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长江 学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1《长江》教案北师大版
1《长江》教课设计课前预习:认识作者郭风及本文背景资料。
划出课文中碰到的生字词。
有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借景抒怀的写法,经过本文的学习领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叹。
“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长江之歌》,谈谈这首歌颂扬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颂扬了长江,表达了颂扬祖国的感情。
)师:同学们,你热爱祖国吗?生:热爱。
师: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爱国,作为中学生如何做才算热爱祖国?生:关注国家大事,爱惜环境,仔细学习,乐于助人等等。
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自古以来歌吟长江的文章不停于耳,今日我们走进郭风笔下的《长江》。
(板书:课题、作者)2、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61 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才出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繁荣昌盛,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忱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个期间也是新中国面对的一个特别期间(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可以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日。
二、预习展现:1、介绍作者: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原籍福建莆田,1917 年出生。
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小孩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第一版作品50 多部。
他初期的作质量朴清爽、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景色画家、民俗画家与抒怀诗人材能的奇特一致。
其《叶笛集》于1959 年初第一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宽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欢乐。
”新期间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拥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邃的真理意蕴,表现了大家之风采。
他的作品还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小孩文学作品奖,两次荣获全国少量民族文学骏马奖,并译成俄文在前苏联地域第一版。
2 、 . 学习生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玫瑰()曙天()吹拂()培育()舢舨()驳船()货仓()三、初步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注意:在读课文的同时,必定要拿起笔来仔细标志生字词,并标志自己的思想遇到触动的地方。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长江》教学设计及反思北师大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作者在本文使用的一系列修辞手法和一唱三叹手法的作用。 一、复习导入 1、《长江》体裁是 ,全篇贯穿一个“ ”,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2、第3自然段在文章情感抒发与结构上起到了哪些作用? 3、汇报积累的长江诗句。 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出示问题, 1、文章描写了长江哪个时间段的景象?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作品为什 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只写长江的黎明? 2、请找出作者看到黎明时长江景象时心情的句子。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 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 学生看课文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展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1、黎明;黎明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这里的黎明具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象征的是祖 国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新气象,象征的是祖国拥有美好的明天。 2、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借喻古老的民族焕发了青春,作者对此充满 了兴奋,无比激动。 三、赏析精彩语句: 1、 文中哪些语句使用了修辞方法,试从文中找出来并简单分析其作用。 答题格式: ①运用 的修辞手法, ②这种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 ③写出了 事物 的特点, ④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学生找句子,按答题格式在相关句子旁批注,然后全班展示交流: 例如: (1)拟人句:如“长江很早便醒过来。”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 写出了长江的寂静很早便被过往的行人打破了。 (2)比喻句:如“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 万载的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中 华民族与长江血脉相连的亲切之情,表达了对长江哺育了亿万子女的赞美之情。 (3)排比句:如“第四段‘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这句话使用了排比 的修辞手法,满怀激情的写出了长江江面上的繁忙景象。 (4)句式仿写“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 2、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和词语重复出现,又无啰嗦之感,如“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 的欢愉”,在文中反复出现,试动手删一删,看看删后的效果如何? 明确:无啰嗦之感。这里用到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补充:反复——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反复有连续反 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本文运用了间隔反复:一唱三叹,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使感情的抒发得到强 调和升华。反复咏叹,使本文赞美和歌唱祖国的主题更加饱满,充满了不可遏止的激情。 具有散文诗一唱三叹的特点,使文章充满了不可遏止的激情。删去后就失去了本文诗一 样的抒情美感、节奏美感、音乐美感、情感强化的效果。
初中语文初一语文下册《长江》优秀教学案例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设计了富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
1.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以“长江”为主题的作文,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表达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2.搜集与长江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长江的伟大。
3.家长协助,让学生观看一部关于长江的纪录片,进一步了解长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我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补充遗漏的知识点,强调重点内容。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此外,我还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长江作为母亲河的伟大,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观看相关视频等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升学习效果。
