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史学对中国史学影响

合集下载

当代西方史学思潮变迁——从新史学到后现代主义

当代西方史学思潮变迁——从新史学到后现代主义
然而,新文化史的兴起是与年鉴学派的衰败紧密相 关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布罗代尔的逐渐离去, 年鉴学派陷入发展危机。人们对于年鉴学派中缺乏历史 主线,造成历史的破碎,以及过度科学化,缺乏人物分 析等问题提出了批评意见。以“叙事史学”[ii]为代表的 后现代史学的复兴,开始逐渐取代年鉴学派的分析史学 的传统。其中,新文化史的发展尤为受人关注。
除了埃里克森以外,心理史学中还有一些非常 经典的作品,如:彼得·洛温伯格所写的《纳粹青 年追随者的心理渊源》,深入分析了二战中纳粹 追随者的心态由来。科胡特所写的《德国的影 像——对德皇威廉二世的研究》,则是从威廉二 世缺乏安全感的病态心理出发,对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起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4 )其他 除了上述的这些领域以外,新史学的研究领域仍在不断地
当代西方史学思潮变迁— —从新史学到后现代主义
一、新史学及其研究的主要领域
新史学是20世纪初以来,西方历史学界的一个新的 发展潮流,新的发展趋势。它对国内外的历史学研究都 产生了重要影响。
1.新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由兰 克开创现代史学的传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于 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新史学。
然而到20世纪70、80年代以后,人们重新认识到政治的重要 性,政治毕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新政治史又重 新回到了学术界的主流。目前,西方政治史研究的重点领域有: 政党政治、议会选举、传记和以权力为纽带的各种政治行为的研 究。在新政治史中大量地使用了数据统计、图标公式等一系列计 量史学的方法。总之,新政治史是以政治学的理论模式和计量分 析的方法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的下层群体的政治行为。但是,必须 要指出新政治史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的政治史学。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

第十九章讲课内容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宋永成后现代主义是197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一种以反对现代性为主的社会思潮,其攻击矛头直指从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以科学和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文化。

它试图解构和超越这一“现代”时期首先在西方形成,然后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的一系列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或精神:如理性主义、进步主义、整体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一元论等等。

美国学者哈桑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比较。

我们从中能够更清楚的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大致特点:后现代主义于1950年代在法国思想界登台,后来传到美国,1960、70年代成为欧美国家的流行思潮,1980年代成为世界性的文化景观。

从哲学角度审视,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新解释学,以福科、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奎因、罗蒂等人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形态。

就其在西方学术界的蔓延过程而言,开始在人类学、社会学,然后到教育学、政治学,最后才到历史学。

所以,西方现代历史学是后现代主义攻击和挑战的最后堡垒,更确切地说,后现代主义解构的主要对象是西方现代历史编纂学的理论、实践及其所阐明的一些重要历史观念。

我们现在就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作以简要分析。

一、颠覆历史理性理性是西方现代历史编纂学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普遍理性成了启蒙思想家们所揭橥(jiē zhū,标志;揭示;显示)的一面大旗。

在启蒙思想家看来,历史的演变不但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而且本身也呈现出内在的一致性,每个时代都在为历史的进步做出贡献。

因此,人类历史的变化有一个形而上的意义,即所谓“无叙述”(metanarrative)或“大叙述”(grand-narrative)。

而建立在同一时间观念之上的普遍理性则是“大叙述”存在的基础。

所谓理性,更确切地说,就是科学方法和思维的运用。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科学理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和描述历史运动的规律,二是审慎的处理史料,检查其真伪,建立所谓“科学史学”。

“后学”留痕后现代史学在国内的传播、实践及影响

“后学”留痕后现代史学在国内的传播、实践及影响

杨华I"后学"留痕:后现代史学在国内的传播、实践及影响历史“后学”留痕:翩代史学i国内的传播、实酿影响文/杨华后现代主义兴起于2()世纪60年代,逐渐波及各个领 域。

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影响既深且巨:一是对现代史学 宏大叙事的瓦解,开拓出复线的历史叙述方式和多元的历 史研究领域;二是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语言学转向在史学领 域开花结果,历史学文本化颠覆了现代史学的书写与解释 方式。

后现代史学理论引发一系列历史研究方法的革新,形成多元的研究理念,开启诸多新兴的研究领域。

近些年国内的史学研究和叙事方式,受到西方后现代 史学或隐或显、或大或小的影响,很多论著尽管并不带有 后现代的字眼,却仍摆脱不了后现代史学的痕迹。

拾级而上:后现代史学在国内的传播(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土不服后现代史学在国内的传播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詹明 信1985年在北京大学的讲演将后现代主义真正带入大陆。

然而,后现代主义在进入国内后一直水土不服,原因有 二。

一是从社会背景来看,20世纪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 现代化带来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后现代主义思潮随之兴 起;而八九十年代,国内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是 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二是从学术语境来看,西方学界 开始反思现代性的价值和追求,尤其质疑现代性下的进步 和理性信条;然而当时国内学界大多认为,学术层面上的 中国文化重建,应以现代性为中心。

