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礼学思想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总结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总结孔子和老子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他们的思想有着相似之处,都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道德,但又有很大的差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总结,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中国思想史的贡献。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
孔子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
他强调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修养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然后才能影响家庭、国家甚至整个天下。
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即通过自律来实现社会秩序和和谐。
他强调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实现。
他主张要“学而时习之”,强调对经典的研究和理解,并注重礼仪、道德规范的遵守。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忠信仁义”的道德品质,并且要以身作则,做一个道德高尚的榜样。
与孔子不同,老子(约公元前570年-约公元前471年)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中。
老子认为,世界是由无形的道构成的,这个道是无限、无边无际的存在。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无为而治”,即通过放弃欲望和个人努力,顺从道的本然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他主张要“反求诸己”,即从自己内心去寻找真相和智慧。
他认为个人的意志和欲望是造成社会、政治混乱的根源,只有摒弃个人私利和权力欲望,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治理。
老子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强调要无为而治,不干预和干扰事物的自然发展。
虽然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对于社会的和谐和秩序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提倡君主应该是有德行的人,而不是依靠权力来统治。
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政府的治理方式,使得中国政治具有一种道德性。
其次,老子的思想强调了“无为而治”的观念,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老子哲学的核心和思想精髓
二、道的特征:神秘性、根本性、永恒 性、无目的性、超验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 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25章)
三、道的本质:无。道是本体之根,无 是本体之深。 即空无所有,混沌不清,天下万物
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老子哲学的精髓——朴素的辩证法
•
认为一切事物都在人的意识之外不断地发展变化:物 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hui)。 (29章) • 揭示出相对事物或概念都是相互依存,而且可以向相 反的方向转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 复为奇,善复习为妖(58章) ; • 存在的缺陷,只看到事物的相互转换,看不到转换的 条件,因而提出了“贵柔”、“守雌”的人生态度, 反对刚强与进取。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 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
“道”的涵义:“一达谓之道。”《说文解字》
涵义:人行于途中,以首导行。 用法:⒈ 作动词,“道,言说也。”《荀子·劝学》; ⒉ 作名词,分 ① 形而下,表示道路、坦途;“履道坦坦。” ② 形而上,表示人给自己行动的一种规定、规 范; 表示规律,如养生之道; 表示思想、学派、组织,如道家、道学、道 教、一贯道教; 表示本原,如“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表示高的境界,如“得道”!
大道恒常,难以言说; 大道无名,难以名表。 无是其本质,有是其外表; 万物由它生,天地没它老。 无欲才能观其妙,有欲只能观其徼。 无有虽然不同名,但是却同出于道。 尽管它(道)有点莫名其妙, 但却是认识一切奥妙的门道。
本章主旨:阐述“道”的一系列特性:
至高无上性:高于天,是最高哲学范畴; 恒常性:常(恒)道,常(恒)名(道可变否?); 难以言说性:可道非常道(言不尽意); 难以命名性:可名非常名(书不尽言); 辩证性:“无”和“有” (阴和阳;超本体和本体)的统 一(超超本体:一阴一阳之谓道); 本原性: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把握的高要求性(含自然性):无欲才能观其妙; 玄妙性:玄之又玄; 重要性:众妙之门。 目的是要揭示“玄之又玄的奥秘”,以了解“真之又真的 真实” 。
对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关系的再认识
自然 状 态 背 后 的 主 导 性 规 律 而 参 与 人 为 因 素 的作
化 、 弱 和迷失 。故经 中有云 : 削
“ 道 而 后 德 , 德 而 后 仁 , 仁 而 后 义 。 义 失 失 失 失 的 大 致 状 况 。 们 综 合 这 些 论 述 和 《 子 》 书 的 思 我 老 全
r 图分类 号1 2 中 2 B
引言
『 献标 识 码 1 文 A
r 章 编 号 1 1 0 - 5 0( 0 0) — o 6 o 文 0 9 9 3 2 1 Ol O 4 一 4
“ ” 文 明 带 来 的 人 类 异 化 的 必 然 产 物 . 子 礼 是 老
道 , 物 之 始 , 妙 之 门 , 拘 于 物 , 滞 于 形 , 主 张 的 理 想 社 会 是 “ 言 数 穷 . 如 守 中 ” 无 为 政 万 众 不 不 多 不 的
则 攘 臂 而 扔 之 。 失 道 而 后 德 , 德 而 后 仁 , 仁 而 用 刑 法 、 队 的 社 会 — — 混 乱 不 堪 , 可 救 药 的 社 故 失 失 军 无
后 义 , 义 而 后 礼 。夫 礼 者 。 信 之 薄 而 乱 之 首 。前 会 。 失 忠 识 者 , 之 华 , 愚 之 始 。 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居 道 而 不
用 和 结 果 :_ 义 、 是 这 种 作 用 和 结 果 的 逐 步 外 而 后 礼 ” 这 就 是 老 子 为 我 们 描 述 的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4 -、 礼 .