4.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长江的壮美,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理解长江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长江世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初一语文下册《长江》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背景
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长江这条母亲河蜿蜒流淌,见证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本节教学案例以初中语文初一语文下册《长江》一文为载体,引领学生感受长江的壮丽景色,了解长江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长江自然美的同时,深入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长江》教案学案6篇
北师大版《长江》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
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作者对长江,对新生活的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 3 3、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一、听《长江之歌》,导入新课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自古以来歌吟长江的文章不绝于耳,今天我们走进郭风笔下的《长江》。
二、讲析课文: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本文仅仅是在赞美长江吗?从哪可看出来?2、你认为本文可以划分几部分?三部分1——2描写长江美景3——6“哦,长江”抒发对长江的赞美。
7——8抒情议论,照应文章开头,点明主旨。
3、重点探究:1、作者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和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2、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4、语言品析:拟人:长江很早便醒过来。
排比、比喻:它以……它以……它以……它以……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反复:“哦,长江”……三、总结: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多少作家,作曲家歌唱赞美它,同学们你想对长江说什么?四、拓展作业:搜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
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主备:李雪剑日期:2010-3-3课题:长江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理解长江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熟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二、相关链接(助读资料,帮你更好的理解课文)1、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长江word教案(6)
课题1长江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背景知识,熟悉生字、词、文体。
2、理清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清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法选择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 1课时备课总数第 1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播放《长江之歌》,说说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歌颂了长江,表达了赞颂祖国的感情。
)同学们,你热爱祖国吗?热爱。
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算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大事,爱护环境,认真学习,乐于助人等等。
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自古以来歌吟长江的文章不绝于耳,今天我们走进郭风笔下的《长江》。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指导学生先学:指导学生先学1.学生结合文中注释和手中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文体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抓住文中关键句子,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的结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四、学生先学,教师巡视1.了解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多用象征手法描写客观生活引发的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2.简介作者和背景知识。
展示幻灯片,明确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端正学生先学态度,加强督查。
播放幻灯片,引导学生,理解文体的特点,明确其与散文及诗歌的异同点。
自读目标,感知学习任务。
默读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
看幻灯片提示,了解散文诗的特点,初步掌握新文体与散文及诗歌的异同点。
长江的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长江的教学设计优秀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长江的教学设计优秀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长江》教案北师大版(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长江》教案北师大版(1)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
决战高考,改变命运。
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长江》(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长江》是一篇借描写长江抒发对祖国热爱之情的散文。
在阅读时,要抓住文中所写的“长江”与作品所歌颂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紧紧地把握住文章的内容。
本文从“长江的黎明”与“长江的古老”两个方面,一唱三叹地赞美长江,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通过富有诗歌美感的语言,特有的清新激昂之情,多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本文赞美和歌唱祖国的主题更加饱满。
【教学目标】3.品味学习本文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和特点。
【教学重点】1.品味、学习散文诗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1.设置疑问导入。
语文第一课,教师可以朗诵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描绘长江的壮美。
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上,有无数的篇章歌颂它、赞美它,把自己的情感——豪迈的、悲壮的、忧愁的情感洒向长江?为什么诗人、作家总是通过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洗濯自己的灵魂,倾听自己的情感?我们为什么热爱长江、歌颂长江?这样通过疑问导入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
3.检查并巩固重点字词的音形。
让学生自己找出生僻或认为重点的字词,通过标音、注释来解决疑难、重点字词。
1.长江(第2课时)【教学建议】2.品味语言。
三读:通过辨析一些词语的细微差别来更好的感受语言之美。
本篇有几组反复出现的语句?读这些反复出现的语句,你有什么感受?本文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找出相关的语句,说明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更细致地体味其中的同与不同,以及同或不同的作用。
学生尝试回答:三组,一是第2段和第7段。
二是第3段和第6段。
三是第4段、第5段、第6段。
一唱三叹,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使感情的抒发得到强调和升华。
反复咏叹,使本文赞美和歌唱祖国的主题更加饱满,充满了不可遏止的激情。
《长江》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案第一单元【千古涛声】主备人:审阅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教师寄语:愿你是永远奔腾的千里马!愿你永葆一往无前精神。
