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高温高压蒸煮锅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c3922e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a.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天气逐渐成为工作环境中的一项重要挑战。
高温环境下的作业需要特殊的注意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关于高温作业的指导和建议,以帮助员工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安全的工作。
二、高温作业风险评估在进行高温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温作业风险因素:1. 高温环境: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中暑、热衰竭等热应激病症状。
工作场所的温度应定期测量和记录,确保不超过安全标准。
2. 高湿度:高湿度会增加人体散热的困难,加剧热应激症状。
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如增加通风或提供冷却设备。
3. 高强度体力劳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可能导致体力消耗过大,引发疲劳和中暑等问题。
必须合理规划工作任务和休息时间,确保员工的身体状况。
4. 高温设备:高温环境下的设备可能会产生火灾、爆炸等危险。
必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提供适当的防护措施。
三、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在高温作业中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员工应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同时,应佩戴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以减少紫外线的伤害。
2. 加强水分补给:员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身体容易失水。
应提供充足的饮水设施,并鼓励员工定期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
3. 控制工作时间和强度:必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应设置适当的休息时间,以让员工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
4. 提供适当的通风和冷却设备:在高温环境下,必须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以保持空气流通。
此外,还应提供冷却设备,如空调或风扇,以降低环境温度。
5. 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对高温作业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必须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员工应了解高温作业的危险性,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和应对热应激症状。
四、急救和应急措施在高温作业中,必须准备好急救设备,并培训员工进行急救和应急处理。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d8343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2.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某些特殊工艺或环境因素,需要进行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制定本指导书。
二、任务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高温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作业人员了解高温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步骤,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
三、任务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高温作业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高温熔炼、高温焊接、高温烘烤等。
四、任务要求1. 高温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风险和防护措施。
2. 高温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高温手套、防高温鞋等。
3.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高温警示牌、禁止通行标识等。
4.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保持畅通的灭火通道。
5.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作业人员的正常呼吸和体温调节。
6.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7. 高温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高温作业。
五、任务步骤1. 高温作业前准备:a. 确保高温作业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
b. 检查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c. 检查高温作业现场的通风情况和安全设施。
d. 确认高温作业现场的灭火器材的有效性。
e. 检查高温作业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
2. 高温作业操作:a. 穿戴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高温手套、防高温鞋等。
b. 在高温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c. 确保高温作业现场的通风畅通,保持空气流动。
d. 根据作业要求,进行高温操作,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
e. 定期检查高温作业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高温作业后处理:a. 结束高温作业后,及时脱下防护装备,进行休息和饮水。
b. 检查高温作业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c. 对高温作业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ea72e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a.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高温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高温作业人员提供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匡助他们正确应对高温环境,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三、适合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建造工地、采矿、冶炼等行业。
四、作业前准备1. 人员培训: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性、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知识。
2. 环境检查: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的环境检查,确保没有可燃物、易燃物等危(wei)险物质存在。
3. 防护装备:高温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火帽、防火靴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五、作业过程1. 温度监测: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随时监测环境温度,确保不超过安全范围,并根据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2. 通风措施:在高温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3. 安全防范:高温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饮食调节:高温作业人员应适当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和中暑的发生。
5. 作息调整:在高温作业期间,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苦,保证充足的歇息时间。
六、应急处理1. 高温中暑:如果有人员浮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处,赋予足够的水分和歇息,并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2. 火灾事故: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火灾事故,应即将拉响警报,迅速疏散人员,并采取灭火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七、作业后清理1. 工具设备清理:高温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和整理工具设备,确保下次作业时的正常使用。
2. 环境清理:作业场所应进行彻底的环境清理,清除可能存在的危(wei)险物质和垃圾。
