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案例

合集下载

消费心理学经典案例

消费心理学经典案例
消费心理学经典 案例
第一节
消费,心理: 理论基础
课程导入案例: 今天你喝了没有?
你知道几种啤酒品牌?平时喝什么牌子的啤酒?
为什么喝啤酒?
如果你是某品牌啤酒的经营者,你会做广告吗?你 会如何打动消费者买你的产品?
一.什么是心理学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发现8岁狼孩卡玛拉,她有明 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 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 四处游荡,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 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 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学 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 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成长阶段:60年代世界跨入电子时代,消费者行为研究愈来愈 受到市场经营人员和学术研究人员的重视。 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消费者心理学分会,1969年成立 顾客协会。从此宣告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学科的诞生。 《广告研究》及《市场研究》两家杂志,使消费心理学的研究 成果得到更广泛传播。现代科学方法的引入、对多种学科研究 成果的应用和借鉴,使消费心理学研究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成熟阶段:7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论文、 报告、专著等数量剧增。 日本自70年代开始大量引进美国关于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成 果,马场房子《消费者心理学》、小岛外弘《消费者研究》等。 原苏联及东欧国家也进行了各有特征的研究。 进入80年代后,消费心理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内容不断深化, 门类越来越多,研究方法越来越科学化。成为大专院校的心理 学系、社会学系、经营管理系的学生和市场管理人员的一门必 修课。
三.
心理学角度看旅游
(一) 现代旅游大视野
1. 背景: 旅游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时尚生活方式 地方文化在大规模群众旅游冲击下的心理承 受力 旅游能满足人们追求差异感生活的需求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第一章绪论案例1: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1988——1990年,中国消费者陷入非正常购物怪圈,一些消费者家庭消费支出打破了计划性,不是量入为出,而是有钱就花,为了追赶消费潮流盲目地把货币变成商品;一些消费者家庭没有摆好即期消费和中远期消费的关系,在市场上超常购物,有的消费者无消费目的地多买多存,影响了中远期消费;一些消费者的购物心理短时期内出现逆向转移,购买心理动机由求稳、求全、求廉、求实发展为随多、喜新、争胜、保值,又发展为求稳、求全、选择、求廉。

这个非正常的购物圈,不仅圈住了消费者正常消费的手脚,也制约了我国消费品生产、流通、消费的正常运行,许多生产企业由此陷入困境,企业销售人员竭尽全力进行推销,仍没有减轻企业产成品货满为患、资金占压过多无法运营的压力。

1990年以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出现了变化,人们在购买行为上出现了“十买十不买”。

十买是:(1)名牌、质高、价格适中的商品买;(2)新潮、时代感强的商品买;(3)新颖别致、有特色的商品买;(4)迎合消费者喜庆、吉祥心理的商品买;(5)名优土特商品买;(6)拾遗补缺商品买;(7)卫生、方便、节省时间的商品买;(8)落实保修的商品买;(9)价廉物美的商品买;(10)日用小商品买。

十不买是:(1)削价拍卖商品不买;(2)宣传介绍摆“噱头”的商品不买;(3)不配套服务的商品不买;(4)无特色的商品不买;(5)缺乏安全感的商品不买;(6)一次性消费的商品不买;(7)无厂家、产地、保质期的“三无”商品不买;(8)监制联营商品不买;(9)粗制滥造商品不买;(10)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商品不买。

由此可见,近年来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明显地更加理性化。

思考题1.上述事例能否说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市场波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什么?2.90年代以来,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出现“十买十不买”的原因何在?3.运用自我观察法剖析个人消费心理的特点。

案例2:丰田公司在丰田公司的所有口号中,最重要的一个是Kaizen,在日语中的意思是“不断改善”。

消费者心理学广告案例

消费者心理学广告案例

消费者心理学广告案例
消费者心理学广告案例
这是宜家的一组系列平面广告,这组广告的意思是:十五罐可乐的价格相当于一盏宜家台灯的价格:三杯咖啡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宜家电视桌的价格;六支牙膏的价格相当于宜家床头桌的价格。

宜家的这组广告形象的展示出他们产品低价格的特点。

这里就是用到了心理学上的“诱饵效应”。

举个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在商品定价中见到此效应的运用。

如某货价上陈列两款包装糖果:一款大包装,一款小包装;大包装绝对价格高,但和小包装比单价却非常低廉。

那么,那款小包装的价格选项其实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参照标的。

这个标的让消费者通过对比发现,大包装非常划算,从而在心理上觉得便宜。

实际上购买大包装,消费者是要付出更高的消费金额。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营销心理学上的“诱饵效应”。

