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作品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黑色幽默是什么

黑色幽默是什么
编辑本段学派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科马克·麦卡锡等。
色幽默”派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大都是病态的,不正常的,库特?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中的毕利、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都是被迫扮演小丑的角色。这与传统小说中的正面人物,理想人物截然相反,这些卑鄙无耻,神经不正常的人成为作品的主人翁,并在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奇怪。人物形象的创造就是为了作品的主题服务的,只要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尽管是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也无不可。《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卑微猥琐的怕死鬼,为了逃避轰炸任务而装疯卖傻,最后逃跑到了瑞典。这些人物形象是当时社会某一侧面的化身。 故事具有隐寓和象征的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大都是离奇的寓言故事,具有隐寓和象征的艺术特征。《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五号屠场》都是借第二次世界大战来隐喻现实。“黑色幽默”作家往往渲染一种虚幻的环境、塑造一些畸形的人物形象,而不是追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通过霍尼克博士同他的小侏儒儿子的描写,来隐喻世界上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象哄孩子一样的骗局。而“猫的摇蓝”也就成了谎言和欺骗的象征;而托马斯?品钦在《万有引力之虹》中写到火箭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虹弧般堕落,借此来隐喻人类必然灭绝的命运,而“万有引力之虹”也就成了死亡的象征。所以说,“黑色幽默”小说是一种接近寓言的文体。它一般都带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悲剧性喜剧 “黑色幽默”是一幕悲剧性的喜剧,“黑色幽默”作家恰当地运用了滑稽、夸张变形、双关反语等艺术手法,对社会现实的黑暗进行嘲讽和鞭挞,从而加强了小说的喜剧效果。冯尼格喜欢开一些残忍的玩笑,在《猫的摇蓝》中写道:“听着:当我是个年轻人的时候,那就是说,在和两个妻子离婚之前,在抽过二十五万支香烟之前,在大醉于三千夸脱烈酒之前”!《在灵魂出窍》中嘲笑自己的妻子:“她过去的躯体实在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在过去那些日子里,不得不拖着这样一件东西东奔西走,常常寻得她情绪十分低落。”冯尼格在这些随意的玩笑中,隐含着冷酷的讽刺。而在这些滑稽的玩笑中,又使我们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了解。海勒常常用反语来造成喜剧的效果,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写道:“上校在部队里服务已经有二十九个月了,他发觉自己仍然这么无能,而感到十分自豪。”在这种漫不经意的冷嘲热讽中,使读者对丑恶的现实产生厌恶和鄙视。 “反小说”的叙事结构 “黑色幽默”作品的结构采用“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改用戏剧性的新方法,利用形象来暗示、烘托、对比和象征,一改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只有片断的现实情节,很少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是“黑色幽默”派的艺术特征之一。这类小说用重复和强化代替变迁和发展。如冯尼格所说:“让他人给混乱以秩序,我则给秩序以混乱”。“黑色幽默”作家正是把滑稽幽默的东西和崇高严肃的东西,喜剧的因素和悲剧的因素结合在一起。“黑色幽默”小说又惯于打破时空观念,把时间相对论与科学幻想巧妙结合在一起。这种重叠式和多层次齐并进的结构,对于故事情节的迅速展开和深化主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反英雄”式的人物 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们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反英雄”常常是一些行为乖僻,思想古怪的猥琐人物。传统文学作品中性格前后一致,形象高大,具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和巨大才干的英雄被一些言行可笑卑下的“反英雄”所取代。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纳古特的《第五号屠场》以及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的故事背景,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三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都不是在战场上建立奇功的英雄,有的甚至还是千方百计逃避战争的怕死鬼,或者疯疯傻傻的精神病患者。他们是一些被生活扭曲得变态的人物,身上有的只是在现代社会中饱受创伤的心灵。但是,作者真正的意图是通过这些表面上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与人物,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的荒谬,现实的黑暗。而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之下,也即在颠倒了的社会中,“反英雄”却显出了真实、可爱的一面。而那些热衷于大发战争财、国难财的所谓“英雄”们才成了官僚体制自私、贪婪、残暴、蛮横与无耻的象征。 特殊体裁 “黑色幽默”小说还采用特殊的体裁,这与黑幽默作家的身份有关。“黑色幽默”作家大都是大学里的教授,有渊博的知识,喜欢在科技领域里发掘题材。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就是导弹发射的轨迹;冯尼特的《冠军牌早餐》中认为斗争来自头脑中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新颖独特的题材与传统小说相比,有独特的吸引力,对深化作品的主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节荒诞不经 “黑色幽默”小说的情节往往是荒诞不经、充满梦幻的色彩。冯尼格认为小说不需要开端、中心和结尾,甚至不需要什么情节。另外,“黑色幽默”作品中常常出现辛辣尖酸的讽刺。冯尼格在《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对美国黑暗的现实进行了尖刻的讽刺:“一小撮贪得无厌的公民控制了美国值得所造成的。诚实、勤劳、安份守已的公民如果要求一份活下去的工作。就被看作吸血鬼。同时他们看到,赞美之辞却保留给另一些人。他们由于懂得犯罪的窍门,都得到巨额报酬。这样,美国梦翻起了肚皮,变成绿色,浮到无限贪婪的恶浊表面,充满气体,在中午太阳下呼地一声爆炸了。”这种直露尖刻的讽刺在“黑色幽默”作品中是很多的,正是这种痛快淋漓的讽刺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的针对性。 语言上的革新 “黑色幽默”作品在语言上也有所革新。他们摒弃了语言典丽华美的传统,拒绝了简炼含蓄的语言风格,在语言风格上标新立异,句法拖沓冗长,重复含糊,使小说内容也变得混乱而虚幻。在这方面,约翰?巴斯最为突出,他在文中重复某些句子、标点符号也用得不合规范,给人以突兀、滑稽的感觉,这也是“黑色幽默”文学的显著特点,“黑色幽默”文学的内容也决定了它的这种语言形式。“黑色幽默”小说的这些与传统小说迥异的艺术特征,使黑色幽默派文学与“迷惘的一代”、“跨掉的一代”等其他现代派一样,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成为美国文学的一股重要的文学思潮。

英美文学里“黑色幽默”赏析

英美文学里“黑色幽默”赏析

英美文学里“黑色幽默”赏析英美文学里“黑色幽默”赏析本文对英美文学中的“黑色幽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欢迎各位英美文学专业的同学借鉴!摘要:“黑色幽默”是西方文学流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理性的哲学思想与社会思想相互融合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时代背景,是作品所处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

关键词:英美文学;黑色幽默;艺术价值;赏析“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作为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黑色幽默”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非常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主要的代表作品包括《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五号屠宰场》、《万有引力之虹》以及《等待戈多》等。

“黑色幽默”小说突出的往往是人物以及其周围环境的荒谬和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来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且通过放大、扭曲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呈现畸形状态,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但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本文主要通过列举以上其中三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对文章中“黑色幽默”的创作风格进行细致分析。

