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宴请就餐礼仪

合集下载

中餐饮食礼仪10篇

中餐饮食礼仪10篇

中餐饮食礼仪10篇中餐饮食礼仪10篇中餐饮食礼仪1中餐餐具摆放中式餐饮看似十分普通简单,但是用餐时的礼仪却是有一番讲究的。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

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

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

中餐上菜顺序中餐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

在宴席上,上鸡、龙虾、水果时,有时送上一小水盂(铜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飘有玫瑰花瓣或柠檬片,供洗手用(曾有人误为饮料,以致成为笑话)。

洗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中餐入座礼仪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

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入座: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1.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2.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3.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4.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5.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6.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中式宴会的礼仪

中式宴会的礼仪

中式宴会的礼仪中国是一个讲究吃的国家,中国菜也是世界上四大美食之一,很受外国朋友的喜爱。

在涉外交往中,请外宾吃中餐是经常的事,而这种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中式餐饮,用餐时的礼仪却是有一番讲究的。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式宴会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中式宴会的礼仪一、桌次与座次中式宴会是很讲究桌次和座次的,一般以最前面的或居中的桌子为主桌,桌次的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主桌右侧的桌子要高于左侧,进入宴会厅要听候主人招呼或看清楚桌子上的标识再入座。

中式宴会一般都使用圆桌,而且每桌大都会有人专门照应。

小型聚会的座次,一般是居中、面门、观景为上,另外就是右高左低。

中餐都是顺时针上菜,其目的也是照顾右侧的人先吃。

二、餐具中餐的餐具,包括杯、盘、碗、碟、筷、匙等。

特别要提醒的就是,不能用筷子敲打餐具,也不能不确定夹哪道菜时在空中挥舞筷子,不能用自己的筷子在菜肴里翻翻拣拣,更不能将筷子竖插入米饭或横放在餐盘里。

另外,就是公共勺子的使用,尤其是使用公用勺子舀取“松仁玉米”这样的菜之后,应及时将勺子放回去,以便其他人使用。

使用食碟时,要确保干净,不要一次夹取过多食物在里面,更不要放太多种类,这样既容易串味,看上去也很不雅观,吃多少取多少,随吃随取为好。

一般情况下,不要把碗直接端起来喝汤,要借助勺子来进食。

空碗和空碟不能当作盛放杂物的容器,即便自己喝完汤以后的碗,也不要放餐巾纸、烟头之类的东西。

一些骨头、鱼刺应吐在筷子上,再放在食碟的前端,不要直接吐在餐桌上。

三、用餐用餐前,服务员会提供擦手巾。

你可以用它擦手,但不要用来擦整个脸、脖子、手,若有特别擦拭需要可以去洗手间擦拭。

有时,在进餐时服务员还会端来一个漂亮的小盅,里面漂着花瓣或柠檬片,你可千万不要饮用,这是上海鲜菜肴之前用来洗手的。

将两三个手指浸湿轻轻揉搓后用毛巾擦干,不要将整个手放进去清洗,仅清洗捏取食物所需的几个手指即可。

正式宴会的上菜顺序为:手碟(瓜子、蜜饯)——冷碟——饮料及酒——热炒(以煎、炒、爆为主)——大菜(一般是烧、烤、焖、蒸、炸、扒等,汤汁较多,盘子略大)——汤(也有时汤在凉菜后上)——甜点和主食。

中餐饭桌礼仪知识

中餐饭桌礼仪知识

中餐饭桌礼仪知识中餐文化源远流长,餐桌礼仪是中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餐文化中,饮食习惯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文化,严格的餐桌礼仪不仅表现出个人素质和修养,更是展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餐饭桌礼仪的相关知识。

1.就座次在餐桌上,座次是非常重要的,它与人们的身份地位有直接联系。

一般来说,主位应该设在餐桌正中央,而对于宾客来说,根据宾主人数不同,座次也有所不同。

如果是一对一的宴请,则应该由主人先坐,宾客后坐,而在多人聚餐时,则应该根据宾客的身份位置与主人协商决定。

2.关于餐具餐具的使用也是一项非常讲究的礼仪。

在使用筷子的时候,不能够发出尖锐的声音,也不能将筷子扎在食物中央,这都会被认为是不雅的举动。

而在使用刀叉的时候,注意吃的是靠近自己的一部分食物,不要将整块食物直接切开。

3.关于点菜在中餐礼仪中,点菜也有一定的规则。

宾客应该多听少说,如果对菜品有特别要求,可以向主人示意。

而主人点菜时应该顾及到宾客的口味,同时也要考虑到宾客的人数与食量。

4.吃饭姿势在进餐的时候,不能在桌子上躺过去,更不能将头放在食物上面。

吃的时候也不能用手抓取食物,更不能声音大声吃着食物,要保持文雅的态度。

在进餐的时候,可以有节制地品尝各种美味,但是不要过度贪食或浪费食物。

5.餐后礼仪进餐之后也是有礼仪的。

吃完饭之后,主人与宾客可以进行交谈与互动,表达感谢、欣赏之情。

宴席结束后,主人应该付账结账,宾客应该回赞或送一份小礼物来感谢主人的款待。

总之,中餐饭桌礼仪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

尊重餐桌礼仪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同时也是一种文明的展现。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重这些小细节,尊重他人,爱惜食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中餐宴请礼仪

