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最好吃的是人
《风味人间》制片人陈晓卿:快乐就是做喜欢的事
2023年第8期 职工法律天地23由陈晓卿打造的《风味人间》系列,不仅把食物拍得汁鲜味美,让观众垂涎欲滴,更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温暖的故事。
它和当年的《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广受赞誉。
今年夏天,陈晓卿团队奔赴国外进行拍摄。
自从离开中央电视台后,他就成立工作室选择自行拍摄。
这些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镜头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离开央视,“烹饪”《风味人间》今年58岁的陈晓卿,出生在安徽灵璧。
17岁那年,他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就读电视系摄影专业。
北京好吃的忒多,从小嘴馋的陈晓卿乐此不疲地在大街小巷中觅食。
大学毕业后,陈晓卿进入央视工作,开始拍摄和制作纪录片,比如《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等。
当时他的梦想是,能拍出像BBC 纪录片的那种作品。
2007年,陈晓卿去东北深山老林里,拍自然纪录片《森林之歌》。
该片意外带动了菌菇、松子等山货的销量。
另辟蹊径的成功,让陈晓卿发现了自己拍美食的天赋。
加上他本来就是“吃货”,于是,2012年他就领衔制作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食物拍得汁鲜味美非常诱人,更拍出了中国美食的传承和意境。
《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年度话题。
他之后的续作《舌尖2》同样掀起了高潮。
后来,陈晓卿因个人原因选择离开央视,并成立了传媒公司,决心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将美食纪录片拍摄进行到底。
走出央视后,他打造的第一个作品就是《风味人间》。
整个制作期长达两年,仅前期收集资料和调研就占去了绝大部分时间。
陈晓卿很少能在家过春节,因为春节是食物汇聚的高峰,这是拍摄美食纪录片最“出活儿”的黄金时间段。
一次,他赶到皖南的小山村时已是深夜。
这次拍摄的主人公叫汪兆慧,她和丈夫备好了年货,还精心腌制了两条火腿。
这与几百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如出一辙,只有在偏远地区才能遇见这样的景象。
第二天一早,陈晓卿踩着深巷中鞭炮的碎屑,出现在叶家祠堂。
这里曾经是电影《菊豆》的拍摄地,旁边一座200多年的院子就是汪兆慧的家。
2024年江苏东台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江苏东台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名句名篇默写1.古诗文名句填空。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3),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4)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5)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6),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在新四军纪念馆,你可以感受“,”的家国情怀。
(用《岳阳楼记》中连续的两句填空)(8)“齐贤”语出“见贤思齐”,其精神追求与《论语·述而》中“,”相近。
二、基础知识综合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盐城的区域文化、文学具有鲜明的特色。
盐城东临黄海、平畴()旷远的自然景观,不同于草原风吹草低、大漠孤烟,而呈现的是鹤舞鱼跃、平湖锦()帆、烟柳扶shū()的审美意象,从而为色彩斑lán ()的中国古代文学平添了别样的色彩。
这一独特的自然风情,在吴嘉纪“晴光暄入水,波动清鲜鲜”和高毅“涛声吹雨沧溟湿,雾气横空白昼寒”等诗句中得到了形象①______。
当然,“盐”的文化底色也在诗作中时有②______。
如盐城先贤笔下偶现的“山”景,也是如灿玉般的盐山。
程岫亦有“初日盐烟映海黄”的描写。
寓审美于生活,寓审美于自然。
生息于兹的先民们赋予了生活与劳作诗性色彩。
诗文的灿烂,成为我们了解盐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摘编自《盐城乡土语文》)(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给文中标号为①②的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②()(只填序号)A.呈现B.显露(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
(4)“生息于兹的先民们”中的“兹”,和李白《送友人》中“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的“兹”都解释为。
三、综合性学习3.完成下面小题活动一:黄海林工精神59载接续传承。
班级组织“感悟林工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中国名人-“超级吃货”陈晓卿:让世界见识《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名人-“超级吃货”陈晓卿:让世界见识《舌尖上的中国》央视纪录片“名导”陈晓卿1965年出生于安徽灵璧,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学习摄影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
1991年南方发大水,淮河流域的水把村子围成许多小岛。
陈晓卿奉命拍摄一个与洪水抗战的片子,取名《孤岛纪事》,在央视播出后评价不错。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还指示要把它做成英语版,而他在安徽做英语版的过程中,又与安徽台的同事开始策划一个新片——《远在北京的家》。
该片是反映保姆生活的,关于这个主题陈晓卿早在广院念书时就动过念头。
有几次坐火车回家,与在北京当保姆的女孩同一趟车,听见她们说话时故意卷着舌尖说北京话,陈晓卿就觉得有意思,很想用镜头来思考这一变化的意义。
陈晓卿与摄制组在安徽无为县妇联帮助下,找到了22个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开始跟拍,一直拍到进入北京,在某个家庭做起保姆。
