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院感pdca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院感pdca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9ec332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8.png)
科室院感PDCA持续改进记录表1. 序言近年来,医院院感管理工作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提高院感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工作质量,我科制定了院感PDCA持续改进记录表,旨在通过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的安全,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2. PDCA是什么?2.1 PDCA全称Plan Do Check Act,即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2.2 PDCA持续改进模式是一种由日本人Deming提出的管理方法,是一种基于实践经验的管理工具,适用于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较高的管理环境。
3. 院感PDCA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内容3.1 记录表包括以下内容:3.1.1 问题描述:对院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3.1.2 PDCA持续改进计划: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持续改进计划;3.1.3 持续改进实施情况记录:详细记录持续改进计划的实施情况;3.1.4 持续改进效果检查: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持续改进效果。
4. 院感PDCA持续改进记录表的使用步骤4.1 填写问题描述:当发现院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时,首先需要详细描述和记录问题;4.2 制定持续改进计划: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持续改进计划;4.3 实施持续改进计划:根据制定的计划,按照时间节点和责任人进行实施;4.4 检查持续改进效果:在一定时间后,对持续改进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持续改进效果。
5. 院感PDCA持续改进记录表的作用5.1 问题发现: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院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5.2 持续改进:通过PDCA持续改进模式,对问题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工作质量;5.3 效果评估:对持续改进计划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步的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6. 实际应用案例6.1 某科室发现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可能存在院感风险;6.2 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加强手术器械清洗培训,增加清洗次数;6.3 实施持续改进计划:培训医务人员,加强清洗工作;6.4 检查持续改进效果:定期抽查清洗情况,对效果进行评估。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01adcae1a6c30c2258019e97.png)
儿科护理质量安全持续改进记录表管理工具: PDCA循环实施时间:2015年 12月 8 日项目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率检测项目输液治疗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预期目标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零缺陷检测结果2015 年出现 2 例因输液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问题叙述1、 2015 年 12 月 7 日对患儿输液时发生了错误,因在转床时未及时更改床头卡信息及输液单信息,护士在进行操作前也未认真核对,导致身份识别错误。
问题的原因分析:(用鱼骨图追原因)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安全意识淡薄工作量大,想急于完成工作未养成操作前后查对的习惯加床病人多,换床频繁未接制度、流程欠完善受培缺乏日常监督人员不足,责训任制护理落实缺乏培训差儿科患儿沟通障碍晨间为输液高峰时段,工作量大家属催促尽快完成输液患儿抓扯腕带,使腕带易丢失环境因素患者因素是否展开调查与改进√展开 PDCA 调查与改进□偶发性异常,不需调查计划(Plan)实施(Do)1、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零缺陷1、健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加强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监督检查。
2、加强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定期对护士进行患者身份识别专项培训,并定期抽查患者身份识别的相关知识,督促其严格遵循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
3、及时补全患者的床头卡及腕带信息,防止因转床过程中产生信息不准确或发生混乱而引起医疗纠纷。
4、加强患者宣教,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邀请患者及家属一起参与身份识别制度的执行和护理安全的管理。
总结、再优化(Act)检查Check)1、不定期对患者身份识别进行督察,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科室院感质量自查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院感质量自查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906fe2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0.png)
科室院感质量自查持续改进记录表一. 质量自查目标为了保障科室院感质量,提高患者就诊的安全性和满意度,我们制定了以下质量自查目标:1. 实施科室院感管控制度,确保各项院感防控措施的落实;2. 加强院感检测和诊断能力的培训和提高,提高院感感染检测的准确性;3. 建立完善的院感监测和上报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院感数据,指导科室质量改进工作;4. 持续改进科室院感质量,降低院感发生率;5. 提升科室员工的院感概念和质量意识,全员参与院感质量的建设。
二. 质量自查内容为了实现科室质量自查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自查内容:1. 院感管控制度的落实情况;2. 院感防控设施和设备的维护情况;3. 院感感染检测能力的提升情况;4. 院感监测和上报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情况;5. 院感发生率的评估和改进情况;6. 员工院感概念和质量意识的普及和培养情况。
三. 质量自查过程1. 院感管控制度的落实情况自查自查方式:查阅科室院感管理制度文件、检查台账和记录表、抽查患者病历、医嘱单等。
自查内容:1) 各类院感预防指南的制定和提供情况;2) 各项院感防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3) 院感防控培训的开展情况;4) 院感相关文件(巡检记录、报告等)的整理和归档情况。
