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1b0a1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0.png)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旨在让我们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系统,要求系统具有稳定性、可靠性、易于操作等特点。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选题与方案确定:在实习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进行了选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设计一个数字频率计作为实习项目。
接下来,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分析了数字频率计的工作原理,并确定了设计方案。
2. 电路设计与仿真: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开始了电路设计。
首先,我们设计了数字频率计的原理图,包括时钟电路、计数电路、显示电路等。
然后,利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电路的功能和稳定性。
3. 器件选型与采购: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所需的电子元件进行选型。
在教师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性能稳定、成本合理的元件。
随后,我们进行了元件的采购。
4. 电路调试与优化:在元件采购回来后,我们开始了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信号干扰、计数误差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电路的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5. 系统测试与总结:在电路调试完成后,我们对数字频率计进行了系统测试,验证了其功能和性能指标。
最后,我们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收获和不足之处。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字频率计,该频率计具有以下特点:1. 功能完善:数字频率计能够准确测量输入信号的频率,并显示频率值。
2. 稳定性高:通过电路的优化,我们降低了信号干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3. 易于操作:数字频率计的操作界面简单直观,便于用户使用。
4. 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数字频率计的测量精度、计数范围等性能指标均满足实习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第四版课后答案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第四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e6ab3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76.png)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第四版课后答案选择题:1.实训电视机的电源电路采用的是(B)整流。
A:半波B:全波C:桥式D:倍压2.电阻大的导体,其电阻率(D)。
A.一定大B.一定小C.不一定D.无法判定3.一段导线的电阻为R,若将其从中间对折合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为(B)。
A.0.5R B.0.25R C.0.125R D.0.1R4.电阻器表面所标阻值是(B)。
A.实际值B.标称值C.实际值或标称值D.都不是5.为使电炉丝消耗的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则应(B)。
A.使电压加倍数B.使电压减半C.使电阻加倍D.使电阻减半6.1度电可供220V40W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是(C)。
A.20h B.45hC.25hD.50h7.12V6W的灯泡接入6V电路中通过灯丝的实际电流(C)。
A.1AB.0.5AC.0.25AD.0.2A8.灯A的额定电压为220V,功率为40W,灯B的额定电压为110V,功率为100W若把它们串联接到220V电源上,则(B)。
A.灯A较亮B.灯B较亮C.两灯一样亮D.两灯都不亮9.标明100欧4W和100欧25W的两个电阻串联时,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A)。
A.40V B.100V C.140V D.180V10.标明100欧16W和100欧25W的两个电阻并联时,两端允许加最大电压是(A)。
A.40V B.50V C.90V D.100V11.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2AP9二极管正反向电阻时,应该选择(C)。
A.R×1K档B.R×1档C.R×100档D.R×10K档12.满足Ic=ßIb的关系时,三极管一定工作在(C)。
A.截止区B.饱和区C.放大区D.任一区13.用万能表测得三极管的任意二极的电阻均很小,说明该管(A)。
A.二个PN结均击穿B.发射结击穿,集电结正常C.二个PN结均开路D.发射结击穿,集电结正常14.用于整流的二极管是(C)。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e57bd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1.png)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子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子系统,如传感器应用、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
3. 引导学生了解电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绘图软件进行电路图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组装和调试电子系统。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共同完成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探究精神。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注重环保和资源利用,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对电子系统设计的整体认识尚浅。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系统设计基础理论:- 电子元件特性与选型- 电路图绘制原则与方法- 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 电子系统设计实践:- 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3. 电子系统设计与制作:- 设计流程与方法- 电子绘图软件操作- 电子系统组装与调试4. 