摄制组是临时组建的,经费很有限,出差时只能坐火车,还常常自己往里贴钱。
拍摄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为了与保姆们保持联系,有时不拍片也要去看一看她们。
陈晓卿把粗编带给朱羽君看,朱老师感动得哭了。
1993年《远在北京的家》送去参加四川国际电视节,获得纪录片大奖。
此后,陈晓卿在纪录片界名声大震,片约不断。
2006年拍摄《森林之歌》时,他就想要像国外一样拍摄纪录片。
“你知道好莱坞的编剧怎么卖剧本?要卖一个100分钟电影剧本,你必须在3分钟内说服投资人和导演。
我们也是这么干的——3分钟内必须感动我,然后再告诉我你要怎么拍摄,情节点在哪儿、高潮在哪儿、什么地方是铺垫。
”一开始他就告诉手下,一定要把它做得吸引人。
结果,每个编剧至少被打回去了四五次。
有了剧本,陈晓卿让编导们确定镜头脚本,直至分镜头,严格制定每天的拍摄流程,哪天拍动物的爪子,哪天拍动物的皮毛,写得详详细细,但意外还是不断发生。
为了拍摄长白山的野猪,摄制组在野猪出没的地方投了上千斤的玉米,并在附近选好位置,搭建了掩体。
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巴东一中2018级高一春季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普霞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多年以前中国诗人艾青先生写过几句诗: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出现,当然是因为有了蚕丝,有了丝绸,有了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
所以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在北京的舞台上出现了一部影响巨大的舞剧《丝路花雨》。
这部舞剧不仅在北京好评如潮,一票难求,后来这部剧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累计演出场次高达1800多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观众通过这部舞剧,了解丝绸之路,欣赏中国的艺术,也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
可以说,这个舞剧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依然在当今社会发生着,所塑造的人物依然活在我们周围。
如舞剧所塑造的美好艺术形象“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取自于敦煌壁画,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妙飘逸的审美观。
随着舞剧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演出,这个艺术形象也深入到欧洲、美洲、非洲很多国家的观众脑海里,成为关于中国、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个标志性记忆。
这样一部作品唤醒了大家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激活了历史想象,再现了历史上的辉煌。
好的艺术作品的力量很大,因为它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给人以教育、给人以联想、给人以启迪。
所以它产生的作用是超出文化,超出艺术的。
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留下了痕迹的东西,文学和艺术都不会忘记,多年以后会重新用艺术的形式再现那段历史。
凡是精心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必定给现代的人以很多的启迪,除了让我们通过这样一种艺术欣赏来回顾历史之外,也会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面对现实,创造新的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的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矛盾,但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善的、真的、光明的总是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
银川市兴庆区长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银川市兴庆区长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始终结伴而行。
于是,针对考生开发的“补习班”便应运而生。
说起古代的“补习班”,书院无疑名气最大、招牌最亮。
书院始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有千余年的历史,产生了许多学霸,培养出诸多政治、文学等大咖。
范仲淹、魏源、左宗棠等历史名人都曾就读于书院。
书院分官私两类。
私人书院最早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官办的书院则是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之场所。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进而打破了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的官办书院“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私人书院主要是给业余时间愿意学习或是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的学习场所。
据清嘉庆年间官修《全唐文》收录的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陈氏书堂记》载,五代时期,著名的“高考补习班”是南朝宜都王陈叔明后裔创办并不断扩大的位于浔阳县(今江西德安)的“陈氏书堂”。
“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盖有之。
”进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北宋初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
据史料记载,两宋时的书院达七百所,且大多为地方上热爱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资兴建。
