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运用对偶
最全木兰诗测试题及答案
《木兰诗》测试题班次:姓名: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着的是: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三、内容及写法理解1.你从文本中可以看出木兰是个怎么样的人2.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2例。
3.“旦辞爷娘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4.品味“开”、“坐”、“脱”、“着”、“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四、拓展阅读: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习射(少年时)B.市.鞍马(买)C.长而益.精(更加)D.易.男装(穿)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数.()建奇功3.一词多义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木兰诗>测试题答案一、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代父从军勤劳勇敢美好和平生活二、二、字词句积累三、(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四、zhùtiěkèhán ān jiān pèi yān jìjiū溅溅戎柝zǐzhuócháng huó五、(二)、重点字词解释六、1、只2、眯着眼3、早晨4、只5、过6、北方7、不愿做8、记功9、有余10、怎么11、穿12、动弹七、(三)、通假字八、1、“帖”同“贴”,粘贴九、2、“火”同“伙”,伙伴十、(四)、古今异义词十一、1、户:古义:门今义:窗户十二、2、十二:古义:表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十三、3、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十四、4、但: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十五、5、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十六、6、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十七、(五)、一词多义十八、1、买;集市2、文告;同“贴”,粘贴3、统领军队的人;扶持4、愿意;希望(六)、词类活用(七)策:名词做动词,译为:记\ 骑:动作名,战马\名作状,像云那样\名作动,买(八)(七)、重点句子翻译(九)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木兰诗中的所有对偶句
木兰诗中的所有对偶句木兰诗中的所有对偶句《木兰诗》相信同学们都十分了解,但是《木兰诗》对偶的句子有哪些,大家知道吗?如果不清楚的话,可以参考以下的内容哦!木兰诗中的所有对偶句 1对偶(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诗词赏析《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叙事民歌,也是一乐府诗。
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
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
语文《木兰诗》知识点归纳集锦
语文《木兰诗》知识点归纳语文《木兰诗》知识点归纳集锦《木兰诗》是中国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木兰诗》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作者简介五六世纪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
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
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二、文体知识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
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三、相关资料《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
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二)古今异义:1.军书十二卷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2.市: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3.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四)词类活用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为动词,买)(五)文言句式省略句愿为市鞍马点拨:“为”后省略“之”,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点拨:宾语前置句,应为“问女所思何”。
(六)成语积累1.磨刀霍霍:本形容磨刀声响亮。
后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
例句:该国已经磨刀霍霍,很多居民担心他们可能采取报复行动。
2.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木兰诗里的5种修辞手法
木兰诗里的5种修辞手法导读:《木兰诗》原文:作者:佚名【南北朝】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互文: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东市买骏马,西市……(四句)二、复沓:“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三、顶真: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四、排比:"爷娘闻女来"六句 "东市买骏马"八句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夸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五、对偶: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旦辞"四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里的5种修辞手法】1.木兰诗里的6个修辞手法2.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3.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互文4.木兰诗的修辞手法整理5.木兰诗的修辞手法6.木兰诗修辞手法互文7.木兰诗修辞手法特点8.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作用上文是关于木兰诗里的5种修辞手法,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最全木兰诗测试题及答案
班次:姓名: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三、内容及写法理解1.你从文本中可以看出木兰是个怎么样的人?2.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2例。
3.“旦辞爷娘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四、拓展阅读: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习射(少年时)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D.易.男装(穿)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数.()建奇功3.一词多义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木兰诗>测试题答案一、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代父从军勤劳勇敢美好和平生活二、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zhù tiě kè hán ān jiān pèi yān jì jiū溅溅戎柝zǐ zhuó cháng huó(二)、重点字词解释1、只2、眯着眼3、早晨4、只5、过6、北方7、不愿做8、记功9、有余10、怎么11、穿12、动弹(三)、通假字1、“帖”同“贴”,粘贴2、“火”同“伙”,伙伴(四)、古今异义词1、户:古义:门今义:窗户2、十二:古义:表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3、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4、但: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5、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6、走:古义:跑今义:行走(五)、一词多义1、买;集市2、文告;同“贴”,粘贴3、统领军队的人;扶持4、愿意;希望(六)、词类活用策:名词做动词,译为:记 \ 骑:动作名,战马 \名作状,像云那样 \名作动,买(七)、重点句子翻译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一)《竹里馆》(王维)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6.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7.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逢入京使(岑参)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4.《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四)晚春(韩愈)1.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木兰诗用什么修辞手法
木兰诗用什么修辞手法导读:《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五、排比《木兰诗》有3处用了排比的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3处都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3个或4个句子连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第一处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忙碌地准备行装的情景;第二处描写木兰回到家乡,家人迎接木兰的热烈场面;第三处则是描写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乡后,走进家门和重着女装时的欣喜心情。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古诗词曲分册逐首梳理-七年级下册
念天地之悠 悠, 独怆然而涕 下!