宜家的这一系列广告就是将非常廉价的日用品,像是可乐、咖啡和牙膏,作为低廉优惠的心理“诱饵”,并与宜家的家居产品进行了连接。

平时,消费者在进行相对廉价的日用品消费时,其消费决策往往较为随意和快速;而进行家居产品的消费时,不管它的价格如何,都可能会进行比较认真的比对和思考。

所以当宜家的这一系列广告将宜家家居产品与日用品进行融合时,日用品的低价格成为心理“诱饵”。

它驱动消费者对宜家家居产品的消费决策模式也转向了日用品的消费决策模式,也就更利于产品的销售了。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消费心理学的案例分析一、宜家(IKEA)的成功宜家是一个瑞典连锁家具和家居用品店,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粉丝和忠实消费者。

宜家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深度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以下是宜家成功的几个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1. 提供平价产品宜家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这是它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消费者大多数人对价格敏感,他们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

宜家通过批量采购、简化供应链以及自行设计和生产产品,成功降低了成本并提供了价格合理的产品。

2. 提供产品触手可及感宜家在商场中将展示产品以最真实而有吸引力的方式展示给消费者,创造出真实可触摸的购物体验。

此外,宜家的产品都是自己安装的,消费者可以立即带回家,这种即时的满足感也能够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

3.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宜家非常擅长创造购物需求的环境。

宜家的商场创造了一个家居装饰的理想环境,让消费者能够更容易地想象自己的家居效果。

此外,宜家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配套产品,如墙纸、饰品等,帮助消费者一站式购齐所需,减少了他们的购物困扰。

二、可口可乐的营销案例可口可乐是全球知名的饮料品牌,它的成功也归功于其独特的消费心理学策略。

以下是可口可乐的几个成功案例分析:1. 情感营销可口可乐注重营销中的情感因素。

通过塑造一个快乐、美好和团结的形象,可口可乐吸引了广大消费者。

例如,他们在广告和包装上使用明亮的颜色和正面的形象,以激起消费者对快乐和方便的追求。

2. 社交认同可口可乐鼓励消费者将品牌与自身身份和态度相关联。

例如,他们曾推出“可口可乐一家人”(Coca-Cola Family)的广告活动,强调喝可口可乐是一种家庭和友谊的象征,这种形式上的认同感让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和消费可口可乐。

3. 体验营销可口可乐善于提供愉悦的消费体验。

例如,他们开展了许多户外活动和体育赛事的赞助,让消费者可以与品牌互动,并有机会参与到庆祝、欢乐的场面中去。

此外,可口可乐还推出了个性化包装和限量版饮料,吸引消费者收藏和试用。

消费情绪化的案例

消费情绪化的案例

消费情绪化的案例一、冲动购物型。

1. “报复性消费”的小丽。

小丽在公司被老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心情低落到极点。

下班回家的路上,她路过一家平时都不敢进的高档服装店。

平常她是个很节俭的人,会在网上淘性价比高的衣服。

可是今天,她心里想着:“哼,老板觉得我不行,我得对自己好点。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走进店里,试穿了一件两千多元的连衣裙。

店员稍微一夸她穿上好看,她就直接刷卡买下了。

回到家冷静下来后,她看着那条裙子,心里想:“我这是干嘛呀,下个月的房租还没交呢,就因为在公司受了气就乱花钱。

”2. 球迷小明的疯狂消费。

小明是个超级足球迷。

有一次他支持的球队在一场关键比赛中获胜了。

他兴奋得不得了,当时就觉得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来庆祝。

他打开手机购物APP,看到有他球队的限量版签名足球在出售,价格高达500元,平时他最多买个几十元的普通足球踢着玩。

但在那种兴奋的情绪下,他想都没想就下单了。

等收到货后,他才发现自己根本不舍得拿这个昂贵的足球去球场踢,而且这500元对他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可当时就是被那种激动的情绪冲昏了头脑。

二、跟风消费型。

1. 网红产品追随者小美。

小美特别喜欢刷短视频,看到很多网红都在推荐一款号称能瘦脸的按摩仪。

那些网红在视频里把这个按摩仪说得神乎其神,说只要每天用十分钟,脸就能变小一圈。

小美本来对自己的脸形也有点小纠结,看到这么多人推荐,心里就痒痒的。

尽管这个按摩仪要800元,而且她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效果,但她周围的朋友也都在讨论这个产品,好像谁不买谁就跟不上潮流似的。