中餐宴请礼仪

一、桌次和座次的礼仪
(一)桌次排列:
次序安排的原则 • • • • • 面门定位 以右为尊 居中为尊 以远为尊(房门)/ 前排为尊 距离主桌较近为尊
主办方怎样告知客人桌次?
• • • • 在请柬上注明 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 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 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 (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四宾
副宾
第二主人
二、中餐上菜礼仪
• (一)上菜的顺序 • (二)注意事项
二、中餐上菜礼仪
• (一)上菜的顺序
先冷后热,先咸后甜, 先浓后淡,先优质后一般。
• (二)注意事项
三、中餐餐具使用礼仪
• • • • • (一)餐巾、湿毛巾 (二)筷子 (三)勺子 (四)碗、碟 (五)牙签
四、中餐餐间礼仪
(二)座次礼仪
• 其它位次高低的原则: • 1、以近主人位为上: • 2、以右为上: • 3、远门为上:
中餐桌次
主人 主宾
1 1
副主宾
2
2 3
以右为尊 以近为尊
4
4
3
入口
(二)座次礼仪
• 双主人情况下的座次安排:
同性双主人和男女主人
主人
主宾
三宾
主 宾
/
主 /宾
主/宾
10人正式宴会座次图
主/宾
(二)座次礼仪
• 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 表在座,主人位置在哪里? 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或面向 主桌主人。
大型中餐宴会中各桌的主人位置
主人
主人
主人
主人
主人
各桌主人位置与主桌主人位置相同并朝向同一方向
大型中餐宴会中各桌的主人位置
主 桌

中餐宴请礼仪注意事项

中餐宴请礼仪注意事项

中餐宴请礼仪注意事项1.着装得体:参与者应该穿着得体、整洁。

男性可以选择西装或者中式服装,女性可以选择长裙或者旗袍。

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者过于随便的服装。

2.宴会座位:主人一般会事先为宾客安排座位,宾客应按照座位安排就座。

如果宾客没有指定座位,可以等待主人指引后再就坐。

一般情况下,主宾会坐在宴会桌的主席位或者主宾位上。

3.使用筷子:在中餐宴请中,使用筷子是常规的就餐方式。

使用筷子时,应注意用法规范。

筷子的正确使用方式是用拇指和食指夹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压在筷子的下部,食指压在筷子的上部,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放松地握住筷子的下部。

4.礼貌用餐:在就餐时,应保持安静、有礼貌的态度。

不要发出过多的声音,避免大声交谈或嘈杂的行为。

同时,不要过度用力敲击碗碟,也不要放声打嗝或使用牙签。

5.就餐顺序:在宴会中,就餐一般遵循从热菜到冷菜、从淡味到重口味、从素食到荤食、从清爽到浓郁的顺序。

应注意等候所有宾客都取菜后再开始吃,不要先行动筷子。

6.用餐礼仪:在用餐过程中,禁止用手直接取食物。

应使用筷子或者勺子来取菜。

同时,不要将餐具互相传递给别人,应将食物夹到别人碗里时,应直接夹到对方碗里,避免碰到筷子。

7.敬酒礼仪:在中国文化中,敬酒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

宾客可以向主人敬酒,表示对主人的敬意和祝福。

主人接受敬酒时,可以轻轻地点头致意,不必立即饮用。

敬酒时,应注意酒杯不要碰到对方的杯口,以免酒水洒出,同时注意礼貌地说出对方的姓名。

8.用舌味尝鲜:在享用菜肴时,应注意欣赏菜肴的味道和风味,但不要过分挑剔或过于追求刺激。

应保持舌味敏感,品尝出菜肴的独特之处,同时尊重并欣赏主人的菜品搭配和烹饪技巧。

9.懂得赞美:在宴会中,可以适当地赞美主人的菜肴和安排,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但是不要过分夸张或者过度赞美,以免给人产生虚伪的感觉。

10.离席与结束:若需要离席,应先向主人致意。

离开时,要举杯向主人敬酒,表示感谢。

在主人示意宴会结束后,向主人道谢并告辞。

中餐饮食基本礼仪7篇

中餐饮食基本礼仪7篇

中餐饮食基本礼仪7篇中餐饮食基本礼仪 (1)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

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

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

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

中餐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

在上虾、蟹、鸡等菜肴前,服务员会送上一只小小水盂,其中漂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

洗手时,可两手轮流蘸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不宜吃得响声大作,“电闪雷鸣”。

不宜乱吐废物,唾液飞溅。

不宜张口剔牙,捅来捅去。

不宜宽衣解带,脱鞋脱袜。

不宜挑三拣四,挑肥拣瘦。

不宜替人布菜,热情过头。

不宜以酒灌人,出人洋相……通过这些内容,反映了“内强个人素质,外塑企业形象”的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生动展示出现代企业和现代员工的风采。

不管是中餐还是西餐,无非是两方面的礼仪,一是来自自身的礼仪规范,比如说餐饮适量、举止文雅;另一个是就餐时自身之外的礼仪规范,比如说菜单、音乐、环境等。

中餐礼仪,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中餐礼仪,主要需注意掌握用餐方式、时间地点的选择、菜单安排、席位排列、餐具使用、用餐举止等六个方面的规则和技巧。

