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复习专题---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专项训练农业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专项训练农业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专项训练农业农业是中国传统经济支柱之一,中考地理考试中经常会涉及与农业相关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中考地理必考的农业知识点专项训练。

一、农业发展和优化1.描述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演变过程。

2.解释农业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关系。

3.探究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特点。

4.分析农业优化发展的现状和主要措施。

二、农业区位和特色1.分析我国农业区位因素及分区特点。

2.解释农业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3.分析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和特色产业。

4.对比城市、农村、小城镇的功能定位。

三、农业物质生产与农业耕作1.分析农业物质生产的要素组成和相互关系。

2.解释农业生产成果的转化过程。

3.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4.探究农业种植和养殖的适宜区域和有利因素。

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技术1.总结农业现代化的实施途径和基本内涵。

2.解释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3.分析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的变化。

五、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1.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特点和生产优势。

2.解释农产品流通的作用和现状。

3.描述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方式和渠道。

4.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

六、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1.描述农民生活结构的变化和现状。

2.总结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特点。

3.解释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合作社的作用。

4.分析农民增收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七、农业与生态环境1.分析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描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探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措施。

4.分析农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要提高农业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及时总结和归纳农业知识点,并且多做题来巩固知识。

同时还要关注农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关注农业发展中的新闻和时事,增加对农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以上是中考地理必考的农业知识点专项训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农产品生产的重要产业。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农业知识点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农业的分类、发展方式、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问题等内容。

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的学习,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对农业的发展和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了解农业的分类。

农业可以分为农耕业和畜牧业两大类。

农耕业是通过种植作物来获取农产品的一种农业形式。

而畜牧业则是通过饲养动物来获取畜产品的一种农业形式。

农耕业和畜牧业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条件下都有其适应性和发展方式。

农业的发展方式包括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是指利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形式。

这种农业方式通常采用手工劳动和天然资源利用强度较低。

而现代农业则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进行农业生产的形式。

现代农业以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为特点,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劳动生产率。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指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域中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进行发展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农产品需求和生长特点,农业主要分布在特定的区域内。

例如,稻作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而小麦则更适宜在温带和寒带地区种植。

此外,农业的区位选择还受到水资源、土壤条件、气候因素和交通运输等综合条件的影响。

农业问题是指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和突出的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紧张、农药和化肥过度使用、农产品市场波动、农村劳动力流失等。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利益,需要政府、专家和农民共同努力解决。

为了解决农业问题,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推行农业现代化、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制定农业保护政策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保障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总之,农业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产业,也是初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农业的分类、发展方式、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问题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农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七年级地理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七年级地理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农业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传统农业
以手工劳动为主,主要依 靠经验和习俗进行农业生 产。
工业化农业
采用机械化、化学肥料、 农药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
现代农业
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环 境保护、生态平衡和经济 效益的统一。
02
农业的地理分布
世界农业的地理分布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农 业生产地区,主要种植 稻米、小麦、玉米等作 物,其中中国和印度是 最大的农业生产国。
农业地域的形成原因
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 条件是影响农业地域形成的重要 因素。例如,气候适宜的土地适 合种植农作物,而干旱地区则适
合发展畜牧业。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交通运输、人口分布 等因素也会影响农业地域的形成。 例如,城市周边的农业区域通常
会因为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
技术条件
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也是影响 农业地域形成的重要因素。例如, 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可 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形成
中国农业的地理分布
东部季风区
中国东部季风区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 包括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 北平原等地区,主要种植稻米、小麦、 玉米等作物。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原区
青藏高原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等地 区,以畜牧业为主,同时也有一些种 植业。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新 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区,主要种植 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
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农业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尽管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一 定比例。
农业与国际贸易
农业是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也是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领域。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 考点26 中国的农业(原卷版)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 考点26 中国的农业(原卷版)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考点26 中国的农业【考点梳理】考点1 农业概况及分布1. 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 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3. 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

4.农业的地区分布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⑶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

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⑷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北方地区旱地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南方地区水田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5)我国三大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考点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自然条件:①种植业——地形、土壤、水源。

②林业——地形陡峭,水土易。

③畜牧业——降水,但牧草生长良好。

④渔业——河湖众多,水域广阔。

(2)社会条件: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远近;市场需求量;农业技术装备;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2. 走科技强农之路(1)科技强农的成就: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和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2)科技强农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安全农业,加快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重难突破】1. 农业的分类我国农业部门的划分: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的农业生产部门;林业: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进行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畜牧业:在牧区,牧民靠放牧牲畜而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4讲中国的农业精讲精析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4讲中国的农业精讲精析