于是,小美在这种跟风的情绪下就下单购买了。

结果用了一个月,脸一点变化都没有,她才意识到自己当时真是太傻了,就因为看到别人都在用、都在推荐,就盲目跟风消费。

2. 流行潮鞋的跟风者小刚。

小刚班上的男生们最近都在讨论一款新出的潮鞋。

每次课间休息,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谈论这双鞋的设计有多酷,穿上有多帅。

小刚本来对鞋子没有那么讲究,自己平时就穿几十元的运动鞋。

消费心理学案例

消费心理学案例

消费心理学案例简介消费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动机、偏好、态度和行为,并探讨广告和市场营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关消费心理学的经典案例。

案例一:食物包装的心理战在超市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它们的设计和颜色往往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中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拉比斯旅舍”所生产的酸奶。

这款酸奶瓶的包装非常特别,它使用了透明的玻璃瓶和简约的黑色标签,与其他酸奶产品的包装形式大相径庭。

这种包装设计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得该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除此之外,这款酸奶采用了天然原材料并且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和天然食品的追求。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产品的包装设计和品牌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创新的包装设计和符合消费者健康追求的产品特点,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案例二:限时抢购的心理引导电商平台经常会使用限时抢购的策略来促销商品。

这种策略利用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对损失的恐惧。

消费者在面临一个时间限制的抢购活动时,会产生紧迫感和决策困难,从而可能更倾向于购买。

例如,某电商平台在双11购物狂欢节期间推出了一款限时抢购的iPhone手机。

在短时间内,消费者可以以优惠价格购买这款热门商品。

这种抢购活动通过创造紧迫感、引发消费者的经济心理需求和社交认同感,促使消费者更积极地参与购买。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限时抢购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方式。

通过对时间和优惠的灵活运用,商家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提高销售额。

案例三:社交化营销的力量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企业的市场营销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

通过社交化营销,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增强品牌形象和产品认知。

例如,某服装品牌推出了一项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系列时尚达人的穿搭照片,并与消费者分享购买链接和折扣码。

这种社交化营销方式可以通过提供时尚潮流的参考和推广折扣信息,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和购买。

感觉和知觉在消费心理学中的案例

感觉和知觉在消费心理学中的案例

感觉和知觉在消费心理学中的案例一、感觉在消费心理学中的案例。

1. 视觉(颜色对消费的影响)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快餐店,像麦当劳和肯德基,它们的店面装修颜色特别鲜艳。

麦当劳的标志是红黄搭配,这种鲜明的颜色组合特别吸引眼球。

从感觉的角度来说,红色和黄色是非常醒目的颜色,能在视觉上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当你走在大街上,周围都是各种建筑和店铺,这种鲜艳的颜色就像在喊“看我,看我”。

很多消费者就是因为先被这种视觉上的颜色吸引,才会更有可能走进店里消费。

再比如说,苹果公司的产品。

iPhone手机有多种颜色选择,像玫瑰金这个颜色一推出就受到很多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玫瑰金那种柔和又时尚的颜色,让女性消费者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产生了好感。

在手机功能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这种视觉上的颜色感觉就成为了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

很多女性会觉得拿着玫瑰金颜色的手机更能彰显自己的品味和个性,所以就更愿意购买。

2. 听觉(背景音乐对消费的影响)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高档的西餐厅。

一进去,你就听到轻柔的古典音乐在缓缓流淌,像莫扎特或者巴赫的曲子。

这种舒缓的音乐让你感觉很放松、很优雅。

从消费心理学的感觉角度看,这种听觉上的体验会让你觉得这个餐厅的氛围很好,是个享受美食的好地方。

你可能就会愿意多花点钱在这里用餐,而且用餐的时间也会相对延长。

反过来,要是你走进一家青少年常去的潮流服装店,里面播放着当下流行的动感音乐。

这种充满活力的音乐和服装店的风格很搭配,能让青少年消费者在听觉上就兴奋起来。

他们会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时尚、充满活力的空间,就更有可能在店里挑选衣服,并且冲动消费。

因为这种听觉上的刺激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个店里很合群,是这个时尚潮流的一部分。

3. 触觉(产品材质对消费的影响)比如说购买床上用品。

当你走进家纺店,去触摸那些被子和床单。

如果是那种柔软、顺滑的纯棉面料,而且摸起来很厚实,你就会感觉这个床上用品质量很好。

从触觉上来说,这种舒适的感觉会让你更倾向于购买。

消费心理学的案例分析

消费心理学的案例分析

1: 某家庭上中学的女儿崇拜某歌星,把零花钱全部省下来,跑遍各音像店收集了该歌星的所有专辑;母亲对某品牌的厨卫用品最信赖,洗涤剂、洗衣粉及香皂等等全部选用这一品牌;父亲在购物方面则没有什么特别偏爱。

