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https://img.taocdn.com/s3/m/311971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c.png)
未来展望
新能源利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氧气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氧气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反应物,与氢 气结合产生电能和水,实现清洁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氧气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将成为重要议题。倡导节能减排、植树 造林等行动,有助于维护氧气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在标准大气压下,氧气的 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氧 气会向下方聚集。化学性质Fra bibliotek助燃性
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 够支持燃烧,许多物质在 氧气中可以燃烧发出明亮 的火焰。
氧化性
氧气可以与许多元素发生 氧化反应,使它们氧化成 对应的氧化物。
活性
氧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未成 对的电子,因此具有很高 的化学活性,可以与许多 元素形成化合物。
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02
安全操作
在进行氧气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设备完好, 避免使用破损或不合适的仪器。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实 验服、护目镜等。
防火防爆
氧气是一种助燃剂,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远离明火 和易燃物品,避免发生意外火灾或爆炸事故。
03
气体储存与处理
分馏法
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通过分馏液态空气的方 法制取氧气。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备氧气。
电解水法
通过电解水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虽然这种方法能够产生高纯 度的氧气,但耗电量较大,成本较高,通常只用于实验室或 小规模生产。
氧气的工业应用
钢铁冶炼
化工合成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氧气被用作氧化剂, 帮助降低铁矿石中的杂质含量,提高钢铁 的质量和产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2氧气(共4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2氧气(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fc967aa8956bec0975e33b.png)
现象:1、剧烈燃烧,2、火星四射 3、放热 4、生成黑色的固体
第二课时
化合反应与 氧化反应 ※ 重庆市向立胜
【新课引入】
你还记得实验
P27[2-1]; P33[2-3]; P34[2-4] 磷、硫、铁燃烧的现象吗?
讨论 P35 1、分析,填写
化合反应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紫色的火焰。生成物是否相同? 相同,都生成二氧化硫。
(3) 为何要将燃烧匙自上而下缓慢的插入 ?
让硫和氧气充分接触反应。现象更明显。
(4)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在测定空气中氧
气含量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什么药品?
想一想,能否利用硫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为什么? 红磷,
不能,
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瓶内压强没有减小。
①②铁锌++当氧盐气酸既点有燃 氯氧四化氧气锌化+三参氢铁气与反应 又③合石蜡符+氧化气 合点燃反二应氧化条碳+件水 时,
该④反镁+应氧气既点是燃 化氧化合镁反应又是 氧⑤化铝+反氧气应点燃。 氧化铝
⑥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①④⑤⑥是化合反应
①④⑤⑥既是①化③合④反⑤应⑥又是是氧氧化化反反应应
检查笔记全不全
P35
定 义: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氧 反应物:某物质+含有氧的物质(氧化剂)
化
( 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
反
剧烈氧化反应:燃烧、爆炸
应 分类
缓慢氧化反应:呼吸、食物腐 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 腐熟、铁生锈
练问题习:在判什断么下情列况反下应,是一否个为反化应合既反是应化、合是 否反应氧又化是反氧应化? 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氧气》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氧气》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7f612d01f69e31433294d0.png)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反 应 物 名 称
反应 物
颜色 状态
在空气 中燃烧 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 的现象
银白 铁色 丝 固体
不 燃 烧
剧烈燃烧,火 星四射,放热, 生成黑色固体。
化学反应式: Fe+O2 点燃 Fe3O4
讨论:
在实验前,为什么要预先在集 气瓶中放入少量的水或细纱?
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 固体物质的是( )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硫粉
7.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时,要先在瓶底留些水或铺一层细 沙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硫磺
反应 物名
称
反应 物
颜色 状态
在空气 中燃烧 的现象在氧气中 来自烧的现象木 炭
黑 色 固 体
发出 红光, 放热
发出白光, 放热,生成 气体使澄 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
化学反应式:C+O2 点燃 CO2
探究活动 (二)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操作要点:
1. 把铁丝绕成螺旋状。 2. 下端系根火柴。 3. 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 4. 待火柴快燃尽时,迅速插入底部
中考链接1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
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
集气瓶中复燃
中考链接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https://img.taocdn.com/s3/m/64c25f6169eae009581becf0.png)
二氧化硫
SO2
点燃
•
讨论
1、 水的作用是什么? 答:吸收燃烧生成的有 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 空气污染。
2、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把燃烧匙伸到预先准备好的水里? 答:防止剩余的硫在空气中继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 污染空气。
•
(3)木炭跟氧气反应
发红,放热
更旺,发白光, 放热,倒入澄清 石灰水,石灰水 变浑浊。 碳+氧气
思考:
1、食品包装袋内为什么要用细铁粉除去其中的氧
气?