八、作业评估1. 作业效果评估:高温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dfb31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f.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的工作,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的潜在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高温作业的标准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进行高温作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
高温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温环境下的生产加工、设备维护、建筑施工等。
三、工作准备1. 工作人员应接受高温作业的相关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2. 工作人员应穿戴适合高温环境的防护服装、防护鞋、防护帽等个人防护装备。
3.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高温作业。
4. 工作场所应配备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并定期检查其质量和有效期。
四、高温作业控制措施1. 控制温度:通过加强通风、降低室内温度等措施,尽量减少高温环境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 控制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过高的湿度导致工作人员体感不适。
3. 控制工作强度和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
4. 提供休息和饮水设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和饮水设施,确保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水分补充。
5. 定期体检: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与高温作业相关的健康问题。
五、个人防护措施1. 穿戴适合的防护服装:工作人员应穿戴透气、防火、防热的防护服装,避免直接接触高温物体。
2. 穿戴防护鞋:工作人员应穿戴耐高温、防滑的防护鞋,避免脚部烫伤和滑倒。
3. 戴上防护帽:工作人员应戴上适合的防护帽,保护头部免受高温辐射。
4. 使用防护手套:根据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应使用适合的防护手套,保护手部免受高温烫伤。
5. 佩戴防护眼镜: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保护眼睛免受高温辐射和飞溅物的伤害。
六、紧急救援措施1. 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紧急救援设施和应急通道,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工作人员应接受急救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50fe9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8.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二、作业前准备1. 了解高温作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
2. 组织高温作业前的培训,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3. 制定高温作业的计划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4.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工具,如防火服、防火靴、防火帽、防火眼镜等。
三、高温作业环境管理1. 温度监测:安装温度监测设备,定期监测高温作业区域的温度。
当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温度或者中止作业。
2. 通风换气:确保高温作业区域有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避免空气污浊和热量积聚。
3. 湿度控制:保持高温作业区域的湿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度干燥或者过度潮湿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4. 照明设施:确保高温作业区域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高温作业人员防护1. 穿戴防护服: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包括防火服、防火靴、防火帽、防火眼镜等。
2. 佩戴防护用具: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耳塞等,以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
3. 防晒措施:工作人员应涂抹防晒霜,并佩戴帽子、墨镜等,以防止阳光直接照射。
4. 补水饮食:提供充足的饮水和合理的饮食,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能量。
5. 作息调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避免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五、高温作业应急处理1. 中暑急救:培训工作人员进行中暑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中暑症状。
2. 火灾应急: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的演练,确保工作人员熟悉逃生路线和使用灭火器等应急设备的方法。
3. 安全疏散:设置明显的安全疏散标志和指示牌,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
六、高温作业后事项1. 温度监测:作业结束后,对高温作业区域的温度进行监测,确保温度恢复到安全范围内。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8f356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a.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活动。
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导致工人身体不适甚至中暑等健康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高温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二、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高温作业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引,以降低高温环境下工人的风险和危害,并确保高温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适合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进行高温作业的工人和管理人员。
四、安全措施1. 提供足够的饮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工人容易浮现脱水现象。
因此,应提供充足的饮水,以保持工人体内水分平衡。
2.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工人应穿戴透气、轻便、耐高温的防护服装,以减少对高温环境的暴露。
3. 定期歇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工人容易疲劳和中暑。
因此,应定期安排歇息时间,以确保工人的身体状况良好。
4. 做好防晒措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工人容易晒伤皮肤。
因此,应使用防晒霜、戴帽子等防晒措施,以保护工人的皮肤。
5. 做好紧急救援准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工人可能会浮现中暑等紧急情况。
因此,应做好紧急救援准备,包括提供急救药品、紧急联系方式等。
五、操作指引1. 高温作业前准备:a. 检查工作场所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b. 检查工作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没有故障。
c. 分配工作任务和责任,确保每一个工人都清晰自己的工作职责。
2. 高温作业过程中:a. 工人应定期测量体温,如体温异常,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b. 工人应注意自身状况,如感到头晕、恶心等不适,应即将住手工作并向上级报告。
c. 工人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
d. 工人应注意工作环境的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即将向上级报告。
3. 高温作业后处理:a. 工人应及时清理工作场所,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b. 工人应及时歇息,恢复体力。
c. 工人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发展、遇到的问题等。
