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P22本章思考题:

1、信息有哪些特性?(P3)

答:信息具有很多重要的特性,包括真伪性、层次性、可传输性与可变换性、共享性等等。

(1) 真伪性。信息有真伪之分,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是信息的准确性。

(2) 层次性。信息是分等级的。信息和管理层一样,一般分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

⑶可传输性。信息的可传输性是指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局域网络、互联网等媒介快速传输和扩展的特性。

(4) 可变换性。可变换性是指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

⑸共享性。从共享的角度来讲,信息不同于其他资源,它不具有独占性。

2、信息流在企业中有什么作用?(P4)

答:在企业中信息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 伴随着物流等其他流的产生,都有与之对应的信息流产生;

(2) 信息流反映其他流的状态,并且对其他流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3、信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P12)

答:信息系统的基本构造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部分组成。

(1) 系统输入:是一个获取原始数据的活动。通过输入,系统捕获或收集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原始数据。

(2) 处理:部分将原始输入的数据转换成更具有意义的形式。

(3) 输出部分: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人或用于生产活动。

(4) 反馈:是指描述系统运行状况的数据,它将信息返回给组织的有关人员以便帮助他们评价或校正输入。

4、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与管理层次性的关系?(P15)

答:

5、说说你对系统方法的理解?(P12)

答:系统的方法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实践的方法,是一条行动的指南。如果人们在实践中遵循系统方法,使用系统的方法做指导,就应该处处从系统的整体角度来考虑问题。相反的,人们如果违背系统方法,做事不从整体来看,过分注重局部是无法认识问题的,成语中所谓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就说的是这种行为。

6、如何理解MIS的战略作用与面临的挑战?(P20-P21)

答:MIS的战略作用: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以客户为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面向整个供应链成为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的基本动向。

在信息化程度较强的环境下,企业的资产、流程、文档都用信息管理,决策者所需的关键信息,随时随地可以在企业中获得。开发新产

品、雇佣员工、订单管理,以及协调产品和服务均通过信息完成。全球信息化也为企业带来了

威胁,消费者能在全球市场上一天24小时选择商品,因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对单位的繁荣与存亡非常关键。

一个企业要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可以说,建立MIS不是可要可不要的,

而是必需的,是符合发展趋势的,是企业战略性的选择。

MIS面临的挑战:

对于软件产品来说,有:

(1) 设计的MIS不符合企业的目标。

(2) MIS需要和管理流程融合。

(3) 需求不明确,变化因素多。

(4) MIS的实施是涉及面广,参加人员多的复杂系统工程。

在MIS的开发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外界和内部的风险,包括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等。社会风险包括战争和内乱、国际关系、国家政策、外汇汇率、通货膨胀、新技术发展、同行竞争等引起的风险。经济风险包括设备价格、税收变化、工资变动、人员的变化、工期变化等因素引起的风险。技术风险包括系统规划、分析、实施、文档、维护阶段的风险。管理风险包括领导素质、计划、人员组成、准备、协调等方面的风险。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变革

P40本章思考题:

1、简述管理的职能?(P24)

答:⑴ 计划。管理的计划职能就是要选择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决定实现这种目标的行动方案,从而为管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

(2) 组织。它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

(3) 指挥。它是指对所属对象的行为进行发令、调度、检查。

(4) 协调。它是指使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是管理过程中带有综合

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

(5) 控制。控制职能是按照既定的目标、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和考察,发现差距,

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使工作能按原计划进行。或者,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 使其更符合实际。2、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带来了组织结构变革? ( P28)

答: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组织环境的激烈变化,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质的组织结构形式,虚拟组织、扁平化组织等尤为突出这些新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通过企业的组织重构,简化内部组织结构,尤其是弱化了等级制度,促进组织内部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分享和每位成员参与决策过程,使得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敏感、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实力。

3、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二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 P31)

答: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旦组织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它又会反过来促使信息系统以及组织与管理的不断变革。变革后的信息系统、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再次作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由此产生了一个循环。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具体地说,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决定着信息系统的目标,组织的变化以及企业外界环境商业需求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的竞争范围,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水平。

4、企业流程再造的含义,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 P34-35)

答:企业流程再造(BPR)是对企业流程所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使企业的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等关键业绩指标获得根本性的改善。

信息技术支持业务流程优化与重组。应用信息技术的流程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在信息时代,信息流指引物流及资金流的方向和流量,信息流是企业业务流程的载体。信息技术增加了提高流程质量的潜力,现代企业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流程创新,优化或重组新流程。信息技术使信息流动最佳化,从开始到结束都使用数字信息流动以简化整体的流程,流程交接点和经手人也减少,从而提高了流程运行质量。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的技术基础,它使企业克服时空的限制,流程沟通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企业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

系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等企业应用系统用于支持整个组织流程的协调和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