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法律要求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法律要求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作为知识产权运用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播,还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然而,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交易行为,而是受到一系列法律要求的严格约束。
知识产权许可,指的是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知识产权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他人使用的行为。
常见的知识产权许可形式包括专利许可、商标许可、著作权许可等。
在进行知识产权许可时,首先需要明确许可的范围。
这包括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时间范围、使用方式等。
例如,专利许可可能限定被许可方只能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使用专利技术,且只能用于特定的产品或生产工艺;商标许可可能规定被许可方只能在特定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商标。
许可的使用费及支付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法律要求。
使用费的确定通常需要考虑知识产权的价值、被许可方的预期收益、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
支付方式可以是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或者按照使用量等方式计算支付。
同时,双方还需要在许可合同中明确违约责任。
如果被许可方违反合同约定,如超出许可范围使用知识产权、未按时支付使用费等,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知识产权转让,则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完全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与许可不同,转让意味着权利人丧失了对该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在知识产权转让过程中,转让方需要确保其对所转让的知识产权拥有完整的权利,不存在权利瑕疵或纠纷。
否则,可能导致转让合同无效,给受让方带来损失。
在转让合同中,应当详细约定转让的权利范围、转让价格、支付方式以及相关的权利交接手续等。
例如,对于专利转让,需要办理专利登记簿的变更手续;对于商标转让,需要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并办理转让手续。
此外,为了保障受让方的利益,转让方可能需要提供一定的保证和承诺,如保证所转让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未侵犯他人权利等。
无论是知识产权许可还是转让,合同的订立都需要遵循法律的规定。
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

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是指人们在创造的过程中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在现代社会,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这是一种有效的利益实现方式。
一、知识产权的转让知识产权的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权益以合法方式转让给他人。
在转让中,受让方获得了知识产权的全部或部分权益,而转让方则放弃了相应的权益并获取了经济利益。
知识产权的转让通常通过合同来实现。
1. 转让合同的要素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包括以下要素:转让双方的身份和主体资格、转让的知识产权内容和范围、转让的方式和条件、价款及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
转让方应当对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真实的、完整的陈述,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各方的权责。
2. 转让合同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型和国家法律规定,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
然而,为了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书面合同被广泛采用。
合同应当明确表述各方权利和义务,以便在纠纷发生时提供证据。
二、知识产权的许可知识产权的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方)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授权给他人(被许可方)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制造、销售等。
许可方通过许可行为可以获取经济利益,被许可方则可以获得合法使用知识产权的权益。
1. 许可合同的要素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包括以下要素:许可双方的身份和主体资格、许可的知识产权内容和范围、许可方式和条件、许可期限、许可费用及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
许可方有义务确保授权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被许可方则应按约定使用知识产权。
2. 许可合同的形式通常情况下,知识产权许可合同需要采取书面形式,并详细表述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应当确切规定被许可方可行使的权利范围、地域范围、许可期限等,并规定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履行的义务和违约责任。
三、转让与许可的比较转让和许可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产权权益实现方式。
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

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合同书甲方:(知识产权转让方)地址:联系电话:乙方:(知识产权接受方)地址:联系电话:鉴于甲方拥有相关的知识产权,并希望将其转让或许可给乙方,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同:一、知识产权转让1. 甲方同意将以下具体知识产权(以下简称“标的知识产权”)全部、专属地转让给乙方:(列举标的知识产权的名称、种类、受保护范围等具体信息)2. 甲方保证标的知识产权的合法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并保证不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3. 乙方同意支付甲方相应的转让费用,具体金额为(金额数字和货币单位)。
4. 甲方在收到全部转让费用后,应向乙方提供完整的标的知识产权文件、资料和其他相关文件,并协助乙方办理标的知识产权的转移手续。
二、知识产权许可1. 甲方同意将以下具体知识产权(以下简称“标的许可知识产权”)许可给乙方使用:(列举标的许可知识产权的名称、种类、受许可使用范围等具体信息)2. 甲方保证标的许可知识产权的合法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并保证不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3. 乙方应按照许可协议约定的方式和范围使用标的许可知识产权,并在许可期间内支付甲方相应的许可费用,具体金额为(金额数字和货币单位)。
4. 甲方应在收到全部许可费用后,向乙方提供许可知识产权的使用手册、技术支持和其他相关文件,以保证乙方能够正常地使用标的许可知识产权。
三、保密条款1. 甲、乙双方同意对双方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所获悉的对方的商业机密、技术秘密及其他保密信息予以保守,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或使用,除非获得对方明确的书面同意。
2. 双方同意在本合同终止后仍对保密信息承担保密义务。
四、争议解决1. 双方如有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提交争议给有管辖权的法院解决。
五、其他事项1. 本合同自双方签署后生效,并在合同履行完毕后终止。
2. 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协商和约定。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

