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选择、验证和确认程序

合集下载

检测方法与方法的确认程序文件

检测方法与方法的确认程序文件

检测方法与方法的确认程序文件一、目的本程序文件旨在明确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的流程及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客户的需求。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实验室开展的所有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自制方法等。

三、职责1、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核检测方法的确认方案。

批准检测方法的确认报告。

2、检测人员按照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操作。

参与检测方法的验证和确认工作。

3、质量负责人监督检测方法的验证和确认过程。

确保检测方法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四、检测方法的选择1、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

2、当上述标准中没有适用的检测方法时,可以选择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中的检测方法,但需经过技术负责人的确认和批准。

3、若上述标准中均没有适用的检测方法,可以使用实验室自制方法或非标准方法,但需经过严格的确认程序。

五、检测方法的验证1、在首次采用标准方法或对标准方法进行修改时,应进行方法验证。

2、方法验证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准确性:通过与已知准确结果的样品进行比对,评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精密度:重复检测同一均匀样品,计算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评估检测方法的精密度。

检出限:确定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线性范围:考察检测结果与样品浓度或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检测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检测,评估检测结果的重复性。

再现性:在不同条件下,由不同检测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评估检测结果的再现性。

3、方法验证应形成详细的验证报告,包括验证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六、检测方法的确认1、对于非标准方法和实验室自制方法,应进行方法确认。

2、方法确认的方式可以是: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

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室间比对。

对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系统性评估。

3、方法确认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方法的特异性:能够准确检测目标物质,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

方法选择、验证及确认程序

方法选择、验证及确认程序

为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验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检验检测活动中检验检测方法的选择、确认以及新工作的开展,非标准试验检测方法的管理。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新工作前的检验检测方法评审并进行确认,批准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提出需要开展的新工作及本部门的执行标准,制定检测服务活动的检测服务程序及抽样活动以及不确定度分析。

3.3 资料档案室负责对标准规范进行查新,对标准规范有效性进行确认,建立现行有效规范台账。

3.4 试验中心、检测中心及项目试验室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方法的选用、制定和验证;标准方法和非标准发放(规定、偏离)的验证。

3.5 经营质管部负责检验检测资质、参数增项、标准变更的申报。

本程序使用的术语,依据下列表述以及质量手册和其他程序文件的规定进行定义,不作无限制的延伸4.1方法验证:方法验证的目的是确认检验检测机构能够正确实施检验检测方法,获得准确、有效的结果;4.1.1方法验证适用于:标准规范(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国际标准等)中的检验检测方法;以及经过了方法确认的非标准方法(见4.2);4.2方法确认:方法确认的目的是确认某种检验检测方法能否合理地使用,并达到预期的功能、效果和目的;4.2.2方法确认适用于非标准方法:机构自行设计和研发的方法、超出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部分修改的标准方法等。

5.1 方法的选择及验证5.1.1 方法的选择⑴检验检测机构应采用满足客户需求,并满足检验检测要求的方法,包括抽样的方法。

⑵保证配置的技术资源满足检验检测需要,选用的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抽样方法)应满足客户的需求并适用于检验检测。

⑶当客户指定的检验检测标准和要求的能力是在资质认定、资质许可的能力范围内时,进行合同评审后按照《合同评审管理程序》(GRJC-CX15-2023) 的要求与客户签立《试验检测委托单》或《检验检测合同(协议)》。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一、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

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的方面。

二、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1、验证方案的制定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

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

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A、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B、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配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

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

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

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

3、校正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

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

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

4、适用性预试验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方法的选择、验证与确认程序

方法的选择、验证与确认程序

方法的选择、验证与确认程序1目的规范检测方法的选择、制定及确认程序,通过确认并提供客观证据,证实所选用方法可以满足预期用途的特殊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客户要求的、检测所采用的方法或经过修改、扩充、超出预定使用范用的检测方法的制定及使用前•的确认。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实验室间的比对,主持检测方法的评审、批准方法验证、确认的结果。

