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3

合集下载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保护环境,坚持 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政权更替 东晋




东晋南朝时 期江南地区
的开发
江南开发
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前秦) 220年 取而代之 266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
朝 北周
魏国 灭亡
西晋 南方
东晋




陈朝
263年
灭吴
蜀国 吴国
统一
北民南迁
全国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80年 六朝古都
北周灭北齐
建康(南京)杨坚取代北周改国号为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泛指长江中 下游(长江以南), 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观察材料思考,南朝政权有何特点?
朝代 宋
开国 宋武帝 皇帝 刘裕

齐高帝 萧道成

梁武帝 萧衍

陈武帝 陈霸先
曾任 官职
平北 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司马
车骑 将军
疆域最大
疆域不断缩小
疆域最小
420-479
国479-力502逐渐衰弱502-557
557-589
二、南朝的政治 五胡内迁
促进了民族交融
北方 十六国
◆阅读材料回答: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宋书》
汉:地广人稀 衰败落后

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
十六国
北朝
265年
魏 司马炎
西 晋
蜀吴
(宋 齐 梁 陈)
420年
东 晋 刘裕 南 朝
江南地区的开发
2
东晋和前秦
十六国 东晋
3
阅读并分析下面两段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 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 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 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宋书》
5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北人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
生产技术。 3、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4、统治者革除弊政,注意发展生产 5、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6
兴修水利 荆江大堤
开垦荒田
7
up
水稻为主
小麦推广
8
up
施肥图
牛耕 图
9
up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
,都城长安
淝水之战
东晋
317年,司马睿在 建康建立东晋
13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4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东汉末年。原因:中原地区连年战争,许多人为 躲避战争,迁移到南方。
(2)第二次是什么时候?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19_江南地区的开发