自查结果:1) 存在部分制度文件更新不及时的情况,需要进行整改;2) 部分科室人员对院感防控措施的执行不到位,需要提高培训力度并加强宣传;3) 院感相关文件整理和归档情况较好。
2. 院感防控设施和设备的维护情况自查自查方式:走访科室,查看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情况。
自查内容:1) 洗手消毒设施的完好情况;2) 消毒杀菌设备的日常维护情况;3) 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情况;4) 床铺和床具的清洁和消毒情况。
自查结果:1) 洗手消毒设施使用正常,但部分科室使用频率较低,需要加强宣传;2) 消毒杀菌设备维护较好,但需要加强操作培训;3) 空气净化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需要加强相关人员培训;4) 床铺和床具的清洁和消毒工作较规范。
安全生产管理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表
![安全生产管理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707a169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5.png)
安全生产管理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表
1. 背景
安全生产是每个企业应该高度关注并且重视的重要事项。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开展自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安全生产管理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表,帮助企业记录和跟踪自查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 自查内容
自查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
- 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检查;
- 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识别和评估;
- 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 安全生产制度和规范的执行情况;
- 安全生产事故的记录和分析。
3. 记录表格式
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表应包括以下字段:
- 自查日期:记录自查操作的具体日期;
- 自查内容:详细描述进行的自查项目和相关情况;
- 发现问题:列出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不合规情况;
- 改进措施: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 负责人:负责自查和改进措施的具体责任人;
- 执行进度:记录改进措施的执行进度;
- 完成日期:记录改进措施的完成日期;
- 备注:可进行其他相关补充说明。
4. 持续改进
记录表中的改进措施应有具体的执行计划和时间表。
在制定改进措施时,应考虑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分配相应的资源和人员进行执行。
改进措施的执行进度应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5. 总结
通过使用安全生产管理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表,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将有助于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0533641650e52ea55189876.png)
4、患者无上当受骗现象发生。
备注
评价日期:年月日评价者:
第二周:病区内野广告见多,存在上当受骗的不安全隐患。
第三周:部分患者输液滴数与输液卡勾签不符,多组液体的输液卡勾签欠规范。
第四周:护士晨晚间护理不彻底,未按要求完成,个别床单不清洁,不整齐。
第五周:危重患者多,探视人员频繁,未及时做好陪员管理。个别病人物品放置过多,过乱。
原因分析
1、危重患者多,探视人员频繁,不善于沟通,未及时做好陪员管理。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科室:脾胃二科检查日期:年月检查者
项目
内容
存在问题
第一周:血压计袖带、止血带、垃圾分类落实不到位
第二周:查5位病人胡须长。
第三周:危重患者多,探视人员频繁,未及时做好陪员管理。个别病人物品放置过多,过乱。
第三周:护士晨晚间护理不彻底,未按要求完成,个别床单不整齐、不清洁。
原因分析
1、危重患者多,探视人员频繁,不善于沟通,未及时做好陪员管理。
2、由于护士配置不足,治疗性工作较多,忽视了基础工作。
3、对晨间护理不够重视,只流于形式,不注重后果。
4、常规物品消毒未按要求落实。
整改措施
1、减少探视人员,加强管理、应协助整理好物品。应做好解释工作,督促患者家属整理好物品。
2、坚持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室清洁。
3、对为重患者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
4、学习常规物品消毒制度。
跟踪评价
1、分析存在的问题,使每位护士从主观上有正确认识。
2、常规物品消毒制度落实到位。
3、病房管理质量有所提高
备注
评价日期:年月日评价者: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持续改进记录表
![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961287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7.png)
编号:JL-QP-30-01
申报部门
申请日期
改进项目
申请人
改进原因:
改进目的:
解决问题的措施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相关单位意见
结果与批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签字
单位评审
不采用
理由:
采用
实施追踪
调查结果:□已全面实施 □部分实施 □未实施
完成日期:年月。
改善实施结果分析
1.实施情形(要点)记录:
2.实施效果评估:(可从效率提高、品质改良、成本节约、作业改善等方面加强说明。)
备注:
1.本表由提案实施单位及相关单位共同填写,所填写内容应准确、可靠。
2.管理部可依本表填写内容进行查核。
3.此表不够填写时,可附报告书次页附加之。
管理部
相关单位
实施单位
承(经)办人
签
章
保存期限: 三年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格模板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格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cb153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5.png)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格模板日期改进内容负责人完成情况备注
2022/01/01 定期开展医护培训,提升团队
专业能力张护
士
进行
中
无
2022/01/05 更新护理操作流程手册,规范
工作流程李护
士
已完
成
新版手册已发放到
各科室
2022/01/10 设立患者意见箱,收集改进建
议王护
士
已完
成
需整理并提出实施
方案
2022/01/15 开展护理质量评估活动,发现
问题并改进赵护
士
进行
中
尚未完成评估报告
改进内容详细说明
1. 定期开展医护培训
目的: 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保证护理质量。
计划: 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培训会议,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2. 更新护理操作流程手册
目的: 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提升工作效率。