3.2检测室主管3.2. 1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检测方案;3.2.2负责提出检测方法验证、确认的申请。

4工作程序4.1方法的选择4.1. 1标准方法:本中心采用满足客户需要并适用于所进行的检测项目的方法, 且优先使用已颁布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或国际、区域方法并确保所用标准为最新有效版本。

文件管理员负责检索最新的标准方法,编制《现行有效技术标准目录》以文件形式发布执行,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1.2方法选择:当客户未指定所用方法时,本中心选择曲国际、区域或国家行业标准发布的,或山知名的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期刊发布的,或山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4.1. 3非标方法:本中心制定的或采用的方法如能满足检测的预期用途并经过确认及验证后,也可使用。

所选用的方法应通知客户。

当认为客户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过期时,办公室主管应通知客户。

4. 1.4方法验证4. 1.4. 1标准方法在投入使用前技术负责人应对本中心能否正确运用这些标准方法的能力进行验证,验证不仅需要识别相应的人员、设施和环境、设备等,还应通过试验证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填写《方法应用能力确认报告》,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4. 1.4. 2技术负责人应按照《设备管理程序》、《量值溯源程序》、《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的要求对设备、设施环境等要求进行确认;4. 1. 4. 3技术负责人应按照《人员培训管理程序》、《监督监控控制程序》对检测人员应用检测方法的能力进行确认,山检测室主管按照《人员培训管理程序》对检测人员进行方法培训、操作考核等,确保检测人员能够熟练应用检测方法后。

确认与验证程序

确认与验证程序

• 3、验证是主要考察(

• A 生产工艺 B 操作规程 C 检验方法
D 清洁方法
十、验证文件管理
• (二)验证文件管理要求 • 主管验证的常设机构或兼职机构对验证文件进行整理、标识
与归档保存。
练 一练
• 1、验证方案的内容包括(
)。
• A 验证目的
B 验证要求
C 质量标准 D 验证总结
• 2、制药企业的验证项目一般可分为(
)。
• A厂房、设施与设备 B检验及计量 C生产过程 D产品
料等都要设定验证项目。
四、制定验证方案
(一)验证方案的制定 1、合作商提供验证方案:新建项目或大的改造项目 2、企业制订验证方案:工艺性、检验性、清洁消毒类及规 程类验证方案
四、制定验证方案
(二)验证方案的内容
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出现 需要补充和修改的情况,此时应起草 一个补充性验证方案。
七、验证的实施
•按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工艺验证、产品验证 等阶段实施验证方案,并做好各阶段报告的起草工作。 •注意:在组织实施中监督是关键,验证是做出来的,不是 写出来的。
八、验证报告及其审批
• 验证报告是验证工作的总结,以简要的技术报告形式汇集了整个验证
过程的记录,结果及评估的文件。它可能还包括对工艺流程和(或)
验证小组成员 验证目的与范围 验证要求与内容 所需条件 质量标准 测试方法
时间进度表 原始记录表格 实验的批次数
五、审批验证方案
➢书面的验证方案在正式实施前必须得到审查、分析和批准。 ➢审查要求: ➢1、要证实验证方案所有书面文件的内容完整和条理清晰。 ➢2、要审查书面的检验规程,证实其与质量标准和GMP要求的一致性。 ➢3、审查有关人员如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资格。 ➢4、审查认可的验证方案要由批准人签名并署以日期。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

检验方法的验证、确认步骤及详细计算方法一、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

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的方面。

二、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1、验证方案的制定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

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

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A、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B、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C、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

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

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

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

3、校正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

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

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

4、适用性预试验仪器的安装确认完成以后,在其功能试验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应用标准品或对照品对其进行适用性检查,以确认仪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ISO17025:2017检测方法的选择及确认程序

ISO17025:2017检测方法的选择及确认程序

1 目的对检测方法进行控制,确保项目实验室使用的检测方法科学、合理、有效,使检测工作所依据的方法能满足预期的用途。

为项目实验室编制类似程序文件提供指引,项目实验室需要根据本程序文件的指引以及结合项目实验室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类似程序文件并发布生效。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选择及确认。