请指出这三位消费者的兴趣分别属于什么类型,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女儿属于偏好型,(2分)这类消费者的兴趣集中,甚至有可能带有极端化的倾向。

(2分)(2)母亲属于固定型,(2分)这类消费者的兴趣一般比较持久,经过多次的消费实验以及多次的消费选择而对某一类商品产生稳定的兴趣。

(1分)(3)父亲属于随意型,(2分)这类消费者兴趣易变并且无明显的兴趣指向,一般没有对某种商品的特殊偏爱和固定的习惯。

(1分)2: 在我国快餐食品产销领域,品牌繁多,然而,能够令消费者真正动心的却寥寥无几。

于是许多快餐食品企业感叹“人们的口味挑剔,众口难调”。

但是,民营食品产销企业集团W公司,始终坚持“只要口味好,众口也能调”的独特经营宗旨,从人们的口感差异性出发,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在食品的口味上下功夫,“投其所好”,终于改变了某城市居民的快餐饮食习惯,使W公司的快餐食品成为某城市居民的首选快餐食品。

W公司果敢挑战某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和就餐需求,以“投其所好”为一切业务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出奇制胜地突破了“众口难调”的产销瓶颈,而且轻而易举地打入了某城市的快餐食品市场,开创出了快餐食品新市场。

请分析:(1)W公司成功打入某城市快餐食品市场利用的是哪一消费心理学原理? (2)请谈谈作为营销者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理去引导消费?参考答案:(1)W公司成功打入某城市快餐食品市场利用的是消费习惯原理。

(2分)(2)分析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消费习惯和营销活动的关系,正确运用消费习惯的机理去引导消费是每一个经营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W公司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2分)①端正态度、正确定位,尊重消费习惯;了解目标顾客的消费习惯;按消费习惯设计、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

消费心理学小故事

消费心理学小故事

消费心理学小故事我有个朋友小李,是个十足的咖啡爱好者。

有一天,他路过一家新开的咖啡店,店门口的招牌上写着“独家秘制,顶级咖啡豆,一杯咖啡80元”。

小李心里就想:“啥咖啡这么贵,这不是抢钱嘛。

”但是他又好奇,这贵得离谱的咖啡到底有啥特别之处。

于是他就走进店里,店里的装修特别精致高雅,服务员穿着整齐的制服,彬彬有礼地递上菜单。

那菜单的纸张都是那种厚实又有质感的,上面除了咖啡的名字,还有详细的咖啡豆产地、烘焙程度以及独特的风味描述。

小李看到那杯80元的咖啡旁边写着:“来自遥远的埃塞俄比亚山区,由经验丰富的咖啡师精心烘焙,带有浓郁的果香和醇厚的巧克力味,每一杯都是独一无二的手工冲泡。

”这时候,他心里就有点动摇了。

他想着自己平时喝的二三十元的咖啡好像就没有这么多讲究。

再看看周围那些坐在舒适沙发上,慢慢品味咖啡的顾客,感觉他们都特别优雅,好像在享受一种高端的生活方式。

小李咬咬牙还是点了那杯80元的咖啡。

当咖啡端上来的时候,他先闻了闻,确实有一股很迷人的香气。

喝了一口后,他觉得好像真的比自己平时喝的咖啡味道更丰富。

其实啊,这里面就有消费心理学在作祟。

那高昂的价格让小李觉得这咖啡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这就是价格锚定效应。

他下意识地认为贵的东西就会更好。

然后呢,店里精致的装修、服务员的专业态度和菜单上详细的介绍,都给他一种专业、高端的感觉,这就是环境和营销手段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而且周围那些优雅顾客的行为也让他产生了一种从众心理,觉得自己喝了这杯咖啡也能融入那种高端的氛围。

我同事小美是个特别爱美的姑娘。

有一次,她在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一家店里挂着一条裙子。

那裙子的颜色是那种特别亮眼的湖蓝色,款式也很新颖,裙摆上还有精致的刺绣。

小美一眼就看中了,她走进店里拿起来看,发现裙子的价格标签上写着800元。

这价格对于小美来说其实有点贵,她平时买的裙子大多在三四百元左右。

但是店里的导购特别热情,一个劲儿地夸小美身材好,穿上这条裙子肯定像仙女一样。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精选5篇)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精选5篇)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37.美国某公司雇用了数十名女打字员。