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4讲中国的农业精讲精析1.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业、林业、畜牧业业、渔业等部门。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考点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气温和降水)、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水平、市场需求、与城市工矿区的距离、交通条件、农业技术装备等。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地、陡峭的丘陵——林业;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种植业;草原(降水少、牧草生长良好)——畜牧业;河湖较多的地区——_渔业考点3 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1.东西差异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分为东部和西部。

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这里有我国四大牧区。

考点4 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农业面临的问题人口压力大,耕地面积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

2.对策(1)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2)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如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江流域的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南部的珠江三角洲)。

(3)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考点精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上述情景描述的产业是()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D.服务业【考点】O1: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分析】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解答】解: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故A项合题意.故选:A.2.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是()A.B.C.D.【考点】O3: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分析】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解答】解:读图可得,B图所示的是水稻,我国南方地区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B.3.松嫩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作物熟制是()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考点】O5: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分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解答】解: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东北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松嫩平原为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其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故选:A.4.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目技术应用可以()①推进农业生态化②加速农业现代化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④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OB:影响农业的因素.【分析】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解答】解: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目技术应用可以:加速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故选:D.5.要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最主要的是必须依靠()A.充足的劳动力 B.优越的自然条件C.吃苦耐劳的品质D.科学技术【考点】O2:我国农业的发展.【分析】农业科技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要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必须依靠的是科学技术,这也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解答】解:要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必须依靠的是科学技术,这也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6.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主要是甜菜、棉花、大豆等.【考点】O3: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分析】我国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区,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点.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解答】解:我国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花生、棉花等,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故答案为:甜菜棉花大豆.7.目前,国家为了缓解华北平原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考点】O2:我国农业的发展.【分析】华北地区虽然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但由于季风气候的特点,在每年的春季,由于气温回升,蒸发强烈,但季风雨带未到达华北地区,容易出现干旱,所以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紧张.【解答】解:华北平原耕地多,水资源少,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水资源紧张,目前,国家为了缓解华北平原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因此从长远来看,华北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行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故答案为:南水北调;节水.8.东北地区的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考点】O3: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分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甜菜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为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解答】解:甜菜是重要的制糖原料.黑龙江省是中国甜菜的主产区之一,甜菜总产量占全国的1/3 强,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故答案为:松嫩平原.9.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主要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判断对错)【考点】O5: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解答】解: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故答案为:√.10.南方农作物的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农作物的熟制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考点】O5: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分析】南方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和北方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解答】解: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地区大部分是暖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故答案为: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三.多选题(共1小题)11.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美丽中国.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兰兰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图),读图,下列兰兰所发微博正确的是()A.沿路线1领略了我国藏族同胞的热情好客B.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C.沿路线3从南往北从地势第一级阶梯到达第三级阶梯D.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考点】O3: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分析】读图可得,路线1经过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路线2经过了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路线3经过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路线4经过的地区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答】解:路线1经过的地区是西北地区,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沿路线3在第二阶梯上,选项BD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D.四.解答题(共7小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越冬油菜,性喜凉,要求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一般每年10﹣11月份播种,来年5﹣6月份收割.河漫滩是河谷底部在洪水期被淹没,其它时期露出水面的部分,土壤肥沃,但是一般不宜种植农作物,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李家庄耕地较少,人们在河漫滩种植油菜,3、4月油菜花开的季节,呈现一道美丽的风景(1)指出河漫滩种植农作物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2)判断李家庄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并请引用材料说明你的依据;(3)除土壤肥沃外,河漫滩种植油菜还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4)请结合该地降水特征说明李家庄能够在河漫滩种植油菜的原因.【考点】OB:影响农业的因素.【分析】河漫滩是河谷底部在洪水期被淹没,其它时期露出水面的部分,土壤肥沃,但是一般不宜种植农作物.【解答】解:(1)河漫滩种植农作物只适合在枯水期时种植;如果在汛期种植农作物,就容易被洪水淹没.(2)越冬油菜性喜凉,要求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一般每年10﹣11月份播种,来年5﹣6月份收割,由此判断李家庄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3)河漫滩冲积物土壤肥沃、而且毗邻河流,水源丰富,为种植油菜提供了有利条件.(4)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也就是油菜种植期间降水少,等雨季来临时油菜收获了;这是李家庄能够在河漫滩种植油菜的原因.故答案为:(1)容易被洪水冲走;(2)南方地区;油菜性喜凉,要求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一般每年10﹣11月份播种,来年5﹣6月份收割;(3)毗邻河流,水源丰富;(4)油菜种植期间降水少,等雨季来临时油菜收获了.13.读图,回答问题:(1)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资源缺乏.