中餐饮食基本礼仪 (2)1.宴会,通常指的是以用餐为形式的社交聚会。

可以分为正式宴会和非正式宴会两种类型。

正式宴会,是一种隆重而正规的宴请。

它往往是为宴请专人而精心安排的,在比较高档的饭店,或是其他特定的地点举行的,讲究排场、气氛的大型聚餐活动。

对于到场人数、穿着打扮、席位排列、菜肴数目、音乐演奏、宾主致词等,往往都有十分严谨的要求和讲究。

非正式宴会,也称为便宴,也适用于正式的`人际交往,但多见于日常交往。

它的形式从简,偏重于人际交往,而不注重规模、档次。

一般来说,它只安排相关人员参加,不邀请配偶,对穿着打扮、席位排列、菜肴数目往往不作过高要求,而且也不安排音乐演奏和宾主致词。

中式宴请礼仪

中式宴请礼仪

(二)座次礼仪
1.每桌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
① 主人的位置确定在面门居中的主位上。 ② 第一主宾在主人右边就座,第二主宾在主人
左侧就座。 ③ 按照右座尊于左座的原则,在宾位之间依次
排列主方其他陪同人员的位置,并做到主客 相间。
客1 2
主人
客2 3
客3
客4
4 客5
5
客6 6
正门
代表主方 代表客方
第6 页
一、中式宴请的桌次和座次礼仪
第 15 页
五、饮酒礼仪
(一)斟酒
主人斟酒时应注意: ① 白酒与啤酒均可斟满,而其他洋酒则无此讲究。 ② 斟酒应做到对在座的就餐者一视同仁,而不可挑 拣着进行。 ③ 斟酒可以按照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或先年长 者、后年少者进行,也可以从自己所坐之处依顺时 针方向进行。
引例
第 16 页
五、饮酒礼仪
第 14 页
四、中餐就餐礼仪
① 进餐时,应等主人邀请、主宾动筷时再拿筷。 ② 用餐过程中,应尽量取离自己较近的菜肴。取菜要适量,不要过 量夹取符合自己口味的菜。 ③ 进餐时,应小口进食,动作优雅,不要大口狂塞,也不要发出任 何声音。若发出不由自主的声音时,则应向同桌的客人表示歉意。 ④ 进餐的过程中,应适时地和左右两侧的就餐者交谈。口内有食物 时,应当避免说话,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则应避免与其交谈。 ⑤ 进餐时,不要当众修饰仪容。若确有必要,则应去化妆间或洗手 间进行。 ⑥ 宾客应等主人用餐结束后才可离席。离席时,应向主人表示感谢, 并顺手将椅子放回原处。
③ 主菜。又称大菜或大件,通常有四、六或八等偶数 道,一般不超过十二道。
④ 汤。分为甜汤和咸汤,通常与点心相搭配,即若上 咸点心,则上咸汤,若上甜点心,则上甜汤。

中餐宴请礼仪中餐宴请用餐时的礼仪细节有些

中餐宴请礼仪中餐宴请用餐时的礼仪细节有些

中餐宴请礼仪中餐宴请用餐时的礼仪细节有些1.就座次:主人应该提前安排好宾客的座次,以示尊重。

一般来说,主位最高,通常由主人亲自担任。

客人的座位一般是根据他们的地位和关系安排的。

如果你是客人,应该等待主人指引,并在主人和长辈之后就座。

如果你是主人,应该亲自为客人指引座位。

2.使用筷子:在中国,筷子是主要的餐具。

使用筷子时,应该正确握持。

将其中一根筷子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用拇指固定住筷子的末端,另一根筷子夹在食指和拇指之间。

不要用筷子指向别人,也不要用筷子敲击碗或碟子,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3.举杯敬酒:在中餐宴请中,举杯敬酒是一种常见的礼节。

当主人或其他长辈举杯敬酒时,客人应该以双手接过酒杯,并用低头致敬的方式回应。

当客人想要敬酒时,应该先询问主人的意愿,并等待主人示意后再行动。

如果主人不喝酒,客人也应该尊重主人的选择。

4.礼貌用语:在用餐时,应该用适当的礼貌用语与其他客人交流。

例如,当别人给你夹菜时,应该说声“谢谢”。

如果你想要给别人夹菜,应该用筷子将菜放在对方碗中,并说声“请”。

这些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够表达你的尊重和谦虚。

5.食谱选择:作为客人,不要过多地挑选食谱。

如果主人问你是否有什么特殊喜好或忌讳,你可以适度提出一些建议。

如果你不确定,可以参考主人的选择,不过最好避免选择相同的食物,以免导致供应不足。

6.小吃和主食:在中餐宴请中,通常会有小吃和主食两部分。

小吃的特点是小份量,多样性丰富,可以尝试各种口味。

主食一般是米饭或面条,并且是一桌共享。

当主食上桌时,应该礼貌地等待主人开始并跟随他们的节奏。

7.目视主人:在用餐过程中,特别是在举杯敬酒时,应该经常目视主人,观察并及时回应他们的动作。

当主人示意停止时,应该尽量放下筷子并配合。

8.接受主人的邀请:当主人向你提供食物或酒水时,应该接受他们的邀请,并以表达感谢的方式接受。

如果你不愿意尝试其中一种食物或酒水,应该礼貌地解释原因,并表示感谢。

9.分享菜肴:在中餐宴请中,菜肴通常是共享的,每个人可以品尝每道菜肴。

中餐就餐基本礼仪(精选17篇)

中餐就餐基本礼仪(精选17篇)

中餐就餐基本礼仪(精选17篇)中餐就餐基本礼仪篇1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

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

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

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

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

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我干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

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

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

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

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

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

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

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

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

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

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中餐就餐基本礼仪篇21.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2.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中餐礼仪用餐规范

中餐礼仪用餐规范

中餐礼仪用餐规范中餐的礼仪用餐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餐礼仪用餐规范,以帮助你在正式场合或与中国人用餐时表现得得体。

一、入席1.主人通常会事先为客人安排座位。

一般来说,座位离主人远的客人地位较低,座位离主人近的客人地位较高。

2.客人应等主人示意后再入座。

通常主人会先坐下,客人应等主人落座后再入座。

3.入座后,客人应将椅子靠紧桌子,并将餐巾放在膝盖上。

二、使用筷子1.使用筷子时,应避免直接用嘴巴夹取食物。

可以将食物夹至自己的碟子中,再用勺子或筷子装到自己的碗中。

2.吃饭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用筷子敲击碗或碟子,这会被视为粗俗或不尊重他人。

