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教案-第五章电解质溶液-6学时
电解质溶液教案
电解质溶液教案教案标题:电解质溶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定义和特征;2. 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离过程;3. 掌握电解质溶液的分类和常见的电解质溶液;4. 能够解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溶液浓度对导电性的影响;5.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入电解质的概念,通过示意图或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电解质溶液吗?电解质溶液有哪些特点?探究:3. 解释电解质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强调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4. 分析电解质溶液的电离过程,包括离子的形成和水合作用;5. 分类电解质溶液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解释它们的区别和举例说明;6. 强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通过实验演示或示意图来说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原理;7. 解释溶液浓度对导电性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浓度和导电性之间的关系。
拓展:8. 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些溶液的电解质性质;9. 引导学生思考电解质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解质饮料、电解质补液等;10.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结:11. 总结电解质溶液的定义、特点和分类;12. 强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浓度对导电性的影响;13.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他们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教学资源:1. 电解质溶液的示意图或实验装置;2. 相关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3. 电解质溶液的应用案例。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2. 书面作业,包括解答问题、分析实验结果等;3. 小组或个人项目展示,展示学生对电解质溶液应用的理解和创新。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引入部分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 在探究部分,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演示或示意图来说明电解质溶液的现象和原理;3. 在拓展部分,要引导学生思考电解质溶液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在总结部分,要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 评估方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表现、书面作业和项目展示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医用化学》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建桥学院护理系2011年建桥护理护理系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主要面向护理专业大一学生,属于专业基础课。
(二)本课程的任务在整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注重与中学化学的衔接,促使学生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注重与后续课程及相关学科的联系,大量增加与医学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实施时,理论课与实验课交替进行,使学生不但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科学工作作风;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理解常用的溶液浓度、溶液的渗透压、缓冲溶液、配位化合物等对专业的意义;熟练地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运用命名原则进行命名;理解有关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并书写化学反应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正确使用常用仪器和试剂进行化学实验,并规范地书写实验报告;养成积极主动、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和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爱护公物和良好品德。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学习要点: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化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人和大自然具有相同的化学元素组成;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只不过这些反应比体外反应更复杂、更高效、更精确。
医学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三部分。
学习要求:掌握化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化学和医学的关系,SI单位制和法定计量单位了解医学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益的学习方法第二章溶液学习要点:1、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2、溶液的渗透压3、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学习要求: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渗透现象产生条件,渗透压和渗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整章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五章电解质溶液整章精品教案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基础知识精析]复习目标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判断。
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判断。
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6.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强、弱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以上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研究的条件是稀的水溶液,本质区别是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离子能力的大小(可通过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验验证)。
注意:不能简单地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因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还与温度、浓度等因素有关。
(1)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包括一些难溶性盐)完全电离(2)弱电解质的电离(弱酸、弱碱、少数盐)不能完全电离二、电解质、非电解质与导电情况的关系页:11、电解质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导电,如食盐晶体、氯化氢气体等不导电。
在水中不导电不一定不是电解质,在水中导电也不一定就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不一定不导电。
