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案例
幼儿园教研活动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研活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本案例以某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探讨如何在教研活动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二、案例描述(一)活动主题《小蝌蚪找妈妈》(二)活动目标1. 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懂得珍惜亲情。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三)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小蝌蚪找妈妈》2. 小蝌蚪、青蛙头饰3. 水彩笔、画纸4. 音乐《小蝌蚪找妈妈》(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氛围。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音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2. 教学活动(1)教师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
请大家竖起小耳朵,认真听。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师:故事里的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生: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因为它们不知道妈妈在哪里。
师:那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呢?生:小蝌蚪问过鱼、问过鸭、问过乌龟,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
(3)教师总结故事,引导幼儿发表看法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难不难?为什么?生: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很不容易,因为它们要问很多人。
师:那你们觉得小蝌蚪为什么能找到妈妈呢?生:因为小蝌蚪很勇敢,也很坚持。
3. 拓展活动(1)幼儿扮演小蝌蚪、青蛙,进行角色扮演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蝌蚪,一组扮演青蛙。
接下来,我们来表演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幼儿用画笔描绘故事场景师:请小朋友们用画笔把你们心中《小蝌蚪找妈妈》的场景画出来。
4. 活动总结师:今天,我们通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学会了关心他人,懂得了珍惜亲情。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要像小蝌蚪一样,勇敢、坚持,找到自己的“妈妈”。
幼本教研活动典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各地幼儿园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本案例以某市一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例,介绍一次成功的幼本教研活动。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
三、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主题活动内涵的理解。
2. 掌握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策略。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四、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五、活动地点某市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多功能厅六、活动参与人员1. 幼儿园全体教师2. 教育专家3. 幼儿园园长七、活动过程(一)导入阶段1. 教育专家进行主题讲座,介绍主题活动的内涵、特点以及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2.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对主题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二)研讨阶段1. 分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活动进行研讨,探讨主题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等。
2. 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研讨成果。
3. 教育专家点评:对每个小组的研讨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践阶段1. 教师根据研讨成果,设计并实施主题活动。
2. 教师互相观摩、交流,分享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3. 教育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帮助教师解决实践中的困惑。
八、活动成果1. 教师对主题活动的内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教师掌握了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策略。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九、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本次教研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2. 活动内容方面:活动内容贴近教师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活动效果方面: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十、启示与建议1. 加强对主题活动的理论研究,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持。
幼儿园校本教研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幼儿园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实践探索,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幼儿自主学习。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明确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2. 帮助教师掌握幼儿自主学习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准备1. 确定教研主题: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2.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国内外关于幼儿自主学习的理论、实践案例等。
3. 分组讨论,确定研讨方向和内容。
4. 准备研讨过程中所需的教具、材料等。
四、活动过程(一)集体研讨1. 开场致辞:教研组长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流程。
2. 主题分享: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优秀教师分享幼儿自主学习的理论、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3. 分组讨论:将教师分为若干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 如何理解幼儿自主学习?b. 幼儿自主学习对幼儿发展有哪些影响?c. 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实施幼儿自主学习?d. 如何评估幼儿自主学习的效果?4. 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5. 集体总结:教研组长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二)实践探索1. 观摩优秀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学案例,学习借鉴其他幼儿园在实施幼儿自主学习方面的成功经验。
2. 实践操作:教师根据研讨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实践探索。
3. 反思总结:教师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4. 交流分享:教师之间分享实践心得,共同提高。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得到提高,明确了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2. 教师掌握了幼儿自主学习策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幼儿园教研课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开展了本次教研课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快乐的小动物》,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2. 教学环境:布置成动物乐园的教室环境,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3.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故事、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小动物的动画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二)主题活动1. 认识小动物(1)教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讲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大象的耳朵很大,可以帮助它们散热;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可以吃到树上的叶子等。
