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绪论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电能供应的质量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工厂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变电所。
因此,设计一个安全、经济的变电所,是极为重要的。
此工厂供电设计包括: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型式的确定;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进出线的选择;短路计算机和开关设备的选择;线路导线及其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的选择,还有电路图的绘制。
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保障电能从安全、可靠、经济、优质地送到工厂的各个部门。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在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是用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
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因此,一个稳定可靠的供配电系统对发展工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建设经济性社会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在当今全球资源紧张的局势下,一个好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的目的有:巩固和提高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认识,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灵活应用;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设计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查阅、使用国家规范、设计手册及其他参考资料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力工程设计、建设、运行及管理工作打下必的坚实基础。
第二章电气主接线形式选择一、设计依据1、《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2、《DL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3、《10kV及以下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3-94二、设计范围1、本电气工程的10kV系统:10kV开关柜、10kV变压器。
(完整word版)1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成绩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110/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继电保护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李伯雄设计起止时间: 11年 11月 21日至 11年 12 月 2日目录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1)二、选择待设计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型式 (1)三、分析确定高、低压侧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型式 (3)四、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方式 (6)五、进行互感器配置 (6)六.短路计算 (9)七、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及10kV馈线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10)八、选择10kV硬母线 (13)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1.1、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1.1 变电所的分类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1.1.2 设计的C变电所类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从图中看,我设计的C变电所属于终端变电所。
1.1.3 在系统中的作用终端变电所,接近负荷点,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不承担功率转送任务。
电压为110kV及以下。
全所停电时,仅使其所供用户中断供电。
1.2、所供用户的分析1.2.1 电力用户分类、对供电可靠性及电源要求(1)I类负荷。
I类负荷是指短时(手动切换恢复供电所需的时间)停电也可能影响人身或设备安全,使生产停顿或发电量大量下降的负荷。
I类负荷任何时间都不能停电。
对接有I类负荷的高、低压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即应设置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并应能自动切换;I类负荷通常装有两套或多套设备;I类负荷的电动机必须保证能自启动。
(2)II类负荷。
II类负荷指允许短时停电,但较长时间停电有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负荷。
II类负荷仅在必要时可短时(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停电。
对接有II类负荷的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一般采用手动切换。
I类、II类负荷均要求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即其中一个电源因故停止供电时,不影响另一个电源连续供电。
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

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矿山电工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35/6kv变电所设计助学院校: 河南理工大学自考助学专业: 机电设备与管理姓名: 聂梦栩自考助学学号: 040213200192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O14 年 10 月 31 日目录摘要 (I)第一章负荷计算与功率因数补偿 (1)1.1 概述 (1)1.2 计算各组负荷与填表 (4)1.3 各低压变压器的选择与损耗计算 (6)1.3.1 机修厂、工人村与支农变压器 (6)1.3.2 地面低压动力变压器 (6)1.3.3 洗煤厂变压器 (6)1.3.4 各变压器功率损耗计算 (6)1.4 计算6kV母线上补偿前的总负荷并初选主变压器 (7)1.5 功率因数补偿与电容器柜选择 (8)1.5.1 选择思路 (8)1.5.2 无补偿时主变压器的损耗计算 (8)1.5.3 35kV侧补偿前的负荷与功率因数 (9)1.5.4 计算选择电容器柜与实际补偿容量 (9)1.5.5 补偿后6kV侧的计算负荷与功率因数 (10)1.5.6 补偿后主变压器最大损耗计算 (10)1.5.7 补偿后35kV侧的计算负荷与功率因数校验 (10)1.6 主变压器校验及经济运行方案 (11)1.7 全矿电耗与吨煤电耗计算 (11)1.8 拟定绘制矿井地面供电系统一次接线图 (12)第二章供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14)2.1 概述 (14)2.2 选取短路计算点并绘制等效计算图 (15)2.3 计算各元件的标么电抗 (16)2.3.1 电源的电抗 (16)2.3.2 变压器电抗 (16)2.3.3 线路电抗 (17)2.4 计算各短路点的短路参数 (17)2.4.1 K35点短路电流计算 (18)2.4.2 K66点短路电流计算 (18)K点短路电流计算(折算到6kV侧) (19)2.4.3'212.4.4 井下母线短路容量计算(K7点) (20)2.5 设计计算选择结果汇总 (23)第三章35kV高压电气设备选择 (24)3.1 概述 (24)3.2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24)3.2.1 按当地环境条件校验 (24)3.2.2 按短路条件校验 (25)3.3 隔离开关的选择 (25)3.4 电流互感器选择 (26)3.5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7)3.6 35kV避雷器的选择 (28)3.7 6kV电气设备选择 (28)3.7.1 开关柜方案编号选择 (28)3.7.2 高压开关柜校验 (29)3.7.3 36kV母线选择 (30)3.7.4 6kV支柱绝缘子的选择 (31)3.7.5 穿墙套管的选择 (31)3.8 动稳定校验 (32)3.9 热稳定校验 (32)3.10 选择结果汇总 (33)3.10.1 35kV电气设备 (33)3.10.2 6kV电气设备 (33)第四章电力线路选择 (35)4.1 概述 (35)4.2 35kV电源架空线路选择 (35)4.2.1 架空导线型号选择 (35)4.2.2 按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截面 (36)4.2.3 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校验导线截面 (36)4.2.4 按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 (37)4.3 主、副井提升机6kV电缆线路选择 (37)4.3.1 6kV电缆型号选择 (37)4.3.2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主井、副井6kV电源电缆电截面 (37)4.3.3 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校验 (38)4.3.4 按允许电压损失校验电缆截面 (38)4.3.5 按短路电流校验电缆的热稳定 (38)4.4 6kV下井电缆选择 (39)4.4.1 6kV下井电揽型号选择 (39)4.4.2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下井电缆截面 (40)4.4.3 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校验 (40)4.4.4 按允许电压损失校验电缆截面 (40)4.4.5 按短路电流校验电缆的热稳定 (41)4.5 压风机等其他负荷组6kV电缆线路选择 (41)4.6 扇风机1等其他负荷组6kV架空线路选择 (42)4.6.1 扇风机1架空导线型号选择 (42)4.6.2 按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截面 (42)4.6.3 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校验导线截面 (42)4.6.4 按允许电压损失校验导线截面 (43)4.6.5 按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 (43)4.7 选择计算结果汇总 (43)课程设计的收获和建议 (48)参考文献 (48)第一章负荷计算与功率因数补偿1.1概述工矿企业负荷计算,首先需收集必要的负荷资料,按表1-1的格式做成负荷统计计算表,计算或查表求出各负荷的需用系数和功率因数,然后由低压到高压逐级计算各组负荷,在进行负荷归总时,应计入各低压变压器的损耗,考虑组间同时系数后,就可求得矿井6kV母线上的总计算负荷,作为初选主变压器台数容量的主要依据.功率因数的补偿计算与主变压器的容量、负荷率及运行方式密不可分,题意是要求将35kV母线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以上,故应将主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也计入总的负荷中,在计算过程中将会存在估算与最后验算的反复。
变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4)

题目:220kV 降压变电所设计一、原始资料:1.变电所性质:区域降压变电所。
2.所址条件:位于某工业区附近,主要为工业负荷及部分城市公共负荷供电。
所区地势平坦,进出线方便,海拔900m,交通比较便利,有铁路、公路经过。
最高气温+39℃, 最低温度-14℃, 年平均温度+15℃, 最大风速20m/s ,覆冰厚度5 mm,地震烈度<6级,土壤电阻率<500Ω. m ,雷电日30,周围环境较好,不受污染的影响,冻土深度1 .0 m ,主导风向夏东风,冬北风。
3.负荷资料:1)220kV侧共4回线与系统相连。
2)110kV侧共14回架空出线,负荷同时率0.95,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5500小时, cosф=0.95,线损率5%。
3)35kV侧共8回电缆出线,同时率0.9,线损率5%,cosф=0.85。
4.系统情况:系统 X *S j 二、设计任务1.变电站总体分析,2.负荷计算 3.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号、参数。
4.电气主接线设计。
5.计算短路电流。
6.高低压电器设备的选择。
三、成品要求1、 说明书(附计算书)1份。
2、 电气主接线图1张(2# 图纸)。
3、课程设计答辩。
附:1、要求选择的电器设备包括:1)220kV 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刀闸;2)110kV 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刀闸;3)35kV 侧配电装置中的主母线、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避雷器、接地刀闸。
2、要求设计:说明书书写字迹清晰、规范。
电气主接线图比例合适、图面整洁、绘图规范。
3、参考资料: 《发电厂电气部分》教材, 熊信银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天津大学黄纯华主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出版社1995《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出版社1995,《变电所所址选择与总布置》张玉珩,水电出版社,19864、课程设计说明书规格(见附录)3*150MVA U d %=13 2*50MW cos φ=0.85 X d ”*=0.12 2*63MVA U d %=14.45。
变配电所课程设计

变配电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变配电所的基本原理,掌握变压、配电及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变配电所的组成结构,了解各部分设备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掌握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的等级划分,了解不同电压等级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变配电所的简单故障问题。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验电笔、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电力检测。
3.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配电线路图,并进行基本的线路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电力安全的重要性,遵守电力设施操作规程。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对电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变配电所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b. 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的等级划分及设备参数。
c. 变压器、配电装置、保护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d. 电力线路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电路分析。