2、不能简单地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因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和价态、温度等因素有关。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电离度1.概念:表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
2.计算公式:α=%100子总数溶液中原有电解质的分数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 只适用于处于电离平衡状态的弱电解质。
意义:(1)原有分子总数=已电离分子数+未电离的分子数例如:在醋酸溶液中, α = %100)()()(HAc n H n H n +++若α=1.32%,表示每10000个醋酸分子中有132个发生电离。
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 (教师内容)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 (教师内容)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一、学习目的本章将主要介绍酸碱质子理论、一元弱酸(碱)和多元弱酸(碱)的解离平衡及有关计算、缓冲溶液的酸碱性及配制、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等内容。
为第八章配位化合物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分析化学的酸碱滴定及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打基础。
知识要求1.掌握共轭酸碱对解离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一元弱酸(碱)、多元弱酸(碱)和两性物质溶液的pH 计算;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配制及其相关计算;掌握溶度积规则和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计算。
2.熟悉酸碱质子论的基本理论;熟悉缓冲作用原理;熟悉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
3.了解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的概念;了解缓冲溶液在医药上的应用。
能力要求1.能够熟练应用电解质的解离平衡理论,对一元弱酸(碱)、多元弱酸(碱)、缓冲溶液以及两性物质溶液的pH 进行熟练的计算。
2.能够熟练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方向。
3.学会缓冲溶液的配制和精密试纸的应用。
二、重点串解本章主要介绍了酸碱理论;溶液的酸碱平衡以及各类酸碱溶液pH 的计算;缓冲溶液的概念、缓冲原理、pH 计算以及缓冲液的配制;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等内容,为学习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一)酸碱理论 1. 酸碱理论2. 溶液的酸碱平衡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 H +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所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是碱。
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分类(二)缓冲溶液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外加少量强酸、强碱或稀释,而保持溶液pH 基本不变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酸碱溶液pH的计算两性物质:c /K a ´≥20,c ∙K a ≥20 K w 时, 3a a[H O ]K 'K +=⋅一元弱碱:c b ∙K b ≥20K w ,c b /K b ≥500时, b b [OH ]c K -=⋅多元弱酸:c a ∙K a1≥20K w 且c a /K a1≥500时, 3a a1[H O ]c K +=⋅多元弱碱:c b ∙K b1≥20K w 且c b /K b1≥500时, b b1[OH ]c K -=⋅一元弱酸:c a ∙K a ≥20K w ,c a /K a ≥500时, 3a a [H O ]c K +=⋅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平衡常数 K w = [H 3O +] [OH –]常温时,K w= 1.0×10−14活度和活度系数 离子强度:反映离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强电解质溶液 (0<1)a c =⋅≤γγ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平衡常数 K a (K b ) K a (K b )表示弱酸(弱碱)解离程度越大,其弱酸(弱碱)的强度就越强。
电解质溶液教案
电解质溶液离子向阳极移动。
可以利用有色离子的迁移来演示说明离子迁移实验。
【实验步骤】(注明: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讲明注意事项)。
1、离子的移动(1)取一只洁净的小U 形管,向其中倒入8ml 饱和硫酸铜溶液和3ml0.5% 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2g 尿素,搅拌直到尿素完全溶解。
(2)将上述已配制好的混合溶液倒入U形管, 然后用滴定管沿U 形管壁缓慢的轮流交替的向左右两管中加入用稀硫酸酸化的0.1%硝酸钾溶液,大约10ml 左右,使两边高度各约4cm为止(务必使界面清晰)。
(3)在KNO3溶液中插入碳棒作电极,使其顶端距下面混合液面约1cm,接通直流电源。
接通直流电压为25V,10min 后,观察现象。
展示图片】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学会化学反应的表达式,记住相应的化学式1. 为什么要保持界面清晰?2.试验中想溶液中加尿素的作用是什么?3. 试验中想溶液中加尿素能否用其它药品代替?4 为什么要向U 形管中交替加入0.1%KMnO 4 溶液?考查学生的看图能力提高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并积极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实验探索能力。
注意试验中的小细节,提高成功率。
注重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记录详细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阳极反应:2Cl- - 2e==Cl2↑(氧化反应)阴极反应:2H+ + 2e==H2↑(还原反应)总化学反应式:2NaCl+2H 2O==2NaOH+H 2↑+Cl2↑ 【实验步骤】2、电解饱和食盐水(1)在U 形管中注入饱和食盐水约3/4体积(大约60ml),分别插入铁片,碳棒作电极,铁片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碳棒与电源正极相连接,通电前在阴极区滴入2 滴酚酞试液,用于检验阴极区的电解产物。
(2)接通低压直流电源十几分钟后,观察到阴极区的溶液变为红色;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阴极区的气体;可拿一小试管收集阴极区的气体,在酒精灯前点燃,观察现象。
医用化学 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
酸和碱的离解常数具体反映了酸碱的强度,酸的 Ka越大,酸就越强;若碱Kb的越大,碱就越强, 在共轭酸碱对中,酸Ka的越大,则碱的Kb越小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H+][OH-]
25oC时,Kw = 1.00 × 10-14 [H+] = [OH-] = 1.00 ×10-7 (mol· L-1)
第二节 缓冲溶液 (buffer solution)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及缓冲原理
( 一) 缓冲作用与缓冲溶液:
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而 保持溶液pH值基本不变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 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二)缓冲溶液的组成
缓冲溶液由较高浓度的共轭酸和它的 共轭碱组成
1.弱酸及其对应的盐
一、强电解质溶液
(一)离子相互作用理论
强电解质的解离度都小于100%
(二)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有效浓度
公式5.1,5.2
二.弱电解质溶液 (一) 解离平衡和解离常数
HAc
+
H2O
H+
H3O+
+
Ac-
简写为: HAc
Ka
+ H
Ac
HAc
Ac
注意:1. ka是弱酸解离常数,反映解离能力 的相对强弱 2. ka只随温度改变,不随浓度改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表示