上德 不德 , 以有德 ; 德 不失德 , 以无德 。 想 , 人类 社会 的发展 情况 可以概 述为 : 合道 、 是 下 是 对 符 德
因 时 而 动 , 化 万 千 。 , 也 , 得 而 无 丧 , 而 无 治 , “ 无 为 用 ” 思 维 模 式 , “ 素 抱 朴 , 私 变 德 得 常 利 是 以 的 是 见 少 害 , 以 德 为 名 焉 。 上 德 不 德 , 以 有 德 , 德 无 为 寡 欲 ” 民 众 品 质 。 提 倡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 为 了 实 现 自 己 故 是 上 的 礼 的
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
再次浅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下面谈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道”是虚空之间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
也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总则。
“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化生了万物,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四大,而人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的哲学产生了和谐。
和平、宽容、知足和简朴,这包括了愚者的智慧、隐者的利益、柔弱者的力量和真正熟识世故者的简朴,给现代人以启示:做人要上善若水,要保持低调。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以道为师,继承和发展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
主张《齐物论》,他以狂笑对待人生。
超脱世俗种种困境(包括病痛和死亡),对死亡作出“鼓盆而歌”。
他随顺造化、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突出了生命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老子与庄子固然超脱,若庄子观鱼之乐、蝴蝶之梦、说剑之喻、蛙鳖之语,也就够幽默与浪漫。
老子多苦笑,庄子多狂笑,老子的笑声是尖锐的,庄子的笑声是豪放的。
给我们后人的启示:人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求得“天人合一”境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平常心”去对待各种事物。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提倡“克己复礼”。
宣扬礼是对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套完整的规范。
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其次是“义”,“礼以行义”。
“仁”字其实也就是“克己复礼”,使自己的举止、言行都遵循“礼”的规范。
“礼”、“仁”、“义”使孔子推崇和张扬“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中庸之道”的“致中和”是中华文化的“尚和文化”,为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
“和为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他先是学习儒家的教义,但是后来觉得繁琐,所以自立门派,创建了道教,一时门徒众多。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老子的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的思想主张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
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
分开来讲,老子的思想主张分为政治上和权术上。
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了。
他认为国家应该消极应对敌国的战争,不应该积极发动战争,最好的进攻是防御。
觉得即使和其他国家相距非常近,也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这一主张受到的支持并不多,因为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群雄都是积极的开拓疆土,保家卫国,所以老子的思想主张不受欢迎也很正常。
而在权术上,老子主张物极必反。
觉得凡事都有双面性,不能过于强求,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后果。
这个主张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值得人们研究。
当然老子的思想非常深刻,老子的思想主张远远超过上面所列举的一些,所以说,老子被后世人如此崇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的很多主张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即使是拿到现在这个社会也依旧是比较先进的思想,难怪后世人会将老子神话,甚至连历代皇帝也会特意去祭拜。
老子辩证法主要思想老子认为道是这个世界的本源,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客观事实。
老子看待事物一般都从两面出发,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换。
当然他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话,偏激的认为,如果对立的转化是不需要其他的条件。
他认为福祸都是相依的,对立的相互转换认为是循环的过程,这种片面的是形而上学的。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这是需要一种转换的。
的确,正的相对面就是反,成功的相对面就是失败,就像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一样,这是需要积累的。
老子的所有思想都体现了唯物的辩证主义思想。
这种辩证思想在本质上是对的,但是存在着浓厚的时代主义发展特色。
这是有失偏颇的。
就像他所以为的,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他的理想蓝图与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背,历史是不会倒退的。
论老子的礼学思想
论老子的礼学思想论老子的礼学思想在众多中国古代思想家中,老子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
他不仅创立了道家思想,也对中国的礼乐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与其他儒家思想家强调规范、秩序和传统不同,老子所提倡的礼学思想具有契合道家思想的特点,更加注重的是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本文将从道家的角度出发,探讨老子的礼学思想,并举例说明其实践意义。
一、老子的礼学思想1. 礼是原则。
在老子看来,礼是天道规定的原则。