3 职责与权限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测方法的验证/确认及评定。

3.2 检测员:负责检测方法的使用和实施验证/确认。

3.3 文控管理员:负责检测方法验证/确认资料的管理。

3.4 实验室主任:批准已通过验证/确认的方法正式用于日常检测。

4 定义4.1 标准方法:国际标准、区域标准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出口对象国国家标准。

4.2 非标准方法:地方标准(DB)、实验室自行制定的方法、超过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或其他修改的标准方法、有关科技文献或期刊中公布的方法、设备制造商规定的方法、知名技术组织公布的方法。

5 管理内容及要求5.1 检测方法的选择5.1.1 实验室根据检测任务选择符合客户要求并适合检测工作的方法。

当客户未指定使用的检测方法时,应优先选择国际标准(如IEC标准)、区域标准(如EN)、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如HJ)、出口对象国国家标准(如美国ASTM标准)规范规定采用的和发布的标准检测方法,并通知客户。

5.1.2 对于没有标准方法的检测或标准检测方法与实验室实际不相符的情况下,需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技术负责人应征得客户的同意。

5.1.3 客户提供的检测方法不适合或者已经过期,实验室要及时通知客户。

5.1.4 技术负责人应定期对检测方法(一般1次/2月)进行核查,确保实验室使用的现行检测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和检测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在《实验室检测方法一览表》(XX-Lab-QP-13-1)中更新。

5.1.5 实验室在选择方法时,应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选择的检测方法应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7.2 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质量手册)

7.2 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质量手册)

7.2 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7.2.1 概述选择和制定检测方法是确保检测工作科学、技术上有效,防止检测活动出现随意和因人而异的情况。

质检部的基本职责是使用具有适当准确度和符合标准要求的方法进行检测。

质检监督部制定了《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程序》,技术主管负责组织对分析中心所用方法的选择、验证、确认进行审批。

7.2.1.1 质检部应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开展所有检测活动,应确保遵循样品制备步骤、遵循标准物质/试剂存储和使用要求、遵循仪器设备的运行和操作要求、按检测方法规定程序检测空白样品和质量控制样品、遵循检测方法中定性/定量的方法和要求。

适当时,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使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保证整个检测活动始终符合客户的要求。

7.2.1.2质检部应建立在用检测标准的清单,并规定方法查新的频率、查新方式和查新结果的处置要求。

各分析中心应确保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方法,除非不合适或不可能做到。

如检测标准存在可选择执行要求或易产生歧义理解时,必要时,应补充方法使用的细则以确保应用的一致性。

如果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或其他公认的规范文本包含了实施实验室活动充分且简明的信息,并便于操作人员使用时,则不需再进行补充或改写为作业指导书。

对方法中的可选择步骤,根据需要制定作业指导书。

质检部要求将使用标准、操作仪器设备和制备物品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技术主管应根据检测标准对设备操作、物品制备,组织编写作业指导书,并对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给予维护。

作业指导书为管理体系的第三层文件,应当突出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作业指导书应由质检部生产技术室编号给予控制。

所有方法、程序和支持文件,例如与检测活动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数据,应保持现行有效并易于人员取阅。

各类作业指导书包括:(1)检测方法的细则;(2)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3)样品的处置和制备方法;(4)设备的期间检查,设备维护等作业规则;(5)用于测量的计算机软件程序;(6)对照图/曲线/换算表;(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规范;(8)数据计算和处理方法;(9)抽样方法;(10)验证方法;(11)其他与检测活动有关的作业文件。

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管理程序

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管理程序

1.目的为确保检测中心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的开展方法的验证和确认工作,以保证测试的有效性,更好的服务客户。

2.适用范围检测中心检测方法的选择,标准方法的验证和非标方法的确认及方法偏离的控制。

3.职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非标准方法的确认和评审;组织标准方法的证实和查新。

