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主要讲述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以及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孝文帝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推行汉化政策,包括改革官制、律令、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意义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掌握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及其意义,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历史图片、视频、文献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北魏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北魏政权的位置,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介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包括官制、律令、货币、度量衡等方面的改革。
让学生了解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思考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熟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民族大融合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课前准备】课件、视频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部分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提问:这56个民族中有没有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可引导学生查阅“中国民族分布图”)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他们去哪呢?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隧道,看看那时民族融合的情况!(板书本节课题)教师讲解: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淝水之战”。
第二部分为“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部分为“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首先看第一部分:淝水之战(板书)一、淝水之战教师讲解: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想统一南方地区。
而东晋想收复中原地区,统一全国。
南北方之间的决战是发生在383年的“淝水之战”。
1、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猛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却是华夏正统,目前上下安和。
臣死后,希望陛下千万不可图谋伐晋。
鲜卑、羌等归降贵族终怀二心,迟早要成为祸害,应该逐渐铲除他们。
”材料二“四方基本平安,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
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3)引导:苻坚拥有80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秦军中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秦军一退即溃;苻坚骄傲轻敌,战前不认真准备:东晋军队伍严整,勇敢善战;将领沉着冷静,调度有方。
过渡: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
439年,北魏完全统一了北方地区。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北方各族交往频繁,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种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得到了加强。
那么,北魏孝文帝迁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在他迁都洛阳后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得到加强?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思考问题:①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②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①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一、北魏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二、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②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有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宇、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
洛阳的人口达到50万左右。
(2)引导:我曾说过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使一种趋势加强,请同学们想一下,孝文帝迁都后,使什么趋势加强了?使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加强了。
小结:因此,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除了使洛阳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外,还使原来在黄河流域出现的民族大融合趋势得到加强。
(3)引导:同学们,孝文帝迁都时是不是非常顺利?(不是)(4)提问:有哪些不利因素呢?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不愿离开平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教学目标1.掌握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了解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2.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培养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北魏考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典故,都与哪次战役有关?教师: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
展示: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展示: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淝水之战自主阅读课本P86~87内容,完成第1~2题。
1.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和影响。
383年;前秦和东晋;晋军大败前秦。
影响:A.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B.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提示:苻坚骄傲轻敌;秦军不得人心,军队战斗力不强;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教师:我觉得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展示: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自主阅读课本P87~88内容,完成第1~3题。
1.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可以浓缩成短句)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用汉制;习汉礼。
2.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生讨论)展示: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
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展示: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自主阅读课本P88~89内容,完成第1~2题。
1.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相互影响?(展示系列图片)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2.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是什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主要介绍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北魏时期我国北方的历史风貌,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针对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一时期的历史,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此外,学生对于改革和民族交融的概念,可能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掌握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情况,认识改革和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历史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情况。
2.难点:改革和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背景。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过程及其意义。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魏时期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背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意义;b. 掌握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交融的过程和结果;c. 分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讲授、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b. 通过图片、地图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兴趣和热爱;b. 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c.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意义;b. 掌握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交融的过程和结果。