3.当你使用筷子夹取食物时,不要将筷子直接插入食物中,这可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4.不要用筷子指向别人,这会被视为不礼貌和无教养的行为。

三、送饭和端饭1.如果你是主人,应主动向客人送饭。

送饭时,应将饭碗或盘子放在客人面前,而不是递给客人手中。

2.如果你是客人,应等待主人为你送饭,不要自行端取食物。

3.送饭过程中,主人应轻轻地将饭菜放到客人的碗中。

客人应先道谢,然后接受食物。

四、用餐姿势1.用餐时,应坐直,身体稍微往前倾,并保持良好的仪态。

2.不要张嘴啃咬食物,应将食物小口咀嚼,并尽量保持安静。

3.吃饭时,不要大声说话或发出噪音。

五、与他人互动1.如果你是主人,应关心客人是否需要帮助,向他们提供食物或饮料。

2.如果你是客人,应尊重主人的安排,不要提出太多的要求。

3.在用餐的间隙,可以用短暂的交谈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六、结束用餐1.结束用餐时,主人会主动提议。

客人应等待主人示意后再起身。

2.主人在客人起身之前,不应离开座位。

3.提议结束用餐后,起身时需要先将餐巾放回座椅上,然后才离开。

中餐宴席的礼仪知识有哪些_中餐礼仪注意事项

中餐宴席的礼仪知识有哪些_中餐礼仪注意事项

中餐宴席的礼仪知识有哪些_中餐礼仪注意事项新年聚餐要掌握一些宴席礼仪,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礼仪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用餐不仅是解决基本身体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餐宴席的礼仪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餐宴席礼仪要点1、要掌握入座礼仪先有请宾客入座上席,再请长辈入座宾客旁边,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座位上。

如果带孩子,在自己坐定以后就把小孩安排在自己旁边。

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坐下以后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头,使餐桌与身体距离保持在10-20公分。

入座后不要马上动筷,更别弄出什么声响,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向主人打个招呼。

动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赞赏其手艺高超、安排周到、热情邀请等。

2、要重视餐桌忌讳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者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重视。

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3、要合乎进餐礼仪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有的人吃饭时喜欢用劲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有的人喝汤时,也用嘴使劲吹,弄出嗦喽嗦喽的声音来,这也是不合乎礼仪要求的。

中餐就餐礼仪(9篇)

中餐就餐礼仪(9篇)

中餐就餐礼仪中餐就餐礼仪(9篇)中餐就餐礼仪11、桌次排列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布置菜肴、酒水。

排列圆桌的尊卑次序,有两种。

第一种,是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

这种,又可以分为两桌横排和两桌竖排的形式。

当两桌横排时,桌次是以左为尊,以右为卑。

这里所说的右和左,是由面对正门的位置来确定的。

当两桌竖排时,桌次讲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

这里所讲的远近,是以距离正门的远近而言。

第二种,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数所组成的宴请。

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

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时,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

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

为了确保在宴请时赴宴者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的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次、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2、位次排列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

排列位次的基本技巧有四条,它们往往会同时发挥作用。

技巧一,是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技巧二,是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

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技巧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应根据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技巧四,是各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右为尊,左为卑。

另外,每张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数应限在10人以内,最好是双数。

比如,六人、八人、十人。

人数如果过多,不仅不容易照顾,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根据上面四个位次的排列技巧,圆桌位次的具体排列可以分为两种具体。

它们都是和主位有关。

第一种:每桌一个主位的排列技巧。

特点是每桌只有一名主人,主宾在右首就坐,每桌只有一个谈话中心。

中国宴会餐桌礼仪

中国宴会餐桌礼仪

中国宴会餐桌礼仪首先,进餐前的准备:1.洗手:进餐前务必洗净双手,表现出干净卫生的习惯。

2.座次:中国宴会通常按照年龄和地位来安排座位,长辈、上级和重要客人会被安排在宴会桌的主位,其他客人按照次序坐在主位上方和下方。

3.餐具:用餐前需要查看自己的餐具是否齐全,用餐时要使用正确的餐具。

其次,进餐时的礼仪:1.用餐姿势:坐直,保持优雅的姿势,不要嘴嚼声过大或张开过宽。

用餐时尽量小口咀嚼,不大声交谈或喧哗。

不要在饭桌上打喷嚏或咳嗽。

2.使用筷子:使用筷子时,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摆放筷子时,要注意筷子的位置和角度,不能直接插入碗里。

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或者叉起其他食物。

用筷子夹菜时要轻柔,不要发出噪音。

3.点菜和盛菜:中国的宴会通常是共享餐,主人会根据客人的口味点菜。

客人应谦虚地表示自己的喜好或者不擅长吃什么。

主人盛菜时要遵循“左青龙,右白虎”的原则,即从最年长的客人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盛菜。

4.接受敬酒:在中国宴会上,主人会招待客人敬酒。

客人接受主人敬酒时,要按照次序依次起身,双手接过酒杯,与主人碰杯,并以目光表示感谢。

饮酒时要小口喝,不要大声喝咳嗽或打嗝。

5.庆祝祝词:在重要的场合,主人会发表祝词或致辞,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和感谢之情。

