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第四单元比例总结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24:16=60:40,内项、外项。

会根据比例形式写乘法算式(2)会判断两组数是否成比例:P58.2(3)会根据乘法算式写比例:P59.4(4)会判断4个数字能否成比例:法1:任意2组相除答案是否相等法2:任意2组相乘答案是否相等2、解比例。

(1)应用题:找关系;列比例;用乘法化为方程(注意转化单位):P62.3(2)已知3个数和x 成比例,求x:有3种。

3、正比例。

P65(1)定义:)(一定k xy=,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方法:两种对应量相除,看比值是否一定。

(2)正比例图像的特点:P65;会根据图像找某个量。

4、反比例。

P70(1)定义:)(一定k xy =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方法:两种对应量相除看积是否一定。

5、比例尺。

P74(1)定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3)画图:P74.①确定比例尺②求图上距离③画平面图④标名称和比例尺6、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方法:①数原图每边占几格;②算出原图放大或缩小后占几格;③画出算出来后的图形。

7、解决问题:关键找某个量一定,其余两个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然后按照解比例的方法列方程计算。

(1)同一时间、地点,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关系。

(2)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3)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4)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例关系。

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比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了解和运用比例是六年级学生的基本要求,下面将介绍六年级比例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什么是比例?比例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通常用等于号“=”表示。

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数之比相等的关系,例如:苹果和橙子的比例是3:5,可以表示为3/5。

也可以表示为百分比形式,如30%。

二、比例的四种关系在比例中,有四种常见的关系,分别是正比、反比、复合比和比例函数。

1. 正比关系正比关系是指两个量相互之间的变动方向保持一致,即当一个量增加时,另一个量也增加;当一个量减少时,另一个量也减少。

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时间和行驶距离就是正比关系。

行驶1小时距离为50公里,行驶2小时距离为100公里。

2. 反比关系反比关系是指两个量相互之间的变动方向相反,即当一个量增加时,另一个量减少;当一个量减少时,另一个量增加。

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时间和行驶距离就是反比关系。

行驶1小时距离为60公里,行驶2小时距离为30公里。

3. 复合比关系复合比关系是指由两个或多个比例构成的关系。

在复合比中,可以通过比例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来求解未知数量。

例如,苹果和橙子的比例是3:5,橙子和香蕉的比例是4:7,求解苹果、橙子和香蕉的比例关系。

4. 比例函数比例函数是指含有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其中变量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比例函数通常使用字母表示,如y = kx,其中k为比例系数。

三、比例的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1. 长度比例比例可以用于描述物体的长度关系,如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地面的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1:1000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对应实际地面上的1000厘米。

2. 价格比例比例可以用于描述商品的价格关系,如打折活动。

例如,某商品原价为100元,打8折后的价格为80元。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在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中,比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比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购物时的价格比较、食谱中的食材比例等等。

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比例的定义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性质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比例常用两个比例项的比值表示,形式为a:b或a/b,其中a和b称为比例项。

二、比例的性质1. 比例的交换性:比例a:b与b:a相等。

2. 比例的比值性:如果a:b=c:d,则a/c=b/d。

3. 比例的平行性:如果a:b=c:d,且b不为0,则a/b=c/d。

三、比例的表示方法1. 倍数关系表:通过倍数关系表可以清楚地列出两组具有比例关系的数。

2. 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长度或面积比例的一种工具。

比例尺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在图纸上进行测量和绘制。

3. 分数形式:将比例转化为分数形式可以更直观地表示比例关系。

四、比例的运算1. 比例的等比乘除:在比例中,如果将两个比例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那么得到的新的比例与原比例相等。

2. 比例的合并:当两个比例都有相同的比例项时,可以将其合并为一个比例。

五、比例的应用1. 比例的扩大和缩小:比例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值的扩大和缩小计算。

