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血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静脉血栓形成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thrombosis,PT)是指发生于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PV可造成门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肠管淤血,是导致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上该病并不少见,但易被忽视,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后果而危及患者生命。

编辑本段简介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导致肝外门静脉高压的主要疾病。门静脉血栓性阻塞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患。单纯的肝外门静脉阻塞则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

最突出最常见症状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性起病者有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但很少引起肝脏梗死。

如血栓扩展到肠系膜上静脉,则可引起小肠梗死,导致腹膜炎、休克甚至死亡。病程较长者与门静脉高压症状相似,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Relli在其51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采用门静脉造影及术中探查发现,16.6%并发有门静脉血栓。602例门脉高压患者中发现47例门静脉血栓而无肝脏疾病,约占7.8%。

编辑本段流行病学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差别很大。Jones报道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为10%,Okuda报道日本病理协会247728例患者的尸解结果,门静脉栓塞的发生率为0.5489%,肝硬化患者门静脉栓塞率为6.5885%,脾切除术后门静脉栓塞率为22.2%。Egnchi报道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栓塞率为25%。Rattner等调查1000例脾切除术,7例发生了门静脉栓塞,发生率为0.7%。Chaffanjon报告了连续60例脾切除的病人,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每天3000U 皮下注射,术前及术后7天,30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3%,其中75%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应嘉均等施行脾切除2185例,术后5例出现PT,发生率0.23%。Rosemurgy报告门腔静脉架桥分流术后栓塞率为10%。

戴植本报告24例门静脉高压症离断术后患者,术前门静脉栓塞率8.33%,术后栓塞率为37.5%,而TIPS术后的栓塞率高达32.5%,单纯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则占住院患者的0.002%~0.007%,占全部肠系膜栓塞病例的10%。

另外调查的41例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中,门静脉血栓形成33例,先天性肠系膜多发性动静脉瘘2例,先天性多发性肝动脉细小分支-门静脉瘘1例,后天性肝总动脉-脾静脉瘘1例,脾动-静脉瘘1例,终末支门静脉纤维化2例,肝动脉瘤压迫门静脉致血栓形成且瘤体远端血栓形成1例,其中4例因门静脉血栓形成而并发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又有文献报道门静脉血栓在肝移植的术前及术后的发生率均有增加,发生率2.1%~13%不等。门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肝硬化、高凝血状态、脾切除史,门腔分流病史等。

门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性别、肝硬化程度、酒精性肝硬化等因素也有关系,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肝硬化A级发生率为2.5%,B级为5.6%,C级为10.4%;酒精性肝硬化发生率为17%,而非酒精性肝硬化发生率为10%,考虑到不典型病例的漏诊,甚至某些患者死后也未能做出正确诊断,门静脉血栓的实际发生率比文献报道的还要高。

编辑本段病因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复杂,主要有炎症性,肿瘤性、凝血功能障碍性、腹腔手术后,外伤性及原因不明性等。25%~30%的成人门静脉血栓病例继发于肝硬化,婴幼儿门静脉血栓多继发于先天性门静脉闭锁、脐静脉脓毒血症、阑尾炎等,PT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国外报道372例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现周围静脉炎、腹腔炎症性疾病、腹部大手术与门静脉高压是发生的主要因素,且以脾切除术后为常见。

局部因素在PT形成的危险因素中占40%,局部因素的存在促进了门静脉血栓的形成,这些局部因素主要分4类:局部感染灶,门静脉系统损伤、腹腔肿瘤和肝硬化,临床上以肝硬化伴发PT 为最多,PT还可见于妊娠(特别是子痫患者)、口服避孕药和引起门静脉淤血的患者(如肝静脉阻塞,

慢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有学者认为至少有1/3的PT患者是多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1. 门静脉高压症多因各种病因的肝硬化及充血性脾大所致。主要是由于门静脉压力升高,造成门静脉及其属支的向肝性血流的减少和血流速度的减慢造成涡流而致血小板堆积形成血栓。

2. 腹腔感染为肠道感染性病灶的细菌进入门静脉系统所引起,如新生儿脐炎、脐静脉脓毒血症,成人常见的有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空腔脏器的穿孔、小肠炎性病变、腹腔盆腔脓肿及腹部术后感染等。

3. 腹部手术及外伤各种腹腔的手术均可导致门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特别是脾切除术后最常见,可能与术后血小板增多和血液黏稠度升高有关。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流量减少,门静脉压力下降加速了血栓的形成,此外,术后扩张的脾静脉内血流缓慢,在高凝状态下又促成了脾静脉血栓形成,

4.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腹部肿瘤,特别是结肠及胰腺的肿瘤,常伴有门静脉系统的高凝状态,可导致血栓形成。近年来还发现遗传性凝血功能紊乱也参与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包括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缺陷等。

5. 肿瘤等压迫门静脉肿瘤(如胰腺肿瘤、肝细胞癌)压迫,肠扭转等导致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致门静脉血栓形成。

6. 其他原因包括原发性小静脉硬化,脾静脉或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蔓延、部分患者有长期服用避孕药史,少见的因素有各种充血性心力衰竭、红细胞增多症等。

7. 原发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少部分肝外门静脉栓塞尚无明确病因。可有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游走行血栓性静脉炎病史。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门静脉阻塞可由PT、恶性肿瘤的侵犯(肝细胞癌栓)等引起,临床上PT是造成门静脉阻塞的主要原因。

PT可发生在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及脾静脉内。如果血栓仅局限于门静脉主干,且为缓慢形成的不完全性阻塞,临床上可能不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将来可造成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血流经胃冠状静脉、食管静脉至半奇静脉,最后注入上腔静脉,由此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如果门静脉主干和肠系膜上静脉均有血栓形成,可引起明显后果,严重者可以引起肠坏死。表现为肠壁增厚及肠系膜呈暗红色,黏膜下充血,水肿,出血及肠黏膜剥脱等改变,伴有血性浆液性腹水,静脉内可挤出新、老血栓,当脾静脉血栓形成时,脾静脉血流经胃底静脉,最后注入门静脉,进一步加重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出血。单纯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阻塞少见,由于侧支循环丰富,亦较少引起出血,除非血栓原发于肝硬化者。

其他原发因素引起的PT,即使肝外门静脉或肝内较大分支发生阻塞,临床上也很少影响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偶可致肝坏死,其主要原因是在门静脉血栓形成部位快速建立侧支静脉旁路,最终形成海绵状血管瘤,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向肝的血流供应,肝内门静脉阻塞,常伴有肝脏结构及功能受损。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P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多见,幼年患者常伴门静脉海绵样变。在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发病率为5%~

10%,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发病率高达30%,有报道门静脉高压由PT引起者占7.8%。门静脉血栓形成因起病的急缓、闭塞程度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差别较大。1.临床分型

(1) 急性型:较少见,常发生于:

①脾切除后。

② 门-腔静脉吻合术吻合口处血栓形成。

③ 脾静脉血栓形成的延续。

④ 化脓性门静脉炎。

⑤ 腹部外伤。

(2) 慢性型:较常见,多数继发于凝血异常及门静脉血流淤滞。最常见男性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常为促发因素。

2. 临床表现

(1)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腹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腹痛多为局限性,少数为全腹弥漫性。腹痛呈间歇性绞痛,但不剧烈。可持续较长时间,50%的病人有恶心和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或便血,如突然产生完全性梗阻,可出现脐周剧烈腹痛呈阵发性,多伴有明显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