首先要评析的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

这部作品曾被西方评论界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说。

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创作背景,描写的是一个美国空军大队驻守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作品中的主人公飞行员轰炸手约翰・尤索林,这是一位满怀正义、具有爱国热情投身战场,并屡立战功后被提拔为上尉的人物。

但是驻守大队的司令官卡斯卡特上校却扮演着一个急功近利、阿谀奉承的角色。

卡斯卡特上校一心想当将军,为此,一次次的给部下增加轰炸飞行任务,甚至不惜用部下的生命帮助自己晋升。

而约翰・尤索林则亲身经历着这一虚伪、荒诞、残酷的现实,他逐渐感觉到这一切只不过是当权者升官发财的把戏,而自己则身处于一个极其凶险的环境之中。

黑色幽默小说

黑色幽默小说

黑色幽默作家及其作品
弗拉迪米尔· 纳博科夫,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奠基人和拓 荒者,他的代表作是《洛丽塔》,它讲述的是中年男子亨 伯特与十二岁姑娘洛丽塔之间的“畸形恋爱故事”。 威廉· 加迪斯,最受人尊敬而又最少人阅读的重要的美国 作家之一 ,其代表作为《小大亨》,它讲述的是一位小 学生如何投机并创建一个跨国公司的故事。 库尔特· 冯内古特,他的代表作为《五号屠场》,小说写 的是德累斯顿空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 约瑟夫· 海勒,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中的现实主义者,其 代表作为《第二十二条军规》,它所表达的是外部力量或 制度对人的压迫和侵蚀作用,讲述的是美国士兵在二战中 荒诞的经历。 约翰· 巴斯,美国黑色幽默小说革新主义者,其代表作是 《山羊小子贾尔斯》,它讲述的是主人公贾尔斯成长的故 事,它隐射了当今世界东西两大政治集团给世界造成的混 乱,给人类造成的痛苦。 唐纳德· 巴塞尔姆,其代表作是《白雪公主》,它戏仿了 家喻户晓的德国格林童话 。 托马斯· 品钦,“用科学隐喻后现代社会的作家”,代表 作《万有引力之虹》,表达了现代社会的荒诞和人们的绝
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特点
一 、 无以复加的变形与夸张 在海勒的 《 第二十二条军规 》 中 , 一个美国空军中队的 伙食管理员米洛为利用战争发财而大搞“ 跨国公司 ” ,并 竟然与德国人签订合同 , 用自己的飞机轰炸自己的空军基 地 。布莱克上校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一夜之间发起忠诚 宣誓运动 , “ 所有作战的官兵到情报室领取图囊时 ,都得签 一个忠诚誓约 。 到降落伞室领取防弹衣和降落伞时 ,得签 第二个誓约 ,还得向管理摩托车的鲍金顿中尉签第三个誓 约 …… 只要转个身就得签上一个忠诚誓约 ” 这故事貌似 一场闹剧 ,其实却是美国政治生活的真实反映 ,它不是无稽 之谈而是一个夸张了的缩影 。 巴塞尔姆的小说 《 白雪公主 》,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解构 了一个别样的美丽的童话世界 。小说中这样描写白雪公 主 : “ 她是一位黑美人 , 高个子 , 身上长着许多美人痣 : 胸 上一颗 ,肚子上一颗 ,膝盖上一颗 ,脚踝上一颗 ,臀部上一 颗 ,脖子后面一颗 。它们全长在左边 , 从上到下 , 几乎能 列成一排 …… 她的头发黑如乌木 , 皮肤洁白如雪 。”夸 张的成份非常明显 ,活脱脱地恶搞白雪公主 。美丽的童话 在巴塞尔姆戏谑的笔下成为一个幻影 ,作家通过对这个美 丽童话的滑稽仿写 ,宣告了童话世界的解体 。

论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

论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

论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当谈到中国当代文学时,王小波的名字和他的作品始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探讨王小波小说中的黑色幽默及其意义。

黑色幽默是一种文学流派,通常以幽默的方式处理痛苦或荒诞的题材,从而引发读者的反思和情感共鸣。

在王小波的小说中,黑色幽默的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他常常用荒诞的情节、反讽的语言和夸张的人物形象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人性弱点。

在王小波的小说中,黑色幽默的独特叙事方式尤为引人注目。

他常常通过戏谑、调侃的语气来描绘悲剧性的题材,从而将痛苦和荒诞转化为幽默和讽刺。

这种叙事方式既能够减轻故事的压抑氛围,又能够让读者在笑声中领略到故事的真实内涵。

王小波还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哲学思考寓于具体的故事情节之中,从而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思考人生的真谛。

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及其意义是他在文学界的独特贡献。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黑色幽默风格让读者重新审视生活中的荒诞性和人性的弱点,并引发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和思考。

他以幽默的方式处理痛苦题材,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也为当代文学注入了一种新的元素。

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是其作品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哲学思考,让读者在欢笑中领略到故事的真实内涵和人生的真谛。

他的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色幽默在王小波的小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愉悦的感受,更能在思考中体会到其深刻的哲理。

这种独特的风格也为其他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使黑色幽默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作品,其中的“黑色幽默"风格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黑色幽默”的角度,对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进行探讨。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1)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小说流派。

(2)美国作家弗里德曼收集了一些作家的小说片段,编成一个集子,书名为《黑色幽默》。

(3)“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

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

故此,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4)艺术特征:“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小说具有寓言性。

(5)代表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尼格特的《第五号屠宰场》、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约翰"巴思的《烟草经纪人》等。

所谓“黑色幽默”,实际上是一种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的新的文学形式。

作家往往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以世界的本质是荒诞这一判断为出发点,突出描写现实世界的混乱不堪以及个人与世界的紧张对峙,并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着意将这种对峙加以放大、扭曲、变形,使之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压抑和沉闷。

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老汉桑提亚哥更是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从而成为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

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冰山原则起源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浅谈黑色幽默及其主要特征

浅谈黑色幽默及其主要特征

浅谈黑色幽默及其主要特征[摘要]黑色幽默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流派之一。

黑色幽默是带着浓重的荒诞、绝望、阴暗甚至残忍的色彩的喜剧。

以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我们来探讨黑色幽默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反英雄式的人物的塑造以及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独特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幽默黑色幽默特征伯格森说过,“幽默可使紧张的情绪疏散,神经松弛。

”幽默是人类心灵开放的花朵。

即幽默如从天而降的温润细雨。

将我们孕育在一种人与人之间友情的愉快与安适的气氛中。

幽默是轻轻地挑逗人的情绪,像搔痒一样。

最精微纯粹的幽默便是能逗引人发出一种含有思想并发人深省的笑耍。

幽默指在生活中判明和在艺术中再现喜剧性特征、方面和现象的能力。

幽默是文学的独特艺术风格。

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

有时候,“幽默”与“滑稽”像一对孪生兄弟。

但“幽默”虽然伴随着风趣与轻松,却不同于搞笑或噱头。

幽默往往蕴含着人生智慧,真正的幽默具有抚慰心灵创伤、净化甚至提升人类精神的作用,幽默的作品可以在笑声中引人思考、使人成长。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正常的幽默,传统幽默的思想基础是乐观主义的,人们相信善最终能战胜恶,引发轻松、欢快、明朗的笑。