在国外,西方的现代历史学是后现代主义挑战的最后 堡垒。

同样,国内史学界讨论后现代主义也较晚。

理性和 客观性是现代历史学存在的根基,后现代史学与现代史学 的属性天然相斥。

在当时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看来,后现代史学对历史客观性的否定,有滑向唯心主义和历史 虚无主义的危险。

(二)1999年:激起波澜1999年前后,后现代史学正式挺进国内学界,标志 性事件是关于何伟亚《怀柔远人》一书的争论。

海外中国 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实践,使国内学者开始发声打破沉 默,主动参与到对后现代史学的讨论中。

后现代史学对中国史学研究的影响

后现代史学对中国史学研究的影响
又 变 得 热 闹起 来 。
儿开始 ; 他在哪儿搁笔 , 在什 么时候搁笔 , 历史就在 哪个 地 方结束。在此基础 上进人第三个过程 , 叫做“ 带故事性的历
史 ” I - 即历 史 学 家 在 经 过 原 始 材 料 、 年 史 之 后 , 写 , 脚 编 在 历史 的时候开始 给它加上 头 、 、 构 、 辑 , 过去那些 尾 结 逻 把
【 关键词 】后 现代 史学; 中国史学研 究; 影响 【 中图分类号 】 K 3 【 0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0 - 0 6 2 1 )0 0 8 - 2 0 9 3 3 (0 0 1- 0 7 0
每每谈 到中国历史 书籍 , 人们言必 称《 史记 》 为其倾 ,
倒 , 其 赞 叹 。如果 追 问一 句 : 史 公 笔 下 的 历 史 叙 述 真如 对 太
【 摘
要 】2 世 纪 8 0 0年代传入 中国的后现代 史学对 中国史学研 究也形成 了有 力的冲击。面对这些冲击 , 我
们必须冷静地处理和分析 , 既要看到它的合理性 , 又要看到它的消极性 。将后现代 史学和 中国史学研 究完全对 立
是 不 对 的 , 者 可 以 互补 长 短 , 得 益 彰 。 二 相
当时 真实 的史实吗 ?专 业历史研究 者必 日 : 也 , 非 未尽然 也 。但 为何从事历史研 究工作者 和普通 读者 皆爱读 《 史
记》 且不少人对之深信不疑。 , 我们 发现 在《 专业化 、 序化 , 程 历史 著作 、 历史文章 却越来 越使人感
21 0 0年 l O月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 eJ u n l
Oc . t 20l 0
总 第 18 5期 第1 0期

高二历史有关学派的知识点

高二历史有关学派的知识点

高二历史有关学派的知识点历史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事件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了解不同的历史学派及其特点,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历史学派,以及它们对历史研究的贡献和影响。

一、兰克学派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创立了兰克学派,这是近代历史学派的开端。

兰克学派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强调历史学家应当基于原始资料进行研究,以揭示历史事件的真相。

兰克学派的方法论对后世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历史学科逐渐从文学和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严谨的学术研究领域。

二、分析历史学派20世纪初,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分析历史学派应运而生。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如法国的费尔南·布罗代尔,他们认为历史研究应当超越单纯的事件叙述,更加注重对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结构的分析。

分析历史学派的研究方法强调跨学科的综合,将历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相结合,以揭示历史的长期发展趋势和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

三、文化历史学派文化历史学派的兴起与20世纪的文化转向密切相关。

这一学派的学者如美国的克利福德·格尔茨,他们关注历史中的文化因素,认为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非物质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历史学派的研究视角拓宽了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强调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释。

四、后现代历史学派后现代历史学派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个学派,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后现代主义哲学。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如法国的米歇尔·福柯,他们对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提出质疑,认为历史叙述是权力的产物,是由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叙述者所构建的。

后现代历史学派的挑战促使历史学家更加关注历史知识的生产过程和叙述的多样性。

五、全球历史学派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历史学派在20世纪末开始受到关注。

历史学中的主要派别与学派

历史学中的主要派别与学派

历史学中的主要派别与学派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拥有丰富的学术传统和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在历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主要派别和学派,它们在对历史的理解、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偏重。

本文将介绍历史学中的一些主要派别和学派,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学的发展历程和多样性。

1. 传统主义派别传统主义派别是历史学的最早形态。

这一派别注重对文献和古代资料的研究,强调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代表性学者包括杜冈、海涅曼等人。

他们认为历史研究应该严谨而客观,通过对古代文献和资料的研究,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2. 马克思主义派别马克思主义派别是20世纪初兴起的重要历史学派。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关注社会经济结构对历史变迁的影响,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级斗争的推动力。

典型的马克思主义派别有英国的历史唯物主义学派和法国的史料学派。

他们在历史研究中注重对经济、社会、政治的分析,并强调历史的社会性和阶级斗争的决定作用。

3. 客观主义派别客观主义派别是以安纳尔学派为代表的学派。

客观主义派别在历史研究中强调对普遍规律和原则的追求,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历史事件的客观解释。