措施: 重新审核更新手册内容,要求护士长每月进行一次培训,确保全体护士了解最新流程。
3. 设立患者意见箱
目的: 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操作: 在医院各重要位置设立意见箱,每周由专人汇总整理,及时提出改进方案。
4. 开展护理质量评估活动
目的: 通过评估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步骤: 针对患者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改进方案,定期监督执行情况。
结语
质量持续改进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寻找问题,勇于改进,才能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安全和满意度。
希望全院医护人员共同努力,营造和谐、安全的医疗就诊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手术室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手术室](https://img.taocdn.com/s3/m/3d4a80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9.png)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手术室一、引言手术室是医院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质量和护理效果。
为了不断提升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成为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本文将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记录表内容及要求1.手术室环境卫生记录:记录手术室环境卫生情况,包括每日清洁消毒情况、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等。
要求每日填写,并定期进行审核汇总。
2.手术室护理流程记录:记录手术室护理流程的执行情况,包括患者入室前后的护理措施、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情况等。
要求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护理过程,并在手术后进行总结和评估。
3.手术器械设备维护记录:记录手术器械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器械的清洁消毒、维修更换等。
要求负责人定期进行检查,并在记录表中标注检查时间和结果。
4.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记录:记录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及参与人数等。
要求每次培训结束后填写,以确保护理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三、实施方法及效果评估1.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确定手术室护理质量标准,并将其转化为操作流程。
通过培训和督导,确保所有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标准操作流程执行工作。
2.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案。
通过持续改进,逐步提升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水平。
3.开展绩效评估:定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并与记录表中数据进行对比。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保持护理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结论持续改进记录表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手术室管理者全面掌握护理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持续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ec1ea1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3.png)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一、前言护理质量是医疗健康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贯穿于整个患者治疗过程中。
保证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提升是医疗机构和护士团队不懈追求的目标。
为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制定并实施记录表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
本文将介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二、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背景护理质量的提升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制定旨在为护理团队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工具,帮助他们系统地记录和分析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内容1. 护理问题记录在该部分,护士需要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药物不良反应、护理操作不规范等。
2. 问题分析及原因探究护士需对记录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产生原因的深层次因素,以便有效制定改进措施。
3. 改进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护士应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改进行动能够有效实施。
4. 改进效果评价对实施了改进措施的护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价,评估改进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实施过程1. 制定记录表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需要护理管理团队的共同参与,确保内容具有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2. 培训与推广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内容进行培训,并推广给全体护士,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
3. 日常记录与汇总分析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记录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改进报告。
五、总结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是保证护理质量稳定和提升的有效工具。
通过持续记录、分析和改进,可以帮助护士团队发现问题、改进护理过程、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升。