黑色幽默的思想基础却是悲观主义的,既然面对的是死亡、是荒诞,那只能痛极而笑,化痛为笑,只能不以为然地拿痛苦开玩笑,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悲剧的内涵,从而酿就了苦涩阴郁的笑。

那么什么是黑色幽默?尼克伯克曾举了一个例子,通俗地解释了这种幽默的性质。

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故作轻松地询问刽子手:“你肯定这玩艺结实吗?”因此西方评论家称黑色幽默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此外,它还被称为“病态幽默”、“黑色喜剧”、“绝望喜剧”等。

“黑色”含有绝望、痛苦、恐怖和残酷的意思。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带着浓重的荒诞、绝望、阴暗甚至残忍的色彩。

对周围生存环境、冲突与矛盾的放大、变形、扭衄,令读者深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人无力改变令人绝望的现实, 干脆就发出大笑,用笑声拉开 自己与现实的距离,用笑声否 定现实,以维护自己饱受戕害 的心灵和生存的尊严。 用后退一步的形式,进行抗争, 对丑恶的现实进行审美观照, 从而把玩痛苦。

黑色幽默

这里的幽默,其实是一种嘲 弄,不仅嘲弄他人,也嘲弄 自我,嘲弄世界,对人类处 于“自我”无力状态的嘲弄。 作家用喜剧手法来处理丑 恶和畸形,来处理痛苦和不 幸,这样更加显得具有悲剧 意味。黑色幽默为读者创造 了一种新的审美方式。

约瑟夫· 海勒和《二十二条军规》
海勒(1923—1999),美国著名犹太作家,“黑
色幽默”代表作家。
《二十二条军规》内容

小说以二战为背景,描写一支驻扎 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 飞行大队的生活。 小说没有一条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 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形象。上尉轰炸 手尤索林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是全书的主 要线索。 作品通过尤索林由觉醒、厌战到逃亡 的经历,表现一代美国青年理想破灭之 后玩世不恭、厌战反战的情绪,揭示现 实社会的荒诞和人们处身其中的无奈和 尴尬,宣扬世界荒诞的存在主义思想。
黑色幽默艺术特征

第一,特殊的幽默风格。 “黑色幽默”文学打破悲喜剧 界限。 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 痛苦和不幸也成了开玩笑的对 象,这就给传统幽默的美学形 式引进了一个新因素:认为痛 苦是可笑的,对不幸采取嘲笑 的态度。
黑色幽默特征



“黑色幽默”的嘲笑讽刺很含蓄, 带有寓言性质。 作家并不明确做出道德、政治的评 价,而是让读者从冷峻的幽默和喜 剧形式的笑声中,悟出含蓄的寓意。 作家们摒弃传统的写实手法,用放 大镜和哈哈镜来反映世界,采用无 限夸大的手法表现客观事物,通过 放大变形,使那些阴暗、丑恶的东 西更突出,更可憎、可笑。 通过这种手法,作家虽报以冷眼、 不做评判,但读者却能领悟深意。

黑色幽默喜剧外壳包裹下的悲剧色彩——以《憨豆特工3》为例

黑色幽默喜剧外壳包裹下的悲剧色彩——以《憨豆特工3》为例

THE FILM CULTURE电影文化喜剧电影因其杂耍戏谑的叙事风格、诙谐搞笑的人物形象、因喜见悲的主题立意,积累了大量的粉丝观众,而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的黑色幽默美学,作为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元素,常常熔铸于喜剧电影作品当中,对已知的现实社会进行未知的消解和重构,继而上升到关于意识层面的审视和思考。

黑色幽默电影往往会将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抨击通过喜剧幽默的形式外壳包装出来,形成搞笑与痛苦并存、荒诞与戏谑并置、平静与冲突结合的矛盾统一体,这样的喜剧表现手法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普遍共鸣,对电影文本带有一层很深的理解和诠释。

本文以《憨豆特工3》为例,从剧情设置、人物安排以及对英式文化的消解和重构层面,探讨喜剧电影作品中的黑色幽默风格。

试图通过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黑色幽默美学,对喜剧电影的创作形式提供更多的借鉴之处。

和一般的喜剧风格电影有所不同,黑色幽默电影往往会从它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以及冷嘲热讽的言语刺激中,对社会的冷酷、人性的贪婪、生存状态的不满都进行彻底的揭露[1]。

这种用喜剧形式包裹悲剧色彩的创作外壳,是人物在思想情绪层面的病态化呈现并通过直观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客观存在的现实以另类的表演模式凸显出来。

一旦在传统的喜剧元素中融入病态情绪,就会传递出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

喜剧电影作品中的黑色幽默风格,都是基于客观现实层面创造出来的想象的主观世界,将主人公对现实生活的绝望和悲哀以戏谑搞笑的方式揭示出来,《憨豆特工3》继承并发展了经典喜剧作品滑稽包装的创作特征,又立足于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融入了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影片试图通过黑色幽默美学来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并将人生的真谛摆到观众眼前,激起观影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一、幽默剧情设置:荒诞与戏谑共存不同于传统的喜剧电影表现形式,黑色幽默电影在进行剧情设置的过程中,往往通过散乱多线的情节叙事来映射荒诞无序的现实社会,也在这种无序跳脱的创作过程中让观众感受到秩序井然的强大作用[2]。

黑色幽默电影的美学意蕴与价值

黑色幽默电影的美学意蕴与价值

电影理论Film Theory黑色幽默电影的美学意蕴与价值黑色幽默脱离悲剧和喜剧的范畴,独立存在,具有其典型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美学功能。

它在文学上的表达方式和美学特征在电影中的叙事模式、情境、人物性格刻画以及语境、镜头语言表现等方面均有体现。

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影像故事,是用“笑”表现“悲”,用荒诞加以宣泄,幽默地揭示时代弊病和社会问题。

黑色幽默电影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一、 黑色幽默的概念(一)黑色幽默1937年,艾吕雅和布勒东两位法国超现实主义者的作品《黑色幽默》的出现,使得“黑色幽默”一词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布鲁斯将当时很多作家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汇编成一本书,并起名为《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一词自此传播开来,更多的是被作为美术术语讨论。

如今的“黑色幽默”,泛指荒诞的、病态的、具有喜剧意义的一种艺术类别,“滑稽”与“恐怖”相结合,受者在残忍中感受柔情,在痛苦中享受欢乐,在绝望中大笑,借以发泄内心的恐惧与压抑。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其具有的“荒谬性”可类同于喜剧的“双重悖性”。