为了方便管理,公司将她们集中在同一办公室工作。

然而,在最初的三个月中,打字员们情绪不安,打字错误率高。

经研究认为,严格的管理和室内高达80分贝的噪音是导致打字员工作效率差的重要原因。

后来,公司配备了防音、消音设施,使室内噪音下降,而打字员的情绪也开始稳定,错误率降低。

通过以上案例,请分析人的情绪与行为的关系并阐述消费者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38.某中医院除了给每位就诊患者开出必要的药物处方外,还要开出一张“无药处方”,如给一位老年患者的“无药处方”上写着:多吃蔬菜、水果;食用低盐、低脂、低糖食品;按时服药、测量血压;多活动……。

这种医疗服务深受患者欢迎。

请分析这种“双处方”的医疗服务为什么受到患者的欢迎?37.(1)情绪的产生和变化可以促使行为发生,也可以阻碍行为的进行。

(2)在上述案例中,打字员在严格的管理和噪音影响下情绪不安,因而使其行为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消费者情绪也能直接影响购买行为。

当产生积极情绪时,能提高购买力;而产生消极情绪则降低活动能力。

38.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

基于人的实质,人的需要同时具有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医生给病人开出药物处方,通过药物治疗疾病,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医生给病人同时开出“无药处方”,虽无药却有情,指导患者的生活起居,宣传科学知识,并给人以精神安慰,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要。

这种医疗服务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物质需要,更满足了患者的精神需要,所以受到欢迎。

A品牌餐厅几乎成为全国儿童的乐园,店内窗明几净,餐桌椅色彩鲜艳,灯光柔和,儿童游戏区气氛热烈;店内POP广告和儿童音乐吸引儿童,那里有好吃的,更有好玩的,还可以举办生日庆祝活动,金黄色的A标志和笑容可掬的儿童形象大使,成为欢乐和美味的象征。

请分析A品牌餐厅是怎样成功地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消费环境的?pop广告是利用文字、图片、色彩、音乐等向消费者传递信息,调动消费者听觉与视觉功能,引起消费者心理反应。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

消费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购物中的割舍感背景介绍:小明是一位爱好购物的年轻人,他经常在线上平台购买各种商品。

虽然小明的收入不高,但他总是陷入购物时的割舍感,经常忍不住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而不顾及自己的经济状况。

分析:1. 快感追求:小明购物时得到即时的满足感,每次购买商品都会有一种快感。

这种快感能够满足他的购物欲望,让他暂时忘记其他问题。

这一种快感追求的心理驱使他不断购买商品。

2. 社交压力:小明的朋友圈中有许多人都是购物狂,他们经常分享自己购买的商品,造成了一种购物的社交压力。

小明担心自己没有跟上购物的潮流,因此经常为了追求体面感而购买商品。

3. 自我认同:购物也是一种展示个人价值和个性的方式,小明通过购买商品来满足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个人形象的认同。

购买高端品牌或时尚产品能够给他一种满足感,也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4. 自我安慰:小明购物时常常感到压力和焦虑,尤其是在工作或生活遇到困难时。

购物成了他的一种自我安慰的途径,能够暂时缓解压力和焦虑,给他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感觉。

建议:1. 意识到购物对经济状况的影响:小明需要意识到购物过度可能对自己的经济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他可以制定一个购物预算,只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且考虑到自己的收入状况来进行合理的消费。

2. 理性思考和选择:小明需要学会理性思考购物的原因和目的,不要受到社交压力和快感的驱使盲目购物。

他可以先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该商品,该商品是否与自己的需求和价值匹配。

3. 寻找替代方式:小明可以寻找其他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而不是通过购物来自我安慰。

例如,他可以尝试参加运动、读书或者交流心情。

寻找其他形式的放松和满足感,能够帮助他摆脱对购物的依赖。

4.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小明应该意识到购物并不能真正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他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来提高自己的满足感。

购物只是一种消费行为,并不应成为他对自己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第一章绪论案例1: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得变化1988——1990年,中国消费者陷入非正常购物怪圈,一些消费者家庭消费支出打破了计划性,不就是量入为出,而就是有钱就花,为了追赶消费潮流盲目地把货币变成商品;一些消费者家庭没有摆好即期消费与中远期消费得关系,在市场上超常购物,有得消费者无消费目得地多买多存,影响了中远期消费;一些消费者得购物心理短时期内出现逆向转移,购买心理动机由求稳、求全、求廉、求实发展为随多、喜新、争胜、保值,又发展为求稳、求全、选择、求廉。