2. 小动物手工制作(1)教师分发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幼儿动手制作小动物,如制作小鸟、兔子、小狗等。
3. 小动物故事分享(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如《小猪快跑》。
(2)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故事。
4. 小动物角色扮演(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一种小动物。
(2)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小动物的生活场景。
(三)总结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收获。
2. 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了解小动物,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五、活动反思本次教研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关于小动物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反思:1. 教学方法多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探究活动案例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探究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幼儿园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二、案例描述本次教研活动选取了以下案例:案例一:大班探究活动《奇妙的植物世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植物的多种生长形态;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生长特点;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特点;3.教师总结,引导幼儿归纳植物的生长规律;4.幼儿动手操作,进行植物种植。
案例二:中班探究活动《有趣的动物世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动物的特点;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动物特点;3.教师总结,引导幼儿归纳动物的特征;4.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动物角色扮演。
三、案例分析1.活动目标的设定两个案例的活动目标都较为明确,分别从植物和动物两个方面引导幼儿进行探究。
活动目标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活动过程的组织案例一和案例二的活动过程都较为丰富,教师通过观察、讨论、总结、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3.活动评价两个案例的活动评价都较为全面,既关注幼儿的知识掌握,又关注幼儿的能力提升和情感体验。
四、研讨与反思1.如何提高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教师应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如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
同时,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之处。
园本教研活动案例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
户外自主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户外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支持策略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案例旨在通过园本教研活动,探讨如何优化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环境,提高教师支持策略的有效性。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重要性的认识。
2. 帮助教师掌握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增强教师对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支持策略的运用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质量。
三、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理论基础-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相关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幼儿发展心理学等。
- 分享国内外优秀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案例,让教师了解不同类型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特点。
2. 现场观摩:幼儿园现有户外游戏环境分析- 组织教师参观幼儿园现有的户外游戏环境,分析其优缺点,找出存在的问题。
- 邀请幼儿参与讨论,了解他们对现有户外游戏环境的看法和建议。
3. 小组讨论:户外游戏环境创设方案设计- 将教师分成小组,针对幼儿园现有户外游戏环境存在的问题,共同设计改进方案。
- 设计内容包括:游戏区域的划分、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安全措施的落实等。
4. 实践操作:户外游戏环境创设与调整- 根据小组讨论的方案,教师分组进行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和调整。
-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支持策略,如观察记录、互动指导、游戏评价等。
5. 反思总结:户外游戏环境创设效果评估- 组织教师对创设的户外游戏环境进行反思和总结,评估其效果。
- 通过幼儿的行为表现、教师观察记录、家长反馈等多方面收集数据,分析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成效。
四、活动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园本教研区域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园本教研活动已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以大班“趣味拼图”活动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园本教研,优化区域活动设计,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增强幼儿对数学、图形等知识的兴趣和认知。
三、活动准备1. 拼图材料: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拼图块。
2. 教学课件:展示拼图过程和拼图完成的图片。
3. 教学环境:宽敞的活动室,布置温馨,充满趣味。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阶段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玩过的拼图游戏,激发幼儿对拼图活动的兴趣。
2. 教师展示拼图完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为后续活动做铺垫。
(二)基本操作阶段1. 教师讲解拼图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强调观察、想象和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2. 幼儿分组进行拼图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过程。
3. 在拼图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
(三)拓展阶段1. 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如拼图难度增加、拼图速度比赛等,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
2.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拼图心得,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总结反思阶段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总结,回顾拼图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园本教研活动(一)问题提出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拼图活动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
2. 部分幼儿在拼图过程中,合作意识不强,容易产生争执。
(二)原因分析1. 拼图活动设计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
2.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不足,缺乏针对性的引导。
(三)改进措施1. 丰富拼图材料,增加拼图难度和趣味性。
2.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幼儿园教研游戏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力,我园开展了一项名为《快乐的小农夫》的教研游戏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学会在游戏中与他人相互帮助。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 培养幼儿对农业生产的兴趣,了解基本的农业知识。
三、活动准备1. 环境准备:在活动室设立一个“小农夫园地”,包括种植区、养殖区、工具存放区等。
2. 材料准备:种子、肥料、农具、动物模型、植物模型等。
3. 人员准备:教师、保育员、家长志愿者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农业生产的歌曲,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讲述一个小农夫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农业生产的艰辛。