电子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现有电子产品的原理与结构分析- 创新电子系统设计实例讲解-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1周:电子系统设计基础理论第2周:电子元件特性与选型第3周:电路图绘制原则与方法第4周: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第5周: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第6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第7周:控制系统电路设计第8周:设计流程与方法第9周:电子绘图软件操作第10周:电子系统组装与调试第11周:现有电子产品案例分析第12周:学生作品设计与制作第13周: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字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数字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35d33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5.png)
05
数字电子系统的测试与验 证
XXX.xxx
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数字电子系统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实 现各项功能。
• 正常功能测试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试系统各项功能的正确 性。
测试方法 边界条件测试
测试系统在极限工作条件下的功能表现。
时序测试
• 故障注入测试
人为地在系统中引入故障,观察系 统是否能正确检测并处理。
03
02
测试方法
通过在系统中引入故障,观察系统 的反应和输出结果。
• 诊断算法测试
验证系统的故障诊断算法是否能准 确识别和定位故障。
04
06
数字电子系统设计实例
XXX.xxx
数字钟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钟简介
数字钟是一种用于显示时间的电子设备 ,通常由石英晶体振荡器提供稳定的计
04
数字电子系统的实现技术
XXX.xxx
集成电路实现技术
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 在一块衬底上,实现一定的电路
或系统功能。
集成电路具有小型化、高性能、 低功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
电子系统中。
按工艺技术分类,集成电路可分 为薄膜集成电路和厚膜集成电路
。
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技术
可编程逻辑器件是一种数字逻辑电路 ,其逻辑功能可由用户通过编程来实 现。
可编程逻辑器件具有灵活性高、开发 周期短、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 于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常见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有可编程逻辑 阵列(PLA)、可编程逻辑器件( PLD)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等。
硬件描述语言实现技术
硬件描述语言是一种用于描述数字电路和系统的行为、结构和设计的语言 。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实践实习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实践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1646bf65ce050876321372.png)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实践实习报告——数控直流电流源制作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通信工程09-1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摘要此次实习我的选题为数控直流源的设计与制作,我们小组在参考传统电流源以及普通数控电流源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性价比的同时提高数控电流源的准确性,再通过软件控制来实现数控直流源的工作。
本系统主要由直流电流源和单片机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直流电流源采用连续调整型恒流源,电源电路分为四个模块电路:比较放大器、MOS型调整管、采样电阻和负载。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采用的是8位A/D转换芯片ADC0832,8位D/A转换芯片DAC0832,通过AT89C52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校正,同时它还负责键盘输入和LCD显示功能,人机界面友好。
关键字:直流源、AT89C52、DAC0832、ADC0832、LCD1602一、数控电流源简介所谓恒流源就是输出电流极其稳定不随负载变化。
为了保证电流不变,输出电压必须始终符合V=I*R。
即负载需要多大电压,恒流源就必须输出多大电压,“无条件”予以满足。
负反馈的作用就是“使之稳定”。
通过时刻“检查”控制对象的状态,并进行调整。
发现小了,就设法使之增大,发现大了,就设法使之减小。
形象地说,电流负反馈电路则是采样输出电流,计算误差,据此调节自身状态,使输出电流稳定,因而,输出特性接近恒流源。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电子仪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电源作为电路的动力源泉更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电流源不论是在控制精度还是输出特性上都无法满足要求。
再者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D/A,A/D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数控电源成为可能,数控电流源不论是在控制精度还是在可操作性上都有传统电源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数控直流电流源。
输入交流36V,50HZ;输出直流电压<=10V。
其原理示意图如下:2.设计要求1)输出电流范围:200mA~2000mA;2)可设置并显示输出电流给定值,要求输出电流与给定值偏差的绝对值≤给定值的1%+10 mA;3)具有“+”、“-”步进调整功能,步进≤10mA;4)改变负载电阻,输出电压在10V以内变化时,要求输出电流变化的绝对值≤输出电流值的1%+10 mA;5)纹波电流≤2mA;三、数控电流源硬件系统整体设计AT89C52单片机、A/D、D/A芯片,键盘,LCD,显示器构成系统的控制电路;比较放大器、负载、调整管及采样单元构成恒流源电路。
电子系统训练实习报告
![电子系统训练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3a906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e.png)