比如说,地图尺寸的缩小或放大,可以使用比例进行计算。

2. 求解未知量:通过已知比例关系和已知量,可以求解未知量。

例如,知道一个图形的某条边长度与其他边的比例,可以通过比例关系求解其他边的长度。

六、练习题1. 甲园和乙园的面积比为5:8,已知甲园的面积为60平方米,求乙园的面积。

2. 小明用2个小时做完了10道题目,求他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做完20道题目?3. 一张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3:2,且长是12cm,求宽是多少?4. 某商品原价为80元,现以打7折出售,求现价是多少?七、总结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涵盖了比例的定义、性质、表示方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等内容。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 k (一定)x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xy k (一定)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 就不成比例4、正比例、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解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4)解比例。

(5)检验并写出答语。

精讲典型题例题1填空(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天,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2)把2米:4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比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不仅在数学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比例的相关知识。

一、比例的定义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例如,2:3 =4:6,这就是一个比例。

在比例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如在 2:3 = 4:6 这个比例中,2×6 = 3×4 = 12。

这一性质在解决比例问题时非常有用。

三、比例的判断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呢?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两个比的比值来判断。

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它们就能组成比例;如果比值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例如,判断 3:4 和 6:8 是否能组成比例。

先计算 3÷4 = 075,6÷8 =075,因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 3:4 和 6:8 能组成比例。

四、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解比例:x:2 = 3:6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到 6x = 2×36x = 6x = 6÷6x = 1五、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例如,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六、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比如,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因为长×宽=面积(一定)。

七、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总结一、比例的基本性质: 1。

2。

成反比例的量,除了量的增减外,还有两种情况:一是一种量变化,引起另一种量的相应的变化,这时前后两种量的变化的比,等于后者同前者的比;二是两种量的前后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等于它们的和同除以它们的差,即1: 4。

3。

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比值是一定的,一般在0和1之间,其中最大的是一。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如果另一种量也随着它变化,那么这两种量的乘积就(扩大),这两种量的乘积就(缩小)。

3。

如果两个比相除又叫两个比的比值,表示这两个比相除的结果,这种说法不确切。

4。

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比例中项必须是一个数,或者是一个数的比,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2)比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

(3)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

(4)比例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比值不变,这与正比例、反比例的情形不同,而且0除外。

(5)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叫做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6)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并且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的倒数,那么这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7)把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正比例、反比例的基本性质结合起来,就可以写出比例的基本性质,用字母表示为: p:q=a3。

5。

比例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与反比例的情形类似,但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中“比例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比例的基本性质的两边仍然可能分别是不相等的量,比值也可能分别是不相等的量,都满足不变性质,故本题错误。

(8)(简)设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为x,则x:(9)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当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的(p÷q),且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为a时,比例的两边相等,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这时,(a÷a)成反比例。

当a成比例时,比例的两边仍然相等,即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即a与a成反比例。

六年级比例解方程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解方程知识点

一、比例与比例方程的概念:1.比例:比例是两个量之间的相对关系,表示为a:b,也可以写成a/b。

例如,如果有两个数量相等的物体A和B,它们的重量分别是2千克和4千克,则A和B的比例为2:4,或者可以简化为1:22.比例方程:比例方程是指用比例关系表示的等式,一般形式为a:b=c:d,其中a、b、c、d是已知的数,其中有一个未知数,目的是求解该未知数。

二、比例解方程的方法:1. 交叉相乘法:适用于解第一类比例方程,即已知a:b=c:d,求解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

通过交叉相乘得到等式ad=bc,然后解这个等式即可得到未知数的值。

2.逐差法:适用于解第二类比例方程,即已知a:b=c:d,求解其中一个已知数的值。

通过逐差运算把已知数的差与未知数的差相等,即得到等式a-c=b-d,然后解这个等式即可得到已知数的值。

三、比例解方程的应用:比例解方程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例如:1.用于比例问题的求解:比如已知一些物体的重量和长度成比例,求解未知物体的长度或重量。

2.用于价格计算:比如已知一些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成比例,求解未知商品的价格或数量。

3.用于图形的放缩:比如已知一座房子的平面图的尺寸与实际房子的尺寸成比例,求解未知房子的尺寸。

四、例题及解法:例题1:已知a:b=3:5,求解a的值。

解法:根据交叉相乘法,得到等式5a=3b。

然后我们需要知道b的值才能解得a的值。

如果已知b的值为15,则代入等式中,得到5a=3*15=45,将等式两边同除以5,得到a=9、所以当b=15时,a的值为9例题2:已知a:b=2:3,求解b的值。