安纳尔学派提倡以数学和统计方法研究历史,通过大量数据和统计分析,揭示历史事件的规律性和普遍性。

4. 文化史学派文化史学派强调历史文化的研究,关注社会、宗教、艺术、文学等方面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该学派代表性学者有胡安·卡洛斯·略斯特拉、雅克·勒·戈夫等人。

他们试图通过对文化现象的研究,揭示历史变迁中的意义和价值观的演变。

5. 结构主义派别结构主义派别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学派,以社会学家弗洛伊德曼为代表。

结构主义派别强调对历史宏大结构和形式系统的分析,试图揭示历史背后的普遍结构和模式。

该派别的研究方法以结构分析为核心,注重对符号、象征和意义的分析。

6. 后现代主义派别后现代主义派别是最近兴起的历史学派,对传统历史学提出了批判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X编者按: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史学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种影响之一,是它深化了人们对史学本身的认识,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联想。

不同于以往的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没有提供有关历史发展的一般概念和模式,但它客观上却为史学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对此,我们应持一种开放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借鉴其某些内容为我所用,并洞悉其某些消极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后现代主义、现代性和史学刘北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一后现代主义是针对现代性的一种理论主张。

这首先就涉及到什么是现代性的问题。

按照19世纪的进步理论以及20世纪的早期的现代化理论,现代性被说成是某些美好价值的实现。

政治上的自由民主、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带来的物质丰裕、文化上的理性宽容等,都属于现代性。

凡是与之相反的东西,都属于非现代性或传统性。

现代化就是现代性因素战胜前现代性因素或传统因素。

但是,这种理解有简单化倾向,即按照一种价值体系把现代社会一分为二,把真善美归于现代性,把假丑恶归于社会发展的落后。

这种理解与20世纪60年代许多西方人的经验有所脱节。

经历了20世纪前半期的老一代目睹世界大战的严酷,在战后生长的新一代感到受压抑的苦闷。

在他们看来,极权、压迫没有被现代性所取代,而很可能就包含在现代性的制度特性中。

按照吉登斯的概括,现代性乃是对传统社会的超越,是一种17世纪以后逐渐出现的崭新的社会秩序和制度形式,由四种/制度性秩序0构成,即资本主义、工业主义、行政监视机制和垄断军事暴力的民族国家。

因此,如果我们不是本质主义地看待现代性,不是把现代性看作是某种理念,而是看成历史性的结构,那么我们可以说,到20世纪中期的现代性是第一期现代性,如果用以色列学X本/圆桌会议0由我刊特约记者、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新组稿。

者艾森斯塔特的说法,就是古典现代性。

它的历史性特征既包括相对于传统社会的、以法律平等为特征的个人权利体系,同时也包括按种族、阶级、性别、性征、年龄、健康等划分的社会规训体制,还包括以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体系。

浅析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对现代历史学研究的影响

浅析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对现代历史学研究的影响
家所 忽视 。
我们 观 察到 的 对象 , 相对 应 的 也就 是 这 种 历史 再 现 本 身 ,
而 不是 历史 过 去 的真 正现 实 。因 而 , 于 历史 , 现 代 主 对 后
义 就持 有一 种 “ 文史 相 同 ” 的态 度 。在 后 现 代史 学 的代 表 作 《 史学— — 1 元 9世 纪 欧洲 的历 史 想象 》 一书 中 , 登 ・ 海 怀 特便 明确认 为 。史 学 是情 节 化 模式 领 会 和 组织 材 料 的 统
21 第 1 0 2年 0 HESL 0
鱼 I2 I谚 《
历史 研 究 I
浅析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对现代历史学研究的影响
牵 昕 坤
( t 大学 历 史文化 学 院 , 兰, I 1 甘肃 兰州 7 0 2 ) 3 0 0
[ 摘要 ] 历史 哲学 作 为一 门历 史学 和哲 学相互 交叉 的学 科 , 长期 以来 对历 史 学学 科 的发 展产 生 了重 大影 响 。无论 是 实证

作 为一个席 卷大部 分文化 领域 的学说 或流派 ,后现代
主义在 定义上 大致可 以分为 两种 :一是 后现 代 阶段 的基本
特征, 即西方社会 现在 已经进 入后现代 阶段 。 而体 现这一 阶 段 的思 想就是 后现代 主义 , 是一 种西方 社会 的理论 表达 ; 二 是后现 代主义是一 种文化立场 。具体地说 , 它就是针对 现代
作 为 在 历史 哲 学 发展 历 程 中石破 天 惊 、最 为颠 覆 性 本 书 的任 务是 评 判 过 去 、 导 现在 、 教 以利 于未 来 , 本 书 可 的历 史哲 学思 想 .0世 纪 7 2 0年 代提 出的后 现代 主义 历史 并 不 敢 完 成这 样 崇 高 的 任 务。 的 目的只 不 过 是 说 明 事 它 哲 学 对 于整 个 历史 哲 学是 一 次 极 大 的冲 击 。它 质 疑历 史 的进 步 , 覆 了长 久 以 来公 认 的历 史 理 性 , “ 颠 对 大写 的历 史” 嗤之 以 鼻 , 而 转 向“ 写 的 历 史 ” 关 注 那些 正 统 史 反 小 ,