摘要:本报告记录了我在电子系统训练实习期间的学习经历和实践成果。
通过对电子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我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提升了实践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习过程、所学知识和心得体会。
一、实习目的与时间实习目的:1. 巩固和拓展电子系统基础知识;2. 掌握电子系统的基本设计、调试和维修技能;3. 提高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共计两周。
二、实习地点与单位实习地点: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单位:电子系统研发部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系统学习了电子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元件、电子电路设计、PCB设计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电子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实际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参与了电子系统的实际操作训练。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电路焊接:学习使用电烙铁、焊锡丝等工具进行电路焊接,掌握焊接技巧和注意事项。
- PCB设计与制作:使用Altium Designer等软件进行PCB设计,并制作出符合要求的PCB板。
- 电路调试:对焊接完成的电路进行调试,解决电路故障,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 问题解决: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如电路设计不合理、元件损坏、焊接不良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和团队合作,我们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实际操作则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2. 团队合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和共同进步。
3. 持续学习:电子系统领域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
在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五、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1.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的实习机会;2. 完善实习指导,提高实习效果;3. 加强与企业合作,拓宽实习领域。
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
![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0491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b.png)
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是指在设计电子电路和系统时,采用的一系列技术和工具,以确保电路和系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的需求。
在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电子电路和系统设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1. 基于硬件描述语言的设计:硬件描述语言(HDL)是一种用来描述电子系统硬件行为的语言。
通过使用HDL,设计人员可以对电路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描述,从而更容易进行电路的分析和验证。
常用的HDL包括VHDL和Verilog。
2.元件级设计:元件级设计是指在电路设计中将电路拆分为可独立分析和设计的基本元件。
通过对各个元件的分析和设计,可以实现对整个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3.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中应用广泛。
通过使用DSP技术,可以对电路中的信号进行精确和高效的处理,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4.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主要涉及电路的建模、分析和优化。
通过对电路元器件的特性进行数学建模,可以对电路的行为进行准确的分析,并通过各种优化方法来改进电路的性能。
5.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在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设计中,电磁兼容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采用适当的布线和屏蔽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提高整个电路系统的EMC性能。
6.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设计是指将多个电路和系统集成到同一芯片上的设计方法。
通过采用现代的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和工具,可以实现高度集成、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电子系统设计。
7.系统级设计和建模:系统级设计是指对整个电子系统进行高层次的建模和设计。
通过对系统功能、性能和约束进行详细分析和建模,可以优化整个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
8.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在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设计中,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3ebb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e.png)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系统设计是现代科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电子元件、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系统来加深对电子系统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基于Arduino的温度监测系统。
通过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并将数据显示在LCD屏幕上。