PH定义 PH = -lg[H+] 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 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PH = 7 溶液显中性 PH > 7 溶液显碱性 PH < 7 溶液显酸性
三、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详情)
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详情)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医用基础化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用基础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医用基础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医学专业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溶液与胶体1.溶液的组成表示法2.溶液的渗透压3.胶体与胶体颗粒的大小和稳定性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焓变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速率方程3.化学平衡和影响平衡的因素4.分配定律和混合物的分离第三章电解质与离子平衡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3.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酸碱性4.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第四章生物分子的结构与性质1.生物分子的一般性质和分类2.生物分子的结构基础(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3.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4.生物分子在医学中的应用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和分类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如官能团、碳骨架等)3.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如取代、加成、消去等)4.有机化合物在医学中的应用第六章化学与医学的关系与应用1.医用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领域(如药物合成、生物分子分析等)2.化学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化学医学检验教学大纲分析化学和医学检验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成分的学科,而医学检验则是医学领域中用于诊断、治疗和监测的重要手段。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物质的组成、元素分析、有机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等。
2.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分析测试和结果报告等。
3.医学检验应用:介绍医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生化分析、免疫分析等。
4.质量控制:介绍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实验室的设置、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
专业基础课-《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学分:5 学时:90)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医用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本科生在一年级的必修课程,涵盖了无机、分析、物化和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概念、化学平衡基本理论、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与医学相关的重要化合物,并使学生逐步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的工作方法,逐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和科研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含每章教学目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医用化学是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先讲述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平衡基础理论、滴定分析以及分光光度法等基础理论。
并在此基础上讲述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性质、制备以及在医学上的用途等有关知识,具体内容如下: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及其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稀释定律的概念和应用;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及计算;难溶电解质的组成与溶度积常数表达式的关系,沉淀的形成与转换的计算。
熟悉影响缓冲溶液性能的因素,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难溶盐的溶解-沉淀平衡的影响。
了解正常人体体液的pH范围、缓冲溶液对稳定血液pH的作用;沉淀溶解平衡在医学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介绍酸碱的基本理论(电离理论、质子理论、溶剂理论、电子理论和软硬酸碱理论);重点介绍质子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应用。
介绍弱酸、弱碱以及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酸、碱溶液中H3O+、OH-浓度的计算方法;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缓冲能力、配制方法和pH的计算;物质的溶解度和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根据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电池和电极电势的基本概念,熟练地运用标准电极电势表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反应次序和平衡常数的计算;能斯特方程以及各种因素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及有关计算。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医用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医用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及有机化学,涵盖了医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医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无机化学部分:1.溶液和胶体溶液2.电解质溶液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5.配位化合物有机化学部分:1.烃的性质和命名2.醇和酚的性质和命名3.醛和酮的性质和命名4.酸和碱的性质和命名5.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6.脂类和氨基酸的性质和命名7.蛋白质的性质和命名8.核酸的性质和命名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需要具备数学、物理和生物学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教师采用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学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和实验操作等环节。
平时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应用能力。
评估标准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和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