(2)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3)从温度带来看,小麦分布最广的温度带是暖温带,水稻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4)观察图可知,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考点】O2:我国农业的发展;L3: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L7: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R2: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分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解答】解:(1)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资源缺乏.(2)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地区.(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从图中看出小麦分布最广的温度带是暖温带,水稻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4)从图中看出,秦岭﹣淮河线是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故答案为:(1)畜牧业;水资源缺乏;(2)湿润;半湿润;(3)暖温带;亚热带;(4)秦岭﹣淮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经济价值很高.它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集中在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六省;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海拔800米以下,光照充足的丘陵山地.材料二:我国油茶主产区分布图(图1)材料三:江西省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2)(1)②省区的简称是湘,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④省(填序号).(2)图中六省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3)如果为了谋求经济效益,大面积开垦坡地种植油茶,易发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4)江西某地百姓将在自家的林地种植油茶,请你帮他在甲、乙、丙、丁四块地中选取最适宜的一块:丁地;理由是坡度更缓,海拔更低,光照充足.【考点】O3: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29: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LA: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分析】饮料作物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为主要产茶区,主要产茶省区有福建省、浙江省和云南省等.【解答】解:(1)读图可知,②省区的简称是湘,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④省(云南省).(2)图中六省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3)如果为了谋求经济效益,大面积开垦坡地种植油茶,易发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4)读图可知,在甲、乙、丙、丁四块地中,最适宜种植油茶的一块是丁地,理由是坡度更缓,海拔更低,光照充足.故答案为:(1)湘;④;(2)亚热带季风气候;(3)水土流失;(4)丁地;坡度更缓,海拔更低,光照充足.15.下面是小欣微信朋友圈中的截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扎西妈妈心爱的美食“糌粑”是以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青稞为原料制作的,该作物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填字母).(2)小欣分享的水乡照片中房屋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推测本区降水量大.(3)古丽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 西北地区.照片中晒出的古老引水工程﹣﹣坎儿井,它灌溉所用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4)五一假期,古丽应小欣之约来她的家乡南京游玩.她乘火车从乌鲁木齐出发,沿途经过的主要铁路干线有兰新线、陇海线和①兰新线.【考点】O3: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Q6: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R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该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地表的特征是干旱为主,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的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解答】解:(1)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美食“糌粑”是青藏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青稞为原料制作的.(2)西北地区古老引水工程﹣﹣坎儿井,其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修建地下暗渠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导致我国西北地区山上的积雪每年都在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3)“水乡”指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图片中民居的屋顶高耸,周围有水,反映了当地降水量大的气候特点.(4)乘火车从乌鲁木齐出发到南京,沿途经过的主要铁路干线有陇海﹣﹣兰新线和京沪线.故答案为:(1)青稞;青藏;(2)大;(3)西北;坎儿井;高山冰雪融水;(4)兰新.16.如图1是某年我国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分布图,图2是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A线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该线也是我国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该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2)图1中,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3)图2中,我国稻米外销比例居第一位的省份简称是黑,该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结合图3分析该省稻米外销比例居第一位的原因是地广人稀.(4)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缓解该问题,我国实施的资源块区域调配工程B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考点】O3: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IB: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PH:跨世纪的四大工程;R2: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充足.【解答】解:(1)图1中,A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该线也是我国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该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3)图2中,我国稻米外销比例居第一位的省份是黑龙江省,简称黑.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平原北部,这里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同时当地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有较多的余粮供应外地,商品率高.(4)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缓解该问题,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故答案为:(1)湿润;小麦;(2)南方;热量充足,降水丰沛;(3)黑;温带季风;地广人稀;(4)南水北调;京杭运河.17.如图是京福高铁路线图,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京台高铁将成为未来中国高速铁路网的骨架.现北京到福州段已通车,两地最快车程缩短至8小时以内.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小明的二叔从台湾来福州祭祖,小明带二叔去北京旅游,感受“中国速度”.(1)“金色田野”与“绿色田野”分别是他们在江西婺源与华北平原拍摄到的不同景观,“金色田野”中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绿色田野”中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他们还发现前半程列车穿越的隧道很多,主要原因是前半程(南方)地形比较崎岖(山地丘陵比重大).(2)列车在行进过程中穿越A河流,此河流沿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它与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3)到达北京时,小明发现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两会”话题,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小明带二叔参观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写一个).(4)材料二说明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血缘关系,如果京台高铁全线贯通,对两岸带来的好处有促进两地经济发展.(写一点)【考点】O3: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L3: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SE: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分析】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中国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解答】解:读材料分析可知:(1)“金色田野”中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绿色田野”中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他们还发现前半程列车穿越的隧道很多,主要原因是前半程(南方)地形比较崎岖(山地丘陵比重大).(2)列车在行进过程中穿越A河流,此河流沿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带的分界线,它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3)到达北京时,小明发现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两会”话题,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小明带二叔参观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天坛等.(4)材料二说明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血缘关系,如果京台高铁全线贯通,对两岸带来的好处有促进两地经济发展(或文化交往)等.故答案为:(1)油菜;小麦;前半程(南方)地形比较崎岖(山地丘陵比重大);(2)暖温;800;(3)政治;故宫;(4)血缘;促进两地经济发展.18.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四大区域来看,B是西北地区(2)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水田.(3)A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C地区的农作物熟制一年二或三熟.(4)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①.(5)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②,森林资源丰富的是③.(6)C区域到B区域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少(7)下列叙述与区域B无关的是 D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初中地理农业地理

