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养护的重点与难点

合集下载

药品养护措施

药品养护措施

药品养护是指在药品储存、运输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性措施,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效价得以稳定,防止药品变质失效。

以下是具体的药品养护措施:
1. 环境控制:
- 温湿度管理:根据各类药品的要求设定适宜的储存温度(如阴凉库、冷藏库等)和相对湿度,并配备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确保仓库内温湿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 光线防护:避免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对光敏感药品应存放在避光容器或用遮光材料包裹。

2. 设施设备维护:
- 定期检查与保养通风设备、除湿机、空调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维持良好的储存环境。

- 对于特殊要求的药品,如需要防震、防潮的药品,要提供专门的储存条件。

3. 分类储存:
- 按照药品的理化性质和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药品需单独隔离存储。

- 根据药品有效期执行“先进先出”原则,定期盘点并及时清理近效期药品。

4. 质量监控:
- 定期开展药品质量抽检,包括外观检查、水分测定、微生物检测等,发现问题药品应及时处理。

- 记录药品养护情况,包括温湿度记录、养护检查记录、药品进出库记录等,并按要求保留一定期限的记录档案。

5. 人员培训与管理:
- 药品养护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药品特性和养护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实施严格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药品储存区域,确保药品不受污染。

6. 应急预案制定:
- 针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电力故障、设备损坏等)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减少药品损失。

通过以上全面的药品养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药品品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1、片剂的养护重点与方法:(1)一般片剂:吸潮后可发生分解、破碎、发霉、变质等现象;(2)包衣片(糖衣、肠衣片)吸潮后可发生褪光、褪色、粘连、溶化、霉变、膨胀脱壳等现象;(3)含糖片剂,如各种糖钙片、喉片、等,吸潮、受热后可发生溶化、粘连及变形;(4)对光敏感的片剂要注意避光保存;(5)中成药片剂易吸潮,要保证库房的干燥;(6)抗生素、生化制剂要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存放,并按“效期”原则出库。

以上剂型要注意保证库房密闭、干燥、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70%,要特别注意雨季的相对湿度如有超标要立即采取排潮措施。

片剂常见易变及需要重点养护的品种有:(1)磺胺嘧啶片:遇光易氧化、受潮易生霉,应在密闭、遮光、干燥处储存。

(2)阿司匹林片:遇湿热情况易分解,产生醋酸味和表面析出针状结晶,应在密封干燥处储存。

(3)维生素B1片:遇潮易发生松片,遇光易氧化分解变黄色。

(4)维生素C片:遇光受潮易氧化分解变黄色或黄棕色。

(5)复方甘草片:有吸湿性,吸潮后可变色、胀片、粘连、溶化,应在密封、干燥处储存。

(6)硝酸甘油片:遇光、空气、吸潮后可缓慢水解,含量下降,应在遮光、密封、凉处储存。

2、胶囊剂的养护重点与方法:胶囊剂(包括硬胶囊剂、胶丸剂)吸潮、受热后易变软、发粘、膨胀、生霉。

应注意要以防潮、防热为主。

(1)一般胶囊剂要在密封、干燥的凉处储存,但也不能过分干燥,防止胶囊脆裂,主药对光敏感的要注意避光。

(2)有颜色的胶囊要注意因受潮、受热而出现变色。

(3)装有生药的胶囊要注意因受潮、受热而出现的发霉、生虫、发臭。

(4)抗生素胶囊应在密封、干燥、阴凉处储存,避免因此使药品效价下降,并坚持按“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出库,胶囊剂常见易变及需要重点养护的品种有:(1)利福平胶囊:受湿热可发生粘软、发霉等现象,应在密封、避光干燥处储存。

