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活动调控放在心上,让课堂有效驻在爱里
如何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引领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引领作用教研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它以教研为载体,通过集体备课、教研讨论、课堂观摩等形式,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引领作用,为培养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供有力支持,成为我们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教研活动组织管理,确保活动的进行与发展教研活动的引领作用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体制来保障。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教研活动管理机制。
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将其纳入到教研活动年度计划中,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此外,要做好教研活动的督导与评估工作,通过组织评比、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教师的教研成果进行鼓励和奖励,同时也要对教研活动的质量、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教研活动的管理工作。
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研活动的内生动力教研活动的引领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因此,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激发其参与教研活动的内生动力。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学科素养培养。
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培训,通过课程研究、学科交流和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
同时,要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实践,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合作,提高教研成果的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召开教研座谈会、教学研讨会等形式,分享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习惯。
同时,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比赛、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要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导和培训。
学校可以组织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提供教学设计、评估、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要积极推进教师的职称评审和评估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把控课堂的举措
教师把控课堂的举措教师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中心人物,教师把控课堂的举措至关重要。
教师把控课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确保课堂秩序。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去维护课堂的秩序。
可以采取课堂布置、开门关门、迎送学生、讲解规矩等诸多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内心无旁骛,专心听课。
第二,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材来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知识。
第三,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互动。
教师需要教学生,更需要了解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解答、讨论、交流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热爱,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增进感情。
第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究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教做人。
第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能训练,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现能力的培养。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而非仅仅是培养知识。
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健康的心理等多方面的优秀人才。
总之,教师把控课堂需要做到针对不同的班级,学生,科目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学习机会,真正做到了同等对待,尊重个体差异,全面发展和展示学生的潜力和能力。
只有如此,才能给学生们留下一个充实、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过程,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五小教研的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决定开展五小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将课程标准融入教学实践。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3.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后反思能力。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四、活动地点五小会议室、各年级备课室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期间,各年级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结合课程标准,进行集体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 教学观摩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活动期间,我校将组织部分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展示课后,其他教师将针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 研讨交流活动期间,各年级组将围绕以下主题进行研讨交流:(1)如何将课程标准融入教学实践?(2)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如何提高课后反思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4. 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期间,教师们需提交一篇教学论文,论文内容围绕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经验、反思等方面展开。
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将在学校内进行表彰和推广。
六、活动安排1. 9月20日-9月30日:各年级组进行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2. 10月1日-10月10日:公开课展示,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
3. 10月11日-10月20日:研讨交流,教师提交教学论文。
七、活动总结1. 对活动期间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
2. 对活动中的优秀论文进行评选和推广。
3. 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成果,为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八、活动预期效果1. 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将课程标准融入教学实践。
音乐组教研活动总结(精选6篇)
音乐组教研活动总结音乐组教研活动总结(精选6篇)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后,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活动总结了。
那么如何把活动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组教研活动总结(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音乐组教研活动总结1这是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我们音乐组的四位老师一起讨论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
我们针对每个年级的教材,进行认真细致的学习,研究教师用书,并对教材进行挖掘,纷纷提了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明确了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并将按照所制定的目标和措施在课堂中实施。
同时,更加明确了学校对学生课堂常规的要求,和具体检查方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按学校课堂常规去要求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就如何让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体验音乐学习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可以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遵循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音乐,又能反作用于人类生活的原则,音乐教学如何用生活、活动激活音乐课堂,让音乐点缀生活,让孩子们在生活和活动中体验音乐学习,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发现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同时通过感受音乐来感受生活,成了音乐教师研究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后总结出以下几点:1、音乐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和活动相结合。