3.2 检测人员:负责编制所在领域的方法验证和方法作业指导书,开展新项目的方法验证和方法确认。

4.作业内容检测中心应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开展所有的活动,适当时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使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标准方法、程序和支持文件,按《文件管理程序》要求进行管理,确保现行有效,且便于人员取阅。

4.1 检测方法的查新检测中心的检测依据选择正式颁布的标准,优先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和区域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或由知名技术组织或有关科技文献或期刊中公布的方法,或设备制造商规定的方法。

质量组每2个月,通过查询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等进行方法查新,填写《标准查新记录》,并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确保检测方法最新有效。

4.2 标准作业指导书当检测中心所用标准存在理解、操作等困难时,技术负责人需要组织检测中心人员编写标准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对标准实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作业指导书按照《文件管理程序》要求进行编制、管理。

当使用英文标准作为检测依据时,除非检测人员能熟练使用该外文标准,检测中心应制定中文作业指导书。

其它外文标准应有中文作业指导书。

当采用多个相似的检测标准检测同一个项目或参数时,各个方法的具体要求可能不同,并不要求每个检测标准都要有一个作业指导书,可采用一个通用的覆盖多个相似检测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但必须确保能清楚识别出这些检测标准之间的差异。

4.3 方法的选择当客户未指定样品所用的检测方法时,检测中心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并通知客户。

首先选择检测中心认可能力范围内的检测方法,当不能满足时,使用国际标准、区域标准或国家标准发布的方法,或由知名技术组织或有关科技文献或期刊中公布的方法,或设备制造商规定的方法。

检测公司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管理要求

检测公司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管理要求

检测公司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管理要求1概述实验室必须使用规定的检测方法和程序,保证检测方法在技术上可靠、现行有效,适当时,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使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减少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本公司制定《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以选择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包括被检测样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

所使用的都是进行了时效性确认的现行有效的,通过了适用性评价证明满足预期用途的、符合方法选择要求的检测方法。

2职责2.1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工作。

2.2实验室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已确认的检测方法。

3管理要求3.1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和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是描述检测要求和步骤的技术程序。

选择具有适当准确度和有效的方法,具体按《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进行确认,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是实验室的重要职责。

本公司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的使用说明书或指导书,以及处置、准备检测样品的指导书或技术标准编制独立的或将设备使用和样品检测方法二者兼有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检测活动的真确开展,保证检测结果,并确保所有与本公司工作有关的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保持现行有效并易于员工取阅。

应识别技术标准的内容和信息,当检测涉及到的国家的或行业的标准,或其他公认的规范已包含了如何进行检测的简明和充分信息,并且这些标准是以可被本公司项目操作人员作为公开文件使用时,则不需再进行补充或改写为内部文件(作业指导书)。

对方法中的可选择步骤,可制定附加细则或补充文件。

当需要对检测方法进行偏离时,应制定成文件(细则或规程)、经技术判断、授权和客户签字接受的情况下才允许在本公司的检测项目中获得应用。

3.2检测方法的选择(1)实验室应在充分了解客户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使用标准方法,并保证选择的标准方法与检测项目相适应,且确保使用最新有效受控版本的检测标准;(2)实验室应优先使用国际、区域、国家的标准方法和卫生部颁布的规范及其他有效地的检测方法;(3)如客户指定检测方法且方法适用有效,实验室可执行客户指定的检测方法。

医院检验方法选择和评审程序

医院检验方法选择和评审程序

医院检验方法选择和评审程序1.目的规范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审过程,以保证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程序能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确认其符合相应的用途。

2.适用范围实验室拟开展的检测项目和已开展的所有检测项目。

3.职责3.1 申请者负责检验项目开展评审表的填写。

3.2 技术负责人和各专业组组长共同负责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3.3 检验科主任负责对技术负责人的意见进行审核,提交检验部批准项目的开展。

4.定义和术语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审过程是为了了解候选方法是否具有足够的分析重复性和正确度来产生结果,使其为临床所用。