19_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 19 课
史料1: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 …… 或火耕而水耨(nòu) ……不待贾(买卖) 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西汉)
史料2: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年)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历史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一、唯物史观
(一)概念 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二)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7.唯物辩证法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二)目标 (三)史料的分类 (四)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因素 (五)运用史料的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 2.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研究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5.孤证不立,搜集更多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四、历史解释
五、家国情怀
(一)概念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二)目标 (1)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能 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 (2)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 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 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 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 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江南地区的丝绸业 非常发达,丝绸制 品畅销海内外。
陶瓷业繁荣
江南地区的陶瓷业 也十分繁荣,工艺 精湛,品质优良。
江南地区的特产
江南地区的特产包括茶叶和桑蚕。茶叶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农 产品,桑蚕则为丝绸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江南地区的特产
茶叶
江南地区盛产优质 的茶叶,被誉为中 国的名茶之一。
桑蚕
桑蚕是江南地区重 要的养殖品种,为 丝绸业提供了丰富
● 07
第7章 总结
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起飞
商业繁荣
文化绽放
艺术传承
01 城市现代化
城市建设与规划
02 农村现代化
农业技术改进
03
一带一路
促进国际合作 扩大贸易规模
文化输出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友谊
江南地区的未来 展望
江南地区将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努力,实现经 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文化荟萃
文学艺术繁盛 科技进步
政治变革
政治结构日趋完善 地方行政逐渐规范
● 03
第三章 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
江南地区的诗词 文化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唐诗宋词在这里 颇受推崇。诸多文人雅士汇聚一堂,相互切磋,推动了诗词 文化的繁荣发展。
江南地区的诗词文化
唐诗宋词颇受 推崇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 精髓
的丝绸原料。
● 02
第二章 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 江南地区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最为强盛,瓯越、楚国也有一定的影 响。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呈现 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
吴国最为强盛
在政治、经济和文 化方面取得了显著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背景:三国以前,江南许多地区非常 落后
江南 地区 的开 发 原因:地理条件优越;南方少战乱; 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表现:开垦大量荒地,兴建许多水利 工程,种植水稻,小麦推广到江南。 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
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 托尔斯泰
第 19 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的统一
一是魏灭蜀
二是废魏帝建西晋(265年)
三是西晋灭吴(280年)
时间:东汉末年以来 内迁 的各 族 内迁的主要民族:匈奴、鲜卑、 羯、氐、羌等。 影响: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意义:促进了北方 民族大融合和江南 地区的开发。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晋武帝司马炎
公元263年,魏国灭掉了蜀国。公 元266年,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 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2.前秦政权的强大
4世纪后期,氐 族人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王符坚重视人 才,励精图治,统一了 黄河流域。
符 坚
背景:东晋的建立;前秦的建立 和发展 淝水 之战 概况:383年,前秦苻坚进攻东晋, 结果大败
3.淝水之战
时间:公元383年 结果:前秦战败,东晋以少胜多。
三、合作探究
1、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结束的?
晋惠帝
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 无力治国。西晋皇族纷纷起兵争夺 皇位,混战十几年,耗竭了西晋国 力。史称“八王之乱”。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 装灭亡了西晋。第二年,皇族司马 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 晋”。
为什麽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1、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在位的皇帝智 力低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
1.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266年
魏 西晋 吴
263年 280年
⑴什么战役为三国鼎立 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 ⑵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 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①政治上:局部统一为最 终统一奠定基础
②经济上:三国统治者重 视发展生产为统一提供物 质条件
⑶三国中哪国最强哪国 最弱? 魏国、蜀国
⑷魏国大权逐渐被谁所控 制?西晋的建立者、时间、 都城?何时统一全国?
•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 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战乱较少,社会比较
安定;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 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补充那里的劳动力。
• 9.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
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宋书》
• (1)材料一反映的得到开发的地区在哪里?得到开发是 在哪一时期?
• 江南;魏晋南北朝。
• 材料二: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 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 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 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 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 生产技入闽”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 了什么作用?
• 给江南地区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增加那里的 劳动人手。
• 材料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 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开 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那时候,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 发展起来……
3、淝水之战
背景:前秦意图统一南北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26张PPT)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26张PPT)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的开发是各个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的形成是各民族相互融合的结果,每一个民族都做出 了应有的贡献。
重点:东晋与南朝政权的更迭;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有哪些因素促使江南地区的开发
温故知新
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 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前秦
预习展示
• 东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 南朝的起止时间、南朝政权有哪些?
司马睿
公元316年,内迁匈 奴人的一支武装灭 亡了西晋。
317年,皇族司马睿 重建晋朝,定都建 康(今天南京), 史称“东晋”。
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 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马睿 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 敦;因此,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史记·货殖列传》
材江肥料南沃这,二里老:做百江为姓南国勤之家劳为真而是且国太本盛繁份矣荣劳…昌作…盛,地了一…年广…的野土丰丰地收,广,民茂能勤,够田让本野很业, 一多岁郡县或都稔不,愁则吃数喝郡。…忘…饥渔。业…,…盐渔业和盐矿杞业梓都之很利发,达,充能仞
八够方供应;各丝地绵需布求帛,之丝绸饶布,匹覆棉衣花天的下富饶。,能够让天下老百
姓都穿上衣服。
——《宋书》
想一想:《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
迁描述的江南会有什么不同?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 作方式落后,贫富差距小;
《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 丰收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 口的需要,丝帛闻名,可供天下人 使用。
这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 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
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P84
(二)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二、手工业快速进步

七年级历史_第19课_江南地区的开发_课件3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_第19课_江南地区的开发_课件3人教版

5.三国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 B A.南方B.北方C.福建广东D.西部 6.淝水之战的战争双方是 D B.西晋 前秦 B.东晋 北魏 C.西晋 北魏 D.东晋 前秦
7.以下对淝水之战描述正确的是 B A.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4世纪前期 B.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C、前秦军队上下一心,作战勇猛 D.淝水之战后,南方陷入混乱状态
266年,司马炎 篡夺了皇位, 建立了西晋,
定都洛阳。
280年,完成统一。

西晋

280年
想一想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 朝?(266年 316年)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晋惠帝智力低下。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交战双方? 前秦、东晋
淝 作战时间? 383年 水 80 万 8 万 军队实力对比? 之 战 成语?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结果? 东晋胜
就『 草 苻 来草 木 坚 源木 , 远 于皆 误 望 此兵 认 八 。』 为 公 的是山 成晋上 语军的 ,
《宋书》里描写的南 朝时,江南的情况如 何?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情况?
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自然条件: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
劳动力技术:北方战乱,北人南迁。 (主要原因)
户数 魏 蜀 吴 103万 28万 52.3万
人口 443万 94万 230万
兵力 60万 10.2万 23万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忆江 南.sw
学习目标
1、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 大概脉络。 2、知道西晋的兴起、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 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3、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 发的状况。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 了解西晋兴亡和少数民族内迁相关史 实
• 掌握淝水之战时间、结果、胜负原因 • 引导学生分析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条
件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表现和影响。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 曹丕
司马炎
魏 280年
26266西年3年晋
完成统一