2、音乐教学的方式要与生活相链接。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音乐,主动参与探究音乐。
4、以“活动”为支点,精心设计和组织音乐教学。
音乐组教研活动总结211月20日上午,小学音乐一组合唱教学教研活动在实验小学如期举行。
上午九点一刻左右,组员陆续赶到实小,办公室一下子多了五六个人,觉得热闹了许多。
大家都精神饱满,兴致挺高。
这次合唱研讨活动由实小的石守蓉与马晓燕的两位老师执教,分别上了五年的《雨中》一课与四年级的《小小少年》一课,两位老师在公开课前都作了精心的准备,制作课件,大歌卡,图片等,还在自己教研组先作了试教,并作了试教后的讨论交流。
坚守课堂“主阵地”
坚守课堂“主阵地”课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
坚守课堂“主阵地”意味着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本文将就坚守课堂“主阵地”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以及保持课堂主导权的方法进行探讨。
1.1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坚守课堂“主阵地”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1.2 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够积极投入学习,主动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坚守课堂“主阵地”,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2.1 课堂“主持人”教师是课堂的“主持人”,负责组织、指导和管理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2 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2.3 观察者和引导者教师是课堂上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达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2.4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立足课堂抓实教研活动(3篇)
第1篇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课堂,抓实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立足课堂抓实教研活动。
一、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教研活动的开展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确保教研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具体来说,教研活动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2.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教研活动形式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往往以听课、评课为主,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但往往缺乏深度和实效。
为了更好地立足课堂抓实教研活动,我们需要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具体如下:1. 集体备课:教师共同研讨教材、教法、学法,形成共识,提高备课质量。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3. 教学案例研讨: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教学技能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技能。
5. 教学反思: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三、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 建立健全教研制度:学校应制定完善的教研制度,明确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考核评价等。
2. 加强教研团队建设:选拔优秀教研组长,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研团队。
3. 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为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资料等,确保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4. 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领导要重视教研工作,关注教师成长,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四、注重教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1. 教研成果的整理与推广:对教研活动中形成的优秀教案、教学案例、教学经验等进行整理,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素构建策略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素构建策略作者:蔡明生来源:《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年第02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等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因此,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
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要素,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本文主要探究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素构建策略,以期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呈现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一)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堂教学并非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与很多真实的情境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生活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实践,发现物理现象和规律。
在教学“电源和电流”等知识时,教师可以提供电流表和电源等实验器材,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电阻大小等条件,观察电流的变化规律,并要求学生整理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讨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电路元件,如电池、电阻、导线等,让学生自己搭建电路并测量电流,通过调整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和参数,观察电流的变化,进一步理解电路中电流流动的原理,利用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高效学习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也构建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综合教学的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利用简单的教学工具可能无法帮助学生理解其变化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原理、公式推导过程和实例计算等内容,鼓励学生通过点击、拖拽等方式,直观地呈现抽象的概念和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观、教学观与评价观,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这就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挑战。
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上好每一节课,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1、扎实备课,设计出“个性化”教案。
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节课课堂效率的高低。
一节好的备课,首先还是应该备好教材。
一篇好的教案要求教师要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惟教参是论,不惟教辅是从。
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于转抄(下载.复制),照搬教学参考书,没有将教参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自己仅仅是起一个搬运工的作用。
因此备教材教师也要运用新思维,转化新视角,勇于创新,张扬个性,做到备出“个性化”教案。
2、了解学生,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备好课除备好教材外,还应备好学生,充分了解学生。