建立检测的需求可以是临床医师的建议,或新方法与现用方法相比,将提供改进的正确度和精密度,或是用更有效的方法替换老的、劳动强度大的检测程序。

4.1 实践新方法前的要求。

在决定是否将新的方法或仪器在实验室使用前,以下因素必须首先考虑; 标本类型、样本量、分析能力、周转时间、标本处理、分析批的大小、人员技能要求、每一个检测的成本、校准方法和频率、质控方法、试剂、废物处理要求以及化学危险品和安全等因素。

如候选方法的实际情况与实验室的要求不一致,该方法不应被采用。

4.2 性能参数。

与方法或仪器有关的性能参数包括正确度、分析范围、分析回收、分析灵敏度、检出限、干扰、精密度、试剂稳定性等,用以上参数来评价所选方法的性能,并将其结论作为临床使用是否可接受的基础。

性能要求取决于试验结果的预期用途,因此,可产生不同的正确度和精密度的目标。

5.工作程序5.1 新检验项目的开展申请及评审流程。

5.1.1 新检验项目的申请者可以是检验部所有取得专业资格的检验人员。

5.1.2 项目申请者填写检验项目开展评审中的可行性部分交给技术负责人。

5.1.3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专业组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审。

5.1.4 技术负责人将讨论后的评审表交检验科主任审核,有检验科主任提交检验部主任批准。

5.1.5 批准后的检验项目由专业组组长对拟开展的项目作初步了解,如其他医院有无开展,所用的试剂品牌,试剂稳定性等等,做初步筛选后组织组内人员进行方法学评价。

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1 目的为确保检定、校准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有必要对本所开展检定、校准和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控制。

2 范围适用于检定、校准和检测活动的各直接环节的方法选用、制定和确认。

3 职责a.检测室负责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的选用、制定和验证及不确定度分析;b.业务室负责对在用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控制;c.技术负责人负责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的批准。

4 程序4.1 标准方法的选用a.业务室负责检索最新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并按《文件控制程序》保护检定人员所用文件是最新有效版本。

b.检测人员按照《检定、校准和检测程序》中有关规定,在接受客户送检样品后,对照技术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标准方法,开展检定、校准和检测。

c.当抽样作为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的一部分时,则首先执行《抽样程序》,加强对样品的管理,办理相关手续。

4.2 制定检定、校准和检测办法a.符合《质量手册》第四篇第十三章13.4.3.1款制定方法条件的,检测室组织制定检定、校准和检测办法。

b.指定的编写人员依据客户的要求,查找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或有关科技书籍、期刊,选用或参照相关的标准方法,编制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

若选用的方法属于所内在用受控文件的有关内容,在编写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时,可直接标定引用文件的名称,章节和序号等;若采用客户指定的或科技书籍、期刊上公布的方法等,则在编写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时,采用其复印件作为附件,填写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表。

c.根据编制的方法进行试验性检定、校准和检测,并进行数据处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出具检定、校准证书或报告,交技术负责人评审。

4.3 制定方法的评审a.检测室主任组织对本室制定的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进行评审。

审核该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的内容是否能满足客户所提出的技术要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是否合理?表示是否准确?认可后在审核人处签字。

b.评审中发现制定的方法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即应及时与客户协商,采取其他的措施(如送上级计量检定部门检定、校准或告之无法检定、校准)。

程序文件39---检验程序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管理程序

程序文件39---检验程序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管理程序

技术要求择、验证和确认管理程序版本号:页码:第1页共2页1 目的规范检验程序的选择、验证和确认流程,确保实验室选用的检验程序能满足临床诊疗要求和符合预期的用途。

2 范围检验科各专业科的检验程序。

3 职责3.1 各专业科主任负责组织本专业相关检验程序的验证方法或确认方法的操作程序的编写,组织实施检验程序的验证或确认试验。

3.2 各专业科工作人员负责检验程序的验证或确认试验的操作。

4 程序4.1 检验程序的选择4.1.1 应选择预期用途经过确认的检验程序。

首选的检验程序可以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程序,公认/权威教科书、或经同行审议过的文章或杂志发表的,国际公认标准或指南中的,或国家、地区法规中的程序。