初中地理农业地理

初中地理农业地理农业是人类最早学会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现象的学科,对于农业地理的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农业区划、农业生产、农业发展等方面来探讨初中地理中的农业地理知识。

一、土地利用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类型的土地适合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

在农业地理中,我们通过土地利用的分析来了解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特征。

1. 耕地耕地是指经过改良、施肥和耕作处理后适于种植作物的土地。

耕地广泛分布于河谷、平原和丘陵地带,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耕地的利用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林地林地主要指天然生长的森林地带,也包括人工造林地和林下良田。

林地的利用可以提供木材、草药、野生动物资源等,同时还能保护水土,调节气候。

林地分布广泛,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较大。

3. 草地草地主要指野生草地和人工草地,适于牧草生长。

草地在半干旱地区和山区较为常见,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草地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同时也要注意草地退化和过度放牧的问题。

4. 水域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沿海地带等,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灌溉和养殖资源。

合理的水域利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同时也要注意防治水域污染和保护水源的问题。

二、农业区划根据不同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农业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需要进行农业区划的研究。

1. 单一农业区单一农业区是指某个地区农业的生产特点较为单一,主要生产某种作物或某种养殖业。

例如,南方地区农业以稻米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北方地区农业以小麦种植和畜牧业为主。

2. 综合农业区综合农业区是指某个地区农业生产比较多样化,多种农业活动共同发展。

例如,沿海地区农业不仅有农作物种植,还有水产品养殖和渔业。

3. 特色农业区特色农业区是指某个地区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特色,例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

特色农业区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地理中考农业与工业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中考农业与工业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中考农业与工业地理知识点整理地理学科在中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农业与工业地理是关于农业和工业方面的知识点,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下面是对农业与工业地理知识点的整理:一、农业地理1. 农业的定义和特点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一种重要经济活动。

农业的主要特点包括亲近自然、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劳动密集型、生产周期长等。

2. 农业资源及其分布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气候、水资源等。

不同的农业资源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衡,比如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农业资源匮乏,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农业资源相对较丰富。

3. 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两种形式。

传统农业以人力为主要生产力,土地利用率低,生产手段和方式相对简单。

而现代农业则通过科技手段和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农业区域分布农业区域分布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世界上农业区域主要有粮食生产区、经济作物生产区、牧业生产区和渔业生产区等。

5. 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地形地貌和土壤因素等;人为因素包括农业技术、科技支持、市场需求等。

6. 农业发展与环境影响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

二、工业地理1. 工业的定义和特点工业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和生产的一种经济活动。

工业的主要特点包括规模较大、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

2. 工业资源及其分布工业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

工业资源分布影响着工业的区域分布,如煤炭和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是工业基地。

3. 工业发展模式工业发展模式分为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两种形式。

传统工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而现代工业则强调科技创新和知识密集型生产。

4. 工业区域分布工业区域分布与资源、交通条件、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密切相关。

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农业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地理学习中的农业知识点,不仅涵盖了农业的基本概念,还包括农业发展的历史演变、不同农业区域的特点等内容。

