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新入科医师培训制度
重症医学科规章制度培训
重症医学科规章制度培训一、培训目的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急重症患者的重要救治和护理中心,规章制度的执行和遵守是保证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因此,开展重症医学科规章制度培训是为了使相关医务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重症医学科的相关规定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确保病患的安全和健康。
二、培训内容1.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规范- 确定患者护理的标准和流程;- 了解患者护理的程序和操作规范;- 掌握患者病情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
2.重症监护设备操作规范- 了解各种重症监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维护方法;- 熟悉设备的故障处理和应急措施。
3.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规定- 学习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掌握医院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流程;- 了解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4.医疗事故处理流程- 熟悉医疗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和报告程序;- 学习医疗事故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5.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了解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掌握心肺复苏和其他急救技能;- 学习急救装备的使用和维护。
6.医德医风教育- 学习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培养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强调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训方法1. 课堂讲授: 由专业人员以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进行授课,传达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 组织医务人员到临床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技能和应对能力。
3. 观摩学习: 安排医务人员参观其他医院或单位的重症医学科,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
4. 互动交流: 设立讨论和答疑环节,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培训考核1. 课程考核: 根据培训课程内容,安排相关考试和评估,对医务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2. 技能考核: 对医务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检验其操作技能和应对能力。
3. 个人总结: 要求每位医务人员结合自身学习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ICU实习生入科培训
5:介绍ICU各种仪器使用,如输液泵、注射泵、心电监护等使用
6:学习基础护理操作,先将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做示范,如静脉输液、雾化吸入、无菌技术等老师边做边讲,强调操作中的注意要点。
ICU实习生入科培训
时间
地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持人
记录人
培训主题
实习护士;岗前培训;综合素质
参加人 员
1:介绍本科室的环境。
2:学习法律法规,首先学习《护士条例》、《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然后学习相关护理制度和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3:学习护理理念,护理是一种服务,护理的核心是关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有着自身的知识体系、教育体系、专业标准、价值信念和理论。
2024年医院各科室培训制度
医院各科室培训制度为了提升医院各科室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培训制度。
一、培训目标1.确保所有医护人员具备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2.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提高患者满意度。
3.促进各科室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培训对象1.所有在职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
2.新入职员工,确保其快速适应岗位要求。
三、培训内容1.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最新的医疗技术、疾病诊断与治疗、药物使用、急救技能等。
2.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培训:强调医患沟通、患者隐私保护、医学伦理决策等。
3.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隔离措施、空气净化等。
4.患者安全管理:包括不良事件报告、医疗风险管理、患者隐私保护等。
5.沟通技巧与团队协作: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间的协作效率。
6.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鼓励医护人员通过在线课程、学术会议等方式持续提升自己。
四、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由本院资深医护人员或外聘专家进行讲座、工作坊等。
2.外出培训:选派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短期课程等。
3.在线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便捷的在线学习平台。
4.模拟训练:通过模拟真实医疗场景,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5.案例讨论:定期组织案例分析,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
五、培训计划1.年度培训计划:根据医院的发展需求和各科室的工作重点,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2.月度培训安排:细化年度计划,确保每月都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3.个人培训档案:为每位医护人员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其参加的培训课程和考核结果。
六、培训考核1.参加培训情况:记录每位医护人员参加培训的次数和时长。
2.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技能操作、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3.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作为个人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七、培训激励机制1.奖励制度:对积极参与培训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医护人员给予奖励。
医师训练管理制度
医师训练管理制度1. 前言本医院医师训练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医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以确保医院供应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医师及相关人员,并必需严格遵守。
2. 培训计划2.1 培训需求评估医师培训需求评估是医院为了满足不同医师的培训需求而进行的一项紧要工作。
医院将通过定期调查、医师自评和医疗质量监测等方式,全面了解医师的培训需求,并订立相应的培训计划。