恰当地运用滑稽、夸张变形,以戏剧形式演绎人生悲剧,将人类理性的缺失、信仰的泯灭、自我救赎的无力、精神世界的崩塌是其艺术展现的主要部分,集中体现人类可怜的尊严保护心理和消极情绪。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了黑色幽默在美国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二战结束后,战争留下的阴影震撼着人们心灵,加之麦卡锡主义横行和越南战争爆发所引起的国内局势混乱、种族歧视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美国民众的精神世界,出现的内心浮躁又毫无追求的颓废心理,为“黑色幽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浅谈黑色幽默电影在电影领域,通过人物、故事对“黑色幽默”的特性进行展现,通过银幕媒介对“黑色幽默”进行表达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即为黑色幽默电影。

它极端地表达了奇特、逆反和荒诞的解构主义,违背了电影领域传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人们所认为的崇高进行批评和嘲讽,对人们的绝望心理进行爆发式发泄,进而从中挖掘出对希望的追求。

解读黑色幽默小说的叙事艺术

解读黑色幽默小说的叙事艺术

多维的叙事角度
在 混淆 时 空概念 、淡化 情节 的 同时 ,黑色 幽默 小 说还 通 过有意模糊 作者与叙述者 概念 的多维视 角叙 事来 打破小说 内容 的完 整 性 , 强 调 开 放 性 思 路 。多 维 视 角和 开 放 性 思 维 的 布 局 是 黑 色 幽 默 小 说 的又 一 典 型 后 现 代 特 征 。 小 说 家 在 赋 予 作 品 中 的 人物 叙 事 功 能 的 同 时 还 不 想 放 弃 作 家 的特 权 ,在 某 叙 述 人 主述 的 同时 ,往 往 安 排 多 种 话 语 侵入 , 他 们 或 是 在 通过小说 中叙 述者展开文本 的同时 ,不失 时机 地加入作者对 叙述者 的评论 .或是 以小说 中某个人物 的形式出现,对作 品 中的人物加 以评论 ,或 作补充叙述或作悖 论叙 述 ,使得小说 亦真亦假 、亦虚亦实 ,从而模糊作者与叙 述者间的界限 ,模 糊真实世 界与小说世界 间的界限 。例如在 《 五号屠场》 中, 作者 库尔 特・ 内古特本 人一 开始 就 出现 在小 说中 : “ 冯 小库 尔特 ・ 内古 特 ,现在是 科德 角生 活舒适 的第 四代德 裔美 国 冯 人 ( 烟吸得 很凶 ),很 久 以前当过美 军步 兵侦 察兵, 当过战 俘 , 目睹 了对 德 国 以 ‘ 北 河 的佛 罗 伦 萨 ’ 而 著 称 的德 累 斯 易 顿 的轰 炸 ,幸 存下来讲 述这个 故事 。”_ 2 接着 冯内古特 以叙 述人和小 说中 的人物 的角色 出现 。纳博科 夫在小说 《 明的 透 东西 》 中除了杜撰 一位小说 的叙述者R先生外 ,还特意安排 了一 个 “自己”——一个与作 者拥有相 同背景、住在瑞士 的 美 国作家 弗拉 基米尔 - 博科 夫 。而这位 纳博 科夫 既可 以说 纳 是小 说的作者——真实 的纳 博科夫本人 ,也可以说是小说 中 的人 物 —— 小 说 家 R先 生 的 读 者 。 而 正 是 通 过 这 种 混 淆 的叙 述 ,作者 巧妙地表现 出小说 的主 旨:一切都是透 明的,不 真 实 的,有 待解释 的。故意模糊作 者与叙述者间的概念在其 他 黑色 小说家的作 品中也经常发生 。作 家往往 以大学教授 、作 家等 一个 与 自己身份相 仿的角色 出现 在作品当 中,以对人物 进行评 判 。通过这种 多维视角叙 事,作者不仅成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转移 了 读者 的视 线 ,而且 成功破坏 了传 统小说所营造 的使人 身临其 境 以至忘记其虚构 、非真实本质 的小说环境 ,从而拉开 了读 者 与文本 的距 离,从根本 上提醒读者现代 社会的本质—— 虚

文学作品中的黑色幽默《许三观卖血记》

文学作品中的黑色幽默《许三观卖血记》

文学作品中的黑色幽默《许三观卖血记》在文学作品中,黑色幽默是一种特殊的幽默表达形式,以一种戏谑、讽刺的方式揭示出生活中的荒谬和悲剧。

《许三观卖血记》这部小说便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作品。

本文将通过分析该小说中的黑色幽默元素,探讨其对整个作品的作用以及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首先,黑色幽默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起到了独特的情节铺陈作用。

小说以描述主人公许三观为补贴家用而卖血的故事为线索展开,通过描绘许三观夸大其词、自吹自擂的语言和行为,营造出一种荒诞的氛围。

例如,许三观提到自己捐血后变得“白白胖胖、面色红润、精神百倍”,实则是在嘲讽身体的虚弱和贫穷的现实。

这样的戏谑和讽刺使得整个故事具有一种诙谐的氛围,吸引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许三观的命运。

其次,黑色幽默在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小说中一系列令人捧腹的笑料,读者深入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压迫和人们生活所处的卑微境地。

例如,许三观为了给家里添置些家居用品,不得不一次次去卖血,吸引人们的笑声之后是对他和其他卖血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平的思考。

这种黑色幽默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责任。

此外,黑色幽默也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刻画鲜明、富有个性的角色。

例如,许三观的妻子娜冉就是一个标志性的角色,她虽然经历艰辛,但总是嘴上不饶人,好像永远都能笑眯眯的面对困境。

娜冉的形象既突出了那个封建乡村社会中的勇气和智慧,又通过她口中的幽默语言给整个故事注入了一股活泼的气息。

通过这样的塑造,作家在黑色幽默的框架中表达了对生活顽强的乐观态度和对困境中人性的关注。

综上所述,《许三观卖血记》作为一部黑色幽默小说,通过荒诞性的情节铺陈、对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的揭示,以及独特的角色刻画,成功地展示了黑色幽默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力和意义。

这种幽默方式既可以使人发笑,又可以深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因此,黑色幽默在文学创作中是一种独特而有力的表达方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性。

喜剧电影《绿皮书》黑色幽默风格解码

喜剧电影《绿皮书》黑色幽默风格解码

76CRITICISM ON FILMS电影批评在喜剧电影中,黑色幽默无疑是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风格。

虽然黑色幽默并非喜剧创作样式的全面创新,但是,通过喜剧方式传递了更有艺术张力、想象空间的情感内容,为喜剧电影发展探索了新的方向和表达空间。

影片《绿皮书》以发生在“友情世界”的细腻情感折射出宏观视角下“种族问题”的悲情主题,通过夸张、辛辣的艺术手法尽显“喜剧之形,悲剧之本”,增添了该片的艺术特色。

一、复杂情绪的“本真”回归:喜剧电影中的黑色幽默风格黑色幽默原为文学创作中的美学方式,不同于传统喜剧形态,黑色幽默不以刻意的夸张或惊奇来表达创作情感,而是在“喜剧化”的叙事过程中,讲述故事冲突,《绿皮书》无疑是对黑色幽默风格的生动叙述。

