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20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20篇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借钱上学
蔡永平
①喜庆的年味还未消散,开学的日子已经逼近,愁绪压上我的心头。

我在县城读书,开学要交六百多元报名费,这数额对窘迫的家来说,宛如门前高耸的大山。

②邻居马三当护林员,他“月月有麦儿黄”,我每年的学费都是向他借的。

为答谢马三,父亲承揽了他家的农活,母亲承包了他家的针线活。

可这年母亲和马三婶拉话儿,跟她辩白了几句,惹恼了他们。

父亲去马三家借钱,马三黑了脸:“养条狗它也知道向主人摇尾巴。

哪有钱借给你呀!”父亲的脸像被人掴了一掌,酱紫成猪肝色。

③春雪下个没完没了。

冒着风雪,我和父亲去了另一个有“麦儿黄”的乡干部刘干事家。

暖烘烘的屋里,刘干事斜躺在火炕上,喝着酥油茶,听着收音机里的评书。

我们父子俩像做错事的学生,站立在火炕前。

父亲吞吞吐吐地向刘干事借钱,他喷口烟,望着腾升的烟圈,懒洋洋地说:“这钱你猴年马月能还上呀,供不起就不要上学了。

”我窘得恨不能地上有一条缝让我钻进去,赤红着脸的父亲咬牙说:“就是吃糠咽菜,我也要供孩子上学!”父亲用粗糙的大手拉起我的手,冲出屋子冲进茫茫风雪中。

④父母求遍村里人家,只凑到了三百元。

母亲哭丧着脸说:“去城里亲戚家碰碰运气吧!”
⑤天蒙蒙亮,我和母亲踏着厚雪上路。

风呼啸,雪打脸,我的心似冰坨。

山路陡滑,母亲一瘸一拐向前赶。

母亲腿痛,是生我三天后就下地干活落下的月子病。

我搀扶着母亲,跌跌撞撞走了三个多小时,才赶到公路边。

年节的客车里塞满了人,客车鸣着笛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

母子相依,站立成两尊雪雕。

衣服湿透,身子冰冷,脚失去知觉,肚子咕咕叫,肚皮几乎贴到脊背。

捱到下午三点多,几乎虚脱了的我们才挤上一辆客车。

我拼力挺直腰板,扶着瑟瑟发抖的母亲。

车内人贴人,挤成“相片”。

⑥天黑下来我们赶到了位于城郊的小舅家。

小舅很高兴,但舅母却对我们不理不睬。

之前小舅三十岁还娶不到媳妇,眼看要打光棍母亲多方央求,才让小舅做了上门女婿。

母亲和小舅是同母异父的姐弟,两人年龄相差大,外婆死得早,母亲把小舅当儿子一样疼爱。

晚饭是猪肉面片,饿极了的我,没尝出味道就“咕噜噜”两碗下肚。

我起身要去盛饭,母亲咳了一声,用眼神制止了我,我不情愿地放下碗。

母亲端着碗和小舅的丈人拉话儿,吃得很慢。

吃了一碗,母亲说胃疼不舒服,便放下了碗。

趁舅母和小舅的丈人不在屋里,母亲向小舅借钱,小舅低头嗫嚅地说:“家里的事老汉说了算,我没办法。

”母亲叹息:“我知道你的难处,在家嘴要甜,腿要勤,伺候好老的、小的。


⑦那晚,困乏的我,头一挨枕头就“呼呼”睡着,可母亲却辗转反侧了一夜。

⑧第二天,我们坐车去姑妈家,这是最后一丝希望了。

姑妈一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母亲提起借钱,姑父捻着胡须沉吟半天:“家里的钱要买骡子,你家草驴产骡娃子,给我们留着吧。

