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来宾市民族文化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广西壮族文化风俗调研报告

广西壮族文化风俗调研报告

广西壮族文化风俗调研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以人数最多的少数名族——壮族为主的省份。

然后,因为我是柳州人,而柳州位于广西,也是广西第二大城市,所以我决定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去调查有关壮族的文化风俗习惯。

去之前就听说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

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

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每每有客人到家,壮族人民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

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而这次因为调查的缘故,在那呆了几天,这才充分体会到壮族人民真正的好客。

在山上那几天,真可谓是“丰衣足食”啊,每天五餐,吃饱就跟着当地壮族同胞去山上参观。

本次调查虽然只持续了四天,而且范围也仅限于柳州及周边地区,收集到的资料不是很全,所以我之后去了市图书馆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是此次调查的大体内容,我会分条概述并在最后加以总结。

一、壮族的由来。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

她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壮族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是一脉相承的,从汉至唐初,壮族地区不断的主动或被动的接受汉语言文化,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

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

来宾市文化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来宾市文化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来宾市文化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很高兴为您提供来宾市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1. 自然景观:来宾市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如桂林风景名胜区、象山风景区、寨西峡谷等,这些景区以其壮丽的山水风光和奇特的地质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2. 文化遗产:来宾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明代黔山古城、北温泉遗址、南宁七孔桥等,这些古迹和建筑代表了来宾市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3. 民族文化:来宾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瑶、苗、侗等多个民族。

游客可以参观他们的民俗村落,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4. 美食文化:来宾市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例如壮族的螺蛳粉、酸笋炒肉、酸辣豆皮等,以及苗族的酸水鱼、酸菜鱼等。

这些美食代表了来宾市特色的饮食文化。

总的来说,来宾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景观、文化遗产还是民族文化和美食文化,都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场独特而难忘的旅行体验。

广西文化发展总结汇报

广西文化发展总结汇报

广西文化发展总结汇报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广西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广西文化发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挑战。

首先,广西文化发展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广西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侗族的歌舞、壮族的龙船、织锦等。

政府加强了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文化中心。

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如举办传统节日活动、开展传统手工艺品的培训等。

其次,广西积极推动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了电影、音乐、舞蹈、戏剧等现代文化产业。

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影视作品、举办音乐会和演出、举办文化展览等方式,广西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同时,广西还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本地文化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再次,广西加强了文化交流和合作。

广西不仅与其他省份之间开展文化交流,还积极参与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

通过文化交流,广西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借鉴了其他地区的经验,推动了广西文化的发展。

同时,广西也加强了国际间的文化合作,与东盟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议,共同举办文化活动,促进了地区文化的繁荣。

然而,广西文化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广西文化与其他省份和国家的交流相对不便,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推动文化交流。

其次,一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遗失和淡化的危险,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此外,广西的文化创意产业还相对薄弱,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支持。

综上所述,广西文化发展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推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就。

然而,广西的文化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推动。

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广西的文化事业将会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

来宾文化传统

来宾文化传统

来宾文化传统
来宾是一个充满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传承着古老的习俗和传统,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来宾文化传统包括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品和美食文化,这些都是这个地方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在来宾,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人们会穿着传统的服饰,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赛龙舟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古老的习俗和传统,让后人能够感受到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

除了传统节日,来宾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竹编、刺绣、木雕等。

这些手工艺品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体现了来宾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工艺的珍视。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在当地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成为了当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欣赏和购买。

当谈到来宾的文化传统,还不能不提到美食文化。

来宾的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品种而闻名,如螺蛳粉、酸汤鱼、苗家糯米饭等。

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传承了当地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传统烹饪技艺的传承。

总的来说,来宾文化传统是这片土地的灵魂和根基,它承载了这个地方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些文化传统,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来宾市优秀传统艺术的思考

关于来宾市优秀传统艺术的思考

关于来宾市优秀传统艺术的思考传统艺术主要是指世代相传的用形象反映现实并更具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方式、方法。

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文化事业的优秀组成部分,在来宾市文化建设发展中,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体现其存在的必要性和潜在的价值,是摆在我们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新任务。