第三部分 商标权的许可转让及其效力
一、商标权转让
所谓商标权转让,是指商标注册人依照法律规定,按一定方式、条件和程序,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转让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为。
根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商标权转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1、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近似商标必须一并转让。 2、联合商标必须一并转让。 3、已经许可他人使用的商标不得随意转让。如果在许可期内将商标权转让给他人,必须征得被许可人的同意。 4、受让人有保证注册商标商品质量的义务。 5、转让注册商标,应依法履行一定的手续,且必须经商标局核准后,转让注册才能生效。 商标法39条: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转让注册商标核准后,予以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本质上是一种民事合同。只要符合法定要件,没有无效情形,就是合法有效的。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后,应当进行备案。
2
如果没有备案,对于获得许可的人的权利会有一定的影响。
3
法律明确规定了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应当自合同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律效力
、专利实施许可
1
(一)定义
是指专利权人(称为许可方)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允许他人(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或部分技术,该合同成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其不同于专利权的转让,合同生效后专利权仍在专利权人手中,被许可人只享有合同约定范围内的实施权,并不享有完整的专利权。
2
(二)专利自愿许可的几种方式: 1、独占实施许可 独占实施许可是专利许可的方式之一,指许可方授予被许可方在许可合同所规定的期限、地区或领域内对所许可的专利具有独占性实施权,许可方不得再将该项专利的同一实施内容许可给第三方,同时许可方本人也不能在上述期限、地区或领域内实施该项专利。 2、排他实施许可 排他实施许可亦称独家许可,指许可方授予被许可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同时保证不再许可第三方在上述许可的范围内实施该项专利,但许可方自己仍保留实施该项专利的权利。
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区别

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的所有人向其他主体永久性转移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对于企业经营来说,研发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也希望通过它获得利润。
有时,企业会选择从整体经营战略部署考虑,将其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知识产权转让给第三方。
企业可以通过放弃非核心的知识产权,减轻知识产权维持成本,调整研发方向。
但是,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其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往往不在于企业是否能够一次性地将知识产权转让出去并获得资本收入,而在于是否能够保持长期持续的获利能力。
一般来说,企业并不会经常采取将知识产权转让出去的经营方式,而更多地采取许可使用的战略。
因为比较而言,许可可以使研发活动的成果成为公司获得利润的源泉,确保公司营利能力稳步增长,并保持持续的收益。
有时企业为了其他目的也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的形式。
例如,企业在经营状况急剧恶化时,为了解决紧急性财政危机,也会采取一次性销售其研发技术的方法。
然而,这只是一种临时救济措施,虽然这可以给公司带来一笔价值不菲的转让费,但却可能透支未来,使得公司未来的营利能力受损。
可见,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与研发情况,作出合理的许可或转让的决定。
当然,一些专门从事研究的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和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同。
对于这些机构来说,转让知识产权的目的就是获得资金上的收益。
下面来看看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区别。
企业应当了解,知识产权一旦被转让,其中包含的所有责任和风险均会转移给受让人,原权利人就再也无权继续使用该知识产权。
而知识产权许可则不同,因为通常情况下,知识产权许可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对知识产权的控制权。
许可人也可能会面临与此相关的某些风险。
(当然,这取决于许可协议的某些具体的条款)知识产权转让属于一次性的交易。
如果受让人受让后决定放弃该知识产权,那么该知识产权则可能消失。
而许可则是一个连续性的行为,许可人需要监督被许可人的商业化行为。
知识产权出让人可能在前期获得一笔较大的收入,但是很难评估知识产权价值以对其进行合理定价(尤其当知识产权处于其开发的早期阶段时)。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知识产权交易的法律规定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知识产权交易的法律规定知识产权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对于创新和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知识产权的运作过程中,许可和转让是常见的交易方式。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法律规定及相关事项。
一、知识产权许可的法律规定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授予他人使用的行为。
在中国,知识产权许可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许可合同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合同内容可包括被许可人对知识产权的使用范围、使用期限以及许可费用等。
2.许可费用的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权利人和被许可人可以就许可费用的支付方式达成约定。
通常情况下,许可费用可以采取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的方式,但需明确约定支付的时间和方式。
3.许可权利的转让:在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许可中,许可人可以将该许可权利转让给他人。
转让行为需要采取书面形式,并在转让合同中明确约定权利的受让方和转让的条件等。
4.许可合同的保密义务:双方在许可合同中通常会约定保密义务。
即被许可人对于许可人的商业秘密和技术信息等保持机密,并不得将其散布或披露给他人。
5.许可合同的解除和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许可合同的解除情形和违约责任。
一般情况下,双方可以约定违约方应承担的违约金或赔偿责任等。
二、知识产权转让的法律规定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在中国,知识产权转让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转让合同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并明确约定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合同内容应包括转让的知识产权种类、范围以及转让费用等。
2.转让费用的支付:转让合同中需明确约定转让费用的支付方式和时间。
通常情况下,转让费用可以采取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的方式,但需明确约定支付的时间和方式。
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