实验器材:1. Arduino开发板2. 温度传感器3. LCD显示屏4. 连接线等实验步骤:1. 首先,将温度传感器与Arduino开发板连接。
将传感器的VCC引脚连接到5V引脚,GND引脚连接到GND引脚,将信号引脚连接到Arduino的A0引脚。
2. 接下来,连接LCD显示屏。
将显示屏的VCC引脚连接到5V引脚,GND引脚连接到GND引脚,将SDA引脚连接到A4引脚,SCL引脚连接到A5引脚。
3. 在Arduino开发环境中编写代码。
首先,需要包含所需的库文件,如LiquidCrystal_I2C库和Wire库。
然后,定义温度传感器引脚和LCD显示屏的相关参数。
接着,在setup函数中初始化LCD显示屏,并设置显示屏的列数和行数。
在loop函数中,通过调用温度传感器库函数获取环境温度,并将其显示在LCD屏幕上。
4. 将Arduino开发板与电脑连接,并上传代码到开发板上。
5. 实验完成后,观察LCD屏幕上的温度显示,确保温度监测系统正常工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rduino的温度监测系统。
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测量环境温度,并将数据实时显示在LCD屏幕上。
通过该系统,我们可以方便地监测环境温度的变化。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子系统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Arduino开发板和相关传感器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如何编写代码并将其上传到开发板上。
这些技能对于今后从事电子系统设计工作将非常有帮助。
电子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2d6bb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f.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特举办电子系统综合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真实企业级项目,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实际操作技能,提升职业素质。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电子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介绍:邀请企业工程师介绍两个项目:基于虚拟仿真软件的数字农业数字孪生平台和基于STM32的四足机器人项目。
2. 理论学习:学习单片机原理、软件编程方法、电子行业基本工具等知识。
3. 项目实施:以项目小组形式,模拟企业一线研发项目,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
4. 作品展示与答辩:企业工程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组成专家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现场答辩和点评。
四、实训过程1. 项目分组:将144名学生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由5-6人组成。
2. 项目讨论:各小组根据项目要求,进行项目讨论,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时间安排等。
3. 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利用仿真软件和实际硬件进行实践操作。
4. 项目实施:各小组按照项目要求,完成项目设计和制作。
5. 作品展示与答辩:各小组向专家组展示作品,并进行现场答辩。
五、实训成果1. 项目成果:各小组成功完成了基于虚拟仿真软件的数字农业数字孪生平台和基于STM32的四足机器人项目。
2. 技能提升: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了单片机原理、软件编程方法、电子行业基本工具等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3. 团队协作与沟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实训总结1. 实训效果显著:本次实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a8b5b8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7.png)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给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需要一个高效、便捷且安全的电子资源管理系统。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一、需求分析1. 资源管理:该系统应能够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资源的采购、分类、编目、入库等功能。
同时,应支持对资源的检索、借阅、归还和续借等操作。
2. 用户管理:系统应提供用户管理功能,包括用户注册、登录、修改密码等。
同时,应支持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和查询,以及对用户的权限设置。
3. 借阅管理:系统应能够对用户的借阅记录进行管理和查询,包括借阅的时间、电子资源的名称、归还时间等。
4. 统计报表:系统应能够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包括资源的使用情况、用户的借阅情况、流通率等。
这些报表可以帮助图书馆了解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图书馆服务的改进提供参考。
5. 安全性和权限管理:由于电子资源具有版权保护和使用限制等特点,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权限管理机制。
不同用户应具有不同的权限,以便控制他们对电子资源的访问和使用。
二、系统设计1. 架构设计: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的前端界面,系统通过服务器提供各种功能和数据的处理。
这种架构具有简单、灵活、易于扩展的特点。
2. 数据库设计:系统的数据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结构设计应合理,以便满足系统的各项功能要求。
同时,需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用户界面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应设计简洁明了,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界面设计要注意提供友好的提示信息,以帮助用户顺利完成操作。
4. 系统模块设计:系统可以划分为资源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借阅管理模块、统计报表模块和安全权限模块等。
每个模块负责相应的功能实现,模块之间可以进行数据共享和交互。