他们花重金聘请已回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欧阳修、梅尧臣、朱熹等都给书院的学生上过课。
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还锻炼学生们写八股文的能力,熟悉八股文的格律、步骤等。
唐朝和宋朝的科举考试,策问一科是学生们的重点复习对象。
于是,一些“年度热点问题(如当年的河运海运、粮食问题、边界争端等)”便成为学生考前必须掌握的重中之重。
明清时代,科举更为火爆,明代各类书院发展到一千多所,针对科考“八股文”,这些书院纷纷高薪聘请“名师”和已考取功名的才子担任补习老师,那些科场“老手”根据自己的考试经验,精心选编诸多标准的八股文训练学生,并装订成册供学生学习模仿,以便科考取得高分。
2021-2022学年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但现在的年轻人兴许“以外卖为天” 。
《2022 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的统计显示,基于互联网的外卖平台整体月活用户超过8000 万。
外卖不仅占领了写字楼、办公楼和格子间,接下来还要占领火车。
在“铁路12306”app 上,提前一小时预订高铁外卖,就不用再吃“火腿肠+方便面”了。
外卖风行,有人点赞,有人拍砖,但毫无疑问,外卖成为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饮食是重中之重。
历朝历代的“大V”里面,“吃货”一点不罕见。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伊尹则列举了美食的苛刻标准,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
寻常百姓至少要做到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款待客人也要严格按照主客、长幼等有序落座。
皇室就更讲究了,清朝标准御膳有120 道菜,分为主食、点心、果品等。
吃个饭还这么累,白领们玩不起也玩不转这烦琐的美食套路。
外卖,把“如何吃”的繁文缛节全部去掉,直接回归到“吃什么”的本质。
从品类来说,外卖的口味相当丰富,不输堂食。
其实,有自信的店,才会用外卖宴客。
外卖解放了厨房,拯救了主妇。
中国女性多年未变的标准,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做饭这件事,成为了家庭主妇们强制性的角色使命,也不管主妇们是不是真爱弹奏“锅碗瓢盆交响乐”。
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不是更好吗?再说,从职场来看,女性的压力丝毫不比男性小。
晚上加完班回家,与其花一小时做饭、半小时洗碗,倒不如一键点个外卖,半小时内送上门,省事省力省时。
外卖还拯救了单身一族。
早在2022 年,中国单身人口数量就相当于俄罗斯和英国人口的总和,超过了2 亿,约占总人口的14%。
而美团点评曾经在去年透露,平台65%的定单来自单身用户,尤以外卖快餐最受单身用户的欢迎。
北京市石景山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石景山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名字刘亮程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
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会落一层土。
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
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
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
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
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
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
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
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
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
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
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
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
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
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
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
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
陈晓卿《荠菜花》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9小题。
荠菜花陈晓卿①过了元旦,北京一家超市里就有荠菜卖,大塑料袋装着,碧绿碧绿的。
每次从旁边经过,都忍不住上前摆弄两下,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工夫料理它,但还是愿意放纵自己假装购买的小冲动。
②三月三,荠菜赛灵丹。
其实再过几天的清明时分,才是吃荠菜最好的时节。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满眼是正在开花的油菜和拔节的小麦。
我和两个妹妹,每人拿着一把油漆工刮腻子的那种小铲子,行走在田埂上。
这正是挖荠菜的时节:再早的荠菜味道不够明显,而且不多;晚半个月,它又老了,不能再吃。
③小妹跟着纯粹是起哄,顺带做一些户外运动,大妹则是挖荠菜的主力。
她跟外公外婆长大的,天生认得荠菜的长相,就是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得不服。
一面挖,大妹一面讲解。
但说实话,荠菜挺难辨别,认荠菜这件事,曾耗费了我好几年的时间。
你说边缘是锯齿状吧,也不完全对,说像钥匙的齿牙,它的头又是圆的……当然,荠菜也有好辨认的时候——不过那时已经不能食用了——我指的是开了花的荠菜。
荠菜开的花小小的,白色。
在一本植物图谱(印象中为汪曾祺先生所绘)中我看到过,确实不打眼。