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在现代社会中,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已经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不仅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也为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带来了经济利益。
一、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将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以许可的方式授予他人使用的合同关系。
许可可以是独占许可,也可以是非独占许可。
具体的许可方式可以通过书面协议、许可证书或者其他形式来表达。
在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中,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授权方应当明确在特定领域和期限内授予使用权,受许可方则应履行相应的使用义务,如支付许可费用、维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等。
双方还应约定保密义务,保护双方涉及到的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以防止知识产权被滥用或泄露。
此外,合同还应包括对于违约行为的解释和相应的赔偿责任。
知识产权许可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增加知识产权的使用价值,还能够通过许可费用的收取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同时,许可也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促使知识产权的更好利用。
二、知识产权转让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将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完全出让给他人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知识产权转让会涉及到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
在知识产权转让合同中,双方应明确转让的范围、转让的费用以及转让后的权利义务。
转让方必须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清晰地转移到受让方名下,并保证没有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对于知识产权的转让费用,可以根据市场价值和受让方的实际能力来确定。
此外,合同还应包括对于违约行为的解释和相应的赔偿责任。
知识产权转让的好处在于获得一次性的经济利益,并且可以让受让方享受到知识产权所带来的商业价值。
然而,转让也意味着权利人将无法再享有该知识产权,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以避免纠纷的发生。
三、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争议解决在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过程中,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权利人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包括注册、维护和监督,以确保其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了解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转让方式

了解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转让方式知识产权(Knowledge Property Rights, KPR)是指知识、创意或发明等独特的个人或组织的财产权利。
当持有KPR的个人或组织决定与他人分享或利用其知识产权时,可以通过许可和转让的方式进行。
本文将详细探讨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方式,以及其应用和效果。
一、知识产权的许可方式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方)授予他人(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知识产权的权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知识产权许可方式:1. 专利许可:专利许可是指专利权人将其专利权授予他人使用的方式。
在专利许可协议中,双方需要明确许可范围、使用期限、许可费用等具体条款。
2. 商标许可:商标许可是指商标所有人将其商标授予他人使用的方式。
商标许可协议中通常包含许可方的权利与义务、被许可方的使用限制、商标保护措施等内容。
3. 著作权许可:著作权许可是指著作权人将其著作权授予他人使用的方式。
在著作权许可协议中,需要明确著作权许可的范围、使用方式、权利保护等方面的条款。
4. 网络版权许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版权许可越来越重要。
通过网络版权许可,版权人可以将其作品授予互联网平台或个人使用。
二、知识产权的转让方式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所有权完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知识产权转让方式:1. 全部转让:全部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所有权完全转让给他人。
在此情况下,原权利人将不再享有任何有关该知识产权的权利。
2. 部分转让:部分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所有权的一部分转让给他人。
在此情况下,原权利人仍保留部分有关该知识产权的权利。
3. 专利授权:专利授权是指专利权人在一定条件下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权,并根据一定的授权费用进行交易。
4. 专利让与许可:专利让与许可是指专利权人将其专利权的一部分转让给他人,并同时许可对方使用该专利权。
三、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应用与效果1. 促进创新与技术交流: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可以促进创新,使技术和知识从一个领域或企业转移到另一个领域或企业,提高整体社会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法律规定