六、培训和教育为了确保工人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本指导书的内容,应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风险。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1cc26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e.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可能会对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减少高温作业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制定一份高温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系列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建筑工地、采矿等行业。
四、高温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了解高温作业的特点和风险:员工应该了解高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包括中暑、热衰竭等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2. 确定高温作业的时间和地点: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应该尽量避免在高温峰值时段进行,并选择相对较凉爽的地点。
3.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装备:根据高温作业的特点,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等。
4.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高温作业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五、高温作业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1. 热身运动和休息:在进行高温作业之前,员工应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
在作业过程中,应定期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2. 饮食和水分摄入:员工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同时,饮食应均衡,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 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员工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等,以减少高温对身体的伤害。
4. 避免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员工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如果必须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应减少作业时间,适当安排休息。
5. 注意个人卫生: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避免感染疾病。
6. 紧急救援和急救措施:组织紧急救援队伍,并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高温作业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六、应急预案1. 热中暑急救措施:对于中暑的员工,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其衣物,用湿毛巾或冷水冲洗头部和颈部,及时就医。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aec4e3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7.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顺利进行,减少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指导书。
二、作业准备1. 温度测量: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温度计,并定期测量和记录温度变化。
2. 工作区域标识:在高温作业区域的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高温作业风险。
3. 人员培训:对参与高温作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高温作业的风险和防护措施等。
4. 防护装备: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耐高温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等,并确保装备的有效性和适配性。
5. 应急救援:制定应急救援计划,明确高温作业区域的紧急撤离路线和求救方式。
三、高温作业安全措施1. 温度监测:定期测量和记录高温作业区域的温度,并确保温度不超过安全范围。
2. 通风设施:确保高温作业区域内有足够的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温度和湿度。
3. 工作时间安排:合理安排高温作业的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作业,尽量选择较凉爽的时间段。
4. 饮水供应:提供充足的饮用水,鼓励作业人员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
5. 作业轮换: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轮班制度,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减少身体疲劳和中暑风险。
6. 防晒措施:提供防晒用品,如帽子、防晒霜等,保护作业人员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7. 防护装备:确保作业人员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耐高温手套、防护服等,减少热辐射和烫伤风险。
8. 作业监督:设立专人负责监督高温作业的进行,确保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应急措施1. 中暑急救: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急救箱,并配备中暑急救药品和设备,如冰袋、退热贴等,以应对中暑情况。
2. 应急救援:制定应急救援计划,明确高温作业区域的紧急撤离路线和求救方式,并进行定期演练。
3. 伤害报告:对于发生的伤害事故,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记录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作业结束1. 清理工作区域:高温作业结束后,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没有遗留的危险物品和杂物。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f778d4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8.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高温环境下,人体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可能引起中暑、热衰竭等危(wei)险情况。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高温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相应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降低高温作业对员工的危害。
二、适合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作业活动的员工。
三、高温作业的定义高温作业是指环境温度超过30℃的作业活动。
四、高温作业的危害1. 中暑:高温环境下,人体难以散热,导致体温升高,浮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2. 热衰竭:由于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导致体力下降、出汗减少,浮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3. 烫伤:高温环境下,接触高温物体或者液体可能导致皮肤烫伤。
五、高温作业的安全措施1. 工作时间安排:a. 避免在高温最为严重的时段进行作业,如中午12点至下午3点。
b.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长期连续作业。
2. 工作环境改善:a. 提供充足的通风设备,保持工作区域空气流通。
b. 定期清洁和维护空调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c. 使用遮阳设施,减少阳光直射。
3. 个人防护措施:a. 穿着透气、吸汗的工作服,避免穿着过厚或者不透气的衣物。
b. 戴上适当的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c. 时常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d. 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含酒精的饮料。
4. 紧急救援措施:a. 设置紧急救援预案,明确中暑、热衰竭等情况的处理流程。
b. 配备急救箱,并确保员工了解急救箱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c. 培训员工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六、员工责任1. 员工应严格遵守高温作业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2. 员工应定期参加高温作业安全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员工应及时向上级报告自己或者他人浮现的异常情况,如头晕、乏力等症状。