来宾市传统艺术形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如用颜色和线条表现的绘画有冒合山崖画;用声音来表现的有民歌、壮欢、瑶歌等;用支体动作来表现的有壮族舞蹈、瑶族舞蹈、汉族舞蹈等:用动作和语言来表现的有戏剧、曲艺等。

1、壮族师公戏。

壮族师公戏简称壮师戏,1987年自治区正式定名为“壮师剧”。

壮师戏是由壮族师公在跳神中的“唱筛”演变而成,从明正统10年(1445年)发韧至今,原为一人唱故事,后来发展到一人多角唱故事及面具舞,到了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就开始分角色演故事,椐今已有563年历史。

壮族师公戏是壮族特有的剧种,在来宾市兴宾区、武宣县、象州县、合山市凡有壮族聚居的村庄,几乎都有壮师戏班或壮师戏演员。

他们除演传统剧目外,还编演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的剧目,每逢佳节喜庆,都有演出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据不完全统计来宾市目前共有近200个壮师剧团(师班)活跃在广大的壮族乡村。

2002年8月,武宣县通挽镇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广西壮师戏之乡”的荣誉称号。

2007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来宾市申报的“壮族师公戏”列入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壮族民歌。

来宾市人口以土著民族壮族为主,壮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素有歌海之称。

唐宋以来已有史籍记载。

如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谷熟时,里面同取戊日为腊,男女盛服,椎髻徒跣,聚合作歌”,描述了壮族先民丰收后以歌谢神的景象。

明代邝露在《赤雅》中记载:“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

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女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日天姬队。

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淑水湄,歌唱为乐。

来宾遗迹:探寻历史脉络,守护文化之根

来宾遗迹:探寻历史脉络,守护文化之根

SPECIAL FEATURE 专题08美丽的来宾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融汇南北东西精粹,形成了独特的桂中文化,有“桂中明珠”的美誉。

“古域新城”— —新兴的来宾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早在3 万多年前,就有麒麟山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壮瑶文化在这里发展繁荣,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

截至2022 年11 月,来宾市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611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 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5 处。

这些文物单位种类丰富,包含有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涵盖了来宾市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

在兴宾区麒麟山人遗址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为研究桂中地区乃至华南地区早期人类的活动的分布及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忻城莫土司衙署具有浓郁的壮族建筑艺术特色,是壮族聚居区古建筑艺术的优秀代表,为研究土司制度和壮族民俗、宗教、文化等提供了实物例证;武宣的刘氏庄园、郭氏庄园、黄肇熙庄园等,将岭南建筑元素和西式建筑风格完美结合,是研究清末民初岭南社会、经济、文化等的重要实物;象州南沙湾贝丘遗址、娘娘村贝丘遗址对研究广西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桂南、桂北地区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构筑广西史前文化序列和框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金秀圣堂山石墙是明代大藤峡起义的重要遗存,对研究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的历史和金秀瑶族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此外,象州军田村古城城址、大普化古城城址、大乌来古城城址,武宣秦汉中留古城遗址,蓬莱洲象州故城遗址等为研究来宾的行政建制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金色名片”,凝结和传递着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

每一处遗迹,都凝结和传递着来宾浓浓的人文气息。

来宾遗迹: 莫土司衙署发现广西价值 展现至美广西09莫土司衙署位于来宾市忻城县西宁街的翠屏山北麓,它主要由土司衙署、土司祠堂、代理土司官邸、练兵场、大夫第、三界庙等建筑群组成,总面积约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

来宾介绍-来宾简介PPT(经典版)

来宾介绍-来宾简介PPT(经典版)