想一想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 的王朝?
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 王,并让他们到各地掌握实权。
淝水之战(383年)
想一想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 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 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 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 什么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 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汉朝时江南 的经济发展情况的: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 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 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 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可见,在汉朝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并不发达, 而今天的江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却占有 重要的地位。那么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期开 始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巨大变化?表现又 如何?
晋 为了惠魏争帝晋夺时以,中来手央积握政蓄重权,兵,扫的先八后地个起无封兵遗王,。,相
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资王治之通乱鉴”》 。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 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 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讲故事
请同学们试着用“投鞭断 流”、“草木皆兵”、“风 声鹤唳”三个成语将淝水之 战的前后经过简单介绍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淝水之战( 年 淝水之战(383年)
二、淝水之战 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 、淝水之战的交战双 各自拥有的兵力、 方、各自拥有的兵力、 最后的结果如何?战 最后的结果如何? 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 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
淝水之战
交战双方 领导人 结 果 影 响
东晋 谢安 前秦
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 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以少胜多 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前秦的统治瓦解, 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重 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宋书》
《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 宋书》 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 么不同, 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 果?
1、司马迁描述的江南经济落后,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经济落后, 人烟稀少,商品交换不发达。 人烟稀少,商品交换不发达。 宋书》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 《宋书》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 经济发达。 经济发达。 2、这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 、 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 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
苻坚 失败
2、苻坚拥有八十万兵 、 却不能统一江南, 力,却不能统一江南, 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究竟是为什么?
1、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 其失败的重要因素。 2、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3、东晋将士士气高昂,力保江南, 而且将领指挥有方。
南朝(420~589)
宋 齐 梁 陈
建康
(南京)
1、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 、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
2、议一议民族内迁有什么意义?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316年 西晋灭亡 年
东晋(317~420)
朝代
西晋 东晋
建立者
司马炎 司马睿
时间
266年 年 317年 年
都城
洛阳 建康
前秦
世纪后期) (4世纪后期) 世纪后期
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 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 任用汉人 王猛为丞相 统一了黄河流域
东晋、 东晋、南朝时经济发展最快 的地区是 : A、河套地区 B、黄河流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珠江流域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 哪几次战争相似? 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所取得 的经验、教训, 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 借鉴意义?为什么? 借鉴意义?为什么?
战争的形式和手段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 发展的,但战争的本质、规律、 发展的,但战争的本质、规律、和基本要素不 会变,因此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不会变, 会变,因此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所以 古代的战争经验、教训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古代的战争经验、教训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影响: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 了深远影响, 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 了基础。 了基础。
快速抢答!!! 快速抢答!!!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历史上的哪几个朝代?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历史上的哪几个朝代?
魏、西晋、东晋、前秦、南朝(宋齐梁陈) 西晋、东晋、前秦、
2、西晋是(266)建立的,(280 年完成了 、西晋是( 建立的,( ) 统 一。316年,内迁(匈奴 人的一支武装灭 年 内迁( ) 亡了西晋。 亡了西晋。 3、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东晋和(前秦 、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东晋和( ), 这个政权是内迁的(氐族)人建立的。 这个政权是内迁的( 人建立的。 4、谁能说出淝水之战中的成语故事? 、谁能说出淝水之战中的成语故事?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 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 到开发? 到开发? 有何深远的影响? 有何深远的影响?
1、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2、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 、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 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3、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 、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 定。
第 19 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想一想
三国鼎立局面能否长久? 三国鼎立局面能否长久? 为什么? 为什么?
不能
虽然 三国经济都得以恢复发展,但是
不平衡。曹魏实力最大,蜀汉最弱, 最终导致三国归一晋。 晋 魏
西晋

266年 司马炎 洛阳 年 280年 统一南北 年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北朝 南朝
宋 齐 梁 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 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 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 贩卖货物,没有野丰,民勤本业,一岁 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 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