天道是最高的法则,人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因此,礼的本质是恭敬地遵守自然规律,与性情相合,追求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自然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2. 礼是表面的。
礼具有表面的仪式感,但其实质是内心的品德追求。
老子认为,礼可以通过表面的仪式表达内心的情感,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关爱,进而影响人们自身的品德走向。
3. 以自然为师。
自然是最完美的教师,其规律可以给人们启迪。
老子提倡,人们应该以自然为师,从自然现象中学习,并模仿自然中和谐一体的状态,以做到自然和人的合一。
4. 尊重自然。
在老子看来,自然是至高的存在,人应该尊重自然世界,并从中学习智慧。
老子所提倡的礼乐是一种适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实现自然与人之间真正的和谐。
5. 崇尚贵贱。
老子不仅提倡尊重自然,也强调了人格的内在价值。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不应被品质、文化和财富等表面因素决定了一切。
在他的看来,礼仪应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不能以社会等级和身份高低来划分好坏,这样才能实现对人的和谐。
二、礼学思想的实践意义1. 勇于拥抱自然。
老子的礼学思想具有“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特点。
他把礼乐与自然结合在一起,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唯有如此,人们才能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并建立与自然的良好关系。
2. 关注人际交往。
老子的礼学思想不单止是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更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再次浅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
再次浅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再次浅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下面谈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
“道”是虚空之间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
也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总则。
“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化生了万物,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四大,而人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的哲学产生了和谐。
和平、宽容、知足和简朴,这包括了愚者的智慧、隐者的利益、柔弱者的力量和真正熟识世故者的简朴,给现代人以启示:做人要上善若水,要保持低调。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以道为师,继承和发展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
主张《齐物论》,他以狂笑对待人生。
超脱世俗种种困境(包括病痛和死亡),对死亡作出“鼓盆而歌”。
他随顺造化、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突出了生命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老子与庄子固然超脱,若庄子观鱼之乐、蝴蝶之梦、说剑之喻、蛙鳖之语,也就够幽默与浪漫。
老子多苦笑,庄子多狂笑,老子的笑声是尖锐的,庄子的笑声是豪放的。
给我们后人的启示:人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求得“天人合一”境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平常心”去对待各种事物。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提倡“克己复礼”。
宣扬礼是对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套完整的规范。
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其次是“义”,“礼以行义”。
“仁”字其实也就是“克己复礼”,使自己的举止、言行都遵循“礼”的规范。
“礼”、“仁”、“义”使孔子推崇和张扬“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中庸之道”的“致中和”是中华文化的“尚和文化”,为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
(完整版)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在对待旧制度的态度上,与孔子有所不同。
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杨殷周、尤其是西周文化的立场上,以继承西周文化为己任,并在旧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使之适应新时达的要求。
例如在天道观上,一方面续宣扬西周以来的天命论,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另一方面,他不再强调上帝的人格形象,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为天并不发号施令,四时百物则自然地运行生长。
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完全强调人为的作用,说:“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天的权利范围,强调了人的作用,消弱了人的绝对权威性。
再如在对待西周以来的由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上,孔子极力主张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提出“立于礼”、“以礼让为国”等思想,同时又主张对礼乐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反对徒具形式的虚伪礼义。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就是说,礼制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既要继承又要改变。
孔子为了挽救礼乐制度,特别提倡用“仁”的思想来充实“礼”的内容。
认为没有仁爱的思想,就谈不上礼乐。
他提倡“礼,与其奢也,宁俭”的思想,即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为好。
礼节仪式不在于繁多,而在于能否体现仁爱的思想。
在对待传统的礼义文明态度上,老子则与孔子不同。
老子对传统礼义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认为礼已是人民手中虚伪、欺诈的工具,成了祸首。
至于仁义,老子认为它只是在纯朴大道废弃之后产生的东西。
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民复孝慈”。