来宾
享有“世界瑶都” 、“中国观赏石之城” 、“广西煤都” 等美称。被评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 区”创建城市 ,“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 ,“全国 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国家 森林城市” “广西园林城市” ; 来宾被列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获 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百崖大峡谷
“百福泉、西王瀑、天王瀑、原始森林、关羊 槽、天女散花瀑、一线天等”,百崖大峡谷地 形地貌奇特,自然生态景观优美,大小瀑布群 壮观,原始森林茂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极高, 是一处难得的休闲观光、疗养、度假胜地。 景区内有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的故居遗址和太 平军活动遗迹,县城至景区沿线有太平天国洪 秀全称天王遗址等众多的人文景观。
3、旅游景点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西大瑶山,198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 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 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美食文化
竹筒鸡
竹筒鸡是来宾特色美食之一,做法就是将鸡肝、 肫及冬菇、玉兰片、火腿装入鸡腹内,合拢成 鸡形,塞入竹筒,筒口用芭蕉叶塞紧,放在火 上烤熟即可取出装盘即成,味道绝不赞口,是 一道必尝的美食。
来宾城市介绍
“世界瑶都” 、“中国观赏石之城” 、“广西煤都”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先秦时,来宾为百越民族杂 居之地,公元前214年,秦统 一岭南,要今广西设置桂林 郡,今来宾市属于桂林郡地。 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 在今象州设桂林县,在武宣 设中留县,为来宾市有行政 建制之始,至今已有2213年 的历史。

广西来宾瑶族自治县特色文化实践报告

广西来宾瑶族自治县特色文化实践报告

广西来宾瑶族自治县特色文化实践报告因为本人是瑶族的。

回家后忽然产生一个想法:调查瑶族的文化风俗。

于是我走访了我们县里的一个瑶族自治乡——小垣,也是我的老家。

以下是我从居民的口中,县志和一些史书资料上整理的一些关于瑶族的文化风俗。

在我国的分布范围: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接下来我从语言、习俗、节日、婚俗、食俗、和信仰的方面来说明。

文化: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瑶语族瑶语支,但情况比较复杂,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语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语,属苗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珈”语,属壮侗语族。

多通汉语、壮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瑶族早在唐、宋时期开始,学习用汉字记录本民族的历史,编纂各种典籍。

迄今各地瑶族民间散藏着的大量瑶族历史典籍,包括著名的历史文献《过山榜》和数量众多的宗教经书、歌本、家谱等等,就是瑶族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一大重要贡献。

《过山榜》是研究瑶族历史的宝贵资料。

习俗: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

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

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

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客人。

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女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为大礼。

在达山瑶中,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习惯敬三大碗。

名为“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

瑶族老人也喜欢饮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饮料。

款待客人时,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必须依次夹吃,不得紊乱。

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

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

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

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广西省来宾市象州县 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广西省来宾市象州县  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广西省来宾市象州县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广西省来宾市象州县位于中国南方,是一个充满了丰富民族文化的地方。

无论是景色独特的自然环境,还是多元文化的传统特色,这里都透露着醉人的魅力。

在这里,你能够深切感受到广西各个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番吧。

首先,来宾市象州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闻名。

这里被称为“西南屏障”,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象州县位于广西的北部,地处高山与平原的交汇处,拥有壮、汉、苗、瑶等多个民族,呈现出丰富而多样的文化景观。

这里有壮族的锦绣山川、苗族的彩绣舞蹈、瑶族的火把节等,每一个民族都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其次,来宾市象州县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象州县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代的象州城曾是交通要塞和商业发达之地,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和历史遗址。

在象州县的城市中心,可以看到古城墙遗址和具有明清特色的建筑群,这些古建筑充分展示了该地区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

此外,来宾市象州县还拥有众多传统艺术,如壮族的马头琴、苗族的踩竹竿等,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再次,来宾市象州县以其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而受到瞩目。

广西民族文化的魅力在象州县得到了充分体现。

每年的壮族牛角舞节、苗族纳凉节、瑶族的踩高跷婚俗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民族风情。

在这些传统节日和活动中,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舞蹈、听到悠扬的乐曲,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民族风味美食。

这些活动不仅带来了欢乐和乐趣,更是展示了当地人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最后,来宾市象州县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为人所称道。

这里有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如桂林山水一般令人心醉。

在象州县的境内,你可以沿着蜿蜒的山路,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与神奇。

在这里,你可以徜徉于迷人的森林,也可以沐浴在清澈的江河之中。

无论是清晨的日出景色,还是傍晚的晚霞,都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感动与惊喜。

这里的自然景色和民俗文化相辅相成,使得来宾市象州县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来宾市文化十年发展回眸

来宾市文化十年发展回眸

来宾市文化十年发展回眸来宾市文化十年发展回眸来宾市成立十年来,全市文化工作者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和不断繁荣。