六、参考文献XXX.(XXXX).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在医院中的应用研究. XXX杂志, XX(X), XX-XX.以上是关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Markdown文本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PDCA记录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PDCA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2a9c3f4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d.png)
人员紧张,有些病区产假人员较多。
制定对策:1、护士长加强管理和督导;
2、责任组长关注本组休假护士的
量表完成情况,履行自己的职责;
3、加强护士安全培训,让护士充
分意识到风险评估量表对预防不
良事件的重要性;
4、护理部加强督导和检查。
P
对策实施:1、护士长利用晨会、护士会给护理人员讲解护理风险评估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护士重视度;2、病区护士休假所分管的病人,护士长及时安排在班护士完成各种护理工作;3、责任组长关注本组病人各种量表的完成情况,及时查漏补缺;4、护理部加强督导和检查,对存在的缺陷进行护理质量的扣分,必要时对产假多的病区进
本月重点改进项目——护理风险评估表落实不到位
检查项目:护理风险评估表的落实情况
检查结果:
6月3日
6月14日
7月9日
7月19日
68.08%
80%
87%不到位,有不良事件的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1、护士长督导不够;2、个别护士对风险评估重视不够,对高危患者
的安全意识不够;3、个别护士休假,护士长未及时安排其他护士完
行护士调配。
D
小结:经过上述对策的实施,现A
本院护理风险评估表的到位率
由68.08%升至96.88%。措施有
效,继续实施,持续改进。
C追踪落实改进:
全院护理风险评估表的到位率上
升28.8%:
PDCA客户服务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PDCA客户服务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dd9037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2.png)
PDCA客户服务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记录PDCA(Plan-Do-Check-Act)模型在客户服务
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通过不断的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我
们将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 PDCA模型概述
- 计划(Plan):制定改进计划,明确目标和行动计划。
计划(Plan):制定改进计划,明确目标和行动计划。
- 执行(Do):根据计划执行行动,实施改进措施。
执行(Do):根据计划执行行动,实施改进措施。
- 检查(Check):评估改进效果,收集数据和反馈。
检查(Check):评估改进效果,收集数据和反馈。
- 改进(Act):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措施进一步改进,形成持
续改进循环。
改进(Act):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措施进一步改进,形成持续改进循环。
3. 改进记录表
以下是PDCA客户服务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的模板:
4. 改进记录示例
5. 总结
PDCA客户服务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是一个有助于监控和改进客户服务质量的工具。
通过周期性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并持续改进,以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体验。
我们将坚持使用PDCA模型,推动客户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849409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6.png)
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摘要:
1.手卫生的重要性
2.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3.手卫生效果评价
4.总结
正文:
一、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是预防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它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安全,也是保障医务人员自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可以降低30% 的院内感染率。
在我国,手卫生工作同样受到高度重视,各级医疗机构都在努力落实相关规范。
二、手卫生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手卫生质量,本年度我们采取了以下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培训:对手卫生规范和六步洗手法进行全员培训,确保每位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定期检查:对手卫生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配置有效、齐全,使用便捷。
3.依从性调查:对手卫生正确率及依从性进行调查,了解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4.抽考: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抽考,以考促学,提高手卫生意识。
5.培养:进行医务人员手采样细菌培养,了解手卫生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三、手卫生效果评价
通过上述持续改进措施,我们的手卫生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手卫生正确率从80% 提高到了95%,依从性也从70% 提升到了90%。
在抽考和培养结果中,我们也看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的措施是有效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持续改进措施,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手卫生质量,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环境。
持续改进记录表
![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862543abb7360b4c2f3f6480.png)
持续改进记录表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妇产科9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2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3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4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5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6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7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8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9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10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11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12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4d87b8e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1.png)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是用于记录护理团队在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所进行的PDCA循环的具体实施情况的表格。