但老子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抛弃礼乐仁义的思想。
《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可见,老子并不一概否定礼乐文化。
如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同时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这是要求去掉虚伪的仁义,而提倡真实的仁义。
老子思想及其影响
老子思想及其影响一、对老子的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
《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1.老子的世界观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
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
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
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
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
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
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
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
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
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
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
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
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
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
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
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
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
论老子的礼学思想
论老子的礼学思想摘要:人们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内容,将老子视作反礼的代表人物。
但是,礼有形式与内容(即礼之文与礼之质)两个层次,从《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而不是礼的内容。
他重视“质真若渝”的礼之质,拒斥生活中的种种装饰、种种疯狂。
他对“因名而知止”的交往理性的强调,对“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礼学精神的阐发,都表明了他的思想与礼学之间有着深刻的一致性。
关键词:老子;礼学;礼论;道家人们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内容,将老子视作反礼的代表而论述。
但《礼记·曾子问》中的老聃深于礼数,且言孔子问礼于老聃,由此引发了几种不同的判断。
或以为孔子所问礼的老聃,非着《道德经》的老聃,宋代叶适、清人汪中以及二十世纪的疑古派学者多持这种观点。
或认为孔子所问礼的老聃与着《道德经》者为同一人,“知礼乃其学识,薄礼是其宗旨。
”[1]詹剑峰、吕思勉、徐复观等持此观点。
将个人的学识与学术主张区分开来,这确实一种洞见,且也是学术史中一种深有影响力的观点。
一、“质真若渝,大白若辱”的礼质论在《老子》八十一章中,直接谈到礼的有两章,即通行本三十一章及三十八章。
在三十一章中,涉及到礼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中的方位,二是方位的象征意义。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方位问题在礼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孔子称,“不学礼,无以立。
”把礼解释为立身之本,这是说不知礼的人,没有办法立身处世。
其实立也是人在日常行事中所能占据的方位问题。
《通典·凶礼二》引郑玄语:“礼者在于所处”。
所以,现代有学者称,所处,就是指门内门外之治,包括各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亦在其中),包括各人在社会各种关系、各个场合中的地位,人之所以立,国之所以治,事关重大。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老子对春秋时代礼仪中以言辞交接所传达的形式与内容之间背离现象的概括。
《左传》、《国语》等春秋文献中,“信”字俯拾即是,这表明基于“心口一致”、“言行一致”等道德事实为根据的“信”已作为一种新的伦理观念出现。
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1、《老子》一书: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农民小私有者愿望。
2、“治人事天莫若啬”——符合“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3、史官出生的老子,具有当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看透了奴隶主阶级统治集团的腐朽内幕,又承认道奴隶制给农民小私有者带来的灾难,因此,他反对奴隶制的礼乐文化、典章制度,也攻击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上帝、鬼神宗教迷信思想。
4、老子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产生,是当时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
5、春秋末期在哲学上主要围绕“天”是否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的问题展开。
6、老子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于打击了宗教迷信,促进了科学,动摇了奴隶制度的哲学思想基础,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制的成长。
7、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天道无为。
8、“道”比上帝更根本——“象帝之先”,“道”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取消了造物主上帝的地位。
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因此“道”是“不可为”的;“道”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的构成世界万物,所以它又是“无为”的。
“无为”以“无不为”做条件。
“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1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之所以重要,“德”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让万物自己生长、发展,而不发号施令。