”母亲褶皱的脸笑成一朵绽放的花,赶忙应承:“留着,我们家草驴产的骡子一个
赛一个好,干活老实肯下力。

孩子,记住姑爹的好!”我冰坨般的心里瞬间照进一束明亮温暖的春阳。

⑨窘迫的日子里,父母艰难地供我上学,我亲历了其间的苦涩,对学业更用功了。

同时我也懂得人要怀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在我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总是尽我所能去帮助贫困学生。

⑩又是开学季,孩子们漾着灿烂的笑容走进校园。

我为孩子们生活在这幸福的时代而由衷地高兴,“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铺满阳光。

(选自《春城晚报》2021年3月2日,有删改)
(1)借钱受挫后,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⑤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文章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⑧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母亲褶皱的脸笑成一朵绽放的花赶忙应承:“留着,我们家草驴产的骡子一个赛一个好,干活老实肯下力。

孩子,记住姑爹的好!”
(4)请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此文的用意。

【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记叙了“我”借钱上学的事情,表达了“我”对父母在窘迫日子里仍然艰难供自己上学的感激,人要常怀善良、感恩的心,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的心声以及对国家实施惠民政策,为贫困孩子铺平求学之路的高兴之情。

父亲向邻居马三和乡干部刘干事借钱都被拒绝,求遍村里人家,只凑到了三百元。

无奈之下,母亲只能带“我”到城里亲戚家去碰碰运气。

母亲和“我”去小舅家借钱,结果被拒绝了,去姑妈家借钱,姑父答应把钱借给“我们”。

长大后,“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贫困学生。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

结合“马三黑了脸:‘养条狗它也知道向主人摇尾巴。

哪有钱借给你呀!’父亲的脸像被人掴了一掌,酱紫成猪肝色”“懒洋洋地说:‘这钱你猴年马月能还上呀,供不起就不要上学了。

’我窘得恨不能地上有一条缝让我钻进去,赤红着脸的父亲咬牙说:‘就是吃糠咽菜,我也要供孩子上学!’父亲用粗糙的大手拉起我的手,冲出屋子冲进茫茫风雪中”可知,被邻居马三拒绝后,父亲的脸酱紫成猪肝色;受到乡干部刘干事奚落后,父亲赤红着脸,拉着“我”冲出屋子,冲进风雪中。

结合“那晚,困乏的我,头一挨枕头就‘呼呼’睡着,可母亲却辗转反侧了一夜”可知,在小舅家借钱无果后,母亲辗转反侧了一夜。

(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及段落作用的分析。

结合“天蒙蒙亮,我和母亲踏着厚雪上路”“母子相依,站立成两尊雪雕”“捱到下午三点多,几乎虚脱了的我们才挤上一辆客车”可知,这部分叙述了母亲和“我”起早冒雪进城借钱,路上忍冻挨饿地等车坐车的经历,写出了母亲和“我”在雪天里等车坐车的艰辛。

母亲和“我”是为了坐车去城里借钱,等车坐车如此艰难更突出了窘迫日子里父母供“我”上学的艰难与苦涩。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定及赏析。

“母亲褶皱的脸笑成一朵绽放的花”描写的是母亲的神态,“留着,我们家草驴产的骡子一个赛一个好,干活老实肯下力。

孩子,记住姑爹的好”是人物的语言,因此第⑧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母亲和“我”到姑妈家借钱,此时姑父答应借钱,这里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当
时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4)本题考查对作者写作用意的理解。

结合“窘迫的日子里,父母艰难地供我上学,我亲历了其间的苦涩,对学业更用功了”可知,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对父母在窘迫日子里仍然艰难供自己上学的感激;结合“同时我也懂得人要怀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在我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总是尽我所能去帮助贫困学生”可知,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人要常怀善良、感恩的心,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的心声;结合“我为孩子们生活在这幸福的时代而由衷地高兴,‘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铺满阳光”可知,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对国家实施惠民政策,为贫困孩子铺平求学之路的高兴之情。