——“求知、求技、求乐”文化惠农工程成绩斐然。

2008年下半年,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创新实施“三求”(求知、求技、求乐)文化惠农工程,拉开了我市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序幕。

三年来,我市已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楼750栋、农家书屋770间、文艺舞台841座、灯光篮球场939个、乒乓球场115个,组建了农民文艺队941支、农民篮球队1245支;三年来,全市农村利用“三求”文化惠农工程这一平台共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山歌会25185场次,自主组织篮球比赛67190场次,下乡放电影19413场。

开展科技培训14590次,培训农民320814人,服务群众上千万人次。

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重心下移、整合资源、社会支持、群众参与、创新机制”为主要经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宾模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拥护。

同时,也得到中央领导和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发改委、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2009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先后到来宾市视察,对来宾“三求”文化惠农工程的首创精神给予高度赞扬;2009年底至2011年,文化部欧阳坚、杨志今、周和平三位副部长,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王家新、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分别率队五批次到来宾调研、实地考察,高度赞扬了“来宾模式”,表示采取“以奖代补”、将我市列为联系点等方式支持我市“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并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来宾经验。

自治区政府2010、2011年连续两年将来宾“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广西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在全广西推广。

广西来宾的民风民俗介绍500字

广西来宾的民风民俗介绍500字

广西来宾的民风民俗介绍500字
1.武宣壮族独特的婚育习俗
吃剩饭武宣壮族地区,旧时姑娘出嫁前,在娘家最后一餐,盛满一大碗饭,上面放一条鸡腿。

由亲人喂食,最后要剩下几口饭,和鸡腿一起留在碗里,汤水也不能喝光,其意是要留东西给娘家,不能把食禄全带走,以示孝忠、绝贞。

有的则将剩余的饭菜、汤水拿去喂牲口。

据传,猪鸡吃了,可快长快大,六畜兴旺。

有的把剩饭晒干,放于米缸里,日后娘家年年丰衣足食。

倘若出门前这餐全部吃完,则被视为只顾公婆齐全,不顾娘家死活。

2.金秀瑶族婚俗
秋收过后,篮靛瑶族的未婚青年大都要背着米去串情人。

一伙同性别青年按事先约定来到一个瑶家山寨。

该寨的异性青年则备下酒菜款待。

款待还有仪式,先是客人即兴唱起山好水好主人好的赞词。

然后双方在唱中交流感情。

盛宴间眉来眼去对准了象,就成对成双地到寨子外边,尽情地倾吐心中的爱慕之情。

于是按祖先留下的规矩,由那情郎往爱妹的手上咬一口,再由爱妹朝情郎手上还一嘴,咬这一口还有许多讲究
3.金秀瑶族医药
瑶族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

50O多年前,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居住着原始的“吃茶人”。

那里有关他们“种茶、制茶和卖茶的传
说、故事和歌谣”。

说明瑶族人民对于喝茶有悠久的历史,而种茶、制茶,与种药、制药是密切相关的。

茶的药用及保健价值,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

来宾信息网

来宾信息网

来宾信息网
欢迎来到来宾信息网!
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一个山水秀美、历
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里,您将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体验到独特的地方风情。

来宾市是壮、瑶、汉、苗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是广西
重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之一。

这里有许多独特的少数民族习俗和民间艺术,如瑶族的芦笙舞、苗族的花灯、壮族的踩高跷等。

每到重大节日,各族人民都会穿上传统的服装,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来宾市的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

境内有着诸多名山大川、森林草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龙胜-芦笙喀斯特。

这里有壮族和寨人的村寨和田园风光,也有世界级的奇峰异石和地下溶洞景观,是旅游观光、生态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来宾市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
化遗产和历史古迹。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桂南两县十八洞,这里有着大量的古洞天、古墓葬、古城址等历史文化遗迹。

此外,来宾市还有许多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景点,如来宾博物馆、黄崖洞、震泽寺等。

来宾是一个美食之地,这里的特色美食有很多种,如糯
米酒、腊肉、牛角糕、桂林米粉等,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美味的广西菜肴。

欢迎您来到来宾市,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的享受美食、领
略自然风光、感受人文氛围。