11、老子反对天道有为的神秘主义思想提出“天道自然无为”这一唯物主义原则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1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意志,无所谓仁与不仁,它让万物自身自灭。
13、“无为”是最高准则,人要像天道学习,也不能有为。
14、庄子只讲自然无为,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15、战国末期的荀子,吸取了老子的天道自然的合理部分,在承认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主张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
————“制天命而用之”16、“道”——人走的路(四通八达)——“方法”“途径”——规律性、普遍性17、老子将“天道”概括为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最普遍的原则。
中国传统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起源于古代的道家学说,其中以老子的《道德经》最为出名。
老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并奠定了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
道家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源头,它具有普遍的博大融洽的意义。
他们主张用道来弘扬礼乐,以培养孩子的道德,教育孩子应维护邻里之和与团结,以及尊重长辈。
因此,道家思想重视孩子的内在能力,认为孩子内心深处已经有智慧,只需遵循外在的指示即可。
也就是说,在教育中,家庭、师生双方都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和注重发展孩子的潜能。
此外,道家有一种独特的养育方法,重视非常规教育,如家庭教育、户外教育、劳动教育等。
通过以上这种非正规的教育方式,培养少年儿童独立自由、审慎、真诚、正直,重视和把握养育方法,试图让孩子自然而自由发展,以解决孩子在健康、心理以及表现上的问题,使孩子得到最健康的成长。
此外,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认为,个人应培养自身的礼仪,教育人们懂得礼法和文明。
他们强调“天人合一”,旨在帮助人们拔高智慧,把握自己的义务,以增进全人类的有益成果。
据经典记载,老子说:“修身以礼,德行以言,让世界清净而正直。
”这句话着重强调在礼仪上合乎法理、尽责己职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基础。
可以总结,中国传统道家的教育哲学思想强调尊重各种自然规律,让孩子在自然中发展,重视文化教育及家庭教育等非正规教育,让孩子接受德行训练以培养人格,
以及礼仪教育以增进全人类有益成果。
这些教育理念也是有益的,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老子反思礼乐制度
老子反思礼乐制度老子,即李聃,是先秦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老子对礼乐制度进行了反思,认为它们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对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老子反思礼乐制度的思想,以及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一、老子反思礼乐制度的思想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道”是最高的准则,而礼乐制度则是人为创造的,违背自然规律,应当被废除。
他认为,礼乐制度使人们被外在的道德规范束缚,而忽视了内在的道德追求,从而导致社会道德败坏。
老子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即真正的美好不应该被规定和限制,而应该自由地生长和展现。
老子对礼乐制度进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1. 礼乐制度过于繁琐礼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遵循社会规范,但同时也让人们忽视了内在的道德追求。
老子认为,礼乐制度的过度繁琐,使得人们在执行规定时忽视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忽视了道德的本质。
2. 礼乐制度强迫人们表现礼乐制度规定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应该如何表现,以及应该穿着什么样的服饰。
老子认为,这种强迫人们表现的方式,不仅让人们丧失了自由,而且还削弱了人们内在的美好品质,如善良、宽容和真诚等。
3. 礼乐制度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老子认为,礼乐制度的强制执行,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
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喜好、习惯都不同,如果大家都被迫按照同一套礼仪走,势必会破坏社会的和谐。
二、老子反思礼乐制度的意义老子反思礼乐制度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1. 强调个老子反思礼乐制度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是我国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被称为老庄思想,对中国哲学、文化和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乐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它们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老子对礼乐制度持有非常批判的态度,他认为礼乐制度有很多弊端,应该加以反思和改进。
老子以其思想简介
老子以其思想简介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所著《老子》一书,集中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
他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充满着辩证唯物思想,是人们经常引用的经典语言。
在物质上,他强调“知足”与“寡欲”,进一步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出人无私心时处理事情就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各尽其力而不争名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思想。
他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的思想,这和当今重视环境保护的观点相当吻合;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的哲学著作,它贯穿历史数千年,流传至今,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老子深邃的"道"穷微极妙,教则浩荡而宏博,理则广大而深玄,曾倾倒无数中外鸿儒大家。