2. 游戏环节(1)种植区①教师介绍种植区的农具和肥料,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种植知识。
②教师分配任务,让幼儿分组进行种植活动。
③幼儿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2)养殖区①教师介绍养殖区的动物模型,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②教师分配任务,让幼儿分组进行养殖活动。
③幼儿在养殖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3)工具存放区①教师介绍工具存放区的农具,让幼儿了解农具的使用方法。
②教师分配任务,让幼儿分组进行工具整理活动。
③幼儿在整理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养成爱护工具的好习惯。
3. 交流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交流,分享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4. 总结环节(1)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幼儿的表现。
(2)教师提出改进建议,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五、活动反思1.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际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幼儿园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狐狸和乌鸦》教学活动”为例,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大班语言领域《狐狸和乌鸦》教学活动的理解和把握。
2. 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大班语言领域《狐狸和乌鸦》教学课件、故事卡片、图片等。
2.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互动式教学设备。
3. 参与人员:幼儿园全体大班教师。
四、活动过程1. 主题研讨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带领教师们对《狐狸和乌鸦》教学活动进行研讨。
教师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教学目标:教师们对《狐狸和乌鸦》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梳理,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策略:教师们针对教学目标,探讨适合大班幼儿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互动教学等。
(3)教学评价:教师们讨论如何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包括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2. 教学展示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学策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活动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教学展示。
展示内容包括:(1)教学环节:教师们根据研讨结果,设计教学环节,如导入、展开、总结等。
(2)教学活动:教师们通过互动式教学设备,展示教学活动过程,包括幼儿参与、教师引导等。
3. 互动交流展示结束后,教师们针对教学展示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主要内容包括:(1)教学策略的优缺点:教师们针对展示的教学策略,分析其优缺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教学活动的改进:教师们针对展示的教学活动,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的改进:教师们讨论如何改进教学评价方法,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幼儿园教育教研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园开展了以“幼儿园教育教研活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丰富幼儿学习生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 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 通过观摩、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程设计能力。
4.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三、活动过程(一)集体备课1. 教研组负责人组织教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明确教研主题、目标、内容等。
2. 教师根据备课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定教学方案。
3. 教研组负责人对教学方案进行审核,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教学观摩1. 选定观摩课,由教研组负责人提前通知教师,做好观摩准备。
2.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教师认真执行教学方案,关注幼儿学习过程。
3. 观摩结束后,教研组负责人组织教师进行评课,分享观摩感受。
(三)研讨交流1. 教研组负责人组织教师针对观摩课进行研讨,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针对研讨内容,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3. 教研组负责人对研讨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
2. 教师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提升,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程设计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4.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全面发展。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有不足之处。
如: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度不高;教研活动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等。
2.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参与度,丰富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3.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好地为幼儿服务。
幼儿园班本教研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班本教研活动逐渐成为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发挥班本教研活动的积极作用,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以“幼儿园班本教研活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班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2. 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通过班本教研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班本教研活动的主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2. 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3. 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4.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四、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 教师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
2. 教师们共同探讨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主题研讨1. 教师们围绕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3)家园合作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2. 各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三)经验分享1. 教师们分享自己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成功案例。
2. 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四)总结与反思1. 教研组长对本次班本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活动中的表现。
2. 教师们对本次班本教研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教师们掌握了更多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4. 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六、活动反思1. 本次班本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有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等。