这个非正常得购物圈,不仅圈住了消费者正常消费得手脚,也制约了我国消费品生产、流通、消费得正常运行,许多生产企业由此陷入困境,企业销售人员竭尽全力进行推销,仍没有减轻企业产成品货满为患、资金占压过多无法运营得压力。

1990年以后,中国消费者得消费心理出现了变化,人们在购买行为上出现了“十买十不买”。

十买就是:(1)名牌、质高、价格适中得商品买;(2)新潮、时代感强得商品买;(3)新颖别致、有特色得商品买;(4)迎合消费者喜庆、吉祥心理得商品买;(5)名优土特商品买;(6)拾遗补缺商品买;(7)卫生、方便、节省时间得商品买;(8)落实保修得商品买;(9)价廉物美得商品买;(10)日用小商品买。

十不买就是:(1)削价拍卖商品不买;(2)宣传介绍摆“噱头”得商品不买;(3)不配套服务得商品不买;(4)无特色得商品不买;(5)缺乏安全感得商品不买;(6)一次性消费得商品不买;(7)无厂家、产地、保质期得“三无”商品不买;(8)监制联营商品不买;(9)粗制滥造商品不买;(10)不符合卫生要求得商品不买。

由此可见,近年来人们得消费心理与行为明显地更加理性化。

思考题1、上述事例能否说明消费者得消费心理对市场波动产生重要得影响?为什么?2、90年代以来,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出现“十买十不买”得原因何在?3、运用自我观察法剖析个人消费心理得特点。

消费心理学思政案例

消费心理学思政案例

消费心理学思政案例消费心理学思政案例:人类在消费过程中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消费心理学就是研究这些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符合要求的消费心理学思政案例:1. 促销活动中的心理战术:商家经常利用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例如打折、满减等。

消费者在面对促销时,常常会出现冲动购买的心理,即使并不实际需要该商品。

这是因为促销活动激发了消费者的物质欲望和获得感。

2. 品牌效应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受到品牌效应的影响。

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价格较高,但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这是因为品牌给消费者带来了品质和身份的认同感。

3. 社交媒体对消费决策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他人使用或推荐某个产品时,往往会受到影响,产生购买欲望。

4. 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会影响其购买决策。

例如,当消费者认为某个商品价格较高时,会对其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影响购买意愿。

5. 营销手段对消费者情绪的影响:商家通过广告、促销等手段来激发消费者的情绪,如快乐、满足等,从而引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这种情绪操控是商家常用的营销策略之一。

6.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与个人价值观的关系: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受到其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例如,追求环保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7. 奢侈品消费对自我认同的影响:一些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满足自我认同的需求。

这种消费行为受到社会评价和他人眼光的影响。

8. 群体消费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解释:群体消费行为受到社会心理学因素的影响,如从众心理、社会认同等。

当一个群体中的人开始购买某个商品时,其他人也会受到影响而跟风购买。

9. 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与情感反应:广告是商家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和情感反应会影响其对产品的购买意愿。

例如,有些广告通过渲染情感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从而促使其购买。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

《消费心理学》案例集第一章绪论案例1: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1988——1990年,中国消费者陷入非正常购物怪圈,一些消费者家庭消费支出打破了计划性,不是量入为出,而是有钱就花,为了追赶消费潮流盲目地把货币变成商品;一些消费者家庭没有摆好即期消费和中远期消费的关系,在市场上超常购物,有的消费者无消费目的地多买多存,影响了中远期消费;一些消费者的购物心理短时期内出现逆向转移,购买心理动机由求稳、求全、求廉、求实发展为随多、喜新、争胜、保值,又发展为求稳、求全、选择、求廉。

这个非正常的购物圈,不仅圈住了消费者正常消费的手脚,也制约了我国消费品生产、流通、消费的正常运行,许多生产企业由此陷入困境,企业销售人员竭尽全力进行推销,仍没有减轻企业产成品货满为患、资金占压过多无法运营的压力。

1990年以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出现了变化,人们在购买行为上出现了“十买十不买”。

十买是:(1)名牌、质高、价格适中的商品买;(2)新潮、时代感强的商品买;(3)新颖别致、有特色的商品买;(4)迎合消费者喜庆、吉祥心理的商品买;(5)名优土特商品买;(6)拾遗补缺商品买;(7)卫生、方便、节省时间的商品买;(8)落实保修的商品买;(9)价廉物美的商品买;(10)日用小商品买。