在这里,您将会度过一个难忘的旅行。

来宾市忻城县汲取土司文化精华以善治共浇民族团结之花

来宾市忻城县汲取土司文化精华以善治共浇民族团结之花

来宾市忻城县汲取土司文化精华以善治共浇民族团结之花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地处大石山区,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筑群所在地,土司法治文化在维护大石山区近五百年的和谐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近年来,忻城县法院大力发掘传承土司法治下的文化精华,用以指导司法实践,创新出多项司法便民举措,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通过诉源治理、乡风民俗和队伍建设等“三个聚焦”,将法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用独具壮族特色的土司法治精华浇灌出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提升大石山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织密多元共治的“解纷网”孔子曾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司法审判的终极目标是息争止讼,诉源治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勤著作,戒怠情。

”这是土司文化中要求人们要勤劳工作,善于开拓。

近年来,忻城县法院以“无讼”为目标,立足于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推进诉源治理,先后成立忻城县首个“一中心、两工作室”联动调处中心、“法庭+N”特色企业服务站、“法庭+N”思练鸿源社区服务站等司法服务机构,推动解纷关口前移,构建“法院+N”多元解纷、多元共治、多元共享大格局,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此外,为妥善处理少数民族纠纷,保障壮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合法权益,忻城县法院在大塘法庭成立“石榴籽”调解工作室,把法律适用、民族习惯有机结合起来,由“法官+调解员+N”模式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精准对接当地党委在办理群众诉求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中提出的司法需求,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让问题解决在基层。

铺就乡村治理的“法治路”“处理案件要公正咧咯喂,一碗清水要端平哪贝侬喂……”2023年4月18日,从忻城县壮族织锦技艺传承基地“大夫第”里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兰培文用壮汉双语,为来宾两级法院干警唱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普法山歌。

为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来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忻城县人民法院联合开展了“相约三月三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在多项民族特色活动中,融入与山区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们在欢乐中进一步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宾遗珍:时光的印记与文化的瑰宝

来宾遗珍:时光的印记与文化的瑰宝

发现广西价值 展现至美广西来宾遗珍:来宾文化遗珍富集、历史沉淀丰厚,她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是广西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宾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

从古代的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到现代的多元文化,来宾市的历史沉淀丰厚,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来宾市的考古成果日益丰硕。

从古老的象州鸡沙汉墓到金秀王二东汉墓群,这些墓葬的发掘不仅揭示了桂中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文物类型多样,包括陶瓷器、青铜器、玉器等,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精髓。

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文化知识,也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多年来,来宾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多措并举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

来宾市博物馆及来宾市辖区各县(市、区)其他博物馆(文物管理所)是桂中地区文物收藏、保护、研究与展示的中心,馆(所)内藏品种类丰富,上溯远古,下及近现代。

本文选取了部分来宾各县(市、区)博物馆(文物管理所)代表性藏品。

从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青铜器、古籍到包含鲜明时代特征的粮票,都充分展现了来宾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印记。

汉墓中出土的明器大多制作精美,体现了有汉一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来宾市兴宾区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宋盏,体现了宋代大道至简、温润宁静的审美情趣。

精美的银饰品,体现了瑶族同胞对美的追求。

朴实自然又做工精细的瓷器,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新石器时代双肩石斧年 代:新石器时代级 别:二级文物尺 寸:通长5厘米,刃宽5.6厘米,厚0.6厘米质 量:40克收藏单位:来宾市兴宾区文物管理所新石器时代双肩石斧,由硅质岩石片磨制而成,器形规整,通体磨光,双平肩,弧刃,刃部较锋利、略残。

石斧是石器时代用于砍伐等多种用途的石质工具,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

SPECIAL FEATURE专题新石器时代双肩石斧年 代:新石器时代级 别:二级文物尺 寸:通长7厘米,刃宽5.3厘米,厚0.5厘米质 量:50克收藏单位:忻城县土司博物馆新石器时代双肩石斧,平顶,小柄弧刃,肩不对称,柄部与器身歪斜,一边斜腰,另一边直腰,通体磨光,略残。