2. 教学难点:a. 分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对中国历史的影响;b.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a. 利用多媒体展示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b. 导入问题: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2. 学习任务(40分钟)a. 学习历史文本(15分钟)i. 学生阅读教材第19课,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过程和结果;ii. 学生针对教材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师生进行讨论;iii.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b. 小组合作(10分钟)i.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ii. 学生通过互相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事件的影响和意义;iii. 小组展示成果,学生进行互动和评价。
c. 案例分析(10分钟)i. 教师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对中国历史的影响;ii.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iii.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第 19 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识南北朝期间我国北方地域民族交融的趋向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举措。
理解孝文帝改革促使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交融的进度 ,为隋朝一致确立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经过问题导引,自主阅读资料,商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的社会状况,在剖析概括中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及主要举措,培养学生史论联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经过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的议论,提升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论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正确的民族观点,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建的,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是我国历史上民族交融的主要内容。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举措、北方地域的民族交融。
教课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交融的含义。
三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和56 个民族大合照图片,在学生感觉现代各民族大团结的盛况时,说:我们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姐妹,和平共处,共同繁华发展。
那么在这五十六个民族中,有没有我们历史上以前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呢?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假如大家想知道,就和我一同穿越时空地道,到达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看看那时北方民族交融的状况吧!(二)新课1.淝水之战东晋成立的同时,北方地域从头堕入了杂乱的场面,出现了十六个不一样的政权,统称十六国。
那么这类杂乱的场面是何时结束的?过渡:苻坚为了进一步一致全国,带兵南下,与东晋政权大战于淝水。
(1)部署任务:在教材上找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址、作战两方、兵力、结果、影响。
(2)故事会:用“投鞭断流”“风声鹤唳”“土崩崩溃”三个成语叙述淝水之战的大概过程。
播放动画。
(3)动脑筋:为何苻坚拥兵80 多万,却不可以一致江南?(4)从以少胜多方面考虑,淝水之战同此前哪几次战争相像?叙述: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崩溃,北方地域从头堕入盘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获得临时稳固,为经济发展供给了条件。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内容主旨本课介绍了前秦和北魏两个局部统一北方地区的政权的统治状况,前秦部分承接第17课末尾,前秦统一北方后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苻坚发动对东晋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混战之中。
随后实现局部统一的是鲜卑的北魏政权,开启北朝,孝文帝为巩固统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鼓励与汉人通婚等。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交融。
这是民族交融通过统治阶层的斗争与改革两种方式,进入到第三子目,展示了北方自魏晋以来民间因民族交融生活方方面面出现的变化,少数民族内迁与战争、和平交往等方式,民族隔阂趋于消解,出现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大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加深学生对于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裂和民族交融两个时代主线的理解。
2.教学目标了解南北朝政权更替、前秦统一与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
识读地图和文物图片,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北方民族融合的方式。
认识到改革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3.教学重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交融难点:民族交融的意义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简要复习上周所学内容,西晋灭亡后,南迁的士人与百姓建立东晋政权,上节课了解过了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江南开发,而因五胡内迁而陷入混战的北方,又将呈现出怎样的社会面貌呢?北方民歌《敕勒歌》的流传过程:高车族民歌→译为鲜卑语→译为汉语,流传至今过渡:从《敕勒歌》的流传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缩影,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进入第19课的学习中,去感受北方动荡下的民族大交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加深学生对于西晋后南北方进入对峙呈现不同的发展面貌的概念理解,借助《敕勒歌》这样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点出民族交融这一主题,引入本课内容,【环节一】淝水之战——民族交往中的碰撞冲突出示地图,十六国中氐人建立的前秦政权在苻坚的统治下强盛起来、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想要继续南下消灭东晋、统一中国,交代淝水之战的背景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93相关内容,了解淝水之战经过,完成学习单上关于淝水之战的信息(时间、交战双方兵力、特点、结果)教师提问:1.此前我们学过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哪些?2.为什么实力如此悬殊的对比前秦却战败了呢?学生活动: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不顾一切反对”、“强征”、“拼凑”“阵脚大乱”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战败是由于前秦内部民族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百姓与军队没有向心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3. 创新性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关于如何促进民族融合和发展的创新方案。学生需要考虑不同民族的特点和文化差异,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呈现。
作业反馈:
1. 及时批改作业: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批改,以确保学生的作业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认真阅读学生的作业,理解学生的观点和见解,并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反馈。
3. 简洁明了: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PPT、视频等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内容。
- 思考预习问题:探讨改革对北魏政治和民族大交融的影响。
- 讲授:通过讲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 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如探究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合作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目标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史实。
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
知道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重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作战双方?有关成语?结果?影响?强大后的前秦(前秦(350年---394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
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共历六主,享国四十四年。
),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
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撒,以便晋军过河交战。
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撒。
不料,当前秦军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
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
