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种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种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b2d6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e.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种子教案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可以通过丰富的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其中,种子的生长过程是一项富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和科学思维。
首先,我们可以从带领孩子们观察种子的外观和触感开始。
在教室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例如花生、玉米、小麦等,让孩子们用手触摸、凝视。
通过让孩子们描绘触摸感受和观察外观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到:不同种子有着不同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接下来,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种子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例如,选择豌豆种子作为实验对象。
孩子们将种子分成两份,用一份直接播种在土壤中,另一份则放置在纸巾或者湿润的棉球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观察豌豆种子萌发的两种不同方式,并且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在豌豆种子已经种植好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对其观察和记录。
孩子们可以每天用铅笔或者马克笔标记豌豆种子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自己的观察表上。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种子的生长速度、根部的延伸以及新生叶片的形态变化。
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教师可以邀请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在光照条件和水分条件不同时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
在黑暗环境下,孩子们可以发现种子无法正常生长,而在偏暗或明亮的环境下,种子可能呈现不同的生长情况。
这样的实验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到环境对种子生长的重要性。
接着,教师可以邀请孩子们参与一个有趣的拓展活动,让他们用想象力来进行实践。
比如,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各种材料,如模型土、纸板、竖琴线等,让他们动手制作一个小小的花坛。
然后,孩子们可以用已经发芽的种子或者自己制作的纸花来装饰花坛,通过亲手的劳动感受到种子的力量和生命的奇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绘本故事或者科普视频,讲述关于种子的故事。
通过故事,教师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种子生长过程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人类与种子的关系,以及种子在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植物的种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植物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15fa3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1.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植物的种子教案
课题:科学探究植物的种子
教学目标:
1、理解植物种子的形态、结构及其作用。
2、能够使用简单的物品模拟植物萌发过程,观察体验植物的成长过程。
3、学习到观察、探究、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4、能自主记录学习过程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
1、了解植物种子的形态、结构及其作用。
2、植物种子的种类、特点及故事。
3、实验体验:如何让植物萌发。
4、对植物种子萌发的观察录像。
教学材料:
1、提供植物种子,例如豆类种子、玉米种子以及草籽。
2、培养过的萌芽植物,例如小麦苗、豆芽苗等。
3、装有湿棉花球的透明盒子或果冻杯(可以让孩子们观察土壤里的种子发芽的过程)
4、镊子、放大镜、笔记本或者绘画纸。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拍照片:将植物的不同部分拍成的照片打乱顺序,让小朋友们按照不同的品种拼接起来。
2、了解植物种子及其作用。
让孩子们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并讨论;
讲述植物种子在播散时的作用。
3、植物种子的不同特点故事。
教孩子们通过不同故事了解植物种子的特点。
4、实验体验。
教孩子们如何让植物种子萌发。
观察体验植物的成长过程。
3、对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录像。
结束语: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种子的作用,了解植物的成长过程,让孩子们对植物多了解。
最后让孩子们标注实验过程,以便之后复习。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特点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74664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f.png)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特点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特点随着季节的变换,大地逐渐披上了五彩缤纷的色彩,万物开始苏醒。
而在这繁花似锦的季节里,也正是遍地都是种子的时候。
种子作为植物的繁殖之源,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功不可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种子的知识。
一、引导探究为了更好的引导幼儿探究种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引导:1、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特点,比较不同种类之间的异同点,如形状、颜色、大小等等。
2、通过种子的观察,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如种皮、胚珠、胚乳等。
3、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引导幼儿了解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如水、温度、光线等。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培养幼儿的生命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加深其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2、教学内容(1)种子的形态和特点种子在不同的植物中形态和特点都不尽相同。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种子,如豌豆、西瓜、花生、松子等等,来对比观察不同种子之间的区别。