解法:根据逐差法,得到等式a-c=b-d。

已知a:b=2:3,所以a-2=b-3、然后我们需要知道a的值才能解得b的值。

如果已知a的值为4,则代入等式中,得到4-2=b-3,即2=b-3、将等式两边同加3,得到5=b。

所以当a=4时,b的值为5以上就是六年级比例解方程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例解方程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一、比的意义和性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比的应用通过比可以应用一些问题。

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的性质在一个比例中,组成比例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在一比例里,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这个求未知项的过程,叫做解比例。

三、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成反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方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一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二是看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否一定。

比的意义:两个量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我们通常称之为“比”。

定义:在两个量的比中,我们把数量放在前面,单位“1”放在后面,我们称之为前项,后项。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或分子,后项相当于除数或分母,比值相当于商或分数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外两项叫做内项,中间两项叫做外项。

如果中间的两项是两个相同的数,这样的比例叫做对称比例。

比例尺的意义: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我们把比例尺分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两种。

缩小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已知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根据公式计算即可;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归纳比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并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

下面是对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比例指的是两个或更多量之间的数值关系,可以表示为a:b或a/b的形式,其中a和b是具有相同单位的数。

二、比例中的术语:1. 量比:表示两个量的比例大小关系,即a:b中的a和b。

2. 比例关系:表示两个或多个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用等比例、成比例、不成比例等词语描述。

3. 同比例:当两个或多个量的比例不变时,它们之间称为同比例关系。

4. 量比比值:表示同比例关系中两个量比的商值,即a:b或a/b的数值。

三、比例的性质和应用:1. 比例恒等原理:如果两个比例相等,即a:b=c:d,那么它们的比值相等,即a/b=c/d。

2. 比例的放大和缩小:可以通过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来放大或缩小比例中的数值,比例关系不变。

3.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比例尺:用比例来表示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 比例求解:通过已知量比和已知比值来求解未知量比或未知比值。

- 比例表和比例图:用比例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大小关系,方便观察和比较。

四、解决比例问题的方法和步骤:1. 已知量比和已知比值,求解未知量比或未知比值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一:交叉乘积法(即平行线法)。

将已知量比和未知量比的相应项的乘积相等,得到方程,通过求解方程找到未知量比或未知比值。

- 方法二:比例求解公式法。

根据已知量比和已知比值的关系,建立比例求解公式,将已知量和未知量代入公式求解。

2. 比例的变化过程和相关问题:- 逐次变化:如果两个比例的比值相等,那么它们的各项之间就是逐次变化的关系。

- 部分比例:如果比例中的某一项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那么这个比例中的其他项之间就是部分比例关系。

五、比例在图形中的应用:1. 相似图形:在几何图形中,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图形是相似的。

相似图形有相似比例和相似定理等性质。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归纳总结

六、比例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 1.5。

(利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 = 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 =3×8,解得x=6。

5 、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1、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比与比例的区别1、意义不同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名称不同比的名称两点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例的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性质不同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应用不同应用比的意义求比值。

应用比的性质化简比。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不能否组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性质不但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可以解比例。

2、比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比分数除法联系前项分子被除数比号分数线除号后项分母除数比值分数值商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区别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分数表示一个数。

除法表示一种运算。

3、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一般方法结果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数。

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

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4、化简比:(1)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是: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方法化简。

(3)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5、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7、正比例和反比例(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小学六年级比率知识点+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比率知识点+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比率知识点+练习题一、比率的概念比率是表示两个或多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用“:”表示。

比率可以表示为分数或百分数形式。

比如,如果说班级的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5,就表示班级男生的数量是女生数量的三分之五。

二、比率的表示方法比率可以用分数或百分数来表示。

1. 分数表示法比率可以表示为一个分数,分子是前项的数量,分母是后项的数量。

比如,如果表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5,可以写成 3/5。

2. 百分数表示法比率也可以表示为百分数,将分数乘以100并加上百分号。

比如,如果表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5,可以写成 3/5 = 60%。

三、比例的计算方法比率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 通过已知比率计算未知数量已知比率和其中一个数量,可以通过比例的性质计算其他未知数量。