花落结子,荠菜短暂的一生也就结束了。
④每次我们要挖满一篮子荠菜才会回家,我妈接过篮子开始择菜,择完只能剩下大半筐——主要因为我还是带回了诸如苦杩菜、灰灰菜等等一些近似野菜。
⑤荠菜也分两种,田埂上的和麦田里的。
⑥田埂上的伏地生长,每日光合作用充分,颜色略深,味道浓郁;麦田里的,也就是北京超市里卖的那种,碧绿油嫩,体形也大一些。
前者适合做馅儿,后者更宜羹汤。
但,不管哪一种,我们采回来之后,便是对父母的要挟——饺子、馄饨还是肉圆汤?每一种都能满足我们旺盛的肠胃以及馋猫般的味蕾。
⑦然而我们勤俭的妈,绝不会因为我们的劳动而牺牲口袋里的钱。
她身边随处都能找到不买肉的理由,“这月家里财政紧张”,“今天太晚,卖肉的下班了”,“荠菜烩豆腐你没吃过吧”……我爹则是个乐观主义者,他发明过摊荠菜饼、炝炒荠菜、荠菜蛋花汤……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给我们做过凉拌荠菜:把荠菜焯熟,盐去水分,佐以香醋、香油,一道凉拌便上了桌。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_10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
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却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
多可爱的中国。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
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
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
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
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
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
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
食物是最好的亲善大使——与《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谈美食
食物是最好的亲善大使 ●徐 洁时隔四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总导演陈晓卿归来,与原班人马推出的新作《风味人间》,在这个岁末年初,抓住了很多人的“胃”,也暖了很多人的心。
《风味人间》的制作公司稻来传媒,位于北京北三环的一处老旧写字楼里,占地不算大,但有一挺大的茶水间。
让我吃惊的是,除了提供常规的咖啡、茶点外,柜子上摆满油盐酱醋和各式蘸酱,种类齐全,琳琅满目。
据说要不是写字楼规定不能明火烹饪,陈晓卿会把那里改造成一个厨房。
赶制剪辑和后期那阵子,他和团队经常没空好好吃饭。
这让他难受。
美食·人与人的交流《风味人间》最后一集播出日当天,陈晓卿和他的团队聚了个餐。
对这位曾笑言“170斤体重有40斤是工伤”的美食纪录片导演,正儿八经地访谈,远不如和他一起吃饭收获大。
《风味人间》剧照。
A scene from an episode of Once Upon A Bite——与《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谈美食在京城著名的“老男人饭局”里,订餐厅和点菜通常由陈晓卿负责。
那天的饭局,或许因为相识已久,老板早早排好了菜,但陈晓卿一到,第一件事就是再“审核”一遍菜单。
这是组局者的基本素养,要对自己分享的美味负责。
我还发现了一个细节,服务员上菜时,要是忘了报菜名,他都会提醒,“你得给我们介绍介绍呀”,然后再从自己浩大的美食储备里掏出一些来补充。
比如上来一道红烧鱼头,陈晓卿尝一口,皱了下眉头,“没有上次的好吃。
”他很快找到原因,那是因为葱香味不够。
“为什么不够?因为葱油没熬好。
熬葱油一定要用葱须,葱须是葱的风味物质最浓郁的部分,比葱茎高得多。
”他知道,如果只说鱼头不好吃,同桌的人没有对比,也感觉不出什么,所以他会很认真地去解释,哪里不够好,不好吃的原因又是什么。
这样一顿饭下来,大家收获了滋味,也收获了知识,几乎没人顾得上刷手机。
这让我想起陈晓卿之前说过的一个段子:小龙虾是最好的社交食物。
为什么呢?因为吃的时候你玩不了手机呀。
舌尖上的陈晓卿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舌尖上的陈晓卿最好吃的永远是人理想国按:《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近期热播,引发诸多争议,据说,有不少朋友开始“怀念”前两季的总导演陈晓卿。
也难怪,《舌尖》1和2打动无数中国观众,离不开这位灵魂人物的主导。
而《舌尖》1和2之所以好看,与陈晓卿本身是个资深的吃货不无关系。
在《舌尖》火遍全国之后,陈晓卿的名字也为人熟知,半是作为广受尊重的纪录片导演,半是作为酷爱美食的吃货。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陈晓卿已开始在报刊写作美食专栏,记录他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在江湖偶遇的人间至味。
2015年,理想国出版的《至味在人间》一书,即为他十年专栏文章的精选结集。
和《舌尖》1和2的气质一样,陈晓卿的美食文章满溢人间烟火气,既不高冷,也绝非小清新。
他喜欢钻研街边巷尾小馆子的独门看家菜,喜欢跋山涉水跟着朋友品尝各路不上台面的特色江湖菜。
对于他而言,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
所以,他在不同场合,多次理直气壮地说:“其实,世界上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今日微信,选取《至味在人间》的两篇文章,分享给各位。
或许,你从中能够找到在《舌尖》1和2中所体会到的、熟悉的味道。
同为美食家的上海作家沈宏非曾评价他说:“为什么他的嘴里常含口水,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选自《至味在人间》作者陈晓卿①一坛酱,四十年关于食物的记忆总是绵长的。
我生在皖北,父母是教师,谈不上厨艺精通,只会把饭菜煮熟,一家人将将吃个温饱。
所以,我的童年几乎没有什么食物特别难忘,除了一样东西,那就是酱。
每年暑假,院子里家家户户都要做酱,老家称“捂酱”。
酱分两种:在坛子里装着带汁水的,我们叫“酱豆”,刚出锅的馒头,掰开,中间抹上勺酱豆,热腾腾的奇香。
把酱豆捞出来,晒干直接保存,叫“盐豆”,淋上香油,适合拌稀饭。
一般来说,酱被认为是中国人的发明,成汤作醢到今天应该有几千年历史,国人对酱的依赖已经成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柏杨用酱缸形容中国文化,而不用其他,尽管不是褒义,但足可窥见酱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