答案:
(1)被邻居马三拒绝后,父亲的脸酱紫成猪肝色;受到乡干部刘干事奚落后,父亲赤红着脸,拉着“我”冲出屋子,冲进风雪中;在小舅家借钱无果后,母亲辗转反侧了一夜。

(2)这部分叙述了母亲和“我”起早冒雪进城借钱,路上忍冻挨饿地等车坐车的经历。

这部分内容写出了母亲和“我”在雪天里等车坐车的艰辛,突出了窘迫日子里父母供“我”上学的艰难与苦涩。

(3)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听到姑父答应借钱给“我们”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4)示例:表达了对父母在窘迫日子里仍然艰难供“我”上学的感激;表达了人要常怀善良、感恩的心,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的心声;表达了对国家实施惠民政策,为贫困孩子铺平求学之路的高兴之情。

【点评】解答信息筛选题,需要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筛选范围,再从中筛选。

若答案有多个要点,注意分点作答。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满天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到天上与星光连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的火光还是星火。

这真是我平生未见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得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

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

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
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直立在面前。

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

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

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

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

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

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

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

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

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

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

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

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

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

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

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

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

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

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

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

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

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

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

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在每条溴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

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

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节选自《老山界》)(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要连夜行军翻越老山界并命令“今天无论如何要爬过这座山”,是因为敌人的追击非常紧迫。

B.“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虽然当时军情紧急,这样的情形很真实,但文中直接写出来不合适,有损红军的形象。

C.选文中写“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从侧面烘托出雷公岩的陡峭难行,体现出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难。

D.文中“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不去抗日,却专门对付红军的行为。

(2)第2段中的“奇观”奇在哪里?“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4)选文中红军翻越老山界时克服了哪些困难?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分析】本文以生动优美真挚细腻的笔触,叙述了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

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不怕困难,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这句话是对战士们吃饭的动作描写,吃饭用“抢”,是因为当时形势紧急,所以需要抓紧时间快速吃饭,完成爬山的任务,没有损害红军的形象。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中字词的理解。

“奇观”意思是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景象壮观、浪漫;其次,“奇观”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陡峭,反映出红军丝毫没有被这样的艰险吓倒,换句话说,“奇观”不仅指向眼前之景,更指向长征这一伟大业绩,指向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

“奇观”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

由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的是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作者抓住深夜四周一片“寂静”这一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一组以动物作比,一组以水流作比,表现了听觉上或小或大的两种“不可捉摸”的感觉。

写出了红军战士在极端困难与危险的情况下夜宿半山腰,能够全身心沉浸、陶醉在对夜景的欣赏中,根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危险,充分表明红军战士乐观豁达的情怀和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分清层次,抓住关
键语句来分析作答。

叙述了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如: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走路难(山路崎岖,山高险峻);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结合上下文“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可知,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答案:
(1)B
(2)“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景象壮观、浪漫;其次,红军丝毫没有被陡峭的山路吓倒,“奇观”更指的是伟大的长征和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

“奇观”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

(3)这里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作者把深夜山谷里各种难以捉摸的声响比作各种具体的事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深夜山谷的寂静;这一组比喻又形成排比,增强了抒情性,能够引发读者的种种联想和想象。

(4)红军克服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老山界的高和险(走路难);二是行军条件艰苦(吃饭难、睡觉难);三是后有追兵(处境难)。

红军战胜这些困难,体现了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等。

【点评】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那时我是弟弟
梅子涵
那年书店的阿姨叫我弟弟,还在橱架的角落里给我留下了一本《月亮和六便士》。