客人可以在主人发表祝词后,表示对主人的祝福和感谢。

进餐结束时的礼仪:1.谢酒:饭桌上敬酒时间通常比较长,吃完饭后,客人可以再次表示谢意,并饮尽剩余的酒。

2.离席:离开宴会桌时,要先向主人问候并表示感谢,然后依次离席。

不要过早或过晚离开,也不要过度寒暄。

3.结帐:在中国的宴会上,主人通常会支付账单。

客人要注意礼貌地表示自己的愿意分担费用,并表示感谢。

总结起来,中国宴会餐桌礼仪非常讲究,重视尊重他人、注重和谐的餐桌氛围。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宴会礼仪既是一种对待饮食的态度,也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的尊重和维护。

通过正确的宴会餐桌礼仪,可以展现个人修养和素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中式餐桌礼仪大全

中式餐桌礼仪大全

中式餐桌礼仪大全一、入座礼仪1.主人应提前安排座次,一般来说,长辈和重要客人坐在主位,其他客人根据身份和关系进行安排。

2.客人进入餐厅时,应先请主人入座,再依次就座。

女士优先于男士入座,老人优先于年轻人入座。

3.在入座后,应站立一会儿,等待其他人入座后再坐下。

二、用餐礼仪1.在吃饭时,应保持优雅的姿势,不要低头或嘴里含食物说话。

2.使用餐具时,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叉子放在左手,刀放在右手,直到用完主菜。

3.应注意用餐的餐具顺序,先使用外侧的餐具,逐渐向内使用。

4.吃饭时要慢用细嚼,不要发出声音。

不喜欢吃的菜不要完全拒绝,可以留在盘子里。

5.不要用筷子戳取食物,尽量使用勺子;不要同时用筷子夹多种食物。

6.若需要将食物放在别人的碗里,请使用勺子,不要直接用手。

7.餐桌上的饮料应用水杯喝,不要直接喝在碗里。

三、敬酒礼仪1.主人应给客人倒酒,客人倒酒时要端起酒杯,向主人敬酒并说出感谢的话语。

2.敬酒时,主人要站起来,接杯时亲自斟倒,并接受客人的敬酒。

3.倒酒时要注意酒杯离满的距离,一般倒满7、8分满即可,避免溢出。

4.如果不喝酒,要提前与主人解释。

5.向长者敬酒时要用两手递酒杯,同时说出敬酒的话语。

四、餐桌聊天礼仪1.在用餐时,可以进行轻松的聊天,但要避免谈论敏感的话题,如政治、宗教等。

2.不要说太大声,以免影响他人,也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

3.不要在用餐过程中使用手机或玩具,以免影响他人的用餐体验。

4.在与他人交谈时,要注意尊重对方,不要批评或嘲笑别人的言论。

五、饭后礼仪1.用餐结束后,应将餐巾纸整洁地放在桌子左侧或者盘子里,不要乱丢。

2.客人应在主人离座后再起身离开餐桌,以示尊重。

3.用餐举办者要送客人到门口,并表达谢意。

六、其他注意事项1.食用的菜肴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适量取用,将剩余的食物留给其他人。

2.餐具不要互相碰撞或作响,以免影响其他人的就餐。

3.不要抢夺食物或者将食物塞给他人。

4.客人要尊重主人的选择,不要挑剔菜肴。

中式的宴请礼仪分析中式宴请礼仪

中式的宴请礼仪分析中式宴请礼仪

中式的宴请礼仪分析中式宴请礼仪中式宴请礼仪:宴会的基本礼仪(1)座次安排。

正式宴会,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参加宴会者入席时井然有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非正式的宴会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之分。

安排座位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以主人的位置为中心。

如有女主人参加,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为上,依次排列;二是要把主宾和夫人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

通常是以右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

离门最远的、面对着门的位置是上座,离门最近的、背对着门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边是第二号位,左边是第三号位,依次类推;三是在遵从礼宾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相邻者便于交谈;四是主人方面的陪客应尽可能插在客人之间,以便与客人交谈,避免自己的人坐在一起。

(2)宾主礼仪主人的礼仪在宴会开始前,主人应该站立门前笑迎宾客,晚辈在前,长辈居后。

对每一位来宾,要依次招呼,待客人大部分到齐之后,再回到宴会场所中来,分头跟客人招呼、应酬(家庭便宴比较随便,主人不一定在门口迎客,可在客人到达时趋前握手招呼)。

主人对宾客必须热诚恳切,一视同仁,不可只注意应酬一两个忽略了别的客人。

入席前,烟、茶不可全部假手他人或服务员代劳递送,主人应尽可能地亲自递烟倒茶。

上菜后,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说一些感谢光临的客气话。

此后每一道菜上来,都要先举杯邀饮,然后请客人“起筷”。

要照顾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时调换菜点或转动餐台。

遇到有特殊口味的客人要及时调换菜点。

席散后,主人要到门口,恭送客人离去。

对那些在宴请中照顾不多的客人,应说几句抱歉和感谢之类的话。

对走在后面的客人,可略为寒暄几句。

做客礼仪作为应邀参加宴会的客人,如时赴约,举止得当,讲究礼节是对主人的尊重。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服饰。

客人赴宴前应根据宴会的目的、规格、对象、风俗习惯或主人的要求考虑自己的着装,着装不得体会影响宾主的情绪,影响宴会的气氛。

②点菜。

如果主人安排好了菜,客人就不要再点菜了。

中餐宴会就餐礼仪(通用10篇)

中餐宴会就餐礼仪(通用10篇)

中餐宴会就餐礼仪(通用10篇)中餐宴会就餐礼仪篇1进餐时要注意举止文雅,嘴嚼食物时,不可发出声响;食物过热时,可稍候再吃,切勿用嘴吹;鱼刺、骨头、菜渣等不可直接外吐,要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或轻吐在叉匙上,放在碟中。