(2)维生素AD胶丸:遇光、空气、吸潮、受热后,可发生氧化、粘连、发霉、漏油等,应在避光、密封、干燥处储存。

药房药品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药房药品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篮 糊
合理运动
9 1 4{
羔生
1 4 9{ 9 1 4 2 3 ( 3 1 . 9 4 ) 对 自身健康重视程度不如女性 , 同时 男性马虎 大意者 多、 依从 性不强 , 可 能影响 自我管 理效果 。文化水平对人的社会成分 、 性格、 处事态度 等影响 较深远 , 总体来 说文化 水平 较高者 , 对 事物的科学认 知更 强, 对综合 管理重 要性 、 内涵认识 更透彻 。膳 住情况 一定 程度反映外源性影响 因素 , 独居者缺 乏外部干 预 , 同时可能 出现负 面情绪 , 缺少对 未来 生活 的憧憬 , 易患得 患失 、 自暴 自弃 , 放纵 自己, 影响干预水平 。 慢性病防治调查显示 , 慢性病 以心脑血管 病为 主, 但有 急性发作 史 比重 、 正接 受综 合干预治疗相对较低 , 可能与心脑血 管病流行 性更强 、 认 知度较高有 关 , 许多患者 对心 脑血管病习 以为常 , 对 自我管理经验 水平拥有足够 的 自 信, 而糖尿病 、 C O P D综合 干预 内 容技术性 、 专业性更强【 。 小结 : 应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注熏细节管理 , 筛查 高风险人群 , 落实好追 踪 、 随访 , 提 高综合 干预质量 , 将 量变提升为质变。
【 关键词】 神经病理 ; 微创介入; 治疗效果 【 中圉分类号 】 R 7 2 2 . 1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1 0 0 4— 4 9 4 9 I 2 0 1 5 ) 0 3 — 0 5 2 2一 O l
3讨 论
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含义在国际疼痛研究会 中认为 : 因为躯体 的感觉神经 系统造 成 一定的伤害 , 或者 由于疾病而直接引发的疼痛 。通过大量 的研究表 明, 神经病理 性疼 痛对 患者 的生活质量造 成一定的影响 , 同时对 患者的躯 体 以及感 情存在 不利影 响。在 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为兰叉神经痛 、 丘 脑通以及 肋间神经 痛等 。三阶梯镇痛 药物对 此种 疾病 并无显著效果 , 通常可 以选择一线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 例如加 巴喷丁以及 阿米 替林 等药物¨ 。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 的伤害 , 因此对患 者进行介 入性 治疗。此研究对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 析 , 现报道如下 :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 般 资料 选取我院 2 0 1 3年 3月 一 2 0 1 5 年1 月期间收治 的4 6 例 神经病 理性疼痛 中患有 三叉 神经痛患者 , 按照单双号方法将其 分为观察 组以及对 照组 , 每组 患者为 2 3例 。在对照 组中 , 男性 为 l 5例, 女性为 8 例, 患者年 龄均在 2 8 —4 2岁之 间, 平均年龄 为( 3 2 . 5±3 . 8 ) 岁, 在观察 者中 , 男性 为 1 1例, 女 性为 l 2例 , 患者年 龄 2 9— 4 3岁之 间 。 平均年 龄为 ( 3 4 . 2± 4 . 3 ) 岁, 对两组患者的性别 、 年龄等 一般资料进 行对 比, 无显著差异 , 不具 有统 计学意义( P>O . 0 5 )。 1 . 2方 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微血管减压术进行 治疗。患 者在全麻 的情况 下, 取 患 者 发 际 内 竖 向切 口, 长度约 为 4 c m, 随后进行颅骨开孔 , 直径约为 2 e m, 并 将所有对 患者产生 压迫的 血管进行松懈 , 并将其 进行隔离 。 观察者患者予以三叉神经痛射频治 疗。选取 患者 的上颌 神经 或者下颁 神经 , 并对 其进进行热凝治疗以及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1 . 3疗 效 判 定 标 准 患者经治疗后 , 其 自发性疼痛 、 痛觉过 敏 、 异常疼痛 和感觉 异常等 临床特征 逐渐消 失则为显效 ; 自 发性疼 痛、 痛觉过敏 、 异常疼痛 和感觉异 常等 临床特征有 所缓解 则为有 效, 自 发性 疼痛 、 痛觉过敏 、 异 常疼痛 和感觉异 常等临床 特征无缓 解或者 症状加 重则为 无效。