2. 在今后的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将改进活动形式,提高教师参与度,确保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优秀案例_园本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逐渐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向“幼儿主体”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题。
为了探索适合本园幼儿特点的自主学习策略,我们开展了园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探索,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认识,明确自主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探索适合本园幼儿特点的自主学习策略,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自主学习模式。
3. 促进幼儿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活动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使教师明确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
2. 案例分析(1)收集本园幼儿自主学习案例,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幼儿自主学习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
(2)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自主学习经验,介绍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3. 实践探索(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
(2)教师分组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实践,记录活动过程中的幼儿表现,分析幼儿在自主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
4. 反思总结(1)教师对自主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组织教师进行集体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改进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具有本园特色的自主学习模式。
2. 幼儿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3. 家长对幼儿在园的自主学习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幼儿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
五、活动反思1.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园本教研活动主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社会性发展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和策略认识不足,导致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为了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本园开展了以“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研究”为主题的园本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认识,明确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
2. 探索有效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阶段(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内容。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和策略。
2. 案例分析阶段(1)收集和整理幼儿园在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案例。
(2)组织教师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结合理论学习和专家讲座,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 实践探索阶段(1)根据讨论结果,设计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活动。
(2)教师在班级中开展实践,观察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情况。
(3)定期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4. 成果分享阶段(1)组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在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2)整理和总结园本教研活动的成果,形成书面材料。
(3)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四、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1)成立园本教研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
(2)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3)收集相关资料,为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2. 活动实施(1)理论学习: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认识。
(2)案例分析: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享等形式,分析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幼儿园教研优秀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教研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以某幼儿园开展的一次教研活动为例,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认识,增强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关注。
2. 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教研主题: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2. 教研形式: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专家讲座、现场观摩3. 教研时间:2021年10月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1)确定教研主题,收集相关资料,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2)将教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参与教研活动。
(3)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和各环节要求。
2. 实施阶段(1)小组讨论:各小组围绕教研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经验和心得。
(2)案例分析:各小组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优化区域活动设计,提高幼儿参与度。
(3)专家讲座:邀请专家针对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现场观摩:组织教师参观其他班级的区域活动,学习优秀经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总结阶段(1)各小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撰写教研报告。
(2)评选优秀教研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
(3)幼儿园领导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活动效果1. 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认识得到提高,更加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2.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水平明显提高。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更高的参与度和兴趣。
园本教研活动案例举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绘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对绘画缺乏兴趣,甚至有的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抗拒情绪。
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我们开展了以“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为主题的园本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对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有更深入的理解。
2.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三、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a. 教师集体讨论,分析幼儿绘画兴趣缺乏的原因,如:教学方法单一、环境创设不合理、评价方式不恰当等。
b.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幼儿绘画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c. 教师分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具体的绘画兴趣培养策略。