[1]《绿皮书》凭借独特创意和巧妙构思,斩获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

影片的成功,其中既有导演、演员的精湛演技,也与高超的叙事技巧相关,片中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风格讲述了创制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核”。

(一)“黑与白”的人物反差塑造黑色幽默人物形象设计是推动影片制造冲突、不断发展的核心手段。

良好的人物形象设计与塑造,诠释出独特的幽默情绪。

《绿皮书》借一场“南方巡演”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种族不平等最真实的一面,通过两位主人公“黑与白”“心理与现实”身份地位的巧妙反差切入,释放和传递了对美国同时期“种族歧视”荒诞现实的生动讽刺。

我们首先来看白人底层司机托尼的人物性格塑造。

影片整体以轻松、诙谐的黑色幽默方式描述了托尼的人物形象——他长期没有稳定工作,为了维持生计,他与人比赛吃了26个汉堡来赚取生活费;但托尼亦有自己的原则,没有为金钱出卖底线,暗合了主人公内心的高尚;而托尼在与谢利相处过程中,也凭借其真诚构建了“真挚友情”。

当托尼检查出钢琴并非谢利要求的品牌时,主办方以“歧视”口吻拒绝提供施坦威钢琴,托尼先以合同契约精神力争,后诉诸于“拳脚”,最终使主办方更换了谢利所需要的钢琴。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思想情绪上的黑色的东西与幽默的东西 的结合,具有玩世不恭的色调。
*尼克伯克曾举例,
通俗地说明什么是 “黑色幽默”:“当 绞刑架上的人问道: ‘你肯定这玩意儿牢 靠吗?’他们(指美 国观众)便和他纵声 大笑,因为他们的社 会境遇看来也同样岌 岌可危。”
“它试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
显而易见的无意义和荒诞的最大反响。”—— 《大英百科全书》
*黑色幽默:幽默中包含着阴沉,在绝望
中发出大笑,在无可奈何的悲剧境遇中 的喜剧性,在痛苦郁闷中的玩世不恭和 愤世嫉俗中的冷嘲热讽。其目的是使主 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以 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三、“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1、特殊的幽默 2、“反英雄”式的人物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
1、荒诞的情节 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皮亚诺
扎岛” 投弹手尤索林上尉
2、无处不在的“第22条军规”
第一,作为一条军规,军
人必须无条件服从; 第二,它运用了自相矛盾 的推理逻辑,任何想对它 提出异议的人都不知该从 何处入手。 第三,虽然不是白纸黑字 写下的条文,但却无处不 在。
6、艺术特色:
(1)运用了独特的幽默手法——“我要让人们
先畅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心理回顾他 们所笑的一切。” (2)借用了戏剧中的“人物展览式”的艺术 结构。 (3)通过扭曲变形等手法传达作者对战争以 及社会现实的理解。 语言的矛盾性和悖谬揭示了这种语言所描写的 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与其表象相违背, 荒谬的错置和非理性的混乱是它的准则。
4、“反英雄”的尤索林
言行虽不乏卑微,但多少保留一些个人
的意志 争取保存自己,是他在疯狂世界里唯一 的自由选择。同时,也是滑稽可笑和玩 世不恭的抗争和选择(胆小鬼,怀疑狂, 极端的个人主义者)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文学
一、概述
黑色幽默,英文名:black humor 美国现代文学流派 。盛行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65年 ,弗里 德曼将12位作家的作品编为一本短篇小说集 ,题名《黑色幽默》,流 派的名称由此而得。黑色幽默小说力求突出生存环境的荒谬冷酷,嘲 讽挖苦和攻击传统价值与美学观念,表现世界的异化、人性的沦落与 情感的破碎。有评论家称之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玩 笑”。黑色幽默可以说是反理性、反理想主义。 其代表作品有约瑟 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小冯尼古特的《第五号屠场》、 《猫的摇篮》,约翰巴斯的《烟草经纪人》,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 力之虹》等。 “黑色幽默”文学在60年代初兴起后,很快就厕身于美国乃至整个西 方重要文学流派的行列。
3、创作特色


一、故事情节的逻辑荒谬性 二、叙事结构的散乱性 三、英雄形象的消解 四、荒诞的形式与反讽 五、话语无理性的游戏 概括为“反小说、反英雄、反荒诞”特 色
作品影响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艺术内容,严肃的主题思想和 荒诞不经的描写手法赢得了人们的赞扬,成为60年代初 美国文坛上一个重大突破。至1980年,光是科吉出版社 就已经发行了150万册以上。出版者在扉页上介绍说: “毫无疑问,《第22条军规》是本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创 作。可以肯定,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没有别的 小说像他那样赢得如此热烈的推崇”。 评论界高呼:“这是一部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作 品”,“这是辉煌之作”,“这是英语文学的伟大创举”
(一)约瑟夫·海勒黑色 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品。
《第二十二条军规》 (1961) 《轰炸纽黑文》 (1968) 《克莱文杰的审判》 (1973) 《出了毛病》 (1974) 《像戈尔德一样好》 (1979) 《不是玩笑》 (1986)

最新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黑色幽默现象-精品

最新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黑色幽默现象-精品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黑色幽默现象摘要:黑色幽默作为流派盛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作为一种语言特点,它在西方文学史上却有深远的渊源。

作为美国历史上一代文豪马克·吐温,其作品以其独特的诙谐、讽刺等黑色幽默语言特点对美国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独具魅力的黑色幽默特色在马克·吐温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

本文主要选取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镀金时代》以及《王子与贫儿》中黑色幽默为分析对象,深刻地展现了其独特魅力的语言。

关键词:马克·吐温、黑色幽默、现象引言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作为一种语言特点,黑色幽默在西方文学上却有着深远的渊源。

顾名思义,黑色幽默是“黑色”与幽默的结合,是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

不同于一般幽默,黑色幽默是在冷嘲热讽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因此,在它的苦涩的笑声中包含着泪水,甚至愤怒。

“黑色”代表死亡,是可怕黑暗的现实,“幽默”是有意志的个体对这种现实的嘲讽态度。

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绝望的幽默。

作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代文豪,马克·吐温极尽其诙谐、讽刺之能,创造一个个黑色幽默,让读者在笑声过后深感哀伤,从而揭示社会黑暗与丑陋。

本文选取了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镀金时代》以及《王子与贫儿》中黑色幽默作为分析对象,可以说这些作品中黑色幽默语言特点如反讽、对比及滑稽模仿等的运用,恰到好处的展现了文章的主题,达到批判当时社会的效果。

