影响,命门学说起源于“水生万物说”。

还有另一种观点是命门学说脱胎于道家的“玄牡学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2],2《难经》对于命门的认识21命门位置《难经·三十九难》:“谓肾有两脏也。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道家学说在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强调道、德、自然、无为等概念,重视修身养性,注重天人合一,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新安医家孙一奎(1513年-1593年)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学说对中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命门动气学说是孙一奎的重要医学理论之一,其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影响深远。

那么,道家学说对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有哪些影响呢?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1.命门命门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指称肾的精气所处的地方。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云:“肾气所主,五脏六腑之本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

此外,《灵枢经》中还强调了命门的重要性。

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也是从命门的位置、属性和作用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那么这和道家学说有什么关系呢?道家学说中,人体被视为一个小宇宙,与宇宙本身是互通的。

肾与水源同属于一脉,人的肾气可以得到宇宙中的水之滋养,而命门则是肾气最为密集的地方,是肾精、肾阳的重要之处。

根据道家学说的理念,孙一奎进一步研究了命门的属性和作用,强调命门是人体上最为重要的通路之一,是阴阳、精气、营卫交汇的重要关键。

这也印证了道家学说中“命门者,天之当泉”之说,更具有中医学说的内涵。

2.气气是道家学说中的重要概念,是宇宙的最基本元素之一,也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精华之一。

《道德经》中说:“天地之生,其犹悬矣;万物之帅,而以观其状”,意思是天地之间有一种悬浮不定的气氛,万物皆受这种气氛所带动,而产生出各自独特的形态和状态。

在中医学中,气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调理人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也强调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他认为气是命门的主宰之物,体现了人体上下交流的方式。

他还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详细阐述了气的属性和作用,指出了许多具体的气的表现形式和病症。

通过对气的属性和作用的研究,孙一奎不仅为中医学理论的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更是从道家学说的角度为气的调理、营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
首先,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宇宙中的力量可以影响人体健康。

孙一奎在研究命门动气学说时也强调了人体和宇宙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认为身体的各种疾病源于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如气候、季节、情绪等,这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脉相承。

其次,道家的阴阳五行说对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家强调宇宙的无限变化是由阴阳两极和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

孙一奎也从中汲取了灵感,将阴阳和五行的理论应用于生命力和疾病的研究中。

他认为人体的生命力和健康状况与阴阳和五行的平衡有关,如果出现失衡,就会导致疾病发生。

第三,道家的修炼和自我调理思想对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有所启发。

道家认为人们通过修炼可以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孙一奎在命门动气学说中也对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治疗疾病提出了自我调理的建议,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这些都与道家的修炼思想相通。

最后,道家的中医药理论对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也有很大影响。

道家认为中医药是由天地之气和人类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可以治疗身体的疾病,并且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孙一奎在研究命门动气学说时也发现中草药对人体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中药的研究和应用。

总之,道家学说对新安医家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影响非常深远,孙一奎在研究命门动气学说时融合了道家学说的多种理论,从而使得其命门动气学说在中医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6)孙一奎学术思想简介

(6)孙一奎学术思想简介

(6)孙一奎学术思想简介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人,生活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619年),为汪机的再传弟子,其师为黄古潭先生。

孙氏勤学岐黄,为寻师求方,曾先后去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广询博采,经30年,学术与临床经验颇有建树,著有《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及《孙氏医案》5卷(包括《三吴治验》2卷、《新都治验》2卷、《宜兴治验》1卷)。

《赤水玄珠》30卷,分77门,论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每门又条分缕析,分述因、证、处方,并附诸家治验,·书中突出证的分析,对古今病证名相混之处,亦加分辨。

是一部理论联系临床的著作,颇被后人所推崇。

《医旨绪余》2卷,主要以脏腑、气血、经络、腧穴、阴阳五行之理,对前贤诸家学说,进行评述研究,亦是孙氏代表著作之一。

孙氏治学,反对临床与医理脱节,强调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即使其所著的《孙氏医案》,分析病情亦十分重视以中医理论分析病机。

孙一奎对张仲景、刘完素、张从正、李呆、朱震亨、滑伯仁等诸家学术成就十分肯定,但主张要兼取众家之长,深入研究《内》《难》等经典加以阐发。

孙氏在这一治学态度指导下,对命门、三焦、相火等中医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有独到之处,对后世有不小的影响,概述如下:一、论三焦相火1.三焦外有经而内无形三焦之说,一直是学术上争议的问题。

其说首先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三焦出气,以温分肉”。

《营卫生会》又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提出了三焦的功能。

在《灵枢·本脏》篇又有“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

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粗而美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

提出了三焦有厚、薄、缓、急、直、结的形状。

而在《难经。

三十八难》却说: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于少阳,此外府也。

孙一奎养生学术思想探析

孙一奎养生学术思想探析

孙一奎养生学术思想探析
张倩;牛淑平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33)004
【摘要】新安医家孙一奎为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代表人物,其倡导命门动气说,重视元气;受道家思想影响,重视养生,主张清心寡欲、恬淡虚无;受师祖汪机影响,重视脾肾,固本培元,先后天并重.孙一奎的养生学术思想至今仍具有一定意义.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张倩;牛淑平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安徽合肥 23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孙一奎养生学术思想探析 [J], 张倩;牛淑平;
2.孙一奎学术思想渊源探析 [J], 张宇鹏;杜松;尹玉芳;于峥
3.新安医家汪机、孙一奎治痹学术思想探析 [J], 何松;李甜甜;黄靖;王素洁
4.基于《赤水玄珠》探析新安医家孙一奎“外内君相”学术思想 [J], 徐薇;霍晨露;李慧;黄辉;郭锦晨
5.基于《医旨绪余》小议孙一奎“宗营卫”三气学术思想特色 [J], 孙宇洁;郭锦晨;纵艳平;付书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一奎命门学说渊源浅析
浅析孙一奎命门学说学术渊源
摘要: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以《内经》、《难经》等医经为基础,兼采张仲景、薛己、朱丹溪、汪机、易水学派等前贤所长,对中医理论中的太极阴阳、宗气、营气、卫气、三焦、包络、命门、相火等问题都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