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法律规定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变得愈发重要。
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是知识产权运用的两种主要方式,也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对于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法律规定,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
一、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授权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许可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许可合同的书面形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且双方应当签订正式的合同文件。
这是为了保护双方的权益,避免争议的发生。
2. 许可范围和方式的明确: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应当明确规定被许可人使用的知识产权的范围和方式。
例如,专利许可合同应当明确规定被许可人可以使用的专利权利范围,商标许可合同应当明确规定被许可人可以使用商标的方式。
3. 许可费用和期限的约定: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应当明确约定许可费用和期限。
许可费用是指被许可人向许可人支付的费用,期限是指许可的时间限制。
这样可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4. 许可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双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变更和解除的程序和条件,以免引发纠纷。
二、知识产权转让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转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转让合同的书面形式: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订正式的合同文件。
这是为了保护双方的权益,确保转让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转让范围和方式的明确: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应当明确规定转让的范围和方式。
例如,专利转让合同应当明确规定转让的专利权利范围,商标转让合同应当明确规定转让的商标权利范围。
3. 转让费用和期限的约定:知识产权转让合同应当明确约定转让费用和期限。
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

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在现代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重点探讨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定义、类型、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定义知识产权转让是指权利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让他人享有相关的权利和利益。
知识产权许可则是指权利人根据一定条件,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授权给他人使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区别在于,转让是权利人将知识产权完全转移给他人,而许可是权利人保留知识产权,并允许他人在限定范围内使用。
二、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类型1. 版权转让与许可:版权是指对作品的独占性权利,包括文学、艺术、音像等领域的创作。
权利人可以将版权转让给他人,也可以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
2. 商标转让与许可:商标是指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包括商标、服务标志等。
权利人可以将商标转让给他人,也可以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商标。
3. 专利转让与许可:专利是指对发明的独占性权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权利人可以将专利转让给他人,也可以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专利。
4. 客户资料许可:某些企业或组织拥有大量客户数据和资源,可以将这些数据和资源转让或许可给其他企业使用,以实现更好的商业合作。
三、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重要性1. 实现知识价值: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可以使知识得到更好的运用和价值实现,推动创新与技术进步。
2. 促进产业发展: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企业可以获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
3. 扩大市场份额: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可以帮助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更大的商业机会。
4. 资本运作和收益分享: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权利人可以获取资本运作的收益,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
四、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涉及到许多法律法规的规范,包括国际公约、国家法律以及相关行政规定。
知识产权法中的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

知识产权法中的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财产和资源,它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多个方面。
在知识产权法中,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转让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它们对于知识产权所有人和使用人之间的权益有着重要的规定和约束。
本文将深入探讨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相关问题,包括定义、要素、形式要求以及法律规定等。
一、知识产权许可的定义与要素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将自己的知识产权授权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它是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由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所体现的。
在实际操作中,知识产权许可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产权权属:许可人必须是知识产权的合法所有人,否则无权对他人进行授权许可。
2. 许可范围:在许可合同中,明确规定被许可人可以享有的权利范围,例如使用、生产、销售等。
3. 期限与地域:许可合同应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授权期限和使用地域,以确保许可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知识产权转让的定义与要素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将自己的知识产权无条件地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与知识产权许可不同,转让行为是一种完全的所有权转移,知识产权所有人不再享有该知识产权的任何权益。
在实际操作中,知识产权转让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转让意愿:知识产权转让必须是知识产权所有人自愿进行的行为,不能存在任何违背意愿的因素。
2. 转让内容:在转让合同中,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全面转让,包括知识产权的权属、使用权、处分权等。
3. 转让价款:知识产权的转让行为通常会伴随着相应的价款支付,因此合同中需要准确规定转让价款的数额和支付方式。
三、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形式要求无论是知识产权的许可还是转让,其形式要求都是非常重要的。
形式要求主要包括书面形式与登记要求两个方面。
1. 书面形式: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权利义务的明确表达和双方的权益保护。
2. 登记要求:对于专利、商标等一些特殊的知识产权,进行许可和转让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法定登记,以保障第三方的知情权。
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