通过放大镜和实物进行观察比较,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种子的外形和颜色,以及种子的大小和大小关系。
(2)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由种皮、胚珠、胚乳等组成。
在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适当的图片进行辅助讲解,使幼儿对种子的组成结构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3)种子的萌发过程通过展示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发芽实例,引导幼儿了解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如水、温度、光线等。
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到实验中来,如让幼儿观察种子在不同的温度和光线条件下的发芽情况。
3、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豌豆、西瓜、花生等不同种子的形态和特点,让幼儿感性认识种子之间的异同点。
(2)讲解法适当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讲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发芽过程。
(3)实验法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参与到发芽实验中,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4、实施步骤(1)导入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不同种子的形态和特点。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种子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9cab8e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e.png)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种子一、引入在大班科学教学中,种子作为生命的起源和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通过种子,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本节课将以“奇妙的种子”为主题,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种子的奥秘。
二、目标1. 学习并了解种子的基本知识,包括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并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3. 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4. 引导学生们善于发问,探索种子的奇妙世界。
三、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花生、豌豆、西瓜籽等,并将它们放在一个装有土壤的透明盒子中。
老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这个透明盒子,并问他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是什么东西?”接下来,老师可以将问题引向“种子”的概念:“对了,这些小东西叫做种子。
你们是否见过这些种子的形状和颜色不尽相同?它们能变成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2. 种子观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
给学生们提供放大镜和放大镜,让他们观察种子的外观,并记录下来。
学生们可以互相展示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并尝试描述种子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用语言和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3. 种子实验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例如,将一些种子放在潮湿的纸巾上,然后放在暖和的地方观察几天。
学生们可以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变化,如是否发芽、发芽的速度等。
老师可以借助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种子需要水和阳光才能生长等问题。
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寻找答案。
4. 种子播种活动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种子的生长过程,可以组织种子播种活动。
每个小组分配一些适合大班的快速生长的植物种子,如小白菜或者绿豆。
在准备好种子、土壤和容器后,让学生们一起动手播种。
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种子
![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adb49f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5.png)
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种子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种子导言:植物的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种子,植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根发芽,并逐步长成壮苗。
在大班科学教育中,了解植物的种子及其特点,可以帮助孩子们对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命力产生兴趣,并培养他们对植物生长和繁衍的基础认识。
本文将围绕植物的种子展开讲解,包括种子的结构、功能以及发芽过程等内容。
一、种子的结构和组成植物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它具有以下主要结构和组成部分:1.种皮:种子外部的外包层,起保护和固定胚珠的作用。
种皮一般由一层或几层细胞构成,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2.胚珠:种子的核心部分,是植物下一代的雏形。
胚珠由胚乳和胚轴组成。
- 胚乳:也称为种子的主体,是由细胞和食物储存物质组成的。
胚乳提供胚芽在发芽初期生长所需的营养。
- 胚轴:连接胚乳和种子的发芽部分,包括种子根、茎和叶等。
3.胚芽:在胚轴中是一个小的、未完全发育的植物。
胚芽包括种子根、茎和幼叶。
二、种子的功能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种子的主要功能:1.保护:种子的种皮可以保护胚珠,防止外界环境对植物内部的伤害。
种皮坚硬或有特殊的保护性结构,如果实、壳等。
2.传播:植物种子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被传播到其他地方。
例如,动物吃下植物果实后,排泄出未消化的种子,促使种子在新的地方发芽生长。
3.储存营养:种子胚乳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这些储存的营养将在胚珠发芽后供胚芽生长所需。
三、种子的发芽过程种子发芽是指种子中的胚芽开始生长,并扎根、出苗的过程。
以下是种子的发芽过程:1.激活: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如适当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被激活。
种子的激活是启动发芽过程的第一步。