2. 实践教学:a. 变配电所设备的认识与操作,包括验电笔、万用表的使用。
b. 变压器、配电柜等设备的拆装与维护。
c. 配电线路图的设计与绘制。
d. 简单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教学大纲:1. 第一周:变配电所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学习。
2. 第二周: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的等级划分及设备参数的学习。
3. 第三周:变压器、配电装置、保护装置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
4. 第四周:电力线路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电路分析。
5. 第五周:实践操作,设备认识、操作与维护。
110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工程学院课程设计题目110/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力中外101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2013年5月27日至2013年6月7日目录原始资料 (2)1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电力用户的分析 (3)1.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3)1.2对电力用户的分析 (4)2选择待设计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式及所用电的确定 (4)2.1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 (4)2.2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 (4)2.3确定主变压器的型式 (5)2.33绕组接线组别的确定 (5)2.4主变压器的型号以及参数 (5)3分析确定高、低压侧主接线以及配电装置型式 (5)3.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5)3.2高、低压侧主接线的确定 (7)3.3单母分段及桥形接线的优点、适用范围 (7)3.4对配电装置的要求 (8)3.5确定配电装置 (8)4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方式 (8)5进行互感器配置 (9)5.1电压互感器的定性配置 (9)5.2电流互感器定性配置 (9)6进行选择设备和导体所必须的短路电流计算 (10)6.1短路计算的目的 (10)6.2短路电流的假设条件 (10)6.3短路计算结果 (10)7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10)7.1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0)7.11断路器的选择要求和条件 (10)7.12隔离开关的选择要求和条件 (11)7.2选择结果 (11)8选择10kv硬母线 (13)8.1母线的材料、形状和布置方式 (13)8.2按最大工作电流选择母线面积 (13)8.3对10KV母线进行校验 (13)9参考文献 (14)有关原始数据变电所编号最大负荷()功率因数()负荷曲线重要负荷()0.9 A 650.9 700.9 5535 , 25 , 30 , 30 。
3.环境温度年最高温度40℃,最热月最高平均气温32℃。
完整word版1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成绩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110/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院(系、部、中心) 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继电保护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李伯雄设计起止时间: 11年 11月 21日至 11年 12 月日 2目录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1)二、选择待设计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型式 (1)三、分析确定高、低压侧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型式 (3)四、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方式 (6)五、进行互感器配置 (6)六.短路计算 (9)七、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及10kV馈线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10)八、选择10kV硬母线 (13)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1.1、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1.1 变电所的分类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1.1.2 设计的C变电所类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从图中看,我设计的C变电所属于终端变电所。
1.1.3 在系统中的作用终端变电所,接近负荷点,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不承担功率转送任务。
电压为110kV及以下。
全所停电时,仅使其所供用户中断供电。
1.2、所供用户的分析1.2.1 电力用户分类、对供电可靠性及电源要求(1)I类负荷。
I类负荷是指短时(手动切换恢复供电所需的时间)停电也可能影响人身或设备安全,使生产停顿或发电量大量下降的负荷。
I类负荷任何时间都不能停电。
对接有I类负荷的高、低压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即应设置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并应能自动切换;I类负荷通常装有两套或多套设备;I类负荷的电动机必须保证能自启动。
(2)II类负荷。
II类负荷指允许短时停电,但较长时间停电有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负荷。
II类负荷仅在必要时可短时(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停电。
对接有II类负荷的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一般采用手动切换。
I类、II类负荷均要求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即其中一个电源因故停止供电时,不影响另一个电源连续供电。
完整word版1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成绩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110/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院(系、部、中心) 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继电保护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李伯雄设计起止时间: 11年 11月 21日至 11年 12 月日 2目录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1)二、选择待设计变电所主变的台数、容量、型式 (1)三、分析确定高、低压侧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型式 (3)四、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方式 (6)五、进行互感器配置 (6)六.短路计算 (9)七、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及10kV馈线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10)八、选择10kV硬母线 (13)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1.1、待设计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1.1 变电所的分类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1.1.2 设计的C变电所类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从图中看,我设计的C变电所属于终端变电所。