2. 实施阶段a. 小组讨论与交流每组教师根据前期准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幼儿绘画兴趣缺乏的原因分析;- 如何创设良好的绘画环境;- 如何运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教师代表进行分享,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b. 现场观摩与示范教师们观摩了优秀教师的绘画教学活动,并进行了现场示范。
通过观摩和示范,教师们学习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c. 实践与反思教师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反思内容包括:-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幼儿绘画兴趣是否有所提高;-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总结阶段a. 教师们共同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收获,分享成功经验。
b.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四、活动效果1. 教师对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到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重要性。
2. 教师们掌握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提高了幼儿绘画兴趣。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共同提升了教学质量。
幼儿园活动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在逐渐提高。
为了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我园开展了《小小侦探家》主题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侦探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布置成侦探主题场景。
2. 教学材料:侦探道具(如:放大镜、手电筒、侦探帽等)、侦探线索、谜题卡片、游戏道具等。
3.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讨论法等。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幼儿观看一段侦探题材的动画片,激发幼儿对侦探的兴趣。
2. 引导幼儿讨论:侦探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他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二)主题活动1. 小侦探入门(1)教师向幼儿介绍侦探的基本装备和技能,如:放大镜、手电筒、侦探帽等。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侦探技能训练,如:观察力训练、记忆力训练等。
2. 线索追踪(1)教师分发侦探线索,引导幼儿根据线索寻找隐藏在教室里的物品。
(2)幼儿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 谜题挑战(1)教师设置一系列谜题,让幼儿通过解答谜题,找到隐藏在教室里的物品。
(2)幼儿在解答谜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侦探大会(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侦探大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侦探成果。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如: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发挥侦探精神。
五、活动反思本次《小小侦探家》主题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幼儿在游戏中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以下是活动中的几点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设置各种侦探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园教研活动案例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发展,本案例设计旨在通过开展幼儿园教研活动,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 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增强教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关注,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主题: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有效互动2. 活动时间:2课时3. 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4. 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教师5. 活动准备:(1)教学课件(2)幼儿在园区域活动照片(3)互动游戏道具(4)教师评价表四、活动流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2. 组织教师观看幼儿在园区域活动照片,引发教师对区域活动有效互动的思考。
(二)主题研讨(40分钟)1. 分组讨论:教师根据照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组讨论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如何实现有效互动。
2. 分享交流:每组选派代表,分享本组讨论成果,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和评价。
3. 教师总结:针对各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效互动的策略。
(三)互动游戏(15分钟)1. 教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互动游戏,体验有效互动的重要性。
2.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教师反思游戏过程中的互动方式,总结有效互动的技巧。
(四)评价与反馈(10分钟)1. 教师填写评价表,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评价。
2. 教师代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认识得到了提高,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
2. 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园本教研活动案例游戏(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幼儿教育领域的关注。
游戏化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将游戏化教学策略应用于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开展了此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认识,明确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2. 探索适合本园幼儿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准备1. 教研资料:收集有关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案例。
2. 教师团队:组织各年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3. 教学环境:准备适合游戏化教学的活动场地和材料。
四、活动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
- 组织教师观看游戏化教学的成功案例视频,分析案例中的教学策略和幼儿的学习效果。
2. 经验分享阶段- 各年级教师分享自己在游戏化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遇到的困惑。
- 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探讨解决教学困惑的方法。
3. 游戏化教学设计阶段- 教师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游戏化教学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
- 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修改,确保活动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实践实施阶段- 教师将设计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方案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 教研组进行现场观摩,记录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5. 反思总结阶段- 教师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 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评议,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
六、案例分享以下是一个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具体案例:活动名称:《小小探险家》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幼儿园园本教研:教学案例分享与交流
幼儿园园本教研:教学案例共享与交流一、引言幼儿园园本教研,即园内教师围绕幼儿园教学实际情况展开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园本教研中,教学案例的共享与交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共享与交流,教师们可以相互启发、借鉴,促进教学理念的碰撞和思想的碰撞,进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案例共享1. 案例一:《游戏中的数学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教师小张在课堂上设计了一场有趣的数学游戏:小朋友们分成若干组,每组有三位成员,通过投骰子,掷出几点就根据提示拿走相应数量的小玩具。