单元教学要点一.通过黄河、长江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熏陶。
二.同样写到长江、黄河,每一篇诗文抒发的具体思想情感各不一样。
三.感受不同体裁、不同手法、不同语言个性的各篇作品的表达特色。
四.长江、黄河的自然特性与作品内容之间的关系。
五.努力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你自己心灵之歌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一事。
六.交流最“不一样”的新鲜词句,锻炼勇于当众说话的能力。
1.<<长江>>课前热身:(掌握文学常识,是你学好文章的基础,一定要认真哦!)一.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郭风:1917,当代作家。
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
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
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
这篇散文诗作者创作于1961年,目的是要歌颂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祖国,新中国诞生后,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为未来的灿烂理想而奋斗的勃勃生机,到处是文中写到的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的成果。
这是时代的开始。
所以文中,写长江的黎明,象征着祖国的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二.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长江》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教案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长江》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教案课后反思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长江》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教案课后反思长江郭风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郭风及其作品。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品味学习本文的语言。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长江的挂图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3.作者简介: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
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
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
其《叶笛集》于195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
”新时期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
他的作品还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并译成俄文在前苏联地区出版。
4.学习生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玫瑰()曙天()吹拂()哺育()舢板()驳船()堆栈()5.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6.自主、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本文界通过描写赞美长江,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2)互动学习:互动1:作者描写长江问什么选取长江的黎明,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长江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明确:这里作者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
这里的黎明象征的是祖国的新气象,象征的是祖国美好的明天。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长江》word教案 (1)
课 型
新授课
课 前准 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是
教 学
时 数
2课时
教 学
时 数
第 2课时
备 课
总 数
第 2 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 指导学生先学
1、分部、分层次反复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检查学生先学的效果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长 江(郭 风)
黎明——新时代 新面貌
拟人、 比喻、 排比、 反复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归纳总结,适时板书。
学生探究问题时,教师对于讨论认真积极的小组要及时的给予肯定与鼓励,并适时给予帮助、点拨。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祖国的新时代的到来,使新中国又焕发了青春的气息与活力)
归纳主题:本文通过描写赞美长江,借景抒情,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二)、品读课文:赏析精彩语句,学习本文修辞。
1.文中哪些语句使用了修辞方法,试从文中找出来并简单分析其作用。( 拟人、反复、比喻、排比)
2、带着任务自主阅读,自主学习,领会文章主旨,理解文章写作的特点。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一)、互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文中描写了长江哪个时段的景象?(黎明)
2.请从文中找 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长江全能学案
长江全能学案一、全能学案1. 长江的历史长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当时的中国国王杨木兰帝国发现了这条河流,并将其称为“长江”。
长江支配着雄伟的江南,流经中国的中心地带,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长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这一片庞大的丰富地域打通,让中国文明得以历史景观上融合在一起。
由于支流繁多,长江有助于国家经济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重庆,这座城市有着长江最丰美的景观,也是中国最发达的历史文化名城。
此外,有关长江的文化还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长江是中国最古老的河流,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聚集在其边缘来祭拜,盛大的祭礼也吸引了不少观光客前来观赏,它也是中国最珍贵的风景旅游地点之一。
2. 长江的流域长江的集水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流经十二省(市),组成了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地处华东、华中与西南之间,覆盖了中国物种最丰富的区域,是中国工业发展最活跃、能源及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以集水面端至喀什汗河。
西界接秦岭,四面都受山脉的环抱。
此外,长江流域的风景独特,充满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养殖、渔业生态,蕴含着丰富的物质及精神财富。
3. 长江的活动长江被中国人民誉为“中国之母”,它不仅支撑着今天的中国经济,也是中国文化最深不可测之源。
长江上可谓热闹非凡,澎湃的江涛经常引发浪潮,吸引了不少船只汇聚在此,同时令观光游客见识到独特的长江景色。
一些工程也建在此,以观赏长江的美景;而山坡的居民则以其独特而古老的方式,研究着河流的生态,收集、建筑水面上的船只,航行田野间景色。
4. 长江的文化长江的文化历久弥新,一直流传至今。
它的景色、习俗无不让人难忘;同时它也让人思想到生活中深处的物质及精神财富。
长江上层出不穷的歌舞剧,可追溯至古代,其中最着名的可能是《长江河妈》这部历史剧,让世人看到长江宏大的景色及和睦的文化场景。
可以说,长江不仅反映了中国水上交通及历史文明,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多彩和灵性。
五、结论从上面可以看出,长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流域广阔,活动繁华,文化深厚。