对于学生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研究如何科学地教,要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线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切实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安排教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第二,课中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接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激活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在调节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功夫,这样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第三,课后了解学生的困惑及困难,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先前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便在组织新教学时能及时补救。
我爱我的家教学反思(通用5篇)
我爱我的家教学反思我爱我的家教学反思(通用5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爱我的家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爱我的家教学反思篇1今天,我讲授了《我爱我的家》一课,孩子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比赛的方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运用了激励机制,表扬了一些学习认真的学生,大家都开心极了,孩子们找到了学习中的快乐。
不足: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比较被动。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1、我们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让孩子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多查阅资料,使孩子们的视野更开阔一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演一演、画一画、议一议等,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爱我的家教学反思篇2《我爱我的家》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第一课的教材。
《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一单元是以家庭、学校、社区这些学生的生活舞台为范域,以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的基本素材,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中,学会做人和做事。
我们都知道:家是人人都有的,又是每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的。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与孩子们的每一句对话,都意在让学生充分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对家的亲近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家的情感。
“爱家”,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得到”,而不是“付出”,作为这堂课的重点,“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激发爱家的情感”,我的理解就是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家,不仅是满足学生的物质享受,关键是人与人的活动,这种相互的关心、照顾、牵挂、给予等,才是爱的根源。
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张弛有度动静相宜作者:王梅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3年第11期江苏兴化市中堡中心校(225700)王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在多种感官参与下的课堂才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当学生讨论、合作时,他们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当学生静下来,在默读和思考中走进文本、感知文本,促进他们展开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只有沉静地思考,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比较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课堂的气氛、情感、节奏要靠教师来调节。
课堂的动、静间隔要适度,动静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千方百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争论,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
1.动脑要让小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难易适度,使他们“跳一跳,摘得到”。
要教会他们质疑的方法:紧扣课题质疑、抓住重点词句质疑、抓住课题与内容的联系质疑、从看似矛盾之处质疑等,引导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初步养成他们有疑而问的意识。
2.动口(1)朗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这是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朗读的要求。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
朗读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的再创造,同时,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
朗读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的协调活动,把知识信息输送到人脑的储存区域,从而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朗读,通过朗读去感悟文本内容,增强语感。
(2)表达。
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环节。
要求必须讲普通话,语言清晰、简洁、规范、易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2023新课标教研活动总结
2023新课标教研活动总结2023新课标教研活动总结1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版)》,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根本的依据,是“双减”政策下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准确理解和把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变化,浔南小学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新课标培训学习活动。
4月27日上午,语文教研组老师在教研组长王端端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组内学习。
王老师从“指导思想”“语文学科素养”“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和“主要变化”几方面内容展开阐述,带领大家细致对比了新版课程标准与旧版课程标准的不同变化。
老师们觉得新课标更加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重视阅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同时,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多读多思,要用心研读新课标,准确解读教材。
4月26日上午,在数学教研组的课标初读学习中,组长钟金燕教师和大家一起把版与版两个版本的课标对比读。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有哪些变化”以及“新课标下的教学建议”两方面内容向老师们进行详细讲解,为老师们“该如何精准领会课标理念”“‘新课标’相关要求如何在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得到细化落实”答疑解惑。
之后,老师们积极提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新课标,通过相互间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一起成长。
4月29日上午,组长陈萍老师带领英语组教师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由黄芬芬老师从新课程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等几个方面为大家进行初步介绍。
通过学习,老师们深深感受到新课标在教师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上的重大改革。
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在兴趣中学会、学好英语;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新课标思想的引领下,如何创设学生喜欢的英语课堂……英语组的老师各抒己见,交流分享。
本次新课标培训活动,为全校的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绪调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绪调控情绪调控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还直接关系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教学氛围的建立。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绪调控方法。
一、创设积极的教学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创设积极的教学氛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
首先,教师应用亲和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
其次,教师要注重鼓励和赞扬,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来减轻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感。