后现代史学在中国_一种新历史空间的生成_郭震旦

后现代史学在中国_一种新历史空间的生成_郭震旦

东岳论丛Aug.,2009Vo.l30No.82009年8月(第30卷/第8期)(Dong YueT ri bune)名家主持#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后现代史学在中国)))一种新历史空间的生成郭震旦1,2(1.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2.枣庄学院历史系,山东枣庄277100)[摘要]后现代史学是过去三十年来在历史思维领域注入的最具活力、持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思潮,它在史学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等方面所催化的结构性变化,堪称一场未易旗帜的革命。

在后现代史学的影响下,历史学的基本观念在变动,中国史学的方向也在转换。

作为后现代史学代言人,/新社会史0风头正盛,成为目前最令人注目的史学实践。

随着微观史、下层民众的历史、身体史、疾病史、新文化史、新社会史在东方语境的勃兴,后现代史学已经在中国构筑了自己的历史空间。

由于后现代史学的引进正值改革开放后过去那种/革命史叙事0和/现代化叙事0模式日益显现其在史学方法论上的穷困和捉襟见肘的时期,因此颇有几分吊诡的是,在西方主要是展现其破坏性的后现代史学,在东方语境下却更多地被赋予了建设性的意义。

学术界应该实事求是看待后现代史学对历史学的挑战,后现代史学完全可以也应该和包括现代史学在内的其他各种取向并存而竞争。

[关键词]后现代史学;历史哲学;史学转型;新社会史[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9)08-0026-08众所周知,后现代史学的勃兴是当今历史研究中最重大的事件,具体到中国来说,它也是过去三十年来在历史思维领域注入的最具活力、持续时间最长的西方史学思潮。

虽然无缘主流地位,但它在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等方面所催化的结构性变化,堪称一场未易旗帜的革命。

正是后现代史学的引进,使得一部分急于弃旧开新的史学工作者找到了与过往体制化了的历史学疏离的空间以及与西方史学对话的共同语汇,在后现代理论大纛的导引下开始了史学转型的实验,形成了新的治史理念和叙事模式。

后现代史学

后现代史学

后现代史学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开始用一种批判现代理性的方法研究社会,研究现实,研究现代文化,逐渐成为一种以批判现代文化为主的社会思潮,而被人们统称为“后现代主义”。

随之产生后现代史学。

如果说分析的历史哲学着重强调历史学家主体作用的话,后现代史学则是通过分析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结构来解构传统史学。

他们认为,历史描写采取陈述的形式,而陈述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事实只是通过语言中介构建的历史,历史的真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

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和内容的更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后现代史学的影响。

这一点与后现代主义的总体认识倾向有关。

作为反思和批判以往所有“现代文明”思潮的总汇,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普世主义和目的论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强调事物的复杂性、相对性、多样性、特殊性和无结构性。

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传统历史学研究中的“宏大叙事”不见了,代之以日常生活、底层人物、突发事件、妇女、性行为、精神疾病等微观和细节,这差不多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史研究的勃兴。

后现代史学在世纪之交对我国的历史学研究产生冲击,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不过无论怎样,我国学术界要认真的对待和分析后现代史学,而不要盲目追风或一棍子打死。

后现代史学的许多观点是走了极端,但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意义不可小视。

计量史学计量史学也称数量史学或定量史学,指有意识地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从事史学研究,并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特点,而不同于定性分析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史学。

计量史学首先在美国、法国兴起,然后扩展到世界各地。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用计量的方法研究历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形成了新的学科分支。

计量史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立即引起我国史学界,特别是青年史学工作者的兴趣。

对西方计量史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研究,同时也对计量史学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计量的方法使历史研究的对象从传统的以个人和时间为中心的政治史向以普通大众及历史发展过程为中心的整体史转变,扩大了研究的范围,拓新了研究课题。

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理论研究文化论文

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理论研究文化论文

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理论研究文化论文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批判,可以称得上是全面的“颠覆”。

现行的各种历史学的概念、术语,如进步、进展、理性,各种历史的价值评判,如工业革命的意义、文明的价值等,根据后现代主义的目光来看,都需要全盘推翻、重新来过。

不过,实践的历史学家对此并不介意,他们仍旧根据自己熟识的方式在从事历史讨论。

虽然实践的史学家们并不认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但后现代主义的史学著述则获得他们的欢迎和好评,如福柯、金兹伯格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史学著作。

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史学著作,也并非是在歪曲史实、胡说八道;另一方面,“疯癫”、“疾病”和历史的微观详情的探究,拓宽了历史讨论的新视野,加深了人们对历史的熟悉。

不过,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本质的怀疑和否认,遭到了诸多学者的批判和反对,这可以伊格尔斯的商榷文章为代表。