【精品】七年级下语文(北师大版)精品学案-第1课长江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1长江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浦口()曙天()吹拂()舢舨()....驳船()货仓()穿越()粼粼()....瑰丽()培育()..2.读准多音字(1)停靠: ____ 其余读音: ____ 组词: ____.(2)千年万载: ____ 其余读音: ____ 组词: ____.二、重要词语1.舢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驳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货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粼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家作品郭风( 1917 — 2010),原名郭嘉桂,回族,原籍福建莆田。
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所有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小孩文学的创作事业,结集第一版作品50多部。
郭风突出的文学成就在散文诗方面。
这种作品多表现闽南乡下风光和拥有乡土特点的生活情形,抒发生者对乡土和祖国的挚情。
其作品写景绘物,令人如临其境,不时以独到的审美视角,抒发自我感知,留下心灵的轨迹。
四、文体知识散文诗构造的基本方式大概有直抒式(纪实性)、想象式、真理式和象征式四大类。
①直抒式(纪实性),即“意在象表”,比较外露。
比方写景抒怀、叙事抒怀等。
或许说心灵感觉外面世界基本上是一五一十的,是什么就在心灵投影什么,极罕有变化。
直抒胸臆的散文诗往常采纳此种方式。
②想象式,指的是散文诗作者感觉外面世界时,常常浮想联翩,由此及彼,由具象到抽象。
比方写彩霞,可联想到玫瑰园,再联想到人的晚年等。
初中语文长江教案
初中语文长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知识;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河流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知识;课文朗读与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教学准备:课文《长江》、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多媒体课件,播放长江的图片和歌曲,引起学生对长江的兴趣;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说说对长江的了解。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2.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3. 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4.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知识;2. 教师强调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爱护长江。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长江的流程图;2. 写一篇关于长江的短文,表达自己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激发了学生对长江的兴趣,通过自读、讲解、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能够较好地总结出长江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强调了环保意识。
课后作业的设置,既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对生字词的讲解要细致,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 长江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课题:长江学习目标: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理解长江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熟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二、相关链接(助读资料,帮你更好的理解课文)1、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另有相关文学作品以此为名,也作为人名被使用。
2、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多用象征手法描写客观生活引发的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三、夯实基础(自主完成下面各题,课堂展示)文学常识填空《长江》是我国作家的一篇(体裁),这是一种介于和之间的文体,兼有二者的特点。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浦()口千年万载() bó()船穿suō ( ) lín lín ( ) shǔ()天四、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细读课文,你就能很好的完成)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品味课文2、这篇散文诗,全篇贯穿着一个“”字,画面像电影一样由近及远展开,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这是的写法。
3、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象征了什么?4、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5、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找一种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巩固提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舢板(shān) 镂空(lòu)B.奔赴(fù) 哺育(bǔ)C.堆栈(jiàn) 纵横(héng)D.呵斥(hē) 吹拂(fú)2、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①穿唆②诡丽③谩横3、解释词语容光焕发:粼粼:4、按课文原文填空①长江很早便醒过来。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长江》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长江》教案(新人教版)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2.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3. 了解长江的相关情况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的理解。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感情。
4.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评价任务: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2.找出作者所描绘的景象。
3.通过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4.理解长江和祖国之间的关系。
5.学习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老师出示“长江的黎明”和“繁忙的长江”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长江的“静”与“闹”,初步调动学生的情感。
(学生说出看到图片的感受)二、预习展示1.长江小知识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
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
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2.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郭风:1917,当代作家。
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
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
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
《长江导学案》
《长江》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长度和流域面积。
2. 了解长江的流经省市、主要支流和流域特点。
3. 了解长江的历史文化、经济作用以及环境珍爱问题。
二、导学内容1.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位于中国东部,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
2. 长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动脉,流经的省市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主要支流有汉江、嘉陵江、岷江、金沙江等。
长江流域气候多样,有长江三角洲、巫山、三峡等闻名景点。
3. 长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长江对中国的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是中国重要的水上运输干线,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能源基地。