过多的任务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导致情绪失控。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作业量和难度,以保证学生能够完成任务并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三、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情绪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朗读优秀文学作品或参与情境模拟等活动,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情绪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四、多元评价,强调过程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多元评价,强调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以成绩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容易给学生带来压力,影响他们的情绪调控。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努力的肯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五、合理运用游戏和小组活动游戏和小组活动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语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分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情感和社交技能。
六、注重个体差异,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在情绪调控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注重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喜好,并结合学生的情感状态进行教学设计。
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摘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是指将学生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学生可以更好地表现自己,培养自信心,提升课堂氛围。
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组织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以及提供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未来,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将成为教育的重要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学生,课堂,参与度,交流,互动,主动性,自信心,氛围,重要性,有效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什么是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意味着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传授的中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
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意味着将学生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让他们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主体。
他们将自己的思考、观点和经验带入课堂,成为教学的活跃参与者。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出疑问,与教师和同学展开互动交流。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站在课堂的正中央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提升课堂氛围,促进学习的有效展开。
通过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1.2 为什么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为什么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却涵盖了多方面的教育理念和心理学原理。
营造以情激趣、以趣促动、以动促学的好氛围
营造以情激趣、以趣促动、以动促学的好氛围在我们实施有效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趣爱好,全面营造、积极开展有趣味的教学活动,大胆实施有效教学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是我们应该明确的一个重要理念。
事实上,我们要想尽快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必须注重研究有效教学的新概念、新模式。
笔者已经探究过以情激趣、以趣促动、以动促学的一些捷径,而且认为采用这些措施有利于推进有效性教学的正常发展。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启迪他们幼小的心灵,激活兴趣,开启慧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动起来,学好中华传统文化,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
为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营造一个以情激趣、以趣促动、以动促学的好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充满情趣,坚定意志,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乐中索学,动中乐学。
一、要以情激趣聪颖的小学生直观模仿性相当强,而且本身具备活泼、好动的特点,个人情趣易于触发,只要你艺术性地激发他们的情趣,很快就会引入境界。
所以采用主题情境教学法是最佳的选择。
语文教学本就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要提高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得到感染、融入课堂、融入教材、进入情感境界,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
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言行有风度,语言有感染力,表达有艺术性。
在新课开始前也可安排小游戏如“划旱船”、“石头、剪子、布”等来渲染气氛、激发情感,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一种欢乐氛围,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在活动过程与接触中,要给他们创设互相熟悉、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
其间,只有我们自身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才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信心十足了,情趣浓厚了,学习就主动了。
二、要以趣促动兴趣高涨,信心百倍,这是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
而以趣促动就是我们有效性教学的基本措施,就是我们引起师生互动的有力保障。
活动化教学,让语文课堂“更走心”
活动化教学,让语文课堂“更走心”作者:方决来源:《山西教育·教学》2022年第08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活动化教学走进语文课堂,它是促进学生主体回归、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活动化教学重在将“单一传授知识”的课堂转变为“能力课堂”“核心素养课堂”,将学习过程融入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深刻解读文本,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领略文化魅力,实现情感共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游戏,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融入课堂,领略语文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
过去,教师将课本知识直接口述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乏味、无趣的语文课堂,既影響教学效果又影响学生发展。
因此,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策略,运用游戏化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爱上语文学习,最终实现优化学习的课堂效果。
以《狐假虎威》一文为例。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演一演”的游戏活动。
为了增强游戏活动的效果,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动物头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让学习小组进行合作表演,并由全班学生共同投票选出完成度最好的小组。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非常投入,模仿得惟妙惟肖,将狐狸、老虎和旁观动物的心理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学生沉浸于表演的情境中,使抽象的寓意变得形象化,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上述案例,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涩难懂的课文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为学生设计了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动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活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在音乐教育战线上已经工作有十几个年头了,十多年来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活动给我带来的快乐。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每个人、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色。