下面我将对初中地理中的农业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农业的定义和特点。

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耕作、养殖和渔业等生产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

农业的特点主要包括:人类的主动劳动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生产活动较为复杂,依赖于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农业发展的历史演变。

从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和渔猎时期开始,人类逐渐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实现了从过去的食物收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农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和特征。

其中,农耕文明的诞生和农业革命是农业发展的里程碑。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农业区域的特点。

世界各地由于气候、土壤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农业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例如,亚热带地区的水稻种植区以水稻为主要农作物,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的生长。

而欧洲的温带地区则以小麦、玉米等谷物种植为主,气候适宜。

此外,还有北极地区的渔业和畜牧业,沙漠地区的牧业等不同形式的农业。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农业形式,例如大规模农业和农业工业化。

大规模农业是指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

而农业工业化则是指农业生产中引入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手段,通过机械化、化肥农药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还有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与作用。

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

其中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业生产要素中不可替代的部分。

劳动力则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

资本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对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初三中考地理考点:我国的农业的地区分布

初三中考地理考点:我国的农业的地区分布

初三中考地理考点:我国的农业的地区分布【】2021年中考早已终止,相信专门多同学都在备战2021年中考。

为了关心大伙儿更好的复习,查字典地理网中考频道为大伙儿预备了我国的农业的地区分布,期望对大伙儿有所关心!
我国的农业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部差异:
西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部
种植业畜牧业种植业林业渔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东部半潮湿和潮湿的平原地区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一年几熟) 要紧作物
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旱地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小麦花生甜菜秦岭-淮河以南水田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稻油菜甘蔗
●三大棉区: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进展农业的必要性:(P102图4.16填充图册P32五)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进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进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也是进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我国的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我们精心为大伙儿预备的,期望大伙儿认真复习,同时预祝大伙儿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地理 中考复习中国的农业(共33张ppt)

初中地理 中考复习中国的农业(共33张ppt)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5384 1369
1978
18933 9822
1990
18791
20078
9964
11792 稻谷 小麦
2000 2011(年)
在我国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
提高?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展农业 科学技术投入不断增加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国家政策支持
创汇农业以 外向型 为主要特征,面向 国际 市场。
测学8.下列不属于新型农业的是 A.大棚农业 B.精确农业 C.外向型农业 D.生态旅游农业
三、总结规律,做题有法
农业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从新疆葡萄沟说起……
从新疆葡萄沟说起……
寸草不生的火焰山,竟藏着中国最甜的葡萄
寸草不生的火焰山,竟藏着中国最甜的葡萄
建学校、卫生所等。
(3)根据材料,简述当地将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 哪些利益。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帮助当地修建 了学校、卫生所等(完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四、直击中考,志在必胜
(19年菏泽)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读“我国种植业主产区分布
图”、“河套地区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西藏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种植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平__原_(地形)上; 粮食生产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 因素是气__候_。 (2)河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__自__东__向__西__降__水__逐__渐__减__少_, 主要受_海__陆__因素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气 候比较干旱,河套平原发展种植业得益于引用_黄__河水的灌溉。

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柱。

在初中地理学科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农业知识点,从农业的特点到农业生产的方式和问题等等。

以下是对初中地理农业知识点的归纳。

一、农业的特点1. 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来获得食物、纤维和其他农产品。

2. 农业占据了地球表面上大部分的陆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3. 农业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气候和土壤条件密切相关。

二、农业的类型与特征1. 农业的类型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主要靠人力和简单工具开展,生产方式相对简单;而现代农业则借助机械化、化肥和农药等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2. 农业的特征包括:人地关系密切,农民劳动密集,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限制大等。

三、主要农作物的分布1. 稻谷:主要分布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泰国等国家。

2. 小麦: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3. 玉米:玉米是美洲的原产农作物,在美洲地区的种植面积最广,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四、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合种植水稻、棉花等作物,而气候干燥的地区适合发展牲畜饲养业。

2. 水资源: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之一,在干旱地区,缺乏水资源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则有利于农业的生产。

3. 技术手段:现代农业依赖于科技进步,包括机械化、化肥、农药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4. 经济因素:农业发展还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价格变动、政府政策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农民的农作物选择和农业投入产出的决策。

五、农业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 粮食安全问题: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粮食需求也随之增加。

如何保证全球粮食供应足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农业地理与农业发展

中国的农业地理与农业发展

中国的农业地理与农业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农业资源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