我是在下乡前两天买下《静静的顿河》的。

那四本一套的书,放在书店右面那个蛮高的橱架上,我原因不明地看了它整整五年,原因不明地,总是目光就停在它那儿。

整整五年,它在那个位置上没有动过,它的左边是《月亮和六便士》,所以我既记住了肖洛霍夫,也记住了毛姆。

这是一个永远安静的小书店,在我上中学的路上,它的旁边是粮店,每个月我都会跟着外祖母到这儿来买米,我背回去。

我上了三年中学,可是却在中学待了五年。

后面的两年不毕业,也不上课,有的同学待在家里,有的在学校和马路上闲逛。

我是属于闲逛的,这个很小的书店也是我闲逛的地方。

加上上课的那三年,我也是常常逛进去,虽然并不总是买书,但是成为了习惯。

这些年,我经常讲那本法国的《星期三书店》给儿童们听,讲的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进这个小书店。

那本书里的小女孩,每个星期三的下午都走进巴黎的一个小书店,坐在沙发上看
漫画,对面的沙发上也总是有一个老先生坐在那儿读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读厚厚的历史书的老人成为她童年的星期三情景。

我们那个时候的书店不开架,也没有地方坐,我们是站在柜台的外面看橱架上的书。

我很想请营业员把《静静的顿河》拿下来给我看看,可是不好意思。

因为我只是想翻一翻,没有准备买。

买这一套书要好几块钱,不是想买就可以买的。

让别人拿下来给我看,可是又不买,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有一次,我还是看着橱架上的《静静的频河》的时候,女营业员突然一句话也没有说,就取下了一本放在我面前,然后退后一步靠着橱架,看着我,虽然没有什么笑容,但是目光和气。

她一定是记得我,看见我总是远远地看它。

一个人,目光和气地看着别人,可能比笑容满面更令人安定。

我很意外,就急急忙忙地翻了一下书,记住了一个叫格里高利的人物名字,记住了哥萨克和文字里的一点儿词句感觉,那词句感觉和家里有的苏联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不一样,那时,都叫苏联小说,不叫俄罗斯小说。

可是我没有买,不好意思地把书放回原处,说了声“谢谢阿姨”,就赶紧走了。

《星期三书店》中的老先生每个星期三下午来,到书架前取下那本历史书看,看得很缓慢。

他已经很老了,没有把书买下来,但是又希望读完。

这情景,不但看漫画的小女孩看见,年轻的女营业员也看得清清楚楚。

再过两天我就要下乡了。

妈妈给了我钱,让我买所需要的日用品,还剩了一些钱,所以就又逛到这儿来了。

她正坐在那儿打毛衣。

我说:“阿姨,我要买《静静的顿河》。

”她立刻放下毛衣,站起来,把四本一起取下来,掸了掸书上的灰,放到我面前。

我没有翻看就付了钱,她用印着“新华书店”几个字的纸拦腰把书包了一圈,递给我,好像是对我,也好像是对站在另一边的男营业员说,放在这里几年了,放也放老了,总算卖掉了。

男营业员说,正好你明天退休,你欢送它,它也欢送你。

他们就哈哈笑起来。

我看看她,心想,以后来就看不见她了。

我从书店走出来,回家去。

听见她在后面喊我:“弟弟!”上海的大人,尤其是女性的大人,喜欢喊男小孩“弟弟”。

我停下来,转过身。

她说:“弟弟,旁边那本书,我帮你放在下面橱里了,在角落里,你如果以后要买,就对他说,我也会跟他说的,只有一本,卖掉了就没有了。

”“《静静的顿河》也没有了,是吗?”“没有了,只有一套。


放在下面橱里角落的就是《月亮和六便士》。

《星期三书店》里,到了圣诞节前一天,老人又来看书,可是那书不在架子上了。

他问年轻的女营业员:“是卖掉了,是吗?”
营业员说:“是卖掉了。

被人当作圣诞节礼物买走了。

”然后她从下面的橱里取出一个包扎好的漂亮礼物,递给老人,说:“爷爷,圣诞节快乐!”
她买下了那本历史书送给老人。

阿姨是以另一种方式为我包扎好,藏在一个角落里,心意都暖和,因为我在看《静静的顿河》的时候,也一直都看《月亮和六便士》。

她看见了我的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