2.2 培训计划订立医院将依据医师培训需求评估结果,订立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包含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方、参加人员等信息,并经医院管理层批准后执行。
2.3 培训资源保障医院将为医师培训供应必需的资源保障,包含经费支持、培训设施、培训料子等。
医院还会乐观组织与其他医疗机构的沟通合作,为医师供应更广阔的学习和培训机会。
3. 培训方式与内容3.1 培训方式医师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内部培训:由本医院内的专家或资深医师负责进行的培训课程,包含学术讲座、病例讨论、技能培训等。
•外部培训:参加由其他医疗机构、学术组织或专业协会举办的培训活动,包含学术会议、研讨会、专题讲座等。
•学术沟通:与其他医院或医师进行沟通学习,包含学术访问、参观学习、学术合作等。
3.2 培训内容医师培训内容应综合考虑医师的专业需求和医院的发展需要,以提高医师的临床技术、医学知识和管理本领为重要目标。
培训内容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术培训:包含最新的医学研究成绩、新的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等。
•临床技能培训:包含手术技巧、操作规范、急救技能等。
•沟通与人际关系培训:包含医患沟通、团队合作、领导力等。
•管理本领培训:包含医院管理知识、质量管理、风险掌控等。
4. 培训执行与评估4.1 培训执行医院将依据培训计划,组织医师参加相应的培训活动。
医师应按规定参加培训,并认真学习、乐观参加培训内容。
医院将指定专人负责培训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icu各项规章制度
icu各项规章制度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一种专门为重症患者提供高度护理的医疗设施。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ICU拥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规范医疗行为和维护优质的护理环境。
本文将介绍ICU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患者入住和离开规定1. 出入许可:除医疗人员外,其他人员需得到许可方可进入ICU区域,并且必须佩戴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
2. 患者家属陪访:家属可根据医嘱进入ICU探望患者,但须遵守卫生和安全规定,确保不干扰正常医疗秩序。
3. 患者转院:患者转院需要医疗团队协商一致,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顺利进行。
二、医疗行为准则1. 入室洗手:医务人员进入ICU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手部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洗手液消毒。
2. 健康检查:医务人员在每次工作之前需接受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自身不传播任何可能的疾病。
3.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所有医务人员在进入ICU区域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4. 医疗记录:医务人员需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病情和医疗过程,保证病历资料的完整性。
三、感染控制措施1. 感染监测:ICU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细菌培养,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2. 消毒措施:ICU内设有专门的消毒区域,医疗设备和工作用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3. 分隔病房:ICU内应划分不同的隔离区域,以防止不同感染病例之间的交叉感染。
四、医疗事故处理1. 医疗差错报告:任何医疗差错都需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2. 医疗纠纷解决:如遇到患者或患者家属提出的投诉或纠纷,应立即启动解决程序,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
五、设备维护与管理1. 设备检查:ICU内的各种医疗设备需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 财产管理:ICU内的财产和物品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定期清点和维护,防止丢失或损坏。
3. 设备更新:ICU内的医疗设备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和升级,以保持医疗技术的先进性。
重症医学科管理工作制度
重症医学科管理工作制度一、ICU科室管理制度1、服从科主任、护士长领导医务人员各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
2、病房应保持整齐、舒适、安全、安静。
工作人员做到“四轻”,即说话轻、操作轻、走路轻、关门轻。
3、进入病区的人员要严格执行ICU入室制度,从探视通道进入。
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川4、按时参加医院、科室组织的学习和科会,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5s ICU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主班、夜班值班制度,在班期间应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安全。
6、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7、做好ICU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定点放置。
8、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做好特殊药品的保管和使用记录。
9、遵守安全防范制度,防止科室发生火灾、水灾、盗窃等意外事故。
10、做好病区财物管理,指派专人保管帐目,定期清点,管理人员变动时,应做好交接手续。
11、严格实行ICU分区管理,医务人员不得在医疗区内用餐、聊天、会友等。
12、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迟到、早退及旷工。
履行请假制度。
13、统一病区陈设规范,室内物品和床位摆放整齐,位置固定,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14、保持病区及卫生间清洁;医护人员定时整理所管区域卫生;禁止吸烟。
15、节约水电,洗刷后及时关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二、ICU医护人员培训制度1ICU住院医师培训制度(1)住院医生按计划到内科、外科、心电图、放射科等科室进行轮科培训。
(2 )参加科室组织的ICU专科技能培训,掌握深静脉穿刺置管、动脉穿刺置管,床边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医疗技术。
(3)完成ICU相关理论课程培训。
2、ICU轮转医生培训制度(1)安排参加日常医疗活动。
(2)指定带教老师,负责一定床位的医疗工作。
(3)按计划掌握危重病医学相关基础技能,诸如心肺复苏、机械通气。
(4)基本掌握外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救治处理和治疗原则。
(5)参加ICU相关理论培训。
三、ICU医护人员准入制度1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icu专科培训计划12篇
icu专科培训计划12篇icu专科培训计划1(一)培训目标1.通过理论、操作考试及临床实践能力考评。
2.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常规、急救与监护技术。
3.熟悉急危重症常用药物相关知识、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4.熟悉ICU基本布局、规章制度、健康指导。
5.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参与并管理本科室患者,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二)培训管理1.根据ICU制定的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结合ICU实际进行教学。
2.指定ICU专科培训小组对新入职护士进行理论授课。
3.指定ICU护理组长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
4.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于6月底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3个操作),成绩合格结束新入职士培训课程。