答:防止袋内食品跟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腐败。
2、白炽灯灯泡内有少量的红磷起什么作用?
答:除去灯内的氧气,避免灯丝被氧化,从而延长
灯泡的使用寿命。
•
学完本课我应该知道
1、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通常,氧气是无色 无味的气体,液态 和固态氧气为淡蓝 色。氧气的密度比 空气大,氧气不易 溶于水。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化性、助燃性) ①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燃 ②C+O2CO2( 发白光) 点燃 ③S+O2SO2(蓝紫色火焰、刺激性气味) 点燃 ④Fe+O2Fe3O4(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⑤P+O2P2O5(大量白烟) △ ⑥Cu+O22CuO (红色变成黑色)
)
•
再见
•
点燃 镁Mg+氧气O2氧化镁 MgO
主要现象:红色金属变成黑色 主要现象:耀眼强光 主要现象:耀眼强光
点燃 铝Al+氧气O2氧化铝 Al2O3
点燃 +水H O 石蜡+氧气O2二氧化碳 2
主要现象:生成水雾,反应后倒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
教材P35讨论
点燃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单元 课题二 氧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单元 课题二 氧气](https://img.taocdn.com/s3/m/7e70eb0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2.png)
课题二——氧气【知识要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4)液态与固态的氧气颜色均为。
的密度比空气略;(3)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等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
(提示:氧气可以帮助其他可燃物质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本身却不能燃烧,即不具有可燃性。
)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现象如下表:提示: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总结;红热木炭,复燃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
燃硫入氧,燃烧更旺,火焰蓝紫,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
燃磷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色。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由或以上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可以表示为:A+B→AB 。
即“多”变“一”。
(2)氧化反应:物质与发生的化学反应。
(3)缓慢氧化:有的氧化反应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
比如动植物的作用,食物的,酒和醋的酿造等。
【要点分析】1.实验过程中盛有硫(或碳)的燃烧匙应该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这是因为如果盛有硫(或碳)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过快,则硫(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会使氧气受热,体积迅速膨胀而排出;生成的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也会把中部及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导致反应时间缩短,现象不明显,不利于观察,甚至硫(或碳)会因为缺养而熄灭。
2.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要注意注意以下操作:(1)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2)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以免火柴梗的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影响铁丝燃烧);(3)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集中吸收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4)绕成螺旋状的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目的是以火柴梗燃烧放出的热量给铁丝加热,达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使反应能够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9c591aa300a6c30c229fff.png)
附一些物质在氧气和空气中反应的现象的比较
附一些物质在氧气和空气中反应的不同现象的比较
物质 带火星的木条
硫 木炭 铁丝 红磷
空气中现象 带有火星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发出红光
不能燃烧,红热 黄色火焰
氧气中现象 复燃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发出白光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发出白光
注: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 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讨论:1、分析实验2-1、2-3、2-4,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编号
反应前的 物质
反应后生成 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1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2-3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2-4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2、【思考】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氧气(或O2)和 二氧化碳( CO2)气体 (2)竹子中的这两种气体的含量与空气中相应的两种气 体的含量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竹子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二氧化碳的 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氧气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硬度和密度、是否溶于水等。
课题2 氧气
课课题题22 氧气
第第一一课课时时 氧氧气气的的性性质质 第第二二课课时时 化化合合反反应应
师生共同订正空气作业
练习:小王和小方对竹子中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把 竹子浸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了一个小孔,看到有气泡从 小孔中冒出,就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瓶气体。 第一瓶:采用右图所示的方法点燃红磷, 有白烟生成。把装置放在水中,打开止水 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10。 第二瓶: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推断: (1)竹子中含有哪两种气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1b2ab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1.pn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氧气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重要课题,主要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课题,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制法,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理解不深,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掌握氧气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氧气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性质;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氧气性质和制法的直观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氧气制取装置、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2.多媒体课件:介绍氧气性质、制法及应用的图片、视频等;3.教学素材:相关案例、讨论题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的自然现象,如闪电、呼吸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氧气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并通过实验现象展示氧气的性质。
同时,讲解氧气的制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氧气的制法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问答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2《氧气》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2《氧气》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519863aa00b52acec7ca47.png)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 出耀眼白光, 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 火星
剧烈燃烧,火星 四射
增大受热面积(或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铁丝中含碳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 7.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 满氧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白磷和硫 C,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 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