药品的陈列保管与养护

药品的陈列保管与养护
2、质量标准严格、专业技术强
药品的物理、化学、生物药剂学、安全性、 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等指标必须符合规 定的标准。判断是否合格必须由药学专业人 员借助专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仪器。
3、社会公共性,缺乏需求价格 弹性
药品作为增进健康、延长生命的必要 手段,关系到整个人社会的繁衍和发 展。对于患者来说药品属于必需品, 为了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维持生命 不会因为价格高低而停止购买、使用 药品。对于健康人来说不会因为价格 下降而购买、使用药品。。
• 5.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信息技 术的应用一方面使企业通过更加快速地 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动态,促进科技成 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使企 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 没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企业将失去参 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资格
• 6.提高企业决策水平:正确决策是企业 谋求长久生命力的保证。信息是决策的 基础,信息化使决策者及时获得决策所 需国内外、企业内外的完备信息成为可 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化可以帮 助决策者排除不良信息的干扰,以正确 信息制定出正确决策;决策支持系统、 专家系统、业务智能系统可以帮助企业 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决策。
以下。 3、选择合适的容器和不同的贮存
方法。
四、中药饮片的养护技术
1、清洁养护法。 2、除湿养护法(通风法、吸湿防潮 法). 3、密封养护法。 4、对抗贮存法。 5、低温养护法。 6、高温养护法。
一、中成药的贮存与养护
(一)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虫蛀、霉变、酸败、挥发、沉淀。 (二)引起中成药质量变化的外界因 素 包装容器的影响、贮存时间的影响。
5、时间(时间过长药品也会逐渐变质,失 效)。
二、不同性质药品的保管方法
1、易受光线影响而变质的药品的保管 方法。 2、易受湿度影响而变质的药品的保管 方法 3、易受温度影响而变质的药品的保管 方法 。 4、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保管方法

药品养护知识

药品养护知识

一、药品养护的目的根据药品的储存特性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经济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控制调节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达到有效防止药品质量变异、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目的。

二、养护原则严按要求、手段科学、控制条件、定期检查、防止质变。

三、养护工作主要内容在质量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制定药品养护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检查控制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四、基本要求1、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1)、本企业规定药品近效期含义为:距药品有效期截止日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

2)、在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中设置药品近效期自动报警程序,对所储存药品的有效期实施动态监控,按月汇总、生成“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分别传递至质量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部。