表格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日期:记录实施PDCA循环的具体日期。
2. 改进目标:明确本次PDCA循环的改进目标,可以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患者体验等。
3. 计划(P):列出本次PDCA循环的计划步骤,包括确定问题、制定改进方案、设定目标和计划实施的时间等。
4. 实施(D):记录PDCA循环的实施步骤,包括实施改进方案、采集数据、监测实施效果等。
5. 检查(C):列出本次PDCA循环的检查步骤,比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改进目标进行对比等。
6. 行动(A):记录本次PDCA循环的行动步骤,包括对结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确定下一步行动计划等。
7. 结果:记录本次PDCA循环的结果,包括是否达到改进目标、改进效果如何等。
8. 跟进计划:记录本次PDCA循环后的跟进计划,包括继续改进的步骤、下一次PDCA循环的计划等。
通过填写和记录PDCA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护理团队可以系统地进行质量改进工作,并不断优化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ccf0d6c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b.png)
昏迷病人卧床时间长,不能经口进食,导致病人体质差,且 2、降低气管切开患者食物返流的发生率;
病人又有气管切开,留置胃管鼻饲成为这类患者有效方
法之一;但昏迷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使气管敏感部位
的反应性降低,食物清除功能异常,胃排空延长;加之气管
切开经常要吸痰,刺激咽喉部而发生食物返流,针对以上
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插胃管延长置管深度,鼻
流;
2、 一次性硅胶胃管第三侧孔距胃管顶端较长,采用教科书
的方法,胃管深度从前额发际-剑突的距离;此孔位于贲
门以上食管内,当注入流质时,鼻饲液返流于咽喉部,引
起食物返流;采用置管时增加胃管插入长度约 5~6cm,
使末侧孔进入胃内,可防止食物返流;
3、 为减少胃潴留发生,鼻饲前要进行抽吸;确定有无胃潴
康复科护理质量安全持续改进记录表
管理工具:PDCA 循环
项目
降低气管切开患者食物返流的发生率
实施时间: 2015 年 8 月 30 日
检测项目
气管切开患者发生食物返流
预期目标 降低气管切开患者食物返流的发生率
检测结果
8 月份发生一例气管切开患者食物反流
问题叙述
一例气管切开的患者在鼻饲后发生食物返流
1、 与患者病情、年龄及某种药物有关
饲时抬高床头 30°~45°,符合食物在消化道内运行的方
向;体位抬高是预防误吸的关键;一般在鼻饲前抬高头部,
同时减少鼻饲量,减慢注入速度,延长鼻饲时间;同时加强
年轻护士吸痰技术的培训,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和健康
教育;针对发生反流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采取护理措施后,
食物返流率明显降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性
不足
对食物反流的患
PDCA持续改进记录表
![PDCA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bc8e06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0.png)
是否需要展开PDCA改进:口展开PDCA调查与改进口偶发性异常,不需要调查
计划 (Plan)
1、质量改进小组
2、行动计划:
1)和主管医师护士交流,让患者和家属在规定的时间待在病房。
2) 麻醉医师必须克服困难及时会诊。
3) 麻醉医师会诊时必须认真仔细采集病史。
4) 仔细认真阅读各项化验结果。
3、认加强相关知识培训
时间:2018年9月至 12月真评估 ASA
实施(Do)
1及时和临床医生和护士沟通。
2开会明确会诊患者的重要性。
3认真学习 ASA分级。
4每月检查一次, 按规定评分, 不合格者加强学习。
PDCA持续质量改进记录表
科室麻醉科:
监测项目:麻醉知情同意书和术前访视
1) 患方签字时间是否准确及时。
2) 病史采集是否完整。
3) 化验结果是否完善。
4) ASA评级是否准确。
5) 麻醉医生会诊是否及时。
改进目标:合格率 100%
监测结果:%
指标名称
患方签字
病史采集
化验检查
ASA评级
会诊
病人
收集时间:
2018.8—9
2018.8—9
2018.8—9
2018.8—9
2018.8—9
数值:
30%
95%
98%
88%
75%
背景/问题:
近端时间抽查, 合格率为 80.5%
原因分析:
1) 麻醉医师对术前访视不够重视。
2) 麻醉医师对 ASA 理解不够充分。
3) 麻醉访视时不认真仔细。
4) 患者及家属不能很好的配合。
持续改进记录表
![持续改进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1b831a36a45177232e60a202.png)
持续改进记录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妇产科9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2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3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4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5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6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7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8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9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10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11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急诊科12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7-2019.1.9持续改进记录表1
![7-2019.1.9持续改进记录表1](https://img.taocdn.com/s3/m/5208b934bb68a98270fefa36.png)
科室负责人:日期:
督促检查:
科主任:日期:
记录人:宫娜娜日期:20Hale Waihona Puke 9.1.9改进措施及方法:
1.不同日期配置的试剂不能互混,且仪器内的试剂设置旧试剂先用,再用新配置试剂。加强人员培训,每日更换配置试剂的蒸馏水,试剂配置后30分钟后才能使用,上机前一定要先混匀。
2.合理预估试剂使用量,在稳定期内完成检测。
实验室负责人:宫娜娜日期:2019.1.24
检验科工作持续改进记录表
专业实验室:血液组日期:2019.1.9
存在问题及可能原因:
1.试剂复溶后置于2-8℃存储稳定期为3天,偶有较前复溶的试剂还存在,就用新配置试剂,造成试剂不稳定。
2.试剂配置太多,使用时间太长,稳定性受影响。
3.2018年12月,FIB-2 CV 8.826%、FIB-3 CV 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