• 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中没有水流入
• B.甲瓶中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 C.甲甲、瓶中乙的燃两烧瓶产物中为固均体,有因此水甲流瓶中入气体减少,乙瓶中的燃烧产物
为气体,且产生的气体占据了消耗氧气的体积,因此乙瓶中气体体积基本不变,由
于• 甲D、.乙两甲瓶相、通,乙乙两瓶中瓶的气中体会均逸向没甲有瓶,水最终流甲、入乙两瓶压强相等,都小于 • 原因是 大气压,故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水
•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B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3.(湖北宜昌中考)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氧气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3.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能区分化合反应。 4.知道什么是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及生活中常见的
缓慢氧化。
夯实基础
名师点睛
2021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1)
![2021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aa85301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5.png)
课题2 氧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成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在必然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映,同时放出热量。
(1)氧气的助燃性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查验氧气。
(2)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的比较点燃点燃铝(银白色固体)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2Al 2O 3 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⒊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条 ⒈发出耀眼的白光⒉生成白色固体 ⒊放出大量的热量2Mg + O 2=== 2MgO铁丝 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⒉生成黑色固体 ⒊放出大量的热量3Fe+2O 2====Fe 3O 4 ⒈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 ⒉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 2和O 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 和O 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 4和O 2的现象是:发出敞亮的蓝色火焰。
(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映,具有氧化性。
3.化合反映、氧化反映、缓慢氧化(1)化合反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映。
它属于大体反映类型。
(2)氧化反映:物质跟氧发生的反映。
它不属于大体反映类型。
(“氧”指氧元素,不仅指“氧气”,“氧气”属于“氧”的一部份 ;氧化反映不必然有氧气参与,但有氧气参与的反映必然是氧化反映;③氧气在氧化反映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3)化合反映与氧化反映的关系:化合反映不必然是氧化反映,氧化反映也不必然是化合反映。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映,同时也必然是一个氧化反映。
(4)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映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发觉,这种氧化反映叫做缓慢氧化。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空气与氧气”的必背知识点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空气与氧气”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5a75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d.png)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与氧气”必背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与性质1. 空气的成分氮气(N₂):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氧气(O₂):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主要包括氦、氖、氩等。
二氧化碳(CO₂):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2. 空气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烟尘和有害气体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
污染指数: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污染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
3. 空气的保护措施: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积极植树造林等。
二、氧气的性质与用途1. 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无色无味。
状态: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不易溶于水 (但有一定溶解性,1L水中大约能溶30ml氧气),在特定条件下可变为淡蓝色液体或固体。
密度:略大于空气。
2. 化学性质活泼性: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反应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等。
3. 用途供给呼吸:用于动植物呼吸、潜水、登山、医疗急救等。
支持燃烧:用于炼钢、气焊、航空航天、化工生产等。
三、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 制取原理高锰酸钾分解:2KMnO₂ → K₂MnO₂ + MnO₂ + O₂↑(加热条件下)。
过氧化氢分解:2H₂O₂ → 2H₂O + O₂↑(二氧化锰催化下)。
2. 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包括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3. 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入反应物(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固定装置,点燃热源(或加入催化剂)。
收集气体。
验证气体(如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4. 注意事项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90e6eaf18583d0486459a7.png)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检验:把一根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伸入集气瓶中,如果_木__条__复__燃__, 证明是氧气。 注 意: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 可燃性。 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
物质
反应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微___弱__的__淡__蓝___色__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硫 _明__亮___的__蓝__紫__色___火焰,生成__有__刺___激__性__气__味____的气体
8.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里,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的气 体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D ) A.木炭 B.蜡烛 C.铁丝 D.红磷
9.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D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能供给呼吸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 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__更__旺___,发出__白__光___,生成的气体 木炭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变___浑__浊___
铁
在空气中加热,只能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火__星___四__射___, 生成__黑__色__固___体____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 合 反 应 : 由 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 物 质 生 成 __另__一__种__ 物 质 的 反 应 。 (A + B→AB) 氧化反应:(1)_物__质__与__氧__气___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 它具有__氧__化__性___。 (2)分类:剧烈的氧化反应,比如燃烧;缓慢氧化,比如动植物的呼吸 等。
11.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 述正确的是( A ) A.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C.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D.石蜡——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b6ba65cf242336c1eb95e76.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知识点汇总知识点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氧气在收集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水中的生物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氧气在气态时是无色的,在固态和液态时是淡蓝色。