5.培训期结束由带教老师写出培训总结。
(三)培训时间(四)培训内容、方法第一月1.熟悉ICU结构与布局、各班次工作流程。
2.掌握ICU护理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和感染控制。
3.熟悉掌握ICU护理基本技术如心电监护、人工气道管理、气管切开护理、鼻饲技术等。
4.熟悉了解ICU护理文书书写。
5.操作培训:手卫生、心电监测技术、经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法、鼻饲法。
第二月1.熟悉了解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与观察,掌握ICU常见危重病护理常规。
2.掌握皮肤评估与营养支持知识,正确进行各类化验标本的采集。
3.掌握急救护理技术:心肺复苏术、电除颤。
4.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班次工作、书写ICU护理文书。
5.操作培训:心肺复苏技术、电除颤技术、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1.掌握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和处理要点。
2.掌握中心静脉管路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3.熟悉ICU常用药物(如抢救药物、血管活性药物、镇静镇痛药物等)相关知识。
4.熟悉ICU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呼吸机、微量泵、输液泵、营养泵使用、亚低温治疗、心电图机。
5.操作培训: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
第四月1.掌握血流动力学中心静脉压、动脉血压的监测方法。
2.熟悉ICU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重症监护室入科宣教
第七步 不要忘记洗手腕及手臂
三、医疗废物管理及分类
第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 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 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和警示说明。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共同制定。
隔离区病房
科室环境布局
外科病房
科室环境布局
内科病房
精 密 仪 器
二、ICU手卫生规范培训
研究人员发现手上的细菌可以分为两类,分别称 为暂居菌和常居菌。
常居菌
寄居在皮肤的深层,并能生长繁殖。 机械清洗不容易去除。 大部分无致病性,一般不引起医院感染。 其功能:抗外来微生物、在微生态系统中竞争营养。 常见的菌群:白喉杆菌、表皮葡菌球菌
手消毒剂 hand antiseptic agent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
、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速干手消毒剂 alcohol-based hand rub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二、ICU手卫生规范培训 (重点)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
3.职业暴露的分级:
1)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 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粘 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2)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 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 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 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 (非大型空心针或深部穿刺针)。 (3)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 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 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视的血液。
医生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医生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生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培训机构1. 医生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设备和场地、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计划。
2. 培训机构应当定期对教师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3. 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培训档案管理制度,保障培训记录的完整、准确和可查。
4. 培训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医疗伦理,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操守的培训和教育。
三、培训内容1. 培训内容应当围绕医生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展开,全面提升医生的综合素质。
2. 培训内容应当结合医生的实际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3. 培训内容应当定期更新,跟踪医疗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确保医生掌握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方式1. 培训方式可以采取面对面授课、远程教育、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培训方式。
2. 培训方式应当注重互动和实践,鼓励医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提升学习效果。
3. 培训方式应当注意培养医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医生的终身学习习惯。
五、培训管理1. 培训计划应当经过机构内部评审和审核,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时间安排和培训目标。
2. 培训计划应当根据医生的不同岗位和专业特长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确保医生接受到个性化的培训服务。
3. 培训计划应当与医院或临床单位的工作安排和需求相结合,保证医生能够有序参与培训并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 培训计划应当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医生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
六、培训考核1. 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生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对医生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
2. 培训考核应当综合考虑医生的学习成绩、实际操作能力、临床表现等因素,全面评价医生的培训效果。
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师准入制度
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师准入制度一、准入资格和条件1.学历要求:拥有医学本科学历及以上学位,医学专业知识扎实,有相关领域的医学背景。
2.临床经验:具备临床医学工作经验,熟悉重症医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工作流程。
3.培训经历:参加过重症医学科的进修和培训,获得相关证书或学术研究成果。
4.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积极进取,能够承受工作压力。
二、准入考核1.笔试: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包括疾病诊疗原理、临床路径和治疗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考核:进行临床实践考核,医生需要熟练掌握患者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技能。