1.1.3 在系统中的作用终端变电所,接近负荷点,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不承担功率转送任务。
电压为110kV及以下。
全所停电时,仅使其所供用户中断供电。
1.2、所供用户的分析1.2.1 电力用户分类、对供电可靠性及电源要求(1)I类负荷。
I类负荷是指短时(手动切换恢复供电所需的时间)停电也可能影响人身或设备安全,使生产停顿或发电量大量下降的负荷。
I类负荷任何时间都不能停电。
对接有I类负荷的高、低压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即应设置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并应能自动切换;I类负荷通常装有两套或多套设备;I类负荷的电动机必须保证能自启动。
(2)II类负荷。
II类负荷指允许短时停电,但较长时间停电有可能损坏设备或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负荷。
II类负荷仅在必要时可短时(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停电。
对接有II类负荷的厂用母线,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一般采用手动切换。
I类、II类负荷均要求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即其中一个电源因故停止供电时,不影响另一个电源连续供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1
2110kV变电所线路设计……………………………………………2
2.1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2
2.2主接线的选择…………………………………………………2
3设计电力变压器……………………………………………………3
3.1负荷计算……………………………………………………4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本次设计建设一座110KV降压变电站,首先,根据主接线的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选择各个电压等级的接线方式,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进行比较,选取灵活的最优接线方式。
1549.36
0.8
0.75
10
三元集团
1125
0.8
0.75
10
永基重工机械厂
1239.49
0.85
0.62
10
青特集团
1500
0.85
0.62
表3-2 10kV负荷情况
根据变电所在所处设计中的地点和特点,把110KV变电所分成在最后变电所跟过程变电所这几种,此次要求的设计变电所是最后变电所:处在负荷周围乐意用其把电能分给当地居民,需要在安全的供电情况下,变电所的接线要求应根据选择、快捷、方便跟用不到其他的控制的功效,要是能够少用占地大小。本次接线特点要根据负荷本质、变压器负载率、系统工具性能等需求确定。由于是必不可少的变电所因此在制作的情况下,必须考虑能够安全方便地配送。
(4)三元集团:
=1125kVar cosφ=0.8 tanφ=0.75
= =1125/0.75=1500kW
= =1500/0.8=1875kVA
= =108.26A
(5)永基重工机械厂:
=1239.49kVar cosφ=0.85 tanφ=0.62
3.2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5
4主接线图及仿真………………………………………………6
5变电所电气设备选择…………………………………………8
5.1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选择………………………………………8
5.2互感器的选择…………………………………………………8
5.3熔断器的选择…………………………………………………9
3.1负荷计算
(1)惜福镇第一变电所:
=3718.47kVar cosφ=0.85 tanφ=0.62
= =3718.47/0.62=9995.87kW
= =9995.87/0.85=11759.85kVA
= =193.99A
(2)惜福镇第二变电所:
=4500kVar cosφ=0.85 tanφ=0.62
其次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根据各短路点计算出各点短路稳态电流和短路冲击电流,从三相短路计算中得到当短路发生在各电压等级的工作母线时,其短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值。
最后,根据各电压等级的额定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流进行设备选择。
本工程初步设计内容包含变电所电气设计,变电所从110KV侧某变电所受电,其负荷分为35KV和10KV两个电压等级。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日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评阅书
题目
110kV变电所的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评语及成绩
答辩教师签名:
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总成绩:
室主任签名:
2.2主接线的选择
根据本次设计要求,以惜福镇为地点,建一座110KV变电所,调查,研究查资料,35KV的用电要求,基本满足二级供电要求可采用内桥式接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
3设计电力变压器
变电所是通过两条线路110kV根设计接通,35kV,10kV输送给需要的人民。
要求:110kv变压器的线路安全。
海拔不超过1000米之上,要求的温度-150℃,极限温度70℃,雷暴天气30天/年。
110kv输电线距地点5千米,线路阻抗需要0.4/千米。
35kv要求7条输出端,极限要求负荷应该是10000kva,功率因数分别是0.85根0.8,t要求是5000h;10kv有6根输出端,要求负荷3.6kva,功率因数跟35kv的一模一样,t要求是4000h。变电所为200千伏安。变电所是两条线路110千伏进线端,35kv、10kv跟0.4kv要求负荷依次是4000h、5000h.
5.4母线的选择……………………………………………………9
结论……………………………………………………………11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1绪论
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所设计,变电所是发电厂与用电负荷的重要联系,用来升降电压、聚集以及分流电能的作用。变电站的安全性能的运转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变压
= =4500/0.62=7258.06kW
= =7258.06/0.85=8538.9kVA
= =140.86A
(3)琴岛学院:
=1549.36kVar cosφ=0.8 tanφ=0.75
= =1549.36/0.75=2065.81kW
= =2065.81/0.8=2582.27kVA
= =149.09A
(1)35kV负荷情况
电压(kV)
负荷名称
无功最大负荷Q (kVar)
cosφ
tanφ
35
惜福镇第一变电所
3718.47
0.85
0.62
35
惜福镇第二变电所
4500
0.85
0.62
表3-135kV负荷情况
(2)10kV负荷情况
电压(kV)
负荷名称
无功最大负荷Q (kVar)
cosφ
tanφ
10
琴岛学院
器与主接线的方案的确定是本次变电所设计规划的核心的一个环节,设计连线体现变电所的应用,建造消耗,是否正常没失误的动作,能够检查处理的目的要求;我对其主要分析跟探讨了110KV变电所线路连线的重点和要求,主要研究110kV变电所要求的目的、看点、设计重点、如何区别工具等。
2110kV变电所线路设计
2.1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