崇左、来宾两市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考察报告

崇左、来宾两市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考察报告

崇左、来宾两市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考察报告广西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考察团
【期刊名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5)001
【摘要】为了解我区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2003年10月13日至19日,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何劳主任一行9人,赴崇左、来宾市就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进行了考察.在考察中,我们看到,两市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中,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按"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开发本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取得一定的成效,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仍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广西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考察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67
【相关文献】
1.玉林与崇左两市经济的比较分析——以2009年运行情况为例 [J], 周英虎
2.全球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法律保护研究——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法律保护状况为例 [J], 李海;蒋德翠;赵嵘
3.固始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考察报告 [J], 刘金才;刘炜;叶炽瑞
4.保护广西母亲河水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左、右江及邕江水质保护情况考察报告 [J], 广西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南宁市政协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5.福建省三明与漳州两市前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察报告 [J], 吴从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来宾-我的家乡

广西来宾-我的家乡

柏。每年5月,杜鹃花竟放树
老大安坐……形象逼真,若隐若 树繁花,红、黄、百花相间花
现,莫不叫人称绝。
• 山谷间还有古冰川时期形成的 石河,石海。
香浓郁,令人陶醉不已。圣堂 山上的飞瀑极多,有的高达数
百米。
特色景观
• 云海
• 云海,清晨站 在山头俯瞰, 只见连绵数十 里的群峰之巅 云涛钻动,其 势汹涌,气势 磅礴,群山在 云海之中时隐 时显,有如蛟 龙腾舞,太阳 出来时,云朵 都镶上金边, 光霞万道,蔚 为壮观。
象州青山石巷迷宫
• 石巷迷宫位于象州县城的沙兰村青山岭上,据有关专家认为,石巷迷 宫中的岩石约于四亿年前的泥盆纪时代,由海底地壳变化和海水长期 侵蚀而形成,属岩容侵蚀构造地貌。其周围海洋生物古化石随处可 见,垂手可取。
• 石巷迷宫由千百块重达数吨的岩石构成,迷宫内石厅、石井、石门星 罗棋布,石巷纵横交错、曲折迂回,能穿行的巷道宽处可容二人并肩 而行,狭窄处仅纳一人侧身、甚至弯腰曲膝而过,巷道的四通八达、 奇曲弯转形如八卦阵,若无向导或路标,稍不留意,极易迷失方向, 石巷迷宫因此而得名。迷宫中的丛生灌木、野藤从空中穿梭交织,使 巷内浓荫遮日,其间的藤绕树、树倚岩、岩连藤,构成一幅幅妙趣横 生的景致。更奇特的是整个迷宫颇似城堡,因被浓密的灌林、野藤覆 盖,迷宫极为隐蔽。抗日战争时期,它曾是一个掩体,为保护沙兰村 的百姓立下了“汗马功劳”。
• 螺蛳粉为广西著名小吃,具有酸、辣、鲜、爽、 烫的独特风味,是风味小吃之首。它由特有的软 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 竹、黄花菜、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 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因有奇特鲜美的 螺蛳汤,使人吃一想二。另外,店家会另外配备 有卤猪脚、酿豆腐泡、卤鸭脚、卤蛋等等风味小 吃供顾客自由选择。

文化惠民 亮点纷呈 来宾市以文化自觉建文化强市

文化惠民  亮点纷呈  来宾市以文化自觉建文化强市

文化惠民亮点纷呈来宾市以文化自觉建文化强市
佚名
【期刊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2(000)018
【摘要】<正>今年12月是来宾市建市十周年的大喜日子。

建市十年来,来宾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题,全市文化事业发展成就斐然,硕果累累,主要体现在:——"三求"花艳满园香。

2008年11月,来宾整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资源,以村级文艺舞台、篮球场建设为突破口,
【总页数】3页(P2-3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关于来宾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的理论思考 [J], 罗勇岐
2.来宾市“文化强市”战略“新的发展观”意蕴——兼与罗勇岐研究员商榷 [J], 邵钰淇
3.深圳:时代的文化强市与学者的文化自觉——“深圳学派”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 楚小庆
4.建设文化强市的动力源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J], 周健
5.守一方青山绿水建一座生态新城——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亮点纷呈 [J], 吴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宾市文化建设情况汇报来宾市是壮族始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壮族先人在此繁衍生息。