宙的永恒。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营造 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感基调。 哲理: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 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炼字:“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出
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独”字
到东市买了好马,到西市买了马鞍和鞍垫,到南市买了嚼子和缰绳,到 北市买了长鞭。(木兰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载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
出发,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 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向前进发,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 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作家作品介绍】陈子昂,字伯玉,梓(zǐ)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 文学家。歌,古代一种诗歌体裁。 幽州台,即蓟(jì)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 在今北京西南。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 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 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 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 歌》。
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渲染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注释】①古人:古代的人。主要指古代知人善任的贤君。②来者:后来 的人。主要指后代的贤君。 【译文】往前望,望不见古代的贤君;往后看,看不到后世的英主。想到广 阔天地的无穷无尽,我不禁黯然神伤,热泪纵横! 【主旨】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 情怀。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 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互文、排比手法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黄河颂》理解性默写1.《黄河颂》中统领全诗的是望字,该字统领了哪些内容?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2.《黄河颂》中,指出黄河流域众多的河流,写出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和宽广的流域面积的句子是: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面,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3.《黄河颂》中,诗人借黄河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护黄河,保护祖国的句子是: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4.《黄河颂》中,诗人形象的比喻,黄河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足以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的句子是: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保障。
5.《黄河颂》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中华子孙,该诗句是: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木兰诗》理解性默写6、《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7、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8、《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9、《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0.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句子: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2.《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3.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对偶修辞类默写练习
2025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课时练习:对偶修辞类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在《沁园春·长沙》一诗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湘江动态景物的两句话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归园田居》(其一)中,“,。
”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杜甫在《登高》中用“,”两句写出自己当时的处境,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悲,而对偶又极精确”。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崔颢《黄鹤楼》中“,”两句使用了对偶、叠词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
6.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韩愈《师说》中,作者用对偶句子指出有些“士大夫之族”不愿意相互学习的借口是:,。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阿房宫赋》用“,”两句构成对偶,揭露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8.名篇名句默写。
《离骚》中有两句,用对偶的手法,说因为我佩带美好的香草,又采集花草来装饰自己的华美,却遭到奸佞小人贬斥,遭受罪名的句子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用对偶句式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两句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蜀道难》中“,”两句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羲和驾六龙”的传说,衬托出蜀道的山高水急。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偶“,”。
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了马快弦急、战斗激烈的两句是“,”。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 《木兰诗》中考题 (6)
木兰诗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二、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第二单元《木兰诗》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训练(部编版)111(1)(1)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第二单元《木兰诗》★文言词汇积累1.(原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机杼.()(2)军帖.()(3)鞍.马()(4)可汗..()()(5)辔.头()(6)鸣溅溅.()(7)鸣啾啾.()(8)戎.机()(9)朔.气()(10)金柝.()(11)铠.甲()(12)红妆.()(13)燕.山()(14)傍.地()(15)阿姊.()(16)策勋.()2.(原创)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机杼.声(2)问女何所忆.(3)愿为市鞍马....(4)旦.辞爷娘去(5)万里赴戎机..(6)策勋..十二转(7)赏赐百千强.(8)愿驰.千里足(9)雄兔脚扑朔..(10)双兔傍.地走.(11)著.我旧时裳(12)出郭.相扶将3.(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旦辞.爷娘去蒙辞.以军中多务B.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C.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D.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4.(原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今义:(2)策勋十二转.转:古义:今义:(3)双兔傍地走.走.:古义:今义:5.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昨夜见军帖B.赏赐百千强C.著我旧时裳D.对镜帖花黄★朗读节奏6.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文学常识7.(原创)填空。
《木兰诗》选自(朝代)编的《》。
这首诗是朝时的一首,它和《》被誉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名句默写8.唧唧复唧唧,。
不闻机杼声,。
9.《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10.《木兰诗》中高度概括木兰急行军的句子是:“,。
”11.《木兰诗》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
《木兰诗》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学生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叙述了古代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二、三行对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唧唧,叹息声。
当:对。
户,门。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唯,只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何,什么。
忆,思念。
亦,也。
译文: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思念什么。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帖,军中的文告。
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点兵,征兵。
军书,这里指征兵的文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用法相同。
)爷,父亲。
译文: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为,为了。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市,集市。
鞯,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译文: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早晨。
辞,离开,辞行。
但,只。
闻:听见。
溅溅,水流声。
译文: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流水声。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至,到。