4.1.2 每一检验程序的规定要求(性能特征)应与该检验的预期用途相关。

检验项目预期用途包括该项目是筛查试验、或是确认试验、还是用于诊断和治疗等。

4.1.3 各专业科应根据所开展的每一项检验项目的预期用途,确定该项目所用方法的操作程序的性能特征,如测量正确度、测量准确度、测量精密度(含测量重复性和测量中间精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特异性(含干扰物)、分析灵敏度、检出限和定量限、测量区间、诊断特异性和诊断灵敏度等。

4.2 检验程序的验证4.2.1 在常规应用前,对未加修改而使用的已确认的检验程序应进行独立验证。

4.2.2 从制造商或方法开发者获得相关信息,帮助确定检验程序的性能特征。

4.2.3 检验程序的性能特征的验证需要进行相关试验以得出客观的数据,试验结果应与检验程序声明相符。

4.2.4 验证试验的实施:(1)各专业科应编写本专业需要验证的检验程序的验证试验的操作程序,用于指导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试验,编写工作由各专业科主任负责组织。

(2)进行验证试验时,应按编写好的操作程序的要求进行。

(3)应记录验证结果和相关的从事操作活动的人员身份,宜通过填写相应表格和保存原始数据的方式进行记录。

(4)进行验证试验的人员负责编写性能验证报告,由各专业科负责人结合试验的原始数据、相技术要求择、验证和确认管理程序版本号:页码:第2页共2页关统计结果记录,从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符合性方面进行审核,并在性能验证报告上签字确认。

方法选择、验证和确认程序

方法选择、验证和确认程序

方法选择、验证和确认程序1 目的:规范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程序,通过正确选择方法,验证中心满足所选方法的能力,确认非标方法满足预期用途的特殊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

2 范围:适用于客户要求的、检测所采用的方法选择、验证,或经过修改、扩充、超出预定使用范围的检测方法的制定及使用前的确认。

3 术语:无4 职责:4.1 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修改制定和确认;批准方法验证、确认结果;批准作业指导书和方法的偏离。

4.2 质量负责人监督方法偏离的过程。

4.3 检测室负责标准方法的验证,非标方法的制定、确认申请;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和方法的使用。

5 工作程序:5.1 检测方法的选择5.1.1 检测样品的处理、存储和准备,设备的使用、操作,检测过程等均应有现行有效的方法。

5.1.2 中心采用满足客户要求的方法,这些方法应与所进行的检测工作相适应。

5.1.3 检测技术人员应及时跟踪最新标准方法的发布情况,及时申请调入标准方法,具体执行《检测方法及认可标准查新管理程序》。

5.1.4 选择检测方法时,应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选择的检测方法应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当客户未规定所使用的方法时,选择方法的原则如下:a) 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跨国区域标准中公布的方法。

b) 若上述标准中没有可供采用的方法时,可以选择由权威技术组织发布的,或有关的科学技术文献、期刊中发表的,或者仪器设备制造厂家规定的方法。

c) 如果新项目的检测工作目前还没有可供选择的方法,则可以引用适于预期用途或者使用自己制定的方法。

5.1.5 使用客户指定的方法时,如果确认客户指定的方法不适合或已过期,应及时与客户沟通,可提出建议采用的方法,征得客户同意后使用,并在原始记录备注栏注明。

5.1.6 选定方法后,应确认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方法,才可以开展检测工作。

5.1.7 应将选定的方法通知客户。

2018年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全套最新

2018年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全套最新

2018年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全套最新在当今社会,检验检测机构在保障产品质量、维护公众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公正性,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程序文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018 年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的全套内容。

一、文件的重要性检验检测机构的程序文件是对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描述和规定,是指导检验检测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它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流程、职责、方法和要求,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操作的依据和标准。

同时,程序文件也是检验检测机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和保证质量。

二、文件的构成2018 年检验检测机构程序文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程序文件的核心,它阐述了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要求。

