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5篇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战火纷飞百余载,朝阳初起忆江南。
上述图片中的江南好美,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生动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末句“能不忆江南”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开发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去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结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东晋的兴亡1.问题思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时段较长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
过程与方法理清线索:西晋兴亡(少数民族内迁)→东晋十六国的对峙(淝水之战)→南朝经济的开发。
通过对淝水之战胜负双方情况的分析,掌握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敌的精神,同时也要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
通过江南开发的史实,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本课头绪纷繁和时段较长的历史过程、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知识头绪纷繁,历史时段较长,注意理清线索。
充分利用新课标教材上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有趣栏目,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媒体投影教学结构和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2.“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哪一国实力最弱?(魏国实力最强,蜀国实力最弱。
)过渡讲解、置疑:263年魏国先灭了蜀。
265年,司马炎夺取帝位,改魏为晋,西晋建立。
280年,西晋灭掉吴,重新统一了全国,所以常有人说:“三国尽归司马氏”。
但是,西晋统一的时间很短,不久就灭亡了。
从此,中国又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
这段历史的发展线索如何?民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经济出现哪些新的景象?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1.西晋的统一司马懿出身名门望族,青少年时期就有人夸赞他是“非常之器”。
曹操忌他智谋过人,未加以重用。
曹丕称帝以后司马懿成了朝廷重臣。
丕死,他与曹魏宗室曹真受命辅佐魏明帝曹睿。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新人教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培养学生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淝水之战”的教学中应该突出趣味性,尽可能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
并注意引导学生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
在“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中,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等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用于抗击强敌的精神。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西晋兴亡以及原因,少数民族的内迁,前秦与淝水之战及其失败原因和教训,江南地区开发等。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等。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提问、讨论等方法,辅以板书或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白居易的《忆江南》,同学们有学习过吗?这首诗歌歌颂了江南的美景。
南方的美丽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如今的江南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今天,我们一起来追溯早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出示课题:江南地区的开发)历史上,我国的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先是在北方中原一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时代背景。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了解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及现状;3.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开发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1.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2.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3.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4.江南地区的开发成果;5.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讲解(30分钟)1.分析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2.分析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及现状;3.介绍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4.介绍江南地区的开发成果;5.探讨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步:讨论(20分钟)让学生就江南地区的开发、环保等课题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四步:展示(10分钟)每组报告本组讨论总结的结果,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图表等。
第五步:总结(10分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教师总结江南地区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
四、教学重点1.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2.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和成果。
五、教学难点1.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2.江南地区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展示法。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讨论和展示);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八、板书设计教学目标讲解内容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成果和发展方向。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历史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慌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间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2、能力: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培养学生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过程:(一)创设链接、激情导入说出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二)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1、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魏灭蜀: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控制魏国大权。
首先灭掉三国中国力最弱的_____。
(2)西晋代魏:266年,他的孙子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定都,史称西晋。
(3)西晋统一:年,西晋灭掉吴国,统一全国。
(4)西晋灭亡: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几十年,史称“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国力。
从东汉末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时,人数达到几百万。
内迁各族超值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
3XX年,内迁_________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2、淝水之战新课标第一网背景:(1)东晋建立:317年皇族重建晋朝,都城在,历史上称为东晋。
(2)前秦建立及统一黄河流域:4世纪后期,_____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前秦王_______重用汉人_________为丞相,励精图治,迅速强大起来,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________流域。
概况: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名师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名师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图、图表等材料,掌握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从而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2.难点:江南地区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江南地区开发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
2.演示法:展示地图、图表等材料,让学生直观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2.课件:江南地区的地图、图表、案例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巩固达标:1、被大将纂夺政权的是()A 东汉B 西晋C 东晋D 秦朝2、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 刘裕B 苻坚C 王猛D 司马炎3、历史上常把少数民族称为“麦人”或“胡人”,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A 氐B 羌C 鲜卑D 匈奴4、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 淝水之战发生于四世纪的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 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D东晋军队大败前秦5、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短暂统一的朝代是()A 北魏B 东晋C 西晋D 前秦6、标志着西晋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 西晋定都洛阳B 灭蜀C 西晋迁都长安D 灭吴7、下列人物分类排列,司马懿应在哪一类()A 曹丕、司马炎B 陈胜、吴广C 蔡伦、张衡D 屈原、司马迁8、成语典故“草木皆兵”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A 官渡之战B 巨鹿之战C 淝水之战D 赤壁之战9、居住在绍兴的李先生说他祖籍在山东,请问他祖先最早可能在何时迁徙到此()A 西汉B 东汉C 西晋D 东晋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此地农业生产经验丰富③北方战乱,人口南迁④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安定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11、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人中原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
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什么时候?归纳生成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3、西晋的灭亡: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时间:383年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三、江南经济的发展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2、表现;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发展状况有怎样的记载呢?幻灯片出示:司马迁《史记》关于汉朝时江南地区发展情况的描述;南朝《宋书》对本次江南开发的描述:史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史料二:“江南之为国胜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指导学生读懂历史典籍,对比《史记》和《宋书》的不同描述,对比分析江南地区开发前后的巨大变化。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1页第一段,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为什么却在东晋南朝时期得到开发?(设计意图:一是指导学生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二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为本课其它知识的学习做进一步的铺垫。