[1]后现代主义的很多论述是夸张的,甚至是“挑衅”性的。

如海登·怀特认为:历史学的学术讨论,只是一种“仪式性的运作”,他所声称的“忠实性”和“客观性”,只与那种渊博的学术讨论惯例有关。

撇开这些偏激、挑衅性的词句,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也不容忽视,特殊是他们对历史学的叙事问题的讨论,为史学理论讨论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历史学的叙事问题,最早只是把它看作是史书编撰的.形式问题。

英国历史学家乔治·屈维廉曾说,历史学的第三种任务和步骤是整理讨论结果,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并称这一部分的工作具有艺术性。

[2]一般说来,史学家们很愿意承认历史编撰形式的艺术性,所谓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就是将形式与内容两分,将形式归于修辞学、或编撰学,形式上的艺术性并不会阻碍内容的科学性。

套用赫克斯特的说法,历史学的修辞只是蛋糕的糖衣,它的存在并不影响蛋糕本身的质量。

然而,后现代主义〔赫克斯特〕的讨论说明,历史的糖衣已经融入了历史的蛋糕之中,糖衣不仅影响历史的外表形式,而且也影响历史的内在本质。

也就是说,形式与内容并不总是相辅相成的,它还存在着冲突和对立;形式和内容并非能截然两分,它们还经常彼此渗透、互相缠绕。

后现代主义和历史研究

后现代主义和历史研究

后现代主义和历史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对传统历史学方法论的批判,强调历史的主观建构和多元解释的可能性。

本文前后通过探讨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家如何处理道德和价值观的挑战以及说明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方法论的冲击与重构等等。

通过这些努力,历史学家可以更好地处理道德和价值观的挑战,推动历史研究的发展,为历史研究的公正性和包容性做出贡献。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历史研究;挑战1.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叙事的影响1.1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叙事的批判和重新思考在历史研究中,后现代主义质疑因批评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因政治权力、抗议、国民国家、经济系统、文化创造等强力驱动所强加的影响。

因此,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一些新的历史叙事的思考方式。

[1]首先,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叙事的批判在于揭示了历史研究中隐含的权力关系。

后现代主义认为历史叙事是在某种特定社会文化中,建立各种渠道和方式,发掘结构关系并体现意识形态的历史形态。

这种权力的控制不是唯一的,平等的,或历史唯一的方式,反而应该被批判和怀疑。

其次,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叙事的重新思考在于强调了历史故事的多元性和后设性。

历史故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唯一的展示,而是分散的,多样的展示形式。

每个历史叙述者往往有自己的角度,为史实提供不同的解释和评价。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叙事的批判和重新思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种思潮的积极影响有助于推动历史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使其更具善良性,以更丰富的形式展示历史的真实。

[2]1.2后现代主义视角对历史故事的多元化和后设性的影响首先,在历史研究中,不同的历史叙述者被鼓励加入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口述历史、身体历史和社会记忆等,以提供不同的历史视角和体验。

这种多元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

其次,后现代主义视角还鼓励对历史文献的重新解读和批判。

传统的历史研究往往依赖于特定的文献来源,而后现代主义强调历史文献的后设性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一、概述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和社会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对西方社会的思想、艺术和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历史学作为记录、解释和理解过去的学科,也在不断地与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框架进行对话和碰撞。

当后现代主义思潮遭遇历史学,两者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目的。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对传统历史叙事、客观性和连续性的质疑上。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历史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可以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事实,而是一种被各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所塑造和建构的叙事。

后现代主义主张一种更加多元、相对和开放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和情境性。

在这种背景下,历史学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研究方法和目的。

一方面,历史学家开始尝试引入更多的跨学科视角和方法,如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批评等,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历史现象。

另一方面,历史学家也开始关注那些被传统历史叙事所忽视或边缘化的群体和事件,如少数族裔、妇女、底层人民等,以更加公正和包容的态度来书写历史。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之间的对话和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重新审视和思考历史学的本质和价值。

通过这种对话和碰撞,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和思想内涵,也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简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及其发展背景。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文化思潮,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特别是在建筑设计领域。

后现代主义并非仅仅指时间上的“现代”之后,而是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和演变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它的出现是对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反抗,旨在颠覆传统的现代性观念。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背景与20世纪后期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这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变革的时代,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史学概论 笔记

史学概论 笔记

1、请谈谈天命历史观主导下的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阶段及特点第一个阶段是古典史学时期,即古希腊罗马史学。

它起源于神话与史诗,创立于的古希腊时代。

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是其最杰出的代表。

希罗多德已把叙述历史事件作为著作的主线,并已具有对史实的批判求真精神和一定的历史观——宿命论。

修昔底德对史料的批判原则、摒弃用神的力量来解释历史的人本思想,以及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都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

他们尝试用历史事件参加者的心理来解释事件,运用为人物塑像的方法来描述历史时代。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西方中世纪史学。

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后,基督教的史学和神学史观占据统治地位,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了。

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的宗教信条和神学体系被奉为官方哲学,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拨开和透过宗教色彩的神秘迷雾,可以从中发现不少对西方史学发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史学观念。