只需将已知数量乘以比率的分子与分母的比值,即可求得未知数量。

比如,如果已知班级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5,且知道班级有60个女生,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求得男生的数量:男生数量 = 60个女生 × (3/5) = 36个男生2. 通过已知数量计算比率已知两个数量,可以通过计算比率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只需将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得到比率。

比如,如果知道班级有36个男生和60个女生,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求得男生和女生的比例:男生和女生的比例 = 36个男生:60个女生 = 3:53. 通过比率计算数量的变化已知量的比率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比例的性质计算数量的变化。

只需将已知数量乘以比率的分子与分母的比值,即可求得新的数量。

比如,如果原有班级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5,现在男生增加了一倍,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求得新的男生和女生数量:新男生数量 = 原男生数量 × 2 = 36个男生 × 2 = 72个男生新女生数量 = 原女生数量 = 60个女生四、练题1. 班级里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如果班级一共有40名学生,那么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分别是多少?2. 班级里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5,已知班级有45名女生,那么男生的数量是多少?3. 班级里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4,如果男生的数量增加一倍,那么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请按照上述的比率知识点和计算方法解答上述练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知识点

一、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比例的形式常表示为a:b,读作“a与b成比例”。

其中a和b称为比例的项,a称为第一项,b称为第二项。

二、比例的性质1.相等性:如果两个比例的两个项分别相等,那么它们成比例,即a:b=c:d。

2.反比例:如果两个比例的两个项的乘积相等,那么它们成反比例,即a:b=c:d,可表示为a×b=c×d。

三、比例的应用1.比例的计算:已知一个比例的三项中有两项和一个比例,计算另一个项。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已知a:b=c:d,求b,可通过计算得到b=d×(b/a)。

-已知a:b=c:d,求d,可通过计算得到d=b×(d/a)。

-已知a:b=c:d,求c,可通过计算得到c=a×(c/b)。

-已知a:b=c:d,求a,可通过计算得到a=c×(a/d)。

2.比例的单位换算:在比例中,两个项有可能使用不同单位表示。

为了进行计算,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常见的单位换算包括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

例如,1米=100厘米,1千克=1000克。

3.量与量的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量与量之间的比较,例如时间比较、长度比较等。

这时可以使用比例的概念进行比较。

4.图形的相似:图形的相似指的是形状相似、对应边长成比例的两个图形。

在图形的相似性中,比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比例关系求解未知边长。

5.比例的简化和扩大:当一个比例中的两个项可以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比例,新比例与原比例相等,此时可以将原比例进行简化。

相反地,如果将一个比例的两个项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比例,新比例与原比例相等,此时可以将原比例进行扩大。

四、解题方法与注意事项1.了解比例的性质,正确理解比例的概念。

2.熟练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理解比例计算的思路。

3.注意单位换算,在进行比例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比、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比、比例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按2:1放大也就是各 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 到原来的2倍后,斜边是否 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 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 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0 20 40 60千米

线段比例尺可以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用1厘米比它所代表的实 际距离, 即: 1厘米:20千米﹦1厘米:2000000厘米 ﹦1: 2000000
这些比例尺分别表示什么?
1:5000000 表示图上1 厘米相当于实际的 5000000厘米( 即: 50千米)
1 30000000
计划在景观大道种800棵观赏树,前8天种了200 棵。照这样计算,要完成任务,还要多少天?
解:设还要X天。 200 800-200 = 8 X 200X=8×600 X=24
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12吨,可以烧45天;实 际每天比计划节约25%,实际烧了多少天?
解:设实际烧了X天。 12×(1-25%)×X=12×45
3
学校要建一个长80m、宽60m的长方形操场, 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比例尺 1:1000
(1)把数值比例尺变为线段比例尺: 1000cm=10m
0 10m
(2)求长的图上距离:
80÷10 = 8(cm) (3)求宽的图上距离: 60÷10 = 6(cm)
3
学校要建一个长80m、宽60m的长方形操场, 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所以必须化成同级单位。
10米=1000厘米 1 或 - 1 ∶ 100 10∶1000= 100 10厘米 ∶ 10米 = 10厘米∶ 1000厘米 = 1∶ 100