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在现代社会中,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成为了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等,它们是企业创新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法律和商业实践。
一、知识产权许可的意义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将其拥有的权利许可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许可可以是独占性的,也可以是非独占性的。
知识产权许可的意义在于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通过许可,知识产权所有人可以将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传播给其他企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同时,许可也可以为知识产权所有人带来经济利益,提高其创新的积极性。
二、知识产权转让的重要性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将其拥有的权利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转让可以是完全转让,也可以是部分转让。
知识产权转让的重要性在于促进技术的流动和转移。
通过转让,知识产权所有人可以将自己的技术和知识转移到其他企业,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同时,转让也可以为知识产权所有人带来经济利益,实现知识产权的最大化利用。
三、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涉及到法律保护,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在中国,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条件、程序和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内容,保护了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四、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商业实践在商业实践中,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一种常见的形式是技术许可和转让。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许可和转让,将自己的技术和知识转移到其他企业,实现技术的共享和合作。
另一种形式是品牌许可和转让。
企业可以通过品牌许可和转让,将自己的品牌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提高品牌的价值和知名度。
此外,还有版权许可和转让、商业秘密许可和转让等形式,它们都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的挑战和风险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知识产权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它包括了专利、商标、版权等。
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正确的处理知识产权的许可和转让问题,对于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获得利益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探讨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相关概念、法律依据、以及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定义及概念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拥有者将其知识产权许可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在许可协议中,双方约定了使用条件、费用分配等内容,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商业利益的合理追求。
而知识产权转让则是指知识产权拥有者将其所有权完全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在转让过程中,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发生了变更,转让方将不再享有该知识产权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法律依据1. 专利法专利法对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转让做出了具体规定。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可以将专利权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许可合同的方式授权他人使用。
同时,专利权也可以通过转让合同转移给他人,转让后,转让人将不再享有该专利的权益。
2. 商标法商标法也对商标的许可与转让做出了相关规定。
商标权人可以通过商标许可合同将商标权的部分或全部转让给他人使用。
同时,商标权人还可以将商标权转让给他人,转让后,转让人将不再享有该商标的权益。
3. 著作权法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的许可与转让规则。
著作权人可以通过许可合同授权他人使用其作品的权利,也可以通过著作权转让合同将著作权完全转让给他人。
三、在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1. 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在进行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之前,双方应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
这样有助于确定许可费用或转让价格,并为双方之间的合作提供明确的依据。
2. 协议的明确性在进行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协议的起草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对条款的明确性。
明确规定许可或转让的范围、期限、地域限制,以及费用分配等内容,避免因协议模糊而造成的纠纷。
3. 保护知识产权的秘密性在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过程中,双方应确保知识产权的秘密性。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是指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权益许可给他人使用或将知识产权权益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转让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含义、形式、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知识产权许可的含义和形式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的所有者与他人达成许可协议,允许其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许可可以采取狭义与广义两种形式。
狭义的知识产权许可主要指的是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具体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
例如,某个企业拥有某项专利技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对该专利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于是将该专利技术许可给其他企业使用,从而使得专利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广义的知识产权许可则是指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允许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知识产权,不仅包括具体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还包括其它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权益,如专利申请权、技术秘密等。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许可的对象通常是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他们可以通过许可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知识产权转让的含义和形式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权益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知识产权转让可以是有偿或无偿的,一般情况下通常是以转让合同的形式进行,明确约定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知识产权转让常见的形式有:专利权转让、商标权转让、著作权转让等。
当知识产权的所有者认为某项知识产权无法有效利用,或者需要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可以选择将其知识产权进行转让。
转让后,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将彻底转交给受让方,原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将不再拥有该知识产权。
三、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注意事项1. 谨慎选择合作对象。
在进行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时,应对合作对象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确保其在相关领域有良好的信誉和实力,以免造成知识产权的损失或侵权纠纷。
2. 明确许可或转让的范围和条件。
在许可或转让合同中,双方应明确约定许可或转让的知识产权范围、使用方式、使用期限、费用分配等关键事项,以避免后续争议和纠纷的发生。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知识产权是当今社会中十分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起着关键作用。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来实现技术转移和价值实现。
本文将重点探讨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概念、目的、形式、注意事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概念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是指知识产权的原始权利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以书面形式授权给他人使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权益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
通过知识产权许可,被许可人可以使用许可人的知识产权,而无需承担其产权带来的风险;通过知识产权转让,原权利人可以将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获得经济利益。
二、目的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技术转移、推动创新和经济发展。
通过许可和转让,原始权利人可以将其创造的知识和技术传递给他人,推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创新。
同时,许可和转让也可以为原始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
三、形式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专利许可、商标许可、版权许可等。
在专利许可中,许可人将专利权许可给他人使用,被许可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该专利技术;在商标许可中,许可人将商标使用权授权给他人,被许可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该商标;在版权许可中,版权人可以将其作品的复制、发行等权利授权给他人。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许可和转让的内容和范围,确保权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合理设置许可和转让的条件和约束,保护原始权利人的权益。
3.签订明确的合同,明确许可和转让的条款和条件,避免产生纠纷和争议。
4.注意保护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防止知识产权泄露和侵权行为。
5.合规经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许可的规定。
五、应用实例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例如,在高科技领域,一家公司可以将其技术专利许可给其他公司使用,以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在文化娱乐行业,一部电影的版权可以被授权给其他国家的发行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发行;在制造业中,一家公司可以将其商标授权给其他厂商使用,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