2.吸水: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吸收水分,这是发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种子通过吸水膨胀,使胚芽能够顺利钻出种子表面。
3.发芽:胚芽在吸收足够的水分后开始迅速发芽。
首先,根部伸展出来,开始扎根;接着,幼嫩的茎和叶逐渐伸展,成长为植物。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里的种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里的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1f54cb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2.png)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幼儿园里的种子一、教学目标:2.引导幼儿观察并探究种子的发芽过程;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4.培养幼儿对植物的保护意识;5.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种子(例如黄豆、花生、玉米等);2.盆子或土豆袋;3.水壶或水杯;4.手套、园艺剪、铲子;5.彩色纸、剪刀、胶水;6.PPT或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2.观察种子(15分钟)大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种子,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外形、大小、颜色和质地,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上。
随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3.种子发芽(10分钟)教师利用PPT或图片展示种子的发芽过程,引导幼儿了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并向幼儿讲解种子向阳性的特点。
4.种子发芽实验(20分钟)每个小组将种子放置在盆子或土豆袋中,并适当浇水。
教师解释浇水频率和适宜温度的重要性。
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上。
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5.种子成长地图(3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他们观察到的种子,并绘制种子成长地图,包括种子发芽后的植株形态、根系、叶子等。
然后,幼儿用彩色纸剪出形状各异的叶子、花朵和果实,粘贴在地图上。
鼓励幼儿通过绘图的方式,展示他们对种子成长过程的理解。
6.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并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鼓励幼儿互相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加深对种子发芽过程的理解。
最后,鼓励幼儿讲述一句自己的体会。
四、教学延伸:1.展示生长的植物: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去学校里的花坛或树林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幼儿了解和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2.自主观察:鼓励幼儿在家中或外出时,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收集各种植物种子,然后与同伴分享并记录在观察表格中。
3.种子的利用:引导幼儿思考种子的利用价值,如何利用种子进行食物生产、植物种植等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藏在哪里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藏在哪里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ec179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7.png)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藏在哪里教案及反思大班科学活动种子藏在哪里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预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探究发觉种子生长在植物的不同部位,感知种子是各种各样的。
初步了解种子的作用,体验发觉的乐趣。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种子藏在哪里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种子藏在哪里活动目标1、探究发觉种子生长在植物的不同部位,感知种子是各种各样的。
2、初步了解种子的作用,体验发觉的乐趣。
活动预备1、收集各类有种子的植物、果实等。
2、餐巾纸、水果刀若干。
3、记录单。
PPT活动过程一、介绍果实、激发爱好。
1、老师:今日每个小伴侣都带来了的植物的果实,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的是什么果实?长得怎么样?(叙述名称及外形特征)2、激发幼儿查找种子的爱好。
(1)老师:你们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南瓜)有一个问题,假如我们把今年的南瓜吃了,明年想吃南瓜又该怎么办呢?请小伴侣们帮老师想想方法。
(2)老师:有小伴侣说可以再等它长出来,那我们到哪里去找南瓜种子呢?3、老师与幼儿沟通争论结果。
二、探究记录、查找种子。
1、老师:老师带来的南瓜我们找到了种子,哪你们想不想找一找你们带来的果实种子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2、幼儿自由探究查找种子,老师关怀幼儿切开部分果实。
3、提问:(1)你果实的种子是在什么里面找到的?(2)种子长得是什么样的?像什么?4、小结:我们发觉了这些果实都有种子,它们生长的部位也不一样,有的长在果肉里,有的长在果壳里,有的长在果皮里。
种子长得各不相同,种子颜色、外形、大小都不一样,种子真好玩!三、幼儿仿照、种子排列。
1、老师:你们会学一学植物的种子,学一学种子是怎样排列的吗?小组合作学一学,并让其他组的小伴侣猜一猜你们扮演的是哪一种植物的种子。
2、请幼儿仿照种子的排列。
3、小结:我们发觉不同的植物种子,其排列的也是各不一样,有的一颗挨一颗,有的对称排列,有的围成圆圈,还有的一排挨一排,像牙齿。
幼儿园大班有关种子的科学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有关种子的科学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22d96de53a580217fcfe29.png)
幼儿园大班有关种子的科学教案3篇活动目标1、理解各种植物的种子。
2、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
3、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黄豆、绿豆和玉米种子。
做种子发芽的实验。
活动准备1、让幼儿和家长把各种各样的植物的种子如黄豆、绿豆、黑豆、玉米等种子带到班里。
2、课前布置好的活动场地——种子展览会。
在各种种子旁都有介绍种子的标签。
活动过程1、进入课题:师:今天吴老师和小朋友到种子展览馆去参观各种各样的种子。
我们出发吧!2、介绍黄豆(黑豆)外形是圆形颜色黄色(黑色)的。
黄豆的营养价值很高,能够炖着吃,还能够加工成豆腐、腐竹、豆腐乳、豆腐果、干豆腐等。
3、介绍绿豆外形是椭圆形的,颜色是绿色的。
绿豆的营养价值也很高,能够煮着吃,还能够加工成绿豆芽、绿豆汤、绿豆粉等等。
4、介绍玉米种子外形扁扁的,有点象一颗牙齿,颜色黄黄的。
玉米的品种很多,有糯玉米、甜玉米、紫玉米等、能够蓁着吃,还能够加工成爆米花。
5、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做种子发芽的实验,从而种子发芽的秘密。
(1)、种子在有适量水的透明瓶子中。
(2)、种子在没有水的透明瓶子中。
(3)、种子在有适量水的透明瓶子中,但放在黑盒子里。
(4)、种子在放入很多水的瓶子中。