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发展”观念和“进步”观念。

基督教神学家构造的整个人类历史,从上帝创世到末日审判,是一个单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虽然人类在现世要不断地赎罪,但其前景却是无比美好的。

人类的历史在宗教外衣的包裹下正是朝着这个前景不断向前的一个“进步”的过程。

这种历史“发展”和“进步”的观念,不仅比古希腊时的“循环论”、“灾变论”要先进,而且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此外;中世纪史学发展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如“编年史”和“年代纪”体裁的出现。

它们虽然逐渐取代古典时代流行的历史叙述体裁,但仍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

2、以兰克史学为例,说明西方传统史学的特点及不足特点:1、必须依靠原始资料让身临其境的人说话,主要是指事件的亲历者,当事人旁观者留下的材料。

,严格考证史料,根据原始的文献用文字复原曾经存在的客观事实,即所谓“如实记述”原则。

兰克强调历史怎样发生,历史书就怎样叙述,而如实记述的前提是依据原始的文献。

2、还要对记录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分析记录者为什么要这样记录3、把原始材料与同时代其他记录者记录的资料相对比4、关注客观的叙述态度,超然释外。

读《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后

读《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后

读《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后精益求精是理所当然改弦更张则似无必要--读《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后(文/尔雅图南)【摘要】史学被普遍认为是未被后现代主义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但这并不等于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界没有丝毫影响。

《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一书即以中西比较的角度,给我们描述了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界的种种影响、冲击,作者通过探究后现代对历史学的影响,告诉我们,面对后现代主义我们应该采取这样一种态度:精益求精是理所当然,改弦更张则似无必要。

如此,历史学才能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走出全新的未来。

【关键词】后现代;历史学;中西比较《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是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主任、著名史学理论与比较史学专家王晴佳先生和台湾大学教授、历史研究所所长古伟瀛先生合撰的以探究后现代与历史学之间关系、后现代在中西历史学界的具体表现等问题为主的学术著作,书成于2000年。

这里引以论述的版本是由山东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发行的简体中文版,专供大陆史学学者参考。

一、主要内容概述王、古两位先生这本关于后现代与历史学的著作主要内容有九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后现代主义简介",通过前三章的内容讲述了后现代主义的缘起、后现代向"大写历史"的挑战以及后现代与语言、文本、历史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二部分梳理了后现代史学的发展脉络,包括20世纪的西方史学、历史学的多样化与后现代主义史学三章;第三部分讲述的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包含了全书最后三章的内容,分别是传统史学受到的挑战、具有后现代意识的重要中国史著作举隅、中国史研究的后现代倾向。

此著的前两部分由王晴佳先生撰成,主要讲述的是后现代与西方历史学;第三部分则由古伟瀛先生编写,侧重谈论了后现代与中国史之间的种种关联。

另外,该书序言后的"导论"部分和"后现代史学要理问答"部分是理解作者观点的重要依据;"参考阅读书目"则为我们了解和学习"后现代与历史学"这一知识体系提列了一系列可用以参考的经典论著。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一、本文概述《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所经历的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回顾了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影响,指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传统的历史理性观念受到了挑战,史学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接着,文章分析了后现代主义之后,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新变化,包括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历史叙述的碎片化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后现代主义之后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未来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通过对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规律,为史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促进史学界对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推动史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哲学和社会理论思潮,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对历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质疑了传统历史学的客观性、连续性和普遍性,提倡多元性、相对性和碎片化。

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之一是对其极端相对主义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强调历史的多元性和相对性,认为一切历史叙述都是主观的和文化特定的,从而否定了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然而,这种极端的相对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否认了历史学的任何普遍性和规律性。

这种否定不仅削弱了历史学的解释力,也使得历史研究陷入了无法交流的困境。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之二是对其碎片化倾向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历史学的宏大叙事和总体性理论,主张通过微观的、碎片化的研究来揭示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然而,这种碎片化倾向往往导致历史研究的碎片化和无序化,缺乏整体性和深度。

碎片化的历史研究虽然能够揭示历史的细节和丰富性,但却难以把握历史的整体脉络和发展规律。

历史学的发展和转向

历史学的发展和转向

历史学的发展和转向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历史学也在经历着不断的转向和发展。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科,它以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要内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领域之一。

而历史学的发展和转向则与社会现实、历史事件以及学术思潮的变化密不可分。

一、历史学的发展1.传统历史学在传统历史学阶段,历史学本身为描述历史事件,描写历史人物和说明历史进程等内容为主,传达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其主要特点。

传统历史学发生在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和北美,其研究方法是以历史纪录和文献为依据展开的,历史学家的研究影响从时代的人物、事件、领域为中心,以政治、社会为重点。

2.结构主义历史学20世纪60年代后,历史学开始向结构主义方向发展。

结构主义历史学认为社会、文化和语言的比较是重要的,历史是语言的一部分,因此历史学不仅仅是关于事实的描述性研究,还包括与文化、思想和社会相关的结构分析。

结构主义的历史学是倡导历史的可理解性和知识的想象性,对理论和分析的深入探究也是该学派的特色。

3.后现代历史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后现代历史学成为历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新方向。