3)、在库内应悬挂黄色近效期药品提示牌,养护员负责在近效期药品提示牌。

2、定期检查储存条件有库存药品质量。

片剂:检查有无变色、斑点、龟裂、脱壳、掉皮、粘瓶、溶化、发霉、松片、破碎、异物等现象。

一般压制片:检查有无变色、松片、发霉等现象。

包衣片(糖衣片、肠溶片、薄膜衣片):检查有无包衣褪色、结晶析出、粘连、粘瓶、脱壳、龟裂、掉皮(衣)、霉变等现象。

含糖片(口含片等):检查有无溶化粘连及变形等现象。

λ胶囊剂:检查有无漏粉、破裂、漏油、粘软变形、粘结等项。

硬胶囊:检查有无碎裂、漏粉、粘结、粘瓶、霉变等现象,内容物应无吸潮、变色、结块、霉变等异常现象,有色胶囊应检查有无变色现象。

软胶囊:检查有无漏油、粘软变形、粘瓶等现象。

装有生药等营养性物质的胶囊:注意是否有霉变、生虫现象。

λ颗粒剂、散剂:观察色泽,检查有无吸潮、软化、结块、霉变、包装封口是否严密及有无破裂。

块状冲剂:检查有无潮解、软化、霉变、虫蛀等现象。

颗粒剂:检查有无吸潮、结块、变色、霉变、虫蛀及异味等现象。

散剂:检查有无变色、潮解、风化、霉变、虫蛀、异味等现象。

λ丸剂:观察色泽,检查有无吸潮、霉烂、虫蛀、皱皮、粘连及脱壳、褪色、掉皮、异味等项。

药品储存养护知识

药品储存养护知识

药品储存养护知识讲义一、药品养护的方法:1 对于一般品种,养护员依据储存药品的流动情况,制定养护检查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循环质量检查:储存药品每三个月为一个循环周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在库的药品均应进行质量检查;一般第一个月检查30%,第二个月检查30%,第三个月检查40%,即“三三四”养护法。

重点养护品种每月检查一次。

2 重点养护的药品应包括:2.1主营品种、首营品种、易变质的品种;2.2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品种;2.3各级药检部门重点抽查的品种;2.4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品种;2.5超过生产日期两年以上的品种;2.6近效期不足6个月的品种。

3 在质量养护检查中,应依据储存药品的外观质量变化情况,抽样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

4 药品储存的要求: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35%-75%;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库存放;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拆除外包装的零货药品应当集中存放;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业区,仓储作业人员不得有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二、养护检查的内容:1 检查储存药品的外观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或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 检查库房温湿度,每日上午、下午定时对库房温、湿度条件进行观察,并记录。

3 检查库房是否满足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要求,并填写库房巡检记录。

4 检查养护用设备、仪器等是否运行良好。

三、药品养护记录:3.1 养护检查工作应有记录,包括养护检查记录、验收养护仪器的使用记录以及养护仪器的检查、维修、保养、检定记录。

药品养护知识

药品养护知识

药品养护知识第一篇:药品养护知识一、药品养护的目的根据药品的储存特性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经济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控制调节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达到有效防止药品质量变异、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目的。

二、养护原则严按要求、手段科学、控制条件、定期检查、防止质变。

三、养护工作主要内容在质量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制定药品养护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检查控制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四、基本要求1、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1)、本企业规定药品近效期含义为:距药品有效期截止日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

2)、在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中设置药品近效期自动报警程序,对所储存药品的有效期实施动态监控,按月汇总、生成“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分别传递至质量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部。

3)、在库内应悬挂黄色近效期药品提示牌,养护员负责在近效期药品提示牌。

2、定期检查储存条件有库存药品质量。

λ片剂:检查有无变色、斑点、龟裂、脱壳、掉皮、粘瓶、溶化、发霉、松片、破碎、异物等现象。

一般压制片:检查有无变色、松片、发霉等现象。

包衣片(糖衣片、肠溶片、薄膜衣片):检查有无包衣褪色、结晶析出、粘连、粘瓶、脱壳、龟裂、掉皮(衣)、霉变等现象。

含糖片(口含片等):检查有无溶化粘连及变形等现象。

λ胶囊剂:检查有无漏粉、破裂、漏油、粘软变形、粘结等项。

硬胶囊:检查有无碎裂、漏粉、粘结、粘瓶、霉变等现象,内容物应无吸潮、变色、结块、霉变等异常现象,有色胶囊应检查有无变色现象。

软胶囊:检查有无漏油、粘软变形、粘瓶等现象。

装有生药等营养性物质的胶囊:注意是否有霉变、生虫现象。

λ颗粒剂、散剂:观察色泽,检查有无吸潮、软化、结块、霉变、包装封口是否严密及有无破裂。

块状冲剂:检查有无潮解、软化、霉变、虫蛀等现象。

颗粒剂:检查有无吸潮、结块、变色、霉变、虫蛀及异味等现象。

散剂:检查有无变色、潮解、风化、霉变、虫蛀、异味等现象。

药品储存与养护总结

药品储存与养护总结

药品储存与养护总结药品的储存与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正确的储存和养护可以延长药品的保质期,确保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以下是药品储存与养护的一些总结和建议。

首先,药品的储存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药品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

一般来说,药品的储存温度不应高于25摄氏度,也不应低于5摄氏度。

此外,药品应该远离潮湿和有害气体,避免与化学品混放,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品的质量。