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思考与判断: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经济有所发展。
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又被大将所夺。
420年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南朝开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4世纪后期,东北鲜卑拓跋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汉族与少数民族不但在生产技术上相互学习,而且在生活习俗上也相互影响。
他们之间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中华民族获得新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前教学分析与目标确立1、“课标〞分析关于“北方民族大融合〞这一内容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 ,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根据这一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 ,学生要了解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掌握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通过对改革措施的理解、掌握 ,认识到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推动了民族的大融合。
2、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 ,这时民族关系的最大特点是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客观上适应了历史开展趋势 ,加快了鲜卑族迈入先进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步伐 ,对北方的经济开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 ,对消除民族间的隔膜、促进民族融合和酝酿、培养隋唐时期繁荣的经济与灿烂的文化 ,都做出重大奉献。
3、学情分析知识储藏方面:学生对有关少数民族的知识比拟生疏 ,本节课涉及的少数民族内迁、孝文帝改革等内容 ,缺乏了解。
认知水平: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讲课过程中应适当地加以方法上的指导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评价观。
学习态度: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但是 ,单纯枯燥地知识传授 ,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应用授课内容的生动、表现形式的多样、高超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真正实现师生的互动。
4、教学目标的设定〔1〕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隋朝统一奠定了根底。
〔2〕通过问题导引 ,自主阅读材料 ,探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的社会状况 ,在分析归纳中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及主要措施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和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实的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及其影响,同时认识北方各民族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认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2.难点: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魏时期的壁画和雕塑,引导学生关注北魏时期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如推行均田制、废除世袭制、实行官吏选拔制度等,同时呈现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这两个方面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及其影响,同时探讨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及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知识点,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评价和补充。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
第19课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内容主旨: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对中原政权带来冲击,也促进而民族交往交流。
北魏孝文帝吸取前秦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实行汉化改革,从社会各方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与交融,使得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局面。
不仅为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之后新的大一统局面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出示地图、相关史料等,了解淝水之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基本史实。
从给出的相关史料、图片、表格汲取信息并分析,了解在这一时期民族之间交流、交往并交融的具体表现,培养对史料的分类意识,并理解其对中华民族与文明的意义。
体会当时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风貌,增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价值认同,领悟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主流。
重点难点:重点:这一时期北方民族交往、交流并出现交融的具体表现与过程难点:北方民族大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东汉之后的朝代更迭示意图以及西晋之后北方政权更迭地图,引出本课主题——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与冲击。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朝代更迭示意图与北方政权更迭地图,不仅可以回顾之前所学内容,也直观地让学生看到这一时期北方政权更迭之频繁与南北对峙的形式,更好地引入本课主题,北方与中原、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前的碰撞与交融。
环节一:民族交往中的碰撞冲突——淝水之战教师带学生简要复习之前所学内容,苻坚重用汉人王猛锐意改革,使国力不断强大,形成与东晋政权对峙的局面,引出前秦少数民族政权与东晋汉人政权之间的碰撞——淝水之战。
学生活动:请学生讲述淝水之战的故事,要求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表格。
教师提问:前秦为何会淝水之战中失败?出示教材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得出结论前秦失败原因在于军队内部民族成分复杂且不团结,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大一统的道路道阻且长。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增强课堂故事性,吸引学生兴趣;通过学生自主用表格整理的方式,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通过分析教材文本,让学生分析理解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也使学生了解到民族交融的道路艰难漫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主要讲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相关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如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与汉族通婚等,使学生了解北魏政治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同时,教材还提到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现象,如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以及北方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
此外,学生对北方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交融现象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具体内容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掌握北方民族大交融的主要表现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北方民族大交融的主要表现和特点。
2.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意义;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基本情况。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意义,探讨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影响。
4.实例分析法:教师运用具体实例,讲解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实例材料:教师准备的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实例材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三国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淝水之战概况;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过程与方法: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学生阅读理解教材,概括归纳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凡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改革必能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民族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难点: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
在这一战役中,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8万守军打败的呢?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