3.专家评审:由重症医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职业能力、学术研究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
三、准入培训1.理论培训:对准入医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包括重症医学科的相关知识、治疗原则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技能培训: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包括患者的检查、诊断、抢救或手术操作等技能的训练。
3.股份内讲座和病例讨论:举办讲座和病例讨论会,邀请专家分享经验和知识,提高准入医生的专业水平。
四、准入考核周期和频率1.考核周期:准入考核一般每年进行一次,确保医生的知识和技能保持更新和提高。
2.考核频率:根据医生的实际表现和工作情况,可调整考核频率,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医生可适当减少考核次数。
五、准入考核结果1.合格:符合准入标准和要求的医生,经过考核评审合格后,具备在ICU工作的资格。
2.不合格:未达到要求的医生,进行追测培训和帮扶,待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ICU工作。
综上所述,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医师准入制度是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规范医生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通过严格的准入考核和培训,确保ICU医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为重症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培训制度(2篇)
医务人员培训制度1.根据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医院必须实行在职职工终身教育,抓紧抓好人才培训工作,从难从严要求,进行正规训练。
2.医院对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工作,应设专人管理,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计划、____和考核,建立技术档案。
3.医院和科室应制订出在职职工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计划,以及保证计划完成的具体措施。
4.对所有职工的培训,都要强调强化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入手,可采用通过岗位实践、脱产进修、建立导师制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和深化专业理论、实践能力以及外语水平。
5.医院定期检查培训计划执行情况,至少一年一次。
对培训人才成绩突出的,应予奖励。
医务人员培训制度(2)一、背景介绍:医务人员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承担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建立和完善医务人员培训制度成为了必要之举。
二、培训目标:1.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具备更好的临床操作技能和诊疗能力;2.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树立正确的医患关系;3.培养医务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医疗协同效率;4.推广新的医疗技术和方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培训内容:1.理论教育: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专业讲座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2.技术培训:针对不同专业和科室的医务人员,组织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如手术技巧、注射技术等;3.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通过讲座、案例讨论等形式,引导医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4.沟通技巧培训:提供医学沟通的培训课程,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和协作团队的沟通能力;5.应急救援培训:针对急救岗位的医务人员,进行紧急救援技能培训,提高应急救治能力;6.学术交流和研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医学科研项目,提升专业能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解读
与内科基地标准对照
临床科室名称 床位数 年门急诊量 年出院病人数 高级职称数 主治医师数
备注
心血管内科 45
22093
2534
8
8
呼吸内科
48
55114
1221
4
6
消化内科
23
45061
1064
6
2
内分泌科
18
18057
483
1
2
血液科 肿瘤内科 肾脏内科 风湿免疫科
内科
儿科 急诊科 皮肤科
12
2864
( 2 ) 年收治住院病人数应≥ 3 8 0 0人次. ( 3 ) 年门诊量应≥ 1 0万人次. ( 4 ) 年急诊量应≥ 1万人次
内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诊疗疾病 范围
( 1 ) 疾病种类及例 数: 内 科 培 训 专 业 基 地所诊治的疾病种类基本覆盖内科 各类常见疾病, 例数能够 满 足« 住 院 医 师 规 范 化 培 训 内 容 与 标 准 ( 试 行) — — — 内 科 培训细则» 的要求, 见附表.
( 2 ) 临床诊断技术操作的种类和例数: 见附 表.
请各科室教学秘书对照标准,评估各项是 否达标
内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医疗设备
内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 内科专业基 地 所 在 医 院 应 配 备 设 备: 大
型 X 射 线 机, 数 字 血 管 造 影 设 备( D S A ) , C T , M R I , E C T , 放射治疗机, 彩色 B 超( 带 有 D o p p l e r探头)
方面起培步训早过、程专管业理设。置成熟、为当专今业所基公地认负的责经人验条和件做。法。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icu专项管理制度
icu专项管理制度一、总则1. 目的和原则ICU专项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优化ICU的管理工作,提高ICU的运行效率和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ICU的各项管理工作,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二、人员管理1. 岗位设置按照ICU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岗位,包括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长、护士、技师等。
2. 人员配备根据ICU的规模和工作量,合理配备医护人员,并保证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符合要求。
3. 岗前培训新员工入职前需要经过相关的岗前培训,包括职业素养、技术操作、应急处理等内容。
4. 岗中培训在岗中,定期进行继续教育,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5. 岗位评定对ICU的人员进行定期的绩效评定,对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人员进行提醒和培训。
6. 专业技能培训对ICU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其具备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三、设备管理1. 设备采购ICU的设备采购需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确保设备质量和符合医疗要求。
对ICU的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设备更新根据ICU的发展需求,及时更新和替换旧的设备,保持设备的先进性和完备性。
四、资源管理1. 医疗资源分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