电子系统设计实习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1d8d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1.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系统设计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选择了电子系统设计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设计水平。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设计工具,如EDA软件、PCB设计软件等。
3. 提高动手能力,学会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电子系统设计基础知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控制器等。
通过学习,我对电子系统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2. EDA软件使用为了提高设计效率,我学习了Altium Designer软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电路原理图绘制、PCB设计、仿真等基本技能。
在绘制电路原理图时,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元件库、布线规则等,使电路图更加规范。
3. PCB设计在PCB设计方面,我学习了Altium Designer软件的PCB设计功能,掌握了元件布局、布线、测试点设置等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完成了一个简单的PCB设计,并进行了焊接和调试。
4. 焊接与调试在焊接方面,我学习了手工焊接的基本技能,包括烙铁的使用、焊接方法、焊接注意事项等。
在调试方面,我学会了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对电路进行测试和故障排查。
5. 项目实践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个电子系统设计项目,负责电路设计、PCB设计和调试。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成功完成了项目,并进行了演示。
四、实习心得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实际操作技能的必要性。
2. 团队合作是完成项目的关键。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3. 持续学习是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
电子系统设计领域不断更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电子专业实践报告5篇
![大学生电子专业实践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278aa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5.png)
大学生电子专业实践报告5篇篇1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专业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电子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次实践报告旨在总结我在电子专业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参考。
二、实践过程1. 实践时间与地点本次实践从XXXX年XX月开始,至XXXX年XX月结束,历时半年。
实践地点位于学校的电子实验室以及校外的一家电子科技公司。
2. 实践内容与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电子实验室的项目研究,包括电路设计与调试、嵌入式系统开发等;(2)电子科技公司的项目开发,涉及单片机应用、传感器接口设计等;(3)电子产品的维修与维护,学习如何检测和排除电子产品故障。
3. 实践方法与步骤在实践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论文,了解电子专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2)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掌握电子专业的实践技能和方法;(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根据实践任务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其次,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最后,按照计划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
三、实践体会与感悟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电子专业的重要性,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掌握了电子专业的技能和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这对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和提高。
四、实践总结与建议本次实践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电子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建议学校和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子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22130e55270722192ef744.png)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所选课题:±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6年06月摘要本次设计本来是要做±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的,但由于买不到规格为±18V 的变压器,只有±15V大小的变压器,所以最后输出结果会较原本预期要小。
本设计主要采用三端稳压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来达到双路可调的要求。
最后实物模型的输出电压在±13左右波动。
1、任务需求⑴有+15V和-15V两路输出,误差不超过上下1.5V。
(但在本次设计中,没有所需变压器,所以只能到±12.5V)⑵在保证正常稳压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功效。
⑶做出实物并且可调满足需求2、提出方案直流可变稳压电源一般由整流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器和稳压环节组成如下图a所示。
⑴单相桥式整流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⑵电容滤波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⑶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指输出电压可以连续调节的稳压器,有输出正电压的LM317三端稳压器;有输出负电压的LM337三端稳压器。
在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中,稳压器的三个端是指输入端、输出端和调节端。