孔子见老子后赞叹道:"老子其犹龙邪!"庄子钦服曰:"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晚年后,也曾说:"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实在比西方好。
"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
"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 圣人先哲都对老子及其学说发出由衷的赞誉。
《道德经》内容提要及老子思想概论《道德经》基本内容大体可分三个方面:一、 道的存在及其三大法则什么是道:道是什么?道就是化生为万物的原物质和这原物质化生万物演化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这种法则当然也是人应当遵循的人事法则)。
浅谈老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老子的教育思想论文摘要: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教育思想极其丰富且富有辩证性,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一大渊源.身为名师,老子有自己区别于儒家的教育主张.他在自己独特的人性观知识观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纵观道家思想,其核心是老子创立的“道”、“无为”的哲学体系.提到老子,世人一般把他看成是“消极遁世”的哲学家,很少提到他的教育思想。
实际上,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而然的规律,以“无为”达到“有为”,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根据“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教育主张,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其出色的教育家。
老子的教育思想以“道”为统帅,他所阐释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要求、师道观等具体教育主张都是围绕“道”展开的。
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道”是蕴含于万物中的事物本然的规律和由此引申出的原则、原理;是无形的,而又实际存在于万物中的万物总法则。
老子基于“道”提出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以这么说,在中国二千多年的教育史中,真正能弥补儒家思想的不足,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异化,对国民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并对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崭新的,符合人性的社会主义教育给以深刻启发的是老子,是老子的道家教育思想。
本文试从老子的人性观知识观入手,对老子的教育思想作粗略的分析,探索道家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老子的人性观、知识观老子的“自然人性观”自古以来教育思想家在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时,都是以其各自不同的人性观为基础的。
老子在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时虽未明确提出关于人性的理论,但“有实质的人性观。
老子主要是以“复归于朴”的自然人性观为其理论基调的。
老子从“道法自然”的理论前提出发,认为宇宙间的自然万物都是自然质朴的,都有其内在的规律。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他先是学习儒家的教义,但是后来觉得繁琐,所以自立门派,创建了道教,一时门徒众多。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老子的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
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
分开来讲,老子的思想主张分为政治上和权术上。
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了。
他认为国家应该消极应对敌国的战争,不应该积极发动战争,最好的进攻是防御。
觉得即使和其他国家相距非常近,也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这一主张受到的支持并不多,因为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群雄都是积极的开拓疆土,保家卫国,所以老子的思想主张不受欢迎也很正常。
而在权术上,老子主张物极必反。
觉得凡事都有双面性,不能过于强求,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后果。
这个主张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值得人们研究。
当然老子的思想非常深刻,老子的思想主张远远超过上面所列举的一些,所以说,老子被后世人如此崇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的很多主张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即使是拿到现在这个社会也依旧是比较先进的思想,难怪后世人会将老子神话,甚至连历代皇帝也会特意去祭拜。
老子辩证法主要思想老子认为道是这个世界的本源,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客观事实。
老子看待事物一般都从两面出发,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换。
当然他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话,偏激的认为,如果对立的转化是不需要其他的条件。
他认为福祸都是相依的,对立的相互转换认为是循环的过程,这种片面的是形而上学的。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这是需要一种转换的。
的确,正的相对面就是反,成功的相对面就是失败,就像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一样,这是需要积累的。
老子的所有思想都体现了唯物的辩证主义思想。
这种辩证思想在本质上是对的,但是存在着浓厚的时代主义发展特色。
这是有失偏颇的。
就像他所以为的,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他的理想蓝图与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背,历史是不会倒退的。
老子“礼制”思想下的政治理想
文艺理论66摘要: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礼”制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老子认为我们根本不需要“礼”而需要“道”和“德”,并以此阐发了其独特的“礼制”思想,在无为而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关键词:老子;礼制;小国寡民一、老子对“礼”的思想老子生活在春秋后期,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局面加剧,社会稳定有序成为遥远的梦。