七、管理措施1. 上级应定期检查高温作业现场,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7238a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6.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作,常见于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
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制定高温作业指导书,明确高温作业的操作流程、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高温作业区域,进行必要的区域隔离和标识。
b.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热服、防火眼镜、防热手套等。
c. 检查高温作业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2. 高温作业操作a.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
b.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c. 定期检查高温作业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3. 紧急情况处理a. 针对高温作业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b.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
c. 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三、安全要求1. 工作人员需经过专门的高温作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2.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及时监测环境温度。
3. 确保高温作业区域内的通风设备正常运行,保持空气流通。
4. 严禁在高温作业区域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发生火灾事故。
5. 定期对高温作业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四、应急措施1. 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并进行紧急疏散。
2. 发现工作人员中暑或其他高温作业相关的健康问题,立即进行急救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3.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应急救援设备,包括灭火器、急救箱等。
4.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五、总结高温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为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高温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该指导书包括操作流程、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等内容,旨在规范高温作业的操作,并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ptc加热器作业指导书
![ptc加热器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49ebe2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1.png)
ptc加热器作业指导书PTC加热器作业指导书1. 引言PTC加热器是一种利用金属氧化物热电耦合材料的特性,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
它具有高效、均热、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工业等领域。
2. PTC加热器工作原理PTC加热器的关键部分是PTC热电耦合材料,当通过材料中的电流时,材料的温度会上升,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电阻,形成正温度系数。
当PTC材料达到设定温度时,材料的电阻急剧增加,导致电流大幅度减小,从而实现加热功率的控制。
3. 安全操作3.1. 在操作PTC加热器前,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没有损坏或者电线搭接等情况。
3.2. 使用PTC加热器时,确保设备周围没有易燃物品,以免引发火灾。
3.3. 在操作PTC加热器时,注意不要将手指或其他物品放入加热区域,以免烫伤。
4. 使用步骤4.1. 将PTC加热器放置在需要加热的物体附近,确保加热区域接触到物体表面。
4.2. 连接PTC加热器的电源,并调节加热功率,使加热器工作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4.3. 注意观察加热物体的温度变化,确保不超过需要的加热温度范围。
4.4. 使用完毕后,及时断开电源,并等待PTC加热器冷却后再移动或储存。
5. 维护保养5.1. 定期检查PTC加热器的电源线、插头等连接部分是否松动或损坏,如有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5.2. 清理PTC加热器的表面灰尘和污垢,可使用干布擦拭,绝对不可用湿布清洁以避免电击事故。
5.3. 保持PTC加热器存放处的通风畅通,避免长时间堆积尘埃。
6. 注意事项6.1. 不要将PTC加热器浸入水中或其他液体中,避免发生电击或设备损坏。
6.2. 不要将PTC加热器与其他电器设备堆放在一起,以防止其他设备产生干扰或造成设备损坏。
6.3. 在PTC加热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现象(如漏电、一直无法达到预设温度等),应立即断开电源,并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以上是PTC加热器的作业指导书,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e97155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3.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高温作业指导书1. 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包括高温场所的作业和高温天气下的作业。
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高温作业需要特殊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范。
本指导书旨在为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提供一些基本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2. 高温健康风险高温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中暑、热衰竭、热搏动、脱水和日光照射等。
对于高温作业人员来说,了解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非常重要。
2.1 中暑:中暑是由于体内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体温升高过高的病症。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虚弱和意识丧失等。
预防中暑的措施包括定期休息、保持水分摄入、穿着透气的衣物和帽子等。
2.2 热衰竭:热衰竭是由于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而导致的高度疲劳和体力衰竭。
热衰竭的症状包括头晕、虚弱、疲劳、恶心、呕吐和心跳加快等。
预防热衰竭的措施包括适当的休息、保持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规律的饮食等。
2.3 热搏动:热搏动是由于高温环境下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的心脏功能紊乱。
热搏动的症状包括心跳过速、心悸、头晕、呼吸急促和乏力等。
预防热搏动的措施包括适度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和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等。
2.4 脱水:高温环境下的作业会导致大量的水分流失,从而引发脱水。
脱水的症状包括口渴、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和尿液颜色深黄等。
预防脱水的措施包括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注意补充电解质、避免大量饮酒和咖啡等。
2.5 日光照射:高温天气往往伴随着强烈的阳光辐射,过度暴露在阳光下会引发日光照射。
日光照射的症状包括皮肤灼伤、晒斑、眼睛红肿和疼痛等。
预防日光照射的措施包括涂抹防晒霜、穿戴帽子和太阳镜、避免阳光强烈时段的户外活动等。
3. 高温作业安全措施为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护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
3.1 工作场所的改进:尽可能降低工作场所的温度,例如通过安装空调、使用遮阳网或百叶窗等。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6f7fd5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7.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可能涉及到高温热源、高温设备、高温材料等。
这些高温工作环境对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进行,减少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一份高温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高温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高温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并规范作业流程,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进行高温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师、技术员、操作人员等。