延伸活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种子旅行记活动目标:1、发现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途径。
2、尝试分类记录种子传播的方式。
3、对于植物的繁殖和生长充满好奇心和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带领幼儿去农村参加寻找秋天的活动。
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
(苍耳、蒲公英、刺毛球、豌豆荚……)2、多媒体课件《种子旅行记》3、各种种子、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一、寻找、发现种子,感知种子的特征。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提问:上次我们去农村旅行,在田野里,你看见了什么?寻找到了什么?今天这些小客人来我班旅行了,瞧,它们来了?(出示苍耳、蒲公英、刺毛球、豌豆荚。
大班科学教案找种子
![大班科学教案找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fe529f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c.png)
大班科学教案找种子
文档标题:大班科学教案——找种子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种子的来源和作用。
2. 学习观察和分辨不同种类的种子。
3. 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观察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豌豆、绿豆、小麦、玉米等)。
2. 放大镜、白纸、胶水。
3. 种子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
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个小故事,例如“种子的旅行”,激发孩子们对种子的兴趣。
然后引导孩子们思考:“你们知道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吗?”
2. 讲解部分:
教师展示各种种子,并解释它们的来源和作用。
比如,种子是植物的孩子,它可以长成新的植物。
同时,许多种子也是我们的食物来源,如玉米、大豆等。
3. 实践部分:
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各种种子,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并将它们粘贴在白纸上,做成种子标本。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描述他们看到的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4. 观看种子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让孩子们理解种子如何变成植物的过程。
5. 结束部分: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受,鼓励他们回家后尝试种植一颗种子,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一个小小的“种子观察角”,定期更换不同的种子供孩子们观察和学习。
五、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种子的基本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科学种子教案大班7篇
![科学种子教案大班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ff550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7.png)
科学种子教案大班7篇优秀的教案是提高老师课堂效率和感染力的前提,为了课堂的完整和好玩,老师们抓紧写份具体的教案吧,范文社我今日就为您带来了科学种子教案大班7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关心。
科学种子教案大班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种子神秘的爱好。
2、引导幼儿在熟悉各种种子的基础上,了解种子的生长和作用。
3、鼓舞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进展幼儿的观看、分析力量、动手力量。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养。
活动预备:1、收集各种种子(黄豆、绿豆、赤豆、黑豆、白芸豆、花芸豆、花生、瓜子)2、苹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个、白纸、木棍、水3、种子生长图、音乐磁带4、食物“豆浆”一袋活动过程:一、嬉戏环节1、问好:嘿!小伴侣好,我是李老师。
今日一起来到才智屋,我们的口号是:“才智树下才智果,才智树下你和我,才智树下做嬉戏,欢乐多又多。
2、嬉戏“公鸡头、母鸡头”二、引导幼儿观看种子,了解种子的特征1、秋天,兔妈妈收获了很多的豆宝宝,它想请你们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豆宝宝?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不同?(幼儿观看种子)2、提问:请你把你的发觉告知大家?这些豆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3、问:“这些豆子都是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4、除了你们发觉的xx不同,还有哪些是不同的?5、师小结:我们刚才说的豆宝宝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种子,它们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外形不同,很好玩。
三、了解种子的生长1、说了种子的特征,你猜猜种子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幼儿猜想)2、谁说说你知道书上的种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3、谁说说你知道泥土里的种子有哪些?(花生、土豆)4、谁说说你知道藏在果实里的种子有哪些?(苹果、梨子、石榴)5、究竟种子怎么长大的呢?(师出示种子生长图,幼儿叙述)6、师小结:种子是种在地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的,真惊奇。
幼儿园大班《找种子》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找种子》科学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e727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1.png)
幼儿园大班《找种子》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本科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认识种子的特征和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科学
探究精神,并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种子(多种类,如豆类、水果种子等)
•放大镜
•水平底盘
•盆子
•水
•砂土
•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1.观察种子的外观
–让幼儿仔细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外观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表面细节,并比较不同种子的差异。
2.实地观察种子的生长
–在水平底盘上放置一层湿润的砂土,种植几颗不同种子。
–让幼儿参与浇水、观察每天种子生长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3.讨论种子的功能