用餐前应先将餐巾打开铺在腿上,用餐完毕叠好放在盘子右侧,不可放在椅子上,亦不可叠得方方正正而被误认为未使用过。

餐巾只能擦嘴不能擦面、擦汗等。

服务员送来的香巾是擦面的,擦毕放回原盛器内。

若遇本人不能吃或不爱吃的菜品,当服务员或主人夹菜时,不可打手势,不可拒绝,可取少量放人盘中,井表示“谢谢,够了”。

对不合口味的莱,勿显出难堪的表情。

作为主人宴请时,席上不必说过分谦虚的话。

对来华时间较长的外宾,不必说这是中国的名酒名菜。

在给宾客让菜时,要用公用餐具主动让莱,切不可用自己的餐具让菜。

注意牙签的使用。

正式宴会中,不宜当众使用牙签,更不能用手指甲剔牙缝中的食物,如果感觉有必要时,可以直接到洗手间去除掉。

在餐桌上必须用牙签时,最好以手掩口轻轻剔牙,而边说话边剔牙或边吃边剔牙都不雅观。

中餐筷子使用礼仪中餐有别于西餐的餐具主要是筷子,在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中,筷子的使用已形成了基本的规则和礼仪。

(1)正确使用筷子。

标准的握筷姿势,过高或过低握筷或者变换指法握筷都是不规范的。

(2)使用筷子的忌讳。

在等待就餐时,不能用筷子敲打桌边、碗盏或杯子。

在使用筷子夹莱时不要在菜肴里挑来挑去,上下乱翻,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遇到别的宾客也来夹莱,要注意避让,避免“筷子打架”;不要将筷子含在嘴里或把筷子当牙签使用;在进餐过程中进行交谈,不能把筷子当道具,指点别人;餐毕,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上,并应等众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便扔下筷子离开。

中餐宴会就餐礼仪篇2①筷子的用法。

筷子虽然用起来简单、方便,但也有很多规矩。

比如:不能举着筷子和别人说话,说话时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将筷子并齐放在饭碗旁边。

中餐礼仪要点

中餐礼仪要点

中餐礼仪要点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点一些餐后甜品,最后是上果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餐礼仪要点以及中餐点菜三优四忌内容。

中餐礼仪要点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地塞,食物未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2、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

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3、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账,推拉争付,甚为不雅。

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账。

小小细节别忽略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就座和离席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坐定后,方可入座。

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

中餐点菜三优四忌优先考虑的菜肴一、有中餐特色的菜肴。

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更要重视。

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并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国人的推崇。

二、有本地特色的菜肴。

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馍,湖南的毛家红烧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北京的涮羊肉,在那里宴请外地客人时,上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鲜更受好评。

中式餐桌礼仪

中式餐桌礼仪

中式餐桌礼仪
中式餐桌礼仪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它体现了一种文明古国的礼节:
一、礼让优先
1、到场的朋友先坐下,不管他的身份高低。

2、最高级的贵宾最后坐,尊重他们的年龄和地位。

二、遵守礼仪
1、不要站着叙言,尤其在正式场合。

2、不要彼此抢食,不要在他人眼前咀嚼食物。

3、不要用本人的筷子去比划,尤其不要用来点菜。

4、不要打架,不要抢劫别人的碗和筷子。

三、尊重习俗
1、不要对口渴的人喝酒,尊重习俗,把酒留作习俗。

2、不要饿着叙言,以表示尊重客人朋友。

3、不要用泼水盘把菜淋到碗里,要分别用盘子蘸料品尝。

四、谦逊让位
1、不要直接取用别人的饭碗,应该把饭碗往旁边让一些。

2、不要抢头次,尊重老人,让老人们吃饱了才开始自己的。

3、不要抢筷子,要主动邀请他人优先取用。

五、 \保持卫生
1、切勿吃尽全碗食物,以免影响别人就餐的口味。

2、吃完饭后,及时洗洗筷子,切勿乱放乱摆,便于整洁。

3、用完餐具,应当及时洗一洗干净,避免滋生细菌。

六、态度端正
1、不要说话声音太大,保持适当的嗓音大小。

2、不要对他人或周围环境发出丑态百出的叫声。

3、避免出现喧哗现象或吵骂行为,以免给别人不愉快的感觉。

中餐餐桌礼仪(7篇)

中餐餐桌礼仪(7篇)

中餐餐桌礼仪(7篇)中餐餐桌礼仪(通用7篇)中餐餐桌礼仪篇11、中餐上菜顺序标准的中餐,不论何种风味,其上菜顺序大体相同。

通常是首先上冷盘,接着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喝汤,最后上水果拼盘。

当冷盘吃剩三分之一时,开始上第一道菜,一般每桌要安排十个热菜,宴会上桌数再多,各桌也要同时上菜。

上菜时如果由服务员给每个人上菜,要按照先主宾侯主人,先女士后男士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

如果有个人取菜,每道菜应放在主宾面前,有主宾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取菜。

却不可迫不及待地越位取菜。

2、用餐时如何使用毛巾和餐巾正式宴会前,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条湿毛巾,它是用来擦手的,不能用来擦脸、擦嘴、擦汗。