2、程序文件这是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程序,涵盖了从样品接收到报告出具的全过程,包括合同评审程序、样品管理程序、检测方法选择与确认程序、设备管理程序、人员培训程序、质量监督程序、结果报告程序等。

3、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对程序文件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为具体的检验检测操作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方法,如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样品制备的作业指导书等。

4、记录表格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检验检测工作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如样品接收记录、检测原始记录、设备维护记录等。

三、文件的编写原则1、符合性程序文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检验检测机构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

2、系统性文件应涵盖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可操作性文件的内容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工作人员理解和执行。

4、持续改进文件应随着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更新以及机构自身的发展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具体程序文件的内容1、合同评审程序合同评审是检验检测工作的起点,其目的是确保机构有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选择、验证和确认程序
1 目的:
规范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程序,通过正确选择方法,验证中心满足所选方法的能力,确认非标方法满足预期用途的特殊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客户要求的、检测所采用的方法选择、验证,或经过修改、扩充、超出预定使用范围的检测方法的制定及使用前的确认。

3 术语:

4 职责:
4.1 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修改制定和确认;批准方法验证、确认结果;批准作业指导书和方法的偏离。

4.2 质量负责人监督方法偏离的过程。

4.3 检测室负责标准方法的验证,非标方法的制定、确认申请;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和方法的使用。

5 工作程序:
5.1 检测方法的选择
5.1.1 检测样品的处理、存储和准备,设备的使用、操作,检测过程等均应有现行有效的方法。

5.1.2 中心采用满足客户要求的方法,这些方法应与所进行的检测工作相适应。

5.1.3 检测技术人员应及时跟踪最新标准方法的发布情况,及时申请调入标准方法,具体执行《检测方法及认可标准查新管理程序》。

5.1.4 选择检测方法时,应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选择的检测方法应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当客户未规定所使用的方法时,选择方法的原则如下:
a) 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跨国区域标准中公布的方法。

b) 若上述标准中没有可供采用的方法时,可以选择由权威技术组织发布的,或有关的科学技术文献、期刊中发表的,或者仪器设备制造厂家规定的方法。

c) 如果新项目的检测工作目前还没有可供选择的方法,则可以引用适于预期用途或者使用自己制定的方法。

5.1.5 使用客户指定的方法时,如果确认客户指定的方法不适合或已过期,应及时与客户沟通,可提出建议采用的方法,征得客户同意后使用,并在原始记录备注栏注明。

5.1.6 选定方法后,应确认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方法,才可以开展检测工作。

5.1.7 应将选定的方法通知客户。

5.1.8 每年管理评审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所用方法进行评审,评审不满足要求及时进行更新,确保使用的方法是所选标准的最新版本和适用。

5.1.9必要时,对于某些特殊领域使用应附加实施细则,以保证使用的一致性。

5.2标准方法的验证
5.2.1 检测人员应不断收集新版本检测方法,对首次使用或方法变更涉及到检测方法原理、仪器设施、操作方法时,验证人员在自学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经过试验,从人员操作、能力,检测设备,所需配件、材料,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进行验证,通过试验证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精密度、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等方法特性指标,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间比对。

验证可以进行可靠操作,设计出检测原始记录模版后,填写《标准方法验证审批表》,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开始使用。

5.2.2 微生物检测项目在进行方法证实时,样品的选择最好采用自然污染样品或人为添加目标微生物的样品进行方法证实试验。

5.2.3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发现标准方法中未能详述但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应将详细操作步骤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

5.3 方法开发及确认
5.3.1 方法的制定
5.3.1.1 对暂无方法采用需要开发方法,或需要对国家、行业标准等标准方法进行调整改写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能力的技术人员《自编方法编制计划》,按计划组织编制。

5.3.1.2 自编方法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结合被测样品的实际情况,自编方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 范围;
b) 被测定的参数或量;
c) 装置和设备,包括技术性能要求;
d) 要求的环境条件和所需的稳定周期;
e) 观察和结果的记录方法;
f) 需遵循的安全措施;
g) 接受(或拒绝)的准则和(或)要求;
h) 需记录的数据以及分析和表达的方法;
i) 不确定度或评定不确定度的程序。