–引导幼儿思考种子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种子能长成植物。
–通过与幼儿互动讨论,帮助幼儿理解种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4.总结
–结束活动后,让幼儿回顾整个观察实验的过程,总结种子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鼓励幼儿表达对种子和植物生长的认识和想法。
活动延伸
•观察不同季节的种子,比较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规律。
•带领幼儿参观植物园或种子展,增加实际体验。
总结
通过本次《找种子》科学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认识种子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还能培养自然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拓展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愿幼儿在这样的科学活动中茁壮成长!。
大班科学活动观察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
![大班科学活动观察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e6154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d.png)
大班科学活动观察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科学活动目标:观察和学习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科学活动材料:各种植物的种子、透明塑料袋、喷水器、土壤、小铲子、放大镜、笔记本。
科学活动步骤:1. 引入: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种子传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植物种子传播的兴趣。
2. 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不同植物的种子,并鼓励学生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学生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在笔记本上记录每个种子的特征。
3. 探索种子传播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种子进行实验观察。
教师提供一些可能的传播方式,如风传播、动物传播、水传播等,让学生讨论并预测自己选择的植物种子可能是如何传播的。
4. 实验观察传播方式:每个小组将自己选择的种子种植在透明塑料袋中的土壤中,用喷水器喷湿土壤,然后观察并记录种子的传播方式。
学生可以注意观察种子是否被风吹走、被动物带走、或是随着水流传播。
5. 结果总结和评估: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并在小组中进行分享。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并鼓励学生解释为什么某种植物的种子会选择特定的传播方式。
6. 延伸活动:为了加深对种子传播方式的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外出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观察植物自然状态下的种子传播方式。
7.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科学活动,并提醒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和方法记录在笔记本中。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更多关于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问题。
通过这个科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观察和学习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在实践中,他们将学会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观察并总结结果。
这种参与式学习将有助于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秘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子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8d034ed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7.png)
一、活动目标:1. 了解种子的外型特征,知道不同种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2. 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种子的认识。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种子(如菜豆、玉米、小麦、花生等)、种子结构图、放大镜、盘子、水、纸巾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种子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种子,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激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2. 探究种子结构:1)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种子结构图,介绍种子的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2)幼儿分组操作,用放大镜观察实物种子,尝试用手剥开种子,了解种子内部结构。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答疑问。
3. 交流分享:1)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带领幼儿在家尝试种植种子,观察种子生长的过程。
2. 环境创设:请幼儿将种子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创作种子画,布置活动室墙面。
五、教学反思:2. 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和策略。
3. 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园所的探究活动,持续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种子种植盆栽、水、肥料、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种植经验,了解种子种植的基本步骤。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回顾上一活动内容,引导幼儿思考种子的生长过程。
2. 种植种子:1)教师讲解种子种植的基本步骤,如挖坑、播种、覆土、浇水等。
2)幼儿分组进行种子种植,教师巡回指导。
3. 观察种子生长:1)教师引导幼儿定期观察种子生长情况,记录在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上。
2)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教师解答疑问。
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协助幼儿照顾种植的种子,记录生长情况。
2. 环境创设:幼儿将自己的种子盆栽放置在活动室角落,共同观察生长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小种子
![大班科学教案小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878ad5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d.png)