其次,不同类型的药品在储存和养护上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比如,一些药品需要存放在冰箱中,比如生物制剂和一些易变质的药品。

而一些药品则需要避免受潮,比如一些片剂和胶囊剂。

此外,一些药品在储存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光照,比如一些光敏药品。

另外,药品的包装也是非常重要的。

药品的包装应该完整,密封良好,避免受潮和受污染。

一旦包装被破坏,药品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药品的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药品的养护应该遵循“干燥、阴凉、避光”的原则。

在服用药品时,应该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避免超量服用或者漏服。

在服用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药品的剩余量,避免长时间存放和使用过期药品。

总的来说,药品的储存与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正确的储存和养护可以延长药品的保质期,确保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药品的储存与养护,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避免药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养护的重点与难点
药品养护是药品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药品质量管理在流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厘清基本概念
药品养护是指依据药品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用维护药品质量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对药品质量进行科学养护的技术工作,是研究储存药品质量变化规律和科学养护方法的一门科学。

药品养护的原则就是安全储存、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

具体而言,是指养护人员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药品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保养维护,主要内容包括:
1.指导和督促储存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
2.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
3.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
4.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检查记录;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
5.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6.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按其特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所采取的养护方法不得对药品造成污染;
7.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具体环节的要求
药品养护工作具体包括仓库的温湿度管理、卫生管理、药品检查处理、效期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内容。

温湿度管理
1.温湿度记录每天上午9∶00、下午15∶00各记录一次温湿度。

2.温湿度条件湿度:应保持在35-75%;温度:常温库0-30℃、阴凉库20℃以内、冷库2-10℃。

3.温湿度调控如超标,立即进行调控。

常温库、阴凉库使用空调器调控温度,冷库通过安装相关仪器自动调控温度。

至于湿度,特别干燥时(相对湿度低于35%),可采用洒水、湿拖把拖地等措施;湿度过高时,则可以用空调制冷并抽湿,或者使门窗密封或在库门安装风幕,尽量减少外界空气中的水分侵入。

当库内湿度高于库外时,可利用排风扇等机械设备进行通风驱潮,将地面水分、库内潮气散发出去。

在梅雨季节或阴雨天,库内湿度超过75%、库外湿度更高的情况下,不宜采用通风降潮,宜密封库房,用空调、抽湿机降低库内湿度。

4.复查、记录如超标,距第一次记录时间2小时后,即上午11∶00、下午17∶00复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同时注明记录的时间。

卫生管理指规范库区商品卫生与环境卫生,保持仓库作业环境、办公环境的整理整洁;开展仓库的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管理范围包括仓库园区、月台、待验区、退货验收区、退货区、不合格品区、合格品区、复核区、发货区、办公生活区、设施设备、天地墙、门窗、走廊、楼梯、卫生间、停车棚、停车场卫生以及个人卫生等。

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包括了卫生死角、纸皮垃圾清理、工具归位、货架商品、作业台面等。

药品检查处理意在及时了解药品的质量情况,掌握药品质量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并验证成效,必须定期对药品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

将合格品(库)区中有质量问题的药品,能够及时清理出来,保证合格品(库)区药品均为质量合格的。

这一环节的工作重点包括:
1.根据药品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市场流转情况、药品质量动态,并结合季节气候、贮存环境和时间长短等因素,每月底拟定下月的药品检查计划。

2.品种分类及判断标准。

将库存品种分为三大类:
A、重点检查品种
①近效期药品(效期不足2个月的,确定是否需按规定下仓);
②仓库验收养护检查、门店检查曾经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品种(质量问题报告单);
③库龄超过一年的品种(合格品区收货时间超过一年的库存药品);
④门店退库入正品区的品种(可查退库单);
⑤仓库操作过程中发现的原包装量短少品种(质量问题报告单)。