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医药化学基础教学大纲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电解质溶液》教案
《电解质溶液》教案一、考纲要求1.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的电离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以及电离度的概念。
3.理解水的电离,溶液PH值等概念,了解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甲基橙)在溶液中的变化。
4.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5.理解原电池原理。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6.了解电解和电镀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Al(OH)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凡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理解时注意: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对化合物而言,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在熔化或溶解于水时能否导电,是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
但要注意有些物质其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它们并非电解质。
如NH3、SO2溶于水均能导电,但并不是它们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是它们与H2O 反应的生成物NH3·H2O、H2SO3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所以氨气、二氧化硫都不是电解质。
存在电离平衡用3.电离度α%=%100⨯子总数溶液中原有电解质的分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100⨯原总物质的量已电离物质的量=%100⨯-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平衡浓度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影响电离度的因素:①内因:电解质的本性。
不同的弱电解质由于结构不同,电离度不同。
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度越小。
②外因:溶液的浓度、温度等会影响电离度。
温度越高,电离度越大。
因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溶液越稀,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度越大。
对于同一种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时,电离度不同。
由电离度比较不同弱电解质的强弱,只有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的条件下才能比较。
4.水的离子积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H +]·[OH -]。
电解质溶液实验教案
电解质溶液实验教案引言:电解质溶液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溶液中电解质的性质和行为,加深对电解质溶液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份电解质溶液实验教案,帮助教师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实验课。
实验目的:1.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行为;2. 掌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3. 学习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反应。
实验器材与试剂:1. 电解槽;2. 电源;3. 电极(铜板、铁板、铝板);4. 盐酸、硫酸、氯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1. 准备电解槽,将电解槽中的两个电极(铜板和铁板)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2. 将盐酸、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倒入电解槽中;3. 打开电源,调节电压,观察电解槽中的变化。
实验内容与讨论:1. 导电性质实验:将电极依次浸入盐酸、硫酸和氯化钠溶液中,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学生可以发现,盐酸和硫酸溶液中的电解质导电性较好,电灯泡明亮;而氯化钠溶液中的电解质导电性较差,电灯泡暗淡。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与电解质种类的关系。
2. 电解反应实验:通过改变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质种类和电压,观察电解槽中的变化。
例如,将铜板浸入盐酸溶液中,学生会发现铜板逐渐溶解,同时电解槽中会有气泡产生。
这是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氯离子(Cl-)在电解过程中被还原成氯气(Cl2),同时铜离子(Cu2+)被氧化成铜离子(Cu2+),从而导致铜板溶解。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反应过程。
3. 电解质浓度实验:在电解槽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观察电解槽中的变化。
学生可以发现,盐酸溶液浓度越高,电解槽中的气泡越多,电解速度越快。
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越高,电解质的离子浓度越高,电解反应速度越快。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解质溶液浓度与电解速度的关系。
结论:通过电解质溶液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行为,加深对电解质溶液的理解。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掌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和电解反应过程。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教案
主题:电解质溶液
教学目标: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能够解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 引入电解质的概念,问学生他们听说过什么是电解质,有哪些电解质溶液。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告诉学生今天将学习电解质溶液的相关知识。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1. 讲解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或其他溶剂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 解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非电解质在水中不会发生电离,而电解质会在水中产生离子。
3.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三、电离过程(15分钟)
1. 解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即离子在水中的解离过程。
2. 以NaCl为例子,讲解NaCl在水中的电离过程,即NaCl分子在水中离解成Na+和Cl-两个离子。
3. 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电离过程,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过程。
四、实验演示(20分钟)
1. 进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
2.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区别。
2. 提醒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要注意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思考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结束。
医用化学基础电解质溶液