LM317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LM337的2和3引脚作用与317相反)3、详细电路图:因为大容量电解电容C1,C2有一定的绕制电感分布电感,易引起自激振荡,形成高频干扰,所以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常 并入瓷介质小容量电容C5,C6,C7,C8用来抵消电感效应,抑制高频干扰。
参数计算: 滤波电容计算: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压为15V ,当输出电流为0.5A 时,我们可以求得电路的负载为I =U /R=34Ω时,我们可以根据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 C=т/R,来求滤波电容的取值范围,其中在电路频率为50HZ 的情况下,T 为20ms 则电容的取值范围大于600uF ,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取标准值为2200uF 额定电压为50V的点解电容。
电子运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运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cd285815c281e53a5802ff87.png)
例 ,出错 统计和最终分析报告 ,为维护提供 方便 。
影响软件可测试性 的因素 :
织机 构责 任单位 ,组织 全省所 有 市分 公司 学 习培训 , 省分 和市 分公 司指 定一 名系 统管 理 员 ,负 责所 属单 位 的人 员系 统配 置 ,根据 人 员的工 作职 责配 置权 限 ,由 省分 负责 制定 考核 办法 对系 统 的使 用情况 ,制定 详细
目前省 分 网管 中心 ,将 一个班 次安 排两 个人共 同
办事宜 的待 受理 工单 中找 到需 要受 理的 工单 。以及 工 完 成 ,分 为 值班班 长和 备用 值班 人 ,值 班的两 个人 可
单 已经 处理 完毕 后 ,归档 人员 很快 从待 归档 工单找 到 以共 同交接班 ,完 成作 业计 划等 。这样 避免 了值班 人 需要 归档的工单 ,将处理流形成闭环 。 员 出差或者其它 的事情耽误 了值班的 日常工作 。
-
需求 分析 、概 要设计 、详 细设计 以及程 序编码
软件 测试 组人 员进 行试 用 ,或选择 部分 地市 分 公司进 等各个阶段所得到 的文档 ,都应 该成为测试的对 象 。
行试 点 ,在使 用过程 中不 断 的发现 一 些问题 ,逐 个 问
・
为了 把握各个 环节的正确 性 ,人 们需要 进行各
可操作性 :运行 的越好 ,被测 试的效 率越高
可观察性 :所看 见的就是所测 试的
曩
的考核 细则 ,对 系统 软件 工程 建设 进度 每周 进行周 报 规 范化管 理 ,现在 所有 的运 维信息 都是 有组织 性 、条
总结 ,按 月对各 市分 公司 电子 运维 的使 用情 况进行 通 目性的 ,让 运维人 员一 目了 然 ,并 且能 够快速 地找 到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5fbb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2.png)
电子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2. 使学生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特性和应用;3. 引导学生理解电子系统设计中涉及的数学和物理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系统方案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电子系统的搭建和调试;3.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l等)进行电路仿真和PCB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3.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电子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电子技术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包括电子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系统概述2. 常见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电路等,讲解其工作原理、特性参数和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3. 电子系统设计方法:讲解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步骤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仿真、PCB设计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系统设计方法4. 电子系统实践: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搭建和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系统实践5. 相关软件应用:介绍Multisim、Protel等软件在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电路仿真和PCB设计;-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子设计自动化6. 课程总结与拓展: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探讨电子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16学时,分配如下:- 第1-2学时:电子系统概述- 第3-4学时:常用电子元器件- 第5-6学时:电子系统设计方法- 第7-10学时:电子系统实践- 第11-14学时:相关软件应用- 第15-16学时:课程总结与拓展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综合性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综合性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c3ad0a7dd3383c4bb4cd264.png)
随 着信 息 技 术 产业 的进 一 步 发 展 ,电 子 信 息 工程 专 业 是
目前 人 才市 场 最 受 欢迎 的专 业 之 一 。本 专 业 主 要 学 习信 息 获
取 、 息传 输 、 息 处 理 与 信 息 应 用 等 方 面 的理 论 、 术 和 工 信 信 技 程 实 现 问题 , 包括 : 信息 的传 感 与 获 取 、 息 的表 达 与 度 量 、 信 信 息 的 存储 、 号 通 过 系统 的 响 应 、 息 的 传 输 、 息 的 识 别 与 信 信 信 分 离 、 息 的 人机 界 面 等 。 专 业 培 养 从 事 电子 设 备 与信 息 系 信 该 统 的设 计 、 发 、 用 和集 成 的高 级 工 程 应 用 型 人 才 。 本专 业 开 应 学 习 的 知识 面 很 宽 , 业 的 适 用 面很 广 , 重 于 电 子 系统 的设 专 测 计与构建 , 以及硬 件平 台上 软 件 系 统 的 开 发 。 因此 , 专业 对 本
摘 要 : 文介 绍 了综 合 性 电子 系统 设 计课 程 在 我 校 电子 信 息 类 专 业人 才培 养 体 系 中的地 位 和作 用 探 讨 了课 本