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农业地理特点以及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一、农业地理特点1. 地理分区中国农业地理可以分为北方农业地带、南方农业地带和西北农业地带三个主要区域。

北方农业地带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以农业机械化为特点。

南方农业地带则以种植稻米、棉花、油菜等作物为主,水稻种植是其显著特点。

西北农业地带则以种植马铃薯、苹果、葡萄等特色作物为主,生态环境恶劣是其特点。

2. 土壤特征中国农业地理上土壤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土壤类型有黄土、红壤、赤壤、黑土和沼泽土等。

黄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和玉米等作物。

红壤则主要分布在江南丘陵地带,适宜种植水稻和油菜等作物。

黑土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适宜种植大豆和小麦等作物。

3. 气候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分为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几个不同气候区域。

北方农业地带的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南方农业地带以湿润气候为主,而西北农业地带则以干旱少雨为主。

这些气候条件对不同作物的种植和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农业发展趋势与挑战1. 现代农业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农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包括遥感、无人机、精准农业等,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效率。

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绿色农业”,倡导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农业结构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农业正面临着结构调整的挑战。

农民纷纷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农业劳动力不足成为了一个严重问题。

中国政府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中国农业发展还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的挑战。

初中地理农业与农村知识点的梳理与归纳

初中地理农业与农村知识点的梳理与归纳

初中地理农业与农村知识点的梳理与归纳农业与农村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农业与农村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农业的定义、农村的特点、农业发展与农村变化等方面进行介绍与总结。

一、农业的定义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作物种植和动物饲养的生产活动,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经济活动。

农业包括农田耕作、农作物种植、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农村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二、农村的特点1. 农业经济为主: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农民依靠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禽家畜获取收入。

2. 人口分布稀疏:农村地区由于农业活动需要广阔的土地资源,人口分布相对稀疏,与城市相比人口密度较低。

3. 居民生活方式传统:农村地区的居民多数有农业背景,生活方式传统,生活与自然环境较为接近,尚存在传统的生产习惯和社会关系。

三、农业发展与农村变化1. 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升级,传统的人工耕种被机械化耕种取代,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也得到加强。

2. 农业产量提高:农业技术的革新和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进而保障了食物供给和农产品市场的供应。

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调整,农民逐渐参与非农产业,非农收入比例逐步增加。

4. 农村社会变革: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力和综合素质。

四、农业与农村的问题与挑战1. 人口流失与老龄化:由于农村地区农业收入相对较低,年轻人选择了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较为普遍,且农村地区老龄化现象加剧。

2. 农业面临的环境挑战:农业依赖土地、水、气候等资源,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工业化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土地减少、水资源受污染、气候变化对农业产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 农村地区的社会服务不足: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医疗、交通等社会服务相对滞后,这也是农村地区发展的一大瓶颈。

初中地理农业资源分布

初中地理农业资源分布

初中地理农业资源分布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而农业资源的分布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了解农业资源的分布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气候对农业资源分布的影响。

气候因素包括温度、降水、光照等。

在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热带作物,如橡胶、香蕉、椰子等。

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适宜种植柑橘、茶树等作物。

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是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

而在寒带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农业活动相对较少,只有一些耐寒的作物如苔原植物等能够生长。

降水也是影响农业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

在降水丰富的地区,如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水稻种植广泛。

而在干旱的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周边,主要发展的是耐旱的畜牧业和绿洲农业。

接着,我们来探讨地形对农业资源分布的影响。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是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

例如,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山地和丘陵地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往往适合发展林业和果业。

比如,在我国南方的丘陵地区,种植着大量的茶树和柑橘树。

土壤条件对农业资源的分布同样关键。

黑土是肥力很高的土壤,在我国东北的黑土区,粮食产量往往较高。

而在一些红壤地区,由于土壤酸性较强,肥力较低,需要采取改良措施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水资源的分布也与农业密切相关。

在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的地区,农业灌溉便利,农业发展条件较好。

比如我国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生产十分发达。

相反,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农业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除了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资源的分布。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往往会形成密集的农业区。

交通便利的地区,农产品能够更方便地运输和销售,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农业资源的分布也各有特点。

初中地理备课参考 农业的分布 (2)

初中地理备课参考 农业的分布 (2)

农业的分布要点精讲一、农作物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粮食作物呈现“北稻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则呈现“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自南向北:海南岛可以一年三熟;秦岭——淮河以南可一年二熟~三熟;华北平原可以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而东北、西北地区受热量或水份条件限制,只能一年一熟。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晚稻是夏种秋收。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