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文学、艺术和技术创造中所拥有的权益,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成为企业之间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将就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进行探讨。
一、知识产权的转让知识产权的转让是指权利人将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出售或者赠与等方式,将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过程。
知识产权的转让通常以合同的形式进行,合同中应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转让方式和条件等。
首先,在知识产权的转让合同中,应该明确双方的身份信息,包括转让方和受让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应该详细说明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比如转让方应当保证其所转让的知识产权是合法有效的,并且受让方有权使用和处置该知识产权。
其次,在知识产权的转让合同中,应该明确转让的内容和范围。
转让的内容可以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转让的范围可以是全球范围或者特定地域范围内。
转让的内容和范围应该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以避免争议和纠纷的发生。
此外,知识产权的转让合同中还应该明确转让的方式和条件。
转让的方式可以是直接转让、独家转让或者非独家转让等,转让的条件可以是一次性支付或者分期支付等。
这些方式和条件应该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以保证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得到充分保障。
二、知识产权的许可知识产权的许可是指权利人将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授予他人使用和处置的一种方式。
知识产权的许可合同可以使权利人获得资金回报,同时也可以使许可方获得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实现互利共赢。
在知识产权的许可合同中,同样应该在内容和范围、方式和条件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首先,在知识产权的许可合同中,应该明确许可的内容和范围。
许可的内容可以包括使用许可、转让许可或者独占许可等,许可的范围可以是产品、区域或者时间上的限制。
许可的内容和范围应该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以避免许可方的滥用和超越。
其次,在知识产权的许可合同中,应该明确许可的方式和条件。
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法律规定与程序

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法律规定与程序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资产,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在商业运作中,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是一种常见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产权转让给他人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
本文将介绍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法律规定与程序。
一、知识产权转让的法律规定与程序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依法转让给他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的规定,知识产权转让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协商一致达成转让协议。
转让协议应当明确约定转让的内容、范围、方式、期限等,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转让义务。
在进行知识产权转让时,转让方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转让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材料。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将予以登记并发给转让证书。
转让证书是知识产权转让的法律依据,具有法律效力。
二、知识产权许可的法律规定与程序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允许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知识产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的规定,知识产权许可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协商一致达成许可协议。
许可协议应当明确约定许可的内容、范围、方式、期限等,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许可义务。
在进行知识产权许可时,许可方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许可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材料。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将予以登记并发给许可证书。
许可证书是知识产权许可的法律依据,具有法律效力。
三、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区别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虽然都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使用权,但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彻底转让给他人,转让方不再享有该知识产权。
而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允许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知识产权,权利人仍然保留该知识产权。
四、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重要性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在商业运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

了解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保护了人们的创造和发明,鼓励创新和经济发展。
在商业领域中,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成为企业之间互惠互利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的概念、目的、条件以及相关法律要求。
一、知识产权转让知识产权转让是指知识产权所有者将所拥有的权益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这种转让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
知识产权转让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创造价值的最大化,让技术和创新成果能更好地通过市场进行流通和应用。
知识产权转让通常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 双方达成书面协议:转让必须通过双方签署书面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2. 知识产权明确可转让:知识产权必须是明确可以转让的,例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3. 转让范围和条件:合同中需要明确转让的范围,包括转让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同时,也可以设定一些补充条件,如质量标准等。
4. 转让费用和权利分配:合同中需要明确转让费用的支付方式和金额,以及双方在转让后所享有的权益。
5. 法律合规:转让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规定。
二、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所有者将其拥有的权利、技术或标识许可给他人使用的过程。
许可可以是专利许可、商标许可、版权许可等。
知识产权许可的目的是通过授权他人合法使用自己的创新成果,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知识产权许可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1. 双方达成书面协议:许可需要通过书面合同来明确许可方和被许可方的权益和义务。
2. 许可范围和条件:合同需要明确许可的范围和条件,包括使用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3. 许可费用和权利分配:合同中需要明确许可费用的支付方式和金额,以及双方在许可期间所享有的权益。
4. 法律合规:许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规定。
三、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区别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虽然都涉及知识产权的使用和转移,但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知识产权转让是将所有权完全转移到他人名下,转让方不再享有任何权益;而知识产权许可仅是授权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转让方仍然保留所有权。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制度