2. 危重病人转诊在ICU的管理中,要合理安排危重病人的转诊事宜,确保转诊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药品使用对ICU的药品使用要进行规范管理,遵循用药指南,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五、质量管理1. 质量考核对ICU的医护人员和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质量考核,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2. 抗菌用药对ICU的抗菌用药进行规范管理,避免抗菌耐药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3. 门诊质量评价对ICU的门诊质量进行评价和改进,确保门诊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六、安全管理1. 患者安全确保ICU的患者安全,包括护理安全、治疗安全、用药安全等方面。
医院轮转及进修生(3个月)入科培训计划
轮转及进修生(3个月)入科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ICU的各项规章制度2.ICU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存放点及保养(1).监护仪的应用、报警原因分析及故障排除;微量泵、输液泵的正确使用及报警处理(理论讲课及床旁示教)(2).有创∕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参数调节、管道连接、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
简易呼吸气囊、呼吸机雾化的使用;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道管理(人工气道管理、呼吸机讲课、管路连接示范操作及吸痰操作)(理论讲课及床旁示教)(3).有创血压监测方法,管道连接及管道护理、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CVP、ABP的安置和测量的操作与管理)(理论讲课及床旁示教)(4).冰毯机、震痰仪、深静脉血栓治疗仪、光子治疗仪等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床旁讲解)(5).心电图机、除颤仪的监测,使用和保养(床旁讲解)3.ICU常见引流管及伤口护理(各种引流管的固定与护理,伤口敷料的更换;气管切开护理操作)(床旁讲解)4.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CPR术及心肺脑复苏后的监护(床旁讲解)5.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气管插管/切开(准备、配合、固定、湿化、插管期间及拔管后的护理及观察)(床旁讲解)6.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理论讲课)7.ICU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理论讲课及床旁示教)8.CRRT在ICU中的应用(理论讲课及床旁示教)二.培训方式理论讲课1.ICU感染的控制与预防————————————————————2.人工气道管理————————————————————————3.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及常见报警的处理——————————————4.ICU护理安全管理——————————————————————5.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6.有创压力的检测和护理————————————————————7.ICU三管监测————————————————————————8.CRRT在ICU中的应用————————————————————9.ICU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与护理————————————————操作示范1.ICU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消毒保养——————————————2.吸痰(开放式和密闭式)———————————————————3.呼吸机管道的连接及参数设置—————————————————4.CPR术、除颤术———————————————————————5.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及气切护理——————————————6.CVP、ABP的安置和测量———————————————————7.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与护理——————————————————8.CRRT管路的安装、模式及参数的设置及报警的处理———————三.具体安排要求:1.入科时进行理论考核,出科前进行专科操作及理论知识考核2.进修三个月或以上者出科前需做一次进行汇报第一周:1.熟悉ICU环境及各种物品的规范放置2.了解ICU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时间安排3.了解ICU各班职责及交接班程序4.了解并逐渐熟悉ICU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消毒(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微量泵、输液泵、冰毯机、震痰仪、深静脉血栓治疗仪及光子治疗仪等)5.掌握ICU感染控制与预防(手卫生、戴手套、穿脱隔离衣)第一月:1.跟组学习,带教老师评估及示教各项基础护理操作2.危重患者床单元的整理3.ICU”三管”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4.各种标本的留取方法(尿、血、痰液)5.呼吸机管路的安装6.人工气道的管理(1).经口气管插管(准备、配合、固定、湿化、插管期间的观察与护理)(2).经鼻气管插管(准备、配合、固定、湿化、插管期间的观察与护理)(3).气管切开(准备、配合、套管的固定、湿化、切开期间的观察与护理)(4).人工气道内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5).气管切开处换药(6).气囊管理(测压、密闭性的检测、放气、充气、气囊漏气检查方法)7.护患沟通(1).危重患者入院告知制度、探视制度(2).机械通气、神志清楚患者的非语言交流方法(3).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护理8.动脉血标本的采集,血气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及各参数的含义9.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与护理10.ABP,CVP的测定11.重点药物的配置、使用与观察(1).血管活性药物的配置、使用、观察(2).抗心率失常药物的使用与观察(3).毒麻精神高危药品的管理与使用12.护理文书及各类评估单的正确书写第二月1.继续跟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操作2.参与科内业务学习及本组周二周四业务查房3.了解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呼吸系统(1).简易呼吸气囊、面罩通气(准备、操作、观察及护理)(2).普通雾化器、呼吸机雾化器的使用(3).无创呼吸机通气(准备、操作、观察及护理)(4).无创呼吸机撤机(准备、操作、撤机后的观察与护理及使用后的消毒处理)(5).气管插管/切开/拔管(准备、配合、拔管后护理及观察)心血管系统(1).有创血压监测(准备、配合、观察及护理、动脉穿刺管拔管)(2).深静脉穿刺术(配合、穿刺处换药、穿刺点观察及护理)(3).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病情观察及相关护理(1).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2).呼吸功能衰竭、ARDS、急性肺水肿、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观察与护理(3).肝、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4).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胃肠外和胃肠内营养)(5).重症胰腺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监护(6).多发伤患者的监护及术后护理要点4.熟练工作程序,掌握ICU专科疾病的护理和专科仪器的操作5.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1-2名病人的护理第三月:1.继续跟组学习,完成进修计划2.参与科内业务学习及本组周二周四业务查房3.熟悉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3.熟悉ICU患者紧急处理(1).休克患者的急救,紧急气管插管,CPR术(2).除颤仪的使用及除颤术4.了解应急处理(停电、停水、失火),意外拔管的预防及处理5.了解机械通气(1).常见通气模式、参数的设置及调节,常见呼吸机报警的识别和处理(2).呼吸机使用后的消毒处理6.了解床旁血透机(1).CRRT管路的安装(2).常见模式及参数的设置及调节,常见报警的识别和处理(3).CRRT机使用后的消毒处理7.掌握ICU护理安全管理措施8.收集意见和建议,改进带教方法9.出科考试,总结鉴定四.考核考核一般取平时考核成绩和出科考核成绩平时考核包括:日常工作胜任能力与完成情况(20﹪)+学习工作纪律、态度(10﹪)出科考核成绩:笔试(50﹪)与操作考核(2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体系:专培、专修、单修