胡骑,胡人的战马。
啾啾,马叫的声音。
译文: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木兰诗里的对偶句
木兰诗里的对偶句
导语: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
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木兰诗里的对偶句,欢迎大家阅读。
《木兰诗》中对偶相对比较工整的,有: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不甚工整的对偶句有: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夸张,就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技巧,借助于想象,将所描绘对象的某些特点作“言过其实”的扩大或缩小,以便鲜明地突出地反映事物的某些特征,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运用夸张,表明军情紧急,渲染出紧张的战争气氛。
例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矫健雄姿。
例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了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的准备工作。
例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向猪羊”表现了亲人相聚时的热烈气氛。
例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表现了木兰胜利还乡后见到旧物、恢复女妆时的喜悦心情。
例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场,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七)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讴歌木兰的谨慎机敏,使文章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例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也点明了宿营的条件艰苦。
(三)顶真: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连续两次都用上,使相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的修辞方法。主要用于整齐句子结构,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导读:《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诗歌,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歌特色。
作者运用摹状、映衬、设问、顶真、排比、对偶、夸张、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热情地歌颂木兰勤劳、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赞扬了木兰不慕名利、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七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七年级(下)(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1、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6、《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陋室铭》(刘禹锡)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三)《爱莲说》(周敦颐)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6、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四)《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练习(逐篇默写+主题式默写)(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逐篇默写(一)木兰诗【直接默写】1. ,唯闻女叹息。
2.女亦无所思,。
3. ,可汗大点兵。
4. ,从此替爷征。
5.东市买骏马,,,。
6.不闻爷娘唤女声,。
7.万里赴戎机,。
,寒光照铁衣。
,壮士十年归。
8.归来见天子,。
策勋十二转,。
9.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
10.开我东阁门,,脱我战时袍,。
当窗理云鬓,。
出门看火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1.雄兔脚扑朔,;双兔傍地走,?【理解性默写】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现多运用于奔赴战场,英勇杀敌。
)2.《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句子是:,。
3.《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军营寒苦、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4.《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最终凯旋的两句诗是:,。
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句子:,。
6.《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7.《木兰诗》中突出木兰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诗句是:,。
9.《木兰诗》中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诗句是: ,,,。
10. 《木兰诗》中写寒气凛冽、月光映雪,表现将士们边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11.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多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
12.古人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木兰诗》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13.表现木兰得胜归来后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14.互文,可见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常用来形容战争残酷,生还者无几的诗句是:,。
15.《木兰诗》中能感受到木兰替父从军的毅然和决然的诗句是:,。
16.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
17.描写边塞隆冬苦寒之味的诗句是:,。
18.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的诗句是:,。
第9课《木兰诗》导学案2020-2021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用+教师用)01
第9课《木兰诗》导学案2020-2021年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用+教师用)《木兰诗》导学案(学生用)学习目标: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力量。
学习要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第一课时一、导入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
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
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
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
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
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
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编的《》(乐府双璧另一:《》),属于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正字音机杼()(织布梭子)可汗()鞍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缰绳)燕山()胡骑()(战马)戎机()(军事)朔气()(北方)金柝()(打更用的梆子)红妆()(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穿)傍地走()(贴着)三.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当户惟可汗市但朔气金柝铁衣明堂策勋强不用郭著帖花黄扑朔迷离安能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二年归:。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四、朗读全诗。
五.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
——第一部分(段)写。
第二部分(第段),写。
第三部分(段),写。
第四部分(第段),。
六、分析第一部分。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4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七、小结。
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一)《竹里馆》(王维)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6.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7.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逢入京使(岑参)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凭君传语报平安(四)晚春(韩愈)1.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2.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3.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4.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5.(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五)《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1.2.3、45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句子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简介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
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
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
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
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
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
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
”(《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
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