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制度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法律意义。
为了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保护创新者的权益,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制度的概念、作用和实践,并探讨该制度对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概念知识产权许可是指权利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许可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许可人会与许可方签订许可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知识产权转让则是指权利人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完全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在转让过程中,权利人失去了对知识产权的所有权,转让方成为新的权利人。
二、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作用1. 促进技术转移和创新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能够促进技术转移和创新。
通过许可和转让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将技术和创新成果传递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促进技术的应用和商业化。
这有助于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推动经济的发展。
2. 扩大市场和经济效益通过许可和转让,权利人可以将知识产权授权给更多的企业或个人使用。
这样一来,许可方和转让方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 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也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
通过与权利人的合作,许可方可以获取到权利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的实践1. 技术许可协议技术许可协议是知识产权许可的典型方式。
在技术许可协议中,权利人将其拥有的专利、商标或版权等知识产权授权给许可方使用。
协议中通常包括许可期限、使用范围、使用方式和费用等条款,以确保双方权益的平衡和保护。
2. 商标转让商标转让是指权利人将商标完全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在商标转让过程中,权利人需要与转让方签订相关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商标转让可以帮助权利人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为转让方提供商标使用权。
3. 版权许可与转让版权许可与转让是指权利人将其拥有的著作权等版权完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

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创新中产生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的转让与许可的概念、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一、知识产权转让的概念与流程知识产权转让指的是权利人将其享有的知识产权权利让渡给其他人的行为。
知识产权转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权利人通过合法的方式将其创造的智力成果转交给其他人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知识产权转让的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签订转让合同、支付转让费用以及办理转让登记手续。
签订转让合同是知识产权转让的第一步。
合同应该明确约定双方的权益、转让的范围和方式、费用以及终止条件等。
合同的签订需要双方自愿达成一致,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支付转让费用是知识产权转让的第二步。
根据合同约定,转让方应支付一定的费用给被转让方作为知识产权的转让价款。
费用的支付方式可以是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需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办理转让登记手续是知识产权转让的最后一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转让应当进行登记备案。
双方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包括合同、申请书等,并按规定缴纳相应的费用,待审批通过后方可完成知识产权转让的手续。
二、知识产权许可的概念与流程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享有的知识产权许可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通过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获得许可费用,并扩大知识产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知识产权许可的流程主要包括许可合同签订、许可方式选择和许可方式登记三个环节。
许可合同签订是知识产权许可的第一步。
许可双方应根据双方的需求和意愿,明确约定许可的范围、方式、期限、费用等内容,并签署书面合同。
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双方的权益。
许可方式选择是知识产权许可的第二步。
根据实际情况,许可方式可以选择独占许可、非独占许可或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
选择适当的许可方式有助于双方实现最大的共同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有哪些方式知识产权的自主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企业缺少相应资源或者技能,自身无法使该知识产权产业化,则可以考虑将所拥有的知识产权采用许可或转让的方式。
下面以专利为例进行介绍。
(1)专利许可
专利许可仅仅是允许其他企业使用该技术并收取一定的许可费用,此时的知识产权依然属于该企业,被许可人仅仅具有使用权。
专利许可主要是针对企业不想将某一专利技术产业化,而又希望利用该技术获得长期的利益;或者企业发展尚未触及某一国家、地区,可以实施专利许可,在不丧失专利权的情况下,持续获得收益。
另一种比较特别的情况是,企业与竞争对手间为了相互使用对方的专利技术,而进行妥协,对对方实施专利许可。