大班科学教案小种子大班科学教案:小种子导语:在大班科学教学中,让孩子们亲自参与观察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亲手种植和培育小种子,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耐心和责任感。
本篇教案将以种子为主题,介绍一套适合大班幼儿的科学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和种子的作用。
2.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3. 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种子(如豌豆、黄瓜、南瓜等常见的种子)。
2. 盆栽盒、土壤、水瓶、喷壶、小铲子等园艺工具。
3. 黑板、彩色粉笔。
4. 图片、卡片或幻灯片等用于展示种子的生长过程的素材。
5. 绳子、剪刀等用于做手工的材料。
三、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拿出几个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孩子们观察并猜测这些种子会变成什么样的植物。
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们一起讨论种子的重要性。
2. 引入: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用图片或卡片展示出种子发芽、生长和结果的不同阶段。
通过描述和示范,让孩子们了解种子需要土壤、水和阳光来生长。
3. 实践:a. 孩子们在室内进行一次简单的室内种植实验。
i.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如何准备土壤和盆栽盒,并让他们一起操作。
ii. 孩子们将种子种在盆栽盒中,用水瓶给种子浇水。
iii. 孩子们可以用小铲子帮助埋种子或移植幼苗。
iv. 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指导,在种子上贴上标签,用来记录日期和种植的种类。
b. 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户外观察和实践活动。
i. 每个小组找到一个适合观察的地点,埋种一些种子,并用绳子划出区域。
ii. 孩子们观察并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的时间、叶片的数量等。
iii. 孩子们定期浇水、松土,并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iv. 孩子们可以用相机或绘画来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4. 总结:老师带领孩子们回到教室,一起总结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孩子们可以口头或书面上回答以下问题:- 种子是如何发芽的?- 种子的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种子发芽后会变成什么样的植物?- 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土壤、水和阳光)- 你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的变化有哪些?5. 扩展活动:a. 做手工:孩子们用颜色纸或绘画纸做种子的手工模型,可以切割成不同的形状,然后贴在黑板上展示。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比较观察不同种子的发芽速度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比较观察不同种子的发芽速度](https://img.taocdn.com/s3/m/75bab8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4.png)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比较观察不同种子的发芽速度。
我们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物品:五个玻璃瓶、五份土壤、五个种子。
我们选择了五种不同的种子进行观察,分别是玉米、豌豆、黄瓜、西红柿和南瓜。
这些种子都非常易于取得,并且它们之间生长速度的差异比较明显,非常适合进行比较观察。
接下来,我们将这五个玻璃瓶分别加入适量的土壤,并在每个瓶子中分别放入一个种子,然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为了更好的观测发芽的情况,我们将这五个玻璃瓶放在同一个角落。
第一天,我们在每个瓶子里记录下发芽的情况,并发现有两个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它们分别是玉米和豌豆。
第二天,我们再次观察,发现其他的种子也开始发芽了,但是玉米和豌豆的生长速度比其他种子要快一些。
第三天,我们看到所有的种子都已经发芽了,但是它们的高度和茁壮程度都有所不同。
可以看到,黄瓜和西红柿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而南瓜则比较茂盛。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观察到了不同种子的发芽速度和生长情况,还了解到了种子的不同,以及什么因素会影响它们的发芽和生长。
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非常有帮助,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爱护和保护环境。
在进行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安全,不要乱动实验器材,同时还要仔细观察,积极记录实验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实验中发生的现象。
这个实验不仅仅是一次有趣的科学探索,还能让我们更加认识植物,学会爱护环境,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种子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种子](https://img.taocdn.com/s3/m/2ccc5f1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3.png)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种子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种子教材分析(重点与难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各种植物以及琳琅满目的果实总是非常感兴趣。
因此,大班科学活动《种子藏在哪里》自然酝酿而成,它以问题为切入口,通过“自由介绍---猜测验证---拓展延伸”过程,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种子认知经验,鼓励幼儿关注周围生活,激发幼儿持续探究秋天乃至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的思维品质。
重点:了解植物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及作用。
难点: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讲述种子的生长部位。
幼儿基础分析(能力、经验基础)幼儿的有:本学期班级植物角创设根据根茎类植物展开种植活动的,我班幼儿知道红薯、马铃薯等植物就是植物的种子。
另幼儿对于植物已经也有一定的了解,能认识常见的种子,如:红豆、绿豆等。
幼儿的缺:幼儿对于植物的种子在哪个具体的位置还不明确,需要去探索发现植物种子的秘密。
提升点:了解植物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及作用,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讲述种子的生长部位。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实物,了解植物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及作用,2.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种子的生长部位,发现种子的丰富多样,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材料、环境、知识准备)材料准备:图片ppt一、导入活动导语:孩子们。