四、作业前准备1. 安全培训:所有参与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2. 个人防护装备:所有参与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高温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3. 环境检查: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明火、易燃物品等危险因素存在。
4. 安全设施:必须确保高温作业现场配备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应急照明等。
1. 作业计划: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内容等,并将计划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2. 作业区域划分:根据高温作业的特殊要求,必须将作业区域划分出来,并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和隔离措施,确保未参与作业的人员不会进入作业区域。
3. 作业设备准备: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对作业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作业操作规范:所有参与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和超负荷作业。
5. 作业监控: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必须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6. 应急预案: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烫伤等事故的处理方法和紧急疏散路线等。
六、安全措施1. 温度监测:在高温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作业区域的温度,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d912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0.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这种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制定一份高温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高温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工作环境管理、人员防护、应急措施、健康监测和培训教育。
正文内容:1. 工作环境管理1.1 温度监测:在高温作业现场,应设置温度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
1.2 通风措施: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保证作业现场空气流通,降低温度。
1.3 湿度控制:合理控制湿度,防止空气过于干燥或者潮湿,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
1.4 清洁卫生:保持作业现场的清洁卫生,避免积尘和杂物对作业人员的影响。
2. 人员防护2.1 穿戴防护服: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高温防护服,包括防火防热服、防火防热帽、防火防热手套等。
2.2 戴防护眼镜和口罩:为了防止高温环境中的飞溅物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伤害,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
2.3 使用防护手套和鞋子: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和鞋子,以保护手部和脚部不受高温的伤害。
2.4 避免暴露时间过长:为了避免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对身体的伤害,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
3. 应急措施3.1 灭火设备:在高温作业现场应设置灭火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
3.2 紧急疏散通道: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撤离。
3.3 应急救护设备:配置急救箱、急救车等应急救护设备,并培训相关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
4. 健康监测4.1 体温检测: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及时发现体温异常情况。
4.2 血压监测: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血压监测,防止高温环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3 心电图检测: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测,了解工作人员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
5. 培训教育5.1 高温作业知识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高温作业知识的培训,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防护措施等。
5.2 应急处理培训:培训工作人员应对高温作业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f917f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0.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应包括高温警示和安全防护要求。
b. 确保作业人员已接受相关的高温作业培训,并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c. 检查高温作业区域的通风设备和消防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d. 检查高温作业区域的温度计是否准确,确保能够及时监测环境温度。
2. 防护措施a. 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高温作业要求的防护服装,包括防火防热服、防滴防溅服、防高温手套、防高温鞋等。
b. 作业人员应佩戴透气性好的头盔和防护眼镜,以防止高温物体的飞溅和灼伤。
c. 作业人员应佩戴呼吸防护装置,如防毒面具或防尘口罩,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灰尘。
3. 高温作业操作a. 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确保作业区域内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并清理作业区域。
b.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作业区域的温度,确保环境温度未超过安全范围。
c. 作业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d. 高温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检查,确保没有残留物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4. 应急措施a.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及时报警。
b. 如有作业人员出现中暑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忽略操作步骤。
2. 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高温作业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3.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不得吸烟、使用明火或其他易燃物品。
4. 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装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5.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定期休息和补充水分,以防止中暑和脱水。
6. 高温作业结束后,应彻底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无残留物。
四、数据参考以下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温作业区域温度范围:40°C - 60°C- 高温作业防护服装材料:耐高温防火材料- 高温作业防护手套材料:耐高温防火材料- 高温作业防护鞋材料:耐高温防滑材料五、总结高温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作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2ae842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e.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工业生产和建造施工等领域中,高温作业是一项常见的工作任务。
高温作业涉及到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操作和安全措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高温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目的和适合范围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高温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和健康。