后现代历史学从文化学、文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等角度入手,将历史视为一种文化建构,并探索历史的意义和文化影响。

为了对历史的普遍意义进行分析,研究者必须不断地质疑权威和真实性,并关注一些在传统历史学中被忽视的经验主义问题和灰色领域。

二、历史学的转向1.政治经济转向在21世纪的历史学发展中,研究者逐渐意识到了经济和政治领域对历史影响的重要性。

在许多异质性社会领域中,低收入阶层长期被剥削和压制。

因此,研究工人阶级生活和劳动经济学成为历史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同时研究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成为一个重点。

2.环境转向环境转向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随着人类的技术进步和人口爆炸等影响,自然环境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因此,环境转向就是希望从环境角度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决定现实和未来的社会选择。

史学论文:分析后现代主义史学与传统史学

史学论文:分析后现代主义史学与传统史学

分析后现代主义史学与传统史学后现代主义这一词语的出现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

斯蒂文.贝斯特与道格拉斯. 凯尔纳认为这一词语早在1870年就有学者使用了。

20世纪7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传统史学研究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章可循的方面,其更注重理性和规律,认为历史都是可以被人们认知的。

后现代主义史家质疑历史进步论与理性,将研究的视野转向人们的私人和日常生活,从微观层次上挖掘历史。

1 传统史学的背景和特征19 世纪的西方史学发展异彩纷呈,在众多的历史学流派中以兰克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史学最为显著。

客观主义史学称雄西方史坛近百年,20世纪人们提到传统史学时,往往指的是客观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又称兰克史学。

以兰克为主的客观主义史学对史料的准确性的要求非常严格,要了解历史的真相只能求助于对历史事件有过准确记载的历史资料。

原本历史学的研究突出了时间的顺序与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通过历史的描述,原来关系不大的事件都被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环环相扣的演变过程。

后现代主义史家认为历史是复杂和多样的。

2 后现代主义史学和传统史学2. 1 对历史客观性的不同认识。

后现代主义史家认为: 历史不具有客观性,客观的历史是不存在的,我们的历史认识不可能达到真正客观,对于同一个历史对象的认识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要找到历史事实必须借助于文字、符号和文字信息,经过历史学家的分析、判断、想象才能体现出来,即通过旧的文本形成新的文本,因此在文本的意义上,新的历史作品与史料并无区别,无法通过检验史料来判断史学的真伪。

相对主义史学还在着力于区分史料与史实的区别,而后现代主义史学根本就不承认这一区别,认为无论史料还是史实,都不过是不同的文本。

”史料作为连接历史事实与历史认识的中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史料,历史研究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2 文史不分家。

后现代主义史家认为历史学与文学、艺术学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因为历史学家在著述过程中为了很好的说明问题,会想方设法的运用各种艺术性的修辞,达到让读者乐于接受的目的,因此就不可避免的渗进了作者的主观构想。

尔雅学术基本要求-专业论文写作答案

尔雅学术基本要求-专业论文写作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以下对后现代史学的说法错误的是?1.0 分A、后现代史学放弃了结构主义普遍主义的整体史的追求。

B、后现代史学否认西方史学中的“大写历史”和“欧洲中心论”C、后现代史学阻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普及和对西方的认知。

D、后现代史学解构西方近现代史学对历史的建构与第三世界文化和历史的描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行文秩序以什么为中心1.0 分A、思想B、中心意思C、章节D、作者喜好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宗教艺术是什么样的1.0 分A、权利的B、生活的C、神圣的D、文化的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人文学科的进步靠什么体现1.0 分A、论文B、著作讲座D、语录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5写作就是什么1.0 分A、文学修养B、文学抒情C、文字表达训练D、表现自己的方式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我国美学家李泽厚最重要的著作是1.0 分A、《美学》B、《美学原理》C、《批判哲学的批判》D、《理性批判》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7中国人一年阅读量为多少1.0 分A、0.4本B、0.5本C、0.6本D、0.7本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8关于兰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 分他著述的《教皇史》客观叙述、资料丰富。

B、他是客观主义史学的创始人。

C、他的史学观念受到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的影响。

D、他只对当时的西欧史学界产生了影响。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9产品可以分为()个阶段。

1.0 分A、5B、4C、3D、2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0安格尔的《泉》是什么主义的代表1.0 分A、浪漫主义B、修正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1铭文是刻在什么上面的1.0 分A、青铜器B、司母戊鼎C、甲骨D、酒杯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2中国考据在什么时候达到了鼎盛1.0 分A、明B、清C、民国D、现代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3写作中一环扣一环,按照次序写叫什么方法1.0 分A、渐进的文本思维B、发散写法C、前后相继写法D、并驾齐驱写法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4关于傅斯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 分A、他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后现代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摘要】后现代史学是过去三十年来在历史思维领域注入的最具活力、持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思潮,后现代史学的后粗线主要应该从后现代主义一次加以追溯。

它在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等方面产生了结构性催化作用,而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即便对后现代史学的冲击反应迟钝,但也最后冲击影响了中国史学研究。