十不买是:(1)削价拍卖商品不买;(2)宣传介绍摆“噱头”的商品不买;(3)不配套服务的商品不买;(4)无特色的商品不买;(5)缺乏安全感的商品不买;(6)一次性消费的商品不买;(7)无厂家、产地、保质期的“三无”商品不买;(8)监制联营商品不买;(9)粗制滥造商品不买;(10)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商品不买。

由此可见,近年来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明显地更加理性化。

思考题1.上述事例能否说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市场波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什么?年代以来,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出现“十买十不买”的原因何在?3.运用自我观察法剖析个人消费心理的特点。

案例2:丰田公司在丰田公司的所有口号中,最重要的一个是Kaizen,在日语中的意思是“不断改善”。

2023年消费心理学小故事

2023年消费心理学小故事

2023年消费心理学小故事2023年消费心理学小故事1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巷口开往火车站的。

不知道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常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小。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给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

她总是说,这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船民们也理解,几个人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

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

听说停开了。

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的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车的人很少。

启示:忠诚顾客是靠感情培养的,也同样是靠一点一点优惠获得顾客的忠诚的,当我们固执地执行我们的销售政策的时候,我们放走了多少忠诚顾客呢?2023年消费心理学小故事2一家卖高档男士商务装的服装店,推出的会员服务是:每个月免费为你干洗本店购买的衣服。

普通会员1次,银卡2次,金卡3次。

那么这家店卖出去的衣服,他们的会员再把衣服拿回来干洗,每次来在等着取衣服时,都要看看这家店的新款服装,看久了,买得也就多了。

这家高档男士商务装店通过免费的干洗服务,锁定了足够多的客户在那里消费。

你瞧,赠品就是这么厉害!启示:用一个小小的增值服务,让客户心甘情愿地重复地到店里来,从而轻松锁定客户。

2023年消费心理学小故事3有两家卖粥的小店。

左边这个和右边那个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进人出的。

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个总是比右边那个多出了百十元来。

天天如此。

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个粥店。

顾客消费心理分析之案例篇

顾客消费心理分析之案例篇

【提示:】
1、被别人承认,是人们基本的心理需求; 2、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是导购成功的关键; 3、不同的顾客需要不同的赞美方式,正确运用和赞美程度的适度把握,才 能保证赞美的成效;
“菜鸟”导购为何成功
我第一天做导购的时,店长初步介绍了一下店里的情况,拿了一些资料 给我,就算开始工作了。这一天正好是周末,客户很多,我这个“菜鸟”也 硬着头皮上阵了。
【思考】:这个案例只是讲了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小胜靠 谋,大胜靠德。如果说这是一种口碑传播,那么其意义在于:
每个人都有可能为我们带来生意,所以,不要忽视任何人。
【提示】: 销售任何产品都要和人打交道,顾客往往对产品不够专业, 最后的成交通常是因为品牌,对导购的信任而转移到产品上。 因此,导购与其说是在推销产品,还不如说是在推销自己,
这一单为何这么轻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导购:欢迎光临欧普照明专卖店 顾客:我们是滨江花园的业主,要团购你们家的欧普照明产品,请问团 购价最低折扣是多少? 导购:你们是几家啊? 顾客:五家,刚好够你们要求的团购户数! 导购:我们最低是7.5折,给你们团购是7折,而且是免费送货,免费安 装,免费设 计…… 顾客:行!现在就签单吧。 这么容易就签单?怎么这么轻松呢? 签单之余,和几位顾客闲聊几句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几位客 户是一位大妈的亲戚朋友。 这位大妈出现在一周前,逛市场有一段时间了(手里拿着一叠产品资 料),到我们店门口时我热情的说:“大妈,进来喝杯水,休息一下。” 这位大妈正好有点累,进店后马上说:“小伙子,我又不买你家的灯 具,瞎逛呢。”我请她坐下,递上一杯水,就闲聊起来。要走的时候他说:“小伙 子,感谢你,我该回家了。” “大妈,方便时就常来坐坐啊” 没有想到,她们家亲戚朋友都在滨江花园买房子需要装修,是她牵的线,其中一 位顾客是大妈的儿子,他们说“我妈说了,一定要买你们家的灯,不会有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当前某些“高消费现象”
虽说有钱人花钱大方、出手阔绰是意料中事,但有些人一掷千金的“壮举”还是不能不令人惊诧的,这里的几桩新鲜事均可为证。