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进行高温作业的工作人员。
三、安全措施1. 高温作业前的准备工作:a.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高温危(wei)险。
b. 确保工作人员穿着适合的防护服装,包括耐高温手套、防火服、防护眼镜等。
c. 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歇息时间,以防止中暑等高温引起的健康问题。
d. 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高温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 高温作业期间的安全措施:a. 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违反操作规程。
b. 高温作业期间,应定期测量和记录工作区域的温度,确保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c.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温检测,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d. 避免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应有适当的轮班制度和歇息时间安排。
e. 定期检查和维护高温作业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高温作业后的安全措施:a. 高温作业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干净的衣物,保持身体清洁。
b. 工作人员应注意饮食和歇息,以恢复体力和健康状态。
c. 高温作业区域应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工作区域安全整洁。
四、紧急情况处理1. 高温作业期间如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应即将采取以下措施:a. 迅速报警,并向工作人员发出紧急撤离指令。
b. 尽量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若无法控制,应即将撤离。
c. 避免使用电器设备,以防止火灾扩大。
d. 在安全位置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2. 高温作业期间如发生工作人员中暑、中暴等紧急情况,应即将采取以下措施:a.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95413b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0.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
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高温作业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明确作业的时间、地点和人员。
2. 评估高温作业的风险,包括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业设备的安全性等。
3. 为高温作业准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工具,包括防晒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 培训作业人员,使其了解高温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求,提高其应对高温环境的能力。
三、作业流程1. 在高温作业开始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作业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在高温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高温作业的危险性。
3. 作业人员应穿着适合高温环境的防护服装,并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4. 作业人员应定期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5. 高温作业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四、安全措施1. 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温检测,确保其身体状况符合高温作业的要求。
2.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食物,保持作业人员的体力和水分平衡。
3. 提供充足的防晒用品,减少紫外线对作业人员的伤害。
4. 配备急救设备和医疗人员,以应对高温作业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5. 建立高温作业的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作业环境中的异常情况。
五、应急预案1. 制定高温作业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中暑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2. 作业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技能。
3.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六、监督和评估1.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对高温作业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定期对高温作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 对高温作业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七、总结制定高温作业指导书是确保高温作业安全和效率的重要措施。
通过明确作业流程、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加强作业人员培训和监督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温作业的风险,并提高作业效率。
高温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6a7b7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8.png)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
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高温作业指导书,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作业质量。
二、作业前准备1. 了解作业环境:在进行高温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
包括环境温度、湿度、辐射等因素的测量和评估。
2. 作业人员培训:所有参预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3. 防护装备准备: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热服、防热手套、防热鞋等。
确保防护装备的质量和合适性。
三、作业过程管理1. 作业计划编制: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时间、作业区域、作业人员、作业步骤等内容。
并将计划向相关人员进行通报。
2. 作业现场设置: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示作业人员注意高温作业的危害。
同时设置应急设施,如应急通风设备、急救箱等。
3. 作业人员监控: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体温监测,确保作业人员身体状况良好。
如发现有人浮现身体不适,应即将住手作业并进行急救处理。
4. 作业时间控制:根据高温作业的危害程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避免在高温最炎热的时段进行作业,如中午12点至下午3点。
5. 作业人员轮换:对于长期高温作业的情况,应进行作业人员轮换,确保每位作业人员有充分的歇息时间。
四、紧急情况处理1. 高温中暑:如果有作业人员浮现高温中暑的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及时赋予清凉饮料和急救处理。
2. 烫伤处理:在高温作业中,可能会发生烫伤事故。
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将烫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并寻求医疗救助。
3. 火灾事故:高温作业容易引起火灾事故。
在作业现场设置灭火器材,并进行灭火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五、作业后总结1. 作业人员健康检查:作业结束后,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了解其身体状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2. 作业质量评估:对高温作业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作业结果、作业效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t高温高压蒸煮锅作业指导书一.技术性能指标:1.温度范围:+105℃~+132℃。
(143℃为特殊设计)。
2.温度波动度:±0.5℃。
3.温度均匀度:±1.5℃。
4.湿度范围:100%R.H饱和蒸气。
5.湿度波动度:±1.5%R.H。
6.湿度均匀度:±3.0%R.H。
7.压力范围:u相对压力:+0~2kg/cm2。
(可生产压力范围:+0~3kg/cm2)。