本文章主要是从后现代史学大范围影响中国史学界入手,总结后现代史学在中国史学界的体现,探讨后现代史学的价值。

【关键词】后现代史学大历史微观史学民族史学
一、后现代史学在中国史学界的表现
后现代史学在中国史学界的影响,其实这本身就是中西交流的一种体现。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激进主义年代,学生运动风起云涌,而这种激进主义表现在学术界就体现为具有批判性的史学家像米
歇尔、福柯等人对于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现代化的批判和冲击。

到了70年代,人们将这一思潮统一称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学术界普遍蔓延,开始于人类学、社会学,然后到教育政治学,最后才到历史学。

虽然史学界对后现代的挑战反应比较迟钝,但就后现代主义内容来看,应该说对历史研究的冲击最为猛烈,更确切的说,后现代主义攻击的主要对象是西方现代历史编撰学的理论和时间,以及所阐明的一些重要的历史观念。

总体上看,后现代史学输入中国有三个层面:专题论文研究;系统的专书研究;大量西方后现代史学著作、翻译,而后现代主义对
历史写作的影响,根据程度不同,体现在三个方面:
对西方历史学中“大历史”的否定,即反对西方中心论的作品。

那些原来注重历史学中的他者,即下层社会、妇女和少数民族的作品,这些作品形成了新文化史、微观史、日常史等几个流派。

代表作有威廉·艾伦的《纳粹上台之路》,金兹伯格的《奶酪与蛆虫》等。

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理论写作的作品,企图取消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界限,过去与现在的界限,以及真实与虚伪的界限。

后现代史学在中国史学界影响可以归纳为,一是考察历史的角度发生变化,历史多样性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历史学家在考察历史的变化时不再以个人及英雄人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是用阶级、集体、个人、性别还有一种结构性研究:质疑人在历史活动中的自主性,否认人的行为背后的理性意识;二是用一种综合结构的视点看待历史事件的演变,不以寻找一种原始动因或真理为研究目的。

二、中国史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两种倾向
1. 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和思想界所产生的新思潮,表现的是西方学术界对西方社会发展的一种批判与反思,而与中国的社会(特别是大陆)关系不大,更有甚者认为中国大陆的现代化尚未完成,因为更没必要的谈“后现代”。

2. 另一种对后现代主义表现得十分热衷,把它视为学术界最新思潮,代表了未来的走向,因此便趋之若鹜,以此来标榜其学术先进性。

并不是最早接触到新思潮,就能做到代表先进性。

从其思想渊源来看,后现代主义的确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出发点是为了总结、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走向及其对全球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后现代主义仅仅与西方社会有关。

不论是否赞同全球史观,我们确实处在了全球化浪潮中,而后现代主义反对全球化,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将历史视为一种一线发展、不断走向进步的过程,后现代主义批判的一个重点就是这种历史观念,而主张讲历史看作是一种多元、开放的过程。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发展多元性的重视能使我们在进行现代化过程中有意识
的去避免一线一元历史带来的弊病。

从这一层看,后现代与中国社会并不是不相及的,因而对于我们而言,对后现代历史研究仍有积极意义。

三、如何看待现代史学的缺点弊病
后现代史学的功能是让人们认识到现代史学的弱点:一是过分重视揭示宏大规律,而不重视政治、经济以外的东西,而它最大目标就是兵器结构和元叙述,反对“大写历史”,宏观历史,主张从意识形态上小写历史,使历史简单化,但这种目标很容易导致极端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着缺陷、不足。

但是,对于中国史学界来说,我们不可一味批评,后现代史学致力于消除统一性、整体性和决定性,反对形势,随心所欲、漫无中心等,这些反思在史学发展上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是反思史学并不代表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存在,不能根据现代社会的一些经验和现象,将个性扩大化,进而否定历史的存在。

从大量著作中也可以发现,史学界对后现代注
意的介绍大多带有浓厚的民族史学的意识。

其目的是,用来自异域的后现代史学为参照物,调整改革现有的史学模式。

所以我们可以将后现代因素作为中国史学转折的一个正面因素,借助对后现代史学的驳难来批判反思现有模式的僵化。

这样史学才可进步创新。

四、结语
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大多数历史学家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

但是正如《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一书中所指出的,有历史深度的史学工作者绝不会因为后现代的挑战落荒而逃,他们应当将此挑战视为一种自我修复的机遇。

另一方面,后现代的攻势是强烈的,史学界必须得做出反映。

于是我们可以从后现代那里借鉴一些东西过来,这是因为传统史学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不少缺陷,而这些缺陷大多数已经被后现代史学工作者正确地指出来了。

也就是说后现代客观上对史学的改造和完善做出了很多可利用的贡献。

总而言之,后现代之于历史学就好像是一种洗礼,在很多方面都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衣带渐宽终不悔”之效用,经过了它,史学研究将会有一个新的维度,和从前再也不一样了。

我们重申“精益求精是理所当然,改弦更张则似无必要”,坚持这个态度,相信史学会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走出全新的、更有意义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