孙一奎治疗上注重温补下元,认为如此则元气自归;在重视温补肾命阳气的同时,又主张补益肾精,精气同治,脾肾同治。

孙氏临证用药擅长使用血肉有情之品,但不弃熟地黄等草本药物,尤其重视以固本培元药物调摄人体阴阳,培护生命元本。

孙一奎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的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孙一奎命门学说渊源
命门之名,有生命的关键之意。

是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

命门之火体现肾阳的功能。

最早见于《内经》,然后见于《难经》。

此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命门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由于受宋明理学大谈性命理学的影响,明代命门学说更加充实和完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孙一奎即是力倡此说的代表医家,他对命门学说的哲学基础以及命门的位置、生理、病理和治疗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关于命门的部位历来争议不断,孙氏的观点是命门既无动脉之形诊,又无经络之可指,那就必无形质可言,由此得出命门有位无形的结论。

虽然他认为命门是无形的,但同时认为他是客观存在的,其位置在两肾之间,命门动气为生生不息之根,有其广泛的生理意义,尤其对呼吸系统功能来说特别重要。

孙氏是祁门汪机的再传弟子,学术上有所继承,同时,宋、明时期,“理学”盛行,各学科、领域都受到影响.孙氏受到《周易》中阳贵阴贱、阳为阴主的哲学思想影响,加之师承和临证体会,促使其扶阳抑阴温补思想的形成.引进“理学”太极的观点对命门这个历来有争议的医学由命题进行附发,构成了孙氏独特的学术观点[1]。

1.宗于《内经》《难经》
《内经·灵枢》早有“命门”一语。

《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
于命门。

命门者,目也”。

《难经·三十九难》曰:
”。

《难经·八
难》又指出:
“脐下
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脉之根本也。

”[2]但《难经》并没有详细论述命门与肾间动气的关系。

孙一奎继承和发展了《难经》关于命门和肾间动气理论,并融入《易经》中太极生万物的思想,阐发为命门肾间动气说。

他在《医旨绪论》卷首提出:“天地间非气不运,非理不宰,理气相合而不相离者何也?阴阳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

认为命门为肾间动气,生命的延续在于“气”之“恒动”,“人与天地生生不息者,皆一气之流行尔”
2.主要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是指宋元明时期以讨论理气、心性问题为中心,批判地吸收佛道哲学而建立的儒学新思想体系。

不仅主宰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并且广泛渗透到中医学领域。

明代医学家认为命门是人身太极,其理论基础都是宋儒的“究天人合一之原”的太极。

其中孙一奎援用太极论说命门的肾命学说,不仅充实了中医学理论,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他在《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中指出“盖人以气化而成形者,即阴阳而言之。

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男女未判,而先生二肾,如豆子果实,出土时两瓣分开,而从中间所生之根蒂,内含一点真气,以为生生不息之机,命曰动气,又曰原气,禀于有生之初,从无而有。

此原气者,即太极之本体也。


孙一奎认为“在天地,统体一太极;在万物,万物各具一太极……人在大气中,亦万物中一物尔,故亦具此太极之理也。

”[3]并参照周敦颐《太极图》、邵壅的《先天图》作《命门太极图》以阐发命门动气学说。

3.汪机、薛己、张仲景的影响
汪机的营气说和培元固本观点,也通过他的学生黄古潭再传于孙一奎。

孙一奎创“命门动气”之说,对汪机培元固本的学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使培元固本的理论更趋全面和成熟。

薛己临证非常注重脾与肾、命火之辨证,遣方用药上脾胃并重,既重视以四君子、六君子之类补脾益气,又善用六味丸、八味丸之类补肾填精。

孙一奎
说来阐述病机病证,处方用药,脾肾同治,将益气与温阳结合起来[4]。

明人对张仲景的医学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孙一奎同样也深受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影响,他临证治肾常用方药为《金匮要略》所列肾气丸、黄芪建中汤、薯蓣丸等甘温扶阳之剂。

命门学说伊始发辄,与古人对生命之关注和对神灵之崇拜,尤其与古代哲学息息相关。

然这一学说发展和完备过程,又是历代医家临证辑悉心研讨之结果。

生命之中生殖为生生之本,化育之源。

盖重生殖者,皆视为生命之首,其为性命之门。

故导致了发现命门、重视命门以及研究发展命门之说。

中医临证中六味丸,八味丸广泛应用,左右归饮二剂之创立,以及明来肝肾同源之说,皆源于命门学说。

而命门学说创立和发展,又与儒家之格物,道家之参玄密切相关。

故阐明命门学说产生之哲学背景,对于探求命门学说本义,发展中医学理论,就显得允为重要和具有其积极意义。

孙一奎对于命门学说的研究尤为重视,其论说不仅阐发了祖国医学的有关理论,且能自出机杼,并与临床辨证施治相结合。

因此,其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作出了一定贡献。

不论对于临证治疗,还是对于养生保健,孙氏命门学说都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