红水河、柳江河穿境而过,流经忻城、合山、兴宾、象州、武宣等县市区,河水哺育了沿岸子民,同时也沉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

全市汇集了壮族文化、瑶族文化、盘古文化、庄园文化、奇石文化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其中很多属于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既是发展区域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客观要求,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

建市几年来,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建市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近三年来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在繁荣农村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一、历届党委政府全力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来宾虽然建市时间不长,但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工作,尤其是本届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对文化工作高度重视,市委张秀隆书记多次亲自率队到国家文化部工作,亲自策划和推动“三求”文化惠农工程,杨和荣市长亲自策划盘古文化、麒麟山文化的挖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一闭幕,市委就要求文化部门拿出市委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来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并已经行文下发。

我市成为全区最早提出、也是唯一提出贯彻六中全会具体实施意见的地级市。

在党委、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在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同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三求”文化惠农工程成绩斐然,我市成为全区和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兵2009年下半年起,市委、市政府正式实施“三求”文化惠农工程,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三求”工程使农村文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获得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据统计,全市全面推进行政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已完工557个,已投入使用405个;已建有灯光球场856个;已建有村级文艺舞台754个;共组建了1155支篮球队、851支文艺队;共开展各类体育比赛1.2万场次,其中篮球比赛1万多场次。

开展文艺演出3600多次。

放映电影3505场次,观众达100多万人次。

我市的“三求”工程得到文化部的重视和关注。

今年以来,文化部共有三批19人次(其中司级以上领导10名,处级领导9名)到我市调研“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建设,副部长杨志今、常务副部长欧阳坚先后到我市调研,对“三求”文化惠农工程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我市的做法也给予了肯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全区推广来宾的经验。

2011年3月上旬,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我市作为广西唯一的一个市向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申报创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列为全国28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之一。

目前,创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今年4月顺利通过了国家中期督查,年底将迎接国家验收。

(二)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来宾文化魅力初步彰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致力打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重点打造土司文化品牌、瑶族文化品牌、麒麟山壮族始祖品牌、盘古文化品牌、红水河文化品牌等,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1.土司文化挖掘取得丰硕成果1996年忻城莫氏土司衙署正式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市目前唯一的“国保”文物单位。

忻城土司文化陈列馆已建成开馆。

已经整理出版了《忻城土司文化探究》、《壮乡故宫》、《忻城莫氏土司官族诗文选注》、《土司制度研究论文集》、《走进莫老爷故乡》、《忻城莫氏土司500年》、《广西忻城土司文化故事集》等专著。

2011年8月底在桂林成功举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土司文化与社会边疆研讨会,壮族土司文化影响进一步扩大。

现正进一步加大土司文化保护力度,壮族土司建筑艺术已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自治区发改委已立项,同意投资1200万元对忻城土司衙署进行抢救性修缮和改造,目前已通过项目规划设计评审。

2.瑶族文化品牌成功打响去年5月下旬在金秀县举办首届瑶族文化高峰论坛暨广西来宾金秀圣堂旅游节,参加的中外瑶族专家学者达115人,收集瑶族方面的研究学术论文95篇。

现正对金秀瑶族博物馆进行改扩建,六巷坳瑶博物馆已开馆。

围绕金秀“三圣”(圣山、圣水、圣都)所作的城乡风貌改造和旅游开发取得初步成效,金秀作为“世界瑶都”的地位初步形成。

3.壮族始祖麒麟山人文化品牌打造开局良好。

已经完成麒麟山壮族文化园的整体规划。

目前,壮族始祖麒麟山人文化相关文史材料正在收集整理,麒麟山人遗址等相关设施正在修整。

每年清明前后都在麒麟山脚举行公祭壮族始祖仪式。

4.盘古文化发掘和研究进展顺利。

几年来,组织专家对来宾境内盘古神话现象进行了发掘研究,得出了“中华盘古创世神话的根在来宾”的结论。

完成了《盘古》专题片的制作。

投资近200万元兴建兴宾区甘东盘古庙已竣工使用。

5.以举办节庆形式打造红水河文化品牌自2010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天下来宾•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节。