懂得做人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吃饭
懂得做人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吃饭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吃饭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前脚“打工人”的热度还没过去,后脚一个“干饭人”啪的一下火起来了。
“干饭人,干饭魂”的口号,引起了新的网络狂欢。
“在那些静得只听得见呼吸的日子里,你会明白孤独就是生活的常态,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电影《小森林》虽说吃饭是人生存的本能,可是吃饭确实是一件值得认真对待的事。
即使是一个人也要认真吃饭。
这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
孤身一人在外的慰藉,深夜悲伤时的寄托,欢呼雀跃时的释放,吃饭将一切融入了美味之中。
一个人安安静静地享受着进餐,奇妙的味道在味蕾绽放,动静之间仿佛摆脱了尘世的烦恼;食物的酸甜苦辣也对应着生活的悲欢离合,我们从中学会了处事的道理。
美食在此刻是我们最好的陪伴。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导演陈晓卿说过一句话:“最好吃的食物,是能够让你心灵得到慰藉的食物。
”我觉得这句话好有道理,食物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也不只为了满足口舌之欲,而是能够让心灵感觉到宽慰和温暖。
而能够慰藉心灵的食物,往往是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食物。
我们的味蕾,有着极为强大的记忆力,尤其擅长记忆特殊岁月里的某种味道。
我们的舌尖是多么灵敏,能够辨识五味,还能够记得清人生的喜怒哀乐。
每个人的味蕾上,都有不同的识别密码,就像人与人的经历不同一样。
妈妈做的饭,奶奶做的菜,也许食材很平常,味道很一般,但却是最能安慰我们的心灵的,是我们最好的享受。
这是一门做饭的哲学,这是一家人和睦的象征,是一辈子的学问。
对于离家的游子来说,同时也是一份心灵寄托。
也许每一段关系的开始和延续都和吃有关。
多少好朋友是一起吃饭认识的,多少朋友的关系是一起吃饭升华的。
我和朋友都愿意喜欢走街串巷去探寻那些美味,觉得是种特别的感觉。
相似的口味,共同的爱好,奇妙的缘分。
这世间又能得几回呢?到饭点的时候,去哪吃,吃什么,稳妥地去常去的老店,还是另辟蹊径尝试新鲜口味,都使我们的感情一步步升温。
最好的食物
龙源期刊网
最好的食物
作者:陈晓卿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4年第01期
陈晓卿,红遍全国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
陈导的美食观很淳朴,认为“美食家不仅要见识多,味觉敏锐,有好奇心;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流畅的表达能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我的老家地处皖北,那里的菜谈不上什么特色,更像是鲁菜和豫菜的混合,与皖南的徽菜关系不大,加上母亲是皖西人,所以我打小就没留下特别固定的故乡口味的烙印,至今仍能毫无障碍地享受世界各地的美食。
小时候也谈不上喜欢吃什么,父母是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为我们做所谓精细菜肴;有时间也没这个手艺,基本上有什么,弄熟了就吃什么。
非说喜欢,我就喜欢邻居家的饭——邻居家的饭香。
即便如此,一直以来我也算是个好吃的人,并且越是物质匮乏的年代,越是馋嘴。
第一次背着父母做凉拌菜时,我还不到7岁,自己采的枸杞叶子,焯一下,放点简单作料。
1982年到北京上大学,家里每个月只给15块钱生活费,就这样我都会努力挤出两块钱,和同学搭伙找个地方打牙祭。
常去的一处是四川饭店,那时候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一份才7毛钱,荔枝肉片一份9毛,很是解馋。
活这一生什么都得嚼一下_名人故事
活这一生什么都得嚼一下抑郁症也没能阻拦他对吃的热情拍了二十多年纪录片的陈晓卿,现在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吃货──他拒绝说自己是美食家,更爱说自己是好吃的人,“好”读四声。
1月,他写了10年的美食专栏结集为《至味在人间》出版。
他开始了全国巡回新书分享会,5个月去了13个城市,办了16场,还将去6个城市,再办8场。
“这应该是理想国(图书出版方)所有作者里出场最多的一次了。
”陈晓卿笑出一口标志性的大白牙。
而且,跟大部分作者不一样,他是需要坐班的人,周一到周五,不出差的话,都得待在CCTV那座大楼里,只有周末才能跑到外地去。
陈晓卿说享受这种不带工作到处跑的状态,悠闲又孤独,不知道前面将遇到谁,“而且还有人给出火车票。
”听起来文艺得很。
但他的微博出卖了他。
每到一地,他不一定发分享会的现场图,但一定发本地美食图,食物大特写,有时加点儿制作现场,一连9张,馋得评论里一片舔舌。
大概没有什么能够阻拦他对吃的热情。
连2003年得了中度抑郁症,都只影响到了睡觉,丝毫没影响到吃饭。
正值“非典”时期,满大街馆子,没一个需要排队,“这我太开心了。
”至于危险,“你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怎么还会在乎这个。
至味在人间2006年,陈晓卿开始写美食专栏,远早于当《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他的吃货史能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7年,他还在读研究生,作为摄影师揽活,拍了第一届中国美食节,那是他第一次参与美食节目。
那次,北京稍微像样的饭馆,都是会场,陈晓卿跟着大吃四方。
端上来鱼翅,一个灯光师说“我不吃粉丝”,大家嘲笑他连鱼翅都不知道。
陈晓卿也跟着一块嘲笑,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
在1997年认识沈昌文老先生之前,陈晓卿爱吃爱得有点偷偷摸摸。
在他从小的教育里,爱吃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节俭、勤劳才是美德,“好吃”是和“懒做”联系在一起的,典型的贬义词。