(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地理农业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地理农业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地理农业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地理农业地理农业是地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类在农业领域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地球表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七年级下册的地理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一、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是人类最早开始从事的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柱。

从人类最早的狩猎采集阶段,到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再到现代化农业的兴起,农业发展历程中充满了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时期的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二、农业资源分布农业资源分布是指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的资源的分布情况,它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学生需要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

三、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现代化农业生产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生需要了解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的发展情况,以及这些技术和机械的应用。

四、农业环保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扩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农业环保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它提倡生产过程中不破坏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学生需要了解农业环保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在实践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落实农业环保。

五、农业经济农业一直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因为农民是中国的主体群体。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它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经济如何与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相适应。

六、中国传统农业中国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地域,发展地域文化多样。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农业中的应用,并探究传统农业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的各种问题。

七、全球粮食安全全球粮食安全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食物,这是人类基本生存问题。

学生需要了解全球粮食安全的现状,以及在未来如何保证全球粮食安全的措施和方案。

总之,农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石,学生应该对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并带动更广泛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广西钦州是南方第2大南菜北运辣椒基地,年产量在25万~26万吨,已成为钦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

近年来,钦州农科所为椒农探索出水稻—辣椒粮蔬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即当年7月播种水稻,11、12月收割水稻;11、12月栽种辣椒,次年3~6月收获辣椒,并运往北方上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稻—辣椒粮蔬轮作模式的优越性是()①增加农民收入②保证粮食生产③减少农民劳动时间④降低生产投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钦州四季都可以种植辣椒,选择春季在北方上市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地区购买力强,蔬菜价格贵B.北方地区的气候不能够种植辣椒C.春季北方气温尚低,当地蔬菜尚未大量上市D.冬种春收的辣椒生长快、成熟早、质量好3.夏季,南菜北运的数量和品种都会减少,气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A.南方降水太多,蔬菜不足,只能北菜南运B.各地降水太多,不利于蔬菜的采摘和运输C.南方受台风影响大,生产的蔬菜量少质低D.北方夏季高温多雨,上市的蔬菜量大质优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

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

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A.海陆、纬度B.土壤、纬度C.纬度、地形D.地形、海陆5.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最大的农业技术是()A.麦种培育B.无人播种C.智能收割D.粮食储运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适宜种植油棕。

为获取大量的经济效益,东南亚的大片雨林被砍伐,导致红猩猩失去家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为了解决油棕种植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下方案合理的是()A.禁止全球方便面生产B.禁止东南亚的油棕种植C.先保证经济利益,不要考虑红猩猩D.用科技提高油棕单产,减少雨林破坏7.下列四幅粮食作物产量构成的扇形示意图中,表示东南亚某国情况的是()A.A B.B C.C D.D近年来,我国粮食需求量逐年增加,因小麦、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增产潜力有限,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

农业农村部建议做到马铃薯种植不与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抢水争地。

如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8.马铃薯优势区多位于()A.高原山区B.平原地区C.暖温带地区D.湿润地区9.华北平原没有成为马铃薯优势区的主要原因是()A.水资源不足B.人口多,节约耕地资源C.种植技术落后D.土壤沙漠化严重海水稻并非生长于海水中,而是生长在盐碱地,是一种耐盐碱水稻。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21日来到黄河三角洲调研,谈到抗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提高土地增量很有意义。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大规模种植海水稻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改善环境,生产有机食品B.增加粮食产量,减少粮食进口量C.导致过度开垦,引发土地沙漠化D.改良盐碱地,增加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11.我国大力推进海水稻的科研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②土地利用类型不齐全③耕地比重大④盐碱地及滩涂面积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读中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B.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C.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主要产区D.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13.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B.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C.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D.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和高粱等14.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人文条件是()A.平原广阔B.人均耕地面积大C.水热条件好D.土壤肥沃温室、大棚等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等植物生长条件,突破了植物生长的季节和地域限制。

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近几年来,寿光农民从国外和南方引进蔬菜品种,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温室大棚的成功是农业科技的进步,下列属于农业科技服务的是()①开通气象服务,及时提供气象信息②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③利用大型机械,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④科学育种,提供优质粮食作物种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6.将山东、河北的蔬菜运往京津地区,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B.高铁运输C.河运D.海运下图表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B.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C.①水田②旱地③荒地④林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林地④荒地18.图中①、②两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不同B.地形不同C.生活习惯不同D.生产方式不同二、解答题19.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出发,为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条件,我国制定了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