六年级数学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比例知识点一、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是用来表示两个比(也就是两个分数)之间的关系。

如果两个比相等,我们就说这两个比是成比例的。

比例通常用冒号表示,例如A:B = C:D,读作“A与B的比例等于C与D的比例”。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 反比例性质:如果A:B = C:D,那么AD = BC。

2. 合比性质:如果A:B = C:D,那么A/B + C/D = 1。

3. 分比性质:如果A:B = C:D,那么A/C = B/D。

4. 合分比性质:如果A:B = C:D,那么(A+C)/B = D/B。

三、比例的应用1. 比例在几何中的应用:通过比例可以解决相似图形的问题,如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等。

2.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的关系等。

四、比例的计算1. 直接计算:根据比例的定义,直接计算两个比是否相等。

2. 交叉相乘验证:如果A:B = C:D,可以通过验证AD是否等于BC来判断比例是否成立。

3. 比例的简化:通过找到比例项的公因数,消除它们,使比例达到最简形式。

五、比例线段1. 定义:如果线段AB与线段CD成比例,记作AB∥CD,那么AB与CD 平行且长度之比是常数。

2. 计算:通过测量线段AB和CD的长度,计算出它们的比例系数。

六、比例的应用题1. 直接比例问题:解决与比例直接相关的问题,如“小明的身高与他的影子长度成正比”。

2. 间接比例问题:解决比例关系不明显的问题,需要先确定比例关系,再进行计算。

七、比例的图形表示1. 绘制比例线段:通过直尺和比例尺,可以在图纸上绘制出按比例缩放的图形。

2. 绘制相似图形:利用比例关系,可以绘制出与给定图形相似的图形。

八、比例的练习题1. 计算比例:如果A:B = 2:3,C:D = 4:6,判断A与C的比例是否等于B与D的比例。

2. 比例应用:如果小明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行走,他走了2小时,那么他走了多少公里?3. 比例线段:一条线段长12厘米,另一条线段的比例系数是1:3,求第二条线段的长度。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一、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比(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数学中,比例通常用冒号表示,例如a:b = c:d,这里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 反比例关系:当两个量的乘积为常数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2. 直接比例关系:当两个量的比值为常数时,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3. 比例的性质:如果a:b = c:d,那么ad = bc。

三、比例的应用1.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价格与数量的关系等。

2. 比例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如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等。

四、比例的计算1. 比例的求解: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项。

2. 比例的简化:将比例化为最简形式,即比例的前后项为互质数。

3. 比例的转换:将比例转换为分数形式进行计算。

五、比例的类型1. 直接比例:两个量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

2. 反比例:两个量的乘积保持不变。

3. 合比例:多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六、比例的例题解析1. 例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

他们想要平均分配苹果,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个苹果?解析:首先计算比例5:3,然后根据比例分配苹果。

2. 例题: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

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解析:根据比例3:2,可以计算出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七、比例的拓展1. 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是比例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示为百分之几。

2. 利率与比例:利率是本金与利息之间的比例关系。

八、比例的实践1. 实践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比例游戏: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比例知识。

九、总结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比例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简化的知识点总结,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和补充。

(word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学生唐睿学校汇景小学年级小六教师林老师授课日期授课时段课题第四单元:比率要点: 1、理解比率的意义和根本性质。

2、解比率的方法。

3、正比率的意义、正比了关系图像的特点和作用。

4、反比率的意义。

5、理解比率尺的意义,能依照比率尺图上距离或实质距离。

6、认识图形的放大与减小现象,领悟图形的相似性。

知识要点及7、掌握用正、反比率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重难点难点: 1、判断两个比可否组成比率。

2、运用比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3、能正确判断两种量可否成正比率关系。

4、能正确判断两种量可否成反比率关系。

5、依照比率尺画出平面图。

6、能在方格纸上按必然的比将图形放大也许减小。

7、依照正、反比率关系列出方程。

前一次作业完成情况:作业议论□好□还能够更好:作业部署教师课堂评价留言家长反应签字:日期:年月日比率一、知识要点1、根本看法〔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今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行以为0。