重点会描述木炭、硫、铝、磷、铁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知道做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并会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一般从四方面来描述:①物质原来的颜色;②对产生的光加以描述;③放出热量;④对生成物加以描述。
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如果很早伸入集气瓶的底部,集气瓶中的氧气被热的气体赶出来,木炭燃烧会不旺。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实验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光一般指固体燃烧产生的现象,如镁条燃烧、木炭燃烧等只产生光,不产生火焰;火焰是指气体燃烧或达到沸点的固体或液体的蒸气燃烧产生的现象,如硫、酒精、气体燃烧等产生的现象。
无氧化二磷是固体,现象应描述为产生白烟。
烟是指固体小颗粒,雾是指液体小液滴。
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把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
为了防止生成物把集气瓶炸裂,在集气瓶底部先放一些沙子,放少量凉水。
细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
蜡烛燃烧时盛氧气的集气瓶要干燥,可观察到水雾。
缓慢氧化是指进行很缓慢的氧化反应,也要放出热量。
如果放出的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可以引起自发燃烧,也就是自燃。
缓慢氧化也可以向剧烈氧化反应转化。
供给呼吸主要用于:医疗、登山、潜水、宇航。
支持燃烧主要用于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炼钢,作火箭助燃剂。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
重点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和仪器装置,能够按照操作步骤制取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考点培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考点培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https://img.taocdn.com/s3/m/8ec3069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0.png)
课题2 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水溶性 密度比空气的略大,不易溶于水 三态变化 压强为101 kPa 时,氧气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氧气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的检验: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①硫的燃烧:a .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②木炭的燃烧:a .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③铁丝的燃烧:a .现象: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结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分类:剧烈的氧化反应如燃烧;缓慢的氧化反应也叫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烂、醋的酿造、铁的生锈等。
提示:铁丝做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都需在集气瓶的底部预先加入少量水,目的是否相同?提示:目的不同,前者加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后者加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是否都属于化合反应,为什么?提示:不一定。
像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知识点 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典例】(2021·西宁中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D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 错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的,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B 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而“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C 错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D 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70e5ec8762caaedc33d466.png)
体
体。
硫的燃烧实验对环境有没有影响?集气瓶中图的2-1水1硫有在氧什气里么燃烧 作用?(提示:二氧化硫可溶于水)
有影响;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木炭的燃烧:
反应 反应物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文字表达式
物的 的色、 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
名称 态
木炭 黑色 固体
发出红光,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放出热量,
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 合反应。
反应通式:A + B = AB(特征“多变 一”) (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讨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石蜡与氧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吗?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两种产物
不是化合反应
练习:下列哪些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⑤用砂纸磨掉铁丝表面的铁锈:
防止铁锈干扰实验
【讨论】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 燃烧现象一样么?这说明了什么?
不一样,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 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 越高,燃烧越剧烈。
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 反应后生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物质 成的物质
实验2-1 实验2-3 实验2-4
氧 剧烈氧化:发光、放热——燃烧
化
反 应
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 腐烂、酒和醋的酿造、 缓慢氧化:钢铁生锈、农家肥料的
腐熟等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反应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
二氧化碳 + 水
汞 + 氧气 加热 硅 + 氧气 高温
碳酸 × 氧化汞 √ 二氧化硅 √
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https://img.taocdn.com/s3/m/d961bd286bd97f192279e999.png)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 (1)O2 (2)P2O5 (3)SO2 (4)CO2、O2、N2 解析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化学符号是O2;(2)白色固体是五氧 化二磷,化学符号是P2O5;(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化学符号 是SO2;(4)无色无味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化学符号分别是 CO2、O2、N2。
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项,液态氧可作助燃剂是氧气的用途,不是
氧气的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项,氧气能氧化许多物质,这是氧气 的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 答案 D
知识点二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项目 概念 特点 举例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木炭、硫等与氧气的反应 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有氧参加反应 木炭、硫、蜡烛等与氧气的反应
5.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பைடு நூலகம்溶解
)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答案 B 蔗糖的溶解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缓慢氧化的过程。
1.氧气的化学性质 (
)
A.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很活泼,在常温时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C.不活泼,在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很不活泼,高温时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如图2-2-3所示,如果A、B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请你根 据两圆的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C表示
图2-2-3
。
(2)请你写出一个属于C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你认为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属于 “C”);硫+氧气 二氧化硫属于 (填“A”“B”或