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布,2015年华为与苹果公司达成一系列专利许可协议,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覆盖GSM、UMTS、LTE等无线通信技术。
虽然这两家公司都属于同一领域,但是通过专利许可相互取长补短,拉开与其他企业的技术差距,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进行专利许可的专利往往技术含量较高,而技术是企业的优势来源;但在有些情况下,知识产权许可面临树立和培养了强劲的竞争对手,自身失去市场的风险。
所以,企业在选择被许可人时,应当对自身的知识产权开发利用有一个总体的战略统筹安排,从许可战略的高度加以把握,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知识产权许可,使研发活动的成果成为公司获得利润
的源泉,确保公司赢利能力稳步增长,并保持持续的收益。
美国彩色电视机市场被日本企业占领就是一例:当初美国在彩色电视机专利技术开发上占先,但由于美国本土企业缺乏开拓全球市场的战略构想,而是向日本企业发放专利许可,结果反而使美国企业失去了彩色电视机市场。
为了增加知识产权许可的科学性,企业无论是作为许可方还是被许可方,都要进行仔细的论证,以便使许可行为成为增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行为,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
一般地说,作为许可方的企业在进行知识产权许可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能否扩大本企业在相关产业中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二是该许可对本企业自身是否具有不利的竞争形势;三是该许可能否给本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四是该许可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如本企业只是共有知识产权人之一,在许可时需要遵循共有知识产权许可的法律规范。
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应清晰界定被许可人使用技术或者其他知识产权的期限、范围及使用方式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进行专利许可的谈判时,应清楚地了解所涉及的权利以及可以行使该权利的范围。
通过颁布技术许可,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技术产品的演进路线,使整个市场的发展跟企业的研发路线保持一致,提高企业技术对整个产业的标准化影响。
知识产权许可人的收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前期的收入一般较少;后续收益取决于合同的约定,一般可以根据知识产权后续创造的价值约定提成费用。
如果知识产权没有创造太大的价值,许可人随后的收益就会较小;反之,如果知识产权后续创造的价值较大,其随后收益也会越来越大。
(2)专利转让
与许可不同的是,转让将会使企业完全丧失该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所以在转让时需要考虑到受让人的具体情况,受让人的市场范围与本企业的市场范围应该尽量没有重叠区域,以避免培养竞争对手,从而导致自己丧失产品的竞争优势,丢掉可以垄断的市场。
一般来说,企业并不会经常采取将知识产权转让出去的经营方式,而更多地采取许可使用的战略,不过有时企业为了其他目的也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的形式。
例如,企业在经营状况急剧恶化时,为了解决紧急性财政危机,也会采取次性销售其研发技术的方法。
然而,这只是一种临时救济措施,虽然这可以给公司带来一笔价值不菲的转让费,但可能透支未来,使得公司未来的赢利能力受损。
有时候,企业选择从整体经营战略部署出发,将其一部分或者全部知识产权转让给第三方,通过放弃非核心的知识产权,减轻知识产权维持成本,调整研发方向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其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往往不在于企业是否能够一地将知识产权转让出去并获得资本收入,而在于是否能够保持长期持续的获利能力,所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与研发情况,做出合理的决定。
对于受让人来说,也需要注意知识产权收购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防止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存在法律瑕疵或者失去应用价值。
具体注意事项有以下三点:
①目标知识产权的权属和法律状况。
弄清楚拟并购的知识产权的所有者,以该知识产权是否存在共有或被质押的情况,弄清楚该知识产权剩余保护期限、保护地域和范围,特别是需要明确目标知识产权是否存在权属争议、其真正的所有者是谁、其现行的许可使用情况等,并在并购协议中予以确认,以便万一发生知识产权权属纠纷时能处于有利地位。
这一点主要是保障被并购的知识产权没有法律瑕疵,防止和避免法律风险。
为此,企业在并购知识产权
时,应对目标知识产权的真实性、无争议性和权属状况进行调查,并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担保。
以专利技术为例,通常需要考虑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专利保护地域和剩余保护期限、是否存在权属争议等专利权属状况、是否存在专利纠纷等。
另外,目标专利是否正在自己实施或者许可他人使用的情况也需要在并购时处理。
如果在并购目标专利技术时,专利技术转让方自己仍然在实施或者已许可他人实施,则应明确转让方能否再予以实施的权利,以及被许可方与并购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原则上说,如果没有约定,则在并购完完毕后,转让方即不得再实施该专利,转让方与被许可人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均转移到并购方与被许可人。
②目标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
这涉及收购知识产权时的价金问题。
收购企业应从技术发展阶段、市场供求关系、替代技术的可能性、同类知识产权价格水平等方面加以考虑,还应当考虑目标知识产权与本企业的结合度,如拟收购的专利技术和本企业技术发展战略的关联性,拟收购的商标企业形象及其品牌价值与本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的吻合度,拟收购的商业秘密对本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竞争优势的作用等。
③收购时机。
不同的收购时机,被收购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价值就不同。
例如,在被收购企业处于经营发展困难时机,需要通过变卖知识产权资产等走出困境,此时收购对收购方自身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资产所支付的价金可能较小。
又如,企业本身急需某一领域的相关知识产权,则会导致该知识产权对应价格偏高。
因此,企业应当具有前瞻性,尽早做出布局,减小不必要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