〔2〕分数的根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也许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 的倒数是 1, 0 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也许同时减小相同的倍〔0 除外〕,商不变。

〔4〕比的根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也许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尾端添上零也许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如〔 5 和 7,7 和 9,8 和 9〕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根本性质或比的根本性质来化简。

〔8〕比率∶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率。

如∶〔3∶ 4=9∶ 12〕。

比率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在 3∶ 4=9∶ 12 中,其中 3 与 12 叫做比率的外项, 4 与 9 叫做比率的内项。

比例的知识点归纳六年级

比例的知识点归纳六年级

比例的知识点归纳六年级比例的知识点归纳在六年级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例的概念和运用。

比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对比例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比例的定义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有相同比较关系的数之间的比较。

它可以用分数、小数或百分数来表示。

比如,5:3表示5和3的比例关系,可以写为5/3或1.67。

二、比例的性质1. 相等比例:当两个比例相等时,我们称它们为相等比例。

比如,1/3=4/12,这两个比例相等,表示两组数之间的比较关系相同。

2. 倍数关系:如果两个比例中较小的数放大若干倍后得到较大的数,它们之间也存在比例关系。

比如,2:3=4:6,这两个比例之间存在倍数关系。

三、比例的求解1. 已知比例和一个数,求另一个数:当已知一个比例和其中一个数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等比例关系来求解另一个数。

比如,已知5:3=20:x,我们可以通过交叉相乘得到5x=60,再将x的值求解出来。

2. 已知比例和两个数,求第三个数:当已知一个比例和其中两个数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等比例关系来求解第三个数。

比如,已知3:5=x:20,我们可以通过交叉相乘得到5x=60,再将x的值求解出来。

四、比例的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比例尺:地图、建筑图等的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把现实世界缩小或放大成为图纸上的比例关系。

2. 比例的折扣:购物时常常会看到产品标注的折扣,比如7折、8折等,这些都是利用比例来计算打折后的价格。

3. 比例的食谱:烹饪时会遇到配方和食谱,其中的材料比例可以帮助我们按照需要准确的加入食材。

4. 比例的时间:例如,电影播放速度和现实时间的比例可以控制电影播放的速度。

五、比例的变化比例中的一个数发生变化,其它数也相应发生变化。

比如,如果一个比例中的较小数增加,那么较大的数也会相应增加。

六、比例的简化我们可以通过约分的方式将比例化简为最简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一、知识要点1、基本概念(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如(5和7,7和9,8和9)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8)比例∶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4=9∶12)。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0)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误区:1、8:2=4是比例2、若5x=6y ,则x:y=5:6(11)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一直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得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1)用字母表示∶xy = k (一定) (2)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路程例如∶ = 速度时间速度×时间 = 路程路程= 时间速度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3)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得方法:1、先判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得量,一种量是不是随着另外一个量得变化而变化。

2、再判断这两种相关联得量中相对应得两个数得比值(也就是商)是否一定。

若一定,则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关系,否则就不成正比例关系。

(4)正比例关系图像是一条从(0,0)出发得无限延伸得射线。

误区:1、一本数的总页数一定,看完得页数和未看完得页数成正比例关系。

2、以为y/x=k,所以y和x成正比例关系。

3、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1)用字母表示∶xy=k(一定)(2)反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缩小,一种量缩而另一种量则扩大,积不变。

例如: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是否成反比例。

(3)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得方法:1、1、先判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得量,一种量是不是随着另外一个量得变化而变化。

2、再判断这两种相关联得量中相对应得两个数得乘积是否一定。

若一定,则这两种量就成反比例关系,否则就不成反比例关系。

误区:1、六年一班得出勤人数与缺勤认输成反比例关系。

2、铺地板得面积一定是,方砖得边长和所需得块数成反比例关系。

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5、比例尺(1)比例尺是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或 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有两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两种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2)比例尺的表现方式∶①数值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000,000或写成∶500000001。