沈昌文教育了陈晓卿很长时间,“比如讲夏衍怎么好吃,丁聪怎么好吃,拼命灌输我一件事——好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现实里的他,才真是一个好吃又有趣的人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现实里的他,才真是一个好吃又有趣的人前不久,期待已久的《舌尖3》一出来,观众就失望了,相比前两季,第三季可以说成了“舌尖上的笑话”,很多人开始想念去年从央视辞职的陈晓卿。
而那时的他正坐在广东梅州一家不知名的路边摊大快朵颐,全然不顾日渐飙升的体重,吃完还不忘撑着肚子点评一句:“我喜欢这样的小店,没那么多讲究。
万般皆下,美食为大。
”图片|陈晓卿微博陈晓卿这个名字在《舌尖》火遍全国后才为人熟知,而在圈子里,他早已是骨灰级的吃货,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
每到一地就去搜寻平民美食,被戏称为“扫街嘴”。
这样一个吃货,自然能拍出“好吃”的纪录片。
而相比《舌尖》,现实里的陈晓卿,才真是一个好(hào)吃又有趣的人。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比起高堂庙宇,更爱人间烟火陈晓卿常常调侃自己是个好吃的人,就是看到吃的时候,随时准备豁出去。
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第5天,他负责送给养去青川,因为离全世界肥肠的故乡江油很近,于是就到小饭馆里歇脚吃肥肠。
一口肥肠入口,好吃得睁不开眼。
可是吃着吃着余震来了,人们都往外跑,陈晓卿也跟着溜,心里却放不下这碗肥肠,于是又折回来淡定地吃完,找老板结账时已找不着人。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他一直是严肃的纪录片导演,拍了20多年纪录片,也拿过大奖,就是没火。
2007年拍《森林之歌》,高瘦的身子扛着重重的摄像机跋山涉水,长年蹲在大漠拍野生动物……虽然拍得很美,但还是暴露了吃货的本质。
▲年轻时候的陈晓卿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所有可食用的森林物产上,他给的镜头足、光线柔,解说词里按捺不住口水。
结果片子一播,淘宝上的松子、蘑菇等山货突然销量大增。
基于这种另类成功,陈晓卿决定拍《舌尖》。
陈晓卿,这个外号“陈黑子”方脸壮汉,一谈起吃,总是咂摸着嘴、两眼放光,他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吃的。
”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人们以为他出入高级酒楼饭馆,可他偏爱路边小店。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印象笔记网页版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印象笔记网页版《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之后,总导演陈晓卿的名字渐渐为人熟知。
半是作为广受尊重的纪录片导演,半是作为酷爱美食的吃货。
这位生于60年代、成名于90年代、至今获奖无数的央视纪录片导演有一张黝黑的脸,体格高大心思细腻,在开口大笑的时候,会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好牙,显得格外精神。
作为名声在外的"扫街嘴",他的吃客精神比起蔡澜、沈宏非一类的美食家,似乎更加平民化。
疙瘩角落,不起眼的门面房,大清早的袅袅炊烟,冷雨夜半时分的一碗热汤...陈晓卿的美食文章满溢人间烟火气,既不高冷,也绝非小清新。
新出版的《至味在人间》,记录了他在街边巷尾偶遇的人间至味,和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
储存了这个接地气儿的吃货收藏的海量餐馆名录。
5月,陈晓卿做客ZAKER,与小伙伴们畅聊"舌尖上的人间烟火",从《舌尖》的拍摄和后续,聊到现代餐厅的快餐化,聊到味觉、乡愁、人情味,聊到美食和人生...面对一群踊跃发言的吃货,不怒而威气场强大的总导演耐心又热情。
ZAKER君特整理了这篇访谈记录,供大家重温当晚的精彩对答。
祝大家胃口常开,不苟且每一顿饭。
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陈晓卿老师的新书——《至味在人间》。
《舌尖》拍摄,平民百姓家的人间烟火最能打动人心Q:当初是什么触动你拍摄《舌尖》系列纪录片的呢?A:这就说来话长了。
创作《舌尖》这样的片子的想法很早就有了,我是个爱吃的人,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在有智能手机以前就用短信记录吃到的馆子和美食。
大概十几年前,我和蔡澜、沈宏非一起做节目,萌生了做美食纪录片的想法,之后一直有意识地围绕这个题材不断积累。
国内的美食节目很多,我们希望能够有所不同,希望从食物里看到中国美食的奇绝之处、中国食物和中国人的关系。
Q:怎么挑选拍摄对象,有什么标准吗?看到好多都是平常人。
A:谢谢,舌尖系列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故事。
我个人喜欢路边的小馆子,喜欢最原生态的食物,我们的团队也希望能够把这许许多多普通人关于的食物的故事讲给大家。
陈晓卿舌尖上的人生况味
陈晓卿舌尖上的人生况味食的最高境界不在吃菜,而在“吃人”陈晓卿爱搜集美食,他常开玩笑说,一直在寻找自己不吃的食物,到现在还没找到。
陈晓卿选馆子的第一标准就是味道,只要味道好,他宁可去路边大排档,他和朋友们很少“吃空调,吃地毯,吃转盘桌子”,更多的是去小饭馆,为此,他也常常笑称自己的美食品位一直上不去。
陈晓卿搜美食大概要追溯到大学时代,读了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记忆最深刻的,是梁先生写到1926年他赴美留学四年归来,“乃把行李寄存于车站,步行到煤市街致美斋独自小酌,一口气叫了三个爆肚儿,三个品种一个不落,吃得我牙根清酸……这顿饭,乃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犹不能忘!”梁实秋的文字让陈晓卿对北京的本地饮食产生了兴趣。
他在微薄的生活费里省下结余,按图索骥找到几处梁文中记述的小吃,这种寻找一直持续到现在,甚至在影响着儿子,现在已经成了父子搜食队。
细读陈晓卿的美食专栏会发现,美食其实只是由头,更多揉进了人与人之间、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美味固然重要,但和谁吃饭总体上决定了饭局的趣味性。
甚至,在哪里吃,或者吃不吃,都已经是次要的了。
纪录:以美食见人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就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
多可爱的中国。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一位朋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陈晓卿拍的不是美食,是乡愁。