B、特别检查品种
①清场品种;
②质量部通知检查的品种;
③外包装、标签异常的品种;
C、一般检查品种除重点检查品种、特别检查品种以外的其余品种。

3.检查记录检查的内容包括品种的批号、生产日期、效期、包装标示、包装质量、外观性状、库存数量等,与来货验收的检查项目基本一致等。

重点检查品种,每月检查一次;特别检查品种,随时检查;一般检查品种,每季检查一次,一般第一个月检查30%,第二个月检查30%,第三个月检查40%。

检查方法包括:现场检查,做好记录;检查以不破坏品种的包装质量为前提;对采购或供应商清场品种,暂不需做记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检查都要详细填写《库存药品养护检查记录》。

4.在库养护发现药品出现异常情况时,处理方法如下:
A、因破损而导致药品液体、气体、粉末泄漏时,应当迅速采取安全处理措施,防止对储存环境和其他药品造成污染。

B、对质量可疑的药品应当立即采取停售措施,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同时报告质量管理部门确认。

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药品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①存放于标志明显的专用场所,并有效隔离,不得销售;
②怀疑为假药的,及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③属于特殊管理的药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④不合格药品的处理过程应当有完整的手续和记录;
⑤对不合格药品应当查明并分析原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C、药品上架、退货、整理、拣货、复核、发货等操作时,如发现下列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操作,并报告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①药品包装出现破损、污染、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损坏等问题;
②包装内有异常响动或者液体渗漏;
③标签脱落、字迹模糊不清或者标识内容与实物不符;
④药品已超过有效期;
⑤其他异常情况的药品。

另外,接到相关通知(质量召回、清场、退厂、政府抽样等)时,理货员应配合养护员,做好相关商品的下仓和下架、清点和交接工作。

效期管理药品储存时,应有效期标志。

企业应采用计算机系统(如WMS)对库存药品的有效期进行自动跟踪和控制,采取近效期预警及超过有效期自动锁定等
措施,防止过期药品销售。

安全管理
1.消防安全消防通道保持畅通,消火栓、消防门、灭火器以及其他消防器材等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仓库员工开展消防演练和消防检查,重大安全状况下的紧急疏离和紧急预案等。

2.药品安全楼板承重、摆放堆码、层高限制、仓库钥匙保管等。

3.作业安全仓储作业当中做到轻拿轻放、各种设施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操作、用电安全等。

4.药品和人员出入库安全药品出入库,做到见单收货、凭单发货、单货相符和单货同行等;货物出库安全放行、人员出入库接受保安人员的安全检查等。

5.上下班安全人员上下班路途安全,宿舍管理安全等。

设备管理
上期专栏中,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总纲性的要求,下面就设备管理有关的具体要求阐述如下:
1.对设备造册登记、编号,建立设备管理台帐,重点养护设备,如空调、冰柜等,建立设备档案。

2.操作人员在上岗前要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理论教育和实际技能的培训,必须做到三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后方可上岗。

3.养护检查仪器设备应放置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放置台案应无振动。

严格按照设施设备的使用规定和说明书(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重点养护设备,如空调机,专人负责管理、操作(使用),并每天登记养护设备运行(使用)记录。

记录的内容应包括记录日期、工作起止时间,运行(使用)情况,操作人等。

4.在每次开机前及关机后由操作人员进行日常保养: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润
滑、紧固易松件;清理设备周围的障碍物。

5.除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外,养护用设施、设备应每月检查一次性能状况,做好记录并及时整理归档。

6.必须遵守消防部门的有关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更换,防止失效。

7.养护工作所用的各种检验仪器设备、计量工具须有计量检定部门的有效检定合格证。

计量器具应每年联系计量部门检定,每年两次。

8.照明设施,应按安全用电的要求,进行维护,不得存在安全隐患。

9.防鼠、防虫网、蚊蝇诱灭器等设施需经常检查,有问题及时维修更换。

10.养护设备故障时,可与公司工程部联系维修。

库存盘点企业应进行定期盘点,做到账、货相符。

库存盘点包括季度清盘、贵细品日盘和循环盘点等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