左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右图为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从左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特点为:土地类型____,耕地比重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地区分布不均。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国策。

(2)我国地势____,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集中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和第____级阶梯。

其中,东部的主产区主要地形为_______。

(3)在右图中正确位置填出秦岭。

(4)秦岭——淮河以南的主产区有长江流域主产区和____主产区;这里1月平均气温大于____°C,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上,耕地以____为主,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

秦岭——淮河以北的主产区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是____,受气候限制,东北平原主产区大部分地区熟制为____(5)春季,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大部分地区升温较快,农田需水量大,但降水较少,容易发生____(自然灾害)。

(6)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的主产区数量较少,主要因为____(3分,至少答两点)。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蓝莓为鲜食佳品,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喜爱。

蓝莓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凉阳光充足的地区,喜光、不耐旱、不耐涝。

材料二:山东省是我国水果生产和出口大省,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有力的政策扶持,均有利于新兴水果基地的开发和推广,并助力山东省打造成我国的“蓝莓之乡”。

材料三:图1为我国蓝莓主要产地分布图,图2为山东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热量越高,蓝莓的生长、成熟时日越短。

甲、乙、丙、丁四产地中,最晚进入采摘期的是____产地,主要原因是____。

(2)丁产地位于我国____(地形区),气温较同纬度____,成为我国位置最南的适合蓝莓生长的地区。

(3)简述山东中东部地区种植蓝莓的有利条件。

(4)请你为提高山东蓝莓产业市场竞争力提出合理建议。

21.研学旅行在威海 威海别名威海卫,意为威震海疆。

威海是中国大陆距离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这些都让我们威海人引以为豪。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东部濒临的海域是________,威海最大的水库是________。

(2)近两年威海不少学校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威海的王阳同学把他在四个研学旅游地所拍的照片进行了整理,并标注了旅游地名称(图1)。

请据此回答下列两问题:请判断图1中照片下标注的旅游地有无错误?如有错请修改:________;五一小长假如果你和爸妈去照片所示的四地旅游,你的手机导航要依次给四地定位,请将图2中代表四地位置的序号依次排列为:________。

作为乳山人,你还能再为威海的同学推荐一处家乡的旅游景点吗?________。

(3)威海因地处沿海,气候、地形条件优越,成为山东重要的农业产区,有多种农产品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下列产品中,属于林果业的有________,海产品中的________为乳山特产,________有“海带之乡“之称。

(4)每年到了水果成熟季节,经常会出现水果采摘下来,短时间卖不完或卖不出去而大量堆积烂掉的现象。

对于新鲜水果滞销浪费的这一现象,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________。

22.读我国2020年春耕春播示意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类型以________(填“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

但南北稍有差异:北方主要种植的作物有玉米、小麦、________;南方主要种植的作物有玉米、________。

(2)影响我国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填“气温”或“降水”)。

(3)图中甲省区,3月下旬~4月上旬能够种植的作物为________,玉米在该省区种植的时间为________。

23.珠江三角洲洪涝灾害频发,人们依据自然条件,趋利避害,创造了独特的农业模式——基塘农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示意图和右图广州气候资料图(1)分析珠江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原因,补充下面的关系图。

材料二:为了防治洪涝灾害,人们对三角洲的地形进行了改造,把低洼地区深挖成池塘,挖出的塘泥堆在池塘周围,将原有低地抬高成为基堤。

塘内养鱼,在塘基(基堤)上种植桑树,桑叶可以养蚕,蚕沙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这种生态农业模式被称为基塘农业。

(2)根据材料二,完善下面框图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材料三:随着珠江三角洲商品农业的发展,基塘农业有了新的变化:一是“基”上作物多样化,增加了蔬菜、花卉等,成为“杂基”;二是“塘”中养鱼集约化,实行机械化养鱼,增加了鱼的品种,提高了鱼的产量。

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片农田被用于房屋建设,“基塘”面积已大大缩小。

(3)请你为基塘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24.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

同学们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完成下表。

图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2)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____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____趋势。

为确保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我国应____(单项选择)。

A.严格保护耕地B.大力围湖造田C.退耕还林还草D.控制城市发展参考答案:1.A 2.C 3.D【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水稻—辣椒粮蔬轮作模式的优越性体现在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保证了粮食生产,①②正确,故选A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