三是整合教材资源,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借助材料感知历史、学习历史。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小结:①人口南迁,补充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②南方战乱少,社会较安定;③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④江南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土地肥沃。
突出主要原因:北人南迁,为下一环节-------北人南迁过渡作铺垫。
开发的表现学生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二是激发探究学习的欲望,为本课其它知识的学习做进一步的铺垫。
三是整合教材资源。
学生借助材料感知历史、学习历史。
)思考: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展示。
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深刻理解北方人口大量南真实的文字资料,让学生看到不同时期开发的状况分。
4.出示幻灯片人口南迁地图:观察人口迁移的流向,并思考: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师强调原因:北方战乱,南方较安定;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8分钟)大量人口南迁,江南就没有战争吗?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5.学习课文第一、二目内容(79—80),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深刻理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形成对东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的整体印象(北方战乱、政权更替频繁,南北分裂),培养学生正确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 江南地域的开发配套教案
第19课江南地域的开发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成立及更替,明白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明确淝水之战的时刻、背景、通过和阻碍。
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域取得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进展较快的史实。
通过探讨江南地域开发的缘故,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域开发的缘故。
南迁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进展。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分组研读“江南地域的开发” 图,进一步了解阅读历史地图的方式──通过图例读地图,感知历史地图中一些直观的有效信息。
2.组织学生探讨江南地域开发的缘故,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踊跃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 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假设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可不能南迁?”让学生明白得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的严峻程度,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探讨江南地域的开发缘故的进程中,熟悉到和平、安宁是经济进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域在历史上的进展情形。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处置本课的重点是江南地域开发的史实和缘故。
本课的难点是内容多、头绪多,教学重点内容不够突出。
从三国以来,江南地域慢慢取得了开发,表此刻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的进展和进步,手工业的进展等方面。
缘故主若是东汉末年以来政治不稳固,加上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南迁人口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增进了江南地域的开发。
采纳小组先研读“江南地域的开发” 图,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域开发的情形入手,突出“江南地域的开发”这一教学内容。
以引导学生探讨江南地域开发的缘故为主线,将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视为背景缘故来处置,冲破本课难点。
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B、东晋政权实力强盛,因此大败前秦。
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
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
5、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战乱较少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滦南县七年级历史学科
学 教 案
课 题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 型
新授课
授 课 人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西晋的建立、灭亡以及淝水之战的有关知识点;
2、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以及原因。
教学重点
淝水之战;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预
习
导
航
1、两晋各自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灭亡时间:
6、东汉末年以后一直到两晋,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到江南地区,其主条件优越
D、北方自然环境恶化
学教反思
2、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3、五胡的含义:
4、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备注
合
作
探
究
展
示
交
流
规则:请大家群策群力,解决难题,然后就要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答题最出色
任务一:西晋统一短暂的原因:
任务二: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
任务三: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
任务四:结合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谈谈对今天我国的建设有何启示?
学习整理
熟读记忆
反
馈
练
习
1、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历史: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案例《黄河流域乱如麻赵钱孙李要搬家》活动目的:1.知识方面: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及其深远影响等问题。
2.能力方面: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①学生在编演历史剧过程中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热情,通过历史事实获得和平安定、民族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发展经济的情感认识。
②大家共演一台戏,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活动准备及活动步骤: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搞清楚教学目标,学生分组(主持人、剧本创作组、表演组、无规定任务组)。
基本的活动形式:小组咨询、个别辅导、方案交流。
同学们根据自己小组确定的主题,开始有选择地阅读资料,积累资料,进行思考和创作。
教师的辅导活动:以小组和个别辅导为主,分析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修订方案。
注意检查剧本和解说词撰写过程中的规范,关于“傻瓜皇帝”和“淝水之战”的剧情处理,应该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
参考网站:历史天地 /lishi/index.htm上下五千年/5000/index.html中国文艺/history活动过程:同学们,今天这节活动课的主题是“黄河流域乱如麻、赵钱孙李要搬家”。
A:东晋十六国时期有个赵钱孙李,他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在黄河边务农的家庭,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的家世:上课之前,有同学自告奋勇,为大家准备了两段精彩的历史剧,分别是《傻瓜皇帝》和《淝水之战》,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剧本内容见学生天地)欣赏完了历史剧,大家对西晋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这家,到底搬还是不搬?请同学们发表意见。
B、C:D:表决结果,可能主张搬家的意见比较一致,也可能有少数同学坚持主张不搬家,允许保留不同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
因此,有必要先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课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3世纪中叶到6世纪后期三百多年历史的简要脉络;一是各个时期内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
简要脉络大约由三个时期构成:第一个时期是西晋兴亡,讲述的主要事件是司马氏代魏和西晋的皇族纷争,连带简述了少数民族的内迁。
第二个时期是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在简略说明朝代的兴替之外,对十六国政权仅仅涉及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而着重讲述淝水之战。
第三个时期是南朝,突出了江南经济的开发问题。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关于“淝水之战”的处理,应该突出趣味性,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图建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
同时,还应领会东晋将士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形势下,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精神;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而懂得民族团结对于稳定政治的重大意义。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加以学习和掌握。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等问题。
江南开发问题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应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
可以结合课文中提供的一些古籍记载的资料,将江南开发前后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进行比较,加以阐释,尽可能能有直观的印象。
学法指导:
1.本课虽然头绪较多,但是着重要掌握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可以指导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好“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两个问题。
对于“淝水之战”应着重认识前秦失败的原因和对当时局势的影响。
对于“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是认识清楚江南开发的原因和条件、江南开发的成就以及江南开发的深远影响。
2.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是学好本课的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的图示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线索:
复习巩固:
选择题
1.以下组合选项中,属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①马陵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 ①②④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氏族 B.鲜卑族C.契丹族 D.匈奴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4.北朝末年时完成了黄河流域统一的是()
A.东魏 B.西魏C.北齐 D.北周
5.3~6世纪,黄河流域先后四次出现统一局面,其共同点是()A.都结束割据,实现了局部统一 B.都是由少数民族政权完成的C.都是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D.都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材料分析题
6.“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语,改穿汉服。
”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推行的改革措施?
②这些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③历史上是怎样评价这位统治者的?
三、问答题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