一、诙谐与反讽手法影射社会的阴暗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解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通过展现以哈克为代表的低产阶级家庭和以汤姆为代表的体面的中产阶级家庭中塑造出截然不同的少年形象,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儿童成长表现出变态扭曲的特点,一方面,哈克虽然成长于低下粗俗的社会环境下,没有接受过正规高等的,但是最终呈现出一颗善良真诚的心;而从小在富裕高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汤姆,虽然一直接受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却内心充满了自私与丑陋。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美国学者奥尔德曼所说的 “黑色幽默”是“把痛苦与欢乐 异想天开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 反应 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 起的喜剧它要 求同它认识到的绝望保持一定的距离, 它似乎能以丑角的冷漠对待意外、倒退 和暴行”“黑色幽默”作家擅于运用一 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来表现人与自己 处境的对立,并把这种不调和的现象扭 曲变形,使它显得滑稽可笑他们看到生 活存在着荒谬和可怕的东西,于是加以 揭露和嘲讽
四、代表作家、作品
1、约翰· 巴思
( 1930 ——) 论文《枯竭的文学》 (1967),宣布了当 代小说的死亡。 《羊童加尔斯》 (1966)
2、库特· 冯尼古特 (1922—2007) 《第五号屠场》 (1969) 毕利
3、托马斯· 品钦
பைடு நூலகம்
(1937——) 《万有引力之虹》 (1973) 德国V-2火箭
幽默是通过美丑对照引起轻松、 欢快而有深意的笑来表现美 压倒丑的优势的一种特殊的 喜剧形式。 基调:乐观、自信、崇高
一、关于黑色幽默 1、起源 “黑色幽默”一词译自法语,是法国 超现实主义者(布勒东和艾吕雅 1937论著《黑色幽默》)最早使用 了这个术语。 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 Bruce Jay Friedman)将60年代以来的美 国报刊上发表的具有黑色幽默风格 的12名作家的作品编成一本小书出 版,取名为《黑色幽默》。
(4)伙食管理员迈洛:唯利是图之流。 (5)丹尼卡医生:老于世故,最终未能逃 脱厄运。是一个主体被埋葬,还有部分 理性的人。
4、“反英雄”的尤索林
自我意识觉醒者、荒诞社会的 受害者 争取保存自己,是他在疯狂 世界里唯一的自由选择。同 时,也是滑稽可笑和玩世不 恭的抗争和选择(胆小鬼, 怀疑狂,极端的个人主义者)

黑色幽默大师海勒

黑色幽默大师海勒

黑色幽默大师海勒“黑色幽默”大师海勒约瑟夫海勒(1923~1999 )Heller,Joseph,美国小说家。

生于纽约布鲁克区柯尼岛,父母都是犹太人。

1942年应征入伍,在美国空军服役,曾任空军中尉,成为美国空军飞行员,曾驻扎在意大利。

战后他进入纽约大学学习,毕业后升入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

随后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一年。

回国后在大学教英国文学。

1950年后任杂志编辑、大学教师。

1952年后在《时代》和《展望》杂志任职,并开始文学创作。

1961年发表《第22条军规》,一举成名。

随后发表的作品有《出了毛病》(1974)、《像戈尔德一样好》(1979)、《上帝知道》(1984)、《画这个》(1988)和《结局》(1994)。

1974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出了毛病》后,收入丰厚,辞去工作,成为专业作家。

海勒是犹太后裔,具有犹太人随机敏捷的幽默感,但他并不信奉那个民族的宗教。

他自称是美国犹太人,而从未写过真正的犹太民族的经历。

他的惟一一部涉及犹太人的作品《像戈尔德一样好》描写的是住在科尼岛的东欧犹太人,而与德国犹太人丝毫无关。

海勒描写死亡,但他不惧怕死亡。

他经历了60次死的考验。

1981年当长达35年之久的第一次婚姻破裂时他得了一种叫计兰―巴尔(Guillain-Barre)的综合症,落得个全身瘫痪,胳臂不能抬起,甚至连饭食都难以下咽,但是,“我没有想到死”,而且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尽管不是康复如初。

他追逐女性,对此他毫不隐讳;他倔强自私,甚至对孩子们都小心谨防,但那正是他的特色,布鲁克林哺育出来的特色。

他身材高大,曾有过健壮的体格,但稍有些古怪的一副脸庞和冠顶的一头白发,一双小而机警且深凹的褐色眼睛,使你越发感到那背后岁月的风霜。

他喜欢和感激造就了他并为他保持声望的那部小说,但“我从未说过我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

海勒的秘诀是,你在特定的一天里的感受就是你确实得到的一切。

约瑟夫海勒刻意追求作家与表现内容之间的“审美距离”,恰到好处地“后退一步”,用冷漠克制、假装无所知的态度去抒写人间的不幸,去涉猎严肃重大的问题。

谈黑色幽默的特点

谈黑色幽默的特点

谈⿊⾊幽默的特点2019-08-22摘 要:⿊⾊幽默⽂学是世界⽂学中重要的现代派⽂学,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盛极⼀时。

⿊⾊幽默诉诸于⼈类形⽽上的灾难命运,厚重的悲剧意味与浓烈的喜剧⾊彩之间分外⽭盾,独特的表现⼿法和艺术特⾊描绘出了美国历史上的这个荒诞世界。

它在⽂学艺术上表现的特征也值得剖析和探讨。

关键词:⿊⾊幽默;荒诞;喜剧;论⽂下载上世纪60年代美国⽂坛,许多作家的创作风格呈现出相似性:单纬性的⼈物性格,⼈物与感情被有意地割裂,滑稽、怪诞,对悲剧材料异乎寻常地处理,散乱、分离的叙述结构;对现实不可靠的清醒认识和超脱的观望;不分善恶,⽆功⽆利的模仿、嘲笑等等。

他们引起了读者和批评家的注意。

1965年,弗⾥德曼出版了包括他⾃⼰在内的⼗三位作家的作品⽚段选集,名为《⿊⾊幽默》。

这些作家没有集会、结社,也没有共同纲领、宣⾔,但他们的作品却以相似的⾯貌出现在当时的美国⽂坛。

由于这种相似性,他们被称为“⿊⾊幽默”派。

⿊⾊幽默是⼀种⽤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学⽅法。

“⿊⾊”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现实,“幽默”是有意志的个体对这种现实的嘲讽态度。