危重症医学专科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危重症医学专科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儿童危重症医学专科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外科危重症专科 (Surgery critical care)
CTS-ACCP关于建设PCCM体系的联合声明
2013年9月,CTS与ACCP在CHEST杂志上发表联合声明, 共同促进中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体系的建立
严格依照国际PCCM培训模式制定培训方案
2014年4月,中美两国专家讨论确定培训方案
依照美国PCCM培训框架
明确培训目的、内容
制定量化的培训及考核指标
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
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PCCM专科培训体系
培养PCCM专科医师“种子选手”,注入学科“高贵基因”
同期推行PCCM专修制度作为过渡,满足近中期临床需求
逐步扩展专培至全部PCCM专科医师培训,争取10年完成
体现国家意志 符合中国情况 达到国际水平 促进专科发展 满足人民需求
(试行,2016年12月)
教学会议
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试行,2016年12月)
临床轮转:共28个月
项目
呼吸疾病诊治
包括总住院医师(PCCM科)、呼吸病房
呼吸操作(包括支气管镜基本与高级技术,胸膜腔操作)
肺功能+睡眠
内科ICU(MICU或RICU) 其他专科ICU(可包括CCU、SICU、NICU等)
时间
14个月
2个月 2个月 6个月 4个月
丏培产出精品织生保质着重二知识更新产出医生的半成品着重奠定基本医学知识与技能产出医生成品着重二培育临床能力产出医生精品着重二疑难危重症执业阶段医学生阶段院校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织身学习取得专业资质证书取得专科资质证书动态考核更新证书考取医师执照科学的丏业丏科目录设置如何设置科学的丏业丏科目录遵从学理适应未来执业需求参照国际先进体系因应国情pccm丏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学科设置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丏科医师内科丏业医师从事呼吸疾病诊疗的同时负责内科危重患者的救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ulmonarycriticalcaremedicinepccm美国美国pccmpccm丏科医师培训丏科医师培训通过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幵通过board考试参加acgme讣证的呼吸与危重症丏科医师培训pccmfellowshiptraining通过呼吸丏科及危重症丏科考试abimsubspecialtyboardexams获得呼吸与危重症丏科医师讣证pccmspecialistpccmpccm是主导性的呼吸丏科医师培训计划是主导性的呼吸丏科医师培训计划美国危重症医师的培训美国危重症医师的培训隶属于四个科丏业科specialty丏科subspecialty内科internalmedicine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pccm危重症医学专科criticalcaremedicine麻醉科anesthesiology危重症医学专科criticalcaremedicine儿科pediatrics儿童危重症医学专科pediatriccriticalcaremedicine外科surgery外科危重症专科surgerycriticalcaresource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总则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和规范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制订本标准.一、培训目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二)专业能力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了解和运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具有疾病预防的观念和整体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提升的能力.(三)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协调和利用卫生系统的资源,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和医疗保健服务.(四)教学与科研能够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具备基本的临床研究和论文撰写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二、培训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分专业实施.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适当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一)专业理论专业理论学习应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理论和临床专业理论.1公共理论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相关人文知识等,重点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社区卫生、循证医学和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的有关基础知识.2临床专业理论主要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应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培训的全过程.(二)临床实践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和临床路径,危重病症的识别与紧急处理技能,基本药物和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达到各专业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掌握临床通科常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临床合理用血原则、心肺复苏技术、突发性疾病院前急救、姑息医疗、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与正确处理流程.在培训第一年能够达到医师资格考试对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熟练并规范书写临床病历,在轮转每个必选科室时至少手写完成2份系统病历.三、培训年限与方式(一)培训年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一般为3年(在校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已具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和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参加培训,由培训基地及专业基地依据本培训标准,结合其临床经历和实践能力,确定接受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训任务或考核不合格者,培训时间可顺延.顺延时间最长为3年.(二)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在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培训任务. 培训基地负责住院医师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训,主要采取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 公共理论主要采取集中面授、远程教学和有计划的自学等方式进行,可分散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完成.四、其他(一)各专业按照相应专业培训细则实施. (二)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区疾病谱适当调整相关专业培训内容,原则上不得低于相应专业培训细则的要求.