u绝对压力:1.0kg/cm2~3.0kg/cm2。
u安全压力容量:4kg/cm2=1个环境大气压+3kg/cm2。
8.循环方式:水蒸气自然对流循环。
9.测时间设置:0~999Hr。
10.加压时间:0.00kg/cm2~2.00kg/cm2约45分钟。
12.升温时间:由常温升至+132℃约10分钟非线性空载。
13.温度变化速率为空气温度平均变化速率,而非产品温度变化速率。
二.pct高温高压蒸煮锅使用说明:1.使用pct高温高压蒸煮锅前请详读操作保养手册。
2.建议使用蒸馏水或R.O.水以保护锅体使用安全。
3.使用PCT前请确认关闭手动排气阀门。
4.工作完成后如压力指示器未回到0kg/cm²。
开门前请打开手动排气阀排除内锅剩余压力,直到内锅压力回到0kg/cm²。
5.工作完成后将测试物品留置在锅内时间过长,将可能发生锅门无法开启的现象,那是因为冷热空气收缩造成的压差所导致,处理方式很简单,只要打开手动排气阀排除内锅气体,锅门就可打开。
三.产品特点1.采用进口微电脑控制饱和蒸气温度、微电脑P.I.D自动演算控制饱和蒸气温度。
2.采用指针显示正负压表;时间控制器采LED显示器;自动水位控制器,水位不足时提供警示。
3.圆型内箱,不锈钢圆型试验内箱结构,符合工业安全容器标准,可防止试验中结露滴水设计.。
4.圆幅内衬,不锈钢圆幅型内衬设计,可避免蒸气潜热直接冲击试品.。
5.精密设计,气密性良好,耗水量少,每次加水可连续200h。
6.自动门禁,圆型门自动温度与压力检知安全门禁锁定控制,专利安全门把设计,箱内有大于常压时测试门会被反压保护。
7.内压力愈大时,专利packing,箱门会有反压会使其与箱体更紧密结合,与传统挤压式完全不同,可延长packing寿命。
8.临界点LIMIT方式自动安全保护,异常原因与故障指示灯显示。
9.安全阀,当锅内压力超过最大工作值自动排气泄压。
10.PCT高压加速老化寿命试验箱一体成型硅胶门垫圈,气密度良好,且使用寿命长。
斯.设备缺水分两种情况:a.机器刚启动,工作时间未开始计时,就水位不足,此种情况机器无法启动;b.工作过程中,水位不足,此时机器会鸣叫警示并切断电热管,温度会慢慢下降,但工作时间还会持续再进行。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全文)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决定,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附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煤炭生产是指煤炭资源开采作业有关活动。
非煤矿山开采是指石油和天然气、煤层气(地面开采)、金属矿、非金属矿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探作业和生产、选矿、闭坑及尾矿库运行、闭库等有关活动。
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井巷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矿山建设。
危险品是指列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和《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物品。
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交通运输包括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
道路运输是指以机动车为交通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水路运输是指以运输船舶为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及港口装卸、堆存;铁路运输是指以火车为工具的旅客和货物运输(包括高铁和城际铁路);管道运输是指以管道为工具的液体和气体物资运输。
冶金是指金属矿物的冶炼以及压延加工有关活动,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黄金等的冶炼生产和加工处理活动,以及炭素、耐火材料等与主工艺流程配套的辅助工艺环节的生产。
机械制造是指各种动力机械、冶金矿山机械、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特种设备、大中型船舶、石油炼化装备及其他机械设备的制造活动。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包括武器装备和弹药的科研、生产、试验、储运、销毁、维修保障等。
第二章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第五条煤炭生产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按月提取。
各类煤矿原煤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一)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吨煤30元;(二)其他井工矿吨煤15元;(三)露天矿吨煤5元。
矿井瓦斯等级划分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非煤矿山开采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
各类矿山原矿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一)石油,每吨原油17元;(二)天然气、煤层气(地面开采),每千立方米原气5元;(三)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5元,地下矿山每吨10元;(四)核工业矿山,每吨25元;(五)非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2元,地下矿山每吨4元;(六)小型露天采石场,即年采剥总量50万吨以下,且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米,产品用于建筑、铺路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每吨1元;(七)尾矿库按入库尾矿量计算,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每吨1元,四等及五等尾矿库每吨1.5元。
本办法下发之日以前已经实施闭库的尾矿库,按照已堆存尾砂的有效库容大小提取,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的,每年提取5万元;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每增加100万立方米增加3万元,但每年提取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原矿产量不含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和废石场中用于综合利用的尾砂和低品位矿石。
地质勘探单位安全费用按地质勘查项目或者工程总费用的2%提取。
第七条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
各建设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一)矿山工程为2.5%;(二)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0%;(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列入标外管理。
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概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并监督使用,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第八条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提取;(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第九条交通运输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一)普通货运业务按照1%提取;(二)客运业务、管道运输、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按照1.5%提取。
第十条冶金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3%提取;(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5%提取;(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至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
第十一条机械制造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
第十二条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一)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的,按照3.5%提取;(二)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3%提取;(三)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5%提取;(四)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第十三条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以上年度军品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一)火炸药及其制品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包括:含能材料,炸药、火药、推进剂,发动机,弹箭,引信、火工品等):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5%提取;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3%提取;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二)核装备及核燃料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3%提取;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