宴会结束时,再上一块湿毛巾,它是用来擦嘴的,不能用来擦脸、擦汗。

正式宴会上,还为每位用餐者准备一条餐巾。

它应当铺放在并拢之后的大腿上,而不能把它围在脖子上,或掖在衣领里、腰带上。

餐巾可用于轻抹嘴部和手,但不能用于擦餐具或擦汗。

3、用中餐的礼仪要求由于中餐的特点和食用习惯,参见中餐宴会时,要注意一下几点:(1)上菜后,不要先拿筷,应等主人邀请,主宾拿筷时再拿筷。

取菜时要相互礼让,依次进行,不要争抢。

取菜时要适量,不要把对自己口味的好菜一人包干。

(2)为表示友好、热情,彼此之间可以让菜,劝对方品尝,但不要为他人布菜,不要擅自做主,不论对方是否喜欢,不要主动为其夹菜、添饭,以免让人家为难。

(3)不要挑菜,不要在共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翻来翻去、挑肥拣瘦。

取菜时,要看准后夹住立即取走。

不能夹起来又放下,或取回来又放回去。

中餐餐桌礼仪篇2举办中餐宴会一般用圆桌,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有主次之分。

宴会的主人应坐在主桌上,面对正门就座;同一张桌上位次的尊卑,根据距离主人的远近而定,已近为上,已远为下;同一张桌上距离主人相同的次位,排列顺序讲究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在举行宴会时,各桌之上均应有一位主桌主人代表,作为各桌的主人,其位置一般应以主桌主人同向就座,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人就座。

中式餐桌礼仪大全

中式餐桌礼仪大全

中式餐桌礼仪大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餐桌上也不例外,用餐时注重细节和礼仪,是对与餐人员的尊重。

同时餐桌礼仪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中式餐桌礼仪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中式餐桌礼仪(一)就座和离席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

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餐巾的使用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点菜1、看人员组成。

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

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2、看菜肴组合。

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

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请的重要程度。

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

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那么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要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4、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5、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点一些餐后甜品,最后是上果盘。

在点菜中要顾及到各个程序的菜式,总之点菜是门学问,我们要多学、多想、多练餐桌礼仪中点菜的小技巧。

篇二:中式餐桌礼仪餐桌礼仪习惯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应当从小培养。

下列几点,是为人父母者应该和儿女互相沟通的事项:1、在餐桌上保持良好的坐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宴请就餐礼仪
中式宴请就餐礼仪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千百年的演进。

中国人最讲究吃,常说“民以食为天”,不论是大宴小酌,总是极尽巧思安排菜式,以满足宾主的口腹之欲。

桌次座次安排主次有别
安排宴会,首先要排桌次、座次,这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座次安排上,中西方有较大差别:中国人以男士为大,西方人以女士优先;东方人夫妇坐隔壁,西方人男女对座;东方人尊左为大,西方人则尊右为大;中国式座次经常是把公司的“二把手”放在主人正对面,西方人则会把最尊贵的客人放在正对面。

中餐安排座次的原则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份最高的长者,末席为辈份最低者。

桌次。

圆桌正对大门的为主客桌,左手边依次为2、4、6、8……右手边依次为3、5、7、9……直至会合。

如果是正式宴会,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桌居前居中,不同桌数的桌次排列原则说明如下:
一、只有一桌时,从面向门口站立的方向来看,主人应坐在离门口较近的地方,主宾则坐在面向门口的位置。

二、两桌时,从面向门口站立的方向来看,右手边的桌次为主桌,左手边则为次桌。

三、三桌时,从面向门口站立的方向来看,中间的桌次为主桌,
右边为次桌,左边为辅桌。

四、四桌如排成环状,从面向门口站立的方向来看,则中间离门最远第一列的这桌为主桌,第二列从右边顺序排列为第二桌次和第三桌次,离门最近的第三列这桌是第四桌次;如排成一字型,从面向门口站立的方向来看,则右边第二桌为主桌,第三桌为第二桌次,右边第一桌为第三桌次,最左边的这桌则为第四桌次。

五、五桌如排为轴心环绕的形式,从面向门口站立的方向来看,中央这桌为主桌,离门较远的`这列右边一桌为第二桌次,左边一桌为第三桌次,靠门较近的这列右边一桌为第四桌次,左边一桌为第五桌次;如排为梅花形的形式,从面向门口站立的方向来看,离门最远的第一列这桌为主桌,第二列右边一桌为第二桌次,左边一桌为第三桌次,靠近门的第三列右边一桌为第四桌次,左边一桌为第五桌次。

座次。

如果是很大的筵席,中国式的座次顺序也需要搞清楚。

餐具摆放有讲究
奥运会期间,接待的贵宾来自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一定非常期待能够品尝到闻名遐迩的中国菜。