这个游戏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而且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2. 案例二:《情景化的语言启蒙》在语言启蒙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会面临孩子们学习兴趣不高、记忆力有限的问题。
教师小李通过创造情景化的语言启蒙教学环境,成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通过布置家庭角的方式,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日常生活情景,从而引导他们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案例交流1. 案例共享会为了促进教师们的案例共享与交流,幼儿园定期举办案例共享会。
在这个会议上,教师们可以就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案例进行共享,并且进行互动交流。
这种形式的交流,不仅可以让教师们在交流中获得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案例,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共同成长。
2. 班级观摩交流除了案例共享会,幼儿园还鼓励教师们进行班级观摩交流。
教师们可以自由选择其他教师的课堂进行观摩,并且在观摩后进行深入的交流。
这种交流形式,不仅可以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其他老师的教学特点和风采,也可以促进教师们在教学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案例。
四、个人观点与总结园本教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而教学案例共享与交流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园本教研的效果至关重要。
幼儿园组本教研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区域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区域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策略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区域活动的效果。
为了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本教研活动以“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有效互动策略研究”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互动策略,提升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区域活动的基本概念和实施要求;2. 分析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互动存在的问题;3. 探讨并总结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有效互动策略;4. 提高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准备1. 收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相关资料,包括理论书籍、教育案例等;2. 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讨论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 准备活动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活动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区域活动的基本概念、实施要求以及相关理论知识。
通过学习,使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分享在区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通过集体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策略研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共同研究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有效互动策略。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与态度:教师应充分认识区域活动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其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2)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方式:教师应采用多种互动方式,如观察、倾听、引导、提问等,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
(3)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区域活动,并在活动中灵活调整,确保幼儿的参与度。
(4)家园合作: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形成教育合力。
4. 活动反思最后,教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区域活动提供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案例:吹泡泡
我园把近期计划进行的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同题异构”研究活动推向深入。
以下是我们的教研过程:
一、独立构思活动方案
我们让全园教师自带相关参考资料,集中在一个教室里,在规定的40分钟内独立设计一个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方案。
二、集体研讨活动方案
教师分别介绍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教研组长作记录并将这些方案分类整理。
我们发现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制作泡泡水为活动重点,一类是以探究吹泡泡的工具为活动重点。
于是,我们就引导教师围绕这两个重点进行研讨。
制作泡泡水。
大家认为泡泡水的制作还是非常有讲究的,如果浓度把握不好,根本就吹不出泡泡。
假如让每个幼儿制作一杯泡泡水,难度较大,时间可能也不够。
最后大家建议如下:教师提供三种制作材料——肥皂、洗洁精和水,让幼儿小组合作制作一杯泡泡水,制作过程尽量由幼儿自己讨论、协商完成。
探究吹泡泡工具。
大家认为活动室里有相当一部分玩具有孔,可以作为吹泡泡的工具,但教师要事先了解并根据活动方案精心投放一些适合幼儿作吹泡泡工具的材料,使环境更好地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服务。
另外,为了便于幼儿对活动的表达、交流和总结,教师有必要让幼儿事先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探索的过程。
建议如下:在活动室内投放一些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带孔材料,如吸管、笔杆、回形针、钮扣、羽毛球拍、塑料小筐等;由易到难地提供操作材料,如,先提供只有一个孔的材料,再提供有多个孔的材料,最后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水平适当提供一些塑料纸、旧电线、包装绳等可以变形的材料,让幼儿自制吹泡泡工具(卷成管、做成圈或结成网);引导幼儿小组合作,分工负责,如一部分幼儿负责寻找、探索,另一部分幼儿负责记录。
研讨结束后,教师们根据大家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实际对先前设计的方案进行修改。
我们则从修改后的方案中选出两个,请两位设计者负责上研究课。
三、观摩研究课
(一)课堂实录
活动一(中一班)
目标:
1.在学习吹泡泡的过程中感知泡泡的外形特征。
2.小组合作学做泡泡水。
3.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引出课题。
师:你们吹过泡泡吗?谁来吹给大家看一看?想不想一起来吹一吹?
2.组织幼儿吹泡泡,感知泡泡的外形特征。
师:你们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什么样子的呀?请把你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小朋友。
师: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想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谁的发现跟他的不一样?
小结:泡泡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并且五颜六色。
3.幼儿小组合作,动手学做泡泡水。
师:所有的水都可以吹出五彩缤纷的泡泡来吗?泡泡水跟普通自来水有什么不一样?把你的发现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猜一猜,泡泡水是怎么做出来的?
师:有的小朋友说泡泡水是用肥皂加水做成的,有的小朋友说是用洗手液加水做成的,还有的小朋友说是用洗洁精加水做成的。
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现在,老师把肥皂、洗洁精分别放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你们一起合作做一做泡泡水吧。
看看哪组小朋友最快做出能吹出泡泡的水来。
4.组织幼儿用自制泡泡水吹泡泡,分享成功的快乐。
师:请每组选一个代表告诉大家你们组是怎么做泡泡水的。
师: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想用自己做的泡泡水吹泡泡了,那就每人装一小杯泡泡水,拿上吸管去吹泡泡吧!看看谁吹的泡泡最大。
5.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延伸活动。
师:怎样才能吹出更大的泡泡来呢?请你们回家后再做一杯泡泡水,跟爸爸妈妈一道再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