(三)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定.麻醉科培训细则麻醉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学科特别是外科手术医疗的基础.麻醉学科根据医疗技术特点分为:普通外科麻醉、心胸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小儿麻醉、妇产科麻醉、口腔麻醉、眼耳鼻咽喉科麻醉、骨科麻醉、手术室外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疗和体外循环等亚专业.麻醉科住院医师不仅要掌握麻醉科医师必须具备的监测、调控和支持人体基本生命功能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医疗知识.一、培训目标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训,能够打下扎实的麻醉科临床工作基础,基本正确地运用常规麻醉方法,掌握麻醉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各科室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的实施和管理及常见麻醉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能够基本正确和独立地实施ASA分级Ⅰ-Ⅱ级手术病人的临床麻醉;掌握心肺脑复苏术.了解麻醉学国内外理论新进展、前沿监测与治疗技术.培训结束时,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际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团队精神,具有独立从事麻醉科临床工作的能力.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二、培训方法采取在麻醉科各亚专业和非麻醉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麻醉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见习/实习医生的麻醉科临床教学工作,高年资医师指导低年资医师.麻醉科轮转应包括麻醉科所有亚专业的基本训练.非麻醉科室轮转由各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普通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小儿内科、急诊科、心电图室、影像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合计不能少于6个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轮转时间和顺序由各培训基地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33个月的基本培训后可以有3个月的机动培训时间,建议安排非临床麻醉的轮转(超声技术、疼痛诊疗、教学、科研等).表1麻醉科住院医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THANKS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ICU_医师准入制度
ICU 医生准入制度
1. 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
历;
2. 具有医师资格证书;
3. 从事临床工作两年及以上,熟悉医院文化,掌握医院
网络系统操作参加并完成医院‘三基’培训;
4. 在ICU医师指导下开始从事临床工作。
ICU医师独立工作准入资格
1. 在ICU轮转3月以上医师;
2. 参加医院急危重症专业培训并合格医师;
3. 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实践经验、良好的医学基础知
识、能熟练应用各种精密仪器、善于钻研及创新的青年医师;
4. 热爱本职工作,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ICU医师管理程序
ICU轮转医师
完成医院急诊急救培训,且成绩合格。
基础理论扎实,基础技能熟练。
符合ICU准入制度的医师
ICU医师
外
出
进
修
硕士生学习
博士生学习
中级ICU医师
指导下级医师
高级ICU医师
(承担教育、科研、临床管理工作)独立工作两年
继续学习深造
(5年)。
ICU定科护士独立上岗培训计划
ICU定科护士独立上岗培训计划ICU(重症监护室)作为医院内最为特殊和重要的科室之一,对护士的专业技能与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要求极高。
为确保新入职的定科护士能够快速适应ICU的工作环境,胜任独立上岗的工作职责,本培训计划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培训目标设定培训之初,需要明确培训目标,即培养护士具备独立处理患者问题的能力、熟悉并掌握ICU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流程、正确实施监护技术和生命支持技术,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和采取相应措施。
二、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是护士工作的基础。
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ICU基础知识、生命体征监测、危重病人护理原则、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感染控制等。
学习方式可以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以确保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临床技能培训临床技能培训是护士独立上岗的关键环节。
护士需要接受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动脉采血等ICU常用技术的操作培训,并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际病例操作来不断巩固和提升技能水平。
同时,应着重培养护士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紧急状况处理ICU工作中常常面临各种紧急状况,如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
因此,培训中应设置模拟紧急状况的场景,让护士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此外,还应定期组织紧急状况处理的演练,以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协作能力。
五、团队协作与沟通在ICU中,护士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以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样重要。
培训中应强调护士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培养护士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护士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
六、职业道德与素质ICU护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培训中必须注重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观念,强调尊重生命、关爱患者的重要性。
同时,还应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护士的职业敏感性和伦理决策能力。
七、持续学习与考核医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护士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
(培训体系)年IU层级培训计划新
(培训体系)年 IU 层级培训计划新ICU 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制度1.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是指各级护理人员因业务技术需要而接受的以知识更新、岗位培训为主题的一种终身性再教育,因此必须从实际需要ft发,分层次、有目标、有计划实施,不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
2.ICU 总带教老师重点负责在职培训,每年根据各级护理人员的培养目标制定实施细则,并按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落实率≥80%,每年分析评估一次,有记录。
3.ICU 对培养对象应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如安排外ft进修、专科培训、科内学习等,培养目标、途径和时间清楚明确,确保落实培训计划。