另一部分含有极性 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完度全电离
部分电离
不可逆过程,无电 电离过程离平衡
可逆过程,存在 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能完全电离成离子的
电解质。
弱电解质:
HCl = H++Cl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
电解质.溶液中以分子为主
HAc
H++Ac-
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1)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部分可逆的,
解离度 α
解离度
92% 92% 27% 1.32% 0.17%
>30% 强电解质 5~30% 中强电解质 <5% 弱电解质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 影响:
一. 浓度: ○ 稀释促进电离 ○ 电解质分子和离子 浓度改变
一. 温度:电离是吸热
过程 温度升高,电离平 衡正向移动
NH3·H2O
NH4+ + OH-
电解质溶液
学习目标:
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
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 骤,熟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熟悉盐的类型及其水解后溶液的酸 碱性,了解盐类水解的意义。
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PH算法。
熟悉缓冲溶液在医药中的意义。
弱电解 质的电 离平衡
复习回顾:
酸碱盐的分类 什么叫做可逆反应 什么叫化学平衡
强调与辨析
电解质、非电解质 的区分看水溶液或 熔融状态下能否导 电。(真正电离出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 物质才是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的区分 依据不是看该物质 水溶性的大小,也不 是看其水溶液导电 能力的强弱,而是看 电离的是否完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溶于水后能够全部电 溶于强水电后只有弱部电分
课程标准(医用化学)
《医用化学》课程标准所属系部:XXX学院适用专业:三年制临床医学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72学时第一章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医用化学》是一门文化课,又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
是介绍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包括溶液和电解质溶液,胶体化学与配位化学和有机物。
这些内容有些将在医学工作中直接应用如配制溶液,有些则是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的必要基础知识。
因此它是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讲授《医用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贯彻工学结合:以医学中的常规工作如配制溶液、测定PH值等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思路1.以职业岗位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
2.以精讲与自学、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
3.强化实践教学。
第二章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医用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医学中的化学问题,理解和分析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理论和相关知识。
并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结构和能力:一、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有关医学上的化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能力(能用溶液的渗透压、缓冲溶液的原理解释医学中常见的现象)。
2.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能正确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能制备配合物并验证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二、知识目标1.掌握医用化学中相关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与性质。
2.掌握医用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归纳与总结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的自学和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
2.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第三章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内容与具体标准序号学习情境(课程单元)学习子情境(学习单元)职业能力标准知识能力课时1溶液溶液的浓度和配制掌握各种浓度的表示方法和配制方法及渗透压的原理能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能利用渗透压的原理解释2溶液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性质能配制缓冲溶液会验证其性质自学能力、团结的作风3溶液胶体溶液熟悉胶体的概念、性质能进行医学现象的解释4配位化合物配合物的性质和组成熟悉配合物的概念、性质能制备配合物并验证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5医学中常见的有机物有机物概述了解有机物的组成、命名能给简单的有机物进行命名自学和查阅资料的素质6医学中常见的有机物常见的有机物了解常见的有机物的名称及组成性质能指出医学中常见的有机物并解释常见的现象自学和查阅资料的素质二、教学进程及学时分配学习子情境(学习单元)学时学生任务教师任务教学素材(案例、项目、课件、设备、工具等)学生提交作业或作品(报告、计划、实施情况)考核方法教学地点绪论4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医用化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讲清医用化学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相关课件课堂提问现场考核多媒体教2要内容室溶液的浓度和配制4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配制方法、渗透压讲清浓度的表示方法和配制方法配制生理盐水和75﹪酒精以组为单位,上交配制好的溶液实验考核教室和实验室溶液的渗透压4掌握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和渗透压的计算及在医学上的意义讲清渗透现象产生条件及渗透压计算及意义相关课件解析在临床上输液为什么用等渗透溶液及脑水肿的原理?课堂提问现场考核多媒体教室电解质溶液4掌握缓冲作用和缓冲溶液的概念及组成;原理讲清、演示缓冲作用的实验缓冲溶液的配制及性质验证完成该次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现场考核教室和实验室胶体溶液4查阅相关资料胶体的概念及性质;相关课件说明医学中胶体多媒体教室物质结构8掌握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共价键的形成及特点,σ键和π键,杂化轨道理论讲解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共价键的形成及特点,σ键和π键,杂化轨道理论能分辨σ键和π键,辨析化合物采用什么样的杂化方式成键完成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现场考核多媒体教室配位化合物8掌握配合物的概念和组成演示配合物的性质实验能给配合物命名能举例说明配合物及意义课堂提问现场考核教室和实验室3有机物概述8学会有机物的命名方法举例讲解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命名实例命名题作业多媒体教室医学中常见的有机物28查阅医学中常见的有机物的资料列出医学常见的有机物相关课件作业多媒体教室三、能力(技能)训练项目设计学习单元(子情境)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知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结果(可展示)溶液在医学中的应用1.识记溶胶的概念及性质,溶液渗透现象、渗透压的概念,酸碱质子理论和缓冲溶液的概念2.能够用溶胶、渗透压和缓冲溶液的的知识解释医学中的现象并应用于医学中3.能够配制医学常用的生理盐水和医用消毒酒精溶液的浓度的表示方法和计算公式教师演示、组织、启发、学生讨论和操作;教师通过口头、书面作业考核配制好的生理盐水和消毒酒精物质的结构1.掌握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共价键的形成及特点,σ键和π键,杂化轨道理论3.能运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共价键的成键核外电子排布图及1-2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教师演示、组织、启发、学生讨论和操作;教师通过口头、书面作业考核1-2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配位化合物学会配合物的制备,试验配离子的稳定配合物的概念,螯合教师演示、组织、启发,学生操作;该次实验报告45第四部分课程实施一、教材选用采用全国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医用化学》第八版供临床医学专业用(陈常兴主编)即可。