②线段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例如:(3)根据作用不同,比例尺可以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误区:1、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2、在一幅地图上,10cm 的线段表示5000km 的实际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10:5000=1:500(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5)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二、练习1、求比值1452∶0.72 74∶171 321∶2312、化简比751∶0.24 12.6∶0.4 201∶1513、解比例25:7=X:35 514: 35= 57:x 23:X= 12∶ 14X ∶0.75= 81∶25 X ∶154=31∶1.5 21∶51=41∶X531∶0.4=272∶X 2.8∶54=0.7∶X 25.025.1=6.1X4、填空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72,这本书计划( )看完。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8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7. 89吨大豆可榨油31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吨。

8. 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5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9. 把甲数的7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10. 甲数比乙数多41,甲数与乙数比是( )。

乙数比甲数少)()(。

11. 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12. 4 ∶5 = 24÷( )= ( ) ∶1513.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

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14. 12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

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 )。

15.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 )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 )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 )比例。

16. 如果x ÷y = 712 ×2,那么x 和y 成( )比例;如果x:4=5: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5、应用题1. 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2. 一个县共有拖拉机55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台数和手扶拖拉机台数的比是 3∶8,这两种拖拉机各有多少台?3 (正)一个晒盐场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 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4 (正)一辆车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 6.5小时到达目的地 回来时每小时行78千米 多长时间能够返回出发点?5 (反) 修一条水渠每天工作6小时12天可以完成 如果工作效率不变每天工作8小时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6 (反)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如果每列25人 要排24列 如果每列20人 要排多少列?讲义∶比和比例的应用(1)、分数形式这种形式的题目是它把比写成分数形式,这样迷惑学生。

例、六(1)班有50人其中女生是男生的2/3,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解析∶32=2﹕3,把分数改写成比的形式,就很容易“按比例分配”了。

32=2﹕3 2+3=5500×52=20(人) 500×53=30(人) 法二∶设男生有x 人,则女生有32x 人,根据题意∶ x+32x=50 35x=50 x=3050-30=20(人)(2)、总量不明显这种题目是待分配的总量不明显,需要先求出总量。

例、甲乙丙三人共同生产100个零件,甲完成了三成,乙和丙完成的数量比是2:5,乙和丙各完成多少个? 解析∶现已知乙丙完成的数量之比,只要找到他们两个完成的总数,就很容易“按比例分配”了。

100×(1-103)=70(个) 2+5=7 70×72=20(个) 70×75=50(个) (3)、比不明显在这种形式的题目中,几个项的比不明显,只有先找到几个项的比,才能够“按比例分配”。

例、一个车间有职工70人,男职工比女职工少25%,男职工和女职工各有多少人?解析∶在本题中,只要我们找到男职工和女职工的数量之比,就很容易“按比例分配”求出男职工和女职工各有多少人了。

我们先把女职工看做单位“1”,那么,男职工就可以表示为1-25%。

1-25%=75%=43 43﹕1=3﹕4 3+4=770×73=30(人)70×74=40(人) 再如,一批零件共200个,由甲乙丙三个工人生产,甲乙两人生产的零件数之比是3﹕4,甲比丙多生产30个,他们三人各生产多少个?解析∶甲比丙多生产30个,如果丙再生产30个,则他生产的零件数就和甲的一样多。

这样,在总数上加上30个,就容易“按比例分配”了。

3+4+3=10(200+30)×103=69(个)——甲 (200+30)×104=92(个)——乙 69-30=39(个)——丙(4)、已知比的某一项的具体量,求另一项的具体量这种题型是已知两个量的比,并且知道比的前项或后项的具体量,求另一项的具体量。

例、小红读一本故事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的比是2﹕7,已经读了24页,还剩下多少页?解析∶已经读了24页,站2份,就可以先求出每份是多少页。

24÷2=12(页)12×7=84(页)(5)、需要合并比在一些题目中,已知几个量的某几项的比,但这些比是分离的,则需要把几个比合并为一个比。

例、一段公路长340千米,由甲、乙、丙三个工程队修,甲工程队与乙工程队完成的长度之比是2﹕3,甲工程队完成的是丙的74,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各完成多少千米? 解析∶在本题中,我们知道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的长度之比,同时知道甲、丙两个工程队完成的长度之比,如果把这两个比合并为一个比,就很容易“按比例分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