不过,许多外国人并不清楚中餐的用餐礼仪。

所以,用餐前主人要向来宾介绍一下中餐的餐具。

中餐餐具的具体摆放方法如下:
一、座位卡:置于酒杯前或平摆于餐具上方,但不得置于餐盘内。

二、盘:骨盘会依据到席人数而定,以相等距离、标志朝上、离桌约二指宽放置桌面上。

小调味碟则会间隔一指排在骨盘左上方,让宾客依自己的口味喜好放入调味料。

三、餐巾:折成花插在水杯中或平放在骨盘上。

四、汤匙:汤匙和汤匙架排在骨盘右上方与味碟平行,匙凹朝左。

五、筷子:正式的餐宴上,筷子应设筷架,以利宾客放置筷子,筷架间隔一指宽横置于汤匙架的右上方,筷子则平至于筷架上,如有标志文字朝上。

六、杯子:数量和式样应配合酒和饮料的种类,放置于味碟右上方。

中餐通常每桌还会放置公杯,摆在转台边缘约一指宽处,杯嘴朝左。

七、佐料壶:内装酱油和醋的小佐料壶会放置在公杯的正对方,壶嘴朝左。

八、牙签:牙签盅通常会摆在佐料壶右边。

九、服务叉匙:主人位置右方,放置一底座,斜置一只长银瓢和服务叉匙。

十、盆花:摆在转台的中心点上。

中式菜肴与美酒
对中国人而言,吃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中餐上菜顺序。

中餐大多是先上冷盘、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点和水果。

正餐上菜的原则是:先宾客,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先主要宾客,后其他宾客。

从主人右侧的宾客开始,按顺序上菜。

中餐上菜的顺序具体如下:
一、冷盘小菜。

中餐的冷盘分成两种,一种是小菜,通常会准备二到四碟。

二、热炒。

中餐的热炒通常有四盘,会安排在第一道大菜开胃拼盘后上菜,不过现在有许多筵席会省略这道菜。

三、主菜。

紧接在开胃菜之后,继续上主菜,主菜的道数通常是
四、六、八等偶数。

菜肴使用不同的材料,配合酸、甜、苦、辣、咸五味,以炸、蒸、煮、煎、烤、炒等各种烹调法搭配而成。

四、特殊菜色。

中餐有些特殊菜色,食用时需用到手,像薄饼包烤鸭,要注意包紧,避免内馅掉落。

贴心的主人更应准备洗指水盘,以利宾客用完这些菜色后,可将油腻的手指清理干净。

五、汤。

喝汤要懂得要领,注意不可以发出声音,中国人通常用嘴去吸汤,所以会发出声音,如果是正式晚宴是非常失礼的,可比照西方人的技巧,用汤匙来喝汤。

快喝完时,不可将汤碗拿起食用,而应以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扶碗缘,向桌心方向稍微倾斜以利取汤。

六、点心。

一般宴会不供应饭,而以糕、饼、面、包子,饺子等替代。

七、甜点。

包括点心,如馅饼、蛋糕;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杏仁豆腐等。

八、水果。

水果种类繁多,多半是以水果盘呈现。

中式饮酒文化。

中国人的饮酒文化源远流长,中西方的饮酒文化也各不相同。

中国酒的分类大约为黄酒、果酒、啤酒、白酒类、配制酒等。

酒的用途繁多,如婚丧喜庆、酬谢宾客等。

敬酒是中餐宴会中不可少的礼数,但是敬酒要注意适度,也不可强行劝酒,行酒令在正式的宴会上更不可为之。

通常,宾主入座后服务员就会斟酒,先斟烈性酒,其次斟果酒、啤酒、汽水等。

通常从主人右侧主宾先斟,后斟女宾,然后给主人斟,随后按顺时针方向逐一斟酒。

主人右侧的来宾也要注意先斟。

斟酒、倒水八分满即可。

敬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敬酒者不需要将酒杯里的酒喝干,每次喝一小口即可。

男士向长辈敬酒时,应双手捧杯,起立敬酒;女士则无论辈分,右手握杯左手轻扶杯底,点头致意,轻啜一口即可。

进餐礼仪
餐前。

中式餐宴,客人多数喜欢自由入席,而且喜欢自选同席伴侣,夫妇往往坐在一起。

女主人应逐一邀请所有宾客入座,邀请的顺序为:第一位安排贵宾的女伴入坐,位置安排在男主人的右手边,贵宾则安排在女主人右手边。

如果没有特别的主客之分,先礼让长辈入座,然后女士们可以大方地先行入座。

入座宜从左侧进入,轻拉椅背,女士由男士或服务生代劳,然后慢慢入座。

坐的姿势要端正,女士双腿应并拢,男士自然即可。

双手不可靠在桌面或邻坐的椅背上,更不要弯腰驼背用餐,显得没有精神。

手机最好关机,或转成震动模式,如有紧急电话需接,请离坐至适当场地接听。

:
手提包、钥匙、手机、香烟、打火机等私人物品,不可放在桌上妨碍他人用餐,应放进手提包内,再将手提包放在背部与椅背间,而不是放在餐桌上或地上。

脱下的长外套不可直接披在椅背上,大衣、外套等则应交给服务员放置衣帽间保管。

坐姿要维持端正,但不要僵
硬不自然,并注意与餐桌保持适当的距离。

进餐时。

一道菜上桌后,通常须等主人或长辈动手后再去取食。

若需使用公筷或母匙的菜,应先用公筷将菜肴夹到自己的盘中,然后再用自己的筷子慢慢食用。

夹菜时,要等到菜转到自己面前时再动筷,夹菜一次不宜过多,也不要把夹起的菜再放回菜盘中,又伸筷夹另一道菜,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动作。

如果遇到邻座夹菜要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同桌如有外宾,不用反复劝菜,也不要为其夹菜,因为外宾一般没有这个习惯。

以前为宾客夹菜表示中国人的好客之道,现在应让宾客依自己的喜好取用菜色,较合乎时宜也较卫生。

中餐大多一大盘菜放在桌上,有时有服务员帮忙分菜,若无则由男士帮女士取菜,或由自己依序取用。

用餐时,碗盘器皿不可拿在手上,应用筷子取一口大小的食物送至口中,不可一次把过多的食物塞入口里。

骨、刺要吐出时,应用餐巾或以右手遮口,隐密地吐在左手掌中,再轻置于骨盘中,不可抛弃在桌面或地上。

有骨或壳的食物,应避免用手剥咬,可用筷子或汤匙取食为宜。

很烫的食物,不可用嘴吹冷匆忙送入口中,应等稍凉后再取食。

餐后。

用餐完毕后,必须等男女主人开始送客之后,才能离座。

客人未离开前,绝对不可大声喧哗或批评客人。

送客时,应该提醒其所携带或是寄存的物品,并且鞠躬致意,尽量等客人完全离开视线后再返回座位。

餐后不宜当着客人面结帐,也不宜拉拉扯扯抢着付账,如真要抢着付账,应找适当的时机悄悄地去结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