电解与电解质溶液的教学教案
定义:通过语言表述向学生传 授知识的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传授新知识, 如概念、原理、规律等
优点:系统性强,信息量大, 便于理解与记忆
注意事项:讲解要生动有趣, 避免枯燥乏味
定义: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 获取知识的方法。
目的: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的分类 电解质的性质 电解质的用途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电解和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极、电源等 实验步骤:按照教材或课程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电解和电解质溶液的相关知识
讨论电解质的性质和特点
探讨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离子 反应
讨论电解质的导电性和溶液的 电导率
讨论电解质的分类和命名
回顾教学内容:对本次课程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简要回顾,确保学生掌握核心概念。 强调重点难点:强调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归纳学习方法:总结归纳本次课程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布置作业与思考题: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并促进学生思考。
电解原理的理解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分析 电解产物的判断与计算 电解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电解质的定义和 分类
电解质的电离和 水解
电解质的强弱和 溶液的酸碱性
电解质的溶解性 和沉淀
强化基础知识:确保学生对电解和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解和电解质溶液的过程和原理。 对比教学:将电解与原电池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习题练习: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电解和电解质溶液的理解和掌握。
《医用化学(一)》课程教学大纲
(八)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6学时 )
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轨道,电子云,四个量子数
2.核外电子排布
3.有效核电荷数
4.元素周期律
5.化学元素与人体健作用力( 4学时 )
二选教材:
参考书目:《无机化学》 天津大学 1992.2(第二版)
《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 1993.9(第二版)
6.考核形式:考试(闭卷)
7.教学环境:课堂,实验室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使有关生物,医学类学生在化学有关领域打下广泛和深入的基础。有利于后继各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时,能合理用化学原理和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现代价键理论
2.共价键类型
3.杂化轨道理论及其应用
4.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物质性质的影响
重点: 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分子间作用力
(十)配位化合物( 6学时 )
1.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2.配离子的离解平衡及其有关计算
3.螯合物
4.配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5.配合滴定法
重点: 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配合平衡及其有关计算
内
容
及
学
时
分
配
课
程
内
容
及
学
时
分
配
课
程
内
容
及
学
时
分
配
(一)绪论( 2学时 )
1.本课程教学目的,进度简解
2.物质的量,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
3.元素的氧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PH值在医学上的应用
举例:复方氢氧化铝片的药理作用
五、课程小结
1.酸碱质子理论(掌握,理解性记忆);
2.酸碱平衡(重点);
3.PH值计算(掌握);
4.PH值在医学上的应用(了解,查网络);
10分钟:课程回顾
20分钟:酸碱质子理论
20分钟:酸碱平衡及计算
[学生归纳]:给酸、碱、盐下定义
[讲解]:1.强调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2.酸、碱、盐的溶液因电离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转折]:像酸、碱、盐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从化学的另一分类角度讲又叫做电解质
[板书或投影]:2.酸、碱、盐是电解质
[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得出电解质的概念,并借助对比方法,在电解质的概念的基础上得出非电解质概念。
1.电离度
注:电离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解质的本性,同时又与溶液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2.电离常数和稀释定律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Ki)
(1)HAc的电离平衡
HAc⇌H++ Ac-
[学生阅读、讨论并回答]: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解质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电解质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边引导边板书):
二、弱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酸:………H2SO4=2H++SO42-
电解质碱:………Ba(OH)2=Ba2++2OH-离子正负电荷守恒
例已知在298.15K时,0.10mol·L-1的NH3·H2O的电离度为1.33%,求NH3·H2O的电离常数。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H2O⇌H++ OH-
在一定温度下,当达到电离平衡时,水中H+的浓度与OH-的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即 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注:常温时,无论是中性、酸性还是碱性的水溶液里,H+浓度和OH-浓度的乘积都等于1.0 × 10-14。
3、同离子效应
1.同离子效应
这种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一种与该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后,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例求0.10mol·L-1HAc溶液的电离度?如果在此溶液中加入NaAc晶体,使NaAc的浓度达到0.10mol·L-1,溶液中HAc的电离度又是多少?