以艺育德,以德促学,寓德育于轻松活泼、没有说教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使学校德育工作从对学生说教和灌输等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向轻松活泼的艺术教育活动转化,也使学校的美育和德育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正是我校艺术教育的鲜明特色。
下面结合我校“一生、一体、一艺、一技”活动的开展情况来谈一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正确认识,研究对策,形成共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的流行歌曲热、崇拜歌星热、上网吧热等在中小学的蔓延,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受到严重的挑战。
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艺术教育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重要。
因此,我校把艺术课程和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列入德育计划,成立学校综艺组,以艺术教育带动学校的全面工作。
让学生在多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自主的体验,获得各种道德情感的认知和积累,自觉地加强自我人格的塑造,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德育效果,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确立了“四个一个性教学”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张扬个性,培养兴趣,激发热情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能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开发自身潜能。
我们把音乐科的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着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又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因此,我们根据音乐特有的功能,善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悦耳动听的旋律、神奇变幻的节奏,声像并茂的动感画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其蒙而引其趣”将每节课的知识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板为有趣。
培养注意力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注意力分散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特此开展“培养注意力”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注意力的基本原理,掌握提升注意力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注意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使教师认识到注意力培养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2. 掌握注意力培养的理论与方法:使教师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生提升注意力。
3. 设计有效的注意力培养活动:通过实践操作,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活动。
4. 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水平:通过活动实施,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一)理论培训1. 注意力的基本原理:介绍注意力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等基本知识。
2. 注意力培养的理论基础:讲解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在注意力培养中的应用。
3. 注意力培养的方法与策略:介绍提升注意力的具体方法,如时间管理、环境优化、心理调适等。
(二)实践操作1. 注意力训练游戏:设计一系列注意力训练游戏,如“找不同”、“记忆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升注意力。
2. 课堂注意力提升策略: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注意力培养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注意力培养活动设计:分组讨论,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活动方案。
四、活动流程(一)准备阶段1. 成立教研小组:由学校教师组成教研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2. 收集资料:收集关于注意力培养的相关资料,为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3. 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流程等。
(二)实施阶段1. 理论培训: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掌握注意力培养的理论与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教师参与注意力训练游戏和课堂注意力提升策略的讨论,设计注意力培养活动方案。
坚守课堂“主阵地”
坚守课堂“主阵地”作为教师,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使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引领他们成长。
坚守课堂“主阵地”,意味着我们要承担起教育的重任,坚守初心,矢志不移地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守课堂“主阵地”意味着我们要保持教学热情。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听讲。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堂课,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只有保持教学热情,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坚守课堂“主阵地”意味着我们要注重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保证课堂秩序井然、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课堂上,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使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课堂上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还要注重课堂秩序的维护,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在课堂上受到尊重和关注。
只有注重课堂管理,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有序、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坚守课堂“主阵地”还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
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效。
只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坚守课堂“主阵地”也意味着我们要关爱每一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用关爱和耐心对待他们。
我们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走上健康、阳光的成长之路。
只有关爱每一位学生,才能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学业有成。
悦动课堂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以“悦动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共同探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悦动课堂”教学理念的认识,使教师能够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2. 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观摩、互动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伊始,我校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从“悦动课堂”的内涵、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2. 案例分析接着,活动组织者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悦动课堂”教学案例,让教师们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教师们发现,在“悦动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教学观摩为了使教师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悦动课堂”的魅力,活动安排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观摩。
观摩课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互动研讨在互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如何构建高效‘悦动课堂’”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纷纷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反思最后,活动组织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教师们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悦动课堂”教学理念,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二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是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为构建高效“悦动课堂”而努力。