然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需要加强环境珍爱和治理。
三、导学问题1. 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长度和流域面积是多少?2. 长江流经的省市有哪些?主要支流有哪些?长江流域的特点是什么?3. 长江在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长江流域的环境珍爱存在哪些问题?四、导学任务1. 查阅资料,回答导学问题。
2. 思考长江对中国的重要性,写一篇短文表达你的观点。
3. 讨论长江流域环境珍爱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拓展延伸1. 了解长江流域的其他重要支流和流域特点。
2. 钻研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3. 参观长江流域的重要景点,了解长江文化的魅力。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你对长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长江对中国的重要性是什么?你对长江流域的环境珍爱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看法?希望你在进修过程中能够不息探索、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愿你在未来的进修中继续尽力,不息成长!。
语文七下北师大版《长江》导学案
语文七下北师大版第1课《长江》导学案(2页)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背诵这两首诗歌。
2、理解这两首诗歌各自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3、再次领会长江在诗中的形象以及他所赋予的民族精神。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二、学习《当我死时》1、了解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
1948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开始诗歌创作。
1950年随家人到台湾,195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
1958年赴美,获艺术硕士学位。
1959年返台开始任教讲学,一边继续诗歌创作。
1964年秋应邀赴美任教讲学。
1966年返台,继续任教台湾师大。
1997年当选为台湾笔会会长。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莲的联想》《白与苦瓜》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日不落家》等。
他的诗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走出了一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未yàn()tāo tiè()头lú() zh è gū( ) 瞭.望()3、自由朗诵这首诗,回答问题①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来理解此题)②诗句“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如此夸张的想象,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③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三、学习《长江之歌》1、相关链接①胡宏伟,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词作家。
1988年,35岁的胡宏伟凭借为《长江之歌》作词,一夜成名。
这些年,先后为2000余首歌曲作词,其中绝大部分是主旋律歌曲,不少歌曲在全国广泛传唱。
②《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它写于1988年,这正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年代。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长江》导学案 北师大版
第1课《长江》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学习难点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内容感知《长江》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散文。
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课文《长江》让没有生命的江,变成有生命的人,联想得自然贴切:开头已经有了“醒”字作铺垫,后面把江面转化为“脸上展开的微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最后,则是在拟人的基础上层层深化,从表面深化到内心:从“容光焕发”,到“黎明一般的舒畅”,再到“青春一般的欢愉”等等。
这些想象超越了生活,把主观感情和思绪渗透在描写对象之中,使描写对象与作者情感融合起来了。
郭风笔下的长江,不仅仅是长江,而且是祖国欣欣向荣的一种象征。
本文就是通过描写长江来赞美长江,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玫瑰.(gui ) 曙.天(sh ǔ) 吹拂.(f ú) 哺.育(b ǔ) 舢.板(sh ān ) 驳.船(b ó) 堆栈.(zh àn ) 停泊.(b ó) 2.多音字二、字形⎩⎨⎧浦口浦哺育哺 ⎩⎨⎧浅薄浅堆栈栈 三、词义1.重点词曙:(书)天刚亮。
麦浪:指田地里大片麦子被风吹得起伏像波浪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
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主备:李雪剑日期:2010-3-3
课题:长江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2、理解长江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熟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学习方法:自主预习、朗读感悟、合作探究
导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
二、相关链接(助读资料,帮你更好的理解课文)
1、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另有相关文学作品以此为名,也作为人名被使用。
2、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多用象征手法描写客观生活引发的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三、夯实基础(自主完成下面各题,课堂展示)
1、文学常识填空
《长江》是我国作家的一篇(体裁),这是一种介于和之间的文体,兼有二者的特点。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浦.()口千年万载.()bó()船
穿suō( ) lín lín ( ) shǔ()天
四、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细读课文,你就能很好的完成)
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品味课文
2、这篇散文诗,全篇贯穿着一个“”字,画面像电影一样由近及远展开,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这是的写法。
3、作品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傍晚,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
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象征了什么?
4、作品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
5、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找一种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巩固提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舢.板(shān) 镂.空(lòu)
B.奔赴.(fù) 哺.育(bǔ)
C.堆栈.(jiàn) 纵横.(héng)
D.呵.斥(hē) 吹拂.(fú)
2、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
①穿唆②诡丽③谩横
3、解释词语
容光焕发:粼粼:
4、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长江很早便醒过来。
它以鱼肚色抹着,它以宽阔的
,它以四月的风,它以脸上,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②我想,那是祖国人民的,那是祖国人民,祖国人民,那是,照耀得你的心
,。
5、文中写了长江的时段的景象。
文中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时
心情的句子是。
6、作者在行文中多次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你能不能写一些关于长江的诗句呢?(课外完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