课题2 氧气(解析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课题2 氧气(解析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4889f32f60ddccda38a0ef.png)
课题2 氧气【夯实基础】一、氧气的性质(一)氧气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氧气的液体状态是蓝色液体。
固体状态是淡蓝色雪花。
3、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二)氧气化学性质1、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硫与氧气反应(1)、现象: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生产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氧气中:明亮蓝紫色火焰,生产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2)原理:硫+氧气二氧化硫(3)主要事项:在瓶底加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
(二氧化硫有毒且易溶于水)3、木炭与氧气反应(1)、现象:空气中:发红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气中: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原理:碳+氧气二氧化碳4、铁丝与氧气反应(1)、现象:空气中:变红热,不燃烧;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产黑色物质。
(2)原理: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主要事项:铁丝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物);在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棒(引燃);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受热面积,预热未燃烧的的铁丝);在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生成物使集气瓶炸裂);燃着的铁丝不能接触瓶壁(防止炸裂瓶壁);分析:铁丝不燃烧的原因:氧气不纯净;铁丝未打磨表面的氧化物;5、木炭和硫在空气中反应与在氧气中反应剧烈程度明显不同,为什么?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的含量越高,燃烧就越剧烈。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例如:硫、铁、和木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例如:硫、铁、和木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3、缓慢氧化是指进行的很慢,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例如: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和钢铁生锈等。
【典型考题】2020四川广安】“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为其提供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答案】C【解析】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压强为101kPa时(即一个标准大气压),氧气在-183时时变为蓝色液体,在-218时时会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氧气不易溶于水,符合题意;D、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空气(或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故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 氧气》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 氧气》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4924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4.png)
A. 乙炔+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多变一
B. 碳酸钙 高温 氧化钙+二氧化碳
C. 氢氧化钠+硫酸铜 氢氧化铜+硫酸钠 D.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下列关于空气及其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氮气 B.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2-2 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
检验氧气:将带有火星的木
击
图 片
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播
放
现象: 木条复燃
视
频
结论: 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探究新知
【思考】桌上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 气、空气、二氧化碳,如何区别它们?
【提示】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瓶子内,燃 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没 有明显变化的是空气。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想一想】在本单元学过的化学反应有哪些?试着 写出这些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文字表达式。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 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 铁、氧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观看实验视频,总结实验 现象,书写文字表达式。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2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2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fbff72be23482fb4da4c4e.png)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一、空气的组成1、拉瓦锡实验原理:汞(Hg)+ 氧气(O2) 氧化汞(HgO) 2、红磷燃烧实验:(1)实验原理:红磷(P)+ 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熄灭并冷却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剩余体积的五分之一。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4)实验需要思考的问题:a、为什么红磷要过量?b、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不足、没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呢?3、空气的组成:成分名称化学式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Ar、Ne等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SO2、H20.03%二、混合物和纯净物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例:海水,矿泉水,生理盐水,铁矿石,铁锈,医用酒精等。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由一种化学符号表示)例如:冰水混合物,水,酒精,铁水,液氮等。
3、注意:自然界中的物质几乎都是混合物,化学世界里说的较多是纯净物。
(理解记忆)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氧气的用途:(1)支持燃烧;(2)供给呼吸。
2、氮气的性质及用途(注意性质决定用途,学会根据用途说出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活泼)。
(3)用途:制氮肥、化工原料、冷冻剂、保护气体。
3、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四、保护空气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1)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等。
(注意:二氧化碳不是有害气体!)2、大气污染的三大类型:酸雨(SO2、NO2等)、臭氧空洞(氟利昂)、温室效应(C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三态变化:常温下为无色气体,降温加压时变为淡蓝色液体,继续降温,会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的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2.几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发出
碳+氧气
二氧
化碳盛有灰黑色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白,磷+氧气
五氧
化二磷
此反应生成的是五氧化
二磷固体
为白烟
小液滴
发出
色
热生成一种无有刺激性气硫+氧气
二氧
化硫
①硫的用量不能过多
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②实验前在集气瓶底放
少量水
的有毒气体
火星
放出大量生成黑色铁+氧气
四氧
化三铁
①用砂纸打磨过的细铁
丝
柴
②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于瓶底
温熔融物使瓶炸裂
特别提醒: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一般考虑四个方面:(1)物质原来的颜色;(2)对产生的光(火焰或火星)加以描述;(3)放出热量;(4)对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及其他性质加以描述。
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
概念: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注意: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不仅仅是指氧气,也可以是含氧物质中的氧,即氧
化反应不一定是物质和氧气的反应,但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3.缓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等。
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