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围绕礼的存废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中的多数人像儒家孔子一样,认为社会混乱是由于礼崩乐坏,礼之废。
但是,道家老子则将之归结为礼治自身,礼之存。
老子独辟蹊径,以“道”为准绳审视和省察“礼”,几乎全盘否定礼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治世之功能,并为此做了哲学论证。
所以,老子构建的“礼学”体系便呈现出强烈的批判性,与同时期孔子等思想家构筑的礼学体系的建设性旨趣大相径庭。
礼,原本是祭祀祈福的仪式规则,其产生和存在的前提与依据都是神灵世界的存在,以及神对人类的绝对权威和至上主宰。
在人类社会初期,作为祭祀规则的“礼”同时也指导人事原则,但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时,这种祭天祀神就为少数人垄断,成为少数人的特权,神人交通的这种宗教仪式就变成权利与等级名分的象征。
夏、商、周三代,是典型的礼治。
老子坚决反对礼治,认为礼治是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
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十二》)而且,礼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制度,基本上涵盖了人事社会的全部礼节,在此意义上“礼”可谓是“无不为”。
但是在老子看来,礼对于人和国家都是最大的约束。
在老子的心目中,道统帅自然万物与人间万事,无所不为。
但是道的这种“无不为”是顺应统帅对象的本性而为。
在此意义上,道之于自然和人间也可以说是“无为”。
老子正是从道的无为特征出发,审视和评判道与礼的优劣,指出礼与道背道而驰,是最拙劣的治国之道,是老子对现行或者流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否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人们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内容,将老子视作反礼的代表人物。
但是,礼有形式与内容(即礼之文与礼之质)两个层次,从《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而不是礼的内容。
他重视“质真若渝”的礼之质,拒斥生活中的种种装饰、种种疯狂。
他对“因名而知止”的交往理性的强调,对“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礼学精神的阐发,都表明了他的思想与礼学之间有着深刻的一致性。
关键词:老子;礼学;礼论;道家人们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内容,将老子视作反礼的代表而论述。
但《礼记·曾子问》中的老聃深于礼数,且言孔子问礼于老聃,由此引发了几种不同的判断。
或以为孔子所问礼的老聃,非着《道德经》的老聃,宋代叶适、清人汪中以及二十世纪的疑古派学者多持这种观点。
或认为孔子所问礼的老聃与着《道德经》者为同一人,“知礼乃其学识,薄礼是其宗旨。
”[1]詹剑峰、吕思勉、徐复观等持此观点。
将个人的学识与学术主张区分开来,这确实一种洞见,且也是学术史中一种深有影响力的观点。
本文在研读《老子》文本的基础上,认为礼有形式与内容(即礼之文与礼之质)两个层次,从《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而不是礼的内容,并试图重新检视老子所论及的礼学内容。
一、“质真若渝,大白若辱”的礼质论在《老子》八十一章中,直接谈到礼的有两章,即通行本三十一章及三十八章。
在三十一章中,涉及到礼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中的方位,二是方位的象征意义。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方位问题在礼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孔子称,“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也。
”(《论语·尧曰》)刑昺把礼解释为立身之本,这是说不知礼的人,没有办法立身处世。
其实立也是人在日常行事中所能占据的方位问题。
《通典·凶礼二》引郑玄语:“礼者在于所处”。
所以,现代有学者称,所处,就是指门内门外之治,包括各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亦在其中),包括各人在社会各种关系、各个场合中的地位,人之所以立,国之所以治,事关重大。
[2] 在老子看来,方位除了通常表示处所的意思之外,它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
所谓“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第三十一章,以下只注章序。
)在这里,他主要讲方位的象征意义,虽然讲到了“以丧礼处之”,但并不是讲丧礼的仪节,而是藉丧礼表达对战争为人类带来惨烈灾难时流露内心戒惧审慎的哀戚心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了礼之质的问题,即指出战争方位仪式中的深层含义,而不是叙述战争仪式的具体规定。
在三十八章中,有三句话明确地提到礼,且都是从否定的层面论及的,所谓“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正是这种激烈的反礼的态度,使得人们将老子看作是一个礼的绝对定否者。
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自己的时代,一个被礼——无论是以扭曲的形态还是常态浸润的时代,老子同样摆脱不了礼对他的影响,只是他对礼的思考,已没有为礼之文所局限,而是直指礼之质。
因此,今人陈鼓应先生认为,所谓“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并非对礼的否定,而是对那个时代的动乱发出沉痛的呼唤,反映在周文凋敝的历史背景下,如何重建社会人伦,这是对一个时代的重大课题进行的深刻反省。
[3][!--empirenews.page--]如何重建人伦,以调适礼崩乐坏时代的人际关系,确实是老子要作反省的问题。
在《韩非子·解老》中,韩非接受了荀子的“称情立文”的礼学理论,称“礼薄”是指“父子之间,其礼朴而不明”(《韩非子·解老》),而礼的致乱之由,则与荀子的制礼理论恰为相反,荀子以为圣人制礼是为了“定分”而使人们各守其分,消弭争端。
韩非则以为为礼是为了人心的安顿,但礼却依靠名发来确定人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礼是致争乱的根源。
所谓“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毋争乎?有争则乱,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韩非子·解老》)在这里,韩非子实际上是用荀子的理论来解释老子,与老子本身是有差异的,因为《老子》书中,谈到“情”的地方几乎没有,韩非了却提出“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
”(《韩非子·解老》)不过,提出老子对于礼是“好质而恶饰”则适足以引人深思。
在《老子》第八十一章中,老子标举“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其语言观是明显地倾向于重质而恶饰的。
言语是礼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这礼学的一个常识。
比如在《冠礼》中,对即将成年者加冠时的祝词一次比一次动听,所谓“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所谓“敬尔威仪,淑慎尔德。