四、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悦动课堂”教学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得到了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活动调控放在心上,让课堂有效驻在爱里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
围绕这些中心,教师的任务何在?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
因此,我把实验的突破口瞄准课堂教学,从“如何提高小班化英语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这个侧面研究课堂教学问题。
一、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职责的变化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新精神面对互动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优化设计。
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方法,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授之以“渔”而不是“鱼”,交给学生参与学习的钥匙。
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师生的积极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的艺术包括口头表达艺术,老师得体的、幽默的、诙谐的、令人回味的、激情的言语是课堂气氛的最好催化剂。
例如,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问题设计,开场一问要引人入胜,既要“直奔主题”,又要“情趣盎然”;中间一问要别开生面,愉悦教学,老师不仅做好导演,
更要做好导游;结尾一问要余音绕梁,可以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
云彩”的回顾,也可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展望。
要想达到上述英语课的效果,就要依靠教学的优化设计,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二、认识课堂教学中的三大基本元素及其内在关系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三大基本元素,这可以说已经是不争的共识。
现在,越来越多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线教师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将部分甚至有一天会替代教师的作用。
但我依然认为无论教学技术如何发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本质性并不会变,变的可能只是其存在的形态。
比如,教师可以把自己对一堂课的理解和设计,用精美生动形象的课件先制作好。
如果课件只被学生独立学习采用,不需要任何老师介入,那么,此时学生进行的是学习活动,而不是课堂教学。
叶澜老师曾在“教育”范围内(教学内含其中)提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和三个基本要素关系的“主客体复合性”的观点。
要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 人”关系,就要把师生的教学活动当做有机整体,而不是将“教”与“学”各做一方来处理;要把课堂教学看做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换言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课堂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
这种关系是在
教学过程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
三、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原则实践性强是英语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
英语课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只有通过大量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故此,设计好课堂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对于英语学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设计课堂活动呢?经过几年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因材施教,体现层次性。
一个教学班与另一个教学班有诸多差异,这样施教者就应多了解学生。
学生各具个性,所以应区别对待,这在备课时更为明显,我们应选择适合学习者的活动。
哈默总结道,备课前应了解学生下列因素:学生本身(如年龄、性别、社会背景等)、学生课堂表现(如动机和态度、受教育背景、已有知识、兴趣等),以及学生的需求。
因此,深入教学实际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弄清学习者目前的水平和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即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自身的要求。
对学校课堂教学来说,这种期望具体体现在教学大纲中。
2.思路清晰,突出目标性。
3.联系实际,遵循可行性。
教学的可行性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
平和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同时合理安排活动所需时间、活动步骤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
其中,时间的把握最为重要,因为同一种活动由于活动内容、活动目的、活动主体、活动场所和活动手段的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尽相同。
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下列问题:学生活动起来了,课堂纪律松懈了,同时带来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水平的下降;学生爱发表意见了,但教学完成不了;由于基础和主动投入程度的差异,学生间的差距显得更大。
为此,教师要扮演好各种角色,给学生清晰明确的指令,并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
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初期阶段应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大的支持,然后逐步减少这种支持,尽量让学生自己逐步承担起英语学习的任务,也就是说,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课堂学习习惯。
然而,在现行课堂活动中,许多学生没有得到必要的支持,他们往往因为听不懂教师的指令而跟不上活动的节奏。
我曾听过一节课,授课者讲授的是语法课宾语从句,授课者通篇用的是英
语讲授的语法内容,但学生不能清楚地掌握授课者的意图,于是就出现了“冷场”的局面。
课后经过了解,原来平时教师讲授语法课时很少用过英语,直接导致因学生听不懂而“冷场”的局面。
为此,教师设计的活动一定要遵循学科学习规律,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4.丰富形式,提倡多样化。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就内容而言,教学活动既要有训练活动、记忆活动,又要有理解活动、应
用活动、策略活动、情感活动、反馈活动和评价活动等;就组织
形式而言,既要有个体活动,又要有对子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
活动;就学习方式而言,既要有自主学习的活动,又要有在竞争中学习和在合作中学习的活动,采取何种活动形式要取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1 Friends 时,设计了多种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具体活动形式如下:
(1) Survey ( before class ):
(2) A game ( work in group ):
A student describes his/he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ther students guess what his/her friend is in the class.
( 3)Readthe following famous sayings of proverbs about friends and friendship and tell us your opinions ( work in pairs ):
No one is an island.
Everyone needs friends.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False friends are worse than open enemies.
A friend is a present which you give yourself.
以上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5.开阔视野,增强综合性。
现行初中英语教学涉及的话题覆盖了新课标的要求,所选语言素材具有时代性,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如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环境保护及对友谊、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我觉得设计课堂活动时选材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如有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有中外影视名人、作品及生平的介绍,还有文学艺术、幽默故事,以及如何交朋友、如何保健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和开放性等多种因素。
教师要遵循初中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及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所教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和富有成效。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唯有如此,才能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 走向“表里合一”。
我相信,教师只要在平时教学中多积累、多实践、多反思,就一定会有我们心中的理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