例在0.10mol·L-1HCl溶液中通入H2S至饱和,求溶液中S2-的浓度。
化合物盐:………Al2(SO4)3=2Al3++3SO42-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酒精、蔗糖等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2.酸、碱、盐是电解质
[形成性检测]: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晶体D.无水乙醇
> 或 >1.0 × 10-7mol·L-1溶液呈酸性
= =1.0 × 10-7mol·L-1溶液呈中性
< 或 <1.0 × 10-7mol·L-1溶液呈碱性
pH=-lg
pKw=pH + pOH=14.00
三、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一)、一元弱酸(弱碱)
设有一种一元弱酸HA溶液,总浓度为cmol·L-1,则
注:(1)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2)有的物质在某个共轭酸碱对中是碱,而在另一共轭酸碱对中却是酸,如HCO3-等;
(3)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酸碱电离理论中的盐,在质子理论中都变成了离子酸和离子碱,如NH4Cl中的NH4+是酸,Cl-是碱。
2、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1碱2酸2碱1
3、共轭酸碱对中Ka与Kb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所有一级、二级标题板书,并在小结时标出重点、难点)
第二节 溶液的酸碱性
一、酸碱质子理论
1、酸碱的定义和共轭酸碱对
酸: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分子或离子)。
碱:凡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分子或离子)。
酸⇌碱+ H+
这种对应关系称为共轭酸碱对,右边的碱是左边的酸的共轭碱,左边的酸又是右边碱的共轭酸。
第8课学时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1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掌握弱电解质、强电解质的概念;
2.掌握解离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计算;
3.理解同离子效应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
板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解离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左右
[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猜测: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质疑]: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能导电吗?
[演示或模拟动画实验]:教师演示或模拟NaCl晶体、熔融NaCl的导电性实验,以澄清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原理的模糊认识。
2、讲授新课:(所有一级、二级标题板书,并在小结时标出重点、难点)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问题探究]:为什么上述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10分钟:课程小结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思考:
1.氯化钾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2.人体中有哪些电解质,都哟什么作用?
课后总结分析:
本次课程知识点不多,涉及很多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但我们的学生基础差,还有很多文科生所以讲解速度慢,边讲新课边回忆高中一些基础知识。
第9课学时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2
注:Ka与其它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其数值大小与酸的浓度无关,仅取决于酸的本性和体系的温度。
(2)NH3·H2O的电离平衡
NH3·H2O是弱碱,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 OH-
(3)稀释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与电离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溶液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即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这个关系称为稀释定律。
[板书或投影]:
1.酸、碱、盐的电离
HCl=H++Cl- NaOH=Na++OH- NaCl=Na++Cl-
[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NO3、H2SO4; KOH、Ba(OH)2; Na2CO3、CuSO4、BaCl2(三学生上黑板)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分析的具体指向——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新课导入:(以提问的方式,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和现象引出所讲内容)
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板书或投影,边板书边讲解):单质、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酸、碱、盐
而化合物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电解质的知识。
Ka1Ka2Ka3
一般地:H3A⇌H2A-⇌HA2-⇌A3-
Kb3Kb2Kb1
有:Ka1×Kb3=Ka2×Kb2=Ka3×Kb1=Kw
可见,知道Ka就可以计算出其共轭碱的Kb;知道Kb就可以算出其共轭酸的Ka。
例已知NH3·H2O的Kb= 1.76 × 10-5,求NH4+的Ka。
二、酸碱平衡
(一)、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滴定分析的方法和滴定方式,滴定分析的计算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课程回顾:(和同学们互动,以提问的方式回忆上节课所讲内容并板书)
1.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理解性记忆)
2.弱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重点掌握)
3.同离子效应(理解并会应用)
4.氯化钾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5.人体中有哪些电解质,都有什么作用?
15分钟: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10分钟:PH值在医学上的应用
5分钟:课程小结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水在体内的生理作用?
课后总结分析:
本次课程的内容较抽象,所以尽量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现象来举例说明,尤其是与临床有关的例子来说明,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掌握所学内容。
第10课学时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3
2.盐效应
这种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可稍增大弱电解质电离度的现象,称为盐效应。
四、课程小结
1.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理解性记忆)
2.弱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重点掌握)
3.同离子效应(理解并会应用)
10分钟:课程导入
20分钟: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30分钟:弱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
10分钟:同离子效应
[演示]:通过酒精、酒精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强化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