幽默加上⿊⾊,就成了绝望的幽默。

这派作家调动⼀切可调动的艺术⼿法,将周围的世界和⾃我的滑稽、丑恶、畸形、阴暗等放⼤、扭曲,使其更加荒诞不经。

⼀、题材⿊⾊幽默的题材选择涉及到它产⽣的⼟壤。

美国社会在上世纪60年⽣了激烈的变化,出现了⼤量的社会异质。

传统⼩说江河⽇下,嬉⽪⼠、战争忧郁症、两性混杂、荒谬的社会现实成了热门题材。

这都为⿊⾊幽默的产⽣提供了基础。

⿊⾊幽默选择意义不明,摇摆不定,似梦似醒的场景。

这种场景为作家提供了否认旧标准,树⽴新标准的⽆穷题材。

这些题材⼤都超越表⾯,形成对⼈的精神和社会的关注。

以约瑟夫·海勒的《第⼆⼗⼆条军规》为例,它是以第⼆次世界⼤战中⼀⽀美国空军中队的经历为题材。

根据第⼆⼗⼆条军规,只有疯⼦才能获准免于飞⾏,但必须由本⼈提出申请,⽽⼀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个正常⼈,还是在劫难逃。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二、存在主义式的荒诞观 :用荒诞的手法描 绘荒诞世界疯狂的本质。 人类如何面对这 样的世界,使之变得具有价值,是‚黑色 幽默‛作家们竭力要探索的问题。 如冯纳古特的《冠军牌早餐》、《挑棚子》
三、‚反英雄‛人物与‚反小说‛的形式
‚黑色幽默‛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 行为乖僻、思想古怪的猥琐人物,他们被生活扭曲 得变态,在现代社会中心灵饱受创伤。同时,作品 没有首尾相接的情节结构,时空上有明显的随意性、 跳跃性,结构也显得松散。
在小说的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那么光怪陆离、 荒诞绝伦: 指挥官卡思卡特既因年纪轻轻就当上上校而踌躇满 志,又因未能爬上更高的官位而沮丧懊恼,故任意 增加飞行次数以邀功请赏。 大队食堂管理员米洛大发战争财,其行为说明在利 润第一的世界里,金钱高于反法西斯事业。 军医丹尼卡老于世故,但最终也未逃脱突然袭来的 厄运 。 谢司科普夫少尉 ,一个白痴似的野心家,却青云直 上。
所谓‚黑色幽默‛,实际上是一种 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剧内容的新的 文学形式。作家往往以存在主义哲 学为思想基础,以世界的本质是荒 诞这一判断为出发点,突出描写现 实世界的混乱不堪以及个人与世界 的紧张对峙,并以一种无可奈何的 嘲讽态度着意将这种对峙加以放大、 扭曲、变形,使之显得更加荒诞不 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压 抑和沉闷。
‚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释义:
作家有感于无论战时战后,美国人 都处在一种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的 异已力量胁迫之下,岌岌惶惶而无 可奈何的现状,就虚构了‚catch22”这一寓言形象。‚catch”的原意 就是陷阱、圈套,小说把全部人物 事件臵于它的裹挟之中,特别是在 读者认同了小说中所揭示的那个非 理性、无秩序、梦魇式的荒诞世界 后,作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或‚ 无法摆脱的困境‛的代名词, catch-22在西方人日常生活中被普 遍沿用。在小说中,它象征着一股 疯狂的异己力量。

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的叙事以及审美特征

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的叙事以及审美特征

2016年第16期作为一种审美风格,黑色幽默尤其生存的哲学背景,不仅在文学中广为存在,在电影等艺术手段的表现手法中更为常见。

黑色幽默在中国的起步和发展比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逐步向世界敞开了怀抱,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才涌入进来,同时一些带有新思潮的优秀作品也被引入,这时许多中国的影视制作人开始借鉴和学习外来的思想,并且有人开始尝试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艺术,也就是黑色幽默。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黑色幽默电影逐渐在当代电影的表现手法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主题也变得更加丰富,由原来单纯的讽刺政治或者是历史问题,转向关注生活在基层的小人物的命运。

一、 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的叙事风格(一)荒诞剧情的叙事风格黑色幽默电影中,以一种荒诞的形式表现出在人类与环境的问题无法协调的状态下,面对这样的世界进行的行动动机与最终结果的分离和毫无目的的生存方式。

这种表现形式所展示的内容,从表面看起来往往能引人发笑,但是笑过之后就发现有许多需要深思的地方,是一种以喜剧形式展示社会丑恶现象的状态。

当然,正是这种毫无逻辑性的呈现,才描述出一个可笑又非常可怕的世界。

这种整体性的荒诞,其中展示的情感是复杂的。

[1]大多数通过对于语言的丰富和叙事手段的应用,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新的情节,并产生戏剧效果。

通过喜剧的形式展示出来的荒诞效果更佳容易引发人们的思考,这种借助于电影形式的表达很好的诠释了生活中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受众通过观看电影感受到这个世界存在的一些非理性可以解释的邪恶或者扭曲的关系。

(二)反转情节的叙事风格黑色幽默电影在情节上总会首先给观众带来欢乐,但是当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荒诞而发笑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性的弱点,这种赤裸裸的将现实以残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方式,恰巧解决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对于一些问题的困惑和怀疑,满屏幕都是黑色幽默的元素。

如在影片《疯狂的石头》中,导演通过设置一些情节上的巧妙事件,最终将表面上看以来毫无相关性可言的故事串联起来,从而使情节不断的深入和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幽默”作品的艺术特色中文摘要: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作者借战争去嘲讽那些统治社会的军事官僚体制和控制人的生存权的大人物。

以及美国社会的混乱和疯狂。

通篇的荒诞与讽刺是该小说的一大亮点。

本文从漫画式的夸张、寓言式的象征、深刻的比喻、荒诞的逻辑等修辞手法来探讨小说的语言特色,旨在揭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特定语言技巧以及它对主题的深刻影响。

一引言当代美国被誉为后现代作家“新一代之父”的著名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就声明:“我的歌中之歌是不确定原则。

”这里所说的不确定性包括作品的主题、形象、青节和语言的不确定。

其中语言是后现代主义的最重用的因素,甚至上升到主体的位置,即倡导以语言为中心的创作方法,热衷于开发语言的符号和代码功能,并试图通过语言自治的方式使作品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身指涉”和完全自足的语言体系(曾艳兵2002)。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一大流派的“黑色幽默”(Black Hu-mor)作家,用强烈的夸张到荒诞程度的幽默、嘲讽的手法,以非逻辑的语言游戏的形式展现出一幅幅绝望的画面。

把自我滑稽、丑恶、畸形、残忍以及一切阴暗东西加以放大、扭曲、延伸,促使读者产生一种惊恐不安的苦笑,禁不住对本质发生怀疑(赵乐牲1986)。

这种打破传统的语言模式,只有语言游戏和语言实验的后现代手法,也恰好揭露了现实世界的破碎,“自我”的虚无与绝望。

二小说主题及简介这里就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例子,分析其语言艺术是如何揭示其主题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皮亚诺扎岛的一支美国空军飞行大队的活动为题材。

海勒借用战争这个宽广而又充满混乱感的舞台,表现他主观感受到的社会的荒谬和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处境与命运(赵乐牲1986)。

在这里,各种怪诞的事件不停地发生,各种怪癖的人物不停地蹿动,演出了一幕幕狂想型的人间闹剧。

(Magill 1975)海勒的“反英雄”,即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上尉是一名轰炸手,他置一切权威、信条于不顾,为保存自己的生命而进行着几近疯狂的努力。

在这个岛上,发生的一切都那么令人绝望:关于作战飞行次数的规定没有一点严肃性,可以被任意增加;一个大活人被宣布已经死了,而一个明明已死的人在官方的名单上还活着。

为了逃离这个荒唐的世界,主人公一次次地装病住进医院。

最后,他终于开了小差,逃到了瑞典。

三鲜明的语言艺术社会是荒诞的,人在社会中的处境是荒谬的,这是几乎所有的现代派作家创作的主题。

作为“黑色幽默”作家,海勒在这一主题的表现上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他把生活中的荒诞和可怕之处,设置在一种喜剧场面中加以再现。