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否蕴含着某些必然性?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二)、讲授新课:PPT出示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分布图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北方各族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总称为“十六国”。
一、淝水之战:1、前秦的建立: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前秦(350年-394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
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与东晋断绝。
之后苻生继立,他淫杀无度,苻坚杀而代之。
苻坚崇尚儒学,奖励文教。
他得王猛辅政,得以集权中央,经济提升,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9课,主要讲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相关史实。
本节课内容涉及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作用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现象,认识改革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等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细节内容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名词和概念理解不够准确,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讲解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作用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作用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和意义。
2.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历史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创设北魏时期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好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学生活动:提前学生进行小组分组,分配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为学生创设北魏时期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内容主要包括北魏的政治制度、孝文帝改革以及北方民族的交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展示了北魏时期的历史风貌。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北魏时期的历史认识可能较为模糊,对于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交融的意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的历史知识充满好奇,善于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材料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2.掌握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认识到民族交融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和解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北方民族交融的过程及其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史料教学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事实。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素养。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史料。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北魏时期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北魏政治制度的特点,如封建化、中央集权等。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第19课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融合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材地位:北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完成北方统一的政权。
孝文帝,顺民族交融之势,选择用先进的汉文化改变鲜卑族的落后,而此过程中,汉族也吸收鲜卑族的精华。
让学生明白,民族交融是各民族间相互影响是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紧扣五大核心素养,进行教学)1.准确无误地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信息和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体现历史解释,注重时空观念。
2.(1)通过前秦与东晋文化冲突和孝文帝选择汉化改革的意义思索,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选择的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初步的分析、归纳和反思能力。
(2)通过学生阅读表格、插图、文字等材料,归纳或描述材料内容等,突出史料实证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描述的能力。
3.(1)通过对孝文帝改革背景及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的分析,知道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培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
(2)通过对孝文帝个人的介绍和迁都汉化措施的介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品格,如自小胸怀大志,敢于创新等。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淝水之战的相关信息;(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意义。
2、难点(1)对“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的理解以及对其名词本身含义的理解。
(2)从前秦和北魏选择的不同文化带来的不同的后果,理解文化选择对于一个政权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设问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第19课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导入新课:(一)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材P93-94页第一段,填写淝水之战的相关信息。
1.淝水之战的基本概况(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2.淝水之战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淝水之战进行大致了解。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主要讲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相关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如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与汉族通婚等,使学生了解北魏政治的历史背景和改革内容。
同时,教材还阐述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原因、表现和影响,使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具体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意义。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间线、因果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尚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掌握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和意义。
2.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4.时间线索:引导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观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相关课件。
2.图片: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如北魏孝文帝像、北方民族交融的图片等。
3.资料:搜集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短视频,介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熟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民族大融合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课前准备】课件、视频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部分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提问:这56个民族中有没有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可引导学生查阅“中国民族分布图”)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他们去哪呢?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隧道,看看那时民族融合的情况!(板书本节课题)教师讲解: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淝水之战”。
第二部分为“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部分为“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首先看第一部分:淝水之战(板书)一、淝水之战教师讲解: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想统一南方地区。
而东晋想收复中原地区,统一全国。
南北方之间的决战是发生在383年的“淝水之战”。
1、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猛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却是华夏正统,目前上下安和。
臣死后,希望陛下千万不可图谋伐晋。
鲜卑、羌等归降贵族终怀二心,迟早要成为祸害,应该逐渐铲除他们。