你们知道我们吃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的.种子藏在哪里?二、小组操作,讲述种子藏在哪里1.出示图片:2.提问:请你们说说这些食物的种子藏在哪里?3.提出要求: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这些食物的种子藏在哪里?然后把种子藏在同一个地方的食物放一起。
4.幼儿小组操作过度:你们都很厉害,都找到了这些种子藏在哪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把!三、分享操作结果,结合PPT了解种子藏在哪里1.小组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2.结合PPT了解种子藏在哪里(1)藏在果肉里的种子(苹果、香蕉、葡萄、橘子、柿子等)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种子在哪里吗?小结:它们的种子都藏在果肉里。
大班科学奇妙的种子教案
![大班科学奇妙的种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de88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9.png)
大班科学奇妙的种子教案教案:大班科学奇妙的种子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种子的基本构成和功能;2. 探索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1. 种子(豆类、葵花种子、西瓜籽等);2. 放大镜;3. 盖玻片、显微镜;4. 图片或视频资源。
教学步骤:引入:讲师进入课堂,将手里握有不同种类的种子展示给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一步:认识种子(10分钟)1. 讲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豆类、葵花种子、西瓜籽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特征。
2. 讲师帮助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表面的细节,并引导他们描述观察到的内容。
第二步:探索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20分钟)1. 讲师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等阶段。
2. 讲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不同阶段,并帮助他们描述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变化。
第三步: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30分钟)1. 讲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切片准备好的盖玻片,并使用显微镜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2. 讲师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切片中的胚芽、胚乳、种皮等部分,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部分的作用。
第四步:种子实验(30分钟)1. 讲师将准备好的种子分发给学生,并引导他们进行一项简单的种子实验。
2. 学生将种子分成两组,一组浸泡在水中,另一组保持干燥,然后观察两组种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 讲师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并总结种子的发芽条件和需要的环境。
总结:讲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重点总结种子的结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发芽条件。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回家观察自己身边的植物种子,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在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种子的观察和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植物种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讲师使用了多媒体资源和实物观察,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大班科学《种子的标本》
![大班科学《种子的标本》](https://img.taocdn.com/s3/m/29ac286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7.png)
大班科学《种子的标本》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部特征。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3、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4、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
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为什么叫种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
(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
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
(三)、观赏结束
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
2、师总结结束。
各种各种的种子教案反思
![各种各种的种子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f76065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6.png)
各种各种的种子教案反思标题:各种各样的种子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种子的传播方式;3. 培养学生对种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5.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皮、胚珠、胚乳等;2. 种子的传播方式:风传、动物传、水传等;3. 种子的观察与思考:种子的外观、种子的发芽过程等;4. 种子的实验设计:观察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芽情况;5. 种子的数据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6. 种子的合作与沟通: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展示和讨论结果。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概念,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探究:2. 分组进行种子的观察: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种类的种子,观察其外观特征,记录下来。