.
程 体 系和 课 程教 学 内容 的设 置 。 出 了的 本课 程 主要 的教 学 方 法和 手 段 最后 介 绍 了该 课 程 教 学 近 几年 来 在 我校 词 : 子 系统 设 计 ; 学体 系; 电 教 工程 设 计
一
、
引 言
路 比较 器 、 C弦 波 振 荡 等 单 元 电路 的实 验 , 及实 验报 告 的 R 以 撰 写 。 能 独立 完 成 直 流 稳 压 电 源 、 率 放 大器 等 电路 的设 计 、 功 安装和调试 , 以及设 计 性 实验 报 告 的撰 写 。 握 模拟 电路 的实 掌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28953b1b84ae45c3a358c78.png)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摘要:本文设计与实现的是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以4个关节舵机和1个手爪舵机控制机械手臂的运动和夹取功能,以MC9S1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通过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舵机运动,最终实现将物料待抓区域的物料抓起后,移动至物料堆放区域,最终将物料放置在该区域的运动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MC9S12;机械臂;控制系统一、引言机械臂控制系统是指一种以自动化方式运行并且形状类似人手臂的机器人,能够从事物料搬运、码垛等操作,并且具有可编程性和通用性,并且可以在手臂前端装配相应的工具,例如手抓、吸盘等,实现抓取、吸取等功能。
二、系统方案设计2.1机械臂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为实现将大型机械臂小型化,本设计采用小型直流伺服机作为机械臂的各关节驱动器,控制器选用能够实现系统小型化的单片机,并为系统各模块设计相应的电源电路,如图1所示为系统整体框图。
图12.2机械臂功能描述本文设计的机械臂具有4个自由度和1个手爪开合关节,能够实现抓取物料并运送至制定位置的运输和码垛功能。
首先,通过机械臂硬件结构的搭建,组装成一个串联型机械臂;然后完成机械臂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机械臂小型直流伺服机电源电路设计和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源设计,并将小型直流伺服机的控制端与单片机对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接口相连;最后完成软件程序的编写,以实现运送和码垛任务的动作设计。
2.3 机械臂关节执行器方案本设计机械臂控制系统的关节执行器选用小型直流伺服机,小型直流伺服机具有位置精准、扭矩大等优点,在大型工业机器人机械臂中常使用交流伺服机作为机械臂关节执行器。
由于追求系统小型化,故选用小型直流伺服机,并选取选用数字量舵机。
数字量舵机内部具有微处理器,能够接收数字信号输入,一般采用脉冲宽度调试信号,即PWM信号。
2.4 控制核心方案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控制效果稳定等优点,适合在小型电子控制系统中作为控制器。
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b6d6ce2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c.png)
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的核心,其在通讯、航天、电子商务、数据采集、工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数字电子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从系统设计、数字电路实现、FPGA实现、体系结构及仿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系统设计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始于对系统的功能和需求分析,接着需要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
在系统设计中,需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等方面。
系统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设计寿命内完成机器人赛事失败的概率,主要通过在设计中加入冗余电路等措施来实现;系统稳定性则包括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系统的抗振动、抗磁场、抗温度等方面,其实现主要依赖于电路的设计和系统的设计;系统可维护性则是指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维修和调试。
二、数字电路实现数字电路实现是数字电子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将系统的逻辑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电路实现。
数字电路实现的基本单位是逻辑门,其分为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逻辑门之间可组合成各种不同的逻辑电路。
在数字电路实现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出不同的逻辑电路,并在电路布线、元器件选型等方面加以考虑,以确保数字电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三、FPGA实现FPGA是一种具有可编程逻辑单元的电路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逻辑编程,实现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在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中,FPGA广泛应用于速度要求高、设计改动频繁等复杂数字电路的设计中,其运行速度快、效率高,同时还可大大降低数字系统的设计成本和开发周期。
四、体系结构数字电子系统的体系结构是系统整体的框架,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各个模块的连接和交互等方面。
在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中,需考虑到系统运行效率、数据传输速度、存储器空间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出合理的体系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通信能力。
五、仿真仿真是数字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仿真可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
5
仪器放大器电路的典型结构
u1
A1
R6
U’
R2 U3 R4
R1
A3
Uic
U” R3 U4 R5
R7 A2
u2
如输出级完全对称, 则要求:R4//R6=R7//R5
U0
R6 U 4 U 3)
R4
R6(R1
R2 R3)(U 2 U1) R1 R4
如R2=R3,R4=R5=R6=R7,则