4.注重新生力量培养使用,新入科人员制定常规培训 3 个月,培训工作细化,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使新护士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加快专科护士的培养,鼓励科内人员积极参加国家级、护理学会等接受专科知识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6.ICU 科内将积极创造护理人员成才的良性环境,鼓励各级护理人员自学成才,着力自身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护理队伍学历结构,达到卫生部和市卫生局提ft的护理队伍知识结构的标准。
7.根据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每月组织业务学习 2 次、业务查房 1 次以上。
8、教育培训目标的实现,贵在自身学习,因此,科内在实施教育培训中应注重护理人员学习能力的培训,营造学习环境和条件。
9.各级护理人员必须自觉按卫生部规定,每年完成继教学分和学时,未完成者不予注册。
10.各级护理人员培养目标和教育培训主要内容详见,《ICU 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计划》。
ICU 护理人员教学管理制度1.建立科护士长、总带教老师、分带教老师三级临床教学管理组织,带教老师必须取得护师以上职称,课程尽量安排取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的。
2.ICU 科内有专职带教老师,护士长组织召开科内带教工作研讨会,认真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保证教学计划如期完成。
3.带教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热爱教学,关爱工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篇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甘肃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深化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全省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提升我省医疗机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实现,根据卫生部有关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政策,结合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之后,在经过认定的培训基地,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
它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临床住院医师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工作,探索建立与我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使我省临床住院医师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全面提高我省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实施时间(一)20XX年12月起,在全省的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培训基地申报、评审、认定工作。
(二)经认定的培训基地根据本培训方案上报培训人数,待省卫生厅批准后开展培训工作。
三、培训对象20XX年以后(含20XX年)毕业的,具有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已从事或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毕业生。
以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委托培训为主,有条件的培训基地可以面向社会招收学员。
四、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培养适合城乡基层医疗机构需求的全科方向住院医师和适合二级以上医院需求的专科方向住院医师。
使受训者初步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主治医师基本条件和以下要求:(一)政治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作风。
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新入科医师培训制度
一、ICU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1、ICU住院医师入科第一年应完成执业医师考试,取得执业医师执照;熟悉危重病监护病房一般工作程序;牚握危重监护室住院医师职责。
2、逐步掌握监护系统的使用,简易呼吸器的使用,输液泵及微量泵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心电图机的使用、徒手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除颤仪的使用,深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有创动、静脉压的监测等常用ICU诊治技术。
3、逐步了解和掌握ICU常见病症如: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肺梗塞、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各种感染、心跳骤停、大出血、休克、各种中毒、各种危象、严重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的诊治,掌握合理应用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营养支持等知识。
4、了解CRRT、漂浮导管、血浆置换等技术的应用
5、刻苦钻研学科知识,积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每年争取参加一次省级学术会议或相应危重症医学学习班,取得继续教育Ⅰ-Ⅱ类学分25分以上。
二、ICU轮转医生培训制度
1、遵守ICU工作规章、制度,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工作积极、主动,勤学好问。
2、学习期间,在麻醉科掌握面罩加压通气、气管插管技术,ICU工作中学习深静脉、有创动脉置管、测压,掌握呼吸机的使用原则,熟悉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方法。
3、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学习各种急、危、重症的紧急处理。
4、掌握ICU常见病症如: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肺梗塞、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各种感染、心跳骤停、大出血、休克、各种中毒、各种危象、严重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的诊治标准,掌握合理应用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营养支持等治疗原则。
5、了解CRRT、漂浮导管、血浆置换等技术的应用。
6、学习期间积极参加院内、外各种讲座,丰富临床知识。
三、ICU主治医师培训制度
1、在科主任及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2、熟练掌握监护系统的使用,简易呼吸器的使用,输液泵及微量泵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心电图机的使用、徒手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紧急临时起搏术、除颤仪的使用,深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有创动、静脉压的监测,PICCO,CRRT等常用ICU诊治技术。
3、熟悉ICU常见病症如: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肺梗塞、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各种感染、心跳骤停、大出血、休克、各种中毒、各种危象、严重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的诊治,及并发症的处理。
掌握合理应用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营养支持等治疗。
4、指导、督促下级医生日常工作,并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
5、积极学习国内、外本学科先进技术,并尽早掌握、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每年参加1-2次省级或全国性危重病医学会议新进展学习班,每年争取发表1-2篇学术论文。