《舌尖2》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更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以美食见人生。
在陈晓卿看来,《舌尖2》需要传达出一些“更在意”的东西。
“生活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经历着太多的欢乐与痛苦,但中国人能苦中作乐,把喜悦通过美食呈现。
人间有至味
人间有至味人类几千年历史啊,说到底不就是吃的历史。
远古的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篝火雄雄到炊烟袅袅,粗茶淡饭到山珍海味,吃文化怕是唯一的贯穿人类文化几千年历史的见证者吧。
东北饺子锅包肉,江南醉蟹白斩鸡;上有馕饼夹烤肉,下有馒头就辣酱。
若是吃文化是世界文化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中国就是这文化的集大成者。
无论是成功的大老板,贫苦的农民工,在外的游子,务农的老农;上至古稀老人,下到稚嫩小童,在中国,提到吃,每个人都会两眼发光摩拳擦掌,总有那么一个菜香飘千里,从家乡的某个小屋里飘到你心灵深处……陈晓卿,一位资深老餮,走南闯北四处瞎晃,为了一口美味不惜驱车千里。
用他的话说,就是:“大隐于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肴,东奔西走,只为吃口热乎的。
”几十年的吃喝生涯,凝成了两大结晶:一个叫《舌尖上的中国》,一个叫《至味在人间》。
前者家喻户晓,光芒把后者照的有点暗淡,但是绝不意味着这本书差。
陈晓卿以数十年的饮食经验为原料,以丰富的感情为佐,撒上优美的文字提味,煎炒煮炸,收汁提味,将这本《至味在人间》展现在人世间。
这本书里,有群英荟萃:简单到一块豆干,复杂到一桌年夜饭;一碗挲汤勾起乡愁,一坛西瓜酱勾起四十年的念想。
从南到北的美食,总有那么一道无意间触碰你内心的柔软,让你捧起书,口水和眼泪同流。
看到”寒夜觅食”时,我忆起去年冬天,留校一个月的我好不容易到家,但街上的饭店都关门了。
我爸带着我在冬夜的寒寂中游荡。
在一个拐角,咱俩闻到一股冲香,辣到极致,香到极致。
闻香而寻,在河头找到家饭馆,没有大招牌,没有大门面,只有一股浓香,一盘简单到极致,却让人难忘的酸辣土豆丝。
大鱼大肉点了不少,但是那盘酸辣土豆丝,确是最让人难忘。
从回忆中退去,不觉发现口水已经淋湿了书角。
一本书,最打动人的不是优美的文笔,不是内容的丰富,而是真挚的感情。
一坛酱四十年的执着,酿出了舌尖上的中国里最精彩的一段之一;一碗挲汤的乡愁,勾起XX老乡的共鸣;一桌年夜饭的回忆,温暖了游子的心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晓卿:最好吃的是人李津《饮食男女》系列在《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之后,总导演陈晓卿的名字也渐渐为人熟知,半是作为广受尊重的纪录片导演,半是作为酷爱美食的吃货。
早在十余年前,陈晓卿已开始在报刊写作美食专栏,记录他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在江湖偶遇的人间至味。
《至味在人间》一书即为他十年专栏文章的精选结集。
陈晓卿的美食文章满溢人间烟火气,既不高冷,也绝非小清新。
他喜欢钻研街边巷尾小馆子的独门看家菜,喜欢跋山涉水跟着朋友品尝各路不上台面的特色江湖菜。
其实,对于他而言,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
所以,他在不同场合,多次理直气壮地说:“其实,世界上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作为名声在外的“扫街嘴”,超级吃货陈晓卿储存了海量的特色餐馆名录,趁此次出书机会,作者整理出书中涉及的全部餐厅,在大众点评上形成良心餐馆榜,扫一扫随书所附的二维码,即可一网打尽陈晓卿的私房菜馆。
今日微信,选取沈宏非专为此书写的序和书中一篇文章,分享给各位。
配图为新水墨代表画家李津作品(非书中插图)。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预订《至味在人间》陈晓卿签名本。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心传》90秒片花看文章之前,先来回味下《舌尖》吧~舌尖上的假想敌文| 沈宏非我发现,凡是写一手好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潜伏着一个假想敌,或隐或现的。
比如,曹雪芹的敌人是男人,金庸的敌人是女人;鲁迅的敌人是他人,托尔斯泰的敌人是他本人,张爱玲的敌人不分男女,只要是她的亲朋好友就行;陈晓卿的敌人,不是人,是城市,人造的城市。
敌意之深浅,与城市体量及其距离乡村之远近,成正比。
接下来,你会像我一样发现,凡是大城市里的饮食,在他的笔下一般都显得虚头巴脑,感觉五脊六兽,就连标点符号,一个两个瞅着也都没精打采的;一旦脱离了中心城区,越往城外走,文字就越是精神,越是来劲。
及至流窜到荒郊野岭,田间地头,胸臆便完全打开,双目就彻底放光,好言好语一发喷薄而出,令人目不暇给。
即便平日里坐困愁城,面对餐桌之上一应吃的喝的,荤的素的,一逮着机会,作者还是会有意无意地把它们偷偷往下,再往下,朝着有泥土的下方移动。
你且看他,陪偶像在北京的大酒店里吃罢一顿高大上早饭,明明吃饱喝足,下了电梯来在街上,还是忍不住要拿什么“居民区寻常巷陌中”甚至“二十年前某一个清晨的淮北小城洒满阳光的老街上”的早餐来说事,摸着肚子意淫一番,打着饱嗝吐槽一顿;你再看他,本来是欢欢喜喜过个年的大喜日子,在北京超市里见到荠菜,竟然也要不无伤感地闪回到老家黄黄绿绿的田埂。
就连和自己家乡八竿子打不着的馆子和食物,也要转弯抹角把人家从掌柜到厨子到服务员的老家籍贯连根刨起,大套近乎,煽动别人的乡愁,然后同仇敌忾,然后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角色与对方发生并保持不正常的关系。
陈晓卿,不论他置身北京还是东京,南京还是望京,你问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终总是会像扶乩般自动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正如作者自供:“就像我,一个安徽人,在北京这么大的城市生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每每想到我老家淮河岸边的菜肴,还是难免食指大动。
” “ (在北京)已经居住了二十八年,但一直找不到味觉上的归属感。
”在这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他该吃吃,该喝喝,貌似也没落下哪一顿,但是,就是凭着这股子浓浓的乡愁和满满的敌意,他总是能在北京的浓重雾霾里嗅出老家的味道,并且在这个超级迷宫里准确地找到来自老家的饭馆。
在城市里发现乡村,在钢筋混凝土里翻出泥土。
当然,树了敌,方能有的放矢。
有的没的,有意无意,城市这个宿敌也让他为我们带来了这一册用情至深的大好文字。