3. 分享观察结果: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了解种子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4. 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通过PPT或板书,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实验设计:5. 学生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种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6. 实施实验: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7. 小组合作分析数据:学生小组整理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并绘制柱状图或折线图进行数据展示。
8. 分享数据分析结果: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数据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差异。
反思与总结:9. 学生个人反思:学生个人写下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反思,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等。
10. 小组合作总结:各小组合作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作业:1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思考如何帮助种子更好地发芽和传播,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教学评价:12. 教师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种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快快张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快快张](https://img.taocdn.com/s3/m/cf0b7a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d.png)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快快张大班科学教案:种子快快张一、引入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起点,它们蕴含着神奇的力量。
在植物学中,种子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种子,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适应能力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植物种群的影响。
今天我们将通过实践和观察,一起来探索种子的奇妙世界。
二、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特点;2. 探究种子的发芽条件和影响因素;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思考的能力。
三、活动1: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1. 准备材料:不同种类的种子,放大镜,放大镜底座和载片;2. 将不同种类的种子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取一种种子;3. 学生们可以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4. 学生们可利用放大镜底座和载片,将种子放在载片上,放大观察种子的细节结构。
四、活动2:实验探究种子发芽条件1. 准备材料:不同种类的种子(如小麦、豌豆、玉米等)、容器、水、土壤、温度计;2. 将小组分成几个组,每个组取一种种子;3. 让学生们用相同的容器和土壤分别播种不同的种子;4. 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如浇水量、温度等;5. 学生们根据实验条件进行观察和记录,记录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6.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学生们可以总结出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
五、活动3:探究种子传播方式1. 准备材料:各种种子、风扇、模型植物、天平、水、容器;2. 将小组分成几个组,每个组取一种种子;3. 学生们可以利用天平称量出同样重量的种子,放在容器中;4. 学生们模拟风吹散种子的情况,利用风扇对种子进行吹飞实验;5. 学生们可以观察风扇的力量对种子传播的影响,通过观察模型植物周围的种子分布情况来判断各种方法对种子传播的效果。
六、活动4:设计种子保护装置1. 准备材料:各种可用材料、胶水、小玩具;2. 学生们分组,每个小组设计一种种子保护装置;3. 学生们以小玩具为种子模型,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设计种子保护装置;4. 学生们可以利用各种可用材料,如纸板、塑料瓶等,设计出能够保护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装置;5.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测试装置的效果,观察种子在不同情况下的存活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种子
教材分析
(重点与难点)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各种植物以及琳琅满目的果实总是非常感兴趣。
因此,大班科学活动《种子藏在哪里》自然酝酿而成,它以问题为切入口,通过“自由介绍---猜测验证---拓展延伸”过程,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种子认知经验,鼓励幼儿关注周围生活,激发幼儿持续探究秋天乃至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的思维品质。
重点:了解植物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及作用。
难点: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讲述种子的生长部位。
幼儿基础分析
(能力、经验基础)
幼儿的有:
本学期班级植物角创设根据根茎类植物展开种植活动的,我班幼儿知道红薯、马铃薯等植物就是植物的种子。
另幼儿对于植物已经也有一定的了解,能认识常见的种子,如:红豆、绿豆等。
幼儿的缺:
幼儿对于植物的种子在哪个具体的位置还不明确,需要去探索发现植物种子的秘密。
提升点:了解植物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及作用,能够用较准确
的语言讲述种子的生长部位。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实物,了解植物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及作用,
2.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种子的生长部位,发现种子的丰富多样,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材料准备:图片ppt
一、导入活动
二、小组操作,讲述种子藏在哪里
1.出示图片:
2.提问:请你们说说这些食物的种子藏在哪里?
3.提出要求: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这些食物的种子藏在哪里?然后把种子藏在同一个地方的食物放一起。
4.幼儿小组操作
过度:你们都很厉害,都找到了这些种子藏在哪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把!
三、分享操作结果,结合PPT了解种子藏在哪里
1.小组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2.结合PPT了解种子藏在哪里
(1)藏在果肉里的种子(苹果、香蕉、葡萄、橘子、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