5.3.2 方法确认
对非标准方法、按照仪器通则类方法制定的指导书,应进行方法确认,确认可以满足预期用途方可使用。

5.3.2.1 检测方法确认技术包括:
a)使用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验证;
b)与其他标准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多次比较;
c)通过改变控制检验方法的稳健度,如加样体积等;
d)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
e)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科学分析,对所得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检测方法的确认可以采用以上一种方法进行,也可采用几种方法的组合完成。

5.3.2.2 方法的确认步骤
a) 职责:检测室负责人根据所需确认的检测方法,组织熟悉相关领域的资深技术人员制定具体的确认方案,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

b) 实施安排:检测室负责人根据已批准的确认方案具体实施。

当需要采用实验室间比对实验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外联系协调。

c) 实施:在新方法确认过程中,按相应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地记录具体过程(包括实际操作过程和理论计算过程)及所获得的结果。

d) 新方法评审:检测室负责人负责收集确认过程中的相关验证记录(也可是不同阶段的记录),技术负责人组织熟悉相关领域的资深技术人员(如有必要,可聘请外部专家)对确认结果进行评审,评审其方法能否满足预期用途、应用领域及客户的需要。

e) 有效性确认:技术负责人根据评审结果,对检测方法是否适合于预期用途进行最终确认。

5.3.3 对按预期用途进行评价所确认的方法得到的值(结果的不确定度、检出限、方法的选择性、线性、重复性限和/或重现性限、抵御外来影响的稳健度和/或抵御来自样品(或测试物)基体干扰的交互灵敏度)的范围和准确度,要充分考虑与客户的需求紧密关联。

5.3.4填写的《方法确认报告》,由检测室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5.3.5 当修改已确认过的方法时,应确定这些修改的影响,当发现影响原来的确认结果时
应重新进行方法确认。

5.4作业指导书
5.4.1 检测样品的处理、存储和准备,设备的使用、操作等应制定作业指导书,标准检测方法中对影响检测结果的操作过程描述不详细,或有可选择的步骤,或语言不便于检测人员使用时,或仪器通则类方法,应制定作业指导书。

5.4.2 作业指导书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检测室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5.5 方法偏离
5.5.1 允许偏离的条件
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可提出允许偏离的申请:
a)当客户书面提出偏离要求时;
b)因检测资源的变化或者改进的需要不得不偏离检测方法时;
c)因检测设施环境条件等不能严格满足检测标准的要求,必须进行偏离检测时。

5.5.2 申请和审批
5.5.2.1 当出现上述偏离情况时,检测室负责人填写《允许偏离审批表》交质量负责人审核。

5.5.2.2质量负责人根据偏离申请的内容和相关资料,对其审核,确认需要实施本程序时,按照以下原则组织评审:
a)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
b)不能背离中心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c)不能损害相关方的利益;
d)不能影响中心的公正性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e)允许偏离后的检测工作应是可追溯的。

5.5.2.3 通过上述评审后,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偏离申请。

5.5.2.4 通过审批的偏离申请,由综合室通知客户,经客户书面同意后,在相应委托书或合同上注明,由客户签字确认。

5.5.2.5 根据审批的允许偏离申请的内容,制定明确的文件,需进一步制定偏离方案时,则允许偏离应在方案中注明。

5.5.3 偏离实施
5.5.3.1 检测人员依据审批后的允许偏离方法开展检测工作时,应详细记录相关数据、信息,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偏离过程的控制,出具的检测报告中应对偏离情况注以说明。

5.5.3.2 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方法偏离实施后的结果做出是否满足预期效果的结论,填入《允许偏离审批表》中。

5.5.3.3 当发现允许偏离方法程序实施失控或存在缺陷时,报告技术负责人,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对相应文件做出修订、调整或补充。

5.5.4停止偏离
当资源条件恢复正常或客户要求停止偏离时,则原有的正在使用的允许偏离措施自动停止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