举个例子,《弯腰青》这是我在他博客上读到的第一篇,说的是萝卜。
开篇,照例是从躺枪的假想敌“北京天源酱园的甜辣干”开始,一路向南飞越八百公里,然后一屁股降落在故乡黄泛区的沙土地上。
在对老家的青萝卜极尽阿谀奉承同时恶毒攻击了北京的“心里美”乃至全世界的萝卜之后,一时写得兴起,进而向读者展现了故乡老式浴池的休息室里“吃萝卜最惨烈的情形”:“休息室里永远有一分钱一杯的六安瓜片和三分钱一只的萝卜待售,瓜片显然是低等级的,基本以茶梗为主,萝卜则是当地的,皮已经刮得很干净,售者用镰刀(就是割麦子用的那种镰刀的头)轻轻纵切,萝卜体内传出嘎吱嘎吱的夸张音响。
一些在我们看来的有钱人往往会端上一杯茶,深呷一口,放下杯子,腾出手来,抚摸着自己刚刚修完的光滑的脚后跟,另一只手则掰下一片萝卜,送进口中咀嚼,干瘪的生殖器萎靡而瘫软地配合着口腔的运动。
放在手边的萝卜肉质如翠玉,呈均匀的半透明状,晶莹饱满,鲜明地映衬着享用者疲沓的肉体。
”说实话,陈晓卿的这一弯腰,当时给我造成的震撼绝不亚于浴室里拣肥皂。
从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坚信,他以后如果不想再用“陈晓卿”这个实名的话,完全可以改用“弯腰卿”这个笔名行走美食江湖,永远不愁吃喝。
画面感虽已强大到如此不忍直视,不过等到拍摄《舌尖上的中国》,一朝有比文字更衬手的兵器在握,他对大城市的敌意还是难以自控地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我们共同见证了以下这一幕:超市里的,菜场里的,馆子里的,工厂里的,锅里的,碗里的,但凡是口吃的,统统地被他放归山林,重返江湖。
吃喝有道,写字有气。
各人笔下有各人的气,这个不服不行。
论写吃,有人霸气侧漏,有人镬气狂喷,有人傻气直冒,有人酸气逼人,陈晓卿的气,是地气,这和“接地气”还不完全是一回事,也还真不是逢大排档必赞,见高级货必骂的那种,那是怄气。
陈晓卿的地气,不是从地里冒出来然后被他一弯腰接住,而是酝酿于丹田,厚积于舌根,薄发于舌尖,逆向地深入泥土,深入地表,深入人心。
这正是:为什么他的嘴里常含口水,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15年11月5日至味在江湖文| 陈晓卿想起去年在四川拍片的事儿。
当时余震还在,我从彭州通济的山里出来,转场到鸡冠山。
已经吃了几天方便面了,特别想找一个打牙祭的地方。
恰巧路边竹林旁有间房子,门框上用油漆写着“三妹子酒家”,没犹豫,停车钻了进去—整个饭馆没有菜谱,所有的原料都摆在明面上,大厨是个粗壮的中年汉子,胡子拉碴,手里攥着菜刀拍拍打打给我们点菜。
我们要了一个耙耙菜、一个老腊肉,便坐下等着。
不一会儿,菜端上来(叫扔上来更准确),第一口下去,不由转身对老板说:“伙计,你家腊肉太咸。
”正在刷锅的老板头都不抬:“只有这个。
”什么态度嘛,我心里想。
第二口,却吃出了一股奇香,仔细再看筷子尖上的物事,大片的腊肉,由外至内,从深褐到鲜红—显然是暴腌暴晒的。
旁边搭车的一个彭州哥们儿说:“这家的腊肉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名的。
要不是地震,还可以吃到他家的风干鸡。
他家的鸡更巴适,晾在大山里,路还没有通……”一边吃着菜,再看那位中年汉子,隐隐地在心里生出了“世外高人”几个字,这,就是所谓的江湖菜吧。
江湖菜称呼是相对于官府菜的,无论是原料还是做法,都不按常理出牌。
当年,刚刚认识黄珂,吃了他做的黄氏牛肉,不由心生景仰,他听了哈哈大笑:“锤子,我算啥子高手撒。
真正的高手都在乡下的院坝里头……”我知道,每年开春,黄珂都会去四川重庆一带的山里,走村串寨,看到哪家饭食好吃,就花钱住下,趁做饭时在一旁偷窥默记—他自己称之为“采菜”,听上去像采风,有点儿故意跟艺术家混淆的意思—其实就是偷菜嘛,玩过开心网的人都知道的。
每次黄珂回京,就会把我们召集起来,当成味觉小白鼠,验收他新“发明”的江湖菜。
说来也怪,黄老学的很多菜,回到北京却没有办法正常实现当初的原汁原味,起码没有他吹的那么好。
黄珂只有在自己的“川菜实验室”继续埋头鼓捣,加点这个,换点那个……那个认真劲儿,只有中关村破解正版软件程序的人才能相提并论。
其实黄珂说的没错,要吃到真正的江湖菜,肯定不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而是在乡野小店,这个道理说起来就像马拉多纳不会竞选国际足联主席,格瓦拉不能出任联合国粮食组织总干事一样简单。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一个小土菜馆菜做得好,顾客盈门,换到城里扩展店面,却没几天就倒闭了。
店主人迷信风水,我的判断却是最好的菜肴一定在它的发源地。
就像北京开了无数家四川、重庆火锅连锁店,尽管人也很多,但味道,永远没有办法和原产地相提并论。
我仔细做过研究,原生态饮食一旦离开故土,原料、作料的供应都不可能有以前充足地道;另一方面,在陌生的环境,面对全新的客人,下手时不免要多看看顾客的脸色,做很多让步。
众口难调,菜不免中庸起来,原先支撑做菜的某种理念也开始动摇,在城市餐饮激烈竞争的环境里,大厨的脸色,很难像彭州乡间的那位汉子一样自信。
社会信息化程度愈高,大众的趣味愈发趋同。
在全国的民歌手统一用金铁霖式方法发声、播音员全部用播音系腔调说话的当下,原生态个性饮食本应显出它独特的价值。
然而,菜肴个性化和餐饮业利益最大化的需求永远无法同步。
厨师往往又都不是经营的决策人,真正要赚钱的老板,会根据顾客的普遍反映要求厨子做这样那样的变化。
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以江湖菜扬名立万的馆子,慢慢地,江湖两个字只剩下商业意义上的招牌意味了。
更可笑的是,有些乡间草根食物,却打肿脸冒充贵胄血统,编排出各种“中山靖王之后”的不靠谱名号立足,原先的乡野之豪气全都淹没在燕鲍翅之类面目可憎的菜单里面。
如果把烹饪比作江湖,我最喜欢的厨艺高人当如风清扬—背负绝学,遗世独立。
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三两个知己,绝不会参加武林大会之类的有套路规则的选拔。
他们做的菜永远是小众的:有性格,意气风发,绝不会考虑劳什子评委渐渐迟钝的味蕾和已经退化的牙齿。
山脚下,大河边,是他们揣摩和历练武功之所,偶尔遇到知音,他们会停下手里的活计,从后院搬出一坛陈年老烧,过来跟你连干几杯,仰天长笑……那才是完整的美食体验。
当然,这种念想实现起来越来越难—你看嘛,金庸都进作协了。
2009年11月13日【至味在人间】大隐于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肴,东奔西走,只为吃口热乎的;一个人的饭馆,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至味在人间》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
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之时,归根结底直抵人心: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