广东增城盛产荔枝,其中极品出自名曰“西园桂绿”的百年古树,此树每年仅仅结果数十颗,甚为稀罕。

于是便有人献策为这些“珍果”举行专场拍卖会。

结果在2002年的拍卖会上10颗荔枝换得131.5万元,其中“珍果”一号拍得55.5万元的高价。

2002年的北京车展也爆出新话题,初次亮相的宾利超豪伞特长轿车售价高达888万元,但居然有不少求购者,连展车上也已贴上“已售”标签。

最近推出的上海紫园别墅售价之高也同样令人咋舌.最低售价在两三千万元以上,其中号称“别墅之王”的一幢更是亮出1.15亿元的天价。

荔枝不过是普通的水果,古树上结出的几颗珍果是稀奇之物,有人愿花上高价一饱口福也无可厚非。

同样,汽车、房子一为代步工具,一为栖身之所,豪华轿车和富丽居所能给人带来顶级的享受,有人愿意出巨款购入以提高生活质量,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价钱高得离了谱,却很值得我们深思。

思考讨论题
(1)如何看待这样的高消费现象?
(2)出手如此阔绰是为什么?
(3)如何正确地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案例分析1—2 为何会有人愿意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近年来,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愈演愈烈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

例如月饼、饼干、巧克力、茶叶的包装盒越来越豪华、高档、精致,甚至出现了包装盒比商品内容更值钱的现象,这种商品的过度包装,无疑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令人费解的是,明明知道这种过度包装是一种浪费,为什么偏偏就有那么多消费者来购买呢?假如没有消费者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就会自动退出市场。

只要在市面上同时存在高、中、低档包装商品的情况下,过度包装的商品购买就不是强迫性的,因为还有中、低档包装的商品可供替代。

所以,问题的实质可以归结为,为什么消费者会自愿为过度包装的商品支付额外的价格?
众所周知,在购买自己消费的非礼物类商品时,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往往更注重产品内容(质量),而不是特别注重外在的形式(包装),因为外在的包装形式是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在同等质量的商品内容的情况下,理性的消费者显然不愿意为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包装支付过多的、额外的价格。

显然,过度包装的商品,往往不属于供自己消费的物品,而是属于礼物类商品。

那么,为什么消费者愿意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作为礼物呢?
思考讨论题
(1)请列举你在生活中看到或亲身经历过的类似现象。

(2)休认为消费者对过度包装商品这种购买行为,其背后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3)过度包装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将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4)针对这种现象,应该着力于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还是应该侧重于对经营者加强约束?
案例分析4—1 满足顾客的需求①
日本三重县人三井高利是一位立志要做布商的人,他赤子空拳前往东京闯天下,可是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起色。

正当他想关起店门回到故乡的时候,一天,在洗澡堂里听到几个手艺人在高声谈论,准备穿一条新丁字裤(兜裆布)去参加庙会,可是却凑不齐人数合伙去买,为此烦恼不已。


“凑齐人数合伙去买新的丁字裤,这是怎么回事?”三井高利一边冲洗一边在想。

“啊,对了,原来是这样。

”他拍了一下大腿。

原来,在当时的商业习惯上,人们是凑集几个伙伴去买一匹漂白布,可是人数却不易凑齐。

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布料只以匹为单位出售,是“不符合顾客需求的”。

于是第三天,三井高利便在店门口贴上了这样一张纸条:“布匹不论多少都可以剪下来卖。


昨天在澡堂里遇到的手艺人看了这张纸条飞奔进来:“买够做一条丁字裤的漂白布。

三井高利看准了在接近庙会的这段日子里,有相同需求的人一定非常多。

于是,店里所有的漂白布,在那一天统统销售一空。

许许多多的女孩子和附近的太大们都涌到店里来买零头布。

三井高利的店门口连日来热闹非凡。


三井高利领悟到做生意倾听顾客心声的好处,简直乐不可支,他把吃饭的时间都节省下来站在店门口接待顾客,由此又获得很多启示。

布店主要的顾客是女性,但女性买东西买得最多的时候,是女儿出嫁的时候。

可是出嫁时所需要的东西,不仅是衣服,还要备齐放衣服的衣橱、包、绸缎及和服的纸、梳子、簪子、鞋箱、餐具等种种东西。

由此,新娘和她的母亲必须东一家西一家地去选购。

但是,如果那些东西可以在一个地方一次买齐,对顾客来说该是多方便呀。

’于是三井高利马上将其付诸实施,这就是日本的第一家百货公司——“三越”。

“三越’’百货公司之所以能以压倒竞争对手的优势成为零售业的王者,乃是由于苦心谋求如何才能方便顾客的结果。

于是,有能力的布店有很多都学“三越”的做法,扩充店面,引来了许多买东西的顾客。

思考讨论题
(1)三井高利为什么能够成功?
(2)你认为如何才能发现消费者的需要(或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