第一届出席开幕式的有自治区领导、各地的领导、嘉宾共600名,开幕式现场观众13000人,邀请红水河全流域的37个市、县来参加。

活动内容丰富,有开幕式晚会、旅游文化舟系列活动、狂欢巡游、闭幕式晚会、多彩美食展、绣排球大赛、经贸洽谈会、奇石书画展、农机展销等十项内容。

2011年第二届天下来宾•红水河文化艺术节规格更高,与国家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文化厅联合主办首届中国山水城市发展论坛。

这是建市以来,第一次由国家部委、自治区文化厅和我市共同主办的大型活动。

各界嘉宾共657人光临指导。

其中省部级领导8人,院士1人。

本届艺术节文化氛围更浓,期间举办了“灵蕴千年”红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演,共演出节目18个,其中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4个,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市成为红水河流域唯一抢占“红水河文化”商标名称的城市。

这对于提升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奇石文化品牌、武宣庄园文化品牌、兴宾布伢文化品牌、象州温泉文化品牌也初步打响。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整理,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坚实基础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及文化主管部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来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等4个文件,分别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方针、原则、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明确具体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战略框架。

在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纷纷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金秀瑶族自治县工作力度较大,启动“十个特色村落、百栋特色民居”的民族建筑大保护工程,并将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旅游产业、城镇建设规划,建设了瑶族博物馆、坳瑶生态博物馆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民族文化展示场地。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入不断增加。

自2005年起,全市文保工作专项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2008年至今市本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2万元作为文物专项经费。

金秀瑶族自治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长鼓舞、原生态瑶歌、瑶族服饰、瑶族饮食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仅2010年就拿出100万元用于征集文物和非遗调查。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深入推进。

2005年6月,文化部部署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我市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共出动普查工作人员180多人次,调查项目涵盖10大门类250多项,走访传承人100多人次,收集实物138件,拍摄项目录像300多小时、照片3800多张,记录文字资料30多万字,培训普查工作人员210多人次,圆满完成普查任务。

2010年又参与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实地调查工作中,我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第三阶段工作,共收集非物资文化遗产资源信息、线索24000多条。

通过普查,各地采集、记录和整理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征集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在所有收集的各类珍贵实物中,壮、瑶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珍贵实物约占60%。

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项,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项。

这些抢救性工作,较好地保护了我市的民族文化资源。

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初步建立。

目前全市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人。

对已故艺人散失的资料部分进行了搜集整理保存;对部分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和项目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录制音像资料。

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日益拓展。

重大活动方面,先后举办了第一届、二届红水河文化艺术节,在活动总体内容中安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2010年我市组团赴港交流演出,2012年春节组团赴韩国进行文化交流,其中把我市壮、瑶族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带到香港、韩国表演,引起轰动,扩大了来宾的影响力。

全市建有民族民俗馆所5个,为非物质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

(四)对民族文化进行了一定的开发和利用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注重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利用本地特色文化元素,与旅游开发、城乡风貌改造等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市本级,市政府提出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战略,在引水入城的景观设计和城区标志性建筑立面设计中,强调引入民族文化元素,使城市面貌更具民族特色。

金秀、忻城等县在城乡风貌改造中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的利用,取得了成功。

金龟岛民族风情园和凤凰文化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中都能较好地体现壮、瑶等民族文化元素。

金秀县开发的盘王谷度假区,在设计和装修上都能较好地体现瑶族风情,将成为旅游的热点。

武宣东乡的下莲塘刘氏庄园已经列为全区特色文化名村,目前已完成改造设计规划,即将得到旅游开发和利用。

忻城的莫土司衙署修缮工作正在推进,必将有力推动壮乡旅游。

合山正在推动矿山博物馆建设,有力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业。

二、积极培植文化产业,文化实力持续增强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市文化产业基础薄弱,2010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98.7亿元,约占全区GDP 的2.6%。

而我市仅为0.7%。

目前全市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市本级正在积极推进金龟岛民族风情文化博览园和凤凰文化产业园两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目前,金龟岛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凤凰文化产业园项目已签订合同,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这两个项目占地各在5000亩以上,总投资各在40亿以上,建成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极大幅度地提升文化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从而改变我市文化产业簿弱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