这种阴森的喜剧又往往用嘻笑逗趣的笔调来描写,充满了各种奇巧的修辞手段。

其中运用比较多的语言表现手法有:漫画式的夸张、寓言式的象征、深刻的比喻、荒诞的逻辑等。

漫画式的夸张。

海勒常用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强调、突出、夸大或缩小人物的处境与环境的不协调、事物和景物的某些特征。

如小说中描写了伙食管理员米洛在采购时受到欢迎的场面:卡车进城后放慢了速度,……这期间,人们的欢呼声越来越响。

男童女童们都用不着上学了,而是穿着新衣,排列在大街的人行道两旁,手里不住的挥舞着小旗子。

……大街上人山人海,欢声雷动,空中到处悬挂着绘有米洛肖像的旗帜。

……围着围裙的店主们站在狭窄的店堂门口欣喜若狂的欢呼不已。

无数大号嘀嘀嗒嗒地吹得震天响。

到处都有人给挤倒,被踩死。

一些抽抽噎噎的老妇女围着缓缓而行的卡车拼命地你推我搡,竟相去摸米洛的肩膀,或握他的手。

……一排排朝气蓬勃的少男少女臂挽着臂,蹦蹦跳跳地跟在他的后面,一面扯着嘶哑的嗓门,直瞪着两眼,极敬慕地一遍一遍地喊着:“米一洛!米一洛!米一洛!”(第二十二章) 一个投机取巧的采购员,居然受到国家元首才能收到的欢迎,可以想见社会的荒谬到了何等程度!寓言式的象征。

象征手法是“黑色幽默”作品的主要手法,而且增添了寓言性。

文中最重要的象征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

海勒没有用regula-tion 或rule来表示“军规”,而“catch”一词本身就有圈套之意。

关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实质,约塞连与丹尼卡医生进行的一次谈话对它作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约塞连问丹尼卡医生:“奥尔是不是疯子?”“他当然是疯子,”丹尼卡医生说。

“你能让他停飞吗?”“当然可以。

不过,先得由他自己来向我提出这个要求。

规定中有这一条。

”“那他干嘛不来找你?”“因为他是疯子,”丹尼卡医生说,“他好多次死里逃生,可还是一个劲地上天执行作战任务,他要不是疯子,那才怪昵。

当然,我可以让奥尔停飞。

但,他首先得自己来找我提这个要求。

”“难道他只要跟你提出要求,就可以停飞?”“没错。

让他来找我。

”“这样你就能让他停飞?”约塞连问。

“不能。

这样我就不能让他停飞。

”“你是说这其中有个圈套?”“那当然,”丹尼卡医生答道,“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凡是想逃脱作战任务的人,绝对不会是真正的疯子。

”(第五章)第二十二条军规用的是“螺旋式的诡辩”,小说体现了两种含义:第一,空军军官必须完成规定的战斗次数才能回国。

无论何时都得执行司令官命令你做的事,即使你在飞满所规定的次数后还叫你飞行。

你还得去飞,否则就犯下了违抗上司命令的罪行。

第二,一切精神失常的人员都可以不完成规定的战斗任务,立即遣送回国。

但是要停止飞行,必须有本人提出申请,而一个人在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就证明他不是疯子。

第二十二条军规“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内容或条文”,却无处不在。

它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

这种力量像天罗地网一样束缚着人们,使你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等待它那刚愎自用和反复无常的打击。

人丧失了自由的意志,任它摆布(曾艳兵2002)。

在这里海勒接受了超现实主义的观点:现实世界往往是不真实的,超于现实之上存在着“某种组合形式”。

“第二十二条军规”自问世以来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压迫制度、专制势力的象征,它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人们痛恨它,企图推翻它,消灭它。

这就是本小说所包含的严肃主题(扬恝1975)。

荒诞的逻辑。

事实上《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以逻辑为基础的小说,而不是人物。

小说最主要的修辞手段就是不根据前提的推理和反向逻辑(Hilfer 1992)。

在小说描绘的世界里,一切都有合理存在的依据,同时一切又都不合常理。

军医丹尼卡的名字列在一次飞行的机组名单中,后来飞机出事坠毁,全体成员遇难。

丹尼卡实际上并未参加飞行,仍然活着而被官方宣布已经死去。

他抱怨自己身体冰凉冰凉而手底下的士兵解释道:“你已经死了,长官。

也许这就是你总是感到身体冰凉的原因。

”尽管死亡是这个秩序颠倒的现实世界里最绝对,最不容置疑的,可在这里它只能从属于庞大的习以为常的理性体系。

昔日莎士比亚庄严的“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在海勒笔下成了戏谑语:死还是不死,这就是要考虑的问题。

令主人公约塞连60年代风靡一时的不是他的人道主义,而是他那充满智慧与戏谑的荒诞逻辑(Bercovitch eds,2000)。

他关于敌人的定义表面上令人费解却耐人寻味。

“敌人,”约塞连斟字酌句地反驳道,“就是让你去送死的人,不管他站的是哪一边,自然也包括卡恩卡特上校。

这一点你无论如何不能忘记,因为你记住的时间越长,你就可能活得越长。

”(第十二章)海勒运用反向逻辑以对抗表面上清楚明白,实际上虚伪混乱的现实。

强化的重复。

那个从头到脚趾都打着石膏、缠着绷带的白色士兵的再次出现,引起医院里病人的极度恐慌,“他回来了”这一句话被大家重复了无数遍。

毫无秩序的现实世界,人们的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小说在结尾部分重复约塞连的疑惑“谁是我的伙伴?”,这与卡思卡特上校的“我们现在是伙伴了”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种是患难与共的战友,一种是拿灵魂与魔鬼交易得到的“伙伴”。

在这样一个混乱的世界里人人自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真正的友谊是否存在?这里海勒表达了自己对虚伪现实的嘲弄,以及对人类精神状态的忧郁。

前面已说过,后现代主义作家破坏了语言的表意功能。

另一位“黑色幽默’作家品钦在作品《v》中有意淡化语言的表意功能和逻辑原则,采用了一个神秘符号V来强调语言的代码功能,从而使“V”的世界显得难以名状而又不可思议。

《第二十二条军规》也有类似情况。

小说多次出现“华盛顿·欧文”(或“欧文·华盛顿”),只是主人公约塞连的一种签名方式。

海勒借用此来嘲讽现实的不真实性。

四结语通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将他眼中的美国社会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这个社会中,一向宣传的正义、爱国、真理、勇敢成了谎言和欺骗,而自私、贪婪、疯狂和混乱却组成了社会的内囊。

这样一种病态的社会只有海勒的想象力才能够包容它,只有“黑色幽默”的创作方法才能够更好的表现它。

鉴于对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艺术手法的分析,本文展示了“黑色幽默”作家所运用的主要语言技巧,并指出修辞手法对体现荒诞主题的作用。

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象征以及其它语言技巧的运用,海勒展现了美国社会生动真实的一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官僚机构的荒诞和不可理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