眉寿万年,永受胡福”,[4]这些美好的祝愿确实都是美言,但它们多数并不可信,而祭侯之礼中的种种信言,却又都是一种赤裸裸的威吓之词。
高亨在释《周易·比卦》的“不宁方来,后夫凶”时指出,《周礼·考工记·梓人》有“祭侯之礼,以酒脯醢,其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亢而射女。
’”《大戴礼·投壶篇》:“鲁命弟子辞曰:‘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女。
’”《白虎通·乡射篇》:“射礼祝曰:‘嗟尔不宁侯,尔不朝于王所,以故天下失业,亢而射尔。
’”《说文》:“侯,春飨所射侯也。
其祝曰:‘毋若不宁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
’”[5]只要敢做不宁侯,且敢不朝于王所,不宁侯就要遭遇“亢而射汝”的命运。
所以在礼辞中,既有“以成厥德”式的美言,但它们在当下并不可征验,也有“亢而射汝”式的信言,但它们露出的确是狰狞的面孔。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老子对春秋时代礼仪中以言辞交接所传达的形式与内容之间背离现象的概括。
《左传》、《国语》等春秋文献中,“信”字俯拾即是,这表明基于“心口一致”、“言行一致”等道德事实为根据的“信”已作为一种新的伦理观念出现。
所以,在《左传》中,人们对信的内涵作了各式各样的界定,其中,“守命共时之谓信。
”(《左传》僖公七年)杜预对此注为:“守命共时:守君命,共时事。
”即遵从时事,不违君命就叫做“信”。
这就要求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求心口、言行一致,同时以审时度势为承诺或实践承诺的前提。
孔子以为:“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延续到孟子的战国时代,孟子则标举“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这样,从礼中萌发的信原则在现实中又很快被打得粉碎。
《春秋》所叙242年中,列国军事行动凡483次,朝觐盟会凡450次。
[6]春秋以前的“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会以示威,再盟会以显昭明。
”(《左传》昭公十三年)春秋时期的盟会却一反过去“示威于众”、“昭明于神”的性质,而是“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盟所以周信也”(《左传》襄公十二年),即以盟会致信和巩固信。
这种盟会以致信的盛行,正表明了社会生活中,尤其是诸侯国之间“信”的缺乏,在“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的总体格局下,忠信之薄可想而知。
[!--empirenews.page--]在老子的礼学思想中,信是一个重要范畴,他把“信”作为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双方应共同遵守的。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是他在第十七章和第二十三章两次提到的话,在不同章节中,也多次提到信,信甚至是老子所谓“道”的内在构成要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1][2][3][4]下一页中有信。
”(第二十一章)象韩非子所理解的那样,德、仁、义、礼是内在于道的,信也是内在于道的,对信的遵从,也即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道的遵从。
另外,老子对于信,取一种大信的态度,“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第四十九章)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对于圣人来说,要在全社会构建诚实的道德,只有做到对于诚实的人我信任他,对于不诚实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诚实了。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信是与言联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它表现为言必由衷,言合于意,即心口一致;另一方面表现为“口以庇信”(《国语·周语》),孔子要求人们“非礼勿言”《论语·颜渊》),老子要求“言善信”(第八章),这种寡言的要求,是礼的内在要求,它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调适。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第六十三章),正道出了日常生活中最朴素的真理。
春秋三百年间,为了权力之争,子杀父,臣弑君者屡见不鲜。
信作为一种伦理观念,它寓于礼之中,又因礼的仪式化丧失殆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礼之首。
”(第三十八章)这是强调忠信之于礼的实质性意义。
这样,老子的礼学观明显地有着突现“忠信”德性为礼的重要内涵的特征。
老子对礼之质的重视,我们还可以从他对生活中种种装饰、种种疯狂的拒斥中得到印证。
他说:“故至誉无誉。
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第三十九章),对喋喋不休的美誉老子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的,因为美誉是无须夸耀的,不夸耀它也乃是美誉;同样,本身若没有美誉,夸耀也只能夸出泡沫式的美誉,人生所具有的种种德性是无须于华光如玉的,还是珞珞如石那样质朴的为好。
老子对于声色口味的抑制,也是针对礼的外在形式的种种过分表现而发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第十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二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第三章)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礼文的过份追求,使得钟鼓之乐、缤纷艳丽的色彩、浓浓的五味、驰骋畋猎等源于礼的生活式样都成了统治者纵情声色犬马的工具,这也就是老子所以憎恶礼的缘由。
但老子所憎恶的是礼的过分形式,而不是憎恶礼的本质,他认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二十九章)就是在饮食、男女以及日常的享受方面要符合礼的中道原则,而不是寻求过分刺激。
钱钟书引河上公注“甚”字为“贪淫声色”,又据《说文》:“甚,尤安乐也,从甘、匹”,引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甘’者饮食,‘匹’者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训安乐之尤。
”指出古文字“甚”,兼“甘”与“匹”两义[7],尤为精当。
奢、泰同样指过分的贪求以及过分的举止。
[!--empirenews.page--]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荀子与老子论证礼存在方式的差异。
荀子从礼之文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出发,认为“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饮食甚厚,声乐甚大,台榭甚高,园囿甚广,臣使诸候,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天子之礼制如是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