Ad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隔离放大器作用是对模拟信号进行隔离,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
在这个隔离、放大的过程中要保证输出的信号失真要小,线性度、 精度、带宽、隔离耐压等参数都要达到使用要求;
对被测对象和数据采集系统予以隔离,从而提高共模抑制比,同时 保护电子仪器设备和人身安全;
在工业控制、信号测量、医疗器械 等各个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践
2
仪器放大器
仪器放大器应用在智能仪表仪器中,仪器放大器电路性能的 优劣直接影响到智能仪表仪器能够检测的输入信号范围。
❖ 仪器放大器,是一种高性能放大器,它一般具有高输入阻抗、 高共模抑制比、高增益、高精度、高速等特点,仪器放大器常 用在输入级作信号处理。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3
仪器放u1大器电A1 路的典型结构 R6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18
实例:线性光耦隔离放大器TIL300
线性光耦隔离放大器TIL300技术指标:
BW: 200kHz VF: 1.25V IFmax: 50mA 隔离电压:3500V 线性度:3‰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19
设:
K1= IP1 , K 2 IP2 , K 3 K 2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7
实例:INA128,INA129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8
实例: INA128,INA129内部结构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9
❖ 仪器放大器 提纲
❖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 隔离放大器 ❖ 精密度整流电路 ❖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 施密特触发器
精密整流电路的特点
在实际的交直转换电路中,若直接用二极管整流将造 成严重的非线性;
用运放构成有源整流电路,实现精密线性整流; 所整流的信号大小为:0.7V/Av;若取Av=1000,则能对
电位器可调级数:100级, 阻值存贮
按键式3线控制
/CS /INC U/ /D 阻值
L
Pulse H
升
L
Pulse L
降
H
--
电--子系统设计与不实变
2020/6/18
践
12
X9312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13
VO1 V+
可编程增益放1 大13 器PGA204
4 Over-Voltage
2020/6/18
践
21
❖ 仪器放大器 提纲
❖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 隔离放大器 ❖ 精密度整流电路 ❖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 施密特触发器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22
二极管整流电路
一般二极管硅管压降为0.7V,锗管为0.3V,肖特基二 极管压降为0.2V;
并且从二极管转移特性可知,它是非线性的。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10
用数控电位可器编构成程可增编益程放增益大放器大器
2020/6/18
U0=电(1子系2RRw统2 )设(U计1与U实2)
践
11
❖ 技术参实数例: :数控电位器X9312U
Vcc=5V, Ic=1mA
R=1kΩ,10kΩ,50kΩ(X9312U),100kΩ
U
4
1
R3 R1
U
2
R3U1 Uic R1
u1
A1
R6
U’
R2 U3 R4
R1
A3
Uic
U” R3 U4 R5
R7 A2
u2
差分输入可以使电路只对差模信号放大,而对共模输入
信号只起跟随作用,使得送到后级的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的
幅值之比(即共模抑制电比C子M系R统R)设得计到与提实高。
2020/6/18
❖ 仪器放大器 提纲
❖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 隔离放大器 ❖ 精密度整流电路 ❖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 施密特触发器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1
❖ 仪器放大器 提纲
❖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 隔离放大器 ❖ 精密度整流电路 ❖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 施密特触发器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IF
IF
K1
Uo
IP2 R2 K2 IF R2 K2 Uo K3 R2 U1 = R2 U1
IP1 R2 K1
K2 U1 K1 R1
R2
R1
R1
这里K3=1,由手册给定。而IF=1nA~20mA。经实测
全量程内(0~2.5V)线性度在0.2%内。
实例:专用隔离放大器(AD210)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U’
R2 U3 R4
R1
A3
Uic
U” R3 U4 R5
R7 A2
u2
由两级差分放大器电路构成;运放A1 ,A2 为同相差分 输入方式,提高了电路的输入阻抗;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4
仪器放大器电路的典型结构
❖ A1和A2产生的输出电压
U3
1
R2 R1
U 1
R2U R1
2 Uic,
U
Uo 2 U1
1
2R2 R1
2020/6/18
践
6
普通运放构成的仪器放大器
设计要点:
u1
A1
R6
U’
R2 U3 R4
R1
A3
Uic
U” R3 U4 R5
R7 A2
u2
❖ A1和A2级可设计成高增益,而不致引起较大的直流失调; ❖ 输出级A3尽量用小电阻,以便减少直流失调(Ib引起的);
❖ R4~R7阻值要尽可能相等; ❖ A1和A2要选同一芯片上的双运放,利用电路的对称
25k
25k
Feedback
12
A1 A0
Digital
16 15 14
Digitally Selected Feedback Network
A3
Ground
5 Over-Voltage
VIN
Protection
A2
25k
25k
6 79
8
VO3 Adj VO2
V-
A1A0=00, G=1; A1A0=01 , G=10;
A1A0=10, G=100; A电1子A0系=1统1,设G计=与10实00
2020/6/18
践
11
VO
Ref
10
16
❖ 仪器放大器 提纲
❖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 隔离放大器 ❖ 精密度整流电路 ❖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 施密特触发器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
2020/6/18
践
17
隔离放大器
隔离放大器是一种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电气绝缘的放大器,一 般采用变压器(用于高频)或光耦合(用于低频)传递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