”材料二“四方基本平安,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
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
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
”(1)材料一王猛曾在哪一政权里担任丞相?该政权是哪一个民族建立的?前秦氐族(2)材料二应该是谁说的话?“四方基本平安”具体指的是什么?前秦皇帝苻坚。
统一黄河流域。
(3)通过材料二判断这位统治者听从丞相王猛的劝告了吗?为讨伐东晋所发动的战役是什么?结果如何?并具体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没有。
淝水之战。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原因:从前秦看:①民族矛盾严重,军心离散。
②符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从东晋看:①将相意见一致,坚决抵抗,士气高昂。
②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教师提问:从前秦失败的原因来看,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6—87页,找出与淝水之战相关的成语,并回答淝水之战的特点和影响。
(板书)2、淝水之战的特点和影响。
学生回答: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特点:以少胜多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的统治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师提问:我们还学过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学生回答: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发生于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曹操和袁绍之间于官渡展开决战。
曹操兵力约2万,而袁绍兵力多达10万。
战争结果,是曹操胜,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发生于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曹操和孙刘联军于赤壁展开大战。
曹操兵力约20万,孙刘联军兵力约5万。
战争结果,是曹操兵败,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淝水之战,发生于东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代表的“前秦”向东晋进攻,并期望以压倒性的优势吞并东晋。
前秦方参战总兵力为80万,东晋方参战总兵力为8万。
战争结果,是前秦败,此战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教师讲解: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最大的战争。
前秦王苻坚无视内部不稳,降将思乱,民疲兵倦的状况,恃众轻晋,单路突进,战线太长,分散兵力,缺乏协同,对朱序等人的活动没有察觉;初战受挫,即失去信心急于决战,导致大败;东晋则临危不乱,上下一心,一致抵抗,主将指挥若定,并据敌情及时改变方略,适时决战,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终获全胜,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之一。
淝水之战后,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这场战争对于前秦来说,则是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
慕容垂、姚苌等氏族贵族重新崛起,乘机肢解了前秦的统治,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
淝水之战后,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这种局面随着北魏的建立而结束。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北魏孝文帝改革。
(板书)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7页,找出北魏建立的时间、民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1、北魏建立的时间、民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学生回答:建立时间:4世纪后期;民族: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时间:439年。
教师讲解:鲜卑族为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为鲜卑人的一支。
自东汉末年以来,逐渐南迁。
南迁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开始学习农耕并逐步过上定居的生活;386年,鲜卑族杰出首领拓跋建立魏国,史称北魏。
定都平城,北魏成为北方强国。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同汉族地主的联系,也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教师提问: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学生回答:(1)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大,改革会受阻。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上,受北方强敌柔然的侵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平城地理位置遥远,经略南方有困难。
(5)洛阳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的场所,汉文化积淀深。
教师讲解:公元493年太和十八年,孝公元493年文帝把首都从平城迁往洛阳,促成鲜卑人的一次大规模南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全面汉化。
迁都洛阳,使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
一个统治民族仅仅通过30年的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孝文帝改革主要在于改革鲜卑旧俗,推行全面汉化政策。
3、结合材料,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材料一(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材料二表格: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改革的什么措施?若有官员在朝廷上说鲜卑语,会受到什么惩罚?这项惩罚显示出孝文帝对“禁北语”持什么态度?措施:说汉语改汉姓惩罚:免官态度:态度坚决材料三公元494年,孝文帝又谓陆睿曰:“……朕修百官,兴礼乐,其志固欲移风易俗。
……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
(朕亲政九年,对百官实行三载考绩,复兴礼乐,志在移风易俗,开导亿万百姓。
朕为天子,何必要迁居中原!正是想让你们的子孙后代逐渐接受好的风俗、博见多闻。
)(2)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实施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在于“移风易俗”,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7—88页,找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还包括哪些?学生回答:迁都洛阳;穿汉服;与汉联姻;用汉制;习汉礼。
教师讲解:北魏原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制;而且鲜卑族旧贵竹族势力强大,不离开旧环境,很难让他们接受汉化。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而且还有其积极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材料一北魏时期的洛阳是一座繁华的都城,城内有很大的市场,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字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有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在洛阳城定居下来,从事着商品买卖的活动。
他们一改往日不尊老、养老的陋习,老人得到了子女的照顾。
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以后,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的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师讲解: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北方各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注意施肥、选种、饲养等技术的提高。
手工业者的地位也起了变化,他们由官府控制,改为允许民间生产,有些工匠还当了低级官吏。
商品交换也日趋活跃,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几乎完全废弃货币,迁都洛阳后,首次铸行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改革之后,汉族地主阶级的地位得到提高,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鲜卑贵族也完全摆脱了部落旧俗,完成封建化过程,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关系得到了调整;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改革是在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改革又反过来促进了各族的进一步融合。
自五族内迁以来的二百年间,上百万人口从北而南,十几个政权交替,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联系更加密切,虽然仍有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但民族融合却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促使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民族融合,方便了对中原地区的管理,也有利于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
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孝文帝推行改革的深刻的原因是北方出现的民族融合趋势,孝文帝改革反过来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同时板书第